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表
- 格式:xls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200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课总课表
说明:
1.本课表执行时间为2011年8月29日至2012年1月14日,共20周,第19-20周为考试时间。
2.上午4学时,下午3学时,每学时45分钟。
3.计划学时:内科学184+8学时;妇产科学82+14学时;儿科学83+10学时;眼科学32学时;耳鼻咽喉科学32学时;核医学16学时;康复医学16学时;临床技能实验学32学时;临床药理学16学时;循证医学16学时;法医学16学时;临床营养学16学时。
4.临床技能实验学32学时请按照学校《关于2011学年第一学期“临床技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安排的通知》要求排课,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教学模具或床旁教学达到教学要求。
其中:内科学8学时(胸腔穿刺术4学时;骨髓穿刺术4学时);妇产科学14学时(产科检查2学时;妇科检查2学时;分娩机转4学时;会阴切开术、人流、取环、难产手术操作6学时);
儿科学10学时(儿童骨穿1学时;儿童急救气管插管3学时;婴儿腰穿1学时;Simbaby5学时)。
5.各教研室严格按计划学时排课,理论课与见习课的比例为1:1.2,多余课时、节假日不排课。
6.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147人,组次为1-10,每组14-15人,精神医学专业20人,组次为11-12,每组10人,严禁合组带教,详见见习安排表。
7.大课地点:一教室
见习课地点:临床技能实验学(部分)—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其他由各教研室脱产老师另行通知
8.临床药理学、临床营养学、法医学、循证医学的教学由其他学院承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务部
2011年7月200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课见习组次轮换表。
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
1. 基础医学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医学基础知识。
2. 临床医学基础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这些课程主要介绍各个临床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3.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这些课程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
4. 中医临床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临床实习,学习中医诊
断和治疗技术。
5. 西医临床实践,学生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西医临床实习,学习
西医诊断和治疗技术。
6. 综合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统计学、科研方法学等,这
些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总的来说,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涵盖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
医学理论和实践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西医诊疗技术又懂得中医诊疗技术的临床医生。
不同学校和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以上内容是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的主要内容。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6级
临床医学专业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课程
科教部
二〇一九年八月
通知
各教研室:
新学期伊始,先诚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延安大学医学院2016级本科见习生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从2019年8月26日正式开始了,依据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新大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具体详见教学大纲。
本学期见习生理论教学1-13 周,实践教学3-16 周,请各带教老师认真核实“课程表”、“见习课程分配表”和各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联系科教部进行调整。
另外,请各带教老师按照“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教案”和课件模版,统一格式,认真填写每节课教案,精心做好PPT,课程讲授完毕后及时将教案及PPT交至各授课班级学委处,以备科教部留存。
科教部
2019年8月6日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6级
临床医学专业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2016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见习课时分配
外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理论教学:1-13周见习教学:3-16周
理论教学:1-12周见习教学3-16周
妇产科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神经病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精神病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理论教学:1-9周见习教学:7-13周
口腔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理论教学:1-10周见习教学:3-11周。
临床医学学生本科课表
一、基础医学课程
1.解剖学
2.生理学
3.药理学
4.病理学
5.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6.病理生理学
7.药理病理学
8.医学遗传学
二、临床医学课程
1.内科学
2.外科学
3.妇产科学
4.儿科学
5.神经病学
6.精神病学
7.传染病学
8.耳鼻喉科学
9.眼科学
10.口腔科学
11.皮肤性病学
12.核医学与影像诊断学
13.全科医学
三、医学实验与实践
1.基础医学实验课程
2.临床医学实验课程
3.医学影像技术实践
4.医学实验室诊断实践
5.临床技能培训实践
6.临床实习实践
7.公共卫生实践
8.预防医学实践
9.社区卫生服务实践
10.临床见习实践
11.临床实习实践与训练
12.专业实践活动
四、医学人文与伦理
1.医学伦理学课程
2.医学人文课程
3.医患沟通与交流课程
4.医疗法律法规课程
5.卫生政策与卫生管理课程
6.社会医学课程
7.医学心理学课程
8.公共关系学课程
9.社会工作课程
10.人文素质培养课程
11.人文素养提升课程
12.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如艺术欣赏、音乐欣赏等)等。
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预防医学导论
2.卫生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基础
3.环境卫生学与职业病学基础。
临床医学课程表摘要:一、引言二、临床医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临床实践课程三、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2.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四、课程学习的方法和建议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3.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结语正文:一、引言临床医学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
临床医学课程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课程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临床医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3.临床实践课程临床实践课程包括附属医院实习、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等,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临床医学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以满足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2.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四、课程学习的方法和建议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临床医学课程学习需要团队合作与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参加学术活动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结语临床医学课程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安排
摘要:
一、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概述
二、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四、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
正文: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是一项专业的医学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主要部分。
该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医学专业人才。
一、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概述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预防医学等;后两年主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
二、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的总时间为五年,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临床理论和见习占用三年半时间,临床内、外、妇、儿及各科实习占用一年时间。
此外,还有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实践和早期接触临床等环节。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的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主要
涉及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预防医学等方面;临床医学主要涉及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方面。
四、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
教学基本要求包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一套优化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自学能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外语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临床医学课程目录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公共基础课、生物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
公共基础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史等;生物医学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实验等;临床医学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内科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基础等。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临床医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
临床医学是医学的核心领域之一,是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学科。
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医学三个主要领域。
在基础医学领域,主要学习各种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这些知识是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知识的基础。
在临床医学领域,主要学习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疾病的预防控制、医学影像、手术操作技能等,这些知识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必要条件。
在社会医学领域,主要学习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医疗保健管理等,这些知识是医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必备素质。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要在学院和医院之间进行学习和实践,掌握医疗实践技能。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注重教学实践和实习,要求学生要在接受理论和实践培
训的同时,积极参与医疗实践活动,擅长各项检查技术和基础诊断技能,充分理解临床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此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还强调国际化,与不同国家的临床医学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
学生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全球卫生服务做出贡献。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是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国际化。
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医疗实践技能,加强临床实践和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培养素质高、专业强的临床医生,为全球医疗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临床医学课程表摘要:1.引言:介绍临床医学课程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课程内容:详细列举临床医学课程的主要内容3.课程设置:介绍临床医学课程的学期安排和学时分配4.课程目标:阐述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5.结论:总结临床医学课程表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引言】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而临床医学课程表则是为此目标提供指导和保障的重要工具,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临床医学课程表的内容和设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学习工具。
【课程内容】临床医学课程表的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2.临床技能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诊断能力。
3.公共卫生课程: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4.医学伦理学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和心理素质。
【课程设置】临床医学课程表的学期安排和学时分配通常如下:1.第一学期:主要安排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等,学时分配约为总学时的30%。
2.第二学期:主要安排临床技能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等,学时分配约为总学时的40%。
3.第三学期:主要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和医学伦理学课程,学时分配约为总学时的20%。
4.第四学期:主要安排实习课程,学时分配约为总学时的10%。
【课程目标】临床医学课程表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培养良好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诊断能力。
3.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和心理素质。
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一览表 ##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 Overview.Year 1。
Courses:Anatomy.Biochemistry.Cell biology.Embryology.Genetics.Histology.Immunology.Microbiology.Pathology.Year 2。
Courses:Clinical skills.Emergency medicine.Family medicine.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phthalmology.Otorhinolaryngology.Pediatrics.Physical diagnosis.Psychiatry.Surgery.Year 3。
Clinical rotations:Clerkships in the core clinical disciplines of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pediatrics, an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Electives in other areas of medicine.Year 4。
Continued clinical rotations:Additional clerkships in subspecialties such as cardiology, endocrinology, gastroenter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ives.Preparation for residency applications.Additional Components.Research: Many medical schools require students to complete a research project or thesis.Community service: Medical schools also emphasize community service and requi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activities.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ents may participatein a variety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studentgovernment, clubs, and sports teams. ## 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一览表。
大一临床医学课程表一、导言大一临床医学课程是医学生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们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本医学科目,并逐渐培养对临床医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课程安排1.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通过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学生们将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绪论:解剖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骨骼系统:骨骼的组成、骨骼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肌肉系统: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泌尿系统:泌尿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系统: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感觉器官:眼、耳、鼻和口腔的结构和功能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通过对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研究,学生们将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
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神经生理学: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肌肉生理学: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机制- 循环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的循环和调节- 呼吸生理学: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调节- 消化生理学: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泌尿生理学:泌尿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激素的合成和调节- 感觉生理学: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觉的传导和感觉门控理论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科学,通过对疾病的形态学和功能异常的研究,学生们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绪论:病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炎症与免疫:炎症的基本过程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损伤与修复:组织损伤的类型和修复过程- 肿瘤学:肿瘤的发生和分类- 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三、结语大一临床医学课程为学生们奠定了坚实的医学基础,为他们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