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聚焦 第14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3
1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轮复习专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表示的是人体某生理活动的流程图解,错误的是()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B.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D.血液由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答案】D【解析】A.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A正确。
B.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正确。
C.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正确。
D.人体血液由肾动脉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D错误。
2、星期天中午,小李一家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他们刚走进电影院和寻找自己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答案】B【解析】小明从阳光强烈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弱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同时,小明在寻找座位号时,是在看近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要由小逐渐变大。
3、属于近视眼眼球结构变化的是()①晶状体曲度过大②晶状体曲度过小③晶状体曲度不易恢复原大小④眼球前后径过长⑤眼球前后径过短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答案】C【解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①③④正确。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是 (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2.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3. 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视神经B. 视觉中枢、视网膜C. 视网膜、视觉中枢D. 角膜、视觉中枢4.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
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5.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打呵欠”影响了()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7.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 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且能运动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8.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9.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10.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脑,简单反射 B.脊髓,复杂反射C.反射弧,简单反射 D.反射弧,复杂反射11.人体感知外界环境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反射弧B.脊髓C.神经元D.大脑12.图3 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B. 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C. d 能将来自c 的神经冲动传至e ,引起反射D. 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13.临床上,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星是否有变化C.检杳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以生的一段话14.幼年时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A.侏儒症 B.巨人症 C.白化病 D.糖尿病edc时间/hab血糖含量/g·L-115.下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选题1.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C. 反射弧:外界刺激→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D. 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关于下图,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细胞上有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
B. 乙图中细胞上有突起,有利于连接。
C. 丙图中细胞中有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 丁图中细胞上有纤毛,便于运动。
3.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脑干,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D.低血糖症,有一种原因是进食过少而导致消化系统吸收的葡萄糖过少4.(2017•绍兴)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错误的是()A.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B.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 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树突→细胞体→轴突D. 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5.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下列相应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中所有的酶作用时的催化特征B. 图乙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C. 图丙中,若B点为茎向光侧浓度,则A点为茎背光侧浓度D. 图丁中,香蕉储藏室的氧气浓度调整到A点时的效果要比B点好6.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神经组织B. 乙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②]胃C. 丙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D. 丁图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②]输卵管7.“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一曲优美的《洪湖水浪打浪》描述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富庶和美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野鸭的形态结构既适于游泳,也适于飞行B. 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C. 莲藕和水稻都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D. 菱和莲藕与水稻一样,都只能进行有性生殖8.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生命现象原因分析A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B 人的体温恒定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C 向光性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D 植物萎蔫细胞吸水过多A. AB. BC. CD. D9.对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A. 种子萌发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情况B. 树林里一天后CO2浓度变化的情况C. 人体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D. 正常人饭后胰岛素分泌情况10.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
专题11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同学们在上课时,能看清课桌上的书和黑板上的字。
这是因为较近或较远物体的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睫状体调节()A.瞳孔的大小B.晶状体曲度C.视网膜位置D.眼球前后径2.(2024·河北·中考真题)某同学在窗前远眺时,一只昆虫突然飞到眼前;经眼的一系列调节后,他看清了眼前的昆虫。
能表示该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3.(2024·云南·中考真题)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A.耳郭(廓)B.鼓膜C.听小骨D.耳蜗4.(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果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等,易导致眼睛近视。
患近视眼后可能()A.晶状体曲度过大B.眼球前后径过短C.物像成于视网膜后方D.佩戴凸透镜矫正5.(2024·湖南·中考真题)为保护视力,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以下用眼习惯科学的是()A.躺卧看书B.长时间看电子屏幕C.边走路边看书D.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6.(2024·福建·中考真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下列行为有利于预防近视的是()A.躺在床上看书B.趴在桌上写字C.长时间刷视频D.做好眼保健操7.(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是__;骨传导耳机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戴上耳机听音乐时,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__。
()A.凸透镜;大脑皮层B.凸透镜;耳蜗C.凹透镜;大脑皮层D.凹透镜;耳蜗8.(2024·甘肃天水·中考真题)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
浙教版科学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一、单选题1.(2020·衢州)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列有关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A. 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形,长期不吃早餐B.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属于不正常的生理现象C. 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D. 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保持警惕,更要远离毒品2.(2020·衢州)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
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A. 甲B. 乙C. 丙D. 丁3.(2020·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B. 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C. 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 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4.(2020·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A. 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 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C. 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 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5.(2020·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
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A. ①B. ②C. ④D. ⑤6.(2020·嘉兴)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A. 体温平衡B. 血糖平衡C. 氧气平衡D. 水分平衡7.(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
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A. 皮肤血管收缩B. 汗液分泌增加C. 浑身肌肉颤抖D. 适当增添衣裤8.(2020·杭州)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
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9衢州—14).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
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A. 甲B. 乙C. 丙D. 丁2、(2019杭州—27)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螂鲜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鲜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姗蚪全部发育成青蛙。
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__ ______;(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___ _____;(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___ ____;3、(2019宁波—29).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
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
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___ _____ 。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
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 _____ 。
4、(2019湖州—32).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血液循环是人体最主要的机能之一。
”在人体内,流滴在血管中的血液犹如河流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细胞。
血液具有运输、免疫保护、调节等作用。
(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
中考复习之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训练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2•广东模拟)“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所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中小学生要减轻作业负担,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的激素,这种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2.(2021秋•临渭区期末)如图显示了蜂群的群体组成,其中蜂王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蜂的主要职能是与蜂王交配,工蜂需外出觅食、清洁蜂巢、喂养幼蜂,这种群体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B.社群行为C.觅食行为D.防御行为3.(2022•盐城)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量会明显增多,有利于生长发育。
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A.垂体B.胸腺C.胰岛D.肾上腺4.(2019秋•新昌县期末)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新昌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A.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B.水分刺激的向性运动C.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D.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5.(2022•河口区二模)晓阳不小心碰到火,来不及思考就立即缩手。
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射是复杂(条件)反射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⑤脊髓C.神经冲动沿①→②→③→④→⑤方向传导D.效应器③肱三头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运动6.(2022春•新罗区期中)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们轻巧的过人技术、默契的配合和精准的三分投篮常常引来阵阵掌声。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轻巧过人的反射活动主要受大脑的支配C.娴熟快捷的配合动作与反应速度有关D.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向观众致谢是非条件反射活动7.(2022•亭湖区校级二模)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A.甲亢——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C.呆小症——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侏儒症——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8.(2022•麒麟区一模)“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
专题28: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 食用加碘食盐,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C. 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D. 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2.甲乙丙三个容器里依次装有冷水、温水和热水,把左手伸入甲盆,右手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右手并伸进乙盆,双手的感觉是()A. 两手都感到温热B. 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C. 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D. 两手都感到温冷3.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通过导管分泌的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C. 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可定期注射生长激素治疗D.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作用很大4.具有体温恒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特征的动物是()A. 丹顶鹤B. 狼C. 青蛙D. 鲢鱼5.如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1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静脉B. 图中的2是血液和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C. 图中的3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动脉D. 若1,3都是动脉血管,则2的主要功能是滤过作用6.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7.除哪种动物外,其余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A. 蜜蜂B. 蚂蚁C. 蜘蛛D. 白蚁8.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
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
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A. 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B. 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C. X——传出神经;Y——脊髓D. X——传入神经;Y——脊髓9.与某种激素分泌过旺有关,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第14讲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6,潮州)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C)A.脑干 B.小脑C.大脑皮层 D.脊髓2.(2016,昆明)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A.反射弧 B.效应器C.感受器 D.传入神经3.(2015,杭州)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C)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4.(2016,沧州)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脊髓不具有传导功能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C.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D.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神经中枢6.(2016,广东)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B)A.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解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行为失控的现象7.(2016,德阳)下列反射活动需要大脑控制的是( D)A.膝跳反射B.抓起烫手物体产生的缩手反射C.婴儿的排尿反射D.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声产生的躲避反射【解析】膝跳反射、婴儿的排尿反射,抓起烫手物体产生的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非条件反射,不属于大脑控制的活动,故ABC 不正确;听到身后汽车声产生的躲避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故D正确。
故选D8.(2016,玉林)小红遇到突发状况时,她的心跳会加快,脸色通红,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C)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神经和激素调节 D.肌肉调节9.(2016,新疆)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
专题1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过关练考点0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仁”,实际上分别指的是()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巩膜和虹膜D.巩膜和视网膜2.当开考铃声响起,接受铃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鼓膜B.耳蜗C.听小骨D.半规管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耳结构的是()A.鼓膜B.耳蜗C.耳郭D.前庭4.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
关于眼球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无色透明的角膜B.②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C.光线折射后成像在⑤上D.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5.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下图所示,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乙图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C.甲图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6.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大多靠视觉,其次靠听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近视可通过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B.由明亮处进入黑暗环境中,瞳孔会变小C.为保护耳和听觉,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D.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听觉的形成在耳蜗7.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可见,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小B.随意用手揉眼睛,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眼部炎症C.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鼓膜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考点02 神经系统的组成8.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A.神经元B.细胞体C.树突D.轴突9.下图中编号对应结构的名称,错误的是()A. ①——大脑B. ②——小脑C. ③——玻璃体D. ④——视网膜10.近期,海口交警严查酒后驾驶,酒后驾驶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第14讲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16,潮州)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C)
A.脑干 B.小脑
C.大脑皮层 D.脊髓
2.(2016,昆明)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
A.反射弧 B.效应器
C.感受器 D.传入神经
3.(2015,杭州)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C)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4.(2016,沧州)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脊髓不具有传导功能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D.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神经中枢
6.(2016,广东)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B)
A.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
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
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
【解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行为失控的现象
7.(2016,德阳)下列反射活动需要大脑控制的是( D)
A.膝跳反射
B.抓起烫手物体产生的缩手反射
C.婴儿的排尿反射
D.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声产生的躲避反射
【解析】膝跳反射、婴儿的排尿反射,抓起烫手物体产生的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非条件反射,不属于大脑控制的活动,故ABC 不正确;听到身后汽车声产生的躲避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
成的条件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8.(2016,玉林)小红遇到突发状况时,她的心跳会加快,脸色通红,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C)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
C.神经和激素调节 D.肌肉调节
9.(2016,新疆)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
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C)
A.雄性激素 B.雌性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解析】据图可知,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故选C
10.(2016,永州)如图为膝跳反射图,与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轴突组成
B.从反射类型来看,该反射是条件反射
C.若④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小锤叩击时无感觉
D.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①→②→③→④→⑤
【解析】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故A错误;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故B错误;若④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小锤叩击时有感觉,无反射,故C错误;在膝跳反射中,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故D正确。
故选D
11.小刚在3000 m的校运动会比赛中,大汗淋漓,此时小刚( C)
A.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12.(2016,齐齐哈尔)请将系列疾病名称与病因连线。
13.(2015,绍兴)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
许多
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
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胚芽鞘的尖端__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 __向左弯曲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__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生长现象__。
14.(2016,潍坊)人体能够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自身调节功能失衡,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出现障碍。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吮吸反射的中枢位于脑干内,它是__胞体__集中的地方,像膝跳、吮吸这类反射属于__非条件__反射。
(2)进行自行车运动应佩戴头盔和护膝,因为脑内有许多控制人体重要生命活动的__中枢__需要保护,而由__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__组成的膝关节在该运动中容易损伤。
(3)正常情况下,各种神经冲动是沿着脊髓__白质__内的神经纤维上、下传导。
一患者脊髓某部位受伤,在遮眼状态下,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患者感觉痛但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是__传出神经或效应器__。
(4)激素是由__内分泌腺__分泌的,它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如胰岛素能调节__糖代谢__,该激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糖尿病。
15.(2016,广安)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某生物兴趣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将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且健康的蝌蚪,平均分为A、B两组。
第2步:A组蝌蚪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含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B组蝌蚪每天饲喂等量却不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普通饲料,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育一段时间。
第3步:观察并记录A、B两组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A组蝌蚪个体生长发育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B组蝌蚪仍处于蝌蚪阶段,只是个体长大了一些。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__。
(2)设置B组实验起到了很好的__对照__作用,增加了实验的说服力。
(3)据此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__。
(4)后来,同学们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发现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很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却很少看见青蛙,同时调查当地乡村,发现村民中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据此,同学们推断出当地村民的饮食中很可能缺乏的物质是__碘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