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西省2020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A卷)历史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223.68 KB
- 文档页数:13
试题类型: A山西省2021 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考前须知: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身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问题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测验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
24. 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内呈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这说明了A. 君主专制权力强化B. 家国政治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初步显现D. 分封制度彻底崩溃25. 南朝时,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不雅道书〞。
“晚年开释卷〞;陶弘景一手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却在晚年传播鼓吹,本身是胜力菩萨下凡。
这反映出当时A. 文化崇奉的多元化B. 儒学受到严重冲击C.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 当局注重道德教化26. 唐初三省并重;自光宅〔唐睿宗年号〕以后,政事堂由门下移至中书,中书省遂居三省之首;玄宗以后,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
这反映出A. 中书省决策权扩大C. 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 专制皇权得到强化D. 宰相议政本能机能加强27. 据统计,新航路斥地后的一百多年间,美洲白银总产量的将近一半输向了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米价一直维持在一种超不变状态。
据此推知白银的大量流入A. 没有促成中国经济的转型C. 迫使当局放弃了抑商政策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开展D. 提高了民众的生活程度28.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等作了规定。
这反映出晚清时期A. 天朝体制趋于崩溃B. 传统社会彻底终结C.中英邦交实现平等D. 外交政策根本成熟29. 以下图为19 世纪末中国常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
山西省长治市2020届高三(3月在线)综合测试文综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24. 研究表明,商周时期,青铜器从找矿、采矿、冶炼、配比、设计、铸造,各个环节都需要组织有序,技艺也需要世代传承。
由此可见,当时青铜器的制作A.体现了匠户制度的严格B.推动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C.凸显了严密的行业协作D.突出了手工业者较高社会地位25.据历史记载,汉初丞相萧何“操摭秦法,权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叔孙通又在秦仪基础上制定出比较简易的朝仪、宗庙仪法等。
这些举措A.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B. 推行了官僚政治C.有利于摆脱皇权桎梏D.彰显了法律至上26.唐宋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
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后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
”该思想家意在说明A.儒家学说统治地位的确立B.儒学思想世俗化的普遍认同.C.儒家伦理的社会规范作用D.传统社会价值观遭到了颠覆27.1762 年,清朝政府在新疆正式设置“伊犁将军”,作为统治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统辖巴尔喀什湖东、南部和天山南北广大地区。
另外,还在哈密、吐鲁番继续保留由王、公管理的扎萨克制;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在汉、回聚居的东部地区实行州县制。
这说明清代A.中央的行政管理比较紊乱B.地方行政管理注重“因俗而治”C.科举选官制度遭遇了挑战D.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严重削弱.28.有统计资料显示,中英鸦片战争期间,英国的军事投款并没有增加: 1840 年为1380万英镑,1841 年为1240万英镑,1842 年为1440万英镑。
然而,4000 多英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10 余万中国军队。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统计资料明显不符合史实B. 英国政府不重视战争的投入C.历史叙述的主观色彩浓厚D.中英两国军事发展存在差异29.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造反,城市市民常常成为农村反抗的对象。
而到了20世纪初,民变常常城乡互动,其中既有旧的力量,也有新的力量,而且彼此呼应。
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这说明了A.君主专制权力强化B.家国政治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初步显现D.分封制度彻底瓦解25.南朝时,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
“晚年开释卷”;陶弘景一手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却在晚年宣称,自己是胜力菩萨下凡。
这反映出当时A. 文化信仰的多元化B.儒学受到严重冲击C.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政府注重道德教化26.唐初三省并重;自光宅(唐睿宗年号)以后,政事堂由门下移至中书,中书省遂居三省之首;玄宗以后,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
这反映出A.中书省决策权扩大B.专制皇权得到强化C.行政效率有所提高D.宰相议政职能加强27.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的一百多年间,美洲白银总产量的将近一半输向了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米价一直维持在一种超稳定状态。
据此推知白银的大量流入A.没有促成中国经济的转型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迫使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D.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2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等作了规定。
这反映出晚清时期A.天朝体制趋于瓦解B.传统社会彻底终结C.中英邦交实现平等D.外交政策基本成熟29.下图为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
据此可知当时A.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清政府支持维新变法C.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D.改良已成为主流思潮30.1927年2月,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一篇报告中,把农村运动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组织农会时期、农村革命时期和建立统一战线时期,并强调第二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历史答案
这种把民的地位摆在神之上和反对人祭以保护劳动力的思想,是奴隶制崩溃的反映,故选D 项。
材料反映了民本精神,但体现不出“产生”,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唯物思想以及宗法制度,故B、C两项错误。
答案:D
25.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汉时期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表明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故选C项。
材料体现不出大地主势力的强大问题,故不选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土地的买卖问题,体现不出商品经济的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土地兼并现象,但体现不出该现象严重,故D项错误。
答案:C
26.解析:材料中路的数目的增多、“监司”机构的设置、地方官员由中央官员兼任及任期短暂等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故选D项。
材料体现不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围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展开,与树立皇帝绝对权威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项;完善地方监察制度只是手段或目的之一,排除C项。
答案:D。
A卷选择题答案l.B文科综合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说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水系的影响。
悬河形成后,河床高于两侧地面,成为淮河和海河的分水岭,B项正确;下游支流汇入减少,补给水源变少,流域面积变小,A、C项错误;受堤坝约束,不会形成羽状水系,D项错误。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河流地貌的发育。
泥沙减少,淤积速度减缓,A项错;河流结冰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气温,与含沙量大小尤关,B项错;受淤积减弱的影响,冲淤平衡被打破,侧蚀相对增强,C项正确;流程长短的变化尤法判定,D项错误。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因地制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A 项正确;大规模煤炭开发会加大当地资源环境压力,不利于流域的生态保护,B项错误;水电开发应因地制宜,不宜加速发展,C项错误;流域内的生态修复,应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因地施策,D项错误。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据图可知,网红餐饮店在市中心分布比例最高,与普通餐饮店相比,空间分布更集中、且更靠近市中心,而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说明网红餐饮店的地租支付能力较高,A项错误;网红餐饮店需要通过网络获得知名度,对网络依赖程度高,B项错误;无法根据材料获悉餐饮店数最,不能推断其分布密度,C项错误;网红餐饮店借助网络可扩大辐射范围,D项正确。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普通餐饮店应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
据图可知,普通餐饮店有两个峰值,一个靠近市中心,另一个距离市中心30-35千米,结合题干信息,新城位千郊区,C项正确。
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旱灾形成的因素。
江苏省干旱与复杂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即冷空气偏弱、暖湿气流不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导致降水偏少,引发千旱,A项正确。
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干旱灾情大小的因素。
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夏季因气温高、蒸发强,导致旱情尤为严重,C项正确。
太原市2020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41.(25分)(1)同: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产生;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民法典实践成果(都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理论成果);都为世界法学提供了立法经验。
(6分,任答3点即可)异:德国立法依据来源广泛,民国主要是仿照《德国民法典》;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参与法典编纂,民国主要依靠政府强力推动;德国立法过程中各种思想激烈斗争,民国立法统一于“三民主义”思想;德国立法历经长时间反复讨论,民国短期内封闭立法。
(9分,任答3组即可)(2)奠定了中国民事法律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法制进步(法制近代化);为民国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照搬西方法律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反映民众的诉求(舆情)。
(10分)42.(12分)评分标准:(1)所拟论题明确,能围绕表中数据展开。
(3分)评分说明:①论题表述清晰明确,能围绕表中相关联的数据展开,得3分;②论题只围绕表中单一数据,得1分;③没有论题,论题含糊不清或论题与材料无关,得0分。
(2)阐述过程须有史实支撑,逻辑严谨,论证充分。
(6分)评分说明:①史实4分:举出与论题紧密联系的一个正确的史实或角度,得2分,最多4分;单纯列举史实且准确(没有论证),若史实能够支持论题,可以给史实分。
②论证2分:论证充分,逻辑清晰,文字通顺,得2分;论证能支持论题,逻辑较为清晰,得1分;论证不能支持论题或缺乏逻辑联系或没有论述的,得0分。
(3)结论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升华,不能简单重复论题。
(3分)评分说明:①结论明确、恰当、有拓展,不能简单重复论题,须与阐述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得3分:②结论较为明确,不能重复论题,与阐述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得2分:③结论错误或简单重复论题或无结论,得0分。
示例1:论题:近代以来,美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
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共12题;共48分)1. (4分)(2020·榆林模拟) 周王室通过策命赐物、朝聘盟会、爵制和服制等支撑起包括周王室、同姓和异姓方国甚至土著族的宗法政治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其主要原因是()A . 宗法制度的维系B . 中央集权的加强C . 文化认同的增强D . 分封制度的优越2. (4分) (2020高三上·通榆月考) 下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
以上变化表明五四运动()A .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B .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 .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D . 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3. (4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太湖平原在宋化建产粮食,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到了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
出现此变化主要由于明清时期该地()A .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B . 经济重心地位的削弱C . 人口生育总量的膨胀D . 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4. (4分)(2020·景德镇模拟) 图1为清朝晋商商路示意图,依据此图能够说明()图 1A . 政治中心北移导致经济格局变化B . 晋商主要得益于丝路起点这一地理优势C . 晋商初步形成传统市场体系网络D . 自然经济造成清代南北之间的商业对峙5. (4分) (2019高三上·蚌埠期中) 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简章》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
”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A . 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B . 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C . 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D . 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6. (4分)(2020·长春模拟) 表2 近代列强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及其相关数据统计表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①②美国美国③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比重(%)82.528.144.237.375.568.1表2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 日本、德国、苏联B . 俄国、日本、美国C . 英国、日本、美国D . 法国、英国、美国7. (4分)(2020·武昌模拟)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出《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总结李自成占领北京又旋即失败的教训:1944年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复信中说:“我们把它(指《甲》文)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山西省高三3月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SYS20180705074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困难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
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
这一状况A.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 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C. 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D. 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SYS20180705074详细信息2. 难度:中等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
这说明宋代A.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B. 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C. 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D. 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SYS20180705074详细信息3. 难度:中等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
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
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这一现象A.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B. 表明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C. 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 说明农业技长趋于成熟SYS20180705074详细信息4. 难度:中等下图为I812-1888年中国国家财税收结构变化图。
该图说明当时中国A. 税收项目较为单一B. 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 关税税率不断提高SYS20180705074详细信息5. 难度:困难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l925年先后制订了三部宪法。
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
这说明当时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B. 宪政的实行缺乏有利环境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D.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SYS20180705074详细信息6. 难度:困难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游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
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晋中市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线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以前,地方民众多聚族而居,由族长进行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民众逐渐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其管理者也由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所代替。
据此可知,当时A.郡县制度普遍推行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C.行政管理日趋严密D.统一进程不断加快25.下表内容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社会状况的历史记载,其反映的共同主题为A.土地兼并的加剧B.租佃关系的存在C.阶级矛盾的激化D.田庄势力的强大26.唐朝时,李翱提出了包括人性论和道德修养方法的复性学说。
他认为人“性善情恶”,可通过“弗虑弗思”和“其心寂然”的“渐悟”过程,最终达到“顿悟”的“至诚”境界,来恢复人善的本性。
据此可知,这一学说A.有利于儒学体系的重建B.开启了经世致用的思潮C.标志着心学体系的建立D.形成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27.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苏州,后走向全国。
在其鼎盛时期,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而到了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则“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制度渐趋衰落B.京剧艺术走向成熟C.文人品味发生变化D.平民阶层不断发展28.1860年以后,欧洲工业技术不断革新;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871年,上海一香港与香港一伦敦间海底电缆接通。
山西省高三毕业班文综历史3月适应性练习卷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20·江西模拟)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楚国不断面向中原。
“再次变化”反映了()A . 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B .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 . 战国统一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D .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 (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西汉末年以后,豪强地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内部自给自足。
考古发现在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有许多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陪葬品。
这主要说明()A . 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发展B . 汉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C . 汉代厚葬风气比较盛行D . 田庄经济具有一定进步性3. (2分) (2020高三上·锦州月考) 唐代政府对重要管控的刀枪制造进行了严格规定,但也默许民间合法制造,允许私人拥有武器。
不过民间武器制造必须“仍题工人姓名,然后听鬻之”。
唐代政府这些规定()A . 确立私营冶铁业主导地位B . 放松了对地方控制C .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D . 加强管控特殊地区4. (2分) (2020高二上·正定月考) 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这几个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5. (2分)(2020·西安模拟) 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内地推广通途”,然后“增税之议”,“始可照办”。
山西省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一下·正定月考) 商代设有“多工”、“尹工”、“司工”等工官,负责管理各类手工业;西周时,“处工,就官府;处农,就田野”成为较普遍现象。
由此可知,商周时期的手工业()A . 异常兴盛发达B . 技术领先世界C . 经营模式僵化D . 官营特征明显2. (2分) (2020高一上·巩义月考) 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
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
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 . 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B . 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C . 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 . 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3. (2分) (2019高三下·于都模拟) 明朝后期,一些富商大贾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希望政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
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
这种现象()A . 动摇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B . 改变了古代中国的阶级结构C . 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和世俗化D . 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4. (2分)(2019·河北模拟) 《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
从之。
”这表明清政府()A . 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B . 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C . 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D . 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5. (2分) (2017高一下·浙江期中) 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又谕,电寄张之洞等……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上述谕旨中的“电”最有可能是()A . 有轨电车B . 有线电报C . 电话D . 无线电报6. (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山西省2020年高考考前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1.据《国语》记载,管仲佐政,行考选制度,每年由乡长将乡中子弟之贤者报告给国君,国君召见,试以官职,成绩好的可以上升到“上卿之赞”,“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
这表明春秋时期A. 墨家思想得到认可B. 宗法制度走向瓦解C. 选官制度得以确立D. 贵族政治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了,春秋时期推行“考选制度”,“试以官职,成绩好的可以上升到“上卿之赞””,这无疑打击了贵族对官位的垄断,使贵族政治受到冲击,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是墨家思想,排除A;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选官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
2.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
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
这说明东汉早期A. 已建立较完整的医疗体系B. 比较重视各种疾病的预防C. 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D. 中医学已积累了一定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说明东汉的医学涉及的领域较广,有一定的积累,再根据“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可得出当时的医学已经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做了相关的总结,故D项正确;“已建立”不能从材料中看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预防”的内容,排除B项;仅从材料不能证明“得以奠定”这一结论,排除C项。
3.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这反映了A. 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B. 相权对皇权制约弱化C. 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D. 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皇帝私人秘书机构……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可以看出,唐朝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官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相权与皇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宰相的权力削弱,而不是其议政职能消失,排除D项。
山西省高三毕业班文综历史3月适应性练习卷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三上·银川月考) 《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由此可知,孟子主张()A . 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B . 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C . 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D . 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2. (2分)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却也因此常被亲近者侵夺。
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有()①刺史②宦官③丞相④外戚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②④3. (2分)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一般认为,先秦时期周王下设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其中“六卿”之中的“司徒”,掌管土地和人民。
唐朝“三省六部”中与周代“司徒” 职能相似的部门是()A . 吏部B . 户部C . 礼部D . 工部4. (2分) (2020高二上·荆州月考) 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A . 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 .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 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 .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5. (2分)(2020·淮北模拟) 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
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