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工授精技术图文课件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5.85 MB
- 文档页数:62
猪子宫内人工授精(IUI),又称深度人工授精,是利用特制的输精导管将精子驻留于距子宫颈15~20cm子宫腔内的一种输精技术。
德国(Rath等,1999)和西班牙(Martinez等,2001)已在实验室研究出IUI授精程序。
2001年,法国的一些公司发明了专用输精管,并在人工授精中心实施成功。
猪子宫内人工授精技术具有传统人工授精技术(子宫颈处)几乎所有优点,另外大幅度降低了每次输精****量和精子浓度,从而减少种公猪引进及饲养费用开支。
目前,该技术在欧美养猪大国已着手推广,得到了人工授精站和规模饲养场的认可和欢迎。
1、理论依据1.1猪****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理论上讲,母猪每胎产9~12头仔猪,每次排卵18~25枚,仅需1~10万个精子就能达到授精要求。
公猪的采精量在180~500ml,其中健康精子500~1000亿个。
所以,猪****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巨大。
1.2传统授精技术****浪费严重Mbuin Einasso等人将排卵前12小时,排卵中和排卵后12小时母猪屠宰,测定各种输精方式下精子数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开始在生殖道中约1000亿精子的自然交配,还是最低20亿精子的传统人工授精(子宫颈处),最终在母猪输卵管的精子分布和数量都无明显差异。
到达受精部位的精子仅占检出精子总数的0.23%~3.14%,绝大部分精子均死亡在子宫内,进入输卵管的精子仅占自然交配时精子总数的0.44%。
所以,不管是自然交配还是传统的人工授精方式均存在巨大的精子资源浪费。
猪子宫内人工授精技术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新进展,其****需要量只需保证每份****总精子数不少于10亿个精子,即可达到与传统猪人工授精技术相当的效果。
与传统的每份****30~40亿个精子的一次输精剂量相比,大大节约了精子资源,同时能有效地防止了****倒流现象,减少了精子浪费,对充分发挥特级种猪的遗传潜力开辟了新途径。
2、技术内容2.1准备工作该技术一般由三种产品配套使用,包括子宫内人工输精管、储精袋和长效稀释粉或长效稀释液。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的基本过程:采精前的准备→采精→精液品质检查与稀释→精液分装与保存→发情鉴定→输精采精用品实验室采精用品实验室精液品质检查用品实验室精液稀释与分装用品输精用品一、采精前的准备1、稀释液配制:打开水浴锅的电源,将温度设定在37℃,量取500毫升的蒸馏水放在三角瓶内,将稀释粉放入蒸馏水中,彻底溶解后,将稀释液放在37℃水浴锅中预温30分钟。
2、采精杯的安装:将洗净干燥的保温杯打开盖子,放在37℃的干燥箱中(也可放在红外线灯下45cm处)约5分钟,将两层食品袋装入保温杯内,并用洁净的玻璃棒使其贴靠在保温杯壁上,袋口翻向保温杯外,盖上两层专用过滤纸,用橡皮筋固定,并使过滤纸中部下陷3-4cm,以避免公猪射精过快或精液过滤慢时精液外溢,然后轻轻将保温杯盖盖上,取两张纸巾装入工作服口袋中;3、其它采精用品的准备:量杯应放在37℃的干燥箱中(也可放在红外线灯下45cm处);打开显微镜和恒温载物台,将温度设定在37℃,并在载物台上放置一张洁净的载玻片;采精员一手(右手)带双层无毒的聚乙烯塑料手套,或外层为聚乙烯手套,内层为无毒的乳胶手套(比塑料手套防滑),将集精杯放在壁厨内;二、采精1、公猪的准备:采精员将准备采精的公猪赶至采精栏,用手挤出包皮内的积尿,然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腹部和包皮(可用喷水瓶喷消毒液),再用温水(夏天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并擦干,避免水及药物残留对精子造成伤害;必要时,可将公猪的阴毛剪短至2-3cm。
2、爬跨:让公猪在采精舍内来回走动,熟悉环境,按摩公猪的包皮以增加其性欲,诱导公猪正确的爬跨假母猪台。
3、锁定公猪阴茎的龟头:当公猪逐渐伸出阴茎(个别公猪需要按摩包皮),脱去外层手套,使公猪阴茎的龟头伸入空拳(拳心向前上,小指侧向前下),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握住公猪伸出的螺旋状龟头,防止其旋转,顺其向前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此时公猪即安静下来并开始射精,如果公猪的阴茎不够坚挺,可让其龟头在空拳中转动片刻,待其彻底勃起时,再锁定其龟头;应尽量使射精孔刚好露出,使精液直接射到滤网上。
猪的人工受精技术图1:精液的采集图2:公猪的爬跨图3:技术员在给母猪输精猪的人工授精研究,是从公元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司拜伦瑾尼(Spallanzani)第一次成功在地对狗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后,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对马试验成功,然后以用于牛羊猪及其他家畜。
到二十世纪30年代,才初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操作方法,并从试验阶段进入到实用阶段,成为繁殖改良家畜的重要手段。
一、猪人工授精的优、缺点“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
”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公猪和母猪在后代的遗传中虽然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影响力,但在一般自然交配情况下,一头公猪可与许多头母猪配种,而一头母猪只能与一、二头公猪配种,一年产2.0~2.5胎,可见,公猪要比母猪重要得多。
若优良的公猪得到充分利用,其对后代的影响将给养猪业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利益。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最多能负担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显然,公猪的使用效率尚未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优良公猪的作用呢?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提供了可能。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它的优点体现在:1 提高优秀外种公猪的利用率,节省饲养公猪的饲料和费用自然交配一次,公猪的射精量只能配一头母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猪的一次射精量可以配母猪10~30头。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负担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优秀的外种公猪可负担400~15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一万头以上。
2 猪人工授精对猪遗传及联合育种的优势通过保存优良种公猪或濒危猪种的精液,使公猪的使用不受其生理年限的限制,实现遗传资源的保存;可使种公猪跨群或跨地区使用更为方便、经济、安全,便于引入外源群体的基因;对公猪需求量的减少可增加公猪的选择强度;可以获得大量优良公猪的后代,将它们的优秀基因迅速推广,从而加快遗传进展的扩散速度;通过控制公猪的使用建立一个均衡的群体结构,提高遗传参数及育种值估计效率,和自然交配相比,50%、100% 人工授精分别使10年选择的累积遗传进展提高14%及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