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92.43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水稻生长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施肥量和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当地优质水稻品种,实验地位于我国南方某水稻主产区。
2. 实验方法:(1)种植方式:将实验地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宽窄行种植区、穴播种植区和套作种植区。
(2)施肥量: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施肥量梯度,每个梯度重复3次。
(3)灌溉制度:根据水稻生长需水量,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分别为节水灌溉、常规灌溉和过量灌溉。
(4)观察指标:株高、叶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常规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2)宽窄行种植区:水稻生长较为旺盛,植株较直立,倒伏现象明显减少,产量有所提高。
(3)穴播种植区:水稻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较高大,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严重。
(4)套作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为严重。
结论:宽窄行种植和套作种植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产量。
2. 施肥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低施肥量: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中施肥量: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高施肥量: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中施肥量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3. 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节水灌溉: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常规灌溉: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过量灌溉: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常规灌溉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中图分类号:S143.1;S359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原6737渊圆园24冤01原园园17原园5氮密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盐粳9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钟顺成,毛艇,李鑫,赵一洲,刘研,张战,倪善君,于亚辉,王诗宇*(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盘锦124010)摘要: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纯氮0、90、150、210、270kg/hm 2)和种植密度(30cm×18cm、30cm×14cm、30cm×10cm)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盐粳9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盐粳939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
低密高氮依然是产量显著提高的手段;在兼顾产量的前提下:在密度30cm×18cm、施氮量10kg/667m 2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品质;在密度30cm×10cm、施氮量10kg/667m 2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食味品质。
低氮条件下水稻的氮素利用率等指标会显著提高。
关键词:氮肥;密度;盐粳939;产量;稻米品质;氮素利用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水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着优异品质的稻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稻米品质主要是受遗传、生态区域和栽培措施的影响,稻米品质优异的品种只有在适宜生长的生态区域内搭配合理的栽培措施,稻米的优质特性才能表现出来[1]。
稻米品质的形成阶段是籽粒灌浆阶段碳氮同化物积累的过程[2]。
因此氮素营养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但是氮肥的过量施用增加了水稻的生产成本,同时施入稻田的氮肥被水稻吸收利用的极少,大部分的氮肥由于挥发和淋洗而损失,从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酸雨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课题名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22QN2318);省科技重大专项(2022JH1/10200003)。
收稿日期:2023-11-07作者简介:钟顺成(1988—),男,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研究。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以及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施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方法、用量往往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
因此,本文就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以及参考。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
化肥是提升农业生产产量的重要物质,对于提升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以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化肥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使得土壤酸化、土地结构失衡、耕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化肥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施肥方式以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的效率的意义水稻是目前阶段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战略储备粮食之一,对于农业而言水稻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关部门以及个人为了提升水稻的产量导致水稻的化肥尤其是氮肥的用量超过十亿标准,使得水稻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的同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在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需要建立精简的施肥方式。
另外,化肥在问世之后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数据可知,化肥对于农作物的贡献率为40%~ 60%,但是我国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得我国土地环境被大部分的化学物质污染,使得我国原有的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内部的养分失衡,使得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对化肥与作物稳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减少化肥的投入,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就是比较绿色环保的精简化肥施肥方式的技术,可以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在进行插秧的同时对肥料定位、定量进行均匀的施在秧苗的侧3cm、深5cm的土壤中,从而可以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化肥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另外这种施肥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肥料和劳动力的成本,从而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施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寇世伟李明明卢振兰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4期【摘要】本试验用草甸土进行盆栽种植水稻 ,结果表明在同一水稻品种,相同条件下,水稻分蘖数,产量并不是肥量越大,效果越好。
其中氮的施肥量为200kg/hm2的处理所获得产量达到最高。
【关键词】水稻;施肥量;产量;草甸土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依赖稻米生活的人口将增至35亿[1]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带来的问题日益严峻。
其中合理有效施肥,是提高产量和效益最为有效措施之一,施肥量与粮食产量呈直线相关性[2]。
1961年全球氮肥用量仅为1160万吨,至1996年已突破8000万吨。
而我国氮肥用量1961年仅占全球氮肥总用量的5%左右,至1970年达10%左右,到1980年已达20%一般稻田施纯氮120~140 kg/hm2 ,但生产上氮肥实际施用量可达600~750 kg/hm2[3]. 目前,中国的氮肥用量约占全球氮肥总用量的25~30%,成为全球最大的氮肥消费国。
吉林省位于北纬40°52′至46°18′,东经121°36′至131°19′,无霜期130~150 d ,年平均日照2 711.5 h ,年平均降雨量416.3 mm[4],水稻种植面积为981万亩。
1 内容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于2009年在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化培养场进行,土壤类型为草甸型水稻土,连续13年种植水稻,有机质含量24.5 g/kg ,速效氮100.8 mg/kg ,速效磷22.3 mg/kg ,速效钾95.0 mg/kg ,pH 6.18[5] 。
试验肥料:尿素,含氮肥量46%,过硫酸钙,含磷肥量18%,氯化钾,含钾量60%.N:P:K比例为2:1:1。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施氮量分7个梯度,处理1为0 kg/hm2, 处理2为50 kg/hm2,处理3为100 kg/hm2处理4为150 kg/hm2,处理5为200 kg/hm2,处理6为250 kg/hm2,处理7为300 kg/hm2,每个处理重复5次, 氮肥采用尿素做基肥占总氮的25%,返青肥期为25%,分蘖肥期为20%,成熟期为30%。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水稻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全世界超过半数人口食用稻米,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久的国家,拥有7 0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
水稻不仅是人类主要粮食,更是酿酒、饲料、建筑工业的重要原料。
山东是中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经济有了显著提升,是中国首个农业GDP超过万亿的省份。
水稻是山东省主要秋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需求不断上涨。
稻米品质主要体现在碾米、外观、营养、蒸煮、味道及卫生等方面,水稻品质与选址、选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会造成稻米色泽灰暗、透明度降低、果实颗粒小,影响水稻经济效益。
通过探讨水稻种植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水稻品质水稻品质主要体现在碾米、外观性状、营养、蒸煮、味道、食品卫生状态等方面。
碾米品质主要指稻谷碾米后保持的状态,主要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指标;外观品质指垩白米率、垩白大小、精米长、精米粒型、米粒透明度等指标;蒸煮品质主要指淀粉含量、粘稠度米胶长、糊化程度、饭裂性、蒸煮时间等;味道主要指米饭香味、适口性、软硬程度、光滑性等,不同大米味道不同;营养主要指蛋白质含量与质量,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则表示营养价值越好;食品卫生主要指稻米中的有害成分,農药残留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稻米品质需要综合多项稻米品质因素进行评价。
2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2.1种植环境对稻米的影响水稻是一种喜欢高温、湿润环境的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对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因素要求比较严格,其中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最显著。
如果水稻在抽穗至成熟期间持续高温,会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影响籽粒充实度,增大糙米率、精米率、垩白面积,影响稻米透明度。
水稻在灌浆期如果持续高温,可能降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
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李宇光1季美娣2许峰2张秋艳1张娜2刘建国3(1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江苏常州213161;2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213001;3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1)摘要为比较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率、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灌溉方式(沟灌和水肥一体化)及施肥方式对水稻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效益。
结果表明,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达0.95~0.97。
在氮肥利用率方面,当施氮量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提高;当施氮量过高(270kg/hm2)时,氮肥利用率降低,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在施氮量为189kg/hm2时,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利用率最大。
综合分析成本、产值情况可知,在施氮量为189kg/hm2时,产值增加明显,能明显提高水稻收益,如采用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有利于增加收益。
综上,在本试验中,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氮量控制为189kg/hm2且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是提高水稻效益的最佳种植模式。
关键词水稻;灌溉方式;施肥方式;效益;氮肥利用率;水分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7-0009-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7.0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灌溉系统向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的措施,可达到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的目的。
水稻是常州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全市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也是用水量最大的作物,传统沟灌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其应用对于确保常州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十分必要。
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李殿平;王桂艳【摘要】以超级稻铁粳7为试材,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和表层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味度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处理间产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全程深施肥能提高水稻的穗数、穗粒数、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结实率、千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及味度值。
%By using a high yield rice variety Tiejing 7 as materials,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ethods on rice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amylose content,protein content and taste value of rice were studied.The three fertilization methods were deep application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DAF),incorporating into all soil layers(IAF)and surface application(SAF).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in grain yield,rice protein content,amylose content and taste value of ri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Under DAF treatment,spike number,grain number per spike,grain yield and rice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however,seed setting rate,1000-grainweight,amylose content and taste value of ric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treatments.【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水稻;施肥方法;产量;稻米品质【作者】李殿平;王桂艳【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辽宁铁岭112616;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辽宁铁岭1126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S147.2氮肥是影响水稻生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生产中可以改进氮肥的施用方法。
不同施肥水平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摘要研究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采用地膜覆盖旱地育秧、无盘抛秧和配方施肥技术,产量和产值均达到最高,适合同区域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
关键词水稻;施肥水平;栽培模式;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33-02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因素很多,例如气候、品种、肥力、栽培模式;而在一定地域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和栽培模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为开县中和镇当阳村11组,海拔185m,东经108°10′53.6″、北纬31°09′28.2″,试验田为平坝冬闲田,属渗紫泥田,土壤质地为中壤土,ph值7.4,有机质20.500g/kg,全氮1.033g/kg,有效磷12.570g/kg,速效钾89.020g/kg。
2试验方法试验设育秧方式、大田栽培方法、施肥水平3个因素;育秧方式设水稻旱育秧和水稻地膜湿润育秧2种水平,大田栽培方法设无盘抛秧、三维立体栽插和规范化宽窄行栽插3种水平,施肥水平设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和不施肥3种水平。
2.1育秧方式2.1.1旱育秧。
3月2日采用地膜覆盖旱地育秧。
苗床于2月29日按宽1.2m、长8.0m开沟作厢整平;3月2日施用过磷酸钙2 500kg/hm2、食用醋50kg/hm2、敌克松20kg/hm2进行培肥、调酸、消毒。
于当天选用为天9号水稻品种拌无盘抛秧剂(每1kg种子拌0.35kg无盘抛秧剂)撒播干谷,用种量500kg/hm2。
2.1.2地膜湿润育秧。
3月2日采用塑料软盘地膜覆盖湿润育秧。
2月29日用总含量为45%的洋丰(n、p、k分别为16%、14%、15%)复合肥450kg/hm2作秧田底肥;3月2日盘内营养土每150kg拌1kg 抛秧剂,每盘装3kg底土(秧盘长40cm、宽20cm),按盘撒播62g 干谷后,用土盖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