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特点方法与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4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技术规程
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节能水平和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建筑的
发展,特制定以下技术规程:
一、节能措施
1.1 保温隔热
公共建筑应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如聚苯板、挤塑板、岩棉等,
保证墙壁、屋顶及地面的保温隔热效果,并在施工中注意保温材料的
接缝处理和外墙保温材料的防水处理。
1.2 外窗隔热
外窗应采用多层中空玻璃,窗框与墙体之间需设置防水隔热层,
以减少室内能量流失。
1.3 系统节能
公共建筑应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照明、空调、冷暖水系统等进
行合理配置和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绿色化改造措施
2.1 烟囱污染治理
路边停车场及地下车库等公共建筑的烟囱应进行治理,减轻空气
污染并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2 绿色植物种植
在公共建筑周围及内部,应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包括种植花
草及植树造林等,提高建筑的生态价值。
2.3 天然环保材料使用
在公共建筑装修、维护及改造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
材料,如甲醛等有害气体含量低的板材、涂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建筑者在
建设过程中需遵守相关规定,用心打造健康、环保的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筑。
它通过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下面将分析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设计:绿色建筑通过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包括使用高效的照明设备、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等。
2. 环境材料:绿色建筑注重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回收利用的材料、低排放的材料等,以降低建筑的碳足迹。
3. 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使用低流量的水龙头和马桶等。
4.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注重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优化室内空气质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设立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措施。
施工措施方面,绿色建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实现绿色施工:1. 选择环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和使用环保建材,如使用可降解的材料、采用低污染的建筑材料等。
2. 减少废弃物产生:在施工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尽量避免使用包装材料,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减少材料的浪费。
3. 节约能源:采用节能的施工设备和机械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使用节能照明设备、采用高效的施工机械等。
4. 水资源管理:在施工中,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使用节水型的施工设备、管道等。
5. 建筑垃圾的处理: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将可回收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措施主要包括节能设计、环境材料、水资源管理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在绿色建筑的实施中,需要注重细节的把控,从材料的选择到施工阶段的控制都需要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既有建筑屋顶的绿色节能改造建筑屋顶直接与自然环境相接触,最容易受到诸如外界气温、日光辐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屋顶所造成的室内耗能量大于任何一面外墙和地面的耗能量。
因此,提高屋顶的隔热保温性能,对提高建筑抵抗夏季室外热作用和冬季保温作用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建筑屋顶的设计要求依据屋面的坡度以及主要形式,可以将屋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平屋顶,也就是屋面的坡度为2%-5%;第二,坡屋顶,也就是屋面的坡度一般大于10%;第三,曲面屋顶,主要是由薄壳结构、悬索结构以及网架结构等作为屋顶的主要承重结构,形成不同形状的屋顶。
例如双曲拱屋顶等。
建筑的屋顶在设计的时候必须满足以下设计的要求:(一)防水要求作为维护结构,屋顶最基本的功能是防止渗漏,因此屋顶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漏水问题。
一方面需要使用不透水的屋面材料及采用合理的构造处理来达到防水的目的,另一方面需要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将屋面积水及时排掉,以减少渗漏的可能。
因而一般屋面都需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屋顶的防水止漏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建筑及结构的形式、屋顶坡度、防水材料、屋面构造处理等问题,需加以综合考虑。
(二)隔热保温要求隔热保温是屋顶的重要功能,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保障。
对于有冬冷夏热气候特征的地区,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减少能量损失,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屋顶的保温,一般是采用热阻很大的材料,阻止室内热量由屋顶流向室外。
屋顶的隔热则通常靠设置通风间层,利用风压及热压差产生空气流动带走一部分辐射热或采用隔热性能很好的材料,减少由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来达到目的。
(三)结构要求屋顶需承受风、雨、雪等荷载及其自重。
屋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墙柱等结构,与其共同构成建筑的受力主体,因而屋顶也是承重构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
从防水的角度观之,则不允许屋顶受力后有过大的形变,否则易使防水层开裂,造成屋面渗漏。
二、既有建筑屋顶的绿色节能改造措施(一)保温屋面通过给建筑外围护结构增加保温层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建筑节能措施之一。
环保建筑实用案例【环保建筑实用案例】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保建筑以其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特点,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环保建筑的实用案例,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案例一:零碳排放办公楼某办公楼作为零碳排放建筑的典范,通过多种创新手段实现了环保目标。
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设施,将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绿色供能体系。
此外,通过优化建筑外墙和窗户结构,减少了冷热能的传输,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同时,在室内装修和家具选购过程中,选择了环保材料,降低了室内空气污染的风险。
这座零碳排放办公楼不仅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为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二:绿色居住小区某绿色居住小区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利用科技手段建设了一个具有很高生态价值的住宅社区。
在该小区建设过程中,建筑师们广泛采用了生态建材,如木材、竹材等,实现了可持续利用。
此外,整个小区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存储起来用于浇灌绿化和冲洗公共区域,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依赖。
同时,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保留了大量的绿地和景观,增加了空气湿度,改善了室内外环境。
该绿色居住小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还有效地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三:可持续建筑公共设施一座可持续建筑公共设施成功地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的目标。
该设施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建筑方向、日照条件等因素,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该设施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了高性能隔热材料、光伏板等,并结合了建筑外观和景观绿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生态建筑体系。
此外,该设施还安装了智能节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通过这一系列的环保措施,该设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节能环保的场所。
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存量不断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工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化和安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的施工重点。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节能;能耗1.背景介绍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老旧建筑受制于当时建筑技术水平和资金情况影响,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大量功能退化期,特别是节能上的退化影响较大,导致建筑能耗增大,造成资源浪费,不满足国家的双碳战略。
因此既有进驻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施工技术分析既有建筑建成年代较早,未考虑节能性问题,不满足现行节能规范要求。
常进行如下方面的改造。
笔者结合一些之前经历过的既有建筑节能实例,介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施工技术。
2.1增设墙体外保温原结构外墙体无保温,在结构外侧增设外保保温,例如采用EPS、岩棉保温等材料。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为A级。
尽量选用导热系数系数较低和低容重的保温材料,这样能达到施工方便、减轻荷载、占用空间小的效果。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外墙保温一体装饰板,外墙保温装饰板通过专用设备,综合成型技术、保温技术、粘结技术、温控技术,将带有面层材料与保温芯材和铝箔一次热压成型而制成复合板材。
但是由于外墙保温一体装饰板暂时没有相关规范要求,仅有图集作为参考,如果施工中管控不到位易发生脱落情况。
笔者结合我们之前采用的工程,推荐采用“粘贴+锚固”的固定方式,以粘结为主,锚固为辅。
辅助固定件在胶粘剂终凝前起稳定和承托作用,并作为临时连接以防止脱开。
胶粘剂凝固后,各种锚固件就成为固定的安全储备,即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胶粘剂完全脱落)也能够保证板材不会有脱落的情况发生,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图1保温一体装饰板粘贴+锚固的固定方式2.2外窗节能改造外窗改造最显示的方法就是将节能型外窗代替原有高耗能外窗。
例如在大部分小区出新工程中,采用断桥隔热铝型材窗框窗扇配合节能较好的low-e中空镀膜钢化玻璃来替换掉原有的实腹钢窗框和普通玻璃。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提升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既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也快速增长,给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传统建筑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排放物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改造也成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材选择、能源利用、运营管理等方面充分考虑环境影响,通过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并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建筑形式。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是将传统的建筑通过更新技术和改造手段,使其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并提高原有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
这种改造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先,在环境方面,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能够显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增加通风系统等手段,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改造后的建筑还能够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其次,在资源方面,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等自然资源,降低了对电力和空调等能源的依赖。
同时,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还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通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优化建筑布局,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减少维护和运营成本。
这对于提高既有建筑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绿色建筑改造还能够促进城市更新和更新更新。
由于城市的变动性和更新速度,传统建筑往往被淘汰,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通过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节约建筑资源,并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
此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还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
绿色建筑具有现代感和创新性,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通过改造既有建筑,不仅提升了建筑本身的形象,还能够对周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将城市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绿色建筑技术和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建造、使用和管理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和环保性能,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应用涵盖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节能技术、环保设施、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
下面就来分析几个绿色建筑技术和创新应用案例。
1、建筑材料的选择(1)节能玻璃节能玻璃是一种多层玻璃,由满铝膜、低辐射膜、中空玻璃、高透明外玻璃组成,具有隔热、隔音、防紫外线、节能等优点。
北京水立方是应用节能玻璃经历节能改造后,年节能达50%以上。
(2)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材料,可替代浪费大量资源的传统建筑材料,如泡沫板、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深圳华侨城天使之梦项目使用可降解材料,成功实现环保节能。
(3)再生木材再生木材是指采用再生和回收材料制成的木材,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和美观性能。
北京国家体育场采用再生木材进行内饰装饰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和传统木料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节能性能。
2、节能技术的应用随着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节能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效化。
其中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节能技术:(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应用于建筑中,能有效地减少建筑的用电量,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以德国太阳能市场为例,太阳能利用比率已达到20%。
(2)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可以根据周围的温度环境,从地下或水体中采集热量,用于建筑的供暖、制冷等方面,可大幅降低建筑能耗。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空调和供暖,节能水平可达40%以上。
3、环保设施的应用绿色建筑的环保设施应用广泛,如植被覆盖、雨水收集、生物污水处理等,都能有效地促进能源和资源的节约。
以下为几个典型的案例:(1)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指在建筑垂直面上通过植物覆盖,实现环保、节能的功能。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借助垂直绿化,除了小面积人工花园外,还广泛种植绿色植物,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农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农业建筑作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设施,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建筑设计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农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实施的特点和成效。
一、案例一:生态温室农场(一)项目背景这个生态温室农场位于一个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的地区,旨在提供新鲜、有机的农产品,同时实现能源自给和环境友好。
(二)绿色设计理念1、能源利用农场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不仅为温室的照明、通风和灌溉系统提供电力,还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供夜间使用。
此外,还利用沼气池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用于取暖和烹饪。
2、水资源管理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
同时,采用滴灌和喷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材料选择建筑结构采用了可再生的木材和环保的钢材,减少了对传统建材的依赖。
温室的覆盖材料选用了高透光率的聚碳酸酯板,既能保证充足的光照,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三)实施效果1、能源成本显著降低太阳能和沼气的利用使得农场的能源开支大幅减少,提高了经济效益。
2、农产品质量提升稳定的环境条件和精准的灌溉控制,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3、环境影响减小减少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案例二:现代化养鸡场(一)项目背景该养鸡场位于农村地区,规模较大,需要在保障鸡群健康生长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压力。
(二)绿色设计要点1、通风与温度控制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季节和鸡群的生长阶段调整通风量,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和适宜的温度。
在夏季,通过水帘降温系统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则采用保温材料和地暖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粪便处理安装了先进的粪便处理设备,将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处理后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农田的施肥。
老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一、建筑现状分析本次绿色改造的建筑位于城市的繁华商业街区,建筑年代较早,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外观风格为欧式复古风格。
建筑原先是一家商业大楼,主要用于商铺和办公空间,但如今商业活动已经减少,建筑有些年久失修,存在能源浪费和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二、绿色改造方案设计1.节能改造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将进行节能改造。
首先,我们将对建筑外墙进行隔热保温处理,选择优质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我们将更换节能型的玻璃窗户,增加窗户的隔热性能,减少冷热交换,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
另外,我们还将对建筑的照明设施进行改造,采用LED节能灯具,实现节能环保。
2.水资源利用在老建筑的绿色改造中,水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将为建筑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过滤净化后再利用在植被浇灌等方面,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另外,我们还将安装节水器具和回收水系统,减少建筑的用水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绿色植被为了改善建筑周围的环境,我们将增加绿化植被,种植各类树木和花草,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
同时,建筑内部也将增加绿色植物,打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提升居住舒适度。
4.再生利用在绿色改造中,我们还将加强建筑的再生利用。
对于老建筑中的旧建材和家具,我们将进行再利用或再加工处理,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居民参与废物分类和垃圾回收,实现建筑生活垃圾的最大化利用。
5.鼓励绿色出行在绿色改造中,我们将鼓励居民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如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成果展望通过上述绿色改造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使老建筑焕发新生机,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这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还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老建筑的绿色改造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希望我们的绿色改造方案能够为更多老建筑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积极采用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同时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品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展示它们在实践中的成果和效益。
我们可以看看新加坡的“花园理想城市”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建筑师理查德·卡森设计的,旨在打造一个生态友好的城市社区。
整个项目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比如雨水收集系统、节能灯具、太阳能板等。
建筑物的设计还考虑了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室内能耗并提高舒适度。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花园理想城市成功实现了环保和节能的目标,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且宜居的社区。
另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是荷兰的“特拉维夫市中心办公大楼”。
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工作场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比如绿色屋顶、太阳能板、高效隔热材料等。
建筑物还设置了很多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设计元素,以降低能耗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特拉维夫市中心办公大楼成为了荷兰乃至整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案例,还有许多其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比如美国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凯恩大楼”和中国的“北京国贸三期”。
这些项目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各种绿色建筑技术,比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地下循环系统等。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和技术手段,这些绿色建筑物成功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典范。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利用效率。
通过学习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提供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