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省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考试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4.76 KB
- 文档页数:8
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3、“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C.因材施教D.立足长远4、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B.被动C.主体D.主要5、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6、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B.拿破仑C.丹东D.戴高乐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8、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并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的小说家是( )。
A.莫泊桑B.杰克?伦敦C.屠格涅夫D.欧?亨利9、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B.美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10、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11、“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12、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B.教育特点C.教学规律D.教学特点13、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
宁夏省2015年教师资格认定(初级中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2、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A.德育B.智育C.美育D.技术教育3、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____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4、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即____A.知、情、意、行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C.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和道德观D.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____A.每天跑步B.视力下降C.装修房屋D.不怕见生人了6、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____ A.教育的形成B.教育的类别C.教育的层次D.教育的历史7、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____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8、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____A.经济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科技水平9、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____A.升华B.投射C.退行D.幻想10、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_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1、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____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12、”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____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13、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____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4、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
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B.皮亚杰C.杜威D.瓦•根舍因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B.八股文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4.我国正式公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6.教学方案的中心问题是()。
7.“最近开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表达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9.从“课程方案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方案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1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11.一节课中最根本的组成局部是()。
12.德育的个体开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1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15.()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漏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1.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
3.关于综合课程,以下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4.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
5.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其策略有()。
三、填空题(每空1分。
共10分)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________社会活动。
2.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系统的形成。
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_________〞。
4.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2015年宁夏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1)•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从法治角度讲,学生是的社会个体。
A:特殊B:独立C:“边际”D:从属参考答案:B2.2013年单项选择: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
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参考答案:D【解析】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3.2012年单项选择:上初中以来,刘俊好像突然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参考答案:C【解析】青春期(12~18岁)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4.“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参考答案:C【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5.注意是一种A:心理状态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认知过程参考答案:A【解析】选A。
注意不是一种具体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
当个体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如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都有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6.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关注A:教师B:生存C:学生D:教材参考答案: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7.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根据进行分类的。
A:课程内容B:课程任务C: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D:课程功能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宁夏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____A.7岁B.3岁C.12岁D.18岁2、探究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究。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____A.收集信息资料B.选择问题情境C.分析解释问题D.解释形成概念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____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4、强调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____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教学D.个别教学5、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1,而谷超豪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
这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6、教学活动的本质是____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
____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8、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____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9、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是____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C.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____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13、1999年6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____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14、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A.柏拉图B.涂尔干C.凯兴斯泰纳D.赫钦斯15、要求被试根据图片上的情景编制故事,据此来测量个体人格特征,这种人格测验称为A.罗夏墨迹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自陈式测验D.艾森克人格问卷1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凯洛夫18、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____A.期待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9、“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__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20、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____A.11—13岁B.13—18岁C.18—25岁D.30一40岁21、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制2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提出来的。
宁夏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____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2、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
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____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4、一般认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A.冯特B.桑代克C.华生D.斯金纳5、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____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6、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____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7、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____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8、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9、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____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发展学生的个性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时涉及的主要内容?____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13、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A.教学活动B.课外活动C.共青团活动D.劳动活动14、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一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
宁夏省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设计D、课程实施2.”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3.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
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4.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5.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体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主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叫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8.体谅模式由()提出A皮亚杰B斯金纳C布鲁纳D彼得?麦克费尔9.认知模式由()提出A皮亚杰B斯金纳C布鲁纳D彼得?麦克费尔10.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1.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A.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入B.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粘贴C.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D.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3.()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2015年宁夏省教师资格认定(初级中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2、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是在____A.1978年B.1980年C.1986年D.1988年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
____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4、教案也叫____A.单元计划B.课题计划C.课时计划D.学期计划5、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____A.校长办公室B.教务处C.总务处D.教育工会6、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7、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____A.经济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科技水平8、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____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肯定性训练D.强化法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这是____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恐惧D.刺激评价10、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____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1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____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12、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进行分类。
以下属于这一分类的是____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1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____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14、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依据是该节课的____A.教学目的B.教学结构C.教学任务D.教学种类15、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A.相互促进关系B.平等关系C.授受关系D.教学关系16、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____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运动技能17、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____A.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B.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实践性D.普及性、基础性和综合性1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____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19、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____A.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20、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____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21、”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____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22、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____ A.教育的形成B.教育的类别C.教育的层次D.教育的历史23、学校产生于____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A.5±2组块B.7±2组块C.5±2 D.7±22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6、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____A.遗传和环境B.教育C.文化D.政治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等)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产生的标志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B.夸美纽斯《大教育学》出版C.斯宾塞《教育论》出版D.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出版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是()。
A.墨子B.李斯C.秦始皇D.董仲舒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政治学》D.《大教育学伦》4.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大学》B.《论语》C.《孟子》D.《中庸》5.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废除教科书、废除学科划分,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内容的教学改革,称为()。
A.发现教学法B.指导教学法C.设计教学法D.个别化教学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年份是()。
A.1950 年B.1977 年C.1980 年D.1985 年7.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我国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专著是()。
A.凯洛夫《教育学》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C.刘佛年《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8.心理学称为“危险期”指的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9.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引起学习动机D.运用知识10.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A.文化传统B.政治制度C.经济发展水平D.科技发展水平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12.老师两次用两份不同的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前后两次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这种稳定性称为()。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13.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2015年宁夏中学教师资格考题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自律道德阶段始于__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性E:重视个别差异3、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4、根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__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B.稳定性、灵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C.发展性、灵活性、整体性等原则D.迁移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原则5、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B:综合课程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6、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A.社会文化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生产力7、支配了德国整个高等教育,并一度使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是原则。
A:理论与实践统一B:做学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D:研究与教学统一8、以下与“小王和小张是室友”判断不同的是。
A:孙俪和孙英是姐妹B:兰花和荷花是花C:令狐冲和任盈盈是夫妻D:李一和权五是亲戚9、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0、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原则是____A:启发法B:鼓励法C:演示法D:实验法11、课题计划即____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12、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__。
宁夏省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____A:《童年》B:《少年》C:《在人间》D:《我的大学》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3、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有()A:观察法B:书面材料分析法C:谈话法D:调查法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__。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E.远近效应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__A.她的小学和初中的都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暑假就要结束了,开学的日子已迫在眉睫。
D.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6、教师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拆阅或者毁坏学生的日记、信件,这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A:安全B:受教育C:受尊重D:人身自由7、在德育方法中,()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
A:摆事实、讲道理B:创设良好的情境C: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D:操行评定E:潜移默化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____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9、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A:讨论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研究法10、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____A:问答型试题B:论文式试题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11、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做()。
A.顾忌B.高尚C.内省D.慎独12、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13、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叫做____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学生心理感受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4、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5、集体是群体发展的____A: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6、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____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育人D:公而忘私18、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是。
A:《劳动界》B:《劳动者》C:《新青年》D:《工人月刊》19、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20、__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A.教书育人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学而不厌21、五年级二班一共有48位学生,小红排名全班第l5名,这种评价属于__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22、幼儿期的孩子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23、Word中,可多次重复格式化的操作是__A.左单击格式刷按钮B.右单击格式刷按钮C.左双击格式刷按钮D.右双击格式刷按钮24、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饭后有家长接回。
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25、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____A:某教育局局长B:某市市长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26、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2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__。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28、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主导作用D.基础作用29、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重点是。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B:与家长交流,沟通感情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教育者的主导性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方法2、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法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__。
A.办学经费和设备B.办学经费和师资C.基础设施和师资D.经费和设施3、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4、”无意义音节”是____发明的。
__A.奥苏泊尔B.马斯洛C.艾宾浩斯D.布鲁纳5、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____A:实验法B:测量法C:会谈法D:观察法6、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
“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经常困扰着他。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7、某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歌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8、一个人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换了另外的衣服,形象每天不同,但我总能认得是他,这种现象称为__。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时间性9、儿童最早出现客体永恒性是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A:遗传和环境B:教育C:文化D:政治11、作报告、发通知、演讲大都属于____A:正式交往B:非正式交往C:单向交往D:双向交往1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D.交叉型学制E.三轨制13、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__A.接纳者B.处理者C.加工者D.记忆E.作用者14、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____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15、目前我国课程的基本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正确顺序是__。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科书C.课程计划—教科书—课程标准D.教科书—课程计划—课程标准16、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
这种行为矫正技术就是__A.放松疗法B.系统脱敏疗法C.厌恶疗法D.满灌疗法17、__属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领域。
A.工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心理测量学D.教育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__A.夸美纽斯B.麦克费尔C.华生D.斯宾塞19、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C:儿童权利优先D: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0、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A:4年B:6年C:5年D:9年2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家庭B:社会C:学校D:工作单位22、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____A:鸽子B:猩猩C:狗D:白鼠23、尝试错误理论的提出者,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班杜拉24、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的雏形。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结构课程25、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出自下列哪个文件中的要求?A:198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B: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C: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D: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6、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2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__。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28、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主导作用D.基础作用29、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重点是。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B:与家长交流,沟通感情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