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比较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演变设计是一种不断演变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比较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演变,并探讨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点。
传统设计是指那些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设计风格。
传统设计通常注重对古代艺术形式和手工艺技术的尊重和传承。
传统设计的特点包括复杂的图案和细节、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传达。
在建筑、家具、服装等领域,传统设计经常表现出对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热爱和致敬。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设计逐渐崭露头角。
现代设计强调功能性、实用性和简约性。
现代设计更注重抽象和未来感,同时也借鉴了创新的科技和工艺。
现代设计的特点包括简洁的线条、明确的几何形状、流线型的外观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
在建筑、家居、产品设计等领域,现代设计日益流行,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演变之间存在许多区别。
传统设计更注重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现代设计更加开放和自由,注重创新和变革。
传统设计通过对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继承,强调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表达。
而现代设计则更加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设计风格上,传统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强调复杂的图案和色彩,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溯。
与此不同的是,现代设计更加简洁、清晰,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追求高效和实用,强调科技和工业的应用。
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在材料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传统设计常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纺织品等,强调手工艺技术和手工制作的精细度。
而现代设计则更多地采用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材料,如钢材、塑料和复合材料等,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节约资源的需求。
然而,尽管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无论是传统设计还是现代设计,都追求美感和艺术性。
虽然审美标准随时间而变化,但对美的追求是设计的本质。
无论是传统设计还是现代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传统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分析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分析成为许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建筑设计通常依据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注重传承和延续;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更加注重创新、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虑。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材料选择、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在建筑风格上,传统建筑通常追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布局、景观和园艺等细节,使建筑与自然形成完美的互动。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元素和外观形式,突显建筑的现代感与创新性。
例如,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以其标志性的帆状屋顶,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代表作之一。
在材料选择上,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泥土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还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在材料选择上更加多元化,例如使用钢结构、玻璃幕墙和可再生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提供强大的结构支持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光线、空间和节能等要求。
在空间规划上,传统建筑注重的是层次分明、内外有别的规划布局,常常以中庭为核心,并通过回廊、院落等元素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开放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设计。
现代建筑常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式平面布局,使内外空间相互连接,创造出通透、宽敞的视觉效果。
同时,现代建筑也借助科技手段,如智能控制、可变空间等,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体验。
在生态环境方面,传统建筑的设计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性。
传统建筑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材料选择,能够在不消耗过多资源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保温、通风和自然光线等。
而现代建筑作为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许多现代建筑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等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现代与传统工艺设计的区别
现代与传统工艺设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理念:现代工艺设计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追求简洁、流线型的外形设计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传统工艺设计则更注重表现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强调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2. 手工工艺与机械工艺:现代工艺设计普遍采用机械化生产和加工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制造;而传统工艺设计多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技艺,通过手工制作完成。
3. 材料选择:现代工艺设计倾向于使用新材料和先进技术,如复合材料、塑料、玻璃和金属等,以实现更高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传统工艺设计则更注重使用传统材料,如木材、陶瓷、布料等,强调材料的质感和自然属性。
4. 设计方法:现代工艺设计注重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和流程化的设计过程,通过原型制作和用户测试等手段来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传统工艺设计则更注重设计师的个人经验和创造力,设计过程更为灵活和直观。
5. 影响范围:现代工艺设计通常以大批量生产为目标,追求产业化和商业化;传统工艺设计则更注重小批量生产和传承,追求独特性和手工制作的价值。
综上所述,现代工艺设计和传统工艺设计在设计理念、制作方式、材料选择、设计方法以及影响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差异现代设计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它是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是解决艺术、功能和机器生产之间的冲突的手段;它是在现代工业批量化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性、造型的审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的设计。
现代设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诞生于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中,工业设计是其主体。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1980年在巴黎举办的会议上,把工业设计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概念在人类器物制作活动的早期就已经呈现出来.我们的原始先人,在狩猎、采摘与耕作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石刀、石斧、弓箭、长矛等工具,同时也把石头或是动物的骨头、扇贝等设计制作成为项链和手链来装饰自己。
但“工艺美术”概念的确立却是在人类文明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出现在第一个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是出现在一场反工业化运动之中,即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兴起于英国的 Art&Craft Movement,我们一般译为“工艺美术运动”或者“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它强调一种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体现人类心灵、头脑、双手的合一。
它力图将人类的创造性与精良的手工艺结合起来,创造出美观实用的物品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一、设计表现形态的差异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①最早在提到设计概念的1588年出版的《牛津英文词典》是这样解释“设计”的:由人所设想的一种计划,或是为实现某物而作的纲要。
总之,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把它们变成满足人们的需要器物时,要预先在头脑中改造这些物质。
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者也就是设计者。
建筑风格解析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对比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是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两种风格,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设计理念。
本文将对这两种风格进行解析,并比较它们在建筑设计上的异同点。
一、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建筑设计风格,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简约性和创新性。
它追求利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建筑形态。
现代主义注重抽象、几何和无装饰的形式表达,减少了传统建筑的细节和装饰元素。
1. 材料与结构:现代主义风格倾向于使用新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和金属等,以实现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它注重结构和形式的表达,采用明确的线条和简洁的几何形体。
2. 空间与功能:现代主义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它追求简洁的室内布局和灵活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空间之间流畅的连接和自然光线的利用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
3. 形式与装饰:现代主义强调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追求简洁、清晰和无装饰的外观。
它摒弃了传统建筑的繁琐细节和装饰元素,注重建筑本身的形式美。
二、传统风格传统风格是历史悠久的建筑风格,通常与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传统建筑设计注重传承和延续,强调对历史建筑风格和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1. 材料与结构:传统风格多采用传统的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砖瓦等。
它注重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追求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2. 空间与功能:传统风格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分隔,强调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私密性的保护。
室内空间多采用对称布局和分隔墙体,以满足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需求。
3. 形式与装饰:传统风格强调装饰和细节的丰富性和繁复性。
传统建筑常使用壁画、雕塑和纹饰等装饰元素,以展现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
三、现代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对比1. 设计理念:现代主义追求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强调简约和创新,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而传统风格注重传承和延续,强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2. 形式表达:现代主义风格偏向于抽象和几何形态,具有明确的线条和简洁的外观;传统风格注重装饰和细节,常使用丰富的装饰元素和繁复的纹饰。
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总结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总结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总结篇1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学设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备课,成为了教学的重要部分。
为什么传统的备课会被现代教学设计所取代?下面,我们将二者进行对比。
首先,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1.二者都注重教学的过程化,重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组成,重视对各个环节的情景预设。
可以说,二者的计划性是相同的。
2.二者的对于教学的一般程序相同。
两者都是遵循: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策略)———小结(评价)的教学程序进行的。
3.二者同样关心教学的最后效果。
但是,现代教学设计之所以能渐渐替代传统备课,还是因为二者之间的许多不同之处:1.内涵与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有着同样的计划性,但是,传统备课是为了教师能够顺利的给出知识而进行的准备设计,属于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教师给出的刺激越大,学生的反应越大。
而教学设计的内涵主要突出了“教”要基于“学”,教要为学服务。
另外,传统备课的理论基础是依据教师的以往教学经验而准备的,可以说一次的备课结果可以使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现代教学设计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对于不同情景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应该设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讲究“教无定法”,将教学看作是一门艺术或技术。
2.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的备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注重的只是知识的传播,完全以知识的教授为重点,价值取向单一。
而现代教学设计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思维方法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的是解决学生更好的发展与学习。
其价值取向是关注人的发展,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区别
现代设计方法基于未来的需求、发展趋势、可能的风险,而传统设计方法则偏向于从过去的经验中提取思想,并了解当前的技术、材料和制造技术的性质和发展,从而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现代设计方法更注重创新性、拓展性和可操作性,重点是在缩小可行性设计调整期间满足用户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创新能力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所需功能,基于优化和协同设计原理,从界面、交互、外观、流程、材料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设计。
与现代设计方法不同,传统设计方法更加追求有效的高质量的设计效果,重点是通过分析可行性,并以优质的工艺和精确的过程管理,将其转变为有效的实现方案。
例如,传统设计法则更注重仔细分析原材料、配件、外观、电气连接、功能可靠性等方面,深入研究设计方案中隐含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最优的设计效果。
总的来说,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设计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理想的设计效果通常会综合利用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实现设计的最优化。
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对比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展现国家和地区特色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风格也在不断演变,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成为了鲜明对比。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结构设计以及外观风格三个方面对传统与现代建筑进行对比。
一、建筑材料传统建筑多使用当地材料,如木材、石材和土壤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透气性能。
而现代建筑则倾向于使用先进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大跨度和高楼层需求。
二、结构设计传统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常采用悬臂结构、支撑结构和壁柱结构等。
这些结构设计能够平衡建筑物的重量并保证其稳定性。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采用框架结构、空间网格结构和悬挑结构等。
这些结构设计使得建筑物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实现大空间的开放和创意性的设计。
三、外观风格传统建筑在外观上常强调地域文化和传统审美,以规整的布局和对称的形式表现出建筑的庄重和稳重。
比如中国的宫殿建筑和日本的寺庙建筑,都体现出亚洲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而现代建筑则追求创意和个性化,外观常表现出简洁、流线型和现代感。
例如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和现代美术馆,都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前卫和风格多样性。
综上所述,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和外观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传统建筑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关注科技和创新,突破传统束缚,追求建筑的功能性和美学性。
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可以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区别(1)直觉设计阶段古代的设计是一种直觉设计。
当时人们或是从自然现象中直接得到启示,或是全凭人的直观感觉来设计制作工具。
设计方案存在于手工艺人头脑之中,无法记录表达,产品也是比较简单的。
直觉设计阶段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17世纪以前基本都属于这一阶段。
(2)经验设计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单个手工艺人的经验或其头脑中的构思已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于是,手工艺人联合起来,互相协作。
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将自己的经验或构思用图纸表达出来,然后根据图纸组织生产。
图纸的出现,即可使具有丰富经验的手工艺人通过图纸将其经验或构思记录下来,传与他人,便于用图纸对产品进行分析、改进和提高,推动设计工作向前发展;还可满足更多的人同时参加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及提高生产率的要求。
因此,利用图纸进行设计,使人类设计活动由直觉设计阶段进入到经验设计阶段。
(3)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 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到加强,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实验数据及设计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一套半经验半理论的设计方法。
这种方法以理论计算和长期设计实践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
依据这套方法进行机电产品设计,称为传统设计。
所谓“传统”是指这套设计方法已延用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地采用着。
传统设计又称常规设计。
(3)现代设计阶段近30年来,由于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设计工作所需的理论基础和手段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设计工作产生了革命性的突变,为设计工作提供了实现设计自动或和精密计算的条件。
例如CAD技术能得出所需要的设计计算结果资料、生产图纸和数字化模型,一体化的CAD/CAM 技术更可直接输出加工零件的数控代码程序,直接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从而使人类设计工作步入现代设计阶段。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差异
什么叫“现代”?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
时期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出现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1920年代形成了以柏林为中心的科学艺术繁荣时代。
第二次现代化时代指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后期西方的经济繁荣和美国式的消费时代。
这两个时期被称为现代时代,又叫机器时代。
在这几百年中西方国家一直信仰科学技术,追求物质和现代性,它的发展过程往往处在繁荣、危机、耗尽、创新的循环中。
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的含义往往受上述影响,因为艺术总反映时代精神。
从广义上,有人认为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时代都被称为“现代”,因为从文艺复兴以后,艺术界的价值追求不同与以前,开始追求以人为本。
从狭义上说,“现代”艺术是与工业现代化紧密相关,现代艺术二十世
都有其代表人物。
1970年代以后,艺术界出现“后现代”,实质上是对科学技术
追求“现代”的修正。
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传统设计
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是否以竞争取胜为目的,是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分界线。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艺术门类始终关注的命题,正如我国的中国画和京剧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平面设计也是这样,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丰富艺术本体,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去表现,去发展平面设计并给其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断参与国内外设计交流、参加国际展览和出版并获奖。
中国设计师也不再闭门造车,更为开放并走向国际。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市场的重要部分,时代的机遇带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发展空间,设计在商业、文化、社会中的价值正逐步体现。
传统造型的借鉴应以“设计” 为本说到传统造型艺术,我们有必要先对造型艺术的“传统化”做一下界定和思考。
对于国画艺术而言,有“师古人”与“师造化”之说。
对于西洋绘画而言,有古典与现代的区别。
同样,设计领域也有向前看与向后看的标准。
在这里“传统”的定义除了是时间上的概念,还包括地域的、本土的概念,时间上并没有限定。
所以古人之风尚、今者之风貌都属于传统的范畴。
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洛斯语);被现代主义奉为经典的名言“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的原则,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达·卢齐说:“材料和装饰是组成产品的细胞”。
功能主义反对装饰是因其以理性的逻辑的态度对待设计,而今,时代已不同于以前,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变得更高。
因而,现代主义设计所遵循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原则日渐受到挑战和质疑。
乔治·佛莱思佳纳(GEORGE FRASCANA)在他的《平面设计与交流》一书中写到:“一些本在平面设计中占有次要地位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只是变成了空洞的装饰,它们不应代替和影响到平面设计的初衷。
”
今天,设计师们正在使用的工具,更确切的说是电脑;我们应该有掌握和控制它的能力,应是我们驾驭电脑而不是让其驾驭我们。
这种掺杂着交流电声与噪音的信息、想法、意念和这样的新的表达形式,这种不懂得保留设计初衷的新形式,这种在改良过程中的产物也就同样失去了平面设计交流与沟通的本意。
传统造型的借用应以“符号化”为基准传统造型越来越多的并成功地应用到平面设
计中,标志着平面设计师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定。
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艺术重“气”的感悟,而西方文化是一个实体的世界。
西方讲究模仿,中国讲究传神;西方讲究再现,中国讲究表现;西方强调形体,中国强调气韵;西方强调写实,中国强调写意;西方强调生理感官刺激,中国强调人品修养格调……总而言之,中国的传统造型是利用传统的图形符号借以表达外在的方式,从而传承中国的传统思想。
其目的重在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形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观念的外化”。
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
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
平面设计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
因此这种原始符号化的造型就被设计师们运用到了平面设计之中,例如:在交通符号中设计者将危险动物虎或蜜蜂符号化为黄黑相间的条纹,并依赖于它将危险与警惕的信息传达到车手的意识中。
好的设计应在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的交汇融合上,体现出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可以给人以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的精神享受。
好的设计作品是超语言的,超国界的。
其实,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它能为任何人理解,这也正是平面设计的初衷。
将现代平面设计融于传统造型,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
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
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
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虽然传统的形在每个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异其趣,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在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淘洗之后,仍然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
而这种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跨越世纪,平面设计从静态表现转向动态传达;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
在变化中平面设计对于传统造型中“形”和“意”的沿用,可以说是对传统造型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
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
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造型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