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2018届九年级数学上册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4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第七课时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本节对不均匀材料的实验问题有一个认识,感受到只有实验才是预测某些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必要手段。
2、体会钉尖种类不同,则实验的条件也不同。
理解实验的精确程度与实验的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3、掌握初步的实验方法,提高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不均匀材料的实验问题,加深理解:只有实验才是预测某些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必要手段。
难点:对本节实验材料、规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两枚不同形状的图钉。
学生:两枚不同形状的图钉。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通过前几节的学习,体会到哪些实验思想?如何估计机会大小?怎样才能得到机会的估计值?2、前面几节课的实验结果是否是实验前预测出来的?也就是说:不做实验,就可以推测出事件发生的机会?3、前面的实验中,你学会了什么?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问题的提出:一枚图钉被抛起后钉尖触地的机会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实验预测出来?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实验活动的情境,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
3、构建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一枚图钉(相同形状)做抛掷实验,分别记录抛掷40次、80次、120次、160次、200次、240次、280次、320次、360次、400次、440次、480次后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和频率,列出统计表,绘制折线图。
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抛掷图钉,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折线图。
三、探索规律,解决问题1、问题的提出:(1)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估计一下钉尖触地的机会是百分之几?(频率在46%左右)(2)和其他三组进行交流,看看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3)如果四个大组的同学采用四种不同的图钉进行抛掷实验.①所得的实验数据能够累加吗?为什么?②钉尖触地的百分数有什么不同(同样的抛掷次数)?为什么?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上述个人实验或合作实验可以看出:(1)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如:同样的方式抛掷同一种图钉。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126~133.教学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会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3、通过试验,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远离赌场;教学重点:会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教学难点:会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实验目的: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验器材:三个开口的纸箱,一些红球,黄球,白球。
实验准备:一个纸箱全部装红球,一个纸箱装多部分红球,少部分白球,一个纸箱装少部分红球、多部分白球,少部分黄球。
实验步骤:1、2个组的学生摸全部装红球的纸箱,作好记录;2、2个组的学生摸装有多部分红球的纸箱,作好记录;3、2个组的学生摸装有少部分红球的纸箱,作好记录;4、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学习1、事件的分类必须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无法预先确定,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2、练习:课本P127第1、2、3题;3、随机性:随机事件是否发生,没有人能够预测,这就叫做随机性。
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叫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必然事件的可能性是100%,不可能事件的可能性是0%,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是0~1之间。
4、计算实验中每轮摸到时红球的频率,估计每轮能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5、练习:课本P132第1、2、3题。
三、小结1、学生小结2、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事件的分类和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作业设计课本P132~133页第1、2题。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二、实验…………………………….. 一、统计分析……………………………..。
课题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会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懂得用试验的方法分析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讨,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2.通过试验的方法来判断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自主学习内容预习教材126——132页,找出疑问的地方.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次备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引出一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掷一枚正方体骰子,请考虑以下问题:(1)掷得的点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掷得的点数会是1吗?(3)掷得的点数小于7吗?(4)掷得的点数会是0吗?【归纳结论】我们称那些无需通过试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为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这句话引申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断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天气预报也只是对未来天气的预测,但并不是一定会如此.。
25. 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一、学习目标导航: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等基本概念。
二、重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基本概念;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
三、基本知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四、汇报交流1.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体温是100°C; (3)aW=-l(其中d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5)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6)-元二次方程x'+2x+3二0无实数解。
2•客观世界中的事件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类. 其中_____ 与____ 是确定事件。
活动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述是随机事件.(1)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o°c时,冰融化;(2)在常温下,焊锡熔化;(3)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4)某地12月12日下雨;(5)如果a>b,那么a~b>0;(6)没有水分,种子发芽;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
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下列试验能够构成事件的是(A.掷一次硬币C•标准大气压下,水烧至100°C •在1, 2, 3,…,10这10个数字中,三个数字的和大于6”这一事件是(5、B.射击一次D.摸彩票中头奖任取3个数字,那么“这)D.①②(2)岀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活动3:摸球试验: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问题: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2)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在经过大量重复摸球以后,我们可以确定,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事件B发生的可能性,请分析一下其原因是什么?五、应用练习,巩固拓展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有__________ ,是随机事件的有___________ O(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3)打靶命中靶心;(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
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一、情境导入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事件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事件的分类【类型一】必然事件的识别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如果|a|=|b|,那么a=b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C.圆的半径为3,圆外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5,过这点引圆的切线,则切线长为4 D.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解析: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也相等,因此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可能不相等,A选项错误;平分的弦若是直径,那么两条直径互相平分,很明显,它们不一定互相垂直,B选项错误;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可得,C选项正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D选项错误,故选择C.方法总结:一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一定不发生的是不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是随机事件.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类型二】随机事件的识别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度量四边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气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四边形内角和总是36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类型三】不可能事件的识别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D.天上掉馅饼解析:“天上掉馅饼”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类型四】判断一个事件的类型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1)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牌,花色是红桃;(2)在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3)好梦成真;(4)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5)太阳从西边升起;(6)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将一碗清水放在室外会结冰.解析:(1)一副扑克牌中,有4种花色,也就是说“抽出一张牌,花色是红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2)一年最多366天,367名学生中,每天出生一个只能出生366个,还有一名同学是哪天出生,哪天至少出生2名同学,所以“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一定发生;(3)“好梦成真”只是人的一种愿望,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4)电影票的座位号有奇数,也有偶数,即“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5)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绝不会从西边升起,即“太阳从西边升起”一定不发生;(6)水在0℃就开始结冰,低于0℃一定会结冰,即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将一碗清水放在室外会结冰”一定发生.解:(5)是不可能的事件;(2)(6)是必然事件;(1)(3)(4)是不确定事件.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分类,巩固所学概念.。
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25.1.1随机事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2.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班级联欢会上举行抽奖活动:把写有每位同学名字的小纸条投入抽奖箱,其中男生22名,女生20名,老师闭上眼睛从搅匀的小纸条中抽出一张,恰好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还是抽到女同学名字的概率大?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预习课本第126页,做《名师学案》的“知识储备”部分.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随机事件活动活动1:小明从装有红球和白球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小麦从装有白球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能摸到红球吗?小米从装有红球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能摸到红球吗?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 (3)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 【展示点评】1.小明从装有红球和白球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不一定能摸到红球;小麦从装有白球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不可能摸到红球;小米从装有红球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能摸到红球.2.(1)可能出现1,2,3,4,5,6点; (2)出现的点数不会是7; (3)出现的点数一定大于0; (4)出现的点数可能是4.结论: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无法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或不确定事件. 【反思小结】1.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是不确定事件; 2.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百分之百,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针对训练】见课本第127页练习第1,2题.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事件⎩⎪⎨⎪⎧特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判断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在地球上,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2)有一匹马奔跑的速度是70千米/秒.(3)明天,我买一注体育彩票,得500万大奖.(4)用长为3cm 、4cm 、7cm 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一个三角形.2.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1)度量三角形内角和,结果是360°.(2)正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3)掷一个正面体的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为6.(4)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5)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3.下列成语反映的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①水中捞月 ②一箭双雕 ③刻舟求剑 ④守株待兔 ⑤拔苗助长 ⑥瓮中捉鳖 4.一个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1个黄球、8个黑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小强从口袋中摸出3个球,他会摸出哪三个球呢?请分别说出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随机事件、一个必然事件.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做课本第132页习题第1题.●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分类,巩固所学概念.25.1.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预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获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过程与方法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大量实验,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确定事件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你买一张彩票中特等奖是________事件.3.投掷一枚骰子,正好是“6”的可能性________.随机事件是否发生,没有人能够预测,这叫做“随机性”但是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在捉摸不定的背后,隐藏着某种规律.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问题.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预习课本第128页,做《名师学案》的“知识储备”部分.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活动一实验:“抛一枚硬币”游戏这是一个不确定事件,那么不确定事件是否就无规律可寻了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索不确定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1)小组为单位投掷硬币作好记录完成下表:350[来源学抛掷次数50 100 150 200 250 300400科网]出现正面的频数出现正面的频率[来源学科网ZXXK](2)利用表格中的频率绘制折线统计图(3)出现反面的频数和频率怎么求?(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展示点评】下表“出现正面”的频数、频率统计表抛掷次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数出现正面的频26 53 72 94 116 142 169 193数出现正面的频52.0% 53.0% 48.0% 47.0% 46.4% 47.3% 48.3% 48.3%率抛掷次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数出现正218 242 269 294 321 343 369 395 面的频数出现正面的频48.4% 48.4% 48.9% 49.0% 49.4% 49.0% 49.2% 49.4%率从图表中,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逐渐稳定在0.5附近.活动二实验:抛“两枚硬币”游戏(1)预测一下“出现两个正面”和“出现一正一反”的频率?(2)抛掷两枚硬币,看看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两个正面”和“出现一正一反”这两个不确定事件的频率是否也会比较稳定下表两个随机事件的频数、频率统计表抛掷次数[来源学科网]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出现两个正面的频数出现一正一反的频数[来源学科网ZXXK]出现两个正面的频率出现一正一反的频率抛掷次数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出现两个正面的频数[来源学*科*网Z*X*X*K]出现一正一反的频数出现两个正面的频率出现一正一反的频率(3)制作折线统计图(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5)和你的预测相符吗?(6)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展示点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出现两个正面的可能性为0.25,出现两个反面的可能性为0.25,出现一正一反的可能性为0.5.【反思小结】1.由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一样,所以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同.2.如果硬币换成瓶子盖,做同样的实验,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就不会相同.3.我们可以预测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大小,但无法预测某一次会是正面还是反面.【针对训练】见课本第132页练习第1,2,3题.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借助实验,可以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机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3.做实验的次数太少,会导致结果错误,太多会增加工作量,所以,做实验的次数要适当.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做《名师学案》的“基础练·巩固新知”部分.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本第132页习题第1题.●教学反思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导学案
5、你能列举与问题4相似的事件吗?
一、教材126页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发生吗?
3.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发生吗?
4.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发生吗?
总结: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做一做
准备三张大小一样的纸片,上面印有不同的图案(如照片、明信片、自己画的图片等),把每张纸片都对折,剪成大小一样的两张(如图所示).将这六张小纸片有图案的一面朝下,然后混合,让你的同伴随机抽出两张小纸片,你认为抽出的哪两张小纸片正好能
成功拼成原图的机会大吗?猜一猜,大概平均几次里会有一次成功呢?
思考,在这个情境中,请你举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各一例。
在这个游戏中,你关注的是哪一个随机事件?在总的试验次数中,你观察到它成功的次数多还是失败的次数多?成功的机会是50%吗?你觉得这个观察结果合乎情理吗?。
随机事件的特点:。
看一下历史上的试验
(1)抛掷一枚均匀硬币400次,每隔50次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并算出“正面朝
上”的频率,完成下表:
(2)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画统计图表示“正面朝上”的频率.
(3)在上图中,用红笔画出表示频率为1
的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2。
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试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2.获得“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
3.使学生通过对不均匀材料的试验问题有一个认识,感受到只有试验才是预测某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必要手段.
4.使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试验结果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使学生初步掌握试验的基本程序、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试验和课堂交流,进一步培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
2.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情感态度】
1.经历动手试验和课堂交流的课程,提高数学交流的水平,发展探索合作的精神.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大量试验,体会随着重复试验次数的增大,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逐渐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动手试验和观察数据来发现不确定现象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抓住重复试验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就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讨论与交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提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哪些类似的事件,交流后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
事件整理如下:
(1)地球不停地转动;
(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3)两个正数的乘积小于0;
(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
小组讨论结果:有些事件是肯定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肯定不会发生的,还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
让学生自己找出教材中对应的知识点.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
随机事件:
板书: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教学说明】本环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先从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事件入手,让学生得到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教材自主得到理性的认识,避免教师把知识点强加到学生身上.
概念巩固
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我镇10月1日刮西北风;
(2)太阳从东方升起;
(3)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4)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
板书:随机性
【教学说明】通过例子,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三个事件的概念.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试验1:“抛一枚硬币”游戏
这是一个不确定事件.那么不确定事件是否就无规律可循了呢?下面让我们通过试验探索不确定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
结论:
1.借助试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2.获得“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
试验2:“抛两枚硬币”游戏
抛掷两枚硬币,看看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两个正面”和“出现一正一反”这两个不确定事件的频率是否也会比较稳定.
在开始试验前,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在硬币抛出之前,你能否预测每次抛出的结果?假如你已经抛掷了1000次,你能否预测第1001次抛掷的结果?
(2)你能预测出现两个正面的频率和出现一正一反的频率吗?
(3)在试验过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4)你能设计一个统计表来记录试验中的数据吗?
问题解决
例2:准备10张小卡片,上面分别写上数字1到10,然后将卡片放在一起,每次随意抽出一张,然后放回洗匀再抽.
(1)将试验结果填入下表:
(2)绘制折线统计图;
(3)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发现出现了3的倍数的频率有何特点?
(4)这十张卡片的10个数中,共有______张卡片上的数是3的倍数,占整个卡片张数的______,你能据此对上述发现作些解释吗?
【教学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验思考题,它的第(1)、(2)两小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由此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当试验次数很多时,关注的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逐渐稳定.
三、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教材第127页练习1、2题.
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练习”部分.
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应掌握: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及随机事件的概念.
(2)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
(3)让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和观察数据,发现不确定现象的发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体会随着重复试验次数的增大,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
教师引导归纳,点评.
学生尝试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及所收获.
五、深入练习,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部分.
1.习题25.1第1、2、3题.
2.(1)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会出现______种结果,这几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______,都是______;
(2)有大小两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将两个正方体投掷在桌面上,向上的一面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形有_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