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湿地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5
湿地调查报告我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05年试点)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第二批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8年,共计20处)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新青国家湿地公园浙江省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省迪沟国家湿地公园福建省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江西省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修河国家湿地公园河南省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南省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9年,共计62处)河北省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吉林省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省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江苏省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浙江省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省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福建省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江西省药湖国家湿地公园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山东省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河南省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湖南省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湘阴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宁乡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广东省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海南省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重庆市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篇二:微山湖湿地调研报告微山湖湿地调研报告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红色特战队摘要:2011年7月21日至2011年7月26日。
湿地调研报告范文湿地调研报告一、引言湿地是全球最具生态价值的地点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湿地的现状和保护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当地湿地的健康状态,并提出保护建议。
我们选择了位于XX市XX县的XX湿地作为调研对象。
XX湿地是一处面积较大的湿地,拥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沼泽、湖泊和河流。
三、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和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使我们能够直接观察湿地的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
样本采集包括水质、土壤和植物等方面的样本,以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状况和环境质量。
问卷调查则是为了了解当地居民对湿地保护的态度和意见。
四、调研结果1.生物多样性:我们观察到XX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鸟类、两栖动物和植物。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濒危物种的存在,需要更加重视保护工作。
2.水质:我们对湿地的水质进行了测试,发现水质总体较好,但存在一些轻微的污染问题,可能是周边农业活动造成的。
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水质。
3.土壤:我们对湿地的土壤进行了分析,发现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盐碱化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引水和干旱等因素导致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管理。
4.居民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普遍对湿地保护持支持态度,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
然而,他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湿地游客数量过多、噪音污染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协调。
五、保护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的保护建议:1.加强监测:建立长期的监测机制,定期评估湿地的生态系统状况,包括水质、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2.改善水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对湿地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3.恢复生态系统:对于存在盐碱化和土壤退化问题的地区,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合理引水和进行土壤改良,以恢复湿地的生态健康。
《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千岛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以其独特的湖泊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增加,千岛湖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潜在风险。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本文对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千岛湖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
其次,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千岛湖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因此,开展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有助于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法,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首先,收集千岛湖区域的相关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历史资料等,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其次,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建立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因素。
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权重分配,得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四、研究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污染: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致水体质量下降,富营养化严重。
2. 土壤质量下降: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土壤质量逐渐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
3.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类活动影响,部分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 人类活动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五、生态风险评价根据研究结果,对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首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包括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因素。
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权重分配。
千岛湖水域环境监测技术与管理研究千岛湖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大水库,在众多的自然景观中,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千岛湖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监测和管理千岛湖的水域环境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千岛湖水域环境的监测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千岛湖水域环境现状千岛湖是一个较大的湖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由于坝上工程的修建而形成。
千岛湖水质现状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人关注,专家们一直在调查湖泊的污染状况。
污染状况的良窳直接影响到千岛湖的发展和其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独特地位。
千岛湖水环境问题是一项综合性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工业污染、农业排放、城市化浸染、旅游活动等。
二、千岛湖水域环境监测技术千岛湖采用国际先进的水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利用专业的水质监测仪器,对湖泊的水质参数进行精密和稳定的观测。
同时,还通过2个溶氧探头、2根pH探头、数据文本和报警系统的监控,对千岛湖水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趋势预测,以确保长期保持千岛湖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由于千岛湖广泛的地域和形状上的复杂性,亟需开发高端的水质监测新技术。
目前千岛湖管理部门已经采纳了先进的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图像实时监测和分析湖泊的水质。
这项技术创新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到千岛湖水域环境的真实情况,进而采取适当的施策来保护它。
三、千岛湖水域环境管理措施为了彻底解决千岛湖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开展湖泊岸线管理、城市排水管网优化、非法农业厂家罚款等。
同时,也对旅游企业和个人进行督促宣传,强调个体对湖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千岛湖也与其他水库合作,在水库沉淀物和水环境方面共同解决相关问题。
千岛湖管理团队还研究了千岛湖长期的水环境监测方案,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强湖泊的管理措施。
四、结语千岛湖水域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是一项较为繁琐和复杂的任务。
通过管理部门和各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出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方面纷至沓来的新技术的协助下,千岛湖水域环境的质量正在逐步提高。
湿地开发调研报告湿地开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环境功能。
为了了解和研究湿地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对湿地开发有更全面的认识,为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湿地开发的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
2.实地调研选择了某市的湿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相关单位和专家,了解湿地开发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湿地开发的现状在调研中发现,湿地开发在某市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重视和推进。
通过整治、治理和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2.存在的问题虽然湿地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湿地开发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
部分湿地由于开发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植被破坏,物种数量减少。
其次,湿地开发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和规范。
目前湿地开发主要以旅游业为主,缺乏对其他领域的开发和利用。
再次,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调研中发现,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管理上存在着责任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
四、改进建议1.加强湿地立法和法规的制定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和湿地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
同时加强湿地的保护区划和管护制度,划定湿地的保护区和开发区,实现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创新湿地开发经营模式在湿地开发中引入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不仅限于旅游业的开发。
可以考虑将湿地开发与农业、渔业等结合,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还可以引入生态修复和生物资源保护等绿色产业,提高湿地开发的可持续性。
3.加强湿地管理和监管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管理和监管,明确责任和职责。
建立湿地保护和开发的资金保障和管理机制,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湿地保护和开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湿地调研报告范文(二)引言概述:湿地是具有特定水文地质条件并且水生态系统密集分布的区域,在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保护对策,我们进行了湿地调研。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湿地调研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进一步探讨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需要采取的可持续管理措施。
正文内容:一、湿地调研目的1.1考察湿地保护现状:了解目前湿地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政策法规的制定、湿地保护区的设立以及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情况。
1.2探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湿地内的生态系统及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湿地动植物群落的组成、生态过程和功能。
1.3评估湿地生态服务:了解湿地对水资源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碳储存等生态服务的提供情况,并评估其经济价值。
1.4制定湿地保护对策: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湿地保护对策,推动湿地可持续管理和合理利用。
二、湿地调研方法2.1文献资料收集:搜集相关文献、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了解湿地保护历史、现状和问题。
2.2现地考察:选择一些典型湿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样本、观察生物群落结构,并与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
2.3数据分析:将采集的样本数据和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湿地类型的差异和特点。
2.4模型模拟:利用湿地生态模型,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和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2.5问卷调查: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和意愿,并收集公众的保护建议。
三、湿地调研结果3.1湿地保护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坏及污染等问题。
3.2湿地生态系统:各个湿地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湿地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对当地的水资源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持起着重要作用。
3.3湿地经济价值:湿地提供的水资源、食物供应和生态旅游等生态服务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3.4湿地保护对策: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对策,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增加湿地保护区面积、推动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以及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
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加剧,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千岛湖是中国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和旅游胜地,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分析。
一、千岛湖的水文特点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总面积580多平方公里,湖周长147公里,是浙江省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全国著名的水利旅游胜地。
千岛湖水质良好,湖水清澈透明,呈蓝绿色。
湖面经常呈现出明暗交替的光谱效应,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千岛湖水文特点如下:1.水质优良:千岛湖水质非常好,水中含有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2. 温度稳定:千岛湖水温在夏季保持在25-28℃之间,冬季温度下降,但不冻结。
3.底质稳定:千岛湖底质稳定,水深较浅,水面平静,没有剧烈的湍流和水位变化。
二、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现状1.水污染随着千岛湖周围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污水直接或间接的释放到千岛湖中,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千岛湖水域内存在着农业、养殖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等不同来源的污染物质,其中化学肥料、农药、医药废水、工业废水、污水等对水质造成的危害最大。
2.水生态系统的受损千岛湖水生态系统的受损也是千岛湖水资源保护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由于人类的活动,湖区生态环境逐渐破坏。
同时,水上交通船只在湖中行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也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1.加强生态环保开展生态治理和环保工作是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应采取科学、综合、长远的治理手段,如修建污水处理工程,严格排污许可和管理制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手段,以降低对千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加强监管和管理严格管理千岛湖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是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工作。
同时,要做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落实水资源税政策,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爱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好习惯。
湿地调研报告范文(二)引言概述:湿地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的利用和保护状况,本报告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对湿地的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人类活动及保护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并总结了调研结果,以期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一、湿地的生态环境1.1 湿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1.2 湿地的气候特点和水文条件1.3 湿地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质量1.4 湿地的水质状况和水体污染情况1.5 湿地的植被分布和植物群落特征二、湿地的物种多样性2.1 湿地的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2.2 湿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分布2.3 湿地的鸟类迁徙情况和种类组成2.4 湿地的鱼类和两栖爬行类分布情况2.5 湿地的昆虫和微生物多样性状况三、湿地的人类活动3.1 湿地的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情况3.2 湿地的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殖业发展3.3 湿地的农业使用和灌溉工程建设3.4 湿地的城市化和工业污染对其影响3.5 湿地的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四、湿地的保护措施4.1 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4.2 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情况4.3 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工作4.4 湿地的人工增殖和栖息地保护措施4.5 湿地的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机制五、调研总结通过对湿地的调研,我们发现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大立法和政策的力度,并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此外,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湿地的物种多样性,可以有效改善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同时,加强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机制,培养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认知水平,也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方向。
总结: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以湿地调研为基础,对湿地的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人类活动及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XXXX年赴浙江千岛湖旅游考察学习情况的报告(可编辑)赴浙江千岛湖旅游考察学习情况的报告赴浙江千岛湖旅游考察学习情况的报告月日至日县委书记*****率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及旅游局有关同志赴浙江省淳安县对千岛湖风景区的旅游开发经验、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千岛湖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千岛湖是**年建设新安江水电站而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域面积平方公里跨两省三县市(安徽歙县、浙江淳安县、浙江建德市)其中的水域属淳安县。
该湖从**年起开始进行旅游开发。
经过起步()、发展()、壮大()、转型(至今)等四个阶段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目前千岛湖已成为国家A级旅游区。
景区拥有个湖区景点个外围景点家星级旅游饭店(其中挂牌五星级家、星级家另有在建五星级家)游船艘。
淳安县现有旅行社家景区导游余名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
**年千岛湖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已占全县GDP的多。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据统计淳安县三产已经超过二产两个百分点。
二、千岛湖旅游开发管理的主要经验、坚持政府主导。
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积极主导这是千岛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淳安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千岛湖旅游业的过程中始终强力坚持政府主导。
一是主导旅游产业的定位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二是主导旅游资源的控制坚持政府对主要旅游资源的控制权使政府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直接受益者三是主导产业政策的制订产业定位、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格局相互配套最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最严格的政府要求相互结合四是主导发展环境的营造。
在打造品牌、规范市场、行风建设、合力兴旅上积极营造大旅游氛围做到“城市围绕旅游建工业围绕旅游办农业围绕旅游种”。
、坚持品牌营销。
旅游是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因此没有宣传促销不行。
千岛湖管理者们把自己的营销经验总结为“敢吹、会吹、有钱吹”。
其一是把活动搞大。
举办了千岛湖秀水节、国际旅游小姐比基尼大赛、国际湖泊旅游论坛等一系列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
引言概述: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湿地调研报告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揭示湿地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与湿地的关系。
本文将以湿地调研报告为主题,探讨湿地的现状、问题和保护措施,希望为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有益的信息。
正文内容:一、湿地调研的目的和方法湿地调研是为了了解湿地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及相关问题,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调研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生态学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等。
实地考察是湿地调研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湿地的地形、植被、水质等,可以获取直观而详尽的信息。
二、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湿地是自然的、人工的或半自然的区域,常年或间歇性地被水淹没,具有除水生植物外多样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水资源调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湿地可以储存和释放水分,调节洪水和枯水的影响,同时通过湿地植被和水中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净化。
三、湿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许多威胁和挑战,如疏浚工程、填海造陆、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这些问题导致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湿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和降雨模式的改变。
四、湿地保护的策略和措施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实施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湿地的合法权益。
同时,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湿地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湿地环境问题。
五、湿地调研报告的应用和价值湿地调研报告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通过调研报告,可以了解湿地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提供支持。
调研报告还可以促进湿地科学研究的开展,为湿地保护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湿地调研报告是了解和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湿地的生态功能、问题和保护措施。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我们团队在暑期开展了千岛湖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形式,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千岛湖概况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千岛湖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湖中岛屿1078座,素有“千岛之湖、天然画库”的美誉。
近年来,千岛湖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千岛湖水质状况:通过采集水样、检测水质指标,了解千岛湖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2)考察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参观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了解当地政府和企业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考察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参观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了解千岛湖绿色发展现状。
2. 访谈调研(1)访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了解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举措。
(2)访谈企业代表:了解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3)访谈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对绿色发展的认识、需求和期望。
3. 数据分析(1)分析千岛湖水质变化趋势:对比不同年份的水质数据,分析千岛湖水质变化原因。
(2)分析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对比不同年份的绿色产业数据,分析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趋势。
四、实践成果1. 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监测与保护。
2. 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但仍需加大投入,提高保护效果。
3. 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需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
4. 居民对绿色发展认识提高,但仍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监测力度,确保水质安全。
2. 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3. 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湿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湿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摘要:湿地是挑战性环境和生态系统,其生态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但是这些生态服务面临被破坏的威胁。
为保护湿地,需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过程进行深入了解,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分析湿地生态服务及其破坏现状,提出了湿地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湿地; 生态服务; 破坏; 保护1. 引言:湿地是高度生产力和多样化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湿地的数量和质量正在迅速减少,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服务面临威胁。
拯救沿海和内陆湿地,需要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过程进行深入了解,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2. 调研结果:2.1 湿地的生态服务湿地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淡水沼泽、热带雨林和泥炭沼泽等。
湿地的生态服务是指湿地所提供的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产、能源、服务和生态资源等。
湿地的生态服务包括水和气体的净化、生态产品的供应、防洪保护和旅游观光等。
2.2 湿地的破坏现状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大,包括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河流变窄等问题。
这些破坏现象大大减少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导致水质污染、生态失衡和物种灭绝等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3 湿地保护的几点建议为了保护湿地,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2.3.1 宣传教育通过传媒融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从而推动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参与。
2.3.2 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湿地生态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彻底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过程,提出科学合理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2.3.3 加强湿地监测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威胁。
景区调研走访报告景区调研走访报告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然和人文景观数不胜数。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经常会去各地的景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走访。
最近,我来到了浙江省的一个著名景区——千岛湖,并进行了一次调研走访。
下面,我将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报告。
千岛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距离杭州市仅约150公里。
千岛湖以其壮丽的湖光山色、独特的岛屿造型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次调研中,我主要就千岛湖的景区环境、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首先,千岛湖的景区环境非常好。
湖水碧绿清澈,周围山峦起伏,景色优美。
从船上俯瞰,可以看到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岛屿,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湖中。
湖岸边修建有漫步栈道,游客可以在上面散步、欣赏湖光山色,非常舒适惬意。
同时,景区还注重生态环保,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植被茂盛,给人一种青山绿水的美丽画面。
整个景区的环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千岛湖的旅游设施也很完善。
景区内设有多个停车场,方便游客自驾前来。
游览车和观光船是景区内主要的交通工具,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船游湖,或者乘坐游览车到各个景点观光。
景区还建有多个观景台,游客可以从高处俯瞰湖景,领略到更广阔的视野。
此外,景区内还有众多的酒店、餐厅和购物中心,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总体来说,千岛湖的旅游设施完备,能够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千岛湖的服务质量也值得称赞。
景区内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周到,积极回答游客的问题,提供帮助。
景区的公共设施维护得很好,卫生清洁,游客可以感受到舒适和温暖。
此外,景区在安全方面也非常注重,设有多个警察和医疗点,确保游客的安全和健康。
整体而言,千岛湖的服务质量让人满意。
总结起来,千岛湖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
它拥有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优质的服务质量。
在我进行的这次调研中,我对千岛湖的整体印象非常好。
希望千岛湖继续保持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为浙江省的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千岛湖植被多样性调查分析千岛湖历史:淳安县曾有“锦山秀水、文献名邦”之誉。
千岛湖所在的淳安县建制于东汉建安十三年,距今1800多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以"锦山秀水,文献名邦"著称。
东吴孙权遣威武中良将贺齐,率兵征平山越,征平了黟、歙两地,另设郡玄县,分歙东乡置始新县,为淳安最早县名。
分歙南武强乡为新定县,为最早遂安县名。
始新县曾七扬其名,有称新安、雉山、还凉、淳化、青溪,至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定淳安县至今。
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尤其是隋唐以来,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的新安文化(又称睦州文化)。
滚滚而下的新安江流穿县境,流经淳安---载叶青溪。
此外,县境内有30多条大溪纵横穿流。
水资源十分丰富,历来是舟船上至徽州府、下至杭州的水路主道。
故新安江沿岸集镇列列,商贾繁荣,淳安是杭、徽水运必经之路,是当时徽州地区富裕的县。
1959年,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淹没了淳安县的贺城、狮城、威坪镇、茶园镇和港口三个城镇,淹没了49个乡的1377个自然村,淹没了耕地良田307838亩和城镇工商企业255家。
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淳安县。
他隶属于杭州市地区。
现辖30个乡镇,899个行政村,总面积4427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与安徽省的歙县、休宁县为邻,与浙江省的临安、桐庐、建德、衢县、常山、开化六县市接壤,总人口45万,多系汉族。
淳安多山多水耕地少。
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岭有80多座。
最高山磨心尖海拔1523米。
山地丘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
现在的县城千岛湖镇,人口5万。
所在地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总面积:595平方公里深度:最大深度117米,平均深度31米容积:178.4亿立方米成因类型:人工建坝堆砌而成植被现状调查分析千岛湖是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时形成的,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这里有面积大于2 500 m2的岛屿1 078个,水面580 km2,山林866 km2。
水电站建设清库时,植被基本上被砍伐殆尽,后来受到较好保护,现在植被主要以先锋树种———马尾松为优势种。
湿地调研报告湿地调研报告为了更好的了解湿地的现状和保护需要,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
我们选择了一个位于城市周边的湿地作为调研点。
在湿地的入口处,我们看到了一块立着标语牌的示意图,上面标注了湿地的区域划分和一些基本信息。
据示意图显示,湿地总面积为五百亩,分为保护区和游览区两个部分。
在保护区内,我们看到了多种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这里环境优美,植被茂密,鸟语花香。
我们看到了很多鸟类在湖面上嬉戏,滩涂上有许多小生物。
这表明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且生机勃勃。
然而,在湿地的游览区,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游览区内人流量较大,游客们在草地上野餐、垃圾遍地。
这严重影响了湿地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其次,游客们会往湿地里投喂食物,这可能会扰乱湿地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甚至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
除了这些问题,我们还发现了湿地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隐患。
警示标识不够醒目明确,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措施,使得游客对湿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很多人不了解湿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参观湿地。
为了保护湿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管理措施。
增加警示标识,提醒游客保护环境、文明游览。
加强巡逻,及时处置违规行为。
2.增加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向游客宣传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知识。
组织相关的讲座和活动,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
3.加强清洁工作。
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定期清理湿地内的垃圾。
并设立指定区域供游客野餐,避免诱发过度投喂问题。
4.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湿地的生态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对湿地的调研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切实加强管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提升游客的保护意识。
湿地调研报告
《湿地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湿地是指周围水域汇集的地方,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湿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湿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保护和管理建议。
二、调研内容
1. 湿地现状
我们首先深入湿地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湿地面积不断减少,部分湿地区域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湿地水质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2. 湿地生态环境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得相当良好,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和其他野生动植物,成为它们的重要栖息地。
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3. 湿地管理
我们对湿地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管理工作并不够完善,
监管机构对湿地的保护还有待加强,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调研结果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湿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完善湿地管理制度,提高监管力度,推动湿地生态修复,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等。
四、建议
1.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湿地保护规定,确保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2. 加强湿地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3. 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4. 积极推动湿地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
五、结语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好湿地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共同努力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让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
上海商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国家5A级景区千岛湖开发与管理的调研报告课程名称《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班级旅游管理111学号********学生姓名目录一、景区概况 (3)二、景区开发与管理现状 (4)(一)景区定位 (4)1.主题定位 (4)2.形象定位 (4)3.宣传口号 (4)(二)旅游产品 (4)(三)旅游线路 (5)(四)营销方式 (5)(五)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7)三、景区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8)四、景区改进提升的对策措施 (9)i一、景区概况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部分位于安徽歙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1] 。
是1959年我国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而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国家一级水体。
由于上游注重环境保护,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
千岛湖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因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而得名。
杭州千岛湖与加拿大渥太华西南200多公里的金斯顿千岛湖、湖北黄石阳新仙岛湖并称为"世界三大千岛湖"。
千岛湖又叫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淳安境内(部分位于安徽歙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
千岛湖的湖泊面积567.40 平方千米,最大深度108米,平均深度34米,容积178.4亿立方米;是在距浙江建德市新安江镇以上4千米处建坝蓄水而成的人工湖。
水库上游具有明显的“湖泊效应”且有大大小小的岛屿,因此称“千岛湖”。
千岛湖的主要源水为安徽境内的新安江及其支流,汇水来自安徽徽州的歙县、休宁、屯溪、绩溪,以及祁门和黄山区的南部。
千岛湖风景区群山绵延,森林繁茂,绿化率100% ,湖区573平方公里的湖水晶莹透澈,能见度达12米,属国家一级水体,被赞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2009年,千岛湖以1078个岛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多岛屿的湖,创造了世界之最。
票价:旺季(3月1日~11月30日),150.00元;淡季(12月1日~2月29日),120.00元。
微山湖水资源调研报告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摘要:2013年7月21日至2013年7月25日。
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队前往沛县自来水公司,千岛湖湿地及周边开展了以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十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与沛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徐州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走访了微山湖湿地与千岛湖湿地,并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沛县自来水公司、湿地、调研、污染、发展(一)、沛县自来水公司沛县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沛县城区唯一具有供水资质的供水单位,隶属于水利局。
公司地址:沛县沛城镇汉台路2号,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供水深井30余眼,平均井深120米左右,日供水量2万吨,采用新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加氯消毒,一级供水。
(二)、湿地的概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
湿地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
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1、湿地的效益评价①观光与旅游。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
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3、外部环境对千岛湖湿地保护区的影响我们对湿地保护区的实践调查是在沛县范围内进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沛县县城,因此这里我把微山作为湿地保护区的外部环境实例来说明其对保护区的影响。
首先,在参观县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县城区域的环境卫生不是很好。
一些现象例如:部分道路显得很脏,气味比较的难闻,垃圾桶脏乱以及数量很少等。
还有县城的一些河流的污染也是比较的严重,河流的水基本都是比较死的。
这样的环境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保文化,说明民众和政府的环保意识不够,环保行动还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像垃圾桶这样的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到位更是政府的职责所缺。
而这样的一种环保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保护区的保护是有害的,它将不利于民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中来,且很容易使保护区在无意识中遭受到某些污染。
其次,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政府为了创收,大量地引进一些工厂和企业,其中也就包括一些会带来比较严重污染的企业,像造纸类企业,它们带来的污染风险是很大的,不易控制。
还有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环境污染风险都是很高的。
而这些风险必然会落在保护区的头上,对于保护区的保护非常不利。
(一)、千岛湖湿地公园调研结果及分析我们针对千岛湖湿地公园的相关利益群体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及访谈,主要包括游客,湿地公园管理部门领导等,得到了一系列的访谈结果。
1、针对湿地游客的访谈结果①游客认为湿地公园好的方面1)湿地公园的卫生状况较好;2)游客的数量质量有所提高;3)安全事故很少发生,尤其是意外事故根本没有;4)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都很尽责,②游客认为湿地公园有待提高的方面1)植物品种单一,应该多一些水生植物;2)湿地公园里植物没有标牌及导游,使人游览湿地公园之后收获不大;3)建议湿地公园种一些大树,让人们在夏天的时候多一些乘凉的地方;很方便之处较少;4)“以人为本”有所欠缺,人文,娱乐,休闲等服务设施太少,例如没有椅子,停车位,餐厅等服务设施;2、针对湿地管理部门领导的访谈结果1)以后会逐步增加娱乐设施,服务设施等,但是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投资,企业赞助;2)湿地公园重点是湿地保护(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所以不能人工引进动植物,最好能吸引野生的;3)湿地公园不能建大树,对湿地公园有影响;4)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交通不便。
另外不能多建停车位,厕所等,影响湿地公园的环境;3、针对湿地游客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针对游客主要从湿地知识了解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分发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2份。
⑴居民游客等对于千岛湖湿地基本情况的了解调查①游客对于湿地及湿地公园的了解状况调查(图一)由(图一)可知,现阶段游客对湿地知识及湿地公园相关情况了解较少,建议以后发挥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区的功能,在每年的“2.2湿地日”、“3.12植树节”、“爱鸟周”等时间,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市民更加了解湿地的意义;通过进行现场广播宣传,让游客等增加对湿地以及相关湿地公园的了解,加强对湿地公园的宣传。
湿地公园植物缺少标牌,也可在显眼的位置悬挂动物,植物标识牌等,这样可以在让游客休息的同时学到知识,使更多人不仅能够享受湿地公园,而且还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人们更好的参与到湿地保护行列。
②游客对千岛湖地区湿地保护工作的评价(图二)由(图二)可看出,有10%的人认为千岛湖湿地保护工作做的很差,需要大力加强;而有70%的人觉得保护工作做的一般,需要略微有所加强即可;认为很好了,不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占17%;而,仅有3%的人觉得无所谓,认为湿地保护与自己无关。
③周边居民和游客对微山湖湿地保护条例的了解调查针对湿地存在的问题与保护管理对策针对走访,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多方面搜集信息,对于千岛湖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如下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的意识通过广泛宣传湿地的生态功能与恢复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湿地的意识。
湿地资源是微山县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及湿地主管部门,应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湿地的认识,引起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形成政府负全责、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湿地保护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湿地恢复、保护和管理的领导,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切实加强对这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工程的领导。
湿地主管部门一定要把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负责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强机构职能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尽快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同时,湿地保护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涉及范围广、问题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需要各行各业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
只有认真坚持和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才能使湿地保护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湿地破坏行为坚决制止各种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依法对湿地进行保护管理。
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现有天然湿地实行普遍保护。
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尤其是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湿地,一律禁止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
要依法做好湿地登记、确权、发证等基础工作。
要强化对天然湿地的开发利用管理。
对涉及向天然湿地排污或改变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天然湿地的,行政审批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批。
各级政府要强化对湿地保护管理的有效措施,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
(四)要深入开展湿地调查、监测与研究,为全省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加强湿地的科学研究,是认识和了解湿地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保证。
要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单位的优势,集中力量,共同攻关,对微山湖湿地类型、特征、功能、价值、动态变化等,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要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工作,尽快形成规范、完整的监测体系,实现对湿地资源的系统、全面、动态监测。
在此基础上,要尽快编制全区湿地保护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各级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五)要完善湿地保护地方法规体系,实现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当前,无法可依是制约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国家有关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专门法律、法规颁布前,有必要根据当地湿地保护与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台有关加强湿地保护的意见或规定,就湿地保护职责、范围、要求、湿地合理利用审批程序、执法与处罚、机构建设等,作出明确规定。
各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的有关保护管理条例也应根据形势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全面提高依法保护、治理湿地的管理水平。
同时,让湿地周边居民参与管理经营,能够确保当地居民既得利,又能使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形成湿地保护管理社会化。
刘宇飞20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