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以及脂生物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63
脂类名词解释生物化学脂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度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性。
脂类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包括脂肪、磷脂、鞘磷脂和固醇等。
本文将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出发,对以上几种主要的脂类进行详细解释。
一、脂肪定义:指由甘油与三个不同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类化合物。
结构:甘油分子中心与三个脂肪酸分子中心上的羧基反应形成脂肪酸甘油酯,其中每个羧基都会与一个氢原子形成水分子。
因此,每个甘油分子可以连接三个脂肪酸。
功能:存储能量、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等。
二、磷脂定义:是由甘油或其他物质和两种或更多种氨基胆碱、乙醇胺和/或丝氨酸等氨基化合物组成的化合物。
结构:磷脂由亲水性头部和亲油性尾部组成。
头部通常是由氨基酸、乙醇胺或胆碱等带电离子化的分子,尾部则由脂肪酸或异戊二烯酸等非极性分子组成。
功能:构成细胞膜、参与信号传递、调节细胞活动等。
三、鞘磷脂定义:是一种特殊的磷脂,其结构包含一个亲水性头部、两个亲油性尾部和一个带正电荷的氮原子。
结构:鞘磷脂由亲水性的乙醇胺头部、亲油性的长链脂肪酸尾部和含有抗氧化剂的芳香族物质组成。
此外还含有一个氮原子,可以和其他生物分子形成氢键或离子键。
功能:参与神经递质释放和神经元间信号转导等。
四、固醇定义:是一类生物合成生成的包含四个环状碳原子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结构:固醇通过甾体桥连接四个环状碳原子环结构,其中第三个环状结构为六元环,其他三个结构为五元环。
功能: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和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合成荷尔蒙等。
总结:脂类是一类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磷脂、鞘磷脂和固醇等。
每种脂类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存储能量、构成细胞膜、参与信号传递等。
了解不同种类脂类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了解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1.脂类:脂肪酸(4C以上)和醇(甘油醇、神经醇、高级一元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2.脂:室温时为固态的脂肪;3.油:室温时为液态的脂肪;4.蜡: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成的酯;5.磷脂:含磷酸的单脂衍生物,分甘油醇磷酯、鞘氨醇磷脂;6.糖脂:含糖分子的单脂衍生物,分鞘氨醇糖脂和甘油醇糖脂。
7.脂肪酸(fatty acid):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成分。
8.必需脂肪酸:维持生长所需的、体内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如亚油酸、 DHA等。
9.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
10.酸败:油脂自动氧化生成挥发性醛、酮、酸的过程称为酸败。
11.糖脂(glycolipids):糖通过半缩醛羟基与脂质以糖苷键连接的化合物,是构成双层脂膜的结构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的单分子层中。
12.甘油糖脂:甘油二酯与己糖(半乳糖、甘露糖和脱氧葡萄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植物的叶绿体和微生物的质膜富含甘油糖脂。
13.萜类:又称为萜烯类化合物,分子中含10C以上,且组成为5的倍数的烃类化合物。
14.固醇类: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一类醇、酸及其衍生物,包括固醇和固醇衍生物。
15.胆汁酸:与脂肪酸或其他脂类结合成盐,乳化肠内油脂,增加脂肪酶作用位点,便于油脂消化吸收。
16.脂蛋白(lipoprotein,LP):脂质与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所组成的一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水。
17.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
18.生物膜(bioligical membrane):镶嵌有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的膜系统。
原核生物只有质膜,而真核生物除了质膜外,还有细胞器的膜,如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19.外周蛋白:分布于双层脂膜的外表层,与膜的结合比较疏松,容易从膜上分离出来;外周蛋白比较亲水,能溶解于水。
20.内在蛋白:蛋白部分或全部嵌在双层脂膜的疏水层中,不容易从膜中分离出来;主要以 -螺旋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