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山歌《高皇歌》
- 格式:docx
- 大小:24.81 KB
- 文档页数:13
民歌《盘古歌(节选)》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盘古歌(节选)》原文及赏析【导语】:四、隐居不修是不修,发落圣旨掌潮州; 天地乃幸我不没,我与日月共同寿。
畲族的起源与历史由来(身为盘瓠后裔的畲族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存在很多,民族起源有争议的少数民族。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彝族、土家族,还有侗族、瑶族和今天要说的畲族。
关于这些少数民族起源历史,时至今日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焦点。
畲族是一个具有其民族特点的单一少数民族,截止2020年其人口总量不足一百万人。
作为55个少数民族中的“微型”民族,畲族主要聚居于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四省。
相传其原始居住地在潮州市凤凰山,这也是畲族人自称“山哈”的主要依据。
如果按照畲族民族语言畲语进行翻译,“山哈”即为“住在山上的客人”之意。
从其民族自称“山哈”也可以证实,畲族先民应该起源于潮州市凤凰山。
但后来因为历史变迁、民族变革,或者外族侵扰亦或是寻求生路,畲族人才东迁进入福建及其他省份。
畲族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福建的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去深入挖掘,可以得知畲族人确实是由潮州市凤凰山,历尽千辛万苦不断迁入福建省。
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从客观层面,进一步承认了畲族迁入说。
畲族作为我国境内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其民族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目前,比较受认可的说法就高达五种,而且主要集中于迁徙说和土著说两大类。
笔者认为无论哪种说法其实都有一定道理,而关于畲族起源的核心争论焦点,其实就是畲族的民族发展史。
关于畲族的民族起源,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
但从各家说法中可以清晰的窥探出,畲族应该是一个仅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代民族。
而且学术界普遍认为畲族在古代社会中的活动区域,应该是在唐代闽、粤、赣三省交界的。
作为一个古老的南方山地游耕民族,畲族的历史活动范围亦或是迁移活动,大致在唐、宋、元以及明、清阶段。
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畲族的历史参与度也并不是很高,换个角度来讲就是畲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少数民族。
一、畲族名称由来1.畲族“畲”字寓意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畲族时,都会感觉特色拗口,实际上畲族中的“畲”字历史非常久远。
“畲”字的主要涵义就是以火耕地,再确切一点说就是指粗放耕种的田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作者:张星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6期【摘要】浙江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浙江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
将浙江本土音乐类“非遗”项目纳入民间音乐赏析课程,培养学生了解本土民间音乐的内容、特点和形式,感悟民间音乐的深刻文化内涵,对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民间音乐赏析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教学改革实践的体会和多年调研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和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教学【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16-063-03【本文著录格式】张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民族博览,2022,08(16):63-65.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19079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的积淀,它是祖辈传给我们的瑰宝,是我们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
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传统艺术: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国务院自2006年以来,先后公布了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10大门类,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等,共计3610个子项。
其中传统音乐为重要门类,包括各地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共有国家级名录431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
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对地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家乡民间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紧迫的教学任务。
畲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璀璨夺目,包括歌谣、故事、音乐、舞蹈等,特别是畲族民歌独树一帜,是畲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全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以祖宗崇拜和多神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引人关注的还有畲族的医药学和畲族武术。
畲族医药专科性强,具有特殊的传艺方式、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方法;畲族武术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汇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狠,攻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等特点。
1 畲族简介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多居住在江南丘陵地带。
其先民是长河“武陵蛮”的一支,后经多次迁徙,大约在十三四世纪来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的山区。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无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畲族住房多为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
盖房往往是先立柱、上梁、盖瓦,然后再筑墙和整修室内。
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
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则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
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
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
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
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
第一章测试1.五声调式是由五个音构成的调式。
A:对B:错答案:A2.宫调式的音阶结构为:商角徵羽宫。
A:错B:对答案:A3.比正音高半音的称为“变”,如:变宫、变徵。
A:错B:对答案:A4.内蒙民歌《嘎达梅林》是()。
A:徵调式B:宫调式C:商调式D:羽调式答案:D5.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是()。
A:角调式B:宫调式C:商调式D:徵调式答案:D6.以下哪些歌手演唱过《沂蒙山小调》()。
A:刘德华B:彭丽媛C:于文华D:朱之文答案:BCD7.以下哪些歌曲跟《沂蒙山小调》有关联()。
A:《杨柳青》B:《打黄沙会》C:《走西口》D:《十二月调》答案:BD8.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市,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就有( )等。
A:松阳高腔B:畲族民歌C:遂昌十番D:缙云婺剧答案:ABCD9.浙西南汉族民歌调式以五声性徵调式和羽调式为主,商调式、宫调式次之、角调式相对较少。
A:错B:对答案:B10.浙西南汉族民歌曲式结构多为单乐段曲,鲜见有多段体。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畲族人称歌唱为“歌言”A:对B:错答案:A2.畲歌成为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A:以歌代言B:以歌抒情C:以歌叙事D:以歌为乐E:以歌代哭答案:ABCDE3.畲族的民歌种类繁多,根据歌词反映的内容,可将畲歌分为()大类。
A:叙事歌B:生活歌C:时政歌D:劳动歌答案:ABCD4.《高皇歌》是畲族标志性的史诗之一,又被称为()A:叙事歌B:《盘古歌》C:《龙皇歌》D:《盘瓠王歌》答案:BCD5.畲族民歌的分类,一般按畲族的传统习惯分为()、杂歌、仪式歌三类。
A:情歌B:小调C:山歌D:叙事歌答案:D6.畲族民歌按照曲调的主要流传地命名,可分为 ( )A:景宁调(角调式)B:文成调(徵调式)C:龙泉调(羽调式)D:丽水调(商调式)E:瑞安调(宫调式)答案:ABCDE7.畲族山歌的衬词,常用“哩”、“啰”两字A:错B:对答案:B8.畲歌的体式以七言(字)四句为主,每四句一个单位,成为“一条”。
畲族she zu/ She ethnic minority group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
他们自称“山哈”。
“哈”畲语意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
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
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
“畲”,意为刀耕火种。
解放后,改称为“畲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数为709592.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持此说者比较普遍。
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
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
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
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
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
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
高皇歌盘古开天到如今,世上人何几样心;何人心好照直讲,何人心歹侩骗人。
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一朝天子一朝臣。
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说人便说世上事,三皇五帝定乾坤。
盘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世界;造出黄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转东西。
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造出皇帝管天下,造出人名几样姓。
盘古坐天万万年,天皇皇帝先坐天;造出天干十个字,十二地支年年行。
天皇过了地皇来,分出日月又分岁;一年又分十二月,闰年闰月算出来。
地皇过了是人皇,男女成双结妻房;定出君臣百姓位,大细辈份排成行。
当初出朝真苦愁,掌在石洞高山头;有巢皇帝侬人讲,教人起案造门楼。
占人无食食鸟兽,夹生夹毛血流流;燧人钻木又取火,煮熟食了人清悠。
三皇过了又五帝,五个皇帝先后排;伏羡皇帝分道理,神农皇帝做世界。
神农就是炎帝皇,作田正何五谷尝;谷米豆麦种来食,百姓何食正定场。
神农皇帝真聪明,教人采药医病人;亲尝百草医毛病,后来成佛做灵神。
神农过了是轩辕,造出何车又何船;衫衣亦是轩辕造,树叶改布着巧软。
轩辕过了金天皇,何道何理坐大堂;传位颛顼管大下,历书出在颛顼皇。
颛顼以后是高辛,三皇五帝讲灵清;帝喾高辛是国号,龙麒出世实为真。
盘古传到高辛皇,扮做百姓肽田场;出朝游行天下路,转去京城做朝皇。
贤皇高辛在朝中,刘氏君秀坐正宫;正宫娘娘得一病,三年头昏耳又痛。
高辛坐天七十年,其管天下是太平;皇后耳痛三年久,便教朝臣叺先生。
先生医病是明功,取出金虫何三寸;皇后耳痛便医好,金虫取出耳伓痛。
取出金虫三寸长,便使金盘银斗装;一日三时仰其大,变作龙孟丈二长。
变作龙孟丈二长,一双龙眼好个相;身上花斑百廿点,五色花斑朗毫光。
丈二龙孟真稀奇,五色花斑花微微;像龙像豹麒麟样,皇帝取名叺龙麒。
尤麒生好朗毫光,行云过海本领强;人人肽见心欢喜,身长力大好个相。
当朝坐天高辛皇,国泰民安谷满仓;番边番王恶心起,来争江山抢钱粮。
番王作乱反过边,手上兵马何万千;争去地盘几多郡,边关文书报上京。
铅山县太源畲族山歌谣谚一、高皇歌根据盘瓠传说,畲族人民还编写一部长篇叙事体的《高皇歌》,世代传诵始祖的丰功伟绩,并把盘瓠传说载入盘、蓝、雷、钟氏族谱中。
盘古造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潮江水一潮鱼,一朝天子一朝人。
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说人便说世人事,三皇五帝振乾坤。
盘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人世,造出黄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转东西。
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给人行,造出皇帝管天下,置立人名几样姓。
三皇过了又五帝,伏羲神农轩辕继,轩辕过了金天皇,传位颛顼做皇帝。
颛顼以后是高辛,出来扮作百姓人。
出朝游行天下路,转去京城坐朝廷。
高辛皇帝在朝中,刘氏尹秀坐正宫。
正宫娘娘得一病,三年头昏耳又痛。
皇后耳痛痛难当,高辛敕臣喊先生。
先生医病是高明,取出金虫何三寸。
取出金虫银盘装,变作龙孟丈二长。
一又龙眼好个相,五色花斑朗豪光。
丈二龙孟真稀奇,人人看见心欢喜。
象龙象豹象麒麟,皇帝取名喊龙麒。
一年番王起恶心,来争江山抢钱粮。
争去地盘几多郡,几多百姓遭灾殃。
边关文书报上京,高辛皇帝心惊惶。
便差京城起众兵,众兵差去保边疆。
调去兵马十万人,打了一仗失了兵。
又差上将带去打,高辛皇帝实劳心。
番邦兵马来的强,高辛兵马难抵挡。
打过几回都输了,退兵回京奏高皇。
高辛接本心惊慌,便喊朝臣来思量。
一切办法都使尽,挂出皇榜招贤郎。
皇帝准本依其奏,京城四门挂榜词:谁人捉得番王到,第三公主许为妻。
榜词挂在城四门,众人来看闹纷纷。
千万人子看过了,无人何敢揭榜文。
挂出皇榜三日整,龙麒晓得近前仰。
撕落皇榜口里衔,朝官带去见高皇。
百官上殿来朝见,龙麒奉旨去番邦。
龙麒看见心欢喜,死到临头你不知。
番王酒醉眠高楼,身盖虎皮豹枕头。
文武朝官不随后,龙麒咬断番王头。
衔了王头过海河,番邦贼子赶过来。
刀枪好似竹林笋,不得过来奈我何。
衔了王头过海洋,神仙老君来相帮。
腾云驾雾浮过海,官兵接头使盘装。
官兵接头使盘装,龙麒奉旨去朝皇。
皇帝看见心欢喜,愿招龙麒作婿郎。
畲族民歌歌词特征初探作者:潘力峰朱丽莉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10期“祖公代代三田分,留下歌言分子孙,歌是山哈传家宝,千古万年世上轮。
”勤劳智慧的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畲族文化,尤其畲族民歌更是文化瑰宝。
善歌的畲族,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生活劳动,以歌传言;丧葬祭祀,以歌当哭。
每每长夜盘歌,通宵达旦,历数日夜而不衰。
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一种主要的活动方式,探究畲族民歌对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分析畲族民歌的歌词,我们会发现其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是民族艺术中绚丽的一朵浪花。
畲族民歌歌词具有:题材内容丰富、以七言绝句为主、贯用修辞和衬词等重大特征。
一、畲族民歌歌词题材内容丰富畲族称歌唱为“歌言”,即以歌表言。
有畲族歌手说:“只要是眼睛看得见的,手脚做得出的,话讲得来的,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歌唱出来。
”可见畲族民歌题材内容极其丰富多采。
纵观畲族民歌,其歌词题材内容从神话、小说到祭祖、做功德,从男女恋情到婚俗礼仪,从劳动生产到日常生活,从传授知识到伦理道德,从革命历史到改革开放,五光十色,应有尽有。
按歌词题材内容区分归类,我们可以把畲族民歌分为叙事歌、小说歌、杂歌和仪式歌四大类。
(一)叙事歌叙事歌是对神话传说及社会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人物的歌唱。
主要有流传于全国各地畲族同胞中的民族推原神话传说歌《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一生经历的《麟豹王歌》,反映原始社会早期血亲婚配婚姻制度的《古老歌》(又名《火烧天,火烧地》),反映畲族人民憧憬和向往的《封金山》,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充满深刻仇恨、对满清政府和军阀统治者进行讽刺揭露的《末朝歌》和阐述历史的《十八帝》等等。
(二)小说歌“小说歌”是畲族人民的传统叫法,是一种长篇故事歌。
小说歌取材于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的神话故事和本民族民间传说。
由于有人物,有情节,所以很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很受欢迎。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闽东学界的《畲族文艺调查报告·畲族文学概况》载,小说歌源于闽东霞浦白露坑一带,大约诞生于十八、十九世纪,当时一些识字的畲族歌手开始把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为畲族山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为编写小说歌的全盛时期,那时畲族歌手钟廷吉一人就编了一百多种。
第一百一十篇畲族《高皇歌》原本应是《狗皇歌》狗不是贬义是英雄赞誉长篇“叙事诗”确切当称“畲第一百一十篇畲族《高皇歌》原本应是《狗皇歌》狗不是贬义是英雄赞誉长篇“叙事诗”确切当称“畲史诗”畲多种史诗求历史真相在第一百〇三篇里,已经引说南朝宋国范晔,于公元432年至445年撰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里关于与犬戎之寇,以及槃瓠是为高辛帝畜养的一只狗,咬死获得吴将军之头,后来终于得以妻高辛帝的“少女”,走入南山,生出六男六女,后来繁衍成为所谓“武陵蛮”的记述。
《后汉书》作为被历来朝代认定的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我们中华的前四史,具有很高的史话史料意义。
不过关于高辛氏与槃瓠的史话记说,范晔之前晋代干宝撰著的《搜神记》卷十四里,就有了记载。
说:“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
得耳疾,历。
时,医,为挑治。
出顶虫,大如茧。
妇人去。
后,置以瓠蓠(蓠是一种香草);覆之,以盘。
俄而,顶虫乃化为犬。
其文(文即纹),五色。
因名:盘瓠。
遂,畜之。
时,戎吴强盛。
数侵边境。
遣将征讨,不能擒,胜。
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购(《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
’亦即奖赏)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
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王阙。
王,诊视之,即是戎吴。
为之,奈何?群臣皆曰:盘瓠,是畜。
不可官秩,又不可妻。
虽有功,无施也。
少女闻之,启王,曰:大王既以我,许。
天下(应残缺知字)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
此,天命使然。
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之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应残缺此字)国之祸也!王惧,而从之。
令少女:从盘瓠。
“盘瓠将女(即高辛氏少女归属、服从、听命、跟随盘瓠),上南山。
草木茂盛,无人行迹,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即高辛氏少女脱除原本娘家,即汉族先民高辛氏时的衣裳,将盘瓠作为心爱的宠物狗一样,与之在一起)。
著独力之衣(即穿着她自己独自创造的成为后来少数民族特有的衣服),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
2019年第1期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28期畲族史诗《高皇歌"的程式语词和句法—基于云和县坪蛘岗蓝氏手抄本的研究孟令法摘要:广泛流传于畲民社会的《高皇歌》,是/首长达近五百句的七言体史诗。
这首包含创世因素、英雄事迹与迁徙内容的综合性语言表达,现已基本看不到脱离手抄本的演述活动。
借助“口头程式理论”的相关分析原则,对现已发现的篇幅最长的蓝观海手抄本进行程式语词和程式句法的分析,不仅可以说明文本化的《高皇歌》是“源于口头的文本”,也可从中看到史诗演述人是如何利用口头程式进行史诗创编的规律。
关键词:史诗;畲族;《高皇歌》;手抄本;程式语词;程式句法《高皇歌》,又称《盘瓤[1]王歌》《麟豹王歌》《祖 宗歌》等,是一首长达近五百句的七言体史诗,它 广泛流传于居住在我国东南山区的畲族乡民社会 中。
这首被畲族民众普遍视为“族源史”的口头创 作,一方面描述了以龙麒生h为主线的神话故事,另一方面则从社会史的角度呈现了畲族先民的迁 徙路线。
虽然《高皇歌》在篇章长度 于民族的口传史诗 ,戈金所言:“形式上诗行的多,并非是 史诗的核度,史诗 是鉴别的 ”,“口头事的,在于‘述中的创编’,’[2]。
,这一创*事迁徙 的言 达,在地“”中它的崇高,还于 的保了它的 。
,我行的述,《高皇歌》从 体 视 ,在 句法结构上,都体现了民族 的口头 式 。
,的《高皇歌》了口传史诗怎样的式则,以浙江省云县坪洋岗畲民蓝观海所统二年(1910年)《高皇歌》副!3]为例,借助“口头式理论”!4]的相分析原则,从在揭示畲族口传史诗述传统的同,窥察传统语境中述人的记忆.其在具体演述活动中的创编力。
&、畲族口传史诗的文本化及其手抄传统畲族是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字而通用汉字的人 共同体,除了日常生中的常交际外,歌唱也 就成了 呈现自我、沟通感情、叙说历史、描述事物、增强气氛的重方式,,“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史”的言达模式也就成了畲族民俗 的重要特征之一。
浙江畲族歌谣的研究价值作者:雷艳萍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年第02期[摘要] 畲族“无事不歌,无时不歌”,歌谣内容极其丰富。
歌谣具有诗韵化的格律、程式化的灵动、凝练化的艺术以及数字化的趣味。
畲族歌谣是研究畲族历史变迁的引子,透视畲族民俗底蕴的带子,剖析畲族性格的镜子,探究畲族语言融合的窗子。
[关键词] 畲族;歌谣;文本特色“肚中歌饱人相敬,肚中无歌出门难。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以“畲乡歌海”著称。
畲家人称之所唱为“歌”或“歌言”。
《毛传》:“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
”《韩诗章句》:“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
”畲民口耳相传的“歌言”,一部分是有曲调歌唱的“山歌”,一部分是以念诵为主的“徒歌”,由此,我们将之称为“歌谣”。
歌谣是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畲族最主要的口头文学形式,是畲族民俗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一、浙江畲族歌谣的分类1.神话传说歌神话传说歌包括神话与传说两个部分。
既有关于畲族起源初始的民族史诗,又有记载远古畲族图腾英雄故事的口头流传。
歌谣中有盘瓠传说、龙麒故事、凤凰图腾等神话传说,是畲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畲族文学史乃至畲族民族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享誉最盛的当属长篇叙事歌《高皇歌》。
《高皇歌》是畲族歌谣的代表作,被畲族人民誉为“创世史诗”(或称“祖歌”)。
2.史事时政歌史事时政歌忠实地记载了畲族辗转迁徙的历史史实以及艰苦斗争的历史事件,颂扬了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贤良人物及其英勇的业绩,表达了畲族人民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歌谣《打酒员》记叙了1915年景宁畲民抗征酒税的斗争;歌谣《清风山》因纪念明代丽水大帽山一带畲族起义领袖蓝又清、蓝天风、蓝松山而作。
3.有缘歌有缘歌歌唱男女爱情,在畲族歌谣中所占的数量最多。
它表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纯朴、真挚、深切、忠贞、美好的情爱。
有的表达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思恋;有的表达姑娘对男子的思念和挚爱;更多的是写男女之间的相互恋念,企盼永结同心、美满婚姻的。
勇善战的统领,分统五路兵马。
至今,每年的四月初九,蓝姓畲民,必抬蓝大将军牌位挨家挨户去巡寨,五路兵马必与同行。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祖图又称为“盘瓠图”。
用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高皇歌》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
畲族无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叫畲家阵(畲民独立的家族话语)畲语在语法上习惯用倒装语,比如普通话:客人公鸡母猪小鸟,畲族话:人客鸡公猪娘鸟仔如畲族人问:“你的牛牵过栏了?”就是问结婚否,结了就牵过栏了。
问家里几口人?称家里有“有几个碗”,有几兄弟称“一根竹子分几瓣”等。
畲族歌舞畲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丧嫁娶、生产劳动、待人接物时,都喜爱用歌声表达感情,因此畲乡有“歌的海洋”之誉。
由于畲族人们上山劳动时经常以歌对话,畲歌又称为山歌。
【歌舞欣赏】《高皇歌》过渡句:在畲族生活中,少不了彩带,彩带是畲族的吉祥物,在畲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畲族工艺在畲族有这样一首《带子歌》:—条丝带斑又长,送给郎子束身上。
彩线拦边双手织,太着带子太着娘。
这里的太着是看到的意思,从诗看来,彩带不仅是吉祥物、生活用品,它还是姑娘送给心上人的信物。
所以,畲族女孩从6、7岁就要跟着妈妈编彩带。
长大后定亲时,男方下聘礼,女方必须拿一条自己编织的彩带作为回礼。
说到畲族的彩带,老师不得提一提一个人,她是畲家彩带传人——蓝延兰,她从小跟着奶奶学织彩带,在1999年11月,在温州举行的“99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上,蓝延兰的参展作品喜获特别金奖,成为大展的最高奖项。
进入新世纪,蓝延兰又编织出一条长4米余、宽10.6厘米,织有全国56个民族名称的彩带王,在畲乡传为美谈。
【知识链接】畲族彩带的传说四.畲族节日过渡: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但他们也有自己特色的节日。
你知道畲族有哪些特色节日吗?“三月三”“二月二”、招兵节、封龙节。
三月三是畲族的乌饭节。
畲族三月三的习俗畲族三月三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吃乌饭、祭祀舞蹈、赶歌会,以及一些传统体育活动表演等。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畲族三月三的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畲族三月三的习俗吃乌饭据《浙江省少数民族志》载:景宁畲民三月三吃乌饭,是用一科,金语称乌枝、汉语称山馒头的小灌木嫩叶(即乌稳)捣碎取汁,浸泡大米煮成的饭。
这种黑色的米饭十分可口,有青草芳香味,据说吃了这样的乌饭,上山不怕蚂蚁咬。
《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记载: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相传祖先因狩猎殉难,子孙们在这一天吃乌饭(糯米用乌枝叶汁即山馒头汁染黑蒸熟),有的地方还举行对歌,以作纪念。
做乌饭是取新鲜乌稳(山馒头)树的叶子洗净,放在石臼里捣碎,取出过滤,用其汁将糯米浸泡半天,米捞起来沥干后,放在木饭瓶或陶饭颤等容器里文火蒸熟后,先供奉祖先、神灵,然后自己才能吃。
这种饭看上去乌糟糟的,并不是很起眼,吃起来却是糯糯的,香喷喷的,非常可口,吃了还想吃。
后来有人加入山间野味,如香菇、木耳等炒一炒和米一起蒸,那味道就更鲜美了。
千百年来,三月三前夕,舍家妇女背着竹篓唱着舍歌,上山摘乌稳叶。
三月三这天,舍民家家户户做乌饭,吃乌饭,畲族村寨处处飘荡着乌饭沁人心脾的清香,有一家蒸乌饭,十家飘清香之说。
舍民们或用乌饭宴请贵客,或带着乌饭团(20世纪60年代以前舍民把乌饭盛在苇叶饭包里)去赶歌会。
祭祀舞蹈畲族是一个尊宗敬祖的民族,记述畲族源流传说的长联歌《高皇歌》载:(龙麒)自愿官唔爱,一心间山学法来,学得真法来传祖盘蓝雷钟学师郎,收师捉鬼法来强,手反千斤天罗网,凶神恶煞走茫茫。
关于做功德,在《盘靓世考》中有载:盘瓢因为游猎跳过大树,被株尖所伤而终殡后长腰木鼓,长笛短吹,男女连声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
畲族祖图中即有闾山学法图像,也有多人手拿道具,州人手擎写有超魂超度字样的木牌翩翩起舞的形态。
由此可见,传师学师与做功德和舍民族的源流密切相关。
据考,自唐宋以来就有舍民在景宁的救木山、澄照大赤洋等地定居,明代大量入迁,日后不断繁衍壮大。
《高皇歌》盘古开天到如今,世上人何几样心;何人心好照直讲,何人心歹侩骗人。
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潮江水一潮鱼,一朝天子一朝臣。
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说人便说世上事,三皇五帝定乾坤。
盘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世界;造出黄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转东西。
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造出皇帝管天下,造出人名几样姓。
盘古坐天万万年,天皇皇帝先坐天;造出天干十个字,十二地支年年行。
天皇过了地皇来,分出日月又分岁;一年又分十二月,闰年闰月算出来。
地皇过了是人皇,男女成双结妻房;定出君臣百姓位,大细辈份排成行。
当初出朝真苦愁,掌在石洞高山头;有巢皇帝侬人讲,教人起案造门楼。
古人无食食鸟兽,夹生夹毛血流流;燧人钻木又取火,煮熟食了人清悠。
三皇过了又五帝,五个皇帝先后排;伏羲皇帝分道理,神农皇帝做世界。
神农就是炎帝皇,作田正何五谷尝;谷米豆麦种来食,百姓何食正定场。
神农皇帝真聪明,教人采药医病人;亲尝百草医毛病,后来成佛做灵神。
神农过了是轩辕,造出何车又何船;衫衣亦是轩辕造,树叶改布着巧软。
轩辕过了金天皇,何道何理坐大堂;传位颛顼(zhuān xū)管天下,历书出在颛顼皇。
颛顼以后是高辛,三皇五帝讲灵清;帝喾(kù)高辛是国号,龙麒出世实为真。
盘古传到高辛皇,扮做百姓肽田场;出朝游行天下路,转去京城做朝皇。
贤皇高辛在朝中,刘氏君秀坐正宫;正宫娘娘得一病,三年头昏耳又痛。
高辛坐天七十年,其管天下是太平;皇后耳痛三年久,便教朝臣叫先生。
先生医病是明功,取出金虫何三寸;皇后耳痛便医好,金虫取出耳唔痛。
取出金虫三寸长,便使金盘银斗装;一日三时仰其大,变作龙孟丈二长。
变作龙孟丈二长,一双龙眼好个相;身上花斑百廿点,五色花斑朗毫光。
丈二龙孟真稀奇,五色花斑花微微;像龙像豹麒麟样,皇帝取名叫龙麒。
尤麒生好朗毫光,行云过海本领强;人人肽见心欢喜,身长力大好个相。
当朝坐天高辛皇,国泰民安谷满仓;番边番王恶心起,来争江山抢钱粮。
番王作乱反过边,手上兵马无万千;争去地盘几多郡,边关文书报上京。
番边大乱出番王,高辛皇帝心惊慌;便差京城众兵起,众兵派去保边疆。
番边番王过来争,齐心去守九重城;京城兵马无千万,众兵使力守京城。
调去兵马十万人,打了一仗失了兵;又差上将带去打,高辛皇帝是劳心。
番边兵马来的强,高辛兵马难抵挡;打过几回都输了,退兵回转奏高皇。
高辛接本心惊慌,便叫朝官来思量;一切办法都使尽,挂出皇榜招贤郎。
皇帝准本便依其,京城四门挂榜词;谁人平得番王乱,第三公主结为妻。
皇榜内里表灵清,谁人法高挂帅印;收服番边番王乱,招为女婿再封身。
榜词挂在四城门,众人来肽闹纷纷;千万人都肽过了,无人何敢揭榜文。
挂出皇榜三日正,龙麒晓得近前仰;随手便来收皇榜,收落皇榜在身边。
朝官带其见皇帝,龙麒自愿去平西;领旨转身唔见影,一阵云雾去番界。
龙麒来到番王边,番王肽见快活仙;带在身边实欢喜,时时刻刻带身前。
龙麒自愿去番边,服侍番王两三年;何计何谋何本事,天地翻转是我赢。
番王出兵争江山,回回打仗都是赢;叫拢将兵来请酒,兵营食酒闹纷天。
兵营请酒闹纷纷,番王食酒醉昏昏;一日连食三顿酒,散了酒筵就去睏。
番王酒醉眠高楼,身盖金被银枕头;文武朝官唔随后,龙麒割断番王头。
割断王头过海河,番边贼子赶来多;枪刀好似林竹笋,追其唔着无奈何。
番兵番将追过来,云露雾来似云盖;番边番兵追唔着,其追唔着往后退。
割来王头过海洋,神仙老君来相帮;腾云驾雾游过海,官兵接头使盘装。
带转王头上殿来,高辛肽见笑暧暧;番王作乱都平服,龙麒公主结头对。
官兵接头使盘装,奉上殿里去见王;皇帝肽见心欢喜,愿招龙麒做婿郎。
文武奏上皇帝知,皇帝殿里发言辞;三个公主由你拣,随便哪个中你意。
头是龙孟身是人,好度皇帝女结亲;第三公主心唔愿,龙麒就讲去变身。
金钟内里去变身,断定七日变成人;皇后六日开来肽,龙麒钟里变成人。
龙麒平番是惊人,公主自愿来结亲;皇帝圣旨封下落,龙麒是个开基人。
龙麒平番立大功,招为驸马第三宫;封其忠勇大王位,王府造落在广东。
王府坐落在广东,忠勇平番显威风;亲养三男一个女,带上殿里去罗封。
亲养三子生端正,皇帝殿里去罗姓;大子盘装姓盘字,二子篮装使姓蓝。
第三细崽正一岁,皇帝殿里罗名来;雷公云头响得好,笔头落纸便姓雷。
忠勇受封在朝中,亲养三子女一宫;招得军丁为驸马,女婿本来是姓钟。
三男一女封端正,好侬皇帝管百姓;掌在广东潮州府,留传后代去标名。
皇帝圣旨话难收,敕封龙麒掌潮州;皇帝若末你未末,你侬日月一同休。
龙麒自愿广东去,皇帝圣旨讲分你;六个大仓由你拣,随便哪仓中你意。
六个大仓共一行,金银财宝朗毫光;六个大仓都一样,开着一个是铁仓。
六仓都是金锁匙,皇帝圣旨交付你;金银财宝使唔着,开来一仓是铁器。
问其纱帽爱唔爱,锁匙交其自去开;纱帽两耳其唔得,自愿拣顶尖尖来。
龙麒自愿官唔爱,京城唔掌广东来;自愿唔爱好田地,山场林土自来开。
龙麒自愿去作山,去侬皇帝分江山;自耕林土无粮纳,做得何食是清闲。
龙麒起身去广东,文武朝官都来送;凤凰山上去落业,山场地土由其种。
凤凰山上去开基,作山打铳都由其;山林树木由其管,旺出子孙成大批。
龙麒自愿官唔爱,一心闾山学法来;学得真法来传祖,头上又何花冠戴。
当初天下妖怪多,闾山学法转来做;救得良民个个好,行罡作法斩妖魔。
闾山学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斩妖精;十二六曹来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
香烧炉内烟浓浓,老君台上请仙宫;奉请师爷来教度,灵感法门传子孙。
灵感法门传子孙,文牒奉请六曹官;女人来做西王母,男人来做东皇公。
盘蓝雷钟学师郎,收师捉鬼法来强;手把千斤天罗网,凶神恶煞走茫茫。
凤凰山上鸟兽多,若好食肉自去罗;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猪麂鹿何。
凤凰山上是清闲,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龙麒斗死在岩前。
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叫正寻见。
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鸟尽飞来;吹角鸣锣来引路,天地灵感放落来。
龙麒放落安棺掉,大细男女泪哭燥;头戴白帽二个耳,身着苎布尽带孝。
龙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闾山法主来安位,又请三清师爷官。
河南祖师安两边,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来超度,超度龙麒上西天。
凤凰山上去安葬,孝男孝女尽成行;文武百官送上路,金榜题名占地场。
金榜题名实是真,文武百官送起身;铁链吊棺未落土,缴去棺汗无官荫。
龙麒坟安龙口门,一年到暗水纷纷;又何真龙结真穴,荫出千万好子孙。
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做食,分掌潮州各乡村。
当初掌在凤凰山,做得何食是清闲;离田三丈无粮纳,离木三丈便种山。
凤凰山上一朵云,无年无月水纷纷;山高水冷难做食,也无谷米粜何银。
今下唔比当初时,受尽阜老几多气;朝中无官难讲话,处处阜老欺侮你。
一想原先高辛皇,四门挂榜招贤郎;无人收得番王倒,就是龙麒收番王。
二想山哈盘蓝雷,京城唔掌出朝来;清闲唔管诸闲事,自种林土山无税。
三想安抚四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当初唔在京城掌,走出山头受苦辛。
收倒番王何主意,京城唔掌走出去;唔肯侬皇分田地,子孙无业乃怨你。
山场来侬阜老争,山无粮纳争唔赢;朝里无亲话难讲,全身是金使唔成。
当初皇帝话言真,盘蓝雷钟好结亲;千万男女莫作贱,莫嫁阜老做妻人。
当初皇帝话言真,吩咐盘蓝四姓亲;女大莫去嫁阜老,阜老翻面便无情。
皇帝圣旨吩咐其,养女莫嫁阜老去;几多阜老无情义,银两对重莫嫁其。
皇帝圣旨话言是,受尽阜老几多气;养女若去嫁阜老,好似细细未养其。
当初出朝在广东,盘蓝雷钟共祖宗;养女若去嫁阜老,就是除祖灭太公。
广东掌了几多年,尽作山场无分田;山高土瘦难做食,走落别处去作田。
走落福建去作田,亦何田地亦何山;作田作土是辛苦,作田亦要靠天年。
福建田土也是高,田土何肥也何瘦;几人命好做何食,几人命歹做也无。
兴化古田好田场,盘蓝雷钟掌西乡;阜老欺侮难做食,走落罗源侬连江。
福州大府管连江,连江罗源好田庄;盘蓝雷钟四散掌,亦未掌着好田场。
掌在福建去开基,山哈四姓莫相欺;你女若大我来度,我女若大你度去。
古田是古田,古田人女似花千;罗源人子过来定,年冬拎酒担猪爿。
罗源是罗源,罗源人女似花旦;连江人子过来定,年冬拎酒过来扮。
连江是连江,连江人女好个相;古田人子过来定,年冬拎酒担猪羊。
古田罗源侬连江,都是山哈好住场;乃因官差难做食,思量再搬掌浙江。
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侬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
景宁云和来开基,官府阜老也相欺;又搬泰顺平阳掌,丽水宣平也搬去。
蓝雷钟姓分遂昌,松阳也是好田场;龙游兰溪都何掌,大细男女都安康。
盘蓝雷钟一宗亲,都是广东一路人;今下分出各县掌,何事照顾莫退身。
盘蓝雷钟在广东,出朝原来共祖宗;今下分出各县掌,话语讲来都相同。
盘蓝雷钟一路人,莫来相争欺祖亲;出朝祖歌唱过了,子孙万代记在心。
盘蓝雷钟一路郎,亲热和气何思量;高辛皇歌传世宝,万古留传子孙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