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工程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70 MB
- 文档页数:84
土石坝观测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主要用于蓄水和防洪。
土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其功能发挥至关重要,而土石坝的观测工程则是保障这一点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土石坝观测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确保土石坝的安全和稳定。
二、施工目标1. 实施土石坝的观测工程,确保对土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观测;2. 确保土石坝观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土石坝本身造成破坏;3. 确保土石坝观测工程的施工结果能够为土石坝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依据。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调研和分析在开展土石坝观测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土石坝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土石坝的建设情况、材料品质和环境条件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2. 检测和评估对土石坝的现状进行检测和评估,包括土石坝的水平位移、上游和下游地基的变形情况、土体的渗透性和固结情况等,为后续的观测工程提供基础数据。
3. 观测点确定根据土石坝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观测点的设置能够全面反映土石坝的变形和变化情况。
4. 施工人员培训对观测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观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观测工程技能。
5.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土石坝观测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包括观测点设置、观测设备选择、观测频次和观测期限等。
四、施工方案1. 观测点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求,选取合适的观测点位置,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土石坝的变形和变化情况。
观测点的设置应考虑土石坝的结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避免设置在易受影响的地方。
2. 观测设备选择根据施工需求和观测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
确保观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施工过程(1)观测点准备在观测点附近进行地基清理和整平工作,确保观测点周围的环境整洁和平整。
土石坝挡水工程施工方案一、总体设计土石坝是一种重力坝,通常是利用当地的土石资源,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施工技术来挡水。
土石坝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易于修理等特点,因此在许多地方被广泛采用。
本工程计划在某省某市的一条河流上修建一座土石坝,用于防洪和灌溉。
坝高约30米,坝顶长约200米,坝基宽80米,设计过洪水流量为4500立方米每秒。
二、施工准备1. 力量准备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需要充分准备各种施工机械和人力。
力量准备工作包括购买或租赁土石方用机械、采购耗材等。
2. 材料准备土石坝的主要材料是土石料,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土石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料种类和规格。
三、坝址平整1. 清理坝址在开工前需要对坝址进行清理,包括清除杂草、树木、垃圾等,确保坝址的整洁和平整。
2. 坝址勘测在进行平整前需要对坝址进行勘测,测量地表高程和坝址周边地貌特征,确定施工方案。
3. 土石方平整根据勘测结果,对坝址进行土石方平整,确保坝址的平整度和坝基的稳定性。
四、坝基处理1. 开挖基坑根据设计标高,对坝基进行开挖,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坝基形态。
2. 坝基处理在开挖完成后,需要对坝基进行处理,包括填筑砂石料,进行坝基的加固和防渗处理等。
五、坝体施工1. 土石料运输选用卡车、铲车等机械设备,将挖掘出的土石料运输至坝址,采用倾石填筑或者堆砌填筑的方式进行坝体施工。
2. 坝体填筑在坝址就绪后,开始对坝体进行填筑,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土石料进行填筑,并进行合理的均匀压实。
3. 坝体收尾坝体填筑完毕后,进行坝体收尾工作,包括坝体表面的抑尘处理、坝体的整体稳定性检查等。
六、坝顶施工1. 坝顶准备在坝体填筑完毕后,对坝顶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浇筑水泥,设置防护设施等。
2. 坝顶施工对准备就绪的坝顶进行施工,包括浇筑水泥、安装护栏、设置排水设施等。
3. 坝顶收尾在坝顶施工完毕后进行收尾工作,包括对坝顶进行质量检查和维护工作。
七、骨架工程在土石坝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坝址周边进行骨架工程,包括对坝址周边环境的修复和美化。
土石坝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环节和工艺。
以下是关于土石坝工程施工的详细论述。
一、工程概述土石坝工程施工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水域边缘或水库库区修建土石坝,以拦截水源,形成水库,达到蓄水、发电、灌溉、防洪等目的。
土石坝工程施工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二、施工准备1. 内部准备:包括启动资金到位、施工图熟悉会审、人材机(人员、材料、机械)准备、料场选址布置安排、施工临时用房选址建设、三通一平安排、标高基准点确定等。
2. 外部准备:包括建设业主衔接,合同签订、备案,施工许可证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备案等。
三、施工工艺1. 料场规划:合理规划料场,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料场规划不仅关系到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甚至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农林业和环境保护。
2. 坝体填筑:土石坝的主体工程,包括黏土、砂石、碎石等原材料的填筑。
填筑过程中要注意密实度、压实度和干密度等指标的控制,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反滤料施工:在坝体填筑过程中,合理设置反滤层,防止土石颗粒通过,保证坝体的渗透稳定性。
4. 排水系统施工: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水平排水层、垂直排水层、排水沟等,以降低坝体内部的水分,提高坝体的稳定性。
5. 防渗帷幕施工:在坝体两侧设置防渗帷幕,采用灌浆、喷锚等工艺,以防止水渗漏。
6. 混凝土面板施工:在堆石体上部设置混凝土面板,作为坝体的防渗结构。
混凝土面板施工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确保面板的防渗性能。
7. 施工监控与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土石坝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施工进度: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工程质量: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坝体安全稳定。
土石坝挡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土石坝挡水工程是土石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阻止水体溢出坝体,确保坝体安全。
本方案以某土石坝挡水工程为例,对该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2. 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准备施工所需的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具等。
4. 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排除杂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畅通。
5.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责任人和安全监护人。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1. 坝体填筑(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坝体填筑,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确保坝体密实。
(2)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压实密度和施工速度,防止坝体出现裂缝、渗透等现象。
(3)对于特殊部位,如坝脚、坝端等,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2. 坝体排水(1)在坝体内部设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孔等,确保坝体内部排水畅通。
(2)排水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防止排水系统堵塞、损坏等问题。
3. 防渗处理(1)在坝体两侧进行防渗处理,采用灌浆、防渗墙等方法,提高坝体的防渗性能。
(2)防渗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防渗效果。
4. 坝体防护(1)在坝体表面进行防护处理,采用喷射混凝土、铺设土工布等方法,提高坝体的抗冲、抗磨损性能。
(2)防护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坝体表面光滑、平整。
四、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2.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及时整改。
3.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质量。
4.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过程中,设立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土石坝知识点总结土石坝是一种利用土石材料修筑而成的水利工程建筑,用于储水、防洪和发电等各种目的。
历史上,土石坝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水坝形式,它将土石材料紧密地堆积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可容水的大坝。
土石坝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因此在古代就被广泛使用。
而如今,土石坝依然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
土石坝的类型土石坝有多种类型,根据其结构和材料可以分为土石坝、重力坝、砂石坝、砼面板坝等。
其中,土石坝是一种用土石料垒积而成的坝体,通常是采用采用天然土石料修筑而成的坝体。
而重力坝则是靠坝体自身的重力来抵抗水压力和地基稳定力的作用。
砂石坝由砂石混凝土组成,砂石拦河坝体可以用于固体废物填埋库的防渗线坝体、陡岸坝体等。
而砼面板坝则是由混凝土面板构成,它采用筏板基础的坝体、抛筑或摊铺混凝土表面的坝体、在碾压式混凝土底板上施工板体的坝体等。
土石坝的设计和施工土石坝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经过严格的规划和实施。
首先,工程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坝址和种类,然后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勘测,确定坝址和参数。
接下来,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土石坝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包括坝顶、坝体和坝基等要素,确定坝顶宽度、坝体高度、坝基宽度等参数。
最后,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坝体开挖和土石料回填等工程实施。
土石坝的特点和优势土石坝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水坝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土石坝有着灵活的建筑方式和廉价的建筑成本,能够利用周边丰富的土石料资源,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其次,土石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可以经受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和山崩等。
再者,土石坝的环境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地质和水文条件,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最后,土石坝的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长期的水利需求和发电需求。
土石坝的养护和管理土石坝的养护和管理是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首先,需要加强对土石坝坝址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坝址地质环境、地震状况、水文特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土石坝分类土石坝,也称为土质坝或石料土坝,是指利用现场土石等材料建造的坝类工程。
土石坝水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完成了灌溉、能源、防洪、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任务。
根据坝体特点,土石坝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土心土壳坝土心土壳坝又称为贯通土坝,是指坝体具有一定的高度,由稀疏的碎石土壳和坚实的道路土心体组成的土坝变型。
它的壳体分为内壳、外壳和低壳三个部分,内壳为较细小的碎石、淤泥土或石粉土,外壳由稍粗大的碎石和黏性土以及少量石粉土和泥土组成,底壳由黏性土和泥土组成,这样坝体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坝体的防渗性能较好。
二、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是指由砟石混凝土心墙和两侧的碎石土壳组成的土石坝。
其构造是在坝基部分先建设砼墙,将两侧的碎石土壳修建在墙体外部,墙体与土壳之间灌注注浆料,以达到防渗的目的。
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不仅有防渗性好,而且有自重大、刚度强的特点,也使得其稳定性和耐久性大大提高。
三、砾石土坝砾石土坝又称为土砾石坝,是指由砾石和其他填充材料组合在一起建造的土坝。
其坝身中的砾石是最大的、最为密集分布的颗粒,而填充材料主要由粘性较弱的土壤等组成。
砾石土坝有良好的抗冲刷性质,适用于山区水力发电工程的建造。
四、碾压土坝碾压土坝是指用机械将松散的土壤进行碾压、加密成整体的土坝。
在碾压加密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和密度,形成一定的抗渗性和抗变形的土坝。
碾压土坝不仅速度快,而且成本低、稳定性好,是建造小型人工水体和山区水库的常用类型。
综上所述,土石坝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分类有:土心土壳坝、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砾石土坝、碾压土坝。
不同类型的土石坝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土石坝类型可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使工程建设更为高效、稳定。
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水利工程土石坝是为了调节河流水位、防洪和灌溉等目的而修建的一种大型水利工程,是所有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石坝一般由土石材料构成,具有密封性能和一定的透水性,能够阻隔水流和满足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
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县,主要任务是修建一座高度150米,长度800米的土石坝,用于防洪和水文调节。
工程所在地区地势较险峻,气候多变,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严格的施工组织。
二、施工前准备1. 地质勘察: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土地利用规划,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地表水情况等,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要购置大型挖土机、破碎机、装载机等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在施工期间正常运转。
3.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采购适量的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保证施工期间的原料供应。
4. 人员安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包括主要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全人员、技术人员等,建立施工队伍。
5.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工程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安全保障措施等。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坝基准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坝基开挖,清除表土及浮石,并对坝基进行夯实处理,以确保坝基的坚固稳固。
2. 坝体填筑:采用削坡填筑法进行坝体填筑,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按照合理的坝体填筑坡度和厚度进行填筑作业。
在填筑过程中,应根据坝体填筑质量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填筑的坝体质量。
3. 泄洪设施安装: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安装泄洪设施,包括放水闸门、泄洪孔等,以满足坝体泄洪和水文调节的需要。
4. 坝顶路面施工:在坝体主体完工后,对坝顶路面进行硬化处理,确保坝顶路面平整、防滑、耐磨。
5. 安全监测设施安装: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坝体及附属设施的安全监测设施,包括地震监测仪、裂缝监测仪等,以确保坝体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测。
第一章土石坝工程概况1.1 工程流域概述该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江从东南向西北流向,全长约为122公里,该流域面积2558平方公里,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约为780平方公里。
本流域大多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山丘和盆地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多端,流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流河流,汛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流速快。
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
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冲积层较厚,土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纵横交错,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
1.2工程地质资料1.2.1坝址地质资料该坝址位于该江中游地段的峡谷地带,河床比较平缓,坡降不太大,两岸高山耸立,纵横交错构成高山深谷的地貌特征,汛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流速快,冲积层较厚,土多,两岸有崩塌现象,适合用土石坝。
1.2.2地震资料本地区地震烈度定为7度,基岩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65。
1.3当地气候特征1.3.1气温情况该地年平均气温约为12.8度,最高气温为30.5度,平均发生在7-8月,最低气温为-5.3度,平均发生在1-2月份。
表1-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度)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平均4.8 8.3 11.2 14.8 16.3 18.0 18.8 18.3 16.0 12.4 8.65.9 12.8表1-5 平均温度日数月份日数平均温度21 2 32 4 5 6 7 8 9 10 11 12℃ 6 1.2 0.3 0 0 0 0 0 0 0 0 3.1℃25.26.830.730 31 30 31 31 30 31 3027.9℃0 0 0 0 0 0 0 0 0 0 0 01.3.2降水量情况该地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213毫米,最小为617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5毫米。
表1-2 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日数月份平均降雨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5mm 2.6 2.2 4.3 4.2 7.0 8.6 11.58.5 9.6 9.5 4.8 4.35~10mm 0.3 0.2 0.2 1.4 2.0 2.4 2.7 2.7 2.6 2.4 0.8 0.1 10~30mm 0.1 0.1 0.7 0.5 2.3 4.6 4.9 3.8 2.2 1.3 0.6 0.1 >30mm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3.3风力和风向通常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9.1 m/s,相当于8级风力,风向为西北偏西。
土石坝施工的基本知识-页 (一)土石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利工程建设构造。
由于它具有成本低、施工便利等特点,在一定的地形环境下能够有效地起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土石坝的基本知识。
一、土石坝的定义土石坝,简称土坝,是指由土石等地质层构成的大坝。
它具有施工简单、边坡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土石坝建设场地不宽阔、土质较好的情况下。
二、土石坝的基本组成土石坝的基本组成包括坝顶、坝体、坝前、坝后。
1.坝顶:水平方向的坝顶是土石坝的上部平面,上面常设引水作用、监测与排水设备。
其距坝底高度为一定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弧度。
2.坝体:坝体是指从坝顶到坝底之间所有填筑材料所构成的大坝。
其总高度由坝顶到坝底的有效存水高度与坝顶以上的自由板块高度之和。
3.坝前:也称为上游侧,是坝体前沿,其面貌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防渗、防渗漏和稳定的能力。
通常用混凝土面板或者石质表层来做坝前的处理,可以保证坝前的稳定。
4.坝后:也称为下游侧,通常处理方式也与坝前相似,但部分地段可以采用绿化的方式来保证坝后的稳定。
同时,对于坝后的管理与巡查十分重要,以及对于落石、洪水等不安全的情况的预警推进和整改。
三、土石坝施工的基本流程1.确定位置:土石坝施工前需要先确定合适的位置,应选在地形高陡、施工容易、可控水级等因素满足条件的位置。
2.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先进行大坝基盘的开挖和砂石垫层的铺设,以便于基坑水平度和厚度的调整。
3.定型:坝顶定型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在基盘开挖和砂石垫层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坝顶的定形处理。
这一步需要使用机械设备或人工的方式,使得坝顶的轮廓线以及坡度满足设计标准。
4.土石填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石料的填筑、夯实。
这一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多样的步骤,通常采用多种填筑材料,以保证填筑后坝的整体性。
5.固结:经过土石填筑后,需要对填筑材料进行固结。
有的项目采用压缩机器固结,有的则采用水固结。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工程地处我国华东钱塘江的支流上,为一发电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的水利枢纽工程。
在坝型比较阶段,比较了砼重力坝和黏土心墙砂壳坝两个方案。
后者的枢纽布置如图1- 1 所示,坝高81m,坝顶长度370m,设计正常高水位为100m,校核洪水位为102m,大坝典型断面见图II-II 。
大坝属于二级建造物。
溢洪道布置在坝址一公里的左岸凹口处(图中未示),为开敞正槽式,此顶高程为92m,总宽度64m ,出口采用差动式鼻坎挑流效能。
引水式电站布置在右岸,引水洞长525m,直径7m,厂房安装50MW 机组两台。
二、施工条件(一)施工工期主体工程工期暂定为4 年,2002 年准备,2003 年开工,2022 年年底发电(初始发电水位80m)。
(二)坝址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坝址处流域面积2160Km2,坝址以上河流全长104Km;其中50Km 为通航河道,常年有载重5 至10 吨的木船和竹木筏过坝。
坝址两岸系高山,山坡较陡。
坝址河谷宽度200m,河底高程25m。
两岸覆盖层较薄,基岩为石英砂岩(X 级);河床基岩较好,两岸岩石节理发育,风化教深。
河床砂砾覆盖厚度0-3m,平均1.5m。
坝址上下游均为宽阔冲积台地,在上下游3-7Km 的台地和河滩上,有满足筑坝要求的大量砂砾料(III 类土)。
采用水上砂砾平均运距5.5Km;如就近采取水下砂砾,平均运距 3.5Km。
黏土料(III 类土)在左岸下游7Km 的王家村,高程40-50m ,储量丰富,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三)气象水文该工程位于华东,气温温和,雨量充沛,每年5-10 月降雨较多,属温带多雨气候,按照水位规律分为枯水期和洪水期(包括梅雨期和台风期),其界限不明显。
普通11 月至次年 4 月底为枯水期,5 月至10 月为洪水期,其中5、6 月的降雨量最大,占全年雨量的30%,该河流量属山区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最大流量高达8290m3/s,最小流量7-8m3/s,相差上千倍。
土石坝坝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某某县新建一座土石坝工程,用于灌溉、供水和防洪等用途。
该土石坝的设计库容量为XXX万立方米,坝顶长XXX米,设计坝顶高程为XXX米。
1.2 项目内容土石坝坝体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坝基开挖、垫层铺设、坝体填筑、防渗结构施工、卸浆坝建设等。
1.3 施工单位本施工方案由某某施工单位负责实施。
1.4 设计及规范土石坝坝体工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1.5 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二、施工准备工作2.1 人员组织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好施工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任务。
2.2 施工机械根据工程规模和进度,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
2.3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填料、垫层材料、防渗材料等。
2.4 安全防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施工现场安全标识、施工人员个人防护用具等。
2.5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2.6 施工方案审核本施工方案应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三、施工工艺3.1 坝基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坝基开挖工作,开挖坝基坡度和坝底平整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2 垫层铺设在坝基上铺设垫层,垫层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均匀、紧密。
3.3 坝体填筑在垫层上进行坝体填筑,填筑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工艺要合理,填筑层坡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3.4 防渗结构施工在填筑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渗结构施工,包括渗透性土工膜的铺设和接缝处理等。
3.5 卸浆坝建设根据设计要求建设卸浆坝,确保卸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质量控制4.1 施工监理施工单位应请合格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理,监督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
4.2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材料质量检测和施工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