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11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普通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涵盖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反应以及能量变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普通化学复习题的答案,供同学们参考: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什么?答: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Na)。
2. 什么是化学键?答: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提供电子而形成的相互吸引的力。
3. 什么是摩尔?答: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包含6.022×10^23个基本单位,这些基本单位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等。
4.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5.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通常伴随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参与。
6. 什么是溶液的浓度?答: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比例,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浓度、摩尔浓度等。
7. 什么是化学平衡?答: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8. 什么是同位素?答: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即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9. 什么是化学计量?答: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或摩尔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 什么是离子?答: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复习普通化学时,同学们应该注重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反应类型,并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深理解。
希望以上答案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 2(g)+Cl 2(g) 2HCl(g) (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第五版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Cb=849J.mol-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 与q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 的分解NH4HS(s) NH3(g)+H2S(g)(2)生成1.00mol 的HClH2(g)+Cl2(g) 2HCl(g)(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CO2(s) CO2(g)(4)沉淀出2.00mol AgCl(s)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gRT (Δn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4)ΔU-ΔH=-2×(0-0)×R ×T= 0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 -1530.5kJ.mol-1(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 -174.47kJ.mol-1(3)NH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36题)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 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绝热,所以QP=0。
由此得QP=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 = 2HCl(g)。
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气体均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稳定单质在 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不移动。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36题)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存有一个状态函数必须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就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绍代艾态a变化至终态b,体系稀释100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j,这不合乎热力学第一定律。
(×)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就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毫无关系。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读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挑选有关。
(√)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并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边界层,所以qp=0。
由此得qp=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2hcl(g)。
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立所有气体均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平衡单质在298.15k时,标准摩尔分解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均衡将不移动。
精品文档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一、判断题:×)(更多的热量。
物1、热的体比冷的物体含有√)(一2、热是种传递中的能量。
×)(个3、同一体系同一状态可能有多热力学能。
×)(应热。
等4、体系的焓值于恒压反×()于稳5、最定单质的焓值等零。
×)为负值。
(摩的C6、由于CaO分解是吸热,所以它的标准尔生成焓3×)于体系的热量(等体7、系的焓×)(、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热数据都是恒压反应热。
8二、计算题:1、某汽缸中有气体1.20L,在97.3 kPa下气体从环境中吸收了800J的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到1.50L,试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ΔU = q + w = q –pΔV3 -310(1.50 - 1.20) 10×= 800 –97.3×= 770 J、根据ΔHH(298K ) 是多少:的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Δmf rm(1)4NH(g)+ 3 O(g)= ΘΘ22N(g)+ 6 HO(g);23224NH(g)+ 3 O = 2N + 6 HO(g)22 32Θ-1ΔH- 46.11 0 0 - 241.818/ kJ·mol mf Θ -1ΔH molkJ·×(- 46.11) = -1266 = 6×(- 241.818)- 4mr (2)CH(g) + HO(g)= CO(g)+ 3 H(g)。
224Θ -1ΔH molkJ206 ·= mr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章一、判断题:×)(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2、ΔS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3、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主要作用。
×ΘΘ(),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4、因为?G= -RTlnK T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普通化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O2)B. 水(H2O)C. 二氧化碳(CO2)D. 铁(Fe)答案:A解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气(O2)由氧元素组成,是单质。
水(H2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二氧化碳(CO2)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也是化合物。
铁(Fe)由铁元素组成,是单质。
2.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氯化钠(NaCl)D. 氨水(NH3·H2O)答案:A解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是酸。
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是碱。
氯化钠(NaCl)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是盐。
氨水(NH3·H2O)在水中电离出氨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是碱。
3.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氢氧化钠(NaOH)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碳酸(H2CO3)答案:A解析: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是碱。
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是酸。
氯化钠(NaCl)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盐。
碳酸(H2CO3)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酸。
4. 以下哪种物质是盐?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氯化钠(NaCl)D. 碳酸(H2CO3)答案:C解析: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组成,是盐。
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是酸。
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是碱。
碳酸(H2CO3)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是酸。
第一章测试1.1、将5.0 L压力为的和15.0 L压力为的同时混合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B:C:D:答案:D2.2、0.18%的葡萄糖(分子量为180)溶液的凝固点与 ( ) 溶液的凝固点近似相等.A:B:的尿素C:的蔗糖D:答案:B3.3、下列关于稀溶液的通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液的摩尔分数。B:利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可测物质分子量。C:稀溶液的沸点会升高,凝固点则会降低。D:稀溶液的只与溶剂本身有关,与溶液浓度、温度无关。答案:A4.4、下列哪一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最高( )A:B:C:D:答案:C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水的凝固点时,冰的饱和蒸汽压等于水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在水的正常沸点时,水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水在100℃时和标准压力下,水能达到气液两相平衡D: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水的凝固点、沸点、比热都很高答案:A6.6、含有的溶液, ,其中的物质的量, 及的摩尔分数是( )A:0.034、0.80、0.20B:0.036、0.20、0.80C:0.046、0.16、0.84D:0.030、0.30、0.70答案:C7.7、下列溶液中蒸汽压最高的是( )A:B:C:D:答案:B8.8、溶液与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的比值为( )A:无法判断B:接近于3C:接近于2D:等于1答案:B9.9、的水溶液和的溶液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凝固点较高B:溶液的凝固点较高C:蒸汽压相等D:无法判断答案:B10.10、下列哪一项在稀溶液的通性中起主要作用? ( )A:渗透压B:沸点升高C:凝固点下降D:蒸气压下降答案:D11.11、浓度相等的四种稀溶液蒸气压相等的是( )A:B:C:D:答案:A12.12、浓度为的溶液,实验测得其凝固点下降了0.0359K,那么该溶液的电离度为( )。已知。A:0.93B:93C:0.48D:0.52答案:A13.13、水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常数Kf = 1.86,若水溶液的凝固点是- 0.0186 °C,则AB分子的离解百分率是( )A:100B:0.0C:1.0D:99答案:B14.14、常压下将固体撒在冰上,将会()A:冰发生融化B:和凝结在一起C:无变化D:冰变硬答案:A15.15、将A () 及B ( ) 各称出10克,分别溶入100克水中,成为A、B两溶液,用半透膜将两溶液分开后,发现()A:B中水渗入AB:(A中水渗入B、 B中水渗入A 、没有渗透现象)这三种说法都不对C:没有渗透现象D:A中水渗入B答案:D16.16、已知水溶液的,则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接近 - 0.186°C是()A:B:C:D:答案:B17.17、已知5 % 葡萄糖水溶液是血液的等渗溶液,则5 % 的尿素水溶液应该是血液的()A:等渗溶液B:低渗溶液C:37 °C时是等渗溶液,其它温度不一定D:高渗溶液答案:D18.18、将某聚合物2.5g 溶于100.0mL 水中,在20°C时测得渗透压为,该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是()A:B:C:D:答案:D19.19、实际气体在那种情况下更接近于理想气体?()A:高温低压B: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答案:A20.4、将30克某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120克水中, 使水的凝固点下降到-1.86℃,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 ) (已知Kf =1.86)A:120B:30C:186D:250答案:D第二章测试1.已知, 则反应的应为( )。A:B:C:D:答案:C2.一定条件下,乙炔可自发聚合为聚乙烯,此反应( )。A:B:C:D:答案:B3.对于反应来说, 和关系是( )。A:B:C:D:答案:D4.下列物质中, 为零的物质是( )。A:B:C(金刚石)C:D: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C:放热反应都可自发反应进行D:纯物质的皆为零答案:B6.下列各组均为状态函数的是( )A:U、H、S、W、Q、GB:U、H、S、P、V、TC:ΔU、ΔH、ΔS、W、Q、ΔGD:答案:B7.在373K,时,水蒸发为水蒸汽的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为零的是( )A:B:C:D:答案:C8.已知HCl的 ,则可判断下列反应: 的为:( )A:B:C:D:无法判断答案:C9.已知等于( )A:B:C:D:答案:D10.下列哪一反应(或过程)的熵值是减小的( )A:晶体溶于水B:晶体从溶液中析出C:反应D:固态的升华答案:B11.反应 , ,标准状态下,此反应:( )A:低温自发B:任何温度均自发C:高温自发D:任何温度均不可能自发答案:C12.在298.15K和标准态时,下列反应均为非自发反应,其中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反应的是( )A:B:C:D:答案:C13.根据数据 , , 反应 (1) ; (2) , 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情况说明正确的是( )A:(1)能自发(2)不能B:(1)和(2)都能自发C:(1)和(2)都不能自发D:(2)能自发 (1)不能答案:D14.根据盖斯定律判断下列等式哪一项是正确的? ( )A:B:C:D:答案:D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等于 ( )A:B:C:D:无法计算答案:C1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已知,及的分别为–75,–394以及–286,那完全燃烧时,应放热:( )A:B:C:D:无法计算答案:A17.小苏打按下式分解生成纯碱已知在273K 时,,在323K时 ,那么上述反应( )A:B:C:D:答案:A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定温度下,元素稳定单质的B:应用盖斯定律,不仅可以计算化学反应的 , 还可计算C:化合物的标准熵是由稳定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生成该化合物的熵变D:能燃烧的物质含有热量,反之则不含有热量答案:B19.若某反应的,由此可推断该反应()A: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B:C:在非标准状态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不能自发进行答案:A20.同温同压条件下,按熵值递增次序排列正确的()A:B:C:D:答案:B第三章测试1.反应,欲使有害气体 NO、CO 尽可能转化为和 , 应采取的条件是()。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卤素的是:A. 氧(O)B. 氮(N)C. 氟(F)D. 氦(He)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变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电能C. 热能D. 机械能3. 根据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H)B. 氦(He)C. 锂(Li)D. 铍(Be)4.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与下列哪个数值相同?A. 1克B. 1千克C. 阿伏伽德罗常数D. 1升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食盐(NaCl)B. 硫酸铜(CuSO4)C. 氢氧化钠(NaOH)D. 氧化铁(Fe2O3)6. 根据酸碱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氨水(NH3·H2O)7.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不包括:A. 温度B. 反应物浓度C. 催化剂D. 反应物的颜色8.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A. 铜丝B. 石墨C. 稀硫酸溶液D. 蒸馏水9.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C. 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10.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铁与稀盐酸反应C. 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D. 碘化钾与氯气反应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3. 根据电子排布规律,钠(N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14.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_________,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答案1. 答案1-2-34- 2. 答案1c2d3a4d5abd6ad7d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KCgKgJgmolgmolJb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b849J.mol-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molkJmolgg8.173028201808.311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3×232sFesOFe×3 243sOFe3sFeO×2 -58.6238.16pq3-27.6 17.1661.3826.586.273molkJqp 7.答案由已知可知ΔH39.2 kJ.mol-1 ΔHΔUΔPVΔUPΔV w‘-PΔV -1×R×T -8.314×351J -2.9kJ ΔUΔH-P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与qv有区别吗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的分解NH4HSs NH3gH2Sg 2生成1.00mol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 9.答案ΔU-ΔH -ΔPV-ΔngRT Δng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T 010.14NH3g3O2g 2N2g 6H2Ol 答案-1530.5kJ.mol-1 2C2H2g H2g C2H4g 答案-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答案-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
大学普通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钙答案:B2. 化学反应中,哪种能量转换是最常见的?A.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B.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C.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D. 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答案:A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卤素?A. 氧(O)B. 氟(F)C. 硫(S)D. 碳(C)答案:B4. 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什么的基本单位?A. 原子质量B. 分子数量C. 化合物的组成D. 反应速率答案:B5.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食盐(NaCl)B. 水(H2O)C. 铁锈(Fe2O3)D. 硫酸铵((NH4)2SO4)答案:B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的盐可以分为哪几类?A. 正盐和酸式盐B. 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C. 正盐和碱式盐D. 正盐、碱式盐和酸性盐答案:B7. 在水溶液中,哪种类型的化合物会形成分子内氢键?A. 醇B. 酸C. 酮D. 醚答案:A8.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A. 甲烷(CH4)B. 乙醇(C2H5OH)C. 尿素(CO(NH2)2)D. 二氧化碳(CO2)答案:D9. 根据化学平衡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A. 温度B. 压力C. 反应物浓度D. 光照条件答案:D10. 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A. 氧化铁为Fe2O3B. 硫化氢为H2SC. 碳酸钠为Na2CO3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答案:Cl12. 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约_________个粒子。
答案:6.022 x 10^2313. 将1升2摩尔/升的盐酸溶液与2升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_________。
答案:714.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_________。
普通化学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 氧B. 氮C. 氟D. 氦答案:A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A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A. 酸碱分子的简单混合B.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C. 酸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D.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答案:B4.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电解质?A. 酒精B. 蔗糖C. 氯化钠D. 醋酸答案:C5.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千克B. 克C. 摩尔每千克D. 千克每摩尔答案:B6.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氯化钠B. 硫酸铜C. 氧化铁D. 氢氧化钠答案:B7.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A. 碳B. 氧C. 氟D. 氦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柠檬酸C. 硫酸D. 碳酸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铵答案:A1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A. 锂B. 钠C. 镁D. 铝答案:B11.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电解质?A. 氯化钠B. 醋酸钠C. 硫酸铜D. 氢氧化钠答案:B12.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水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氨气答案:C13.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A. 氢B. 锂C. 钠D. 钾答案:A14.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氨水D. 氢氧化钙答案:C15.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3?A. 硼B. 碳C. 氮D. 氧答案:C16.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钠B. 硫酸铜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17.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金属化合物?A. 氯化钠B. 硫酸铜C. 氧化铁D. 氢氧化钠答案:A18.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A. 碳B. 硅C. 磷D. 硫答案:B1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酸?A. 醋酸B. 硫酸C. 盐酸D. 碳酸答案:A2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5?A. 氮B. 磷C. 砷D. 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化学普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纯水B. 空气C. 氯化钠D. 氧气2.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3.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4.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2OD. Fe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氢气和水C. 酸和碱反应生成氧气和水D. 酸和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可以生成______摩尔水。
3.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______。
4. 根据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______原理。
5. 根据元素周期表,铍(Be)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2. 解释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同位素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计算1摩尔二氧化碳(CO2)的摩尔质量,并写出其化学式。
2. 已知1升水的质量为1千克,求1摩尔水的质量。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克/摩尔。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氧气的助燃性。
2.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并说明实验原理。
六、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C5. A二、填空题1. 氧气2. 23. Na2CO34. 泡利不相容5. 二;二A三、简答题1.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精编WORD版em office room [ A0816H-A0912 A A AHH-GX8Q8-GNTHHJ8 ]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一、判断题附的,在括号内填“M",错的填“x”)1. H2(g) + 1o2(g)===H2O(l) fn2H2(g) + O2(g)===2H2O(l)的与"2 相同。
(X)2.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M)3.反应的A/7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X )4. F«s)和Q式1)的二都为零。
(X )5.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是因为反应处在可逆条件下进行的缘故。
(X)6.同一系统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
(X )7.由于坨=%, ”是状态函数,△〃的数值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过程无关,故生,也是状态函数。
(X)8.由于68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始是负值。
(X )9.当热量由系统传递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然减少。
(X)10.因为4,卬不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夕+卬)的值也应由具体的过程决定。
(X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B)A.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B.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C.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D.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 + w只适用于(C )A.理想气体B.孤立体系C.封闭体系D.敞开体系3.环境对系统作10kJ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化是多少(D)A. -15kJB. -5kJC. +5kJD. +15kJ4.已知2PbS(s) + 3O2(g)=== 2PbO(s) + 2sO?(g)的A/2 = - 843.4 kJ,mo『,则该反应的依,值是多少kJ-moL (D)A. 840.9B. 845.9C. -845.9D. -840.95.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2)生成1.00mol 的HClH 2(g)+Cl 2(g) 2HCl(g)(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 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5℃25℃ -78℃25℃(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的是:A. 煤炭B. 氩气C. 铝D. 纯净水答案:C2. 酸和碱中,以下哪个物质不会导致蓝色石蕊试液变红?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硝酸银D. 盐酸答案:B3.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简单物质?A. 氧气B. 氯气C. 水D. 氨气答案:C4. 醋酸的化学式是:A. CH3OHB. C2H5OHC. CH3COOHD. C6H12O6答案:C5. 下列哪个元素不属于惰性气体?A. 氢B. 氮C. 氩D. 氦答案:A二、填空题1. 石膏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CaSO4·2H2O2. 水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氧气(O2)3. 电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答案:e^-4. 在化学方程式中,位于箭头右侧的物质叫作____________。
答案:生成物5. 酸中产生的氢离子会使溶液的pH值____________。
答案:降低三、解答题1. 简述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及其在化学性质上的表现。
答案:金属和非金属是化学元素的两大类别。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而非金属则较差。
钠、铝等金属在与水反应时会放出氢气,而非金属如硫、碳则不会。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一般体现出不同的性质,比如金属氧化物通常呈碱性,而非金属氧化物通常呈酸性或中性。
2. 论述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中和反应中的作用。
答案: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酸具有酸味、能腐蚀金属、蓝色石蕊试液变红等特点。
碱则有碱味、能与酸中和、能中和蓝色石蕊试液等性质。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伴随着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3. 解释化学方程式中化学符号的含义,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代表化学物质。
比如H代表氢,O 代表氧,Na代表钠,Cl代表氯等。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开始物质、生成物和反应过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习题选解第1章 水溶液1-1. 排出下列稀溶液在310 K 时,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1) c (C 6H 12O 6) = 0.10 mol ·L -1(2) c (NaCl) = 0.10 mol ·L -1 (3) c (Na 2CO 3) = 0.10 mol ·L -1解:Cos(C 6H 12O 6)=c=0.10mol ·L -1Cos(NaCl)=2c=0.20mol ·L -1Cos(Na 2CO 3)=3c=0.30mol ·L -1 ∴Cos(1)<Cos(2)<Cos(3) 又:π=CosRT 所以π(1)<π(2)<π(3) 1-2.某一元弱酸HA100mL ,其浓度为0.10mol·L -1, 当加入0.10mol·L -1的NaOH 溶液50mL 后,溶液的pH 为多少?此时该弱酸的解离度为多少?(已知HA 的K a =1.0×10-5) 解: HA + NaOH = NaA + H 2O 代入数据 0.10×100 0.10×50 =10mmol =5mmol可知HA 过量5mmol ,产生NaA 5mmol,构成一个缓冲溶液。
由公式pH p lga n K n =+共轭碱共轭酸=5+lg(5/5)=5解离度+5(HA)[H ]110100%100%0.03%5150c α-⨯=⨯=⨯= 1-3. 欲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500mL ,现有 6 mol·L -1的HAc34.0mL , 问需要加入NaAc·3H 2O(M=136.1g·mol -1)多少克?如何配制?解:根据公式-n(A )pH p lg (HA)a K n =+ 代入计算,NaAc 35.00 4.75lg 634.010n -=+⨯⨯ 得到:n NaAc =0.363mol , m(NaAc·3H 2O)=0.363×136.1=49.4克配制方法:称取49.4克NaAc·3H 2O ,溶解于100mL 烧杯中,转移到500mL 容量瓶中,稀释,定容,酸度计校正。
1-4. 已知298K 时PbI 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3510-3mol • L -1,求其溶度积。
(9.810-9) 解:2++ S 2-S S 2S又:sp K Θ2+-223[Pb ][I ](2)4S S S ==⨯=sp K Θ = 4×(1.35×10-3)3 = 9.84×10-91-5. 现有0.1 mol • L -1的Fe 2+和Fe 3+溶液,控制溶液的pH 值只使一种离子沉淀而另一种离子留在溶液中?解:Fe(OH)2开始沉淀时:-71[OH ] 4.0510mol L --===⨯⋅ -7[OH ] 4.0510pOH lg lg 6.39-⨯=-=-=pH=14-pOH 7.61=Fe(OH)3开始沉淀时:-121[OH ] 3.3210mol L --===⨯⋅ 所以,Fe 3+先沉淀 当Fe 3+沉淀完全时:-101[OH ] 1.0410mol L --===⨯⋅ -10[OH ]1.0410pOH lglg9.98-⨯=-=-=pH 14pOH 4.02=-=所以pH 范围是:4.02﹤pH ﹤7.61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2-1. 估计下列各变化过程是熵增还是熵减。
(1) NH 4NO 3爆炸 2NH 4NO 3(s)→2N 2(g)十4H 2O(g)十O 2(g) (2)臭氧生成 3O 2(g) →2O 3(g)解:(1)NH 4NO 3爆炸后,气体体积急剧增大,是熵值增大的过程;(2)生成臭氧后,气体体积减小,是熵减过程。
2-2. CO 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源,有人设想以加热分解的方法来消除之: 21()()()2CO g C s O g +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该想法能否实现? 解:受热分解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21()()()2CO g C s O g +其ΔH 为正值。
另从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的气体摩尔数减少,所以ΔS 为负值。
根据公式G H T S ∆=∆-∆当ΔH 为正值、ΔS 为负值时,在任何温度下ΔG 总是正值,所以此反应在任何温度都不能发生。
以加热分解方法来消除汽车尾气中的CO 气在热力学上不能实现所以就不必徒劳去寻找催化剂了。
2-3. 判断下列反应25242()()()C H OH g C H g H O g =+(1)在25℃下能否自发进行? (2)在360℃下能否自发进行? (3)求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解:查表得:25()C H OH g 24()C H g 2()H O gf m G ∆/kJ·mol -1-168.6 68.12 -228.6f m H ∆/kJ·mol-1-235.3 52.28 -241.9m S /J·K -1·mol -1282 219.5 188.7(1)25242()()()C H OH g C H g H O g =+24225(298)[()][()][()]r m f m f m f m G G C H g G H O g G C H OH g ∆=∆+∆-∆1(228.6)68.12(168.6)8.12kJ mol -=-+--=⋅因为(298)r m G ∆>0,反应在25℃下不能自发进行。
(2)24225(298)[()][()][()]r m f m f m f m H H C H g H H O g H C H OH g ∆=∆+∆-∆152.28(241.9)(235.3)45.68kJ mol-=+---=⋅24225(298)[()][()][()]r m m m m S S C H g S H O g S C H OH g ∆=+- 11219.5188.7282126.2J K mol --=+-=⋅⋅根据公式G H T S ∆=∆-∆由于H ∆和S ∆随温度变化很小,可以看成基本不变。
633126.245.686331000K G ∆=-⨯134.2kJ mol -=-⋅< 0因此反应在360℃下能自发进行。
(3)求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根据公式G H T S ∆=∆-∆ΔG < 0 时反应自发进行,故H T S ∆-∆0≤45.681000362126.2H T K S∆⨯≥==∆故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89℃。
2-4. 反应532()()()PCl g PCl g Cl g +在760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为33.3。
若将50.0g 的5PCl 注入容积为3.00L 的密闭容器中,求760K 下反应达平衡时3PCl 的分解率,此时容器中的压力是多少?解:555()50()0.240()208m PCl n PCl mol M PCl ===5PCl 的初始分压为55()0.248.314760()5053.00n PCl RT p PCl kPa V ⨯⨯=== 5505()/ 5.05100p PCl p == 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以/B p p 为基准计算。
532()()()PCl g PCl g Cl g →+ 开始时/B p p 5.05 0 0 平衡时/B p p 5.05-x x x2325[()/][()/]33.3[()/] 5.05p PCl p p Cl p x K p PCl p x⋅===-解得 x = 4.45 mol在恒容恒温下转化的5PCl 的分压为5() 4.45100445p PCl kPa =⨯=转, 5PCl 的分解率为5555()()100%100%()()n PCl p PCl n PCl p PCl α=⨯=⨯转,转,初,初,=445100%88.1%505⨯=平衡时 5() 5.05-4.4510060p PCl =⨯=()kPa 32()()445p PCl p Cl ==kPa总压力为:532()()()60445445950p p PCl p PCl p Cl kPa=++=++=2-5.设某一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100kJ·mol -1(1)当温度从300K 升高到400K 时速率加快了多少倍? (2)温度从400K 升高到500K 时速率加快了多少倍?说明在不同温度区域,温度同样升高100K ,反应速率加快倍数有什么不同? 解:根据公式221121lg2.303a E k T T k R T T -=求解 (1)32110010400300lg 4.352.3038.314400300k k ⨯-==⨯⨯2122340k k = (2)32110010500400lg 2.6092.3038.314500400k k ⨯-==⨯⨯21407k k = (3)以上计算说明,温度越高,升高同样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倍数减少。
这是由于温度高时本身反应速率快,升温反应加快的倍数相应地较小。
范特荷夫规则:温度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2—3倍。
它仅是一个近似规则,实际上与基础温度及活化能有关。
2-6. 反应2NO(g) + H 2(g) → N 2(g) + H 2O(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k[NO]2[H 2],试讨论下列各种条件变化时对初速率有何影响。
(1) NO 的浓度增加一倍 (2) 有催化剂参加 (3) 降低温度(4) 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 (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 2解:(1)NO 的浓度增加一倍,初速率增大到原来的4倍; (2)有催化剂参加,初速率增大; (3)降低温度,初速率减小;(4)将反应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初速率减小到原来的1/8; (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 2,初速率不变。
第3章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3-1. 用氧化数法或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各方程式:解;(1)3 As 2O 3+4HNO 3+7H 2O=6H 3AsO 4+4NO (2)K 2Cr 2O 7+3H 2S+4H 2SO 4=K 2SO 4+Cr 2(SO 4)3+3S+7H 2O (3)6KOH+3Br 2=KBrO 3+5KBr+3H 2O (4)3K 2MnO 4+2H 2O=2KMnO 4+MnO 2+4KOH (5)4Zn+10HNO 3=4Zn(NO 3)2+NH 4NO 3+3H 2O (6)I 2+5Cl 2+6H 2O=10HCl+2HIO 3 (7)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8)2MnO 4-+SO 32-+2OH -=2MnO 42-+SO 42-+H 2O3-2.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并将它们设计组成原电池,写出电池组成式: (1)MnO 4-+Cl -+H +−−→Mn 2++Cl 2+H 2O(2)Ag ++I - −−→AgI(s) 解:(1)(-)Pt,Cl 2|Cl -||MnO 4-,Mn 2+,H +|Pt(+) (2)(-)Ag,AgI|I -||Ag +|Ag(+)3-3.如果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为0.500V(298K)Pt,H 2(100kPa)|H +(?mol·L -1)||Cu 2+(1.0mol·L -1)|Cu则溶液的H +浓度应是多少? 解:2+Cu /Cu2+0.0592lg (H )2SHE E E EE c θε+-=-=--c(H +)=1.8×10-3mol·L -13-4.已知PbSO 4+2e -⇔Pb+SO 42-E Θ=-0.359VPb 2++2e -⇔Pb E Θ=-0.126V求PbSO 4的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