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精选6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6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1: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今天的课题进行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分析。
首先我来谈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则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形成的最好范例,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初步具备。
此时,正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时机。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配合教学大纲,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和方法;(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4)练习药品取用、装置气密性检验和排气法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1)经过整个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义;(2)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会拟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3)能灵活运用现有仪器自主设计实验装置;(4)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求实、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2)通过最终成功的操控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操作,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快乐感,并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制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是第一单元《探索与实践》的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属于二氧化碳知识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实验了解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另一方面是了解人们是怎样获得二氧化碳的。
其中,获得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并且了解其他获得二氧化碳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是五年级的一个班,学生在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方面都已具备,而且大部分学生平时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实验操作欠规范、演示实验欠精准等。
本节课要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际用途和物理性质。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深入分析本班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基础上,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实际用途和物理性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
2、学会利用化学实验方法检验气体制取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为了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去体验实验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以下学法指导:实验法: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观察法(自然现象观察) 2、讲授法3、实验探究法4、讨论交流法七、教学程序:第一部分(导入新课)第二部分(新课教学)第三部分(巩固练习)第四部分(小结反思)第五部分(布置作业)第一部分(导入新课)一、设置情境激趣引入出示课件二、提出问题谈话引入三、揭示课题展示目标1、提出问题。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范文3篇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范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3)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器材:锥形瓶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成CO2的反应,有哪些呢?如:C+O2==点燃===CO2C+2CuO=高温==2Cu+CO2↑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复习巩固引入新课[导入]:制取CO2有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今天重点学习实验室制法.除学过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外,能生成CO2的反应还有很多,实验室制取CO2用哪种方法好?下面我们共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引导学生知识过渡点明主题[板书]: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四种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请同学们在点滴板上做下面3个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1、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研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过程;2.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过程,学生需要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体会到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 实验环节(30分钟)(1) 实验目的与要求告知学生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制取二氧化碳,并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草图,确保实验环境整洁;2.将50毫升的50%盐酸倒入玻璃烧瓶中;3.将50毫升的5%碳酸钠溶液倒入另一个烧瓶中;4.迅速将气候管的一端插入盐酸瓶中,另一端插入碳酸钠瓶中;5.观察气泡的产生和烧瓶中液体的变化。
(3) 实验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4)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要轻柔,杜绝碰撞与摔落;2.实验环境要整洁,以防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3. 拓展与延伸(10分钟)通过讨论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 总结与达标检测(5分钟)提问学生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板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研究##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1. 倒入50毫升50%盐酸2. 倒入50毫升5%碳酸钠溶液3. 插入气候管4. 观察气泡产生和液体变化实验注意事项:1. 轻柔操作,杜绝碰撞与摔落2. 实验环境整洁## 二氧化碳的应用- 环境保护- 工业生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并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在初步学习了制取氧气及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
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制取气体的最佳时机。
通过制取二氧化碳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并对比氧气的制取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核心内容。
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对分重要的地位。
对今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及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实际、课题知识,体现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确定三维目标如下:知识技能1.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2.经过探究设计装置,体验探究不仅需要观察和实验,还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问题讨论、探究,培养学生求实、合作、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审美观。
2.初步形成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根据新课改“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和学生认知特点,确定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设计。
突破方法:回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讨论和实验对比分析,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装置的设计。
突破方法:1.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条件。
2.通过图表将选择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和制取氧气的装置一一列出再与CO2进行对比即可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对二氧化碳已有一定的认识,如二氧化碳的鉴别、不支持燃烧、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等,为选择收集方法和验满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操作方面也具备能模仿的能力,并对做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些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
但是学生分析信息、自主动手能力不太强,怎样选择药品、怎样确定实验装置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教版一、教材分析《九年级化学上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本节课是第六章《化学与能源》的第二节,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应用和环境问题等知识点。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其应用领域;–掌握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技能;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其应用领域;•难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实验器材、实验药品;•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实验报告模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使用PPT展示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2. 知识讲解 (15分钟)使用PPT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酸与碳酸盐反应法、金属碳酸盐分解法、燃料燃烧法等。
讲解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实验设计 (2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报告模板上填写实验步骤、材料清单和预期结果。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4.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3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学会通过数据验证实验预期结果的准确性。
5. 实验总结与讨论 (10分钟)让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与实验相关的环境问题。
6. 课堂小结 (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的能力和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三篇篇一: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在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对培训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教材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然后利用这些因素,比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让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选择药品、设计装置、确定实验步骤)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来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2)通过对仪器装置的选择、组装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不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学会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 2 的内容。
本课题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学生对于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课题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使学生对气体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从知识的应用价值来看,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对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2、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方案评价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和提高。
3、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积极性高,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能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所以本课题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关于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验证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形成持续不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题重点和难点如下:3、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于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2、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
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初中化学——说课稿《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初中化学——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初中化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1.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二课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涵盖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的四个二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该课题在初中化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地位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力目标1.学会通过实验原理,选择、使用化学实验仪器;2.练习装置气密性检验和向上排气法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3.培养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出发,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合作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五、教法分析(根据个人说课效率,适当截取)1.激励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引导法: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正确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3.探究法: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学法指导(根据时间和个人说课效率,截取)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是培育学生学习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好的教材,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价知识、化学基础实验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就本节课来说,既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的巩固提升,又是对制取气体知识的构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可以形成初中化学制取气体的完整知识体系,包括药品选择探究等五个方面,这些知识在今后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起到全面的指导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
重点突破:(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2)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及时反馈矫正。
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室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难点突破: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关,能生成CO2的反应,想到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碳酸分解,但是没有关于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的知识。
一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中等水平学生较多,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十来个。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学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练习题作为提高题。
还要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组织,如提问辅导,巡回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建立制取气体的知识体系能独立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
(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