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石坝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
土石坝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环节和工艺。
以下是关于土石坝工程施工的详细论述。
一、工程概述土石坝工程施工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水域边缘或水库库区修建土石坝,以拦截水源,形成水库,达到蓄水、发电、灌溉、防洪等目的。
土石坝工程施工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二、施工准备1. 内部准备:包括启动资金到位、施工图熟悉会审、人材机(人员、材料、机械)准备、料场选址布置安排、施工临时用房选址建设、三通一平安排、标高基准点确定等。
2. 外部准备:包括建设业主衔接,合同签订、备案,施工许可证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备案等。
三、施工工艺1. 料场规划:合理规划料场,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料场规划不仅关系到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甚至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农林业和环境保护。
2. 坝体填筑:土石坝的主体工程,包括黏土、砂石、碎石等原材料的填筑。
填筑过程中要注意密实度、压实度和干密度等指标的控制,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反滤料施工:在坝体填筑过程中,合理设置反滤层,防止土石颗粒通过,保证坝体的渗透稳定性。
4. 排水系统施工: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水平排水层、垂直排水层、排水沟等,以降低坝体内部的水分,提高坝体的稳定性。
5. 防渗帷幕施工:在坝体两侧设置防渗帷幕,采用灌浆、喷锚等工艺,以防止水渗漏。
6. 混凝土面板施工:在堆石体上部设置混凝土面板,作为坝体的防渗结构。
混凝土面板施工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确保面板的防渗性能。
7. 施工监控与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土石坝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施工进度: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工程质量: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坝体安全稳定。
土石坝设计规范土石坝设计规范是用于指导土石坝设计的文件,其目的是确保土石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下是一份约1000字的土石坝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类土石坝的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
第二章:基本要求土石坝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坝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坝体内部排水系统完备;坝体及坝基与土质稳定;工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第三章:勘察与设计依据设计必须基于坝址的勘察与调查结果,并充分考虑附近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以及设计场景和负荷情况。
第四章:交通通讯土石坝必须与周边地区的交通通讯网络相连,以便及时接收和传达信息。
第五章:坝堤结构土石坝的坝堤结构应保证其安全稳定性,考虑坝坡夯筑、排洪能力、挡水能力,确保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第六章:坝体设施土石坝的坝体设施包括溢流堰、泄水管、观测设备等,必须按照规划设计的需求进行设置,并具备可操作性和维护性。
第七章:溢洪道土石坝溢洪道的设计要满足设计洪水的净水能力,使坝体在超过设计洪水位时能正常运行,不发生渠道破裂、侵蚀等现象。
第八章:地基处理土石坝的地基处理应确保坝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排水、加筋等。
第九章:护坡设计土石坝的护坡设计必须考虑坝体稳定性、抗滑性、抗冲刷能力等因素,并根据设计场景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护坡形式。
第十章:监测与运行土石坝的监测系统必须能及时反映坝体的变化情况,包括坝体位移、应力、水位等,以便对坝体的运行进行及时调整和修复。
第十一章:安全措施土石坝设计必须考虑周边环境和社会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坝体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章:完工验收土石坝完成施工后必须进行完工验收,包括检测坝体的物理性质等,确保坝体符合设计要求。
第十三章:维护与修复土石坝在运行中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保证坝体稳定安全。
第十四章:盾构修复对于有盾构穿越的土石坝,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修复,以保障坝体的功能和安全性。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碾压式土石坝和浆砌石坝工程SL 38—92说明总则第一部分碾压式土石坝工程第一章土石坝坝基及岸坡处理第二章土石坝防渗体工程第三章坝体填筑工程第四章细部工程第二部分浆砌石坝工程第五章浆砌石体与基岩连接工程第六章浆砌石体砌筑工程第七章浆砌石坝防渗体工程第八章水泥砂浆勾缝第九章溢洪道溢流面砌筑第十章浆砌石墩、墙第十一章中间产品附录几种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格附加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能源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SL38-92的通知水建[199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各流域机构,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各水利水电工程局、勘测设计院,武警水电指挥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为加强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搞好工程验收和评优等方面的工作,水利部和能源部委托淮河水利委员会为主编单位,负责组织编写了《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七分册—-碾压式土石坝工程和浆砌石坝工程部分,经审查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行业标准,其名称与编号为《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SL38—92,自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各单位在执行中,应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发现问题,请函告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和主编单位。
本标准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6月8日说明《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SL38-92(以下简称《标准(七)》),是根据水利部建设开发司、能源部水电开发司建综[1990]1号文“关于组织制定《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的函”,由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
《标准(七)》是《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以下简称《标准(一)》)的配套文件之一,其内容分为碾压式土石坝与浆砌石坝工程两部分。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第四章土石坝工程本章重点:①料场规划内容和选用的原则;②土方工程挖运机械的类型及适用条件;③挖运机械配套方案的选择与计算;④坝面作业有的关问题;⑤土石坝施工的质量控制。
其中④、⑤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土石料场的规划本节重点了解料场规划的内容和选用的基本原则。
料场的规划分为时间上的规划、空间上的规划、质与量的规划等。
一、时间上的规划所谓时间规划,就是要考虑施工强度和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
随着季节及坝前蓄水情况的变化,料场的工作条件也在变化。
在用料规划上应力求做到上坝强度高时用近料场,低时用较远的料场,使运输任务比较均衡。
对近料和上游易淹的料场应先用,远料和下游不易淹的料场后用;含水量高的料场旱季用,含水量低的料场雨季用。
在料场使用规划中,还一部分近料场供合龙段填筑和拦洪渡汛高峰强度时使用。
此外,还应对时间和空间否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二、空间上的规划所谓空间规划,系指对料场位置、高程的恰当选择,合理布置。
土石料的上坝运距尽可能短些,高程上有利于重车下坡,减少运输机械功率的消耗。
近料场不应因取料影响坝的防渗稳定和上坝运输;也不应使道路坡度过陡引起运输事故。
坝的上下游、左右岸最好都选有料场,这样有利于上下游左右岸同时供料,减少施工干扰,保证坝体均衡上升。
用料时原则上应低料低用,高料高用,当高料场储量有余裕时,亦可高料低用。
同时料场的位置应有利于布置开采设备、交通及排水通畅。
对石料场尚应考虑与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等保持足够的防爆、防震安全距离。
三、质与量上的规划料场质与量的规划,是料场规划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决定料场取舍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和规划使用料场时,应对料场的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全面勘探和试验。
勘探精度应随设计深度加深而提高。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用料规划,不仅应使料场的总储量满足坝体总方量的要求,而且应满足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的要求。
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是土石坝料场规划的又一重要原则。
第四章土石坝设计第一节概述一、土石坝类型(一)碾压式土石坝根据坝体横断面的防渗材料及其结构,辗压式土石坝分为以下三类:1. 均质坝坝体的绝大部分是由大体上均一的土料组成。
2. 分区坝坝体由土质防渗体及若干透水性不同的土料分区所构成,其中土质防渗体设在坝体中部或稍向上游倾斜的称为心墙坝或斜心墙坝,设在坝体上游面或接近上游面的称为斜墙坝。
此外,还有其它形式的分区坝,如上游断面为防渗土料、下游断面为透水料;由坝中心向外壳透水性逐渐增大的分区坝等。
3. 人工防渗材料坝坝的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组成,而其余部分由土石料构成。
其中防渗体在上游面的称为面板坝,防渗体在坝体中央的称为心墙坝。
沥青混凝土防渗体也可做成斜心墙。
震动辗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坝体质量、目前大都采用碾压式土石坝。
本章以后所提到的土石坝指的就是这种坝型。
(二)水中填土坝在坝的填筑面筑畦埂,分成若干畦块,向畦块内灌水深几十厘米,然后向水中填土,填土厚度约为水深的2.5~4倍。
由运输工具压实或用拖拉机专门碾压。
所用土料宜为结块的但易于湿化崩解的,黄土类土及含砾风化粘性土最适宜。
筑这种坝应有充足的水源,每立方米填土需水约1m3。
与碾压坝相比,水中填土坝可省去碾压设备,对土料含水量限制不严,小雨可以施工,故填土单价较低,施工速度较快。
但填土干容重较低,孔隙压力较高,施工期对坝坡稳定不利。
故施工速度也受到一定限制,坝坡较平缓,工程量比碾压式坝大些。
对于高坝,应仔细研究,并与碾压式坝作经济比较然后选定。
水中填土坝一般采用均质坝。
如果坝址有多种土料,亦可采用多种土质坝,在坝壳部位填筑抗剪强度高的砂卵石、风化岩块或开挖基础和泄水建筑物的石渣,而将水中填土限制在心墙或斜墙部位。
这种坝型目前已较少采用。
(三)水力冲填坝在坝的填筑面上下游边筑围埂,把泥浆输送到围埂形成的沉淀池内,泥浆经脱水固结,形成均匀密实的坝体,称为水力冲填坝。
自流式冲填坝是将坝两岸高处的黄土或砾质风化土用水枪冲成泥浆,自流入沉淀池,我国俗称水坠坝。
第一章施工导流1施工导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形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与截流、拦洪度汛、及坑排水等措施。
2.段围堰法选择河床束窄程度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答:①束窄河床的流速不得超过通航、筏运、围堰与河床的容许流速。
②各段主体工程的工程量、施工强度比较均匀;③便于后期导流用的导流泄水建筑物的布置与截流。
3.混凝土围堰有那些特点(优点)?答:抗冲与抗渗能力大,挡水水头高、底宽小,易于与永久混凝土建筑物相联接,必要时可以过水。
4.如何确定导流总费用最低的导流设计流量?答:假定不同的流量值,求出个流量值得到的建筑物的建筑物的尺寸、工程及所需费用。
估算各流量值时基坑的年平均淹没次数及每次淹没损失与施工期的总损失。
导流建筑物的修造费与基坑淹没总损失之和最小的流量即为导流总费用最低的导流设计流量。
5.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后期用临时导流底孔来修建混凝土坝时,如何划分导流时段?答:宜分三个导流事短。
第一时段合水由束窄河床通过,进行第一期基坑内的工程施工,第二时段河水由导流底孔下泄,进行第二期基坑内的工程施工,第三时段进行底孔封堵,坝体全面上升,河水由永久建筑物下泄或部分或全部拦蓄库内,直到工程完建。
6.什么时导流方案?答:不同导流时段不同导流方法的组合称导流方案。
7.立堵截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平堵截流具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答:龙口单宽流量较大,出现的较大流速比较大,流速分布很不均匀,需要单个重量比较大的材料,截流工作前线狭窄,抛投强度受到限制量,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适用于大流量、岩石伙夫该层交薄的岩基河床上。
平堵截流龙口单宽流量较小,出现的最大流速也较小,流速分布比较均匀,截流材料单个重量也较小。
截流工作前线长,抛投强度大,施工进度较快。
通常适用于软基河床上。
8.凝土坝施工,若坝身在汛前浇筑不到拦洪高程,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汛期不停工?答:①在坝面上预留缺口度汛;②采用临时段面挡洪。
水工建筑物—在线自测第四章土石坝答案一、填空题1.碾压式土石坝;水力充填坝;定向爆破堆石坝2.均质坝;粘土心墙坝;粘土斜心墙坝;粘土斜墙坝。
3.;坝顶高程;宽度;坝坡;基本剖面4. Y= R+e+A ; R:波浪在坝坡上的最大爬高、e:最大风雍水面高度;A安全加高。
5.马道;坡度变化处6.高出设计洪水位-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校核水位。
7.松散体;水平整体滑动。
8.浸润线;渗透动水压力;不利。
9.曲线滑裂面;直线或折线滑裂面10.开挖回填法;灌浆法;挖填灌浆法11.临界坡降;破坏坡降。
12.饱和;浮13.护坡14.粘性土截水墙;板桩;混凝土防渗墙15.渗流问题16.集中渗流;不均匀沉降17.开挖回填法;灌浆法;挖填灌浆法。
18. “上截下排”;防渗措施;排水和导渗设备二、单项选择题1.土石坝的粘土防渗墙顶部高程应( B )。
A、高于设计洪水位B、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超高,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C、高于校核洪水位D、高于校核洪水位加一定安全超高2.关于土石坝坝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
A、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陡B、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缓C、粘性土料做成的坝坡,常做成变坡,从上到下逐渐放缓,相邻坡率差为或D、斜墙坝与心墙壁坝相比,其下游坝坡宜偏陡些,而上游坝坡可适当放缓些3.反滤层的结构应是( B )。
A、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水平B、各层次的粒径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加C、各层的粒径按渗流方向逐渐减小,以利保护被保护土壤D、不允许被保护土壤的细小颗粒(小于的砂土)被带走4.砂砾地基处理主要是解决渗流问题,处理方法是“上防下排”,属于上防的措施有( A )。
A、铅直方向的粘土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板桩B、止水设备C、排水棱体D、坝体防渗墙5.粘性土不会发生( A )。
A、管涌B、流土C、管涌或流土D、不确定6.下列关于反滤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反滤层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无粘性土料组成,它的作用是滤土排水B、反滤层各层材料的粒径沿渗流方向由大到小布置。
第四章土石坝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土石坝的基本剖面 (3)第三节土石坝的渗流分析 (6)第四节土石坝的稳定分析 (14)第五节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 (22)第六节土石坝的构造 (24)第七节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29)第八节土石坝与坝基、岸坡及其它建筑物的连接 (34)第九节堆石坝 (36)第十节土石坝的运用管理 (39)第一节概述●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堆石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土石混合坝当两类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由于筑坝材料主要来自坝区,因而也称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3)大功率、多功能、高效率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岩土力学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坝分析计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进一步保障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结构、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对加速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土石坝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分析土石坝的四大问题(1)稳定方面。
土石坝不会产生水平整体滑动。
土石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的滑动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
渗流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浸润线。
浸润线以下的土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不利。
(3)冲刷方面。
土石坝为散粒体结构,抗冲能力很低;工程措施:①在土石坝上下游坝坡设置护坡,坝顶及下游坝面布置排水措施,以免风浪、雨水及气温变化带来有害影响;②坝顶在最高库水位以上要留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洪水漫过坝顶造成事故;③布置泄水建筑物时,注意进出口离坝坡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泄水时对坝坡产生淘刷。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本章重点:①料场规划内容和选用的原则;②土方工程挖运机械的类型及适用条件;③挖运机械配套方案的选择与计算;④坝面作业有的关问题;⑤土石坝施工的质量控制。
其中④、⑤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土石料场的规划本节重点了解料场规划的内容和选用的基本原则。
料场的规划分为时间上的规划、空间上的规划、质与量的规划等。
一、时间上的规划所谓时间规划,就是要考虑施工强度和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
随着季节及坝前蓄水情况的变化,料场的工作条件也在变化。
在用料规划上应力求做到上坝强度高时用近料场,低时用较远的料场,使运输任务比较均衡。
对近料和上游易淹的料场应先用,远料和下游不易淹的料场后用;含水量高的料场旱季用,含水量低的料场雨季用。
在料场使用规划中,还一部分近料场供合龙段填筑和拦洪渡汛高峰强度时使用。
此外,还应对时间和空间否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二、空间上的规划所谓空间规划,系指对料场位置、高程的恰当选择,合理布置。
土石料的上坝运距尽可能短些,高程上有利于重车下坡,减少运输机械功率的消耗。
近料场不应因取料影响坝的防渗稳定和上坝运输;也不应使道路坡度过陡引起运输事故。
坝的上下游、左右岸最好都选有料场,这样有利于上下游左右岸同时供料,减少施工干扰,保证坝体均衡上升。
用料时原则上应低料低用,高料高用,当高料场储量有余裕时,亦可高料低用。
同时料场的位置应有利于布置开采设备、交通及排水通畅。
对石料场尚应考虑与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等保持足够的防爆、防震安全距离。
三、质与量上的规划料场质与量的规划,是料场规划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决定料场取舍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和规划使用料场时,应对料场的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全面勘探和试验。
勘探精度应随设计深度加深而提高。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用料规划,不仅应使料场的总储量满足坝体总方量的要求,而且应满足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的要求。
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是土石坝料场规划的又一重要原则。
为此应增加必要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确保碴料的充分利用。
第二节土石料挖运方案本节重点:①组织土石方工程施工综合机械化的基本原则的原则;②土方工程挖运机械的类型及适用条件;③常见挖运方案及其使用条件;④挖土机和汽车生产能力计算;⑤挖运强度和挖运机械数量的确定。
其中⑤是本节的难点。
一、综合机械化施工的基本原则1、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作用2、挖运机械应根据工作特点配套选择3、机械配套要有利于使用、维修和管理4、加强维修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机械联合作业的生产力,提高其时间利用系数。
5、合理布置工作面、改善道路条件,减少继续的运转时间。
二、挖运机械1、挖掘机(1)单斗挖掘机按用途分:建筑用;专用按行走装置分:履带式、汽车式、轮胎式和步行式按传动装置分: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按工作装置分:正向铲、反向铲、拉(索)铲、抓铲按动力装置分:内燃机驱动、电力驱动按斗容量分:0.5m3、1m3、2m3等(2)多斗式挖掘机有采砂船和斗轮式挖掘机等2、挖运组合机械(1)推土机以拖拉机为原动机械,另加切土刀片的推土器,既可薄层切土又能短距离推运。
(2)铲运机按行走方式,铲运机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
前者用拖拉机牵引铲斗,后者自身有形式动力装置。
现在多用自行式。
3、运输机械运输机械有循环式和连续式两种。
循环式有有轨机车和机动灵活的汽车。
一般工程自卸汽车的吨位是10~35t,汽车吨位的大小应根据需要并结合路涵条件来考虑。
最常用的连续式运输机械是带式运输机。
根据有无行驶装置,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
前者多用于短途运输和散料的装卸堆存,后者常用于长距离的运输。
三、挖运设备生产能力1、挖掘机小时生产率:式中 q—土料的集合容积,m3;n—对单斗挖掘机系指每分钟循环工作次数,对于多斗挖掘机系指每分钟倾倒的土斗数量;—土斗的充盈系数,表示实际装料容积与土斗几何容积的比值,对于正向铲可取1,对于反向铲可取0.9;—土的松散系数,系指挖土前的实土与挖后松土的体积比值,其大小与土料的等级有关,对于Ⅰ级土为0.913~0.83,Ⅱ级土为0.88~0.78,Ⅲ土为0.81~0.71,Ⅳ土为0.79~0.73;—时间利用系数,表示挖掘机时间利用程度,可取0.8~0.9;—联合作业延误系数,考虑运输工具影响挖掘机的工作时间,有运输工具配合时,可取0.9,无运输工具配合时应取1。
2、运输机械循环式运输机械数量确定式中 QT—运输强度;q—运输工具装载的有效方量;T1—一昼夜或一班的时间,min;T2—一昼夜或一班内运输工具的非工作的时间,min;t—运输工具周转一次的循环时间min。
连续式运输机械四、挖运强度和挖运机械数量的确定1、挖运强度的确定(1)上坝强度式中 V‘—分期完成的坝体设计方量(m3),以压实方计;Kd—坝体沉陷影响系数,可取1.03~1.05;K—施工部均衡系数,可取1.2~1.3;Kt—坝面作业土料损失系数,可驱0.9~0.95;T—施工分期的有效工作日数。
(2)运输强度式中 KC—压实影响系数,,为坝体设计干容重,t/ m3,为土料运输的松散容重,t/ m3;K2—运输损失系数,可取0.95~0.99。
(3)开挖强度式中—压实系数,为坝体设计干容重与土料天然容重的比值;K3—土料开挖损失系数。
一般取0.92~0.97。
2、挖运机械数量确定挖掘机装车斗数:式中 Q—自卸汽车的载重量,t;q—选定挖掘机的斗容量,m3;配套一台挖掘机所需自卸汽车数量n:式中 Pa—一辆汽车的生产率,m3 /h;PC—一台挖掘机的生产率,m3/h。
满足施工高峰期上坝强度的挖掘机数量:满足施工高峰期上坝强度的汽车的数量:五、综合机械化方案选择综合机械化方案选择土石坝工程量巨大,挖、运、填、压等多个工艺环节环环相扣。
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措施是采用综合机械化施工。
选择机械化施工方案通常应考虑如下原则:1、适应当地条件,保证施工质量,生产能力满足整个施工过程的要求;2、机械设备性能机动、灵活、高效、低耗、运行安全、耐久可靠;3、通用性强,能承担先后施工的工程项目,设备利用率高;4、机械设备要配套,各类设备均能充分发挥效率,特别应注意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譬如在挖、运、填、压作业中,应充分发挥龙头机械挖掘机的效率,以期为其他作业设备效率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5、设备购置及运行费用低,易于获得零、配件,便于维修、保养、管理和调度;6、应从采料工作面、回车场地、路桥等级、卸料位置、坝面条件等方面创造相适应的条件,以便充分发挥挖、运、填、压各种机械的效能。
第三节坝面作业本节内容、要求:①坝面作业的施工程序、特点和要求;②土方压实的基本理论;③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④压实标准和压实参数;⑤坝面流水作业组织原理和方法;⑥土料压实的现场实验。
以上①至⑥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一、坝面作业施工组织规划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铺土、平土、洒水、压实(对于粘性土采用平碾,压实后尚须刨毛以保证层间结合的质量)、质检等工序。
二、压实机械及其生产能力的计算1、压实机械及其压实方法(1)羊脚碾羊脚碾的羊脚插入土中,不仅使羊脚端部的土料受到压实,而且使侧向土料受到挤压,从而达到均匀压实的效果。
在压实过程中,羊脚对土有翻松作用,无需刨毛就能保证土料层间结合。
(2)震动碾是一种震动与压实相结合的机械。
震动碾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生产率高,是压实非粘性土石料的高效压实机械。
(3)气胎碾气胎碾在碾压土料时,气胎随土体的变形而变形。
随着土体压实密度的增加,气胎的变形也相应增加,从而使气胎与土体的接触面积随之增大,始终能保持较为均匀的压实效果,它与刚性碾比较,气胎不仅对土体的接触压力分布均匀而且作用时间长,压实效果好,压实土料厚度大,生产效率高。
气胎碾可根据压实土料的特性调整其内压力,使气胎对土体的压力始终保持在土料的极限强度内。
通常气胎的内压力,对粘性土以(5~6)×105Pa、非粘性土以(2~4)×105Pa 最好。
平碾碾滚是刚性的,不能适应土体的变形,荷载过大就会使碾滚的接分布图触应力超过土体极限强度,这就限制了这类碾朝重型方向发展。
气胎碾却不然,因着清我的增加,气后与土体的接他面增大,接触应力仍不致超过土体的极限强度。
所以只要牵引力能满足要求,就不妨碍气胎碾朝重型高效方向发展。
(4)夯板及其压实方法夯板可以吊装在去掉土斗的挖掘机的臂杆上,借助卷扬机操纵绳索系统使穷板上升。
夯击土料时将索具放松,使夯板自由下落,夯实土料,其压实铺土厚度可达1m,生产效率较高。
对于大颗粒填料可用夯板夯实,其破碎率比用碾压机械压实大得多。
为了提高夯实效果,适应夯实土料特性,在夯击粘性土料或略受冰冻的土料时,尚可将夯板装上羊脚,即成羊脚夯。
2、压实机械生产率(1)碾压机械生产率式中 n—碾压遍数;—碾的行驶速度,m/h;B—碾压带宽度,m;C—碾压带搭接宽度,m;h—碾压层厚度,m。
(2)夯实机械生产率式中 n—夯实遍数;—每分钟夯击次数,m/h;B—夯板底宽,m;C—夯迹重叠宽度,m;h—夯实厚度 m。
3、压实机械的选择择压实机械的原则:①选能取得的设备类型;②可够满足设计压实标准;③能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适应;④与足施工强度要求;⑤满备类型、规格与工作面的大小、压实部位相适应;⑥设施工队伍现有装备和施工经验等。
三、压实标准与压实参数1、土料压实标准粘性土用干容重来控制;非粘性土用相对密度D来控制。
在实际工程中用相对干容重控制。
2、压实参数的确定通过压实试验确定。
第四节土石坝施工的质量控制本节重点:掌握坝面质量检查内容和要求。
一、料场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对土料场应经常检查所取土料的土质情况、土块大小、杂质含量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其中含水量的检查和控制尤为重要。
经测定,若土料的含水量偏高,一方面应改善料场的排水条件和采取防雨措施,另一方面需将含水量偏高的土料进行翻晒处理,或采取轮换掌子面的办法,使土料含水量降低到规定范围再开挖。
倘以上方法仍难满足要求,可以采用机械烘干法烘干。
当土料含水量不均匀时,应考虑堆筑“土牛”(大土堆),使含水量均匀后再外运。
当含水量偏低时,对于粘性土料应考虑在料场加水。
料场加水量。
可按下式计算:二、坝面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在坝面作业中,而对铺土厚度、填土块度、含水量大小,压实后的干容重等进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对粘性土,含水量的检测是关键。
干容重取样试验结果,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不合格干容重不得低于设计干容重的98%,且不合格样不得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