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版)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07.00 KB
- 文档页数:7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B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 .溯游从之,道阻且跻(逆流而上) D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2.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俨然(y ǎn ) 间隔(ji ān ) 诣太守(y ì)黄发垂髫(ti áo )B .篁竹(hu áng )清冽(li è) 为坻(ch í) 俶而远逝(sh ù)C .糁之(s ǎn ) 器皿(m ǐn ) 差互(c ī) 悄怆幽邃(qi āo )D .窈窕(y ǎo ) 溯洄(s ù) 寤寐(w ù) 在水之涘(s ì) 3.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皆若空游无所依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 .闻水声,如鸣佩环 C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5.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中轩敞者为舱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处处志之 B .岸势犬牙差互 C .居右者椎髻仰面 D .琴瑟友之7.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桃花源记》一文,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
B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时,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三(第一次月考卷)一、语文积累(本大题含1--7小题,共22分。
1--6题每题2分;7题10分,每空一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情郁yù 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B、这“红的”又苦又涩sè,真是难以下咽yàn 。
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C、夜不十分冷,河水没méi 冻,可是很急,而且越走越深,最后都没méi到马肚子了。
D、如果我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xiāo 花,借你的高枝炫xuàn 耀自己。
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A、狡黠追溯一泄千里忍俊不禁B、狼籍蹒跚眼花缭乱锐不可当C、休憩挑衅毛骨竦然气冲斗牛D.干涸哽咽名副其实孜孜不倦3、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归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宣威东山寺经过几个月的修缮,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它们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C、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D、每逢节假日,建设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B.“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请使用0.5毫米中性黑色水芯笔答题,注意书写的整洁。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剥皮(bō)妥贴招摇撞骗(zhuànɡ) 论资排辈B.祈祷(qǐ) 萌生流水潺潺(chán) 迫不急待C.霎时(chà) 汩汩怒不可遏(è) 振耳欲聋D.漩涡(xuán) 腈纶大煞风景(shā) 云遮雾障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我们被“困"在了家里,徐老师不由想起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往事历历在目,不觉让人沉浸其中。
B.初二数学陡然变难,但每次听完胡老师的讲解视频后,洋洋都表示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C.我们班班长服务意识非常强,她希望能为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她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D.学生的书写影响着别人对他的印象,也影响着老师批改试卷的态度,小爱同学的书写被老师批评了好多次了,但他写作业时依然龙飞凤舞,让人不禁气从中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旅游业频频出现的价格欺诈事件令人深思,其根本原因还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
B.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不仅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C.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D. 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扬州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
4.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任何的企业活动,都要接受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和限制②企业同心合力地珍惜环境品质并不会花费企业太大的成本③但是,赢利不能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不管它如何的必要④而对环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则更为重要⑤企业活动是赢利性的⑥事实上,企业接受环境道德的约束是有利可图的A.⑤②①⑥④③B.⑤④①③⑥②C.⑥②①④⑤③D.⑤③①④⑥②5.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2分)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 时间: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B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C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2.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是( ) A .问所从来 B .全石以为底 C .日光下澈 D .又用篆章一 二、填空题(9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10分)俨然( ) 垂髫( ) 间隔( ) qi ān m ò交通( )( )hu áng 竹( ) 清li è( ) 为坻( ) qi ǎo 怆幽su ì(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峨冠( ) 差互( ) zhu àn 章( ) y ǎo ti ǎo ( )( ) 溯洄从之( )( )2.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
(8分) (1)屋舍俨然(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3)俶尔远逝( ) (4)日光下澈( ) (5)能以径寸之木( ) (6)石青糁之( ) (7)左右芼之( ) (8)白露未晞(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6分) (1)便要还家 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诎右臂支船 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手倚一衡木 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古今义。
(12分)(1)阡陌交通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___ (3)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4)寻向所志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__ (6)乃记之而去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7)以其境过清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___ (8)崔氏二小生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9)高可二黍许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10)其两膝相比者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12)左右流之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三单元检测卷: 150 分分:150分序一二三四分得分卷Ⅰ一、累与运用(40 分)( 一)( 每 3 分,共 3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是()A.然(y 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B.垂髫 (tiáo)然(yǐ)箬篷(ruò)袒胸露乳(tǎn)....C.窈窕 (tiǎo)阡陌(xiān)参差(cī)反(zhǎn)....D.俶(ch ù)好逑(qiú)篆章(zh uàn)落英(b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使用不恰当的一是()A.石大沟村位于一条狭的山谷里,交通塞,四十年前着与世隔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B.一棵大底下,居然坐靠着一个乞丐,衣衫,首昂天,神情倨傲⋯⋯....C.楼市限政策出台后,各地房无人津,人夜排,唯恐一房求。
....。
D.一起放火事件,造成母子四人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真相水落石出....3.下列句中加点的“ ”的意思与例句中的“ ”意思相同的一是()例句:武陵人捕.A.不足外人道也B.室、器皿、人物..C.全石以底 D .中敞者..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是()A.便要家 B .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 D .似与游者相5.下列句子没有病的一是()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才能真正有一个的明天。
B.由于母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目深受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造成的。
D.能否李珍没有国家的医学事做出巨大献呢?6.下列各句中,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是()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出第一步。
B.花种得好,紫嫣,园芬芳,可以欣,菜种得好,嫩的茎叶,肥的根和果,却可以食用。
C.州境内湖泊众多,宝湖、高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立刻:“我那最喜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是()A.水声,如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垂髫.(tiáo)阡.陌(qiān)叹惋.(wǎn)悄.怆(qiāo)B.篁.竹(huáng)怡.然(yǐ)翕.忽(xī)俶.尔(shū)C.幽邃.(suì)糁.之(cǎn)箬.篷(ruò)俨.然(yǎn)D.多髯.(rán)篆.章(zhuàn)窈窕.(tiǎo)寤寐.(mè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2分)()A.落英.缤纷(花)便扶向.路(先前的)B.如鸣佩环,心乐.之(高兴)矫.首昂视(举)C.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以其境过清.(清澈)D.绝类.弥勒(像)寤寐思服.(服装)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便要还家B.诎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D.兼葭采采,白露未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5.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2分)()A.渔人甚异.之B.其岸势犬牙..差互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技亦灵怪矣哉!(译:技艺也真是灵活奇怪啊!)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
)7.默写。
(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3)窈窕淑女,________。
201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试题一、积累运用(28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俨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B.心乐之(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其岸/势犬牙差互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 篇,又称《诗三百》。
6.古诗文默写。
(每空1 分,共6 分)(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廉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héng,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病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fù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失,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廓.( )然无累颓.( )废平héng( )重蹈fù( )辙(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的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3)划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
(4)上面文字节选自“《》”。
作者与儿子在书信中交流,教导他做一个“ 、”的艺术家,二、综合性学习良:煮熟的食物散发着香味,让人觉得生活美好因:①(2)如果为班级图书角命名,名字中包括“朗”、“茵”任意一个字,你会为班级图书角取什么名字?请你一并说说命名理由。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在八月时节,眺望洞庭湖水,水岸齐平,水天含混,景象宏伟阔大。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豁.然开朗(huò) 怡.然(yí)邑.人(yì)缤.纷(bīn)B.俶.尔(shū)翕.忽(xī)参差.(cī)佁.然(yí)C.卷.端(juàn)壬.戌(rén)若啸.(xiào)糁.之(sǎn)D.寤.寐(wù)溯.洄(sù)为坻.(chí)荇.菜(xìnɡ)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似与/游者/相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5.古诗文默写。
(8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归纳测试卷(含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成根据拼音写汉字。
缤纷()huò()然yān()然阡陌()...佁然()篁竹()清liè()XXX()...垂髫()悄怆()幽邃()翕忽()....箬篷()壬戌()雎鸠()窈窕()....蒹葭()荇菜()sù洄()寤mèi()..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写词义.(1)便要还家.(2)具答之.(3)日光下澈.(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5)左手倚一衡木.(6)诎右臂支船.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置..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3)率妻子XXX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率妻子XXX来此绝境..古义:今义:(5)芳草鲜美..古义:今义:(6)全石以为底..古义:今义:(7)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8)XXX二小生..古义:今义:(9)雕栏相望焉.古义:今义:(10)神情与XXX不属.古义:今义:(11)蒹葭苍苍..古义:今义:(12)道阻且长.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多义词。
【知识点二】句子运用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拍划分不精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角为业B.问/今是何世C.后遂无问/津者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B.XXX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描述桃花林精美最色的句子:(2)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社会的句子:(3)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的句子:(4)《关雎》最能表达墨客对心中恋人深深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8.翻译下列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阡陌.(bǎi) 器皿屋舍俨.然(yǎn) 绝类弥勒B.邑.人(yì) 雎鸠水尤清冽.(liè) 凋栏相望C.篁.竹(huáng) 珮环窈.窕淑女(yǎo) 往来翕忽D.箬.篷(ruò) 修狭蒹.葭苍苍(jiān) 怡然不动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B.心乐.之(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己亥杂诗》和《饮酒》组诗等。
B.柳宗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
D.《傅雷家书》被称为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通过一封封家书,傅雷教育儿子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描写道路的艰难曲折遥远,从侧面衬托青年对思念的姑娘的执着追求。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本诗第一章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
(4分)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
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8.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9.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0~13题。
(12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0.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夹岸/数百步B.其中/往来种作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缘.____________ (2)属.____________(3)具.____________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应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17题。
(12分)云阳洞北小港记赵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
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
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
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
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
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
遂循崖而下,临.水坐。
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
同游人相顾错愕。
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
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
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
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注】①解箨(tuò):脱壳。
②庆忌塔:塔名。
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
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⑤报赛:祭祀。
⑥勤事:尽职。
1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B.惟闻/山鸟唤晴C.各肖/其人之声 D.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临.____________(2)肖.____________(3)惟.____________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8~22题。
(14分)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有删减)【注】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擅长。
⑤行义:品行,道义。
⑥扬雄:人名。
1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奉继母/益至B.一时/工作文词者C.及/安石得志 D.巩导之于/欧阳修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至.____________(2)一.____________(3)鲜.____________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石轻富贵,何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