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核电子学第3章放大器2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33
实验三 线性脉冲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脉冲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掌握线性脉冲放大器的主要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放大器第三放大单元的测试;2、BH1218线性脉冲放大器主要指标的测量。
三、实验原理图3-1 BH1218型线性放大器结构框图电路原理:本实验采用BH1218型线性脉冲放大器,整个放大器是由输入极性转换,一次极-零相消的微分电路,四级放大电路,三级积分电路和基线恢复器等组成,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
BH1218型线性脉冲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2所示。
输入信号首先经过极-零相消的微分电路,微分时间常数分0、s μ5.0、s μ1、s μ2、s μ3、s μ4、s μ5、s μ6八档由开关2K 进行选择,极-零补偿可由调节1RV 的值实现,从而可消除具有指数衰减后沿信号经微分后所产生的信号的下冲部分,使后接的放大单元能正常工作。
微分后的信号经极性转换开关1K 加到由运算放大器1A (LF357)构成的第一放大级,输入为负信号时从1A 的反相输入端输入,放大单元反向输入时的放大倍数取决于9R 、11R 的值;输入为正信号时从1A 的同相输入端输入,放大单元同向输入时的放大倍数取决于12R 、13R 、9R 、11R 的值。
不论输入的信号极性是正还是负,本级均输出正极性信号。
第二放大级由运算放大器2A (LF357)构成同相放大级,由整机的放大倍数粗调开关的位置决定本级是否接入电路,在整机放大倍数较小时,第一级放大的信号直接进入第三放大级,本放大级不起作用;在整机的放大倍数较大时,第一级放大的信号经本放大级放大后进入第三放大级,使整机的放大倍数提高。
第三放大级由运算放大器3A (LM318)构成反相放大级,本放大级的原理如图3-3,前级的信号经增益粗调开关3K 进入该放大单元,由原理图可看出,将27R 和2RV 接入反馈回路的电阻之和看做2F R ,反相输入端的电阻23R 、24R 、25R 之和看做1F R ,则本级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123F F R R A -= 增益粗调开关3K 的位置不同,1F R 的值不同,增益细调电位器的位置不同,2F R 的值不同,因此调节3K 和2RV 均可改变本级的放大倍数,整机的放大倍数是各放大级放大倍数之积,因此就改变了整机的放大倍数,也就是放大器增益粗调和细调的原理。
实验⼆电荷灵敏放⼤器实验⼆电荷灵敏放⼤器⼀、实验⽬的1、进⼀步掌握电荷灵敏放⼤器的电路结构的特点和⼯作原理。
2、学习电荷灵敏放⼤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法。
3、掌握电荷灵敏放⼤器的特点和⽤途。
⼆、实验内容1、静态⼯作点测试;2、上升时间测量;3、电荷灵敏度测量;4、⾮线性测量;5、噪声特性测量。
三、实验原理当给半导体探测器加上反偏压后,如果有射线照射,则在探测器的灵敏区内产⽣电⼦-空⽳对,其数⽬与射线粒⼦在灵敏区内损失的能量E 成正⽐。
这些电⼦-空⽳对被探测器结电容d C 收集,形成电压脉冲,其幅度为:dC Q U =,这⾥Q是收集到的电荷量。
图2-1 电荷灵敏放⼤器原理图由于半导体探测器的结电容d C 随外界温度和外界偏压⽽改变,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度不稳定,给能谱测量带来很⼤困难。
为解决此问题,需要使⽤电荷灵敏放⼤器。
电荷灵敏放⼤器原理如图2-1所⽰。
其中d C 是半导体探测器的结电容,r C 是放⼤器的输⼊电容和分布电容之和。
f C 为反馈电容。
如将反馈回路的电容等效到输⼊端,则输⼊端的总电容为()fr d CA C C 01+++。
当半导体探测器输出电荷Q 时,在放⼤器输⼊端形成的信号电压为()fr d sr CA C C QU 01+++=如果满⾜条件10>>A ,()r d f C C C A +>>+01,则 fsr CA Q U 0≈放⼤器的输出信号幅度为 fsr sc CQ U A U -=?-=0由此可见,只要满⾜上述条件,电荷灵敏放⼤器的输出信号幅度就仅与探测器输出的电荷Q 成正⽐,⽽与探测器的结电容d C 和放⼤器的输⼊电容r C ⽆关。
输⼊单位电荷所产⽣的输出电压值为fsc CU 1-=fC1-称为电荷灵敏度。
由式可见,要提⾼电荷灵敏度,应选择较⼩的f C 值。
本实验所⽤FH1047A 电荷灵敏放⼤器,其电路原理如图2-2。
其中,1T 采⽤结型场效应管3DJ7G ,它具有极⼩的栅流,很⾼的输⼊电阻,很⼩的输⼊电容,这是获得低的噪声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