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鸣机器人搭建手册(2个光感)
- 格式:doc
- 大小:8.61 MB
- 文档页数:2
30厘米四轮进攻足球机器人搭建手册(JMC-GL-1321)一:声明声明一Copyright©2009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图片仅供参考,产品外形、技术参数、功能等请以实际产品及该产品说明书、铭牌为准,如因技术更新产生变更,恕不另行通知!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若有任何因本手册或其所提到之产品的所有信息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料流出,利益损失或事业终止,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所属员工恕不担负任何责任。
声明二:本方案仅为用户参加类似机器人竞赛项目提供参考指导,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强烈建议用户不要采用完全一致的搭建及程序参与竞赛,其原因如下:1.本方案旨在提高用户在参与机器人竞赛项目的起点水平,但并不希望因此而扼杀参赛者的主动性及创作力,也不希望因此而违背机器人竞赛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2.本方案仅适用及受限制于某一特定的竞赛规则,参赛者应在充分理解要参与竞赛的规则前提下,参考本方案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设计。
3.几乎所有的机器人竞赛都要求参赛者亲身设计,并能在竞赛现场独立调试及向评委讲解设计思路,故参赛者应通过对方案的深刻了解及日常训练使具有随机应变之能力。
4.本方案会在网上(/)以公开形式面向广大机器人爱好者发布,所有的参赛者都有可能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对本方案未加以改进者将甚少机会获胜。
5.本方案未经长时间的验证和实施,也未能发挥器材之极限性能,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并不能保证该方案完美无缺,用户应该通过亲身实践去验证和改进,并从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获取相关的经验。
声明三:本手册的搭建方法仅供参考,不排除有叙述错误的可能性。
声明四:足球机器人在运行过程当中,如果你操作不当,有可能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请仔细阅读安全警示!广州中鸣数码公司版权所有一.器材准备工具准备:请自备大、中号十字螺丝刀,小型活动扳手或尖嘴钳,戒刀,电工胶布等工具。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中鸣RIC)规则一、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每队1-2人。
二、竞赛主题为“勇攀高峰”本届创新挑战赛的主题为“勇攀高峰”。
三、.参赛范围本次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四、竞技赛主题与规则1 竞技赛简介1.1参赛选手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
机器人从下层基地出发,爬上长 100cm 的斜坡,在上层完成分辨、装配、部署、凯旋等任务。
2 竞赛场地和环境350MM高度,坡约20度图1为比赛场地示意图2.1 下层基地 30cm*30cm;上层内尺寸 91cm*91cm,边框高 5cm;斜坡宽30cm,长 100cm,斜度 20 度。
2.2 道具:圆环 2 个直径 7cm,厚 1cm。
彩色圆柱 3 个,底面直径 4cm,高 4cm。
圆木球 1 个,直径 4cm。
圆环 1 个直径4cm,厚 0.6cm。
木八角 2 个,直径 3cm。
2.3 竞赛场地以现场公布为准。
3 机器人规格a3.1 机器人尺寸长宽不超过 25cm,高度不限。
控制器 1 个,电机不超过 4 个,不采用集成循迹卡,电池不超过8 .4V,其它传感器不限。
3.2 机器人必须设计成只用一次操作(如,按一个按钮或拨一个开关)就能启动。
3.3 中鸣任意一款积木式套装均可参加。
4 任务要求:4.1 登顶:从下层基地攀爬至上层基地。
4.2 凯旋:在上层基地放歌并点亮基地彩色屏幕(颜色比赛前公布)。
4.3 部署:下层基地携带 1-2 个八角木块,分别部署至上层左下角和右上角。
中鸣机器人教育套装使用指南2012中鸣机器人教育套装使用指南钟毅一、认识硬件1、机器人的积木件 1.1积木的分类3、5、7、9、11、15直梁拐角梁双向衔接件转角点衔接件齿轮滑轮、轴连接件板件链接轴 1.2积木的衔接 1.2.1梁和梁的链接1.2.2 板和梁、板和板的链接 1.3齿轮、齿轮比、齿条两级齿轮减速齿轮比 5:1 齿轮比 5:2 齿轮比2:1 直传递1:1直角传递 1:1反向 1:1同向 1:11:1齿条 1.4马达和轮子的链接1.5积木的分类积木按照颜色和类型进行分类入格示意图控制器、传感器、马达、连接线、下载线入格示意图 2、认识控制器2.1 控制器外观E2-RCU控制器是中鸣教育机器人的大脑,它有2.4寸彩色触屏、电源开关键(Power)、两个自定义功能按键(下载按键、运行按键)、 8 路传感器端口(P1-P8)、4 路马达专用端口(M1-M4)、一个USB下载接口及一个外接DC电源接口。
端口 P1-P8:可以任意链接总共最多 8路光电传感器、触碰传感器、彩灯链接,所有传感器默认接 P1端口,也可以自定义设置接P2-P8其他端口。
端口 M1-M4:可以任意链接总共最多4路马达,所有马达默认接M1端口。
当机器人由两个马达驱动时,M1端口链接左驱动马达,M2端口链接右驱动马达。
①⑥⑦②⑧③⑨④⑩⑤①:彩色显示触摸屏②:P1-P8传感器接口③:内置音量采集口④:M1-M4马达接口⑤:下载(Download)按键⑥:电源开关按键⑦:运行(Run)按键⑧:USB下载接口⑨:外接DC电源接口⑩:运行提示灯2.2安装电池②②①①①②①拆开电池后盖②按电池+-极方向安装电池③盖上电池后盖2.3端口接线于拔线②①①②①传感器接口接线②马达接口接线①②③接线端口拔线2.4控制器系统菜单电源按钮:1、完全按下打开或关闭控制器电源 ;2、轻轻半按电源按钮,重启控制器。
①:菜单名称:当前选择的菜单名称。
①③②:电源电压提示:当前电池电压。
用户手册 User manual2020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徐汇区宜山路 700 号 B2幢 20层陪练机器人 产品用户手册版权所有: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修订记录注:版本号的挂号内为对应的产品版本号。
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目录前言 (5)智能陪练功能简介 (5)1.课程管理 (7)1.1前置材料准备 (7)1.1.1准备对话语料 (7)1.1.2创建机器人 (9)1.1.3配置问答模式机器人 (10)1.1.4配置情景模式机器人 (13)1.1.5配置质检条件 (15)1.2创建课程 (18)1.3编辑课程 (20)1.4删除课程 (20)1.5课程搜索 (21)2.统计分析 (22)2.1课程统计 (22)2.2课程统计筛选 (23)2.3班级统计 (23)2.4查看学员学习详情 (24)3.设置 (25)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3.1用户管理 (25)3.1.1用户创建 (25)3.1.2用户同步 (28)3.1.3为用户分配机构 (29)3.1.4编辑用户角色 (30)3.1.5搜索用户 (31)3.2渠道管理 (31)3.2.1添加渠道 (32)3.2.2修改渠道 (33)3.2.3删除渠道 (33)4.学员练习 (37)4.1查看课程列表 (38)4.2问答模式练习 (39)4.3情景模式练习 (42)4.4查看练习历史 (45)5.学员考试 (47)5.1查看考试列表 (47)5.2问答模式考试 (48)5.3情景模式考试 (49)5.4查看考试历史 (50)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6.查看学习档案 (51)6.1查看个人总体档案 (51)6.2查看课程练习历史 (52)6.3查看课程考试历史 (53)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4前言智能陪练功能简介陪练机器人默认分为两种角色,即培训老师和普通学员,分别的功能模块如下: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5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61.课程管理1.1前置材料准备1.1.1准备对话语料陪练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课程模式,即问答模式和情景对话模式,相应的语料有所区别。
风扇机器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二单元与机器人零接触第11课《走近机器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基础的系统认识以及会利用机器人完成简单的任务,前两课《认识机器人》和《走近机器人》侧重于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和认识教学机器人,初步学习教学机器人的结构、搭建、调试等简单过程。
考虑到六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实体机器人,并没有过多的知识基础,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一般机器人的三大身体组成要素,由此搭建一个简易的风扇机器人;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到,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写程序和下载;第三部分让学生进行创造,为了给机器人增加一些智能的功能,就需要增加一些传感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机器人需要不断调试运行,通过三个环节的学习也让学生里了解机器人的一般制作过程需要经历:搭建、编程、传输、运行的过程。
为使课题与情境设计内容相符,在“维持教学目标不变”的原则上,特将本课课题更改为《风扇机器人》。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来看,六年级学生通过前面一节课初步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会基础的判断机器人,但是还是给学生造成机器人离我们很远的错觉,没有真实的体会到机器人的制作过程。
从思维结构看,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方法,在教师提供一定支架和引导的基础上有能力通过微视频和学习单自学来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从学习特点看,他们对机器人的搭建有很大的兴趣,通过简单的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会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此外他们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富有想象力,可以给机器人增加一些智能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视频中的瓦力机器人和现实中的风扇机器人,初步认识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控制模块、传感模块和执行模块。
2.在制作风扇机器人的过程中,了解机器人项目学习的一般流程包括搭建结构、编写程序、传输程序和运行程序这四个步骤。
扫地机器人(简案)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需要,用中鸣机器人搭建扫地机器人;2、用中鸣机器人编程软件编写扫地机器人程序,并在机器人上通过不断调试最终实现目标。
教学重点:搭建出合适的机器小车,正确连接各个传感器的数据线;教学难点:利用好触碰传感器以及while语句编写程序。
材料准备:中鸣机器人套装一套、五号电池6节、笔记本电脑一台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学生观看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视频,引出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模拟制作一个扫地机器人。
二、介绍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构成那么扫地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原理)扫地机器人就是通过触碰传感器,碰到墙壁之后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转而转向到另一个地方去清扫,而为什么它能够不断重复这个动作呢?我们在编程过程中再揭晓。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模拟的扫地机器人的简单模型。
(幻灯片展示)三、机器人搭建根据老师提供的拼装图,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并且接好马达和触碰传感器的数据线。
四、程序编写分布编写:1、编写出机器人在没有遇到障碍的时候,机器人一直往前走,当碰到障碍的时候机器人停止的程序。
2、避障的执行动作(1)后退,让机器人远离障碍(2)右转弯,让机器人偏离障碍(3)前进,让机器人离开障碍(4)左转弯,让机器人回到原来的方向3、整理完善介绍while语句的作用以及用法While:条件循环,即当满足某个条件的时候,执行动作的循环。
当设置数值为1的时候,执行动作;当设置数值为0的时候,不执行动作。
五、测试并调试通过实际测试不断调试,让机器人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教师在学生制作以及调试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一下集中情况,并集中解决。
1、触碰传感器的几种不同执行方式2、转弯角度的控制(1)马达速度会影响转弯的角度(2)转弯的执行时间会影响转弯的角度(3)电源的点亮会影响马达的转速从而影响转弯的角度六、成果展示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通过触碰传感器以及WHILE语句实现机器人避障的目的,今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多不同的机器人,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编程,实现各种不同的目的,让机器人在更多方面帮助到人类。
中鸣智能教育机器人(JMC-NY-1208)一、中鸣智能教育机器人配置清单:E2-RCU控制器 1个灰度测量模块 2个触碰测量模块 2个全彩LED灯 2个马达(带编码) 2个连接线 8条USB下载 1条软件光盘 1张彩色小册子 1本积木件、齿轮、轮胎等120多件。
二、中鸣智能教育机器人配置说明:1.机械结构:基于积木思想设计,可拼装和可重复使用,提供了200多件积木件。
2.编程软件:兼有图形化编程和C语言代码编程界面。
中文操作界面,易学易用。
方便用户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学习编程思想和代码编程。
界面华丽,人性化设计,易学易用;编程方式灵活,支持流程图标、代码或混合方式编程,且图标与代码可同步及对照显示,方便代码学习及调试;个性化设置,桌面、线条、颜色及提示信息项目均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完善的在线帮助和提示系统,让用户不需记忆及查找手册即可轻松编写程序;支持用户自建图标或模块,满足DIY玩家的更高要求;大窗口的编程界面设计,鼠标到哪,图标也跟着到哪,减少了鼠标来回拖动的时间,大大方便了用户编程;3.主控制器:32位高性能ARM处理器(Cortex-M3内核,主频高达72MHZ,内置512K程序存储器,64K数据缓冲器,200个16位数据保存器),可直接修改EEPROM里的参数变量,程序调试更方便,更快捷。
并可存储多个测试程序进入RCU,随时随地变更程序运行,减少来回调试的时间。
12路六芯RJ11接口,其中8路数字/模拟复用端口、4路带编码盘马达端口。
内置超大屏幕2.4" LCD 分辨率达320*240 65万色(带触摸屏)、2.4G无线通讯功能(支持无线下载)、电源检测、MIC、蜂鸣器(可发出频率为20Hz~20kHz的声音)和6节电池盒,带有USB(USB2.0全高速下载接口,支持U盘模式)、电源(DC5.5×2.0插座输入电压范围DC6V---9V)、有2个功能按键(支持自定义按键功能)、1个开关键等端口及按键;支持各种模拟数字传感器,支持编码盘马达的使用,有丰富的软件支持。
粤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2课《机器人的搭建》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机器人的搭建》是粤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搭建方法和编程控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机器人搭建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功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机器人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实际操作过机器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机器人搭建和编程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搭建方法。
2.学会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机器人的基本搭建方法和编程控制。
2.难点:编程控制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掌握机器人的搭建和编程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器人案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机器人搭建套件和编程软件。
2.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视频资料。
3.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机器人应用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机器人是如何搭建和控制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搭建方法,并通过示例展示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同时,介绍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编写控制程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搭建指导,尝试搭建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搭建的机器人,并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机器人的结构和程序,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机器人编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编程思路和方法。
GR系列喷涂机器人软件编程手册资料编号:ZL-GR-006-V1发布日期:2020年1月本手册版权归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所有仅供客户使用,未经授权禁止其他用途使用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万春东路96号电话:400-052-8877CMA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化喷涂装备提供商ZL-GR-006-V1软件编程手册声明感谢您购买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MA”)喷涂机器人产品。
本文所提及的内容关系到您的安全以及合法权益与责任。
使用本产品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文,确保已对产品进行正确的设置。
不遵循或不按照本文的说明与警告来操作可能会给您和周围的人带来伤害,损坏CMA机器人或其它周围的物品。
本文档及所有相关的文档最终解释权归CMA所有。
本手册作为操作指导,但不构成对使用机器人整个应用系统的担保。
因此CMA公司不对使用此系统而可能导致的事故、损害和(或)工业产权相关的问题承担责任。
CMA公司郑重建议:在赋予操作者机器人的使用权限以前,所有参与机器人操作、示教、维护、维修、点检的人员、都参加CMA公司准备的培训课程。
版权与商标本手册版权归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所有,仅供客户使用,未经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许可,本部分不能被复制或向第三方披露。
本文档必须保存在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期间,损坏或丢失的情况下,你可以订购一个替换的副本。
在机器人被出售或转移到一个新的所有者时,您被要求告知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新的拥有者的地址。
本手册为全套手册的其中一册,所有参与机器人使用、编程、维护、维修、点检的人员,必须经过完整手册的培训,全套手册如下:☐ZL-GR-001-V1:GR系列喷涂机器人《安全手册》☐ZL-GR-002-V1:GR系列喷涂机器人《日常保养手册》☐ZL-GR-003-V1:GR系列喷涂机器人《防爆使用手册》☐ZL-GR-004-V1:GR系列喷涂机器人《远程协助手册》☐ZL-GR-005-V1:GR系列喷涂机器人《IO通讯手册》☑ZL-GR-006-V1:GR系列喷涂机器人《软件编程手册》☐ZL-GR680-001-V1:GR680机器人《安装和连接手册》☐ZL-GR680-002-V1:GR680机器人《机械维护手册》☐ZL-GR680-003-V1:GR680机器人《电气维护手册》☐ZL-GR680-004-V1:GR680机器人《电气原理图》本手册及所有相关的手册最终解释权归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保留随时停止生产或更改设计或规格的权利,如有更新,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