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普通化学习课后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9
《⼤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第⼀章课后作业答案1-4.判断下列⼏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原⼦是化学变化中最⼩的微粒,它由原⼦核和核外电⼦组成;正确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粒⼦。
原⼦是由居于原⼦中⼼的原⼦核和核外电⼦构成,原⼦核⼜由质⼦和中⼦两种粒⼦构成的。
构成原⼦的基本粒⼦是电⼦、质⼦、中⼦。
(2)相对原⼦质量就是⼀个原⼦的质量;错误相对原⼦质量是指以⼀个碳-12原⼦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个原⼦的真实质量与⼀个碳-12原⼦质量的1/12的⽐值。
(3)4g H2和4g O2所含分⼦数⽬相等;错误4g H2含有2mol氧⽓分⼦。
氢⽓相对分⼦质量2,4g/(2g/mol)=2mol。
4g O2含有0.125mol氧⽓分⼦。
氧⽓相对分⼦质量32,4g/(32g/mol)=0.125mol。
所以分⼦数⽬不相等。
(4)0.5mol的铁和0.5mol的铜所含原⼦数相等;正确铁和铜都是由原⼦构成的⾦属,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相同,即摩尔数相同,就表⽰原⼦数相同。
(5)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错误物质的量:表⽰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原⼦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即n=N/NA。
物质的量是⼀个物理量,它表⽰含有⼀定数⽬粒⼦的集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物质的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通常⽤m表⽰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6)化合物的性质是元素性质的加合。
错误化合物的性质是由组成该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例如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性质却不同。
1-5.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和尿素CO(NH2)2三种化肥的含氮量各是多少?哪种肥效最⾼?答:①硫酸铵(NH4)2SO4,含氮量为(14*2)/(14*2+1*8+32*1+16*4)≈0.212②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为14/(14+1*5+12+16*3)≈0.177③尿素CO(NH2)2,含氮量为(14*2)/(12+16+14*2+1*4)≈0.467综上,0.177<0.212<0.467,这三种肥料中,尿素的含氮量最⾼,所以尿素的肥效最⾼。
《普通化学》课程练习题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普通化学 编 者 史国纲出 版 社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上交作业 3、7(1)(2)、8、113 NH 3的分压为: kpa n NH n p x p NH NH 47.3513370.018.032.032.0p )(333=⨯++=⨯==总 O 2的分压为:kpa n O n p x p O O 95.1913370.018.032.018.0p )(222=⨯++=⨯==总 N 2的分压为:kpa n N n p x p N N 95.1913370.018.032.018.0p )(222=⨯++=⨯==总7查出各物质及水合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标在反应方程式中各对应物质和水合离子化学式的下面,然后根据公式计算。
(1) )()(2)(2222g O g H l O H +=1/-⋅∆mol kJ H f θ -285.83 0 01122229866.577)83.285(200)](,[2)]}(,[)](,[2{--⋅=⋅-⨯-+=∆-∆+∆=∆mol kJ mol kJ l O H H g O H g H H H f f f θθθθ(2) )(4)()(4)(32432g H s O Fe l O H s Fe +=+1/-⋅∆mol kJ H f θ0 -285.83 -1118.4 011243229892.24]}0)83.285(4[)]4.1118(0{[)]}(,[3)](,[4{)]}(,[)](,[4{--⋅=⋅+-⨯--+=∆+∆-∆+∆=∆mol kJ mol kJ g Fe H l O H H g O Fe H g H H H f f f f θθθθθ8 )(21)(322g SO O g SO =+1/-⋅∆mol kJ H f θ -296.83 0 -395.721122329889.98)]83.296(0[72.395)]}(,[)](,[21{)](,[--⋅-=⋅-+--=∆+∆-∆=∆mol kJ mol kJ l O H H g O H g SO H H f f f θθθθ11 (1)反应速率表达式为:)()(22Cl c NO c k v ⋅⋅=(2)该反应对NO 为二级反应,对Cl 2的一级反应,总反应级数为3。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选择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A
解析:选择题的题目解析。
二、填空题
1. 答案:催化剂
解析:填空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氧化还原
解析:填空题的题目解析。
三、判断题
1. 答案:正确
解析:判断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错误
解析:判断题的题目解析。
四、解答题
1. 答案:解答内容的答案。
解析:解答题的题目解析。
2. 答案:解答内容的答案。
解析:解答题的题目解析。
五、综合题
答案:综合题的答案。
解析:综合题的题目解析。
六、总结
本文提供了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和综合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通过学习这些题目的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这些参考答案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六章酸碱反应参考答案P 142综合性思考题:1、解:①稀释后)(10.0100050020.01-⋅=⨯=L mol c BOH ∵500/>θb B O H K c ∴可用最简式求算)(-OH c 即: θb K c OH c ⋅=-)( 35101010.0)(---=⨯=OH c)10lg (140.143---=-=pOH pH=14.0-3=11.0②加入NaOH 后:c[NaOH]=c[BOH]=0.20×500/1000=0.10(mol.L -1)此时可以只考虑NaOH 的解离:∴c(OH -)=c[NaOH]=0.10(mol.L -1)pH=14.0-pOH=14-(-lg0.1)=14.0-1=13.0③加入0.10mol/L500mL 弱酸后形成BOH~BA 缓冲体系:BOH+HA=BA+H 2O)(05.010005001.05002.0)(1-⋅=⨯-⨯=L mol BOH c )(05.010005001.0)(1-⋅=⨯=L mol BA c sb bc c pK pOH lg -=θ )()(l g )100.1lg(5BA c BOH c -⨯-=- 0.505.005.0lg 5=-= pH=14-pOH=14-5.0=9.0④加入0.20mol/L500mL 弱酸后形成弱酸弱碱盐体系:BOH+HA=BA+H 2O 根据θθ21)(a a K K H c ⋅=+有:87514210100.1100.1100.1)(----+=⨯⨯⨯⨯=⋅=θθθa b W K K K H c pH=-lg[H +]=-lg10-8=8⑤加入0.40mol/L500mL 弱酸后形成HA~BA 缓冲体系:反应式为:BOH+HA=BA+H 2O)(10.010005002.05004.0)(1-⋅=⨯-⨯=L mol HA c )(10.010005002.0)()(1-⋅=⨯==L mol BOH c BA c sa a c c pK pH lg -=θ )()(lg )100.1lg(7BA c HA c -⨯-=- 0.71.01.0lg 0.7=-= ⑥加入0.20mol.L -1500mLHCl 后,BOH+HCl=BCl+H 2O)(10.0100050020.0)()(1-+⋅=⨯==L mol HCl c B c 此时形成强酸弱碱盐体系:9514101010---===θθθb W a K K K ∵500/>+θa B K c ∴591010.010)()(--++=⨯=⋅=B c K H c a θpH=-lg(10-5)=5.0⑦加入0.40mol.L -1500mLHCl 后,BOH+HCl=BCl+H 2O)(10.010005002.050040.0)(1-⋅=⨯-⨯=L mol HCl c )(10.0100050020.0)()(1-+⋅=⨯==L mol BOH c B c 此时以HCl 解离为主:c (H +)=c (HCl )=0.10pH=-lg(0.1)=1.0⑧当加入大量水稀释至BOH 浓度为 1.0×10-10mol.L -1时,可以仅仅考虑水的解离,此时c(H)≈c(OH)=1.0×10-7(mol ·L -1)pH=-lg(H +)=-lg(10-7)=7.02、解:①OH HPO224+---+OH PO H 42 O H2-++OH HOH H P O224+-+-+O H PO 334 质点量的大小为--->>344224PO PO H HPO ②A 、在体系中加入等体积0.10mol/L 的NaOH ,此时可组成Na 2HPO 4~Na 3PO 4缓冲溶液B 、在体系中加入等体积德0.10 mol/L 的HCl ,此时可组成Na 2HPO 4~NaH 2PO 4缓冲溶液 ③可用酸式盐体系求算:θθ32)(a a K K H c ⋅=+111381016.31010)(---+⨯=⨯=H cpH=-lg(3.16×10-11)=10.5④等体积0.10mol/L 的NaOH ,此时可组成Na 2HPO 4~Na 3PO 4缓冲溶液A 、决定溶液pH 的关键平衡过程为:OH HPO224+-+-+O H PO 334 B 、抗酸成分:-34PO ;抗碱成分:-24HPOC 、)/(05.0210.020.0)(24L mol VV V HPO c =⨯-⨯=-)/(05.0210.0)(34L mol V V PO c =⨯=- 根据盐酸c lg c pK pH a -=θ有:13)10(lg 0.0505.0lg 133=-=-=-θa pK pH ⑤等体积加入0.10mol.L -1HCl 后,---+=+Cl PO H HCl HPO 4224此时:)/(05.0210.020.0)(24L mol VV V HPO c =⨯-⨯=-)/(05.0210.0)()(42L mol V V HCl c PO H c =⨯==- 组成H 2PO 4-~HPO 42-缓冲溶液根据盐酸c lgc pK pH a -=θ有: 8)10(lg 0.0505.0lg 82=-=-=-θa pK pH ⑥等体积加入0.10mol.L -1HCl 后,---+=+Cl PO H HCl HPO 4224完全反应生成H 2PO 42,此时可用酸式盐计算:θθ21)(a a K K H c ⋅=+6831016.31010---⨯=⨯=pH=-lg(3.16×10-6)=5.5⑦等体积加入0.20mol/LNaOH 后,反应为:O H PO OH HPO 2344+=+---此时体系为多元弱酸盐体系Na 3PO 4O H PO234+---+OH HPO 24)(10.0220.0)()(134--⋅===L mol VV NaOH c PO c 1131431101010---===θθθa Wb K K K ∵500/)(134<-θb K POc ,所以可用求根公式计算:2)(4)()(34121--⋅++-=PO c K K K OH c b b b θθθ21.0104)10(101211⨯⨯++-=--- =0.0618(mol.L -1)pH=14-pOH=14-(-lg0.0618)=14-1.21=12.79P 1232、解:方法1: ∵1mol 的任何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L , ∴11.2L 气体的)(5.04.222.113mol n NH == 配成1L 溶液,浓度为:)(5.01/5.01-⋅==L mol L mol c b∵500/>θb b K c ,可用近似公式计算:即:35)(1097.25.01077.1--⨯=⨯⨯=⋅=-b b OH c K c θ ∴ 47.111097.2lg 14143=⨯-=-=-pOH pH方法2: 标态下:10011.20.458.314298PVnRT n mol ⨯=⇒==⨯ 10.45/10.45b c mol L -∴==⋅∵500/>θb bK c ,可用近似公式计算: 即:35)(1082.245.01077.1--⨯=⨯⨯=⋅=-b b OH c K cθ ∴45.111082.2lg 14143=⨯-=-=-pOH pH3、解:①未加NH 4Ac 前,HAc 浓度为0.1mol/L ∵c(HAc)/K a θ>500,可用最简式计算: 溶液的HAca c K H ⋅=+θ][ =1.33×10-3 (mol/L)pH 1=2.87 电离度%1001.01033.1%100][][31⨯⨯=⨯=-+HAc H α = 1.33%②加入NH 4Ac , NH 4Ac 溶解后).(1.0177/7.7/][1444-===L mol VM W Ac NH AcNH Ac NH 此时组成HAc~NH 4Ac 混合溶液 溶液中[HAc]=0.1mol/L ,[A c -]=[NH 4Ac]=0.1mol/L依题意有: HAc H + + Ac -平衡时: 0.1-x x 0.1+x ]1.0[]1.0[][][][x x x HAc Ac H K a -+⋅=⋅=-+θ∵c(HAc)/K a θ>500且有大量的Ac -,产生同离子效应,故离解的x 很小,∴0.1-x ≈0.1+x ≈0.1 ∴[H +]=x= K a θ.0.1/0.1=1.78×10-5(mol/L)pH 2=4.75电离度%1001.01078.1%100][][52⨯⨯=⨯=-+HAc H α =0.0178%由计算结果可看出,加入NH 4Ac 后,因为产生同离子效应,使得HAc 的解离度降低,pH 值增大。
智慧树网课答案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作业答案问:林碧坊中用到()的形式。
答:船问:林彪喜欢看地图,你爸喜欢看地图,所以你爸是林彪。
这个推理不正确的地方在于()。
答:中项两次不周延问: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向称咏梅绝唱,最早为谁激赏:()答:欧阳修问:林冲的绰号是()。
答:豹子头问:林冲的娘子遭到高俅的调戏,为林冲今后遭遇的横祸埋下伏笔答:错问:林冲的性格变化在戏曲中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什么表现出来的?答:行动问:林冲的性格是一种善良的小人物的性格,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但当欺凌超出隐忍的极限达到情不可堪的程度时,好汉林冲终于爆发。
()答:正确问:林冲的性格是一种善良的小人物的性格,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但是当欺凌超出隐忍的极限达到情不可堪的程度时,好汉林冲终于爆发。
()答:对问:林冲的性格是一种善良的小人物的性格,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但是当欺凌超出隐忍的极限得到情不可堪的程度时,好汉林冲终于爆发。
答:正确问:林冲和卢俊义被发配时什么是相同的?()答:恶公差姓名相同问:林冲和卢俊义被发配时什么相同的?答:恶公差姓名相同问:林冲娘子被他人调戏,林冲隐忍不发的原因是()答:认为对方不知道是自己的妻子,不知者无罪调戏者是自己上司的儿子,给上司留面子经济命脉掌握在人家手里问:林冲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答:水浒问:林冲是因为什么罪名发配沧州答:行刺长官问:林冲形象受到了《三国演义》中()形象的明显影响。
答:张飞问:林冲在逼上梁山前是地位很高的高级军官。
()答:错问:林冲在林娘子被调戏后痛打了高衙内。
()答:错误问:林窗模型一般建立在非常小的尺度上。
()答:对问:林黛玉“眼泪还债”实际上就是报恩行为答:正确问:林黛玉初入惹得贾宝玉摔玉,晚上自责哭泣,紫鹃劝说黛玉不必放在心上答:袭人。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3)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 eH H i-P rE t M en-P rM e M e E t i-P rn-P 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 H 2CH 3CH 3CH 2CCHC H 3CH 3CH 3CH 2CCHC H3CH 3CH 3CH 2C CHC H3CH 3CH 3CH 2CHC H 3CH 3CH 3CH 2COCH3CH 3CHOCH 3CH 2CHCHC H 3CH 3(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大学普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6?A. 铁B. 铜C. 锌D. 镍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3. 根据酸碱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ClC. KOHD. NH₃4.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克/摩尔B. 千克/摩尔C. 摩尔/千克D. 千克/克5.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A. 甲烷B. 乙醇C. 二氧化碳D. 葡萄糖6.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 锂和钠B. 氧和硫C. 镁和钙D. 氢和氦7.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是:A.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B.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发生氧化D.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发生还原8.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H₂OB. CO₂C. NaClD. CH₄9.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的是:A. H₂B. O₂C. NaClD. N₂10. 以下哪种反应类型是可逆反应?A. 合成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包含镧系元素。
2. 一个分子的摩尔体积是指该分子在______摩尔时所占的体积。
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生成物是______。
4.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______化合物中。
5. 根据化学键理论,金属键是由______形成的。
6. 一个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理。
7. 在化学反应中,______是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8. 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______。
9.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这被称为______。
10. 根据溶液的浓度定义,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指溶质质量与______质量之比。
第一章【2 】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响进程中所释放或接收的能量,叫做反响热,在恒压前提下,它等于反响前后物资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响热ΔH=-241.8 kJ/mol.2. 化学反响的本质就是反响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须要接收能量,新键形成须要放出能量.当反响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响物接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响为放热反响;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响物接收的能量小,反响物须要接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响为吸热反响.(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放热反响不需加热即可产生B.化学反响进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所以光能.电能等C.须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响不必定是吸热反响D.化学反响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响的物资若干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杂后加热,待反响一产生即停滞加热,反响仍可中断进行,直至反响完整生成新物资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清楚明了().A.该反响是吸热反响B.该反响是放热反响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产生反响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响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重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整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准确的是().4. 下列关系式中准确的是A.a<c <0 B.b>d>0 C.2a=b<0 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 C.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在临盆和生涯中,可以依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优越的燃料.2. 化石燃料储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是以如今就应当追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番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由发酵或高温热分化就可以制作甲醇或乙醇.因为上述制作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资,可以再生,是以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用措施.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并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是以它是优良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天然也是别的运输对象的优良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另有艰苦,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露,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作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假如用太阳能和水便宜地制取氢气的技巧可以或许冲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辽阔的成长远景.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消失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放心的.现已发明海底消失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假如找到了实用的开采技巧,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5. 柱状图略.关于若何合理应用资本.能源,学生可以自由假想.在上述工业原材估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临盆中勤俭应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收受接管应用,均是合理应用资本和能源的措施.6. 公交车小我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家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成长公交车更为合理.(二)补充习题1.下列性质中,能解释乙醇宜作燃料的是().①燃烧时产生氧化反响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情形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1.5 g 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整燃烧,放出50 kJ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A 1 000 kJ/molB 1 500 kJ/mol C.2 000 kJ/mol D.3 000 kJ/mol3.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响热能准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4.家用液化气中重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完整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5.为削减大气污染,一些城市公共汽车慢慢应用CNG(紧缩天然气)干净燃料,试验测得0.16 g该气体燃料,完整燃烧生成224 mL CO2(标准状态)和0.36 g液态水,并放出8.903 kJ的热量.请写出:CNG的化学式,其完整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D;2.C;3.B.第三节化学反响热的盘算二.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C(s)+O2 (g) == CO2 (g)ΔH=-393.5 kJ/mol2.5 mol C完整燃烧,Δ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2. H2 (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欲使H2完整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的热量,须要H21 000 kJ÷285.8 kJ/mol=3.5 mol3. 设S的燃烧热为ΔHS(s)+O2 (g) == SO2 (g)32 g/mol ΔH4 g -37 kJΔH=32 g/mol×(-37 kJ)÷4 g=-296 kJ/mol4. 设CH4的燃烧热为ΔHCH4 (g)+O2 (g) == CO2 (g)+2H2O(g)16 g/mol ΔH1 g -55.6 kJΔH=16 g/mol×(-55.6 kJ)÷1 g=-889.6 kJ/mol5. (1)求3.00 mol C2H2完整燃烧放出的热量QC2H2 (g)+5/2O2 (g) == 2CO2 (g)+H2O(l)26 g/mol ΔH2.00 g -99.6 kJΔH=26 g/mol×(-99.6 kJ)÷2.00 g=-1 294.8 kJ/mol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2)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比拟,燃烧雷同物资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6. 写出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NH3 (g)+5/4O2 (g) == NO2 (g)+3/2H2O(g)将题中(1)式乘以3/2,得:3/2H2 (g)+3/4O2 (g) == 3/2H2O(g)3/2ΔH1=3/2×(-241.8 kJ/mol)=-362.7 kJ/mol将题中(2)式照写:1/2N2 (g)+O2 (g) == NO2 (g) ΔH2=+33.9 kJ/mol将题中(3)式反写,得NH3 (g) == 1/2N2 (g)+3/2H2 (g) -ΔH3=46.0 kJ/mol再将改写后的3式相加,得:7. 已知1 kg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能量,行走1 km消费170 kJ,求天天行走5 km,1年是以而消费的脂肪量: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4.2×105 kJ.快速奔驰1 km要消费420 kJ能量,此人脂肪可以保持奔驰的距离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9. 1 t煤燃烧放热2.9×107 kJ50 t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汽锅的热效力=(1.673 6×107kJ÷2.9×107 kJ)×100%=57.7%10. 各类塑料可收受接管的能量分离是:耐纶5 m3×4.2×104 kJ/m3=21×104 kJ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丙烯酸类塑料5 m3×1.8×104 kJ/m3=9×104 kJ聚丙烯40 m3×1.5×104 kJ/m3=60×104 kJ将收受接管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收受接管能量为21×104 kJ+80×104 kJ+9×104 kJ+60×104 kJ=170×104 kJ=1.7×106 kJ(二)补充习题1.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离为C(石墨)+O2(g)=CO2(g)ΔH=-393.51 kJ/molC(金刚石)+O2(g)=CO2(g)ΔH=-395.41 kJ/mol据此断定,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2.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CO(g)+1/2O2(g)=2CO2(g)ΔH=-283.0 kJ/mol.某H2和CO的混杂气体完整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杂气体中H2和CO的物资的量之比为().A. 2∶1B. 1∶2C.1∶1D.2∶33.由氢气和氧气反响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 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2.444 kJ,则反响H2(g)+1/2O2(g)=H2O(l)的ΔH =____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kJ/mol.4.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互相反响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ΔH=+67.7 kJ/molN2H4(g)+O2(g)=N2(g)+2H2O(g)ΔH=-534 kJ/mol则N2H4和NO2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现有CH4和CO的混杂气体共0.75 mol,完整燃烧后,生成CO2气体和18 g液态H2O,并放出515 kJ热量, 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写出求算进程.参考答案1.A;2.C.3.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285.8提醒:可将反响H2(g)+1/2O2(g)=H2O(l)算作两步:H2(g)+1/2O2(g)=H2O(g)和H2O(g)=H2O(l),问题就水到渠成. 4.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 135.7 kJ/mol5.解:因为CO燃烧只生成CO2,故18 g液态水均由CH4燃烧产生,若生成18 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x,用去CH4的量为y,则有: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 mol 2×18 g 890 kJ/moly 18 g xx=445 kJ/mol 故由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15 kJ-445 kJ=70 kJy=05 moln(CO)=0.75 mol-0.5 mol=0.25 mol则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ΔH=-560 kJ/mol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响速度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2. 1∶3∶2.3. (1)A;(2)C;(3)B.4. D.5. A.(二)补充习题在的反响中,经t秒后C的浓度增长m mol/L,则用B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响速度是().参考答案:C.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响速度的身分三.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1)加速.增大了反响物的浓度,使反响速度增大.(2)没有加速.通入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资的量增长,容器推却的压强增大,但反响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响速度不能增大.(3)下降.因为参加了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H2和I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响速度减小.(4)不变.在必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资的量成正比,反响物的物资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响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响速度不变.(5)加速.进步温度,反响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活动速度加速,单位时光内的有用碰撞次数增长,反响速度增大.2. A.催化剂可以或许下降反响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进步反响速度,使得迟缓产生的反响2CO+2NO== N2+2CO2敏捷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设法主意不合乎现实.第三节化学均衡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正.逆反响速度相等,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2.3. 反响混杂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响前后气体的物资的量有变化的反响),一致程度地转变正.逆反响,不能使.4. (1)该反响是可逆反响,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整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响放出的热量老是小于92.4 kJ. (2)恰当下降温度,增大压强.5. B;6. C;7. C;8. C.9. 设:CO的消费浓度为x.第四节化学反响进行的偏向四.习题参考参考答案 1. 铵盐消融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觉地消融.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产生反响的气体依次通入到统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觉地混杂平均.2. 在关闭系统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响是轻易自觉产生的.在断定化学反响的偏向时不能只依据焓变ΔH<0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周全斟酌才能得出准确结论.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四.习题参考(一) 参考答案1.2. 氨水中消失的粒子:NH3·H2O.NH4+.OH-氯水中消失的粒子:Cl2.Cl-.H+.ClO-3. (1) 错.导电才能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是以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才能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消融性有关.(2) 错.酸与碱反响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资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物资的量浓度雷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雷同物资的量的H+.(3) 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均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浓溶液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是以氨水稀释一倍时,其OH-浓度下降不到一半.(4) 错.醋酸中的氢没有全体电离为H+.※(5) 错.此题涉及水解较庞杂,不要肄业生斟酌水解.4(1) 不变.必定温度下,该比值为常数——均衡常数.(2) 4.18×10-4 mol/L5. (2) 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使其具有了导电性.(二) 补充习题1. 25 ℃时,50 mL 0.10 mol/L醋酸中存鄙人述均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分离作如下转变,对上述均衡有何影响?(1)参加少量冰醋酸,均衡将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增大.减小.不变);(2)参加必定量蒸馏水,均衡将________,溶液中c(H+)将(增大.减小.不变);(3)参加少量0.10 mol/L盐酸,均衡将________,溶液中c(H+)将(增大.减小.不变);(4)参加20 mL 0.10 mol/L NaCl溶液,均衡将________,溶液中c(H+)将(增大.减小.不变).2. 已知CH3COOH分子内的相邻原子间都是以共价键联合的,在水分子感化下,可以电离产生CH3COO-和H+.并且,溶液的导电才能将跟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向盛有2 mL冰醋酸的烧杯中,滴加必定量水使其稀释为0.001 mol/L的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经由过程该溶液的电流强度(试验装配如下图所示).试鄙人面的坐标图中绘出电流计中指导的电流强度跟着加水量增多而产生变化的图象.参考答案:1. (1)向电离偏向移动,增大;(2)向电离偏向移动,减小;(3)向离子联合成分子的偏向移动,增大;(4)向电离偏向移动,减小.2. 见图.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四.习题参考(一) 参考答案1. ③④①②;②①④③.2. NH+4,OH-,NH3·H2O,H+.3. C;4A;5D;6D;7A;8 A.D.9. 注: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其响应的pH可能不尽雷同.10.11. (1) 酸性 (2) 10,1×10-4(3) 9 mL(二) 补充习题1. 把1 mL 0.1 mol/L H2SO4溶液加水稀释成2 L溶液,在此溶液中H+,其浓度接近于().A1×10-4 mol/LB1×10-8 mol/LC1×10-11 mol/LD1×10-10 mol/L2. 99 ℃时,Kw = 1×10-12,在该温度下,将1 mL 0.1 mol/L KOH溶液加水稀释至1 L,则溶液的pH为;若加水稀释至1000 L,则溶液的pH为.参考答案:1. A.2. 稀释至1 L时,pH为8;稀释至1000 L时,pH为6.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D;2. B;3. C;4. D.5. 乙,假如是弱酸,所生成的盐电离出的A-会部分地与水电离出的H+联合成HA,则c(A-)≠c(M+).6. >,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2-+2H2O;=,2Al3++3SO42-+3Ba2++6OH- = 3BaSO4↓+2Al(OH)3↓7. CO32-+H2O=HCO3-+OH-, Ca2++CO32-=CaCO3↓8. Na2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因为由HCO3-电离成CO32-比由H2CO3电离成HCO3-更难,即Na2CO3与NaHCO3是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9. (1) SOCl2 +H2O SO2↑+ 2HCl↑(2) AlCl3溶液易产生水解,AlCl3·6 H2O与SOCl2混杂加热,SOCl2与AlCl3·6 H2O中的结晶水感化,生成无水AlCl3及SO2和HCl气体.10. 加水的后果是增长水解反响的反响物c(SbCl3),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响生成的HCl,以削减生成物c(H+),两项操作的感化都是使化学均衡向水解反响的偏向移动.※11. 受热时,MgCl2·6H2O水解反响的生成物HCl逸出反响系统,相当于不断削减可逆反响的生成物,从而可使均衡不断向水解反响偏向移动;MgSO4·7H2O没有相似可促进水解反响进行的情形.(二) 补充习题泡沫灭火器内装有NaHCO3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灭火器内另有一容器中装有Al2(SO4) 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当不测掉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即可使药液混杂,喷出CO2和Al(OH)3,阻拦火势舒展.其相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HCO3-+H2O H2CO3+OH-Al3+ + 3H2O Al(OH)3+3H+Al3+ + 3HCO3-Al(OH)3↓+3CO2↑第三节难溶电解质的消融均衡四.习题参考(一) 参考答案1. 文字描写略.2. C;3. D;4. C.5. (1) S2-与H+感化生成的H2S气领会逸出反响系统,使FeS的沉淀消融均衡向消融偏向移动.(2) 硫酸钙也难溶于水,是以向碳酸钙中加硫酸是沉淀转化的问题,但硫酸钙的消融度大于碳酸钙,转化不能实现.醋酸钙溶于水,且醋酸供给的H+与碳酸钙沉淀消融均衡中的CO32-感化,可生成CO2逸出反响系统,使其沉淀消融均衡向消融的偏向移动.(3) 硫酸溶液中的SO42-对BaSO4的沉淀消融均衡有促进均衡向生成沉淀的偏向移动的感化.6. 略.(二) 补充习题1. 要除去MgCl2酸性溶液里少量的FeCl3,不宜选用的试剂是().(A)MgO (B)MgCO3 (C)NaOH (D)Mg(OH)22. 已知25 ℃,AgI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5×10-5 mol/L.若在5 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 mol/L的溶液中,参加8 mL 0.01 mol/L 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C;2. c(K+)>c(NO3-)>c(Cl-)>c(Ag+)>c(I-).。
普通化学第六版习题答案普通化学第六版习题答案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练习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普通化学第六版》作为一本经典的教材,其习题的答案也备受学生们的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普通化学第六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原子与分子1. 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或者分子组成的。
2. 什么是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性质。
3. 原子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4. 什么是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5.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第二章周期表与元素1. 什么是周期表?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使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列的表格。
2. 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周期表分为横行(周期)和竖列(族),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3. 元素的周期性是怎样的?元素的周期性是指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4.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有哪些?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主要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核电荷数等。
第三章化学键1. 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连接原子形成分子或晶体。
2. 化学键的种类有哪些?化学键的种类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什么是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4. 什么是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5. 什么是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的构成部分有哪些?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3.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如何表示?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中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有那些特性?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数目众多、结构复杂;2、易燃;3、熔沸点较低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反应慢、副反应多。
2.什么是σ键和π键?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重叠形成的键叫σ键。
其特点为电子云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所以比较牢固。
另外σ键旋转时不会破坏电子云的重叠,所以σ键可以沿对称轴自由旋转。
P轨道“肩并肩”平行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π键,其特点为电子云重叠程度小,键能低;电子云分布呈块状分布于σ键所在平面的上下,受核的束缚小,易受极化;成键的两个原子不能沿键轴自由旋转。
3.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的官能团名称:(1) (2) (3) (4) (5)NO2CH3CH3H3C CCH3CH3CH2Cl OH苯环、硝基苯环卤代烃酚环烯 (6) (7) (8) (9)O CHO NH2OH环酮环醛苯环、胺环、醇4.根据键能的数据,当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那一个共价键首先破裂?为什么?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分子中的碳碳首先破裂,因为C—C键能为376 KJ·mol-1,而C—H 键能为439 KJ·mol-1。
这个过程是吸热。
5.指出下列各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1)(2)(3)H3C CH CHCHO sp3sp2sp2sp2CH3sp3CH CH2sp2sp2苯环上的碳原子是sp2 杂化环己烷上的碳原子是sp3杂化(4)(5)(6)HC CCH2CH CH2sp3sp sp sp2sp2H2C C CHCH3sp2sp sp2sp3H3C COOHsp3sp2第二章烷烃习题参考答案1.解:(1)CH3CH2CHCH2CH2CH2CH3CH2CH3(2)CH3CCH2CHCH3CH3CH3CH3(3)CH3CH2CH2CHCHCH2CH2CH3CH3CH2CH3(4)CH3CH2CCHCHCH2CH2CH3CH2CH3CH(CH3)2H3CCH2CH2CH32.解:(1) 2,3-二甲基辛烷(2) 2,7-二甲基-4-乙基壬烷 (3) 3,6-二甲基壬烷 3.解:(1)C CH 3CH 3H 3C CH 3(2) CH 3CHCH 2CH 3CH 3(3)CH 3CH 2CH 2CH 2CH 34.解:(1)CH 3CH 2CH 2CH 2CH(CH 3)2,(CH 3)2CHCH 2CH(CH 3)2,CH 3CH 2CHCHCH 3CH 3CH 3,H 3C C HC CH 3H 3H 3CCH 3(2)CH 3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3)H 3C C HC CH 3H 3H 3CCH 35.解:(1)CH 2CH 2CH 3,CH 2CH 2CH 3( 正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2)C 2H 5H 3C ,C 2H 5CH 3,C 2H 5CH 3,C 2H 5CH 3(正戊烷绕C 2-C 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3)CH 3C 2H 5,CH 3C 2H 5(异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4)H 3CCH 3CH 3H 3C CH 3CH 3H 3C CH 3H 3CH 3CCH 3CH 3(异戊烷绕C 2-C 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 (5)CH(CH 3)2CH(CH 3)2(异戊烷绕C 3-C 4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6)H 3CCH 3H 3CCH 3CH 3H 3C(新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6.解:(3)>(2)>(4)>(1) 7.解:1°H =12;2°H =0;3°H =08.解:FF FF9.解:CH 310.解: 链引发:Cl 2hvCl ·+Cl ·链增长:Cl ·+CH 3CH 33CH 2·+HCl Cl 2+CH 3CH 2··+CH 3CH 2Cl 链终止:Cl ·+Cl ·2 Cl ·+CH 3CH 2·CH 2Cl CH 3CH 2·+CH 3CH 2·2CH 2CH 3第三章 烯烃 炔烃 二烯烃习题参考答案1. (1)5–甲基–1–己烯 (2)3–甲基–1–丁炔 (3)4–甲基–1,3–戊二烯(4)2,7–二甲基–2,7–壬二烯 (5)3–乙基–4–己烯–1–炔(6)5–甲基–1,3–环己二烯 (7)( Z )–3–甲基 –3–庚烯 (8)顺,反–2,4–庚二烯(或(2Z,4E )–2,4–庚二烯) 2.CH 3C H CCH(CH 3)2HH 3CH C3)CH 2CH 3CH 3CCl Br C CH 2CH 2CH 3HClHC C C(CH 3)2CH 2CH 2CH 3CH CHH 2C C 2H 5C CH(1)(2)(3)(4)(5)(6)3.(1)(2)(3)(4)(5)(6)(7)(8)CH 3CH 3CH 2CH 2COOH + CO 2CH 3CCH 2CH 2CH 3CH 3BrCH 2ClCH 2CF 3CH 3CH CH 3SO 3HCH 3CH CH 3OH COOC 2H 5COOC 2H 5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CH 3OCuCCCH 34.答案不唯一,只要方法可行都可以。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教学内容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1.系统(体系)被划定的研究对象。
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只有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6*.途径完成某过程的路径。
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 [W=W体+W有]。
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纯碱C. 空气D. 铁答案:C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
2. 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A. 2H2 + O2 → 2H2OB. 2Mg + O2 → 2MgOC. CuO + H2 → Cu + H2OD. 2H2S + 3O2 → 2SO2 + 2H2O答案:C解析:在C选项中,氢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因为它在反应中既失去了电子也获得了电子。
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2OD. MgCl2答案:C解析:H2O是由氢和氧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
4.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B. FeC. ClD. Al答案:C解析:Cl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燃烧反应B. 光合作用C. 电池放电D. 氢氧化钠溶解答案:A解析:燃烧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因此是放热反应。
6.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A. 22.4LB. 22.4mLC. 224LD. 2.24L答案:A解析: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22.4升。
7. 下列物质中,具有两性的是:A. NaOHB. H2SO4C. Al2O3D. HCl答案:C解析:Al2O3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表现出酸性或碱性,因此具有两性。
8.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B. ClC. SD. Mg答案:A解析:Na的原子半径大于Cl、S和Mg,因此是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9.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SO3D. C2H6答案:B解析:NaCl是由Na+和Cl-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离子化合物。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大学学习化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课后习题则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1. 题目: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分子的碰撞频率和能量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 题目:什么是电离平衡?如何计算电离度?答案:电离平衡是指在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与离子之间的生成和解离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电离度是衡量电离程度的指标,可以用来计算电离度的公式为:电离度(α)= 已电离物质的浓度 / 初始物质的浓度3. 题目:化学键的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例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键。
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例如氧气(O2)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的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例如铁(Fe)中的金属键。
4. 题目: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酸还是碱?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判断一个物质是酸还是碱可以通过它在水中的离子化程度来确定。
当物质在水中产生H+离子时,它被称为酸;当物质在水中产生OH-离子时,它被称为碱。
5. 题目:化学平衡是什么?如何改变化学平衡?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和浓度来改变化学平衡。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而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则会使平衡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改变温度和压力也会对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但具体的影响因反应的性质而异。
如何正确使用食品防腐剂?问:使用食品防腐剂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使用食品防腐剂才能到达最正确效?答:食品防腐方法很多,其中,由于添加食品防腐剂的方法投资少、见效快,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设备,不改变食品的形态品质而被广泛采用.添加食品防腐剂,首先必须严格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使用剂量和范围来使用,以对人体无毒无害为前提.为使食品防腐剂到达最正确使用效果, 必须注意影响防腐效果的各种因素:(1) pH值与水的活度在水中,酸型防腐剂处于电离平衡状态,除H+离子外,主要靠未电离的酸发挥防腐作用,这类防腐剂在pH值低时使用效果好.水的活度高那么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细菌生存的水的活度在..9以上,霉菌在0.7以上.降低水的活度有利于防腐效果的发挥. 在水中参加电解质, 或参加其他可溶性物质, 当到达一定的浓度时,可降低水的活度,起到增效作用.(2)溶解与分散对水果、薯类、冷藏食品,腐败一般从外表开始,只需将防腐剂均匀地分散于食品外表;而对于饮料就需将防腐剂配成溶液后均匀地分散在饮料中.(3)防腐剂的配合使用没有一种防腐剂能够抑制一切腐败性微生物, 所以应将不同作用范围的防腐剂配合使用. 防腐剂配合使用,可以有增效或协同效应;增加或相加效应;对抗或拮抗效应.一般采用同类型防腐剂配合使用,如,酸性防腐剂与其盐,同种酸的几种酯配合使用等.(4)防腐剂的使用时间同种防腐剂因参加场合和时间不同, 效果可能不同.首先要保证食品本身处于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并将防腐剂的参加时间放在细菌的诱导期. 如果细菌的增殖进入了对数期,防腐剂就丧失了原有作用.防腐剂应尽早参加,参加得早,效果好,用量也少.食品染菌情况越严重,那么防腐剂效果越差,如果食品已经变质,任何防腐剂也不可逆转.(5)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防腐剂的作用受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 如食品中的香味剂、调味剂、乳化剂等具有抗菌作用,食盐、糖类、乙醇可以降低水的活度,有助于防腐, 食盐还可干扰微生物中酶的活性,但会改变防腐剂的分配系数,使其分布不均.食品中的某些成分与防腐剂起化学反响, 会使防腐剂局部或全部失效或产生副作用. 防腐剂还易被食品中的微生物分解.西气东输的战略意义西气东输工程是盘活集团公司存量资产的有利时机天然气资源具备,有良好的开发效益西气东输工程对于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开展, 保持新疆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利用天然气可以大幅度减少建设投资作为清洁能源,利用天然气可节约大量污染治理费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勇于创新、甘于寂寞、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学习邓稼先、钱学生那种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责.在生活上要热爱学习, 要懂得吃苦,耐于吃苦,不怕寂寞,克服种种困难去创造学习的时机. 在生活上一定要有吃苦的精神,大无畏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表达.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深刻变化和迅猛开展, 新一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继承并发扬老一代科研人员搞两弹一星〞的精神,紧盯世界航天科技前沿,从高起点出发,经过11年艰苦探索和努力攻关,取得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在他们身上, 表达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有了通向成功的动力.我们相信,我国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将在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顶峰的道路上, 取得更大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珍贵精神财富,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 正是在包括两弹一星’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亿万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奋图强、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取得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顶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 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果断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为什么可持续开展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什么叫可持续开展呢?我们先来看看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水平构成危害的开展称为可持续开展. 开展是可持续开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开展的中央体;可持续长久的开展才是真正的开展.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 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 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 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 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开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熟悉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熟悉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保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开展之路——可持续开展之路.80年代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熟悉发生飞跃的阶段. 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开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思想.所谓可持续开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水平构成危害的开展. 〞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 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今天, 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 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为了可持续开展,人类必须依照以下原那么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1)满足全体人民的根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时机,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2)人口开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保证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时机,所以可持续开展要求保护好物种. 环境与开展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开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开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超导材料应用:超导材料具有的优异特性使它从被发现之日起,就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但要实际应用超导材料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这首先是它的临界参量, 其次还有材料制作的工艺等问题(例如脆性的超导陶瓷如何制成柔细的线材就有一系列工艺问题).到80年代,超导材料的应用主要有:①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受控热核反响、储能等;可制作电缆电力电缆,用于大容量输电(功率可达10000MVA );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其性能优于常规材料.②利用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可制作无摩擦陀螺仪和轴承.③利用约瑟夫森效应可制作一系列精密测量仪表以及辐射探测器、微波发生器、逻辑元件等.利用约瑟夫森结作计算机的逻辑和存储元件,其运算速度比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快10〜20倍,功耗只有四分之一.目前,沪深股市中有综艺股份、百利电器、宝胜股份和博威合金涉及超导产品和业务.生物陶瓷的应用前景生物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性,能与细胞等生物组织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它作为生物硬组织的代用材料,可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口腔外科、心血管外科、眼外科、耳鼻喉科及普通外科等方面.本文介绍生物陶瓷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医用领域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十年开展方向.根据与生物组织的作用机制,生物陶瓷大致可分为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主要介绍羟基磷灰石(HA)的特性和其复合材料及其在硬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纳米HA胶/原复合材料及通过复合卵磷脂、生长因子和细胞等来提升材料的生物活性. 本文也简单说明了生物活性玻璃和磷酸三钙的特性与应用现状.生物惰性陶瓷主要介绍了临床广泛应用的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错陶瓷的生物学特性三大合成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它们是用人工方法,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叫高聚物,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0以上.天然高聚物有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和蛋白质等. 三大合成材料那么是人工合成的高聚物. 高聚物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金属,成为现代社会使用的重要材料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人类生活, 合成材料的应用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及提升人类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合成材料又叫新材料.新材料是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开展的产物, 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局部.合成材料作为新材料,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 如松香、虫胶等,目前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 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根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根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 不含或少含添加剂, 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 但因又经过化学的力量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根据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所下的定义,塑料乃是一种以高分子量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材料, 它在加工完成时呈现固态形状,在制造以及加工过程中,可以借流动〔flow〕来造型.塑料具有许多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本钱低;⑥大局部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大局部塑料的抗腐蚀性水平强,不与酸、碱反响.塑料制造本钱低,耐用、防水、质轻,容易别塑成不同形状,是良好的绝缘体,塑料的诞生及广泛应用,能有效地减少对某些稀缺资源的利用, 减少对这些稀缺资源的无节制开发, 保护了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 塑料还可以用来制造燃料油和燃料气, 降低原油消耗,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塑料在提升生活水平方面:农用塑料制品已成为现代农业开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 是抗御自然灾害,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不可替代的技术举措,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农、林、牧、渔各业,农业已成为仅次于包装行业的第二大塑料制品消费领域,随着塑料建筑制品的品种逐步系列化、配套化和标准化,环保节能的要求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加大,各种塑料管、高分子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保温材料及其他建筑用塑料制品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增加,更好的发挥塑料的作用.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病症, PVC燃烧也会产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 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塑料无法被自然分解. 由于塑料的无法自然降解性 ,目前已经导致许多动物的悲剧.比方动物园的猴子,鹏鹏,海豚等动物,都会误吞游客随手丢的1号塑料瓶,最后由于不消化而痛苦地死去;望去美丽纯洁的海面上, 走近了看,其实飘满了各种各样的无法为海洋所容纳的塑料垃圾,在多只死去海鸟样本的肠子里, 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无法被消化的塑料.合成橡胶是指由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物, 橡胶是制造飞机、军舰、汽车、拖拉机、收割机、水利排灌机械、医疗器械等所必需的材料.根据来源不同,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中有少数品种的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 大多数与天然橡胶不同,但两者都是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一般均需经过硫化和加工之后, 才具有实用性和使用价值.合成橡胶在20世纪初开始生产,从40年代起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合成橡胶一般在性能上不如天然橡胶全面,但它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 经加聚反响或缩聚反响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如聚丙烯腈、聚酯等. 从纤维的分类可以看出它属于化学纤维的一个类别. 合成纤维取代天然纤维,除了可以节约本钱获取经济利益外, 还能减少对资源的掠夺. 合成纤维市场与服装行业瞬息万变紧密相连, 差异化率有待提升. 合成纤维作为重要的纺织纤维, 其地位已经超过天然纤维,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如下:〔1〕按主链结构可分碳链合成纤维,如聚纤维丙烯〔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杂链合成纤维,如聚酰胺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等. 〔2〕按性能功用可分耐高温纤维,如聚苯咪唑纤维;耐高温腐蚀纤维,如聚四氟乙烯;高强度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耐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如下:〔1〕按主链结构可分碳链合成纤维,如聚纤维丙烯〔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杂链合成纤维,如聚酰胺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等. 〔2〕按性能功用可分耐高温纤维,如聚苯咪唑纤维;耐高温腐蚀纤维,如聚四氟乙烯;高强度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合成纤维五十年来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开展, 已成为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 它广泛用于服装、装饰和产业三大领域,它的使用性能有的已经超过了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工业是20 世纪40 年代初开始开展起来的, 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是聚酰胺纤维〔锦纶〕 ,随后腈纶、涤纶等陆续投入工业生产.合成纤维性能优异,原料来源丰富,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开展, 短短几十年间, 世界合成纤维的产量已接近天然纤维, 成为纺织纤维的重要原料. 1996 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为1900 万吨,我国合成纤维产量为291 万吨.与此相应,世界棉花总量为1900 万吨.根据化学组成,合成纤维可分为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澄.它们习惯被称为锦纶〔或尼农〕、涤纶、腈纶、丙纶、维纶.除上述几种之外,常见的合成纤维还有氨纶.做为民用纤维,人们力求使合成纤维制品能保持天然纤制品能保持天然纤维制品的优点, 克服性能和产量的缺乏. 它的缺乏主要在于, 它绝大局部不能像天然纤维一样在自然界中分解. 工艺问题, 可能对人体有不良影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新材料的应用有利有弊, 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 由此可知, 我们对新材料技术创造是持肯定态度的,需要把握好这个度.三大合成材料促进了社会进步, 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它虽然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通过人类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努力行动, 人类一定能够是三大合成材料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 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珍爱生灵. 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 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植绿护绿. 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 便没有人类, 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 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抵抗污染. 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燃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抗污染.要把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作为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舞台. 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 发动青少年宣传生态环境道德, 用小手牵动社会这个大手. 树立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鼓励青少年监督、抵抗违背生态环境道德的行为如何抵抗毒品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彻底摒弃“享乐至上〞、“金钱至上〞、“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潇洒走一回〞的腐朽生活方式.第二要不断增强对文化、科学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整体素质,认清毒品对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的危害以及吸毒者最终将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 认清戒毒的痛苦与艰难,远离毒品,自觉抵抗毒品,绝不吸食第一口.第三提升心理素质和自我限制、平衡的水平,做到不要因猎奇而被人引诱吸毒;不要因赌气而吸毒;不要为解决病痛而滥用药物.切忌沉溺于舞池、游戏机房、录像厅等易于诱发和滋生吸毒现象的场所,尤其是未成年人,更应该远离上述场所,以防被人诱骗而沾染毒品.第四要谨慎交友,如果发现周围的亲戚朋友中有吸毒的人,要果断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坚决抵抗诱惑,并应奉劝其戒毒,如果劝说无效,那么应果断不与其来往,特别是青少年,更应该远离毒友.第五要克服贪小利、爱虚荣、追求时髦和享乐等不良个性和心理,一些吸、贩毒分子往往在开始时以免费提供毒品方式诱人上当, 所以切莫接受陌生人送给您的一支烟、一块口香糖、一瓶饮料等.当有人向您渲染毒品能“飘〞、时髦、刺激时,务必要清醒,切勿上当.第六还要勇于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人生难免遇逆境,切不可选择吸毒来逃避现实,麻醉自己,从而最终走上消灭之路.人寿命延长的原因和利弊1医疗条件越来越好2饮食结构越来越合理3生活安定富裕人口老龄化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但是会带来养老的压力。
普化习题答案【篇一: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章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2d)(3a)(4d)(5abd)(6ad)(7d)(8d)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1?3226?1000j?mo?l?1?1?0.5g??[4.18j?g?k?1209g?cb](298.59?296.35)k ?1122g?mol cb=849j.mol-13.8g?1?2820kj?mol?30%?17.8kj?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180g?mol(-58.6)+2(38.1)+6qp=3(-27.6)qp?3(?27.6)?(?58.6)?2(38.1)??16.7kj?mol?1 6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与qv有区别吗?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的分解25℃ ‘nh4nh3(g)+h2s(g)(2)生成1.00mol的hcl25℃ h2(g)+2hcl(g)(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co2 co2(g) -78℃(4)沉淀出2.00mol agcl(s) 25℃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1530.5kj.mol-1(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174.47kj.mol-1(3)nh3(g) +稀盐酸答案-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
产物是nh4+(aq)(4)fe(s) + cuso4(aq) 答案-153.87kj.mol-1-1?(298.15k)/kj.mol -74.81 0-135.44 11.答案查表?fhm-92.31???rum(298.15k)=?rhm(298.15k)-(4-5)rt(-429.86+2.48 )kj.mol-1=-427.38kj.mol-112.答案正辛烷的m=114.224g.mol-1正辛烷完全燃烧的反应式=-5470kj .mol-1估算1mol反应的△h = -(-1206.92)+( -635.09)+( -393.51)=178.32 kj.mol(1)kj.mol-1反应热q= -1229.58 kj.mol-1 (2) kj.g-1反应热q=-1229.58/26 kj.g-1c2h4+ 3o2 = 2co2 + 2h2o(l)1410.94/28(1)kj.mol-1反应热q= -1410.94 kj.mol-1 (2) kj.g-1反应热q=-1410.94/28 kj.g-1根据计算结果乙烯(c2h4)完全燃烧会放出热量更多15. 答 ??rhm(298.15k)=-8780.4 kj.mol(注意数据抄写要正确,符号不要丢) -1= -4.957 kj.mol qp= qv-4.957 kj.mol 定压条件下放热更多些.原因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在温度一定时,定压条件下环境对反应系统做功,这部分能量转化成反应系统的燃烧热. -1-1根据反应焓变和标准生成焓的关系(或根据已知条件设计一个循环)存在以下关系18.答:(有机化学中一个定域c=c上的加氢反应焓变即氢化焓,离域焓是指当分子中存在多个c=c其氢化焓的观测值与一个定域c=c氢化焓乘以双键个数的差值. 共轭双键的离域作用是分子变的稳定)(苯中共轭作用使其能量比三个定域c=c降低了152 kj.mol)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1. 答案(1-)(2-)(3-)(4-)(5-)(6+)(7+)(8+) -1-12. 答案1b 2b 3b 4c 5bcd6a3. (1)答案: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减小,增大增大(2)(3)答案:氟里昂,nox、hcl;co2;nox和so24. 答案:(d)(c)(e)(a)(b)原因是气体熵液体固体大的熵大5.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f m H ∆、θc m H ∆、θf m G ∆、θr m H ∆、θm S 、θr m S ∆、θr m G ∆各代表什么意义?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θr m G ∆、θr m H ∆、θr m S ∆分别等于SO 2(g)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
(3)θr m 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r m H ∆。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多少?解:HgO= Hg(l)+1/2O 2(g)θr m H ∆=22.7×200.6/50.1=90.89 kJ·mol -1Qv=Qp-nRT=89.65 kJ·mol -1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
此关系只适用于:A.理想气体;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敞开系统 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A.蒸气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自由能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θr m 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C.高温自发;D.低温自发2-10 298K ,标准状态下,1.00g 金属镁在定压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MgO(s),放热24.7kJ 。
普通化学马家举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习题4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3,2,2,1/2;(2)3,0,-1,1/2;(3)2,2,2,2;(2)当角量子数l取0时,磁量子数m不能取-1。
(3)当主量字数取2时,角量子数不能取2;自旋量子数不能取2,只能取+1/2或-1/2。
5写出原子序数为47的银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 5,0,01/2。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1)H2S分子的键角为920,而3的键角为1020。
(2)3分子为三角锥形构型,而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1)H2S分子与H2O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3不等性杂化,在两个孤电子对的作用下,两个键键角减小。
之所以键角小于H2O分子中两个键的键角104045’,是因为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H原子,两个键之间的斥力小,被压缩的程度更大。
3分子与3分子一样,也是中心原子采取3不等性杂化,同理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原子,所以两个键的键角小于3分子中两个键的键角。
(2)3分子与3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3不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三角锥形构型;3分子中心原子B 采用2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平面三角形构型。
7 为什么(1)室温下4为气体,4为液体,而4为其固体?(2)水的沸点高于H 2S ,而4的沸点低于4?(1)从4→4→4分子量增加,分子间色散力增大,而色散力在范德华力中占较大比例,即分子间力是增大的,而分子间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2)H 2O 分子与H 2S 分子相比,水中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虽然H 2O 分子间的色散力较小,氢键的存在却使沸点更高一些。
4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只能比较色散力大小,故分子量小的4的沸点低于分子量大的4的沸点。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 习题6 计算下列反应的(298.15)r mH K θ∆和(298.15)r m S K θ∆ (1)32224NH (g)+3O (g)==2N (g)+6H O(l) (2)22224C H (g)+H (g)==C H (g) (1)2232111(298.15)2(N ,g)6(H O,l)4(NH ,g)3(O ,g)206(285.83kJ mol )4(46.11kJ mol )301530.54kJ molr m f m f m f m f m H K H H H H θθθθθ---∆=∆+∆-∆-∆=⨯+⨯-⋅-⨯-⋅-⨯=-⋅22321111111111(298.15)2(N ,g)6(H O,l)4(NH ,g)3(O ,g)2191.6J mol K 669.91J mol K 4192.4J mol K 3205.14J mol K 582.36J mol K r m m m m m S K S S S S θθθθθ----------∆=+--=⨯⋅⋅+⨯⋅⋅-⨯⋅⋅-⨯⋅⋅=-⋅⋅(2)24242111(298.15)(C H ,g)(C H ,g)(H ,g)(52.26kJ mol )(226.7kJ mol )0174.44kJ molr m f m f m f m H K H H H θθθθ---∆=∆-∆-∆=⋅-⋅-=-⋅2424211111111(298.15)(C H ,g)(C H ,g)(H ,g)(219.6J mol K )(200.9J mol K )(130.68J mol K )111.98J mol K r m m m m S K S S S θθθθ--------∆=--=⋅⋅-⋅⋅-⋅⋅=-⋅⋅7 利用下列反应的(298.15)r mG K θ∆值,计算3O4(s )在和298.15K 时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1)1223r 2Fe(s)+3/2O (g)==Fe O (s), (298.15)742.2kJ mol mG K θ-∆=-⋅ (2)12334r 4Fe O (s)+Fe(s)==3Fe O (s) (298.15)77.7kJ mol mG K θ-∆=-⋅111(298.15)(4/3)(1)(1/3)(2)(4/3)(742.2kJ mol )(1/3)(77.7kJ mol )1015.5kJ molr m r m r m G K G G θθθ---∆=∆+∆=⨯-⋅+⨯-⋅=-⋅8 估算反应222CO (g)+H (g)==CO(g)+H O(g)在873K 时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平衡常数。
若系统中个组分气体的分压为22(CO )(H )76kPa p p ==,2(CO)(H O)p p =127kPa =(注意此时系统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计算此条件下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221111(298.15)(CO,g)(H O,g)(CO ,g)(H ,g)(110.52kJ mol )(241.82kJ mol )(393.51kJ mol )041.17kJ molr m f m f m f m f m H K H H H H θθθθθ----∆=∆+∆-∆-∆=-⋅+-⋅--⋅-=⋅2221111111111(298.15)(CO,g)(H O,g)(CO ,g)(H ,g)(197.67J mol K )(188.83J mol K )(213.7J mol K )130.68J mol K 42.12J mol K r m m m m m S K S S S S θθθθθ----------∆=+--=⋅⋅+⋅⋅-⋅⋅-⋅⋅=⋅⋅ 21111(873K)(CO,g)(H O,g)41.17kJ mol 873K 0.04212kJ mol K 4.41kJ mol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1114.411000J mol [][]0.548.314J mol K 873Kr m G K Exp Exp RT θθ---∆⨯⋅=-=-=⋅⋅⨯ 2221111(/)(/)ln(/)(/)1271274.41kJ mol 0.008314kJ mol K 873Kln 767611.86kJ mol 0CO H O r m r m CO H p p p p G G RT p p p p θθθθθ----∆=∆+⨯=⋅+⋅⋅⨯⨯=⋅>逆向自发。
10 已知反应22H (g)+Cl (g)==2HCl(g)在298.15K 时的164.910K θ=⨯,1(298.15)92.31kJ mol r m H K θ-∆=-⋅,求在500K 时的K θ值。
21122112116101111ln ()11Exp[()]92.31kJ mol 114.910Exp[()] 1.45100.008314kJ mol K 298.15K 500Kr m r m H K K R T T H K K R T T θθθθθθ---∆=-∆=--⋅=⨯-=⨯⋅12 在298.2K 的标态下,下列反应33CaO(s)+SO (g)==CaSO (s)的111402kJ mol ,189.6J mol K r mr m H S θθ---∆=-⋅∆=-⋅⋅,试求 (1)上述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逆反应的r m G θ∆是多少?(2)升温是有利于上述反应正向进行还是降温有利?(3) 计算上述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1111(298.2)402kJ mol 298.2(0.1896kJ mol K )345.46kJ molr m r m r mG K H T S θθθ----∆=∆-∆=-⋅-⨯-⋅⋅=-⋅能自发进行。
逆反应的1(298.2)345.46kJ mol r mG K θ-∆=⋅ (2)由于反应正向放热,降温有利于正向移动。
(3)111402kJ mol 2120K 0.1896kJ mol K r m r m H T S θθ---∆⋅===∆⋅⋅第三章 溶液与离子平衡 习题3 将1乙二醇与2水相混合,可制得汽车用的防冻剂,试计算 (1)250C 时该防冻剂的蒸气压; (2)该防冻剂的沸点; (3)该防冻剂的凝固点。
(1)M(乙二醇)=10.062kg mol -⋅,M(H 2O)=10.01801kg mol -⋅ n (乙二醇)=11kg16.13mol 0.062kg mol -=⋅n(H 2O)=12kg111.11mol 0.018kg mol-=⋅ 22111(298.15)(H O,g)(H O,l)241.82kJ mol (285.83kJ mol )44.01kJ molr m f m f m H K H H θθθ---∆=∆-∆=-⋅--⋅=⋅221112211211111ln ln ()11Exp[()]44.01kJ mol 11101.325kPa Exp[()] 2.86kPa0.008314kJ mol K 373.15K 298.15Kr m r m H K p K p R T T H p p R T T θθθθ---∆==-∆=-⋅=⨯-=⋅*111.12.86kPa 2.50kPa 111.1+16.13A p p x ==⨯=(2) 116.13mol 8.07mol kg 2kgB B A n b W -===⋅**11373.15K 0.512K kg mol 8.07mol kg 377.28b b b b b B T T T T k b K--=+∆=+=+⋅⋅⨯⋅=(104.130C) (3)**11273.15K 1.86K kg mol 8.07mol kg 258.14Kf f f b f B T T T T k b --=-∆=-=-⋅⋅⨯⋅=(-15.010C)7 在100、20℃时,H 2S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2.61体积H 21体积H 2O ,求饱和H 2S 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3H O 和S 2-离子的平衡浓度;如用溶液调节酸度到2.00时,溶液中的S 2-离子浓度又是多少?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将H 2S 看成是理想气体11318.314J mol K 293.15K24.37dm mol 100kPam RT V p ---⋅⋅⨯===⋅2331332.61dm /24.37dm mol 0.107mol dm 1dmH Sc --==⋅353dm 9.8710mol dm H c θ+---==⋅=⨯⋅ 21232 1.110mol dm a S c K c θθ---==⨯⋅2.0022122812316322(/)(/)9.110 1.1100.107mol dm 1.0710mol dm (1.010)a a H S S H K K c c c c c c θθθθθ-+------=⨯⨯⨯⨯=⋅=⨯⋅⨯计算浓度时,可以将多元弱酸当成一元弱酸来处理;二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浓度数值上近似等于二级酸解离常数;弱酸的浓度一定,酸根离子浓度与浓度平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