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色素的提取及其对羊毛织物的染色
- 格式:pdf
- 大小:147.32 KB
- 文档页数:2
苏木不同媒染工艺条件下的丝、棉织物颜色特征值比较徐菲;郭峰男;赵志军;刘剑虹【摘要】采用煎煮法萃取苏木色素,以白矾为媒染剂,对丝、棉织物进行了不同工艺媒染,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不同媒染工艺颜色特征值的变化特征,确定了相同工艺条件下丝、棉织物不同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色谱范围.结果表明:丝、棉织物的苏木不同媒染工艺所呈现颜色特征既有联系又差异较大,丝织物染色效果明显优于棉织物.其中,丝织物预媒染呈紫红色调,同浴媒染呈橙红色调,后媒染呈中灰橙色调.棉织物预媒染呈浅紫红色调,同浴媒染呈浅橙红色调,后媒染呈浅灰橙色调.棉织物颜色特征值曲线变化平缓,在色彩重现性控制上优于丝织物.%The pigment of hematoxylin was extracted by decocting method, and mordant dyeing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on silk and cotton fabrics with alum as mordant.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 eigen val-ues of different mordant dyeing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n the color law of silk and cotton fabric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he chromatographic range of color L*, a*, b*and c*val-u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or eigen value of silk and cotton fabrics with different mordant dyeing processes were not only related but also different. The dyeing effect of silk fabrics was nota-b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tton fabrics. The silk fabrics showed apurple-red after pre-mordant, orange-red after same bath mordant, and moderate grey-orange after post-mordant. The color eigen value curve of cotton fab-ric changed slowly, which was superior to silk fabric in control ing the color reproducibility.【期刊名称】《印染助剂》【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天然染色;苏木;颜色特征值;丝织物;棉织物【作者】徐菲;郭峰男;赵志军;刘剑虹【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8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是中华色彩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传统服饰色彩均从植物中萃取色素染制而成,现代人称之为草木染[1]。
天然苏木色素染发性能研究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健康又美丽的染发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苏木色素作为天然色素,与化学染料染发不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通过针对天然苏木色素染发性能的研究,为消费者提供该染发所具有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信息。
苏木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主要由植物提取而来,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用于染发。
与传统的化学染发不同,苏木染发并不会对头发的结构和容量造成伤害,可以有效地减轻对头发的损伤,使头发柔顺光滑,使头发具有水润的光泽。
此外,苏木色素还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它可以帮助头发免受自由基的侵害,保护头发不受环境的污染,防止头发损伤及早衰。
苏木色素染发还具有长效性,可以有效防止染发褪色,使头发染发颜色更加持久。
此外,苏木色素染发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性能,可以快速、有效地为消费者提供不同色彩染发。
它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调整颜色,提升发型效果,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提供多种不同的配色方案,使消费者拥有与自身风格符合的头发色彩。
因此,苏木色素染发性能令人称道,它具有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可以提供消费者健康又美丽的染发效果。
然而,苏木色素染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头发染发时间较长,价格昂贵等。
但总的来说,苏木色素染发依然是一种很有效的、健康的染发方式。
综上所述,天然苏木色素染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
效性。
在此基础上,苏木色素染发应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大力发展,使消费者拥有健康又美丽的染发效果。
药用植物染料对超细羊毛织物的直接染色吴秀霞;史丽敏;赵东慧;郭明峰【摘要】选取黄连、红花、苏木、五倍子、石榴皮5种中药原材料,利用水煎煮法进行药用植物染料的提取与染液的制作.通过正交试验法及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染色过程中,不同的染浴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超细羊毛织物直接染色的染色性能的影响.不同染色条件下,对织物的K/S值进行评定比较,最终确定了5种药用植物染料对超细羊毛织物染色时,各自最佳的直接染色的染色工艺条件.赋予超细羊毛织物独特的天然色彩,并为其增加一定的药理保健服用功能.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化、自然生态化的高标准需求.【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7(045)006【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药用植物染料;直接染色;超细羊毛织物;染色性能;正交分析法【作者】吴秀霞;史丽敏;赵东慧;郭明峰【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361°-北京服装学院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北京100029;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广州市例外服饰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35.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平衡意识与自我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与企业关注商品的绿色价值,并对健康环保的产品展现了极高的青睐度[1-2]。
使用天然药用植物染料对天然纤维织物进行染色,不仅可以提高织物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实现了纺织品面料的纯天然化,符合当下消费者对自然生态化的消费需求,是商业纺织品生态化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3]。
超细羊毛纤维作为一种品质性能优良的特种动物纤维,手感细腻柔滑,光泽度好,且其外观、长度、服用性能等各项综合指标都十分接近羊绒纤维[4],而其价格较羊绒优势明显,使得超细羊毛纤维在近几年的纺织品行业领域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果将药用植物染料染整工艺与超细羊毛织物结合在一起,通过适合的染色条件及工艺,赋予超细羊毛织物独特而又自然的天然色彩,并为其增加一定的药理保健服用功能[5],能够极大地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化、自然生态化的高标准需求。
苏木对蚕丝织物的黑色染色性能印染(2020NO.5)苏木对蚕丝织物的黑色染色性能王娜,徐李聪(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要:将苏木提取液和媒染剂硫酸亚铁用于蚕丝织物黑色染色,研究了硫酸亚铁质量浓度、染色温度和时间、醋酸质量浓度、苏木体积分数对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残液的循环利用性能。
结果表明:当苏木提取液300 m L/L,硫酸亚铁1g/L,95 T染色60 m in时,蚕丝织物可获得较好的染黑效果;染色残液可以循环使用;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
关键词:染色;天然染料;苏木;黑色;蚕丝中图分类号:TS193.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4017(2020)05-0043-04Black dyeing performance of silk fabric with sappanwoodWANG Na,XU Licong(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450007, Ch ina)Abstract: Silk dyeing in black w ith the extract of hem atoxylin and the m ordant ferrous sulfate is carriedout. The e ffe c ts o f ferrou s sulfate concentration, dyeing te m p e ra tu re .dyeing tim e, 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hem atoxylin volum e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dyed fabric are studied, and the cyclicutilization o f dyeing residue is tested. The results sh o w th a t w h en hem atoxylin extract is 300 ml_/Lf fe rrous sulfate is 1g/L, and dyed at 95 °C fo r 60 m in, the shade of the silk is black. The dyeing residue canbe recycled. The color fastnesses to washing, rubbing and sunlight of the dyed fabric are above Grade 3.Key words: dyeing; natural dye; hem atoxylin; black; silkA %美0 刖_天然染料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合成染料被广 泛使用前,天然染料一直占据着纺织品染色的重要 地位|1]。
专论与专辑10种天然染料染羊毛与丝绸的试验于伯龄,李清蓉,马春宇,李 戊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 在原来工作基础上〔1,2〕,进一步研究了栀子、姜黄、天然棕、可可、番茄、红曲、高梁红、辣椒红、茶叶、咖啡等10种天然色素染羊毛和丝绸的试验。
结果表明栀子、姜黄、天然棕、可可、番茄、高梁红、茶叶、咖啡直接染羊毛和丝绸,皂洗牢度都在3级以上,姜黄和天然棕还可以用铝、铁、铜等无害金属媒染羊毛,皂洗牢度可以提高到4级。
关键词: 天然染料;羊毛;丝绸;染色;媒染 中图分类号:TS19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01)03-0007-06 我们在原来工作〔1、2〕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天然栀子、姜黄、天然棕、番茄、红曲、高梁红、辣椒红、可可、茶叶和咖啡直接染羊毛和丝绸以及姜黄、天然棕用无毒金属媒染剂——铁、铝、铜等媒染羊毛的试验。
1 实验1.1 仪器色差色牢度仪SC—80A,北京康光光电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ZKW—D,黄骅航天仪器厂1.2 药品乙酸、甲酸、硫酸、碳酸钠、硫酸钾铝、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亚锡、重铬酸钾均为化学纯试剂。
1.3 材料羊毛凡立丁(60/2公支):北京毛纺厂;真丝斜纹绸:北京丝绸总厂。
1.4 天然染料栀子黄、蓝、绿色素:核工业华康天然色素厂;姜黄色素:北京雷龙食品添加剂公司;高粱红色素:辽宁科先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番茄红色素:日本味全公司;天然棕(食品级):襄樊市林产工业公司天然食用色素厂;红曲色素(食品级):市售;可可色素(DB牌):上海大明可可制品有限公司;咖啡、茶叶、辣椒红色素,用食品自行提取。
1.5 直接染色条件天然染料用量3%(ow f),浴比50∶1,丝绸用乙酸调p H=4~5;羊毛用甲酸调pH为3左右, 60℃起染,20~30min到95℃,恒温染30min,温水洗浮色。
1.6 预媒染条件a.硫酸亚铁,氯化亚锡用量10%(ow f),浴比50∶1,室温,时间3h;b.重铬酸钾用量2%(o wf) +2%甲酸,浴比;50∶1,温度60℃,时间3h;c.其他金属10%(o wf),浴比:50∶1,温度60℃,时间3h。
苏木色素染色方法-回复「苏木色素染色方法」引言:苏木色素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病理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逐步介绍苏木色素染色的各个步骤及其原理,帮助读者了解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和背后的科学原理。
第一步:试样制备苏木色素染色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组织样本。
这些样本可以是切片的组织、细胞涂片或细胞刮片等。
不同的样本类型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使得染色结果更加清晰、准确。
对于切片的组织,我们需要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
一般使用福尔马林或乙酸乙酯等成分的固定液进行组织固定,以确保样本的结构和形态被保持和固定。
固定后的组织样本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对于细胞涂片或细胞刮片等样本,在制备之前,我们需要将样本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生长。
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和生长状态后,可以用福尔马林等方法进行固定。
固定后的细胞样本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第二步:苏木色素染色液的制备苏木色素染色液的制备是苏木染色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苏木色素染色液一般由苏木精、碘酒和醇酸液等成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1. 取适量的苏木精溶解于染色瓶中,加入适量的碘酒,摇匀。
2. 将醇酸液加入混合液中,继续摇匀。
3. 检查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确保染色效果。
第三步:苏木色素染色操作步骤苏木色素染色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固定后的样本载玻片,用清水或洗涤液小心洗涤,以除去固定液和其余的杂质。
2. 将载玻片放入苏木色素染色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浸泡时间的长短会根据样本类型和需要染色的结构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细胞涂片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染色时间,而组织切片可能需要半小时以上的染色时间。
3. 取出载玻片,用清水轻轻冲洗,以除去多余的染色液。
4. 当载玻片表面没有染色液流出时,可用醇酸液或乙酸染液进行洗涤,以去除背景染色。
5. 冲洗后,将载玻片放入脱水液中,逐渐提高脱水液的浓度,使载玻片中的水分逐渐脱除。
6. 最后,将载玻片用透明介质(如双氧水)覆盖,待介质自然干燥后,观察染色结果。
苏木精的蚕丝染色研究何忠琴(编译);钱镇海(校)【摘要】苏木精是从苏木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染料。
本文研究了可用作试剂的苏木精在各种溶液条件下的氧化反应及其被蚕丝的附着。
测定了苏木精在各种pH值水溶液中和染后蚕丝上的UV/VIS光谱。
丝织物表面色深用K/S值表示,它是用Kubelka-Munk方程算出的。
因此,染色蚕丝的色泽不仅受到溶液中存在的苏木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诸如pH值和温度条件的影响。
120 mm的最使染色条件被确定为:pH8(20℃)、pH7(40℃)和pH6(60℃)。
【期刊名称】《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09(24)5【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天然染料;苏木精;蚕丝;染色【作者】何忠琴(编译);钱镇海(校)【作者单位】辽宁丹东市,1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8;S513中南美洲原产的豆科小乔木苏木被称为苏木精树,16世纪以来传播到欧洲,被用作重要天然染料,可染成深黄色至黑色。
目前它还用于医药研究的细胞染色、木材染色和白髪染色等,但这种染料在染色性机理等方面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
苏木色素被定义为含有无色柱状结晶苏木精(C16H14D6),阳光下变为红褐色。
碱中溶解呈紫红色,析出呈暗绿色有光泽的醌型氧化苏木精(C16H12O9)色素。
氧化苏木精的化学结构和天然染料中苏芳色素氧化巴西木素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但后者是溶液中较为稳定的色素,经金属媒染呈红~深紫色调。
此外,虽然苏木精的染色过程和靛蓝色素相似,但靛蓝染色时必须经还原操作。
曾有许多有关氧化苏木精色素在生物细胞学领域方面的研究报告,其中有Bettinger和Zimmermann对铝络合物结构、有Smith用各种金属进行细胞染色的详细探讨,但这时作为探讨对象的色素是溶液中和金属螯合的氧化苏木精。
此外,众所周知,用作染髪的色素也同样是利用氧化后的氧化苏木精,但苏木精染色过程机理尚不清楚,它和苏木提取液染色的情况不同。
苏木素:
苏木素是从洋苏木中提取的一种染色剂,它在被氧化后生成苏木精,同媒染剂一起使用,能够使细胞核染色。
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
苏木素和伊红在组织学上被经常使用,与碘液不同,这是一种永久染色剂。
其他常用的含有苏木素的染色剂有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剂,也就是磷钨酸与苏木素的混合物。
苏木素染色剂经常为组织的研究使用。
明矾和三价铁盐常常被用作媒染剂,展示核和细胞质结构。
这些媒染剂的原理都是形成媒染剂-染料-组织复合体,从而显示颜色。
使用的盐不同颜色也不同:当用铁盐呈现深蓝色颜色沉淀,用铝盐通常显示蓝白色。
下面分别介绍铝苏木素溶液和铁苏木素溶液。
苏木素染色:
苏木素染色是指内质呈淡蓝黑色,外质收缩,剩下部分不着色或色泽更浅的一种染色工艺。
苏木素染色
01:圆形细胞核呈蓝黑色。
居中的核仁呈黑色小圆点。
核膜较薄,其内侧缘均匀,整齐地排列着一层细小的染色质粒。
核仁与核膜之间可见到核网。
被吞噬的红细胞呈蓝黑色。
采用苏木素染色液进行免疫染色后的复染,操作步骤简便,操作时间短。
可以操作步骤简便,操作时间短或培养细胞的染色,或与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等配合使用。
使用苏木素染色液染色后还可以进行免疫染色或其它染料的复染。
苏木素染色后的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浆呈现粉红色或红色。
染色液也可以重复使用,直至认为效果不佳时再换用新的染色液。
1 古法苏木染色工艺1.1 项目介绍染色工艺在中国的发展是很早的。
从考古发掘和甲骨文等文献得知,在商代养蚕缫丝已相当发达,因此染丝技术也相应发展。
在周代,已把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作为主要颜色。
《书经·益稷》: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而且用五种颜色染丝帛制衣,以区人们的身分等级。
从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织物中,有彩色套印花纱及多次染色的织物,据分析共有36种色象,反映出当时的染色已达到高度水平。
中国古代提取蓝靛的技术在中世纪经中亚传入欧洲,直到人造合成染料以前,始终是欧洲染色与印花主要染料之一。
1.2 文献综述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生产,因此有关记载农业技术的书籍颇多,植物染色技术被列为我国农业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先秦古籍《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也是最早记载有关我国古代植物染色技术的论著。
北魏贾恩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而它也是较早记载有关植物染色技术的史料。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里面的章施一章详细的记载了染色植物的种类和染色技法等内容,可以说是研究古代植物染色技术必不可少的资料。
到了现代,有关植物染色技术的研究也是相当可观的:民国时期的杜燕孙的《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详细介绍了染色植物的基本属性和十多种植物染料染色技法,是现代有关植物染色技术最为完备的技术专著。
《中国植物志》记载了我国3万多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等,是我们研究各种植物染料最为详细的一本参考专著。
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分别从原始社会、商代、周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代、明代和清代的染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反应了我国古代染织工艺的发展历程,是研究中国古代染织工艺必不可少的理论巨著。
张毅、王旭娟合力编著的《手工染艺技法》详细介绍了各种染色工艺,是研究染色技法的一本比较权威的教学材料。
栎树叶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及拼色贾艳梅【摘要】以栎树叶提取液对羊毛织物染色,探讨媒染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以栎树叶色素与苏木色素2种天然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拼色实验,研究2种染料的配比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染色以及Fe2、Cu2、Al3+后媒法染色可以分别染得不同色泽的羊毛织物,其中硫酸铜媒染样品所测各项牢度均达到4级.栎树叶染料与苏木染料拼色样品的色光、色深及染色牢度均随2种染料浓度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拼色及媒染可进一步丰富色泽.【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3(041)004【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栎树叶染料;苏木染料;羊毛织物;染色;拼色【作者】贾艳梅【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丹东1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62栎树是壳斗科栎属植物,也称橡树或柞树,是我国北方的乡土树种。
辽宁栎树叶资源丰富, 栎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粉、纤维素、单宁、铁钴锰、氨基酸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畜牧、纺织等行业。
从栎树树皮、叶片、壳斗、橡实中提取的单宁,是制革工业、印染工业和渔业上所必需的材料[1-3]。
栎树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类天然染料,单宁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邻位酚羟基,具有典型的与蛋白质的反应特性以及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
因此,栎树叶染料具有对羊毛织物良好的上染性能及媒染特性[4-5]。
本文实验以栎树(波罗栎)叶提取液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以及与苏木染料的拼色,探索栎树叶染料的染色性能,以期为栎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天然染料新品种提供基础。
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仪器织物:纯毛牙签呢。
药品:结晶硫酸铜、硫酸亚铁、醋酸铝(均为分析纯),栎树叶(丹东),苏木(市售)。
仪器:T6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JD-2型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W-ZDR型低噪振荡式染样机(靖江市新旺染整设备厂),GretagMacbeth Color-Eye 7000A型电脑测色配色仪,SW-8型皂洗牢度仪,Y-571型摩擦牢度仪等。
生物酶对羊毛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的影响张瑞萍;蔡再生;朱红;于百玲;陈虎军【摘要】通过分析苏木染液吸收光谱的变化,比较生物酶改性前后羊毛苏木直接法、后酶染色的K/S值和染色牢度,探讨了羊毛经过蛋白酶和TG酶改性对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TG酶使苏木提取液在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对应紫外和可见最大吸收波长附近的吸光度增加.与未改性羊毛相比,单独经蛋白酶、TG酶改性和联合改性后的羊毛织物经苏木直接染色和单宁酸、硫酸亚铁、明矾后媒染色的K/S值均增加.经过酶改性的羊毛织物进行苏木直接染色后,具有优良的干摩擦及皂洗毛沾牢度,深色织物皂洗棉沾和皂洗褪色牢度较低.羊毛染色织物经蛋白酶或TG酶处理后,K/S值增加更明显.【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1(039)012【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羊毛;生物酶;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作者】张瑞萍;蔡再生;朱红;于百玲;陈虎军【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7;东华大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2.552通过蛋白酶对羊毛进行减量,使羊毛织物达到防毡缩、低温染色的目的,同时可使土种绵羊底绒细化改性、丝光改性、抗起毛起球、柔软改性等[1]。
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 minase,简称TG酶)是一种转移酶,通过催化肽键或蛋白基团中谷氨酰胺残基的γ-酰氨基团和伯胺之间的酰基转移反应,在蛋白质分子之间或分子内形成ε-(γ-谷胺酰)赖氨酸键,使肽链谷氨酰胺与肽链上赖氨酸的N端相连,在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互相形成共价键,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网状结构,从而改善各种蛋白质的功能性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