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之都——泉州
- 格式:docx
- 大小:17.87 KB
- 文档页数:2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文案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宋元时期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作为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成为了研究宋元时期中国海丝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从泉州的地理位置、辉煌的经济状况、文化交流和历史遗迹等方面,探讨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特点和影响。
一、地理位置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闽南,东临台湾海峡。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泉州迅速崛起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
其靠近东南亚,与日本、朝鲜半岛相近,因此在宋元时期海上贸易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经济状况宋元时期,泉州的经济状况非常繁荣。
泉州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海上贸易地位和开放包容的商业环境。
宋元时期,泉州港口的船只多达数千艘,每天都有大量的商品和贸易文化从这里启航,远销世界各地。
以木兰船为代表的泉州船只形式独特,航海能力较强,尤其擅长长途海上贸易,使得泉州成为壮观的贸易港口。
三、文化交流泉州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
作为海上贸易的枢纽,泉州吸引了大量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商人和移民。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了一座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独特城市。
在宗教方面,泉州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主要传教中心之一。
泉州的西洋寺遗址就是当时伊斯兰教活跃于泉州的重要证据。
四、历史遗迹宋元时期的泉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海外交流和繁荣的商业使得泉州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鲜活的历史遗迹成为了我们研究宋元时期海丝文化的重要依据。
比如,位于泉州中心的开元寺,是宋代泉州最大的佛教寺庙。
其殿堂宏伟、雕刻精美的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当时泉州的繁荣和壮观。
另外,青石街是中国唯一一条保存完整的宋代石板街。
其古朴的街道和繁忙的商业活动,再现了当时泉州的繁荣气象。
总结泉州作为中国宋元时期海丝的重要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通过研究泉州,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元时期中国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是一个旨在展示宋元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特别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繁荣景象的主题。
以下是为这个主题设计的一段文案:回溯历史的长河,宋元之交,中华大地孕育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
泉州,这座滨海之城,更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璀璨明珠。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见证了无数商船扬帆远航的壮丽景象,也留下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深刻印记。
在这里,古老的街巷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每一块青石板都仿佛记载着海上贸易的繁忙与喧嚣。
寺庙的钟声回荡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诉说着泉州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祈愿。
宋元时期的泉州,不仅是一个繁荣的商贸港口,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热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贾、学者和旅行家前来探访。
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泉州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海洋贸易,成为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门户。
泉州地处福建沿海,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交通的要冲。
在宋元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扩大,泉州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货物汇聚于此,使得泉州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宋元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承担了大量的海外贸易和运输任务,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宋元时期,泉州不仅是一个经济中心,也是一个文化中心。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泉州文化。
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等方面,也深刻影响了泉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今天的泉州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泉州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宝贵财富。
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本文是关于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为了响应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泉州将实施“古港转型升级行动”,发挥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以文化形式和业态,推动泉州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先行区,展示泉州多元兼容并蓄、和谐共生开放的海洋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海丝遗韵,魅力泉州泉州,一颗闪耀于祖国东南方的明珠,一座有着丰富历史人文底蕴的城市,再加上那火红的刺桐花独具一格的衬托,无不让世间的文人墨客,倾倒于她的优美景色与文化底蕴之下。
“苍宫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里,记载着刺桐曾拥有的繁华热烈;这里,曾刻下郑和下西洋的文明历史;这里,便是我们魅力的泉州。
诗人说,泉州是沉睡在深海里的宝船,时间贬不低它的价值;游子说,泉州是宝盖山顶的万寿塔,永远映衬在海外游子的心中;从南宋至今,西街斑驳的老树根记载了这座城市从海丝之路到如今的满城霓虹的璀璨历史。
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泉州港,在历史的舞台上无比耀眼。
精湛的造船工艺,先进的航海技术,无不令全世界瞩目。
那些被中国历史所铭记的杰出人物,至今依然在泉州的历史名册上熠熠生辉;那些尚存的历史古迹,依然长存于泉州??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这是郭沫若老先生抒发对泉州辉煌历史的礼赞,也寄托他对未来泉州发展的希冀。
从开元寺桑树花开游鱼戏水的典故,再到泉州西街可口的美食;从泉州著名的东西塔,到大殿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铸献的千斤铁香炉;从泉州出发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务港口,最后引出了历代外国友人来泉州贸易的光辉历史。
其历史记录之长,地域范围之广,都令人感到拔地参天,激昂振奋。
1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泉州早在唐朝建国伊始,就已对外开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迎接各样的外国游客、商人,繁荣昌盛早已成为了泉州的代名词。
泉州海丝文化的景点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泉州海丝文化的景点:
1.泉州丝绸之路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位于泉州西街,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丝绸之路海外交通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有关泉州海丝交流的历史文物和实物,生动展示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2.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的象征性山岳之一,山上有清源寺。
寺内有许多关于泉州海丝文化的展览,展示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与文化。
3.开元寺: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福建省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寺庙,也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
开元寺建于唐代,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上一座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迹。
4.云顶寺:
位于泉州市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内保存了大量文物,反映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佛教文化的繁荣。
5.惠安县沿海海蚀洞群:
惠安县是泉州的一个县,沿海分布着许多海蚀洞,这些洞穴记录着海丝时期的商贸往来。
最著名的是崇武古城的海蚀洞,被誉为“东方的卡帕多奇亚”。
6.林则徐纪念馆:
位于泉州市区,是为了纪念林则徐而建的博物馆。
林则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卓越政治、军事和文学成就的人物,他也是泉州海丝
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以上景点展示了泉州丰富的海丝文化,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更好地了解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贡献和历史渊源。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海丝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是世界上唯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它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泉州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泉州都是中国最繁荣的港口城市之一。
海丝古城泉州的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受到了海上贸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海丝古城泉州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泉州古城墙。
泉州古城墙始建于14世纪,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约为6公里,高约为10米,上有城楼、角楼和箭楼等防御设施。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壮丽景色,并且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除了古城墙,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元寺、清源山庙宇群和西洋楼群。
开元寺是泉州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建于公元686年,是福建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清源山庙宇群包括清源寺、惠安土楼等,是泉州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庙宇群。
而西洋楼群则是泉州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建筑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泉州富商为展示财富和追求现代化而兴建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例如,泉州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泉州的传统小吃也非常丰富多样,有鱼丸、肉粽、海蛎煎等美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泉州的浓厚文化氛围。
海丝古城泉州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城市。
如今,泉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但它始终保留着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
泉州的历史故事(一)泉州的历史泉州的起源•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泉州的繁华时期•南宋时期,泉州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火器、丝绸、瓷器等商品在泉州进行海上贸易。
泉州的文化交流•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融合。
•泉州人民接触到来自印度、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泉州文化。
泉州的建筑风格•泉州的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古迹。
•海外交往使得泉州的建筑风格融合着西方和东方的元素。
泉州的名人之一:郑和•郑和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在泉州。
•郑和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
泉州的文化遗产•泉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清源山石刻、开元寺等。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泉州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过往。
泉州的现代发展•泉州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
•泉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它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
泉州的旅游资源•泉州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参观古城区、文化遗迹等景点,感受泉州的魅力。
以上是关于泉州历史的简要介绍,通过泉州的起源、繁华时期、文化交流、建筑风格、名人、文化遗产、现代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展示了泉州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泉州的历史泉州的起源•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泉州的繁华时期•南宋时期,泉州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火器、丝绸、瓷器等商品在泉州进行海上贸易。
泉州的文化交流•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融合。
•泉州人民接触到来自印度、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泉州文化。
泉州的建筑风格•泉州的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古迹。
•海外交往使得泉州的建筑风格融合着西方和东方的元素。
•如清源山石刻和开元寺的建筑,展示了泉州古代建筑的魅力。
泉州的名人之一:郑和•郑和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在泉州。
5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来,爱拼敢赢的泉州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发挥历史文化厚重、民营经济发达等优势,再续“丝路”情缘,谱写“海丝”新华章。
亨利想要有艘船在“一带一路”乘风破浪“没有‘一带一路’,就不可能有2022年5亿多美元的贸易额。
”在泉州石狮服装城的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三楼,埃及商人亨利一边娴熟地泡着工夫茶,一边感慨道。
2015年,在埃及经营服装和辅料生意的亨利第一次来到中国。
他先是在广州、义乌等地采购服装、面料,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服装产业发达的泉州石狮,从事进出口贸易。
如今,亨利在中国共注册7家公司。
他在石狮合作的工厂有20多家、商户300多个,采购的商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去年的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
亨利故事的背后,是泉州市十年来布局打造海丝国际枢纽港口的行动谋划。
为加快融入“丝路海运”发展战略,2022年,泉州港新增3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并在2023年实现泉州-新加坡、泉州-马来西亚两条新航线首航,泉金客运航线时隔三年恢复运营,累计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
除此之外,2022年,泉州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泉州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4趟,货值约1.78亿元。
此后,兴泉铁路完成建设并开通运行,福厦客专建成通车,连接“海丝”和“陆丝”“两横三纵多支”铁路网络基本形成。
文 化“海丝”故事 我们听泉州说◎ 王敏霞●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这里,梯航万国,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
●泉州,21世纪﹃海丝﹄核心区。
这里,融通古今,已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城市。
兴泉铁路开通,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交通的日益便捷畅通,如同打通了泉州和“海丝”沿线国家经贸的“任督二脉”。
泉州借此东风,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
截至2023年3月,全市累计备案(核准)赴境外投资合作项目364个,协议投资总额约51亿美元。
“我很幸运来到中国,找到了石狮!”乘着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和跨境电商的东风,亨利的全球贸易生意风生水起,他直呼,“我真的来对了。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泉州泉州,古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的家乡。
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我家乡泉州的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遗产。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2年的东汉末年。
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这些见证了泉州的变迁和发展。
根据历史记载,泉州曾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与海外贸易有着深厚的渊源。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就已经与日本、琉球、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国家建立起贸易联系。
因此,泉州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在泉州古镇的街道巷弄中,可以欣赏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泉州采取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将中式传统建筑与岭南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胶南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并注重空间布局和装饰艺术的细节。
著名的建筑如开元寺、陈氏书院等,都是泉州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
除了建筑遗产外,泉州还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而闻名。
泉州是一个具有较强民俗文化传承的地方,许多传统习俗和庆典活动仍然在当地保留着。
例如,每年农历正月的“泉州开门红”活动,全城的人们会身着传统的锦绣礼服,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泉州还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如漳州剪纸、德化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泉州的美食也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海滨城市,泉州以其丰富的海鲜资源而著名。
当地的海鲜制作技艺独特,融合了多种烹饪方式,如清蒸、红烧、煎炸等。
特色菜品包括鱼羹、海蛎煎、海蛏干烧等,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泉州还以其特色小吃而闻名,如肉燕、鱼丸、八宝粥等,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除了建筑、传统文化和美食之外,泉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景观可以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例如,泉州还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如清源山、开元湖等,这些地方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了解泉州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窗口。
海丝文化对泉州的影响
海丝文化是指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
泉州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节点和起点之一,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海丝文化对泉州的主要影响:
1. 经济繁荣:海丝贸易使得泉州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船只来往于泉州。
这促进了泉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财富和繁荣。
2. 文化交流:海丝文化的形成使得泉州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泉州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海外。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泉州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
3. 建筑风格:海丝文化的影响使得泉州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泉州的古建筑多采用了南洋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元素,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4. 宗教传播:海丝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宗教的传播。
泉州成为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重要传播中心,各种宗教建筑和寺庙在泉州得到了发展。
5. 文化遗产保护:海丝文化的影响使得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泉州的古城区、古建筑、文物等都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总体而言,海丝文化对泉州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文化、建筑到宗教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种影响不仅让泉州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也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内涵,塑造了泉州独特的历史风貌。
泉州海丝景点泉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自然有许多值得一去的景点。
其中,泉州海丝景点尤为值得推荐,这些景点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让人流连忘返。
第一站:泉州海洋博物馆泉州海洋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以泉州海事、海洋发展、海洋文化等为主线,向游客展示了海洋文化的精彩之处。
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在这个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船舶以及跟船舶有关的工具、设备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
游客还可以观赏各种生物实景、体验真实的海洋情境,并在亲身接触中深入了解大海的神秘魅力。
第二站:安海古城安海古城是位于泉州市安海镇的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
这座古城以其古朴、清幽、秀丽等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座古城内,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南方小镇气息,领略到完整保存的古代水上交通场景,还可以品尝到当地传统的美食和手工艺品。
在这里,时光仿佛静止了,彷若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
第三站:开元寺开元寺是闽南地区最为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泉州海丝景点中的瑰宝。
这座寺庙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大寺之一,也是福建省最早创建的佛教禅宗道场之一。
开元寺因为宗派正宗、寺庙庙宇完整、佛像塑造精美和塔等文物珍贵等四大特色而被誉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名刹"之一。
在开元寺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佛教文化的瑰丽之美,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可以接受到禅修的启迪和冥想的指导。
在这里,一颗急躁的心灵能够沉淀下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第四站:泉州城隍庙泉州城隍庙,全名为闽东南三府县城隍庙,位于泉州市老城区的新街,是一个以庙宇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景点。
这座庙宇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目前全国现有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风格最为独特和较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随处可见的痕迹,感受到庙宇建筑之美,观赏到不同流派的文化遗产,也可以在这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和力量。
我眼中的泉州——海丝的起点——承载着海丝文化黄惠洪指导老师:林丽清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
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
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
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
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
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
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
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
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
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
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端的冰山一角,可见海丝文化对泉的影响多么巨大。
如果说海丝文化是一段冗长的数据,那么泉州就是一个加密的硬盘,现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遗迹、民间艺术不过是共享的、数量有限的数据资料。
如果说海丝文化是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泉州名胜只是一条水量不多的支流。
泉州市一周年征文泉州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城市之一。
下面是泉州海丝文化征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
截止目前,我国共计50处为世界遗产。
年7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表决中国申报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和“青海可可西里”。
这两个项目极其可能将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贵州梵净山将做为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有可能沦为中国第54处为世界遗产。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泉州在以“刺桐”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960-),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迹与遗址。
它们代表了宋元时期泉州做为“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转系统,完备而注重地展现出了长期创建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华帝国在其海洋文明发展高峰时期的航运设施水平、文化交流与港口城市的建设情况,彰显了古泉州做为宋元时期东方关键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航海和贸易传统,以及因国际交流而构成的社会文化特征,从相同角度勾勒出来10至14世纪泉州做为“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港口城市的兴盛图景。
做为知名历史事件“马可波罗世纪之旅”东西两端的威尼斯和泉州明晰载于史籍。
“古泉州(刺桐)史迹”将以符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确定的世界遗产标准第二、三、六条,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张爱玲的眼里,香港就像上海的一个“她城”,楼宇间荡漾着海派的气息和灵韵。
而在许多泉州人的眼里,隔江而望的洛阳镇也像泉州的一个“她城”,泉州存有“东站着的”东西塔,洛阳便存有“躺着的”洛阳桥,泉州存有熙熙攘攘的“中山街”,洛阳就存有一条一样骑著楼林立的洛阳街,泉州“满街皆就是圣人”,洛阳也一样“载籍才人出来”……洛阳的一切,都像泉州轻松的镜像,却又独具一种经年底蕴生收到的别样意韵。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700字几千年前,第一艘船载满货物,从东方驶向遥远的欧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历史就是在这一天被创造。
他们走过的那条路,被后人称为“海丝之路”。
大海,一直以一种人们所敬畏的形式存在着,因为他的神秘与未知。
但人们总是在害怕着的同时,又会想着探索。
因为这种好奇以及无数次的尝试之后,人们才发现,海的彼岸,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
他们扬起了帆,载着梦想驶向了远方。
海上丝绸之路,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将中国连通世界。
泉州,也慢慢的在人们的视野中扎了根。
在人们记住丝路的同时,也记住了泉州。
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泉州亲眼见证了历史上人们无数次的远行。
泉州不拒绝外来文化,就像他不阻拦传扬中国文化一般,以其无限的包容,渐渐接纳了世界。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见到越来越多的洋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为我们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这条路,我们或许不会知道什么是肯德基、麦当劳,不知道什么是微软,什么是苹果。
因为海丝之路,让东西方文化得以融合。
让海洋彼岸的人们知道,中国,不是一个只会自我封闭的蛮夷国家,我们的文化,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因为海丝之路,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唯一,同一片天空下,还有着很多同为人的存在。
时间转到今天,因为海丝之路的存在,泉州用他独一无二的优势,泉州早已经成长成为了一个经济先进的城市。
科学技术的提高,交通更加的便捷,使得泉州作为丝路起点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丝路就要被放弃。
丝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今天美好生活的起源,他应该作为一种精神,烙在我们的心里。
丝路文化,也是丝路精神。
它象征着百折不挠的顽强,象征着敢闯敢拼的坚强。
因为这些精神的存在,才能驱使无数人面对位置的海域,勇敢的站上船,去征服,去闯荡。
这种精神,永不褪色,它会一直它们为我们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动力来源。
感谢“丝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的色彩。
更感谢泉州,孕育了“丝路”,也孕育了“丝路精神”。
泉州,一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宋元时期,泉州更是成为世界海洋商贸的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文化交流者。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代表着泉州在宋元时期海洋商贸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象征着泉州人民开放包容、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体验到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州的世遗文化、非遗文化、闽南文化等,都是泉州文化的独特符号。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高甲戏、木偶戏等,感受到泉州文化的魅力。
同时,泉州还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福建茶叶,感受茶文化的韵味。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不仅是一个文化品牌,更是泉州人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节庆赛事,泉州不断挖掘和弘扬海洋文化、世遗文化,努力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碰撞,为您呈现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泉州。
欢迎您来到“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我们一同传承和发扬泉州的文化精神。
泉州寻梦海丝古城巷遇作文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普照着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望之蔚蓝而深秀的天空,东西塔屹立在天边。
树木郁郁葱葱,响亮的蝉鸣与孩童们的欢声笑语缠绕在一起,是那么的活泼那么的欢快。
走过矮小的红墙砖瓦房,深红色的墙上画着暗灰色的线条,在诉说着历史故事。
一条条狭窄的小巷,串起了一座座住宅,一条条大街,最终汇聚成一座古城。
在这窄小的街道上,人们匆匆走过长满青苔的石头,脸上带着微笑。
石台阶上的老人也和蔼的笑着,与时光共怡然。
这,就是我的家乡——千年古城泉州。
它位于东海之滨,与台湾隔海相望。
古称“东方第一大港”,是几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我漫步在古城的小路上,南音缕缕不绝于耳,别具古城风情的花灯在店家门前高高挂着。
走着走着,不知什么时候,我穿越到了十年后的古城。
坑坑洼洼的石头路变成了整齐的青石板路,整个景象焕然一新,马路上的车辆依然川流不息,但却异常的安静,没有鸣笛,没有噪音,原来是新型太阳能汽车!没有了汽车尾气的排放,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两旁的树木也更加翠绿挺拔了。
我走呀走,走过了青龙巷、聚宝街、胭脂巷……这一条条经过修缮翻新而又保持着古朴历史感的街道,仿佛也在为古城的明天而骄傲。
我一路走过,前方就是熟悉的西街了,这是一条经久不衰的老街,早在宋朝,它就象征了泉州的繁荣。
那座的白色钟楼依旧坐落在十字路口,它在西街口值守了近90个春秋了,还是如从前一样干净素雅。
走进西街,它依旧保持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不少名人住宅、近现代的骑楼洋楼等古建筑都得到了政府的修复。
道路中央,新增设了自动浇水的绿化带,它顺着街一直往西,这一抹绿,隔开了来往的游客,使络绎不绝的游客乱中有序。
街道两侧新旧不一的店铺经过统一的修葺,显得更加的干净明朗,却又不失古韵。
店里的各种传统美食散发着独特的香味,我深吸一口气,嗯,果然还是老街的味道!西街的尾端,就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开元古寺,修缮过后的两座东西塔巍峨伟岸的屹立天边,与西街相守相伴,淡然的看着时代变迁。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1. 引言1.1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性泉州是中国重要的海港城市,自古以来就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连接着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东非等地区,成为了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
泉州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离不开泉州的贡献。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泉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与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通道。
泉州自古即有发达的海运业和航海技术,船队雄厚,商船频繁往来于各大洋之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泉州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不仅仅是物质贸易的桥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泉州的商人和船队不仅带来了商品,也带来了文化和信仰。
2. 正文2.1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
泉州的商人利用熟练的航海技术和广泛的贸易网络,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运往海外,同时也从海外引进珍稀的金银珠宝、香料、药材等商品,形成了繁荣的海上贸易市场。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泉州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泉州的宗教、建筑、美食等方面受到来自海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融合现象。
泉州商人的商业精神和海外贸易经验也为泉州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
泉州的繁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播。
2.2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优势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临海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
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带。
泉州的海岸线长达500多公里,拥有许多天然良港,如安海湾、东山湾、林坑湾等,使得泉州在海上贸易中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海丝之都——泉州
黄金般的沙滩,灿烂的阳光,凉爽的海风,漫步脚底下的沙,感受愉快的柔软,黄金海岸的景色一如既往的美丽。
阳光洒在沙滩上,使沙滩变得细致、柔软;洒在大海上,将大海染成了亮丽的湛蓝色。
海风中夹杂着一丝丝淡淡的“咸”味道。
我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眺望着远处的家乡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我不由得开始记忆点滴……
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如今的泉州、厦门、金门、钓鱼岛、澎湖及台湾。
古泉州港有“四湾十六港”之称。
“四湾”就是指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湄洲湾,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从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海丝名港。
泉州自南朝以来就是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泉州也越来越受历代皇帝的重视。
位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北海岸中点的泉州,自然倍受青睐。
正是这一南北两面辐射的地理优势,宋哲宗于元祐二年在泉州在设立市舶司。
从此,泉州的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超越明州港(宁波)和广州,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经到访过泉州,他认为泉州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港口之一。
可见,泉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泉州的出名要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说起。
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
泉州灵山郑和行香碑就足以证明郑和的船队就曾经到过泉州。
那时候泉州的刺桐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经济繁荣,造船技术也非常发达,从目前打捞出来郑和船队一些沉船残骸来看,郑和船队的船在许多方面吸取了泉州造船的先进技术,因此肯定有泉州造船的工匠参加了郑和的船队。
当然,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给泉州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比如: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
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史迹丰富。
在泉州,宗教的古迹数不胜数,有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教寺、老君造像等等。
现如今,泉州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东亚文化之都”了,这是一座正演绎着许许多多奇迹的美丽古城,东方第一大港,多元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泉州人,我也感到骄傲和自豪。
海风依旧在吹,海水依旧那么蓝,美丽的古城还会继续演绎着专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评语:文章从泉州的重要地位、历史发展以及给经济带来的影响,阐述了海丝之都的瑰丽传奇,内容详细,让读者一眼明了古城的美丽。
字里行字间透露出小作者身为泉州人的骄傲,情感动人。
文章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使人一读就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是一篇较好佳作。
遗憾的是叙事中渗透的情感张力稍显欠缺,若在讲述每一部分时多融入自己的情感感悟,文章即更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