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8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蓝芩提取物。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冒、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它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冒、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痛、咳嗽、鼻塞等。
蓝芩口服液通过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在临床应用中,蓝芩口服液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一般情况下,成年患者每次口服10-15ml,一日3次;儿童按体重计算,一般为每次口服0.2-0.3ml/ kg,一日3次。
患者在服用蓝芩口服液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有助于加速病情康复。
二、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是由于蓝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在临床上,患者出现发热、咽喉痛等症状时,常常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蓝芩口服液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快病情康复。
2、抗菌消炎:蓝芩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这种抗菌消炎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疾病的病程。
3、抗病毒:除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外,蓝芩口服液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种抗病毒作用对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蓝芩口服液的新进展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与新进展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针对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进行探讨,以期对其临床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
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1. 治疗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临床上常常将蓝芩口服液与其他中药制剂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2. 缓解咽炎咽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干燥、灼热等。
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利咽、抗炎镇痛的作用,对缓解咽炎症状有一定疗效。
3. 改善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扁桃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热、咽部充血等。
蓝芩口服液可通过抗炎、抗菌的作用改善扁桃体炎症状,对炎症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5. 预防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使用蓝芩口服液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生率。
以上为蓝芩口服液常见的临床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药物配方和用药方案,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用药。
蓝芩口服液的新进展:1. 临床研究显示,蓝芩口服液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表现出较为广泛的抗病毒活性。
2. 研究发现,蓝芩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皂苷类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成分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3.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蓝芩口服液的制剂工艺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高,新型的蓝芩口服液在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方便和有效。
4. 临床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还具有对抗细菌耐药菌株的作用,对一些常见的耐药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效果。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1. 引言1.1 蓝芩口服液的概述蓝芩口服液是一种以蓝芩为主要药材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功效。
蓝芩口服液具有较好的药效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各种炎症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喉痛等。
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免疫调节等领域,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蓝芩口服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中成药。
通过进一步研究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改进,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意义蓝芩口服液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有广泛应用,对于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而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在免疫调节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研究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改进。
2. 正文2.1 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1. 抗病毒作用:蓝芩口服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多种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抗菌作用:蓝芩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系统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3. 抗炎作用:蓝芩口服液中的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4. 免疫调节作用:蓝芩口服液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 抗氧化作用:蓝芩口服液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健康水平。
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多方面,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2.2 蓝芩口服液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1. 抗病毒作用:蓝芩口服液含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活性,可以有效抑制呼吸道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感染病毒所致的炎症反应。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有效成分组成,包括龙胆草、黄芩、黄连、泽泻等;其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利尿通便、镇痛等。
该药品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暑、腹泻、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近年来,蓝芩口服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已取得一些新的进展。
1、对临床输液有辅助疗效临床上,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如剖腹产、肠胃手术等),需要通过输液途径给患者补充营养或药物,但输液过程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负担,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该问题,蓝芩口服液可以作为输液的辅助疗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同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
研究表明,在给予口服蓝芩液的患者中,输液时间和输液总量均明显降低。
2、改善微生态环境近年来,微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广泛地认同,而蓝芩口服液在维护人体微生态环境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
该药品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提高有益菌的比例,同时对有害细菌有抑制作用。
这对于维持肠道健康、保护免疫系统具有积极意义。
3、预防食物中毒现代生活中,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蓝芩口服液中所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其中龙胆草和黄连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起到预防食物中毒的作用。
4、对青少年咳嗽有疗效蓝芩口服液对于青少年咳嗽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的青少年咳嗽患者,咳嗽次数和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也为蓝芩口服液在临床治疗上的适用范围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总之,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值得信赖的中药制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未来的研究工作将继续深入挖掘其疗效和相关机制,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9例)。
对照组给予氨咖黄敏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蓝芩口服液DOI: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
常见病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起病急,且具有泛发性及易感性,对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一定影响,甚至病情变化演变成更重的疾病。
目前,临床上对病毒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仍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采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门诊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2 例,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 例和对照组49例。
治疗组男20 例,女23 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岁;病程3 h~2 d。
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19~50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2 h~d。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营养不良者者;②患有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者;③对氨加黄敏胶囊及蓝芩口服液成份药物过敏者;④患者病情恶化,不按医嘱坚持服药,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需终止试验者;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⑥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1. 引言1.1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蓝芩口服液被广泛应用,能有效缓解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蓝芩口服液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炎等症状。
在皮肤病领域和肿瘤辅助治疗中,蓝芩口服液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备受期待,将为疾病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2. 正文2.1 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研究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制剂。
近年来,关于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在抗炎方面,实验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这为蓝芩口服液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病等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抗菌、抗病毒方面,蓝芩口服液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这也为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适用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研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相信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将会得到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2.2 蓝芩口服液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蓝芩口服液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炎症程度,缩短疾病持续时间,降低复发率,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了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问题。
蓝芩口服液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蓝芩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口服液,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蓝芩口服液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满
意的疗效。
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蓝芩口服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不断取
得新的进展。
首先,关于蓝芩口服液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咳嗽的疗效得到了证实。
在一项开放性临床
研究中,将蓝芩口服液与美国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蓝芩口服液治疗效果与阿奇霉素相当,同时,蓝芩口服液在治疗咳嗽、胸痛等症状方面也
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蓝芩口服液还可以有效治疗急性气管炎,并能够减轻气管痉
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其次,现在对蓝芩口服液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蓝芩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蓝芩
黄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蓝芩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肝脏和胃肠道等器官
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同时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因此,除了作为传统中
药口服液外,蓝芩黄酮也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药物配方等领域。
另外,有研究发现,蓝芩黄酮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一项实验研究中,通过
给小鼠口服蓝芩黄酮,发现其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这表明,蓝芩口服液除了具有直接的药理作用外,还具有增强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的作用,
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抵抗各种感染和疾病。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以蓝芩、金银花、连翘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经过复杂的提取工艺制成的口服液。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多种功效。
在临床上,蓝芩口服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及新进展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本文将就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蓝芩口服液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鼻窦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疾病。
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的功效,对于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在服用蓝芩口服液后,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均有所缓解,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蓝芩口服液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了以上三种疾病外,蓝芩口服液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尿路感染、痢疾、乙型肝炎等。
临床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在这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得到了患者的积极反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及新进展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完善,蓝芩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蓝芩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有效提高了蓝芩口服液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蓝芩口服液在不断扩大适应症的基础上,还在新型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及新进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蓝芩口服液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0×109/l)、或偏高(但wbc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让患者安静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泠敷),体温超过38.5 ℃时给予药物退热治疗,对频繁咳嗽者加用化痰止咳药,严重鼻塞者给予呋麻滴鼻等对症治疗,病情严重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加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10ml*6支/盒)口服治疗,20ml/次,均为3次/d,疗程3 d。
1.3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服药12~48 h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流涕、鼻塞等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有效:服药48~72 h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流涕、鼻塞等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无效:服药72 h体温未恢复正常,咳嗽、流涕、鼻塞等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2.1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经过3天治疗后的疗效对比,见表1。
治疗组患者经过3天的治疗后,治愈40例(80 %)、显效6例(12%)、有效3例(6%)、无效1例(2%),总有效率为98 %,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中1例患儿有皮疹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
2.2 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见表2。
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和/或鼻塞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上呼吸道感染是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长期以来,在全科门诊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中一直占首位[3]。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有发热、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咳嗽等。
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90例临床观察陈敏华【摘要】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注射乳糖酸红霉素和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口服蓝芩口服液.比较两组退热、咽痛消失时间、喉中痰鸣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喉中痰鸣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蓝芩口服液;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临床疗效【作者】陈敏华【作者单位】广东省新丰县人民医院新丰5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作为咽部、喉部和鼻腔等部位引起的疾病群总称,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更是常见性疾病,门诊量超过六成。
其致病源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多以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为主[1]。
上呼吸道感染受外界诱发因素(如天气、环境、灰尘和温度等)影响较大,其中又以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最为普遍,发病率可高达5%以上,近年来呈现逐年递增现象。
临床用药治疗上,目前国内各地级市医院仍普遍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和乳糖酸红霉素,但常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效果不尽理想的报道[2,3]。
本文中,笔者以我院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成药制剂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MP感染,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新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消炎、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流感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通过研究与临床实践,蓝芩口服液的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进展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新进展方面进行介绍。
一、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蓝芩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多种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消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
1. 清热解毒:蓝芩口服液含有黄芩,其主要成分为黄芩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等作用,可以清热明目、解毒抗炎。
2. 抗病毒:蓝芩口服液中的连翘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呼吸道病毒的复制,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抗菌:蓝芩口服液中的板蓝根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4. 消炎:蓝芩口服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组织肿胀、疼痛等症状。
蓝芩口服液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流感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对蓝芩口服液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其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逐渐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1. 呼吸道感染:蓝芩口服液对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缓解咳嗽、咽痛、咳痰等症状,有助于加速病情的康复。
2. 咽喉炎:蓝芩口服液能够减轻咽喉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咽喉肿痛、炎症等症状,对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
3. 流感:蓝芩口服液对于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缓解流感患者的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有助于缩短病程。
近年来,蓝芩口服液还逐渐应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水痘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逐渐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制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总结,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上也不断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蓝芩口服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6-04T15:04:04.4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作者:张伟琴[导读] 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摘要】目的探讨将蓝芩口服液运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9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均口服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98例患者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后,痊愈率40.82%,显效率31.63%;有效率18.37%;无效率9.18%,临床总有效率为90.82%,平均痊愈时间为(2.81±0.3)d;结论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上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再加上临床上大量应用抗生素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种类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传统临床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采用对症治疗,而蓝芩口服液属于一类由中药构成的制剂,将其运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毒副作用小、镇痛、解热、抗病毒等功效显著。
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具体治疗情况简单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来源于2017年0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9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患者起病急,并且病程不超过3d,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流涕、咽干、咳嗽等;(2)体格检查:所有患者经体格检查发现咽部明显充血,咽峡部滤包明显且数量多,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
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邢彬;刘彦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2(021)002
【摘要】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以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安全、有效.【总页数】1页(P320)
【作者】邢彬;刘彦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解放军66178部队卫生队,天津30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9
【相关文献】
1.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80例临床分析 [J], 徐静
2.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温慧;甄党霞
3.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温慧;甄党霞
4.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秦黎
5.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J], 张曙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蓝芩口服液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蓝芩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由多种中草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降火等功效。
在临床上,它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近年来,蓝芩口服液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进展,下面就来看一看。
一、蓝芩口服液的疗效1. 抗病毒作用蓝芩口服液中含有黄芩苷、芦荟大黄素等活性成分,可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 抗菌消炎作用蓝芩口服液中的黄芩苷、苦参碱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功效,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临床上,蓝芩口服液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3. 免疫调节作用蓝芩口服液中的多糖、黄酮类等成分,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其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强。
有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可调节人体的T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力。
1. 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蓝芩口服液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对多种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包括H1N1、H3N2、RSV等。
此外,研究还发现,蓝芩口服液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2. 对咽炎的治疗作用有研究表明,蓝芩口服液对咽炎的治疗效果也很不错。
一项针对儿童咽炎的临床研究发现,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的患儿,症状明显减轻,咽部疼痛、炎症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总之,蓝芩口服液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成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对其研究也有了一些新进展,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广泛的临床领域。
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9例)。
对照组给予氨咖黄敏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95.40%、81.40%),高于对照组(81.63%、5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蓝芩口服液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13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
常见病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起病急,且具有泛发性及易感性,对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一定影响,甚至病情变化演变成更重的疾病。
目前,临床上对病毒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治疗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仍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采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门诊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2 例,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 例和对照组49例。
治疗组男20 例,女23 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0.32±6.21)岁;病程3 h~2 d。
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19~50 岁,平均年龄(31.23±6.46)岁;病程2 h~
2.5 d。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营养不良者者;②患有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者;③对氨加黄敏胶囊及蓝芩口服液成份药物过敏者;④患者病情恶化,不按医嘱坚持服药,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需终止试验者;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⑥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1. 3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氨咖黄敏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蓝芩口服液, 20 ml/次,3 次/d;嘱患者多休息、避吹风及剧烈运动;多饮水,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温补性中药。
两组疗程均6 d, 6 d后复诊,治疗过程中
随访。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6 d判定疗效。
治愈: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症状完全消退;好转: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症状未减轻。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1.40%,对照组治愈率5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 P<0.05)。
见表1。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为内科门诊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部痒痛、咳嗽、全身酸痛等。
查体可见咽部分泌物增多、黏膜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组织肿大,若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诸多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中耳炎、鼻窦炎、眼结膜炎、颈淋巴结炎及咽后壁或者侧壁脓肿等,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向下发展,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引起全身及其他部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肾炎、脑膜炎等。
在治疗中,主要以抗病毒、抗炎为主,如果盲目多重用药和滥用抗生素易造成不良影响。
蓝芩口服液由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等中药组成,中医理论认为,感冒病因主要由风、热、湿引起,蓝芩口服液主要用于肺胃热盛、邪热入里化火、风热喉痹之证。
其中,胖大海清热利咽,清泻郁火;黄芩清热除湿;板蓝根清泻胃热,凉血解毒;栀子功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故其组方符合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对风热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药理实验表明,蓝芩口服液整体具有以下作用:①抗病毒:对腺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②抗菌:对金葡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③抗炎: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都有明显的消肿作用;④镇痛:可以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时间;⑤退热: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对鲜啤酒酵母致热大鼠亦有较好的退热作用[2]。
近几年来,中药在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许多中药在抗病毒的同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可以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炎症的吸收等;另一方面部分中药在抗病毒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相比之下,中药在抗病毒同时,一般很少伤害正常组织细胞,毒副作用较小。
中医辨证施治,对病情更具有针对性和个体性。
综上所述,蓝芩口服液在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效果确切,缩短了患者病程,明显改善患者上呼吸道不适的症状,从而减少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
同时,在降低临床抗生素使用率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蓝芩口服液疗效明确,具有不良反应少、不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内科学.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1.
[2] 刘秀霞,欧阳林,孙海胜.蓝芩口服液.中国新药杂志, 2002, 11(9):734.
[收稿日期:2015-05-18]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