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石坝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71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目的主要是讲解土石坝工程施工的特点,机械化作业的适用性。
要求学生掌握土石坝施工常用技术,了解常用机械以及适用性;运用、分析土石料的特性,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重点与难点:1.料场的规划2.土石坝压实参数的确定和机械的选择3.面板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教具与参考:1.水利施工图片2.[1]司兆乐水利水电枢纽施工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2]魏璇.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主要教学方法:1.讨论法 2.讲授法 3.演示法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工程应用非常广泛。
有些水工建筑物,如土坝、土堤、土渠等,几乎全部都是土方工程。
它的基本施工过程是开挖、运输和压实。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机械、爆破或水力冲填等方法施工。
准备作业包括:三通一平、临时实施的建设基本作业包括:料场土石料开采,坝面铺平、压实、质检等土的施工分级的方法很多,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根据施工的困难程度,将土壤分为Ⅳ级,见表4-1。
表4-1 土壤的工程分级表二、土壤的工程特性1、表观密度土壤表观密度,就是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
土壤保持其天然组织、结构和含水量时的表观密度称为自然表观密度。
单位体积湿土的重量称为湿表观密度。
单位体积干土的重量称为干表观密度。
它是体现粘性土密实程度的指标,常用它来控制压实的质量。
2、含水量表示土壤空隙中含水的程度,常用土壤中水的重量与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粘性土压实质量。
3、可松性是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因变松散而使体积增大的特性,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式中:V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m³;V1——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³。
土的可松性系数,用于计算土方量、进行土方填挖平衡计算和确定运输工具数量。
各种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4-2。
4、自然倾斜角指自然堆积土壤的表面与水平面间所形成的角度,称为土自然倾斜角。
第四章土石坝第一节概述●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堆石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土石混合坝当两类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由于筑坝材料主要来自坝区,因而也称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3)大功率、多功能、高效率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岩土力学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坝分析计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进一步保障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结构、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对加速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土石坝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分析土石坝的四大问题(1)稳定方面。
土石坝不会产生水平整体滑动。
土石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的滑动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
渗流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浸润线。
浸润线以下的土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不利。
(3)冲刷方面。
土石坝为散粒体结构,抗冲能力很低;●工程措施:①在土石坝上下游坝坡设置护坡,坝顶及下游坝面布置排水措施,以免风浪、雨水及气温变化带来有害影响;②坝顶在最高库水位以上要留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洪水漫过坝顶造成事故;③布置泄水建筑物时,注意进出口离坝坡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泄水时对坝坡产生淘刷。
(4)沉陷方面。
由于土石料存在较大的孔隙,且易产生相对的移动,在自重及水压力作用下,会有较大的沉陷。
为防止坝顶低于设计高程和产生裂缝,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碾压标准并预留沉陷量,使竣工时坝顶高程高于设计高程。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土坝重点介绍:碾压土石坝丿土石混合坝堆石坝'准备作业T 一平三通才十片“基本作业施工作业辅助作业.附加作业§ 4 —1 土石料场规划在全面调查勘探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总体布置,进行全面规划:1.空间规划一一位置、高程有利施工。
“近、省、方便”。
高料高用,低料低用。
2.时间规划一一适应施工进度。
先开采上游,后下游料场。
3.质量规划一一品质、数量余富。
(开采量/填筑量=p99--)要有备用料场。
4.资源规划一一物尽其用,挖填统筹。
人工筛分控制级配。
§ 4—2综合机械化施工(挖、运、卸、铺、压)一、挖运机械P 99索式;按传动链式液压式1 •单斗式挖掘机(内燃机或电机驱动) 二、综合机械化方案选择p106 1.要求:p106 1) ~6) 2.选择:p107 (1) ~ (4)(一)挖掘机械:按构造 :循环单斗式 连续多斗式 (1) 液压正向铲图4-1(2)液压反向铲图4-2 (3) 索铲图3-28-1(4) 抓铲图3-28-2 “挖”停机面以上的土; “挖”停机面以下的土; “刮”停机面以下的土; “抓”停机面以下的土。
生产率很高。
(1) 斗轮式:“挖”停机面以上的土;(2) 链斗式:“挖”停机面以下的土。
(二)组合机械(挖、运、卸、铺连续作业)1. 推土机2. 铲运机3. 装载机 图4-4 经济距离60-100m ; 图4-5 经济距离国外达57.5m ;容量6-7m[ 图4-7 短程装运;容量1-3m 3;; (三)运输机械1. 循环式:汽车10— 35t ;有轨机车2.连续式:带式输送机 图4-6」 固定式移动式每小时万吨§4—3坝面作业工序有:铺土、平土、洒水、压实、质检、(粘性土刨毛)—、施工组织规划---- 流水作业,工序专业队、机具固定、质量有保证,依次进入各工段。
人、机、地三不闲,施工不干扰,多快好省。
图4-8 坝面流水作业图。
1.铺土一一p108;2.平土——p108;活L咪占性土,最优含水量有助提高r d3.洒水」d;'砂性土,有助于粘间润滑提高D r(-r d)4.压实;5.刨毛一一3—5cm利于粘性土层间结合;一、压实碾压-静力;夯实一动力;震动一重复动力;(一)压实机械及方法:p109 1.羊脚碾图4-10 对粘性土静压及侧挤作用,不用刨毛。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第四章土石坝工程本章重点:①料场规划内容和选用的原则;②土方工程挖运机械的类型及适用条件;③挖运机械配套方案的选择与计算;④坝面作业有的关问题;⑤土石坝施工的质量控制。
其中④、⑤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土石料场的规划本节重点了解料场规划的内容和选用的基本原则。
料场的规划分为时间上的规划、空间上的规划、质与量的规划等。
一、时间上的规划所谓时间规划,就是要考虑施工强度和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
随着季节及坝前蓄水情况的变化,料场的工作条件也在变化。
在用料规划上应力求做到上坝强度高时用近料场,低时用较远的料场,使运输任务比较均衡。
对近料和上游易淹的料场应先用,远料和下游不易淹的料场后用;含水量高的料场旱季用,含水量低的料场雨季用。
在料场使用规划中,还一部分近料场供合龙段填筑和拦洪渡汛高峰强度时使用。
此外,还应对时间和空间否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二、空间上的规划所谓空间规划,系指对料场位置、高程的恰当选择,合理布置。
土石料的上坝运距尽可能短些,高程上有利于重车下坡,减少运输机械功率的消耗。
近料场不应因取料影响坝的防渗稳定和上坝运输;也不应使道路坡度过陡引起运输事故。
坝的上下游、左右岸最好都选有料场,这样有利于上下游左右岸同时供料,减少施工干扰,保证坝体均衡上升。
用料时原则上应低料低用,高料高用,当高料场储量有余裕时,亦可高料低用。
同时料场的位置应有利于布置开采设备、交通及排水通畅。
对石料场尚应考虑与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等保持足够的防爆、防震安全距离。
三、质与量上的规划料场质与量的规划,是料场规划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决定料场取舍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和规划使用料场时,应对料场的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全面勘探和试验。
勘探精度应随设计深度加深而提高。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用料规划,不仅应使料场的总储量满足坝体总方量的要求,而且应满足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的要求。
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是土石坝料场规划的又一重要原则。
第四章土石坝设计第一节概述一、土石坝类型(一)碾压式土石坝根据坝体横断面的防渗材料及其结构,辗压式土石坝分为以下三类:1. 均质坝坝体的绝大部分是由大体上均一的土料组成。
2. 分区坝坝体由土质防渗体及若干透水性不同的土料分区所构成,其中土质防渗体设在坝体中部或稍向上游倾斜的称为心墙坝或斜心墙坝,设在坝体上游面或接近上游面的称为斜墙坝。
此外,还有其它形式的分区坝,如上游断面为防渗土料、下游断面为透水料;由坝中心向外壳透水性逐渐增大的分区坝等。
3. 人工防渗材料坝坝的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组成,而其余部分由土石料构成。
其中防渗体在上游面的称为面板坝,防渗体在坝体中央的称为心墙坝。
沥青混凝土防渗体也可做成斜心墙。
震动辗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坝体质量、目前大都采用碾压式土石坝。
本章以后所提到的土石坝指的就是这种坝型。
(二)水中填土坝在坝的填筑面筑畦埂,分成若干畦块,向畦块内灌水深几十厘米,然后向水中填土,填土厚度约为水深的2.5~4倍。
由运输工具压实或用拖拉机专门碾压。
所用土料宜为结块的但易于湿化崩解的,黄土类土及含砾风化粘性土最适宜。
筑这种坝应有充足的水源,每立方米填土需水约1m3。
与碾压坝相比,水中填土坝可省去碾压设备,对土料含水量限制不严,小雨可以施工,故填土单价较低,施工速度较快。
但填土干容重较低,孔隙压力较高,施工期对坝坡稳定不利。
故施工速度也受到一定限制,坝坡较平缓,工程量比碾压式坝大些。
对于高坝,应仔细研究,并与碾压式坝作经济比较然后选定。
水中填土坝一般采用均质坝。
如果坝址有多种土料,亦可采用多种土质坝,在坝壳部位填筑抗剪强度高的砂卵石、风化岩块或开挖基础和泄水建筑物的石渣,而将水中填土限制在心墙或斜墙部位。
这种坝型目前已较少采用。
(三)水力冲填坝在坝的填筑面上下游边筑围埂,把泥浆输送到围埂形成的沉淀池内,泥浆经脱水固结,形成均匀密实的坝体,称为水力冲填坝。
自流式冲填坝是将坝两岸高处的黄土或砾质风化土用水枪冲成泥浆,自流入沉淀池,我国俗称水坠坝。
第四章土石坝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土石坝的基本剖面 (3)第三节土石坝的渗流分析 (6)第四节土石坝的稳定分析 (14)第五节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 (22)第六节土石坝的构造 (24)第七节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29)第八节土石坝与坝基、岸坡及其它建筑物的连接 (34)第九节堆石坝 (36)第十节土石坝的运用管理 (39)第一节概述●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堆石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土石混合坝当两类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由于筑坝材料主要来自坝区,因而也称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3)大功率、多功能、高效率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岩土力学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坝分析计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进一步保障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结构、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对加速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土石坝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分析土石坝的四大问题(1)稳定方面。
土石坝不会产生水平整体滑动。
土石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的滑动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
渗流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浸润线。
浸润线以下的土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不利。
(3)冲刷方面。
土石坝为散粒体结构,抗冲能力很低;工程措施:①在土石坝上下游坝坡设置护坡,坝顶及下游坝面布置排水措施,以免风浪、雨水及气温变化带来有害影响;②坝顶在最高库水位以上要留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洪水漫过坝顶造成事故;③布置泄水建筑物时,注意进出口离坝坡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泄水时对坝坡产生淘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