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动态分析的步骤和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1.井、区块生产动态分析数据准备1.1静态资料(1)油田构造图、小层平面图、油藏剖面图、连通图、沉积微相图(2)油层物理性质、即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油层有效厚度、原始地层压力、油层温度、地层倾角(3)油、气、水流体性质,即密度、粘度、含蜡、含硫、凝固点;天然气组分;地层水矿化度;高压物性资料(4)岩心分析资料(敏感性、润湿性、水驱岩性实验、压汞曲线、主题薄片分析等)(5)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6)有关油层连通性和非均质性的资料1.2动态资料(1)产量数据:单井、井组、区块(单元)的日产液、日产油、日产水、月产油、月产水、累产油、累计产水、含水、压力数据(静压、流压)——以曲线形式显示(2)注水数据:注水井注水压力、注水量、月注水量、累计注水量(3)油水井主要措施史及效果(4)动态监测数据:流压测试、动液面、注水指示曲线、产液剖面测试成果、吸水剖面测试成果、静压点测试、不稳定试井等2.油田单元生产动态分析流程2.1开发现状(1)概况:该区地质储量、动用状况、采收率标定及可采储量状况、总生产井数、注水井数(2)综合开发指标(开发曲线)2.2开发指标分析评价主要分析日产液、日产油、含水、平均单井日产液、平均单井日产油、采油速度、注水量、自然递减、综合递减、含水上升率(与计划指标建的差别)2.3单井生产动态分析内容1)日产液: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2)日产油: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3)含水: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4)气油比: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重点是高气油比井,看生产压差是否合理、脱气原因等)5)压力指标变化及原因分析: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注采比是否合理、天然能量利用状况等)6)递减及产量预测7)总结:重点变化井及下步措施2.4区块主要动态变化及开发调整效果分析评价(1)区块总体的产液、产油、含水、压力变化态势,简要分析原因(2)重点井组动态变化:简要分析变化原因(3)开发效果分析与评价:水驱状况注采平衡及压力平衡状况水淹状况水驱效果稳产或递减分析2.5递减法产量预测3.井、区块生产动态分析图表定制1.静态图件构造图物性等值图厚度等值图栅状图油藏剖面图2.生产动态图件——曲线类单井生产曲线(含措施标记)井组注采曲线区块(单元)生产曲线区块产量构成曲线水驱特征曲线——平面图类含水等值图地层压力等值图开采现状图4.生产动态分析相关软件4.1地质类图表绘制——双狐、石文、Geomap1)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厚度等值图2)井组连通图3)含水等值图4)地层压力等值图4.2生产类图表绘制——OFM(1)油水井开采基础数据表(2)单井生产曲线(3)单元、油田的开发曲线:总井数、开井数、产液、产油、含水、气油比、累计产油、阶段注采比、累计注采比等(4)开采现状图(累产油、累产水)(5)产量构成曲线、措施构成曲线(6)水驱特征曲线、含水上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报告模板——Word格式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油藏动态分析1. 常规测试的12个步骤射孔----第一次开井---第一次关井---第二次开井----第二次关井---开井测生产剖面---关井准备酸化作业---酸化作业---开井排酸---关井,下地面直读式压力计---开井24小时,测压降曲线—关井测压力回复曲线2. 试井的分类稳定试井(产能试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不稳定试井:单井试井,多井试井(脉冲试井,干扰试井)按压力形态分: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按分析方法分:常规试井分析方法,现代试井分析方法3. 试井在油层动态分析中的作用确定油气藏的压力和产能状况确定油气井的井筒特征确定油气藏的特性参数确定油气藏的边界状况评价油气井的措施效果确定储层的渗透率分布状况确定储层的饱和度分布状况4. 试井分析的一般过程试井资料的收集---试井资料的预处理----试井模型的确定---试井解释方法的确定---试井结果的模拟检验5. 稳定流动,不稳定流动,单向流动,平面径向流动流的定义,特点稳定流动:流动仅为坐标的函数,q、p不随t变而变。
不稳定流动:q或V渗流和P不仅是坐标的函数,而且也是时间的函数单向流:流线彼此平行,各处渗流面积不变;垂直流线截面的各点压力相同,渗流速度相同,压力和速度都为流动方向上X轴的函数即符合达西定律VX = - K/μ * dP/dX流线在平面上向中心汇聚,并以井眼轴线为中心的各同心圆上,各点压力相同,速度相同,以井眼轴线为中心的极坐标上,各点压力和速度只与半径R有关,即V = K/U *DP/DR6.径向流压降公式7.叠加原理:地层中任何一点处的总压降等于油藏中每一口井因生产或注水在该点产生的压力降的总和。
C =△V /△P8.MDH方法9.井筒储集系数井筒储集系数:是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可定义为在井筒条件下单位压力变化时的井筒流体体积变化量:c=10.表皮系数:用来表征井筒污染情况和完善程度11.试井流动阶段的划分1、早期阶段(Early Flow Period)也称井筒储集效应段它包括纯井筒储集阶段(单位斜率)和过渡阶段;或无限导流垂直裂缝切割井筒的情形(1/2斜率)或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切割井筒的情形(1/4斜率)。
设计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一、目的要求了解油藏生产动态、基本参数及开发指标,掌握油藏动态分析基本方法二、步骤及要求1.应用专业软件绘制油藏生产曲线。
以时间为横轴(x轴),产量及含水率为纵轴(设双轴刻度,左侧y轴刻度产量,右侧y轴刻度含水率)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综合数据表3,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产液量、产油量、综合含水率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W油田长2油藏生产动态、产量与含水率变化规律、注水开发见效情况等,划分大致的生产阶段。
2.应用专业软件绘制注采井组(图3)生产曲线,以时间为横轴(x轴),产量及含水率为纵轴(设双轴刻度,左侧y轴刻度产量,右侧y轴刻度含水率)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综合数据表4,首先计算生产时段内井组月度注采比(月注水量与合计月采油量之比,精度保持在小数点后两位)、井组月产油量、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油量,然后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月注水量、月产油量、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油量对时间的生产曲线。
分析W油田长2油藏中某注采井组(图3)油水井的生产特征、注水受效情况、大致见效时间及平面油水运动规律,并用长(主)短(次)箭头标示图3中注水推进的主次方向,分析影响注水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
3.依据W油田长2油藏中某单井生产数据(表5),计算其月度实际产油量、日产油水平(为油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之比)及日产油能力(为油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实际生产天数之比),原油密度取0.85t/m3;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月产液、月产油、月综合含水率及日产油能力曲线,分析产量及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变化原因。
三、实验内容1.某油藏综合分析图1-1 产液、产油、综合含水率与年代关系曲线分析:该井从1995年7月到1996年7月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7年1月左右,产量突然下降,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产液量大大增加,产油量也大大增加,是油田为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开始注水操作,但之后几个月后产量继续下滑,2000年1月,产量稍有上升,综合含水率也一直上升,油田开发快达到极限,含油量日渐枯竭。
油藏动态分析的步骤和内容
1、油藏地质概况;
2、开发形势;
3、重要工作及效果;
4、存在的问题;
5、下一步工作建议。
这是最基本的,最好再加上潜力分析。
油田or油藏的开发形势分析(不是生产形势分析)应该作为重点,其中包括了油水井利用状况、产量指标完成情况、新井措施等分析(这不是最最重要的。
),还有井网适应性(储量控制状况、动用状况)、水驱效果评价(注水利用率、水驱效率、波及范围等等等),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下步工作方向及具体工作安排、最后来个预测等等等,后者应该是最最最重要的。
开发形势分析应该是重点,至于井网的适应性并不是每个油藏每次都要分析的,搞油藏评价时倒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