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验题 (2)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3
实验四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初中物理实验知识梳理1、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2、实验步骤:(1)按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3)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4)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
3、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2)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4、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练习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B.②C.③D.④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C.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在水沸腾后先停止加热,再观察水能否持续沸腾D.水从90 ℃加热至沸腾,用时9 min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C.通过图1中的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乙所示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 ℃的热水加热到98 ℃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 ℃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
2024年苏教版选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克隆人的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 )①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②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③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④不反对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和组织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叙述正确的是()①A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②B过程需要加入卡那霉素进行选择培养③C 过程为脱分化过程,培养基中只需加入营养物质、琼脂④D过程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⑤D过程可以用虫感染植株进行个体水平的检测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⑤3、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
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可能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D. 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的是()A.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B.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目前的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C. 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D. 动物克隆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5、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透明带反应B. 卵母细胞和精子一般要分别在体外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C. 囊胚期的内细胞团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D. “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培育都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6、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①转基因②细胞培养③体外受精④核移植⑤胚胎移植A. ①②④B. ③④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7、下图为利用二倍体小鼠所做实验的操作流程。
实验四传热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空气一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勺的测左方法,加深对苴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左关联式严丹如中常数A、川的值。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一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左其准数关联式NzBR 严中常数B、加的值和强化比Ni叫、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4-1实验4-2实脸内容与要求①测泄5~6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血。
②对勺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xAR^P"中常数A. m 的值。
①测左5~6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②对4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 m中常数B、加的值。
③同一流量下,按实验一所得准数关联式求得Me, 计算传热强化比Nu/Nu0o三、实验原理实验4-1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1.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勺可以根据牛顿冷却疋律,用实验来测泄。
因为所以传热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勺a热冷流体间的总传热系数K = Q /(△. xsj (W/m2• °C )(4-1)式中:勺一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C):©—管内传热速率,W:S L管内换热面积,n*:△g—对数平均温差,°C。
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确立:(4-2) 式中:切,G—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0心一壁而平均温度,°C;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英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h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Sj 二码厶(4-3)式中:山一内管管内径,m;乙一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Q 二(4-4)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叱=匕空(4-5)3600式中: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M. m5/h:cpi—冷流体的進压比热,kJ / (kg・°C):PL冷流体的密度,kg/m3o切和。
2024年华师大版选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Ⅱ→Ⅰ→Ⅳ→ⅢB. 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C. 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D. 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 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3、【题文】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4、【题文】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②可以进人DB. 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C. 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D. 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5、【题文】玉米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A. 1种、2种B. 8种、8种C. 4种、4种D. 5种、8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下列不属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是()A. 含氮碱基B. 氨基酸C. 葡萄糖D. 脱氧核糖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8、酵母菌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微生物。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茗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
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 _______;(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
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安装的好处是:夜间行车时,如果车内开灯,车内乘客经前挡风玻璃成的像在司机的___________(选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这样会减小对司机观察路况的干扰;(6)蜡烛A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___________而形成的。
要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2.小周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找到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____;(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a所示。
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b中的__________(选填“1”“2”“3”或“4”);(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一只小飞虫飞到了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A”、“B”或“C”);A.会有小飞虫的像B.会出现小飞虫的影子C.发光体的像完整且暗了一些(4)在模拟人眼成像的过程中,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c所示,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实像,现紧靠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时将光源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或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还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考点四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新人教版必修1 1.实验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本实验中有无对照?若无,则该如何设计?答案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
2.实验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本实验的对照类型有哪几种?答案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3.实验3:变形虫切割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本实验的对照类型有哪几种?答案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4.实验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1)伞藻嫁接实验过程(2)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3)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4)实验分析:设计伞藻核移植实验有什么作用?答案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易错警示有关细胞核的6个易错点(1)凡是无核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太久。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因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4)核孔、核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5)核孔的数目、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核仁较大。
(6)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如高等植物成形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3.伞藻是单细胞绿藻,其高度可达10厘米。
生物学上常用它来研究细胞的有关功能。
如图是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以下各题。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初中生物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A. 观察种子萌发过程B. 观察植物细胞结构C.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D. 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2.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染色剂是()。
A. 碘液B. 酒精C. 蒸馏水D. 植物油3. 观察草履虫时,为了使草履虫保持活性,需要在载玻片上放置()。
A. 清水B. 浓盐水C. 糖水D. 肉汤答案:A4.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变量是()。
A. 水分B. 温度C. 光照D. 空气5. 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A. 酒精B. 氢氧化钠C. 碘液D. 醋酸答案:B6.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染色剂是()。
A. 碘液B. 龙胆紫溶液C. 醋酸D. 酒精答案:B7.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定期取样并进行()。
A. 显微镜观察B. 计数C. 培养D. 染色答案:B8.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A. 底物浓度B. 酶的种类C. 温度D. pH值答案:C9.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染色剂是()。
A. 甲基绿B. 吡罗红C.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D. 龙胆紫溶液答案:C10. 在探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是()。
A. 洋葱鳞片叶B. 芹菜叶C. 白菜叶D. 胡萝卜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步骤包括:擦片、滴水、取材、______、盖片、染色。
答案:展平2. 在观察草履虫时,为了吸引草履虫聚集,可以在载玻片的边缘放置______。
答案:少许棉花纤维3.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中,需要设置______组对照实验,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答案:两4. 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叶片浸泡在______溶液中,直到叶肉组织被腐蚀掉。
2017·中考模考王·化学·专题四(实验题组I)1.(23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图1中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检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智同学利用图2装置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G中的反应方程式,装置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J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4)已知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1中装置的;(5)如图1的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导管(填“a”或“b”)端导入,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溶液(用化学式填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小慧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并实验有关性质。
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制取氨气:方法一: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方法二: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①小慧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法制取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慧选择方法二制取氨气,上图所示装置中,制取氨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B,理由是____________,收集氨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E,理由是___________,③小慧收集氨气选择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如右图所示:她收集到一试管氨气,将其倒扣在盛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可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 910班同学中考备考化学,请你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F(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2)阿宝利用装置A 可制得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3)轩轩利用装置B 也可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仪器③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4)楷楷制取CO 2可选用装置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CO 2可选用装置____________,检验CO 2可选用装置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 ____ (能或否)可选用F 装置?其中多孔隔板的作用是 ;(5)妙琪查阅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资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制取氯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A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氯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B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氯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C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收集氯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E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分)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发生装置 (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草酸(H 2C 2O 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H 2C 2O 4==CO 2↑+CO↑+H 2O ,若用该反应来制取一氧化碳,制气装置应选 (填字母);除去其中的CO 2可选仪器AC ,C 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 a. 烧碱溶液 b. 浓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A B C D E F(3)实验室用CO 还原氧化铜粉末,反应方程式为 。
(4)右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
如果G 处装稀盐酸,H 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 ;“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上图实验装置中的 (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 。
4.(16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装置和仪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F ,G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择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认为右图装置可以代替C 装置,请简述小丽同学应如何使用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温下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NH 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 3,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5.(1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 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 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2O 3cb A B C D E F G aC 或___ 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
(3)小明选用B 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但他认为B 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更加完善,可选用上图中的 (填写仪器序号)代替图B 装置的 (填写仪器名称)。
重新组装后的装置比原B 装置的好的优点为 。
(填一点)(4)小花想用B 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氢气,但她用的药品为镁屑和稀盐酸,小明认为不可行,你认为理由是 。
但他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①A→B 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____ ____;②B→C 过程中产生该现象说明_____ _______________。
6.(11分)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 ;C ;要用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用KMnO 4加热分解制O 2应选 (填字母,下同);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 2,应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
(2)若用F 装置进行CO 还原CuO 的实验,b 处的现象为 ;要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CO 2,仪器②中应装的试剂名称为 , c 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
(3)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 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4)检验F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
(5)下列装置可用来进行“排空气法”收集H 2的是 (填序号)7.(12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② ;③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反应表达式 ; (4)实验室选用C 和E 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小张同学欲用G 装置收集H 2,则H 2应从导管口 通入;(6)实验室制取的NO 是一种难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请你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用字母表示)。
8.(12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CO 2的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原理是 (用方程式表示);(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 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 .烘干b .溶解c .过滤d .洗涤(4)在实验室抽取CO 2的实验装置中,F 装置相对于B 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5)实验室通过多种反应可以得到NH 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2NH 4Cl(固)+Ca(OH)2(固) ==== CaCl 2+2NH 3↑ +2H 2O你将选择上图中的 作为实验室收集NH 3的装置。
下图是收集NH 3并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装置(浓硫酸可以与NH 3反应生成硫酸铵),请根据图示把装置画完整。
△ 液体橡皮塞 玻璃管 图示上图中漏斗倒放的作用是。
9 .(12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
请把图补画完整。
10.(12分)王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a是,b是.(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4)①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端导管通入,空气由排出.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端导管口处;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端导管通入,水从端导管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