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一、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1936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至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
3.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研究,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5.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此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活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7.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中共一大2.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毛泽东C. 周恩来D. 贺龙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彭德怀D. 刘少奇A. 四渡赤水B. 巧渡金沙江C.飞夺泸定桥D. 平型关战役A. 井冈山B. 瑞金C. 延安D. 遵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年。
7.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______会师。
8.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______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9. 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______会议上提出的。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最初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12. 请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五个省份。
13. 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主要抗日战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5.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
五、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共有13名代表参加。
()17. 红军长征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开始的。
()18.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临时首都。
()19.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主要报道了红军长征的历程。
()20.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
()六、连线题(每题5分,共10分)21.A. 毛泽东 a. 西安事变B. 周恩来 b. 百色起义C. 张学良 c. 井冈山斗争D. 邓小平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2.A. 井冈山 a. 红一方面军B. 瑞金 b. 红二方面军C. 延安 c. 红四方面军D. 洛川 d. 中央红军七、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23. 红军2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5. 土地革命八、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位领导人被誉为“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红星”?A. 毛泽东B. 刘少奇C. 朱德D. 周恩来2. 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是指中国的哪个历史时期?A. 清朝末年B. 中华民国时期C. 文化大革命D. 中国革命时期3. 红星照耀中国的含义是?A. 红军的胜利B. 党的领导C. 革命者的英勇D. 毛泽东的思想4. 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中,红军是指?A.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B. 中国国民党的军队C. 清朝末年的义军D. 革命群众的联合队伍5. 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对中国的影响是?A. 促使中国迎来独立和解放B. 加剧了社会动荡和分裂C. 增加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D. 提高了经济发展速度二、简答题1. 试述“红星照耀中国”的象征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红星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之一,代表了党的英明领导和革命战斗精神。
红星照耀不仅仅是对党的领导的赞美,更是对中国革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褒奖。
2. 红军是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中的重要力量,请简要介绍红军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军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长征前的红军。
这个阶段主要是红军的初创期,通过一系列战斗和行军,逐渐发展壮大。
第二,长征。
面临敌人的围剿,红军进行了长征,用行动彰显了红军的坚持和英勇。
第三,抗日战争时期。
红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
红军在解放战争中积极参与,并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反蒋斗争的主力军,起到了保卫中国领土和人民的重要作用。
其次,红军在革命烈火燃烧的岁月中发扬了革命斗争的精神,激励了更多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纪实文学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答案:埃德加·斯诺2.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__________》,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
答案:Red Star Over China3.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详细描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其中红军长征的起点是__________。
答案:瑞金4. 《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采访的主要对象,其中毛泽东为斯诺详细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历史事件。
答案:秋收起义、南昌起义5.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这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军事行动。
”答案:英勇、奇迹、史诗般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A. 四渡赤水B. 巧渡金沙江C. 飞夺泸定桥D. 百团大战答案:D2.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以下哪个人物不是斯诺采访的对象?()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彭德怀D. 蒋介石答案:D3.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毛泽东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讲述的历史事件?()A. 秋收起义B. 南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西安事变答案:C4.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以下哪个不是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A. 英勇B. 奇迹C. 史诗般D. 悲剧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长征的历程。
答案:红军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从1934年10月开始,历经艰难困苦,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最终到达陕北的一次伟大战略转移。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历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重要战役,最终实现了战略目标。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谁?- A. 埃德加·斯诺- B. 乔治·奥威尔- C. 赫尔曼·黑塞- D. 约翰·斯坦贝克2. 该书主要描述了哪个时期的中国?- A. 清朝末年- B. 民国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3. 斯诺在书中对中国的哪个地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A. 北京- B. 上海- C. 延安- D. 广州二、填空题1. 《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根据他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采访写成的,书中首次向世界介绍了______。
2. 斯诺在书中对中国的革命和人民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描述,他对中国的______和______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
2. 斯诺在书中对中国革命的哪些方面给予了特别关注?四、论述题1.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评价是什么?请结合书中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二、填空题1.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2. 革命精神,人民的坚韧不拔三、简答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描述了斯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采访和观察。
书中详细记录了红军的战斗生活、革命理念以及与当地人民的关系,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
2. 斯诺特别关注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理念、人民的参与度以及革命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四、论述题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中国革命的理解是多维度的。
他认识到中国革命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他评价中国革命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历史使命感,认为它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斯诺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同时,他也对中国革命中的人民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和牺牲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斯诺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它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练习参考答案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时间3.朱德4.江西瑞金5.重新分配土地6.西安事变7.敌疲我打8.中国工农红军9.鲁迅宋庆龄10.根据斯诺的采访路线,补全下图。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解析】“作品态度不褒不贬”表述有误,作品含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2.(×)【解析】该作品没有体现“及时性”。
3.(√)4.(×)【解析】“鄂豫皖根据地”表述有误,应该是“西北根据地”。
5.(×)【解析】“红色窑工”是徐海东,“教育委员”是徐特立。
6.(√)7.(×)【解析】这些都是朱德的经历。
8.(×)【解析】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只有极少部分是商人。
9.(×)【解析】表述夸大,《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记述作者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虽然第1次向世界介绍了长征,但并没有“全方位记录”。
10.(√)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D2.A【解答】根据原著“我们在黎明之前离开西安府,那一度是“金城汤池”的高大木头城门在我们的军事通行证魔力前面霍地打了开来,拖着门上的链条铛铛作响。
在熹微的晨光中,军用大卡车隆隆驶过飞机场,当时每天都有飞机从那个机场起飞,到红军防线上空去侦察和轰炸。
”可知,“红色的大门”是指“红军与国民党的分界线”。
3.A【解析】A选项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B选项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选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分别发生在1937年和1938年;D选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12月。
4.B【解答】ACD.正确。
B.有误,作者这样评价周恩来:“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和答案,来探讨红星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一、选择题1. 中国红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a) 革命斗争的象征b) 社会主义的象征c) 民族团结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汉朝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d) 辛亥革命时期3.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不同的象征意义?a) 祥瑞和吉祥的象征b) 勇敢和坚定的象征c) 爱国和民族自豪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1. 红星最早作为中国的象征出现在______时期。
答案:辛亥革命时期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祥瑞和______的象征意义。
答案:吉祥3. 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勇敢,坚定三、解答题1. 红星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红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红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首先,红星象征着祥瑞和吉祥,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其次,红星也象征着勇敢和坚定,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坚定信念。
此外,红星还象征着爱国和民族自豪,代表着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红星的多重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和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红星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 埃德加·斯诺B 鲁迅C 老舍D 茅盾答案:A解析:《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
2、斯诺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 国民革命军北伐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答案:D解析: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转移,也是一次广泛的宣传和动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理念和目标。
3、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不包括()A 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C 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D 中国共产党的壮大答案:D解析: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壮大不是其中的条件。
4、斯诺在见到毛泽东之前,听说毛泽东是一个()A 书生B 土匪C 军阀D 狂热分子答案:B解析:在见到毛泽东之前,斯诺听说毛泽东是一个“土匪”,但经过接触和了解,他对毛泽东有了全新的认识。
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该书真实记录了作者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
C 作者通过此书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此书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作者通过想象来描绘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形象。
答案:D解析:《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真实的纪实作品,并非虚构的小说,它是作者根据实地采访和真实经历所写。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乔治·奥威尔C. 赫伯特·斯宾塞D. 约翰·里德2. 斯诺在书中主要描述了哪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A. 美国B. 苏联C. 中国D. 英国3. 斯诺在书中提到了哪位中国领导人的长征经历?A. 孙中山B. 蒋介石C. 毛泽东D. 邓小平4.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4年B. 1935年C. 1936年D. 1937年5. 斯诺在书中对中国革命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民国初年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二、填空题6. 《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对中国______年到______年的革命历程的记录。
7. 斯诺在书中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人物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其中包括了______。
8. 斯诺的报道改变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他被认为对______做出了重要贡献。
9. 斯诺在书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其中______会议是决定性的转折点。
10. 斯诺在书中对中国的农村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发现农民们对______有着极高的热情。
三、简答题1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12. 描述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中国革命领导人的采访过程。
13. 阐述《红星照耀中国》对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影响。
四、论述题14. 论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如何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
15.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中国革命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的观点对当代的启示。
答案:1. A2. C3. C4. C5. B6. 1936年 1937年7. 毛泽东8. 西方对中国革命的认识9. 遵义10. 革命简答题参考答案:11.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斯诺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误解和偏见,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革命形象。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同步复习训练一、名著选读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甲】关于这种惊人的征战,将来有一日会有人写成全部的叙事诗的。
这种征战。
即使把政治和战事除掉,也是近代历史中,青年们的一种动人的成就。
可是我zàn时必须要继续我的故事,因为我们已经把红军会合在西北了。
现在我把毛泽东主席所写的一首诗,拿来当作结束,这位指挥者既能领导远征,同时又写得一手好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乙】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即()使 zàn()时逶迤()磅bó()(2)以上两个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人名)。
两个文段涉及的两位主要红军将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分)(3)请从上面两位主要红军将领中任选其一,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4分)【参考答案】(1)jí暂 yí礴(2)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周恩来(3)示例一:毛泽东。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好学进取。
他质朴纯真,生活简朴,身体素质佳,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一丝不苟,不知疲倦,果断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人。
示例二:周恩来。
他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细心热情,同时又冷静理智,善于分析,知行合一,生活朴素,充满生命的活力。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小题。
(13分)在这锯齿形的城头兜.了半个圈子,我碰到了一小队号兵——他们这时在休息。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1—2章)一、填空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 ______国记者_____________ 该书的体裁是____________2、被称为红军天才战术家的人是_____________3、国民党反动派缉拿进步青年,雇佣外国侦探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西岸采访的第一个人物是_______________-5、我在西汉古城遗址上见到的共产党秘密警察头子叫________________6、李长林的妻子是被___________杀害的。
7、陕北儿童教育的负责人是__________________.8、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儿子叫______________9、张学良在西安的职务是_________________10、南京通缉名单上第一号赤匪是_____________二、简答1、我去陕北前,为什注射那么多的疫苗?2、我到保安去为什么只能骑一匹瘦弱的马?3、这匹马,它是张学良将军的“礼物”。
礼物为什么加引号?4、李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起来打仗。
”说明贺龙有什么特点?5、“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桌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这句话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三、分析:根据下面的文字,把描写的人物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他么你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2、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然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3、卸下墨镜,摘下白帽。
我这才看出他相当年轻,他的一头黑油油的头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
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做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外活动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一、填空题:1.大家知道,在1931年之前还是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军阀独裁者。
2.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 ( )的首级,可是在这位共产党员将领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3.李长林说,贺龙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
用李长林的话来评价贺龙的口才就是“”。
4.共产党相信,1927年以来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5.1930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
红军巧妙地运用战术,迎击并克服了第一次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6.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奴隶、、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7.红军不论到哪里,他们都毫无疑问地根本改变了、、中农以及所有“贫苦”成分的处境。
8.据毛泽东说,到1933年9月,江西苏区共有1423个“产销”合作,都是为人民所有,由管理。
9.平江起义两年以后,积聚了一支约有八千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团。
10.徐海东给我的印象是我所采访到的共产党领袖中“”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
11.读过《四大马》这部分内容,我们知道,在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这个地区里,权利由一家姓马的回民将领家庭分享——马鸿逵、、、马步青。
12.朱德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13.同许多念念不忘共产国际魔怪的人的看法相反,即使在红区里,大概也是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影响大于直接参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
14.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了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并派共产党的代表团赶赴西安。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一:填空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记者_____________的作品,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__________,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又译作____________,内容是_____年___月至____月,作者在_________边区访问期间的见闻,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______。
3.《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称赞长征是____________,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红军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是:为实现_________,为反对________,为争取苏维埃__________________而斗争。
6.红军在井冈山时的“三项纪律”第一是__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__;第三是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7.《红星照耀中国》是作为第一部向全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________和________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8.《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于1937年在_______首次出版,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7次,销售10万册以上。
9.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_______周年。
10.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书评。
例:《聊斋志异》----花妖鬼魅的奇幻世界《红星照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周恩来C. 埃德加·斯诺D. 毛泽东2.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39年3.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哪些内容?A. 中国革命历程B. 中国抗日战争C. 中国共产党历史D. 中国国民党历史4.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哪些人?A. 毛泽东、周恩来B. 周恩来、朱德C. 毛泽东、朱德D. 周恩来、彭德怀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有何评价?A. 革命精神可嘉B. 革命道路曲折C. 革命成果显著D. 革命目标伟大二、填空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______和______。
2.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被誉为______。
3.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______年。
4.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______。
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______。
三、判断题1. 《红星照耀中国》是鲁迅所著。
()2.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1937年。
()3.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
()4.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革命精神可嘉。
()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
()四、简答题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
2.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意义。
3.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影响。
4.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世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有何贡献。
5.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斯诺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五、名词解释题1. 红军长征2. 延安3. 五星红旗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 红色政权六、简答题1. 简述红军长征的原因。
2. 简述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3. 简述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 鲁迅B 埃德加·斯诺C 老舍D 茅盾2、红军长征中,哪次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A 飞夺泸定桥B 湘江战役C 四渡赤水D 巧渡金沙江3、以下哪个人物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A 周恩来B 朱德C 李大钊D 毛泽东4、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以下不属于的是()A 爬雪山B 过草地C 强渡大渡河D 攻打南京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重点描写了红军的()A 军事策略B 生活状况C 政治信仰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
2、红军在陕北建立的根据地是_____。
3、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是_____。
4、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_____年。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_____。
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
答:《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2、简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答: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图谋,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分析毛泽东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形象特点。
答:毛泽东是一个极具智慧和远见的领袖。
他生活简朴,对工作充满热情,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善于思考,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和策略。
同时,他平易近人,与战士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受大家的爱戴和拥护。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至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 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
3.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4.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
员,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 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7.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 、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8.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A 、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0.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
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
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 、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 、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11.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 、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2.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
A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3. 阅读下列材料: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
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
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A 、《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
14. 阅读下列材料: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15.名著阅读(3分)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答案
1.《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1936.6-1936.10
2. 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3. 毛泽东,个人的成长轨迹,周恩来,八一起义
4. 徐海东,徐特立,朱作其,老李
5.D
6.C
7.D
8.B
9.B 10.B 11.D 12.A
13.毛泽东,B,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
14. 【答案】1936 年。
张学良杨虎城【答案】逼蒋抗日,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答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西安事变是一次爱国的行动,它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说明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5.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