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砀山酥梨科技专项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果农之友2018.3栽培技术质量是提高效益的基础,为了提升砀山酥梨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在砀山酥梨的生产上应重点抓好肥水管理、修剪、植保等技术措施。
现将砀山酥梨提质增效技术总结如下,供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1土肥水管理1.1土壤管理可采取果园清耕制、间作制、生草制、覆草制、绿肥制等。
1.1.1清耕有四种耕作方式,即犁耕、耙地、中耕、镇压等。
1.1.2间作主要间作物为绿豆、矮秆大豆、花生、蚕豆、豌豆、油菜和药用作物等。
间作面积最大不超过果树面积的50%。
合理轮作,加强管理。
1.1.3生草草种可选用天然草,也可选用人工种植。
目前常用的草种以多年生草较为普遍,如白三叶等。
全年刈割4~6次,撒在行间或掩埋。
1.1.4绿肥绿肥品种可选用苕子等。
绿肥种植采用条播和撒播均可,秋播夏掩,也可自生自灭。
1.1.5覆草覆盖物可选麦秸、稻草、玉米秸秆及其他植物秸秆,可全园覆盖,也可树盘下或行间覆盖,厚度10~20厘米,覆后,草上可稍压土以防风刮或引起火灾。
1.2施肥施肥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如豆粕、绿肥和腐熟农家肥等),化肥为辅的原则。
施肥时要根据测土结果、树势状况、管理水平、目标产量做到按方按需按量施肥。
同时,也要加强绿肥的种植与管理,达到培肥地力,复壮树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1.2.1基肥基肥是为梨树全年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提供的基础肥料,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在每年秋季(9—11月)施用,用量为腐熟的农家肥(人畜粪、土杂肥、饼肥等)每生产千克果施千克肥,并补充适量的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肥(图1)。
1.2.2追肥主要在花前、果实膨大期施用,花前追施尿素为主,果实膨大期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2.3根外追肥前期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配以少量微量元素。
1.3灌水、排水1.3.1灌水时间萌芽前、春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采果后、初冬。
1.3.2灌水指标生长前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在70%左右,花芽分化期和果实采收期保持60%,若高于80%时应停止灌水晾墒,低于60%时要及时灌水。
提高砀山酥梨效益的措施作者:***来源:《果农之友》2022年第07期砀山县园艺场梨园1956年定植,主栽品种砀山酥梨,按12∶1配置授粉品种(马蹄黄梨、鸭梨等),株行距为4米×8米,亩产量2500~3500千克,亩效益3000~5000元。
品质是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关键指标,为了提升砀山酥梨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增加梨农收入,提出以下建议。
1 土壤改良1.1 果园生草果园生草采取人工生草与自然生草相结合的方法,以人工生草为主。
生草还田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碳、有机氮的矿化,以及磷、钾元素的释放、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从而提高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类的活性,对改良中低产土壤、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缓解由过度耕作和化肥過量施用导致的耕地退化问题。
自然生草应及时刈草还田,改善梨园生态环境。
根据砀山物候状况,可选用紫花苜蓿、白三叶、毛叶苕子等草种。
1.2 合理增施有机肥果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果园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针对砀山果园有机质含量偏低的状况,建议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丰富,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并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有机肥含有养分种类多但相对含量低,释放缓慢,而化肥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
两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有机肥种类主要推广堆沤肥和商品有机肥。
有条件的可以自行堆沤有机肥,没有堆沤条件的可以购买商品有机肥。
不同地块施肥标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的果园每亩施用1吨商品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果园适量多施用有机肥。
安徽砀山酥梨报告首先,安徽砀山酥梨的品种特点。
安徽砀山酥梨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品种改良技术,培育出了多个品种。
其中,以“巨无霸”和“中华魅力”最为有名。
这些品种果实较大,平均重量在200克左右,外观呈圆锥形,果皮黄绿色,果肉细腻多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有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安徽砀山酥梨的产地环境。
安徽砀山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果树生长。
该地区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雨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此外,该地区土壤酸碱度适中,有利于酥梨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而且,该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为酥梨提供充足的水源,满足果实的水分需求。
再次,安徽砀山酥梨的栽培技术。
安徽砀山酥梨的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和肥料,进行合理的疏果和修剪,以及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地非常重要。
酥梨需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土地进行栽培。
其次,在疏果和修剪方面,疏果是指将部分果实挑出,确保果实的大小均匀;修剪是指对树冠进行修整,促进光照和通风,提高果实的品质。
最后,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
对于酥梨来说,常见的病虫害有果实腐烂、根腐病和蚜虫等。
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喷洒农药,以保证梨树的健康和果实的质量。
最后,安徽砀山酥梨的市场前景。
安徽砀山酥梨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品质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安徽砀山酥梨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城市和一些发达地区,安徽砀山酥梨的销售额稳步增长。
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在栽培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日益增长的经验和能力,为安徽砀山酥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安徽砀山酥梨是一种优质的水果,有着独特的品种特点和口感。
在适宜的环境和科学的栽培技术下,安徽砀山酥梨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安徽砀山酥梨在市场上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豫财科〔2023〕63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河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豫财科〔2023〕63号各省辖市财政局,济源示范区财政金融局,有关县(市)财政局、航空港区财政审计局、省直有关部门: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2〕209号)和省农科院《关于推荐2023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函》等文件,经研究,现下达市(县、单位)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详见附件,省级单位列202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599-其他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政府预算经济分类科目列“50502-商品和服务支出”,市县收入列202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6-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60599-其他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市县根据具体支出用途列支)。
请及时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并按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转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豫财科〔2022〕32号)规定,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资金要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属于政府采购目录以内的支出项目,要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请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项目绩效目标,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附件:1.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表2.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绩效目标表2023年12月29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科技攻关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4.09.06•【字号】豫科项〔2024〕37号•【施行日期】2024.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科技攻关项目的通知豫科项〔2024〕37号各省辖市科技局、财政局,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各县(市)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决定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科技攻关项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须是河南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单位治理机制健全,管理规范,信用记录良好,具备承担项目实施的能力。
(二)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60岁,在同一类科技计划中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已承担省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尚未结项或验收的,不得申请新的项目资金。
同一项目负责人原则上每年只能承担一个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申报同一年度多类计划项目的,将根据各类计划项目立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查重确定。
(三)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材料时,须按照填报要求注意信息回避,在申请书第二、三、四、五部分不得出现项目负责人、申请单位等相关信息。
对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回避的,将按无效申报处理。
不接受涉密内容项目申报,申报材料请作脱密处理。
(四)各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筛选审核,强化科研诚信管理,加强科技伦理审查。
同一项目已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严禁重复或变相重复申请专项资金立项支持。
同一申报单位须通过单个推荐部门申报,不得多头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拟推荐项目情况需经内部公示。
(五)支持方式包括经费支持和指导立项。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25•【字号】皖发改皖西〔2022〕287号•【施行日期】2022.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推动我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等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大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一)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1.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细化落实各项帮扶政策。
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50%。
(省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落实)过渡期内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
(省自然资源厅牵头负责)组织省内20个经济较发达县一对一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3334个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省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省委组织部配合落实)2.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识别标注和动态管理。
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开展系统监测预警和实地督导,强化全过程监管,完善核查和销号制度,实行动态清零。
(省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二)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3.加强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
推动安置区大力发展配套产业,新建一批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烘干晾晒、分级包装等产业配套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中型以上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全覆盖。
安徽:砀山果蔬食品产业集群将获省级扶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6期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日前,笔者从砀山县发展改革委员会获悉,安徽省发展改
革委员会公布了该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议名单,砀山县果蔬食品产业集群入围,待
省政府正式认定后实施。
未来,该省将落实一系列扶持政策,力争打造一批百亿级县域产业集群。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多是县域的“拳头”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发展形成。
据了解,
安徽省将利用“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基金等,合作设立县域特色产业基金,支持集群(基地)项目;优先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申报相关国家级、省级示范点;优先支持国家和省级重大
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
此外,各市县也将统筹安排省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重点发展县域特
色产业。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制订系统性融资规划,合理提高
综合授信额度。
安徽砀山酥梨报告1. 引言安徽砀山酥梨作为中国传统名贵水果之一,以其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
本报告旨在介绍安徽砀山酥梨的产地、特点、栽培技术、营养成分以及市场需求情况。
2. 产地及特点安徽砀山位于中国东部,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砀山盛产酥梨,据考古学证明,安徽砀山已有近千年的酥梨栽培历史。
由于砀山地处淮河流域,土壤肥沃且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为安徽砀山酥梨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安徽砀山酥梨的外形呈卵形,果皮黄绿色,有明显的纵条纹,果肉细腻,脆嫩多汁,口感独特。
其香甜的味道和酥脆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栽培技术3.1. 土壤要求安徽砀山酥梨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种植基地。
土壤的pH值应在6.0-7.0之间,以保证酥梨植株充分吸收营养。
3.2. 栽植方法酥梨的栽培时间通常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最佳栽植时间。
栽植前需要深翻土壤,除去杂草和石块。
选择生长良好的酥梨苗,将其栽植在事先挖好的坑穴中,保持栽植孔周围的土壤松软,保证酥梨根系的良好生长。
3.3. 病虫害防治酥梨的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果树螟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定期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源和病株,合理管理果园,提高酥梨的自身抵抗力。
同时,酥梨的生长周期中,还需要定期施肥,合理控制水分,以保持状况良好的生长环境。
4. 营养成分安徽砀山酥梨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果胶、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等。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钙质吸收等。
此外,酥梨富含果胶,可起到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膳食纤维的存在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同时也能满足人体对纤维素的需求。
酥梨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钾等,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5. 市场需求情况安徽砀山酥梨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酥梨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砀山酥梨产品原产地及简介砀山为全国水果十强县之一,为全国果蔬加工第一大县。
其砀山酥梨是我国果品中的名产。
它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并兼有止渴生津、社热消暑、化痰润肺、止咳平喘通便利尿之功能。
驰名海内外。
砀山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酥梨第一县,砀山酥梨含有糖份,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头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梨汁、梨膏具有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十分喜爱的辅助药剂。
砀山酥梨的主要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当家品种。
其中以金盖酥品种质量最佳。
1987年砀山全县产梨一亿多斤。
砀山县园艺场获“国际龙马金奖”的“砀园”牌酥梨,果园场的“翡翠”牌酥梨,县果科所的无公害套袋酥梨,西南门镇的囗子贡梨,良梨镇的“皇考梨”,唐寨李庄镇的高产、优质的高档品种酥梨等数家拳头产品,以及县市力集园艺场被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并评为“中华名果”的“仙园牌”酥梨,更是名驰九洲,誉满天下。
砀山酥梨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从1958年砀山酥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年出口量均在400万斤以上,销运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砀山简介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东连本省萧县,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西部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毗邻。
全县共386个行政村,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可耕地127万亩,水果面积7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
全县辖13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砀城镇、李庄镇、唐寨镇、葛集镇、周寨镇、玄庙镇、官庄坝镇、曹庄镇、关帝庙镇、朱楼镇、程庄镇、良梨镇、赵屯镇,砀山经济开发区。
县政府驻砀城镇。
原地处黄泛区内,黄河故道及两岸大堤遗址横亘县境北部,东西长44千米,南北宽28千米,海拔54.8米,高出两侧滩地6.8米。
安徽砀山酥梨报告1. 引言安徽砀山酥梨,亦称豫酥梨,是中国安徽省砀山县的特产水果,以其甜美多汁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安徽砀山酥梨的种植、特点、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推广这一优良品种。
2. 种植环境和方法安徽砀山酥梨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砀山县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降水量适宜,温度适中,非常适合酥梨的生长。
同时,酥梨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耐寒耐旱,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种植酥梨的方法也需要注意,常见的繁殖方式有嫁接和扦插。
经过良好的管理和栽培措施,酥梨树能够在3年内结果,连续结果期可达8年以上。
3. 酥梨的特点安徽砀山酥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外观酥梨外皮呈金黄色,光滑细腻,并镶嵌有淡淡的红斑。
果实呈梨形,大小均匀,果皮薄而脆。
成熟的酥梨果肉酥脆多汁,纤维细嫩,口感极佳。
3.2 香味安徽砀山酥梨具有独特的香味,芳香扑鼻。
果肉酥脆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让人不禁一口接一口。
3.3 甜度酥梨的糖度适中,不过分甜腻,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需求。
4. 营养价值4.1 维生素含量安徽砀山酥梨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这些维生素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4.2 矿物质含量酥梨富含钾、镁等矿物质,能够帮助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维持心肌和神经的正常功能。
4.3 纤维素含量酥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
5. 市场前景安徽砀山酥梨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高品质、高营养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酥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酥梨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超市、农贸市场和电商平台等。
此外,还可以开发相关产品制作,如酥梨蛋糕、果酱等,以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6. 结论安徽砀山酥梨是一种优良的水果品种,具有独特的外观、香味和口感。
其营养丰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安徽科技1刘长虹:以科技创新为砀山酥梨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文/李环环(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刘长虹,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果蔬产品的精深加工和采后保鲜研究,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在农产品加工保鲜领域拥有扎实的研究基础。
作为一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多年来,刘长虹副教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情倾砀山、心系果农,默默挥洒着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的青春汗水。
一、发挥专业优势,着力以科技优化传统工艺砀山县是我国水果的主产区,砀山酥梨更是名扬天下,是砀山县乃至皖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虽然砀山酥梨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加工过程受传统工艺制约,存在着加工不规范、无相关质量标准和产品种类单一等发展瓶颈,导致砀山酥梨价格起伏不定,产业发展一度走入低谷,甚至陷入了经营困境。
初到砀山,刘长虹面临这样的难题时,却显得很乐观,因为长期的果蔬加工科研经历告诉她,只要耐心踏实开展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落地,砀山酥梨必将在国内果蔬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她首先想到对砀山酥梨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强砀山酥梨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优质品牌。
虹发现砀山酥梨重要加工产品梨膏的传统加工工艺会造成产品严重褐变,不仅影响了梨膏的风味和外观,而且还会降低梨的营养成分和价值;同时,作为梨膏加工副产物的梨渣,一般作为废料遭到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刘长虹回到实验室,带领团队对梨膏传统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何改善梨膏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和对加工副产物梨渣进行开发应用成为她每天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比多种方案,尝试了不同方法,她和团队提出了复合护色剂护色技术和真空蒸发浓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梨膏产品的褐变问题;同时提出将梨渣进行再提取,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并添加到梨清汁中,不但解决了废渣处理问题,而且增加了梨膏的食用价值,使得新版梨膏具有减缓消化速度、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以及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功效。
砀山强化砀山酥梨种质资源保护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09年第10期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与安徽农业大学及其生命科学院合作,对砀山酥梨种质资源发生的变异情况进行遗传性状测定,从根本上强化砀山酥梨种质保护。
为了做好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科研、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工作,该管委会建立了两处种质资源圃基地。
一处位于国有砀山县园艺场八分场,面积6.5 hm2.其中百年以上老梨树647株,树龄200年以上的“梨树王”2株。
该基地共有砀山当地酥梨品种8个,分别是砀山酥梨、马路蹄黄、鸡爪黄、紫酥、鹅黄、青皮糙、伏梨、水葫芦等品种。
另一处基地在国有砀山县园艺场三分场境内,面积7 hm2.主要保存有砀山酥梨、砀山酥梨芽变、放射性元素60Co辐照材料、杂交育种等。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12.21•【字号】豫科〔2021〕182号•【施行日期】2021.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正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豫科〔2021〕182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科技局、财政局,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科技、财政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2022年计划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和脱贫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一批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支撑县(市)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战效果,助推乡村振兴。
具体工作方案如下:一、实施原则(一)需求导向,突出重点。
紧密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需求,以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增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领带动和科技特派员建设为重点,提升县(市)产业发展水平。
(二)绩效为先,强化考核。
强化目标管理,项目申报时即明确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机制。
县域创新绩效评价和科技特派员优秀受援县(市),优先予以支持。
(三)政府引导,多元投入。
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合机制作用,坚持经费来源多元化原则,以省级财政投入鼓励地方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四)责任明确,协同推进。
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机制,发挥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组织机制,各方权责清晰,协同推进。
二、管理职责(一)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负责专项的总体协调、立项批复、监督管理、绩效评价和指导服务等。
(二)省辖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本地区项目咨询论证、审核推荐、实施管理;负责协调落实本级的资金、政策等保障条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22•【字号】皖政办秘〔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2月22日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发挥皖北空间、资源、市场优势,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
以世界的眼光,高起点打造绿色食品的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全新产业生态,加快建设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布局优化、规模巨大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高质量发展,构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战略思维、创新理念。
善于用市场化的思维系统谋划、推进发展,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发挥资本力量,实现与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更多耦合和最优组合。
借助平台思维,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理念,谋划产业生态系统,以产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各类市场主体,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
用好生态理念,整体谋划、通盘考虑,推动各要素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形成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相互链接、分工协同的生态圈系统。
安徽:砀山酥梨入选省政府优先打造“领衔单品”
葛德光
【期刊名称】《中国果业信息》
【年(卷),期】2024(41)5
【摘要】2024年2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将在遵循市场逻辑,明确主攻方向的前提下,立足皖北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头雁产业”,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优先打造一批“领衔单品”。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葛德光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高产王”助力酥梨特色产业发展 2017年度砀山酥梨王启动大会在安徽砀山召开
2.安徽:砀山入选“酥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安徽:砀山酥梨入选全国百强品牌
4.安徽:砀山打造国内首个“区块链村”酥梨数据未来可助农融资
5.安徽:砀山打造酥梨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集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05.31•【字号】皖农科函〔2024〕425号•【施行日期】2024.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集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项目的通知各市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厅属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锚定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目标,整合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资源,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现就征集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要求1.项目优先着眼品种选育、高效种养、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
2.项目要体现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落实产业科技思想,突出企科联合、场景驱动、市场检验等要求,绩效要突出推广应用面积、市场占有率、国产化替代率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3.项目一般由企业牵头承担,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攻关,围绕产业链难点卡点布局任务,设立3-5个子课题。
4.项目总投资1000-3000万元,财政资金占比不超过40%,剩余资金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
二、推荐材料1.项目负责人填报安徽省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1),在推荐多个项目时择优排序。
2.每个推荐项目分别撰写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项目推荐书(附件2)。
推荐书由项目概况和组织实施方案两部分构成,控制在3000字以内。
三、推荐名额本次项目征集采取限额推荐方式。
每市推荐不超过5项,其中淮北、亳州、阜阳、宿州、蚌埠、六安、淮南、滁州等皖北8市围绕绿色食品产业每市增加2项,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科技学院各8项,其他省级以上(含省级)涉农科研院校每家不超过3项,厅属相关单位每家不超过3项。
安徽:砀山酥梨地标建设获专项资助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8期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日前,笔者从砀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获悉,由该县生产的砀山酥梨入围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保护工程”,将获得500万元专项资金,以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
该项目建设为1.5年,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
将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和质量提升,建设砀山酥梨标准化生产基地30.77 hm2,主要包括生产基地道路建设、设施配套、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物联网建设等;授权贫困村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绿色食品,建设砀山酥梨生产企业10家,建设农产品快检室;更新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设备,主要采购农药残留气质检测仪、糖度检测设备等。
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规范砀山酥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包装标识,支持砀山酥梨农产品生产企业使用统一规范的包装标识,全县选择10家生产企业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标识、包装及产品溯源建设。
砀山现有连片果园4.67万hm2,年产砀山酥梨、黄桃等各类水果170万t,产值50亿元。
其中有2 500年栽培历史的砀山酥梨连片果园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全县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砀山酥梨)标准化生产基地3 340 hm2,砀山酥梨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有27家。
省财政砀山酥梨科技专项
简报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第02期总08期 2006年5月15日砀山酥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计划启动
2006年4月28日,由砀山县政府组织,县农委、水果协会召集的省财政砀山酥梨专项技术培训班在砀山县党校礼堂举行,从而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项目培训计划。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主要为砀山酥梨产区乡镇农技人员,共100余人,培训班由徐义流、黄永丰和田娟3位专家主讲。
培训内容为:砀山酥梨产业化的有关问题与对策,砀山酥梨土肥水管理技术和砀山酥梨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
培训班由县农委主任杨鹏程主持,宿州市农委总农艺师马述松作了总结发言。
砀山县政府对本次培训班十分重视,并以县政府名义向有关乡镇下发了培训通知,要求广大农技人员和果农踊跃参加。
砀山县农委和县水果协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培训当天,因修路停电,县农委同志及时借来发电机,保证了培训的正常进行。
会后,项目组还免费发放了500份“砀山酥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单行本,培训获得了预期效果。
砀山酥梨果实套袋技术研讨会在砀山召开
砀山酥梨果实套袋技术是关系到砀山酥梨品质的一项关键技术,但目前这项技术还不够成熟。
为此,项目组于2006年4月27日在砀山召开了砀山酥梨果实套袋技术研讨会。
会议由砀山县农委、水果协会召集,省农科院园艺所徐义流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专家有陈昭存、马述松、杨鹏程、林源、田娟、雷波、陈加红、孙运华及项目组成员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套袋技术是目前梨、苹果等水果生产的必备技术之一,它对果品的食用安全性和商品性影响极大。
专家们结合自己多年来果实套袋的实践,提出了可能影响砀山酥梨套袋效果的几个因素。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设计了2006年砀山酥梨套袋技术的试验方案,选择了十种不同类型的果袋组合,分别在砀山县果园场、砀山园艺场、萧县东阁园艺场,选择三个不同套袋时间,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多重比较观察。
该试验已于5月2日开始实施。
砀山酥梨优良变异高接观察
2006年3月初,项目组将2005年筛选出的砀山酥梨15个优良变异枝条,分别在砀山县园艺场、县农委果树试验场和省农科院园艺所实验果园进行了高接,并选派专人观察、记载其植物学性状。
目前,品种成活率为100%,嫁接成活率为99%,萌发的嫁接枝条长势良好。
此外,还对自花结实的变异进行套袋验证,初步结果表明,平均自花结实率为15%。
基地建设与试验示范工作稳步开展
2006年3月30日,项目组在砀山县园艺场和果园场示范园,分别设置了“性引诱”装置和频振式杀虫灯,灭杀害虫的效果显著,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
园艺场、果园场负责人对此项园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亲自指导安装。
2006年4月20日,项目组在砀山园艺场示范园种植了30亩三叶草,开始了果、草、牧、沼生态果园建设的技术探讨。
目前草坪长势良好。
2006年5月15日,梨园地膜覆盖技术示范在砀山园艺场示范园展开,面积为60亩。
2006年3月以来,项目组在砀山果园场实施了地面覆盖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施用不同饼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试验,为砀山酥梨的安全、优质生产提供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