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秋天的怀念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秋天的怀念Autumn is a season full of nostalgia for me. When the cool breeze blows gently, carrying the scent of fallen leaves, I am always reminded of the beautiful memories of autumns past. 秋天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怀旧情感的季节。
当凉爽的微风轻轻吹过,带着落叶的香气,我总是想起过去美好的秋天往事。
The vibrant colors of red, orange, and yellow on the trees create a picturesque scene that never fails to captivate me. Walking through the park, I am enchanted by the rustling sound of leaves under my feet, a comforting reminder that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 树木上绚丽多彩的红、橙和黄色,构成了一幅如画般的场景,总能吸引着我的目光。
漫步在公园里,我被脚下落叶的沙沙声所迷住,这让我宽慰地意识到变化是生活中唯一不变的事物。
Autumn also brings a sense of tranquility and reflection. As the days grow shorter and the nights longer, I find myself craving moments of solitude to ponder on the year gone by and the one ahead. The crisp air invigorates my senses, making me feel more alive and attuned to the world around me. 秋天还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反思的感觉。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仿写秋天的怀念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那些秋天里的点点滴滴大家好,我是个刚升上初中的小朋友。
现在正值金秋时节,看着窗外的枫叶渐渐变红,我就会想起小学时那些美好的秋天。
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到秋天,学校操场上就会堆满了落叶。
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最喜欢在落叶堆里疯玩了。
有时候我们会把落叶堆成人形,然后在它身上盖上一件旧大衣,戴上老师的旧帽子,做成个"稻草人"。
有时候我们也会把落叶堆在一起,从后面奔跑着跳进去,落叶便像小小的浪花般溅起来。
玩累了,我们就席地而坐,把落叶当成小被子盖在身上。
秋天是柿子成熟的季节。
学校操场的一角有几棵矮矮的柿子树,树上总是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小朋友们最喜欢趁午休时从树上摘下几个,用衣服擦擦就吃。
虽然味道有点涩,但对我们来说那就是天底下最甜美的滋味了。
我最怀念的是小学时的秋游。
每年秋天,学校都会组织全体学生到郊外的公园或森林里去秋游。
大家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地穿行在落叶铺就的小径上。
园丁伯伯会挥舞着扫把把落叶扫成一些小堆,我们就会蹦蹦跳跳地从一个落叶堆跳到另一个。
公园里有几棵大树,树枝上都攀满了绿灰色的青苔,触手起来又湿又软。
爬上参天大树,坐在粗壮的树枝上,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公园尽收眼底。
秋天的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
小学时,我们班经常会在操场上集体做操,随着老师吹口哨,全班人都会像朵朵向阳花一样舒展开双臂。
或者,我们会跟着音乐在操场上手舞足蹈,模仿各种各样的动物,大家笑作一团,别提有多好玩了。
放学后,秋风习习,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很多同学就会在校园里散散步。
操场的跑道上常常会有几个孩子在那儿跑来跑去。
运动场的一角,几个爱踢足球的男生就会脱下鞋袜,赤着双脚在草坪上踢球。
偶尔踢歪了球,球就会滚到我们坐着的树荫底下,于是就有人扑通一声跳进树荫里,把球捞起来又重新开踢。
秋天的夜晚是最宜于做梦的季节。
我睡在小小的床上,盖着绒绒的小被子,窗外便是一片繁星闪烁。
那一抹不灭的暖阳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温暖如同初升的朝阳,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那是父亲的身影,如同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史铁生心中的秋天,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画卷上。
小时候,我总是对父亲的沉默寡言感到困惑。
他像一座山,坚实而遥远,我无法攀越,也读不懂他的沉默。
直到那次秋游,我才真正读懂了他。
那天,秋风带着凉意,落叶在空中翻飞。
同学们欢声笑语,而我因为一次失败的演讲,心情沉重如铅。
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沮丧,转过身来,用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那道背影中的暖阳。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观察父亲。
每当夜深人静,我常会看到他在书房里翻阅资料,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成了我入眠的摇篮曲。
他的身影在台灯下拉长,那是坚韧和毅力的象征。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长大成人。
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我总能想起父亲那温暖而坚定的背影。
它告诉我,无论前路多么崎岖,只要坚持,总会有温暖的阳光等着我。
现在,每当我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我学会了像父亲一样沉默而坚韧。
我知道,这世界从不缺少寒冷和风雨,但只要心中有爱,有那一抹不灭的暖阳,就有了前行的力量。
父亲啊,你的背影,你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关怀与支持,已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岁月流转,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一抹暖阳,将永
远伴随在我身旁,温暖我每一个清晨和傍晚。
语文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5篇【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叙事散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话题,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意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之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朴实含蓄的文字和真挚细腻的感情,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宽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在懊悔、歉疚中表达了对母爱迟到的领悟,也表明自己在母爱的感召下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学情分析】描写母爱的文章不胜枚举,浓浓亲情总能唤醒学生心底温柔的情愫。
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容易浅层次地阅读母爱,无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爱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细节,体会母爱的厚重与宽容。
通过合作探究,习得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点】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课型】新授课【教材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已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2、破题质疑齐读课题,预设质疑:文题“秋天的怀念”在怀念谁?为什么怀念?又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呢?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将不理解的字词和感受深的句子做上不同的标记。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仿写背影秋天的怀念《背影》(一)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总是默默地为我们这个家付出。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
那天早上,爸爸起得很早,帮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装在我的小背包里。
当我们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带水壶了。
爸爸看了看我,什么也没说,转身就往家跑。
我站在那里等着,过了一会儿,就看到爸爸急匆匆地跑回来,额头上都是汗水。
他把水壶递给我,说:“孩子,拿好了,别再忘啦。
”说完,他转身又走了。
我看着爸爸的背影,他的脚步有些匆忙,背也有点弯了。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我知道爸爸很爱我。
(二)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背影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下雨天,我没有带伞。
放学后,我站在学校门口,望着天空中密密麻麻的雨丝,心里很着急。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爷爷来接我了。
爷爷拿着一把大大的雨伞,慢慢地向我走来。
走到我身边后,爷爷把伞递给我,说:“孩子,别淋湿了。
”然后,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我看着爷爷的背影,他的背已经驼了,走路也有些蹒跚。
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但他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
爷爷的背影,在雨中显得那么温暖,让我觉得特别安心。
《秋天的怀念》(一)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每到秋天,我就会想起和奶奶一起的日子。
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枣树,每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红红的大枣。
奶奶总是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把枣打下来,然后捡起来给我吃。
那枣可甜了,就像奶奶对我的爱一样。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扫落叶。
风一吹,落叶就到处飞,我和奶奶一边笑一边扫。
现在,奶奶不在了,但是每到秋天,我看到那红红的大枣,扫着那金黄的落叶,就会想起奶奶,心里充满了怀念。
(二)秋天来了,树叶黄了,风一吹,就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好朋友小明。
去年秋天,我们一起去公园玩。
公园里的菊花开得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
我们在公园里跑啊,跳啊,开心极了。
小明还帮我摘了一朵最漂亮的菊花,插在我的头发上。
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无微不至地关照着双腿瘫痪的儿子,她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想让她的儿子像菊花一样坚强,但是,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母亲就去世了。
她临终前还想着她生病的儿子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
她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有着这么重的病害要带儿子去看花,让我不禁想起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
那天正在上课,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师生来不及逃脱,困在教室里。
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四个学生。
当人们发现时,谭老师的手紧紧地抱着学生,无论怎样也搬不动。
而谭老师走了,可他的爱还永久留在了人间,永不磨灭。
那次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父亲安顿好母亲后在众人的阻挡下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要挖被埋在地震中的儿子。
因为他以前对儿子许下过诺言:他要与儿子共存亡,无论发生了什么!而此时的儿子也有了信心,他明白他爸爸务必会来救他的,他对同学说,他爸爸务必会来救他的。
父亲挖呀挖,一向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儿子和十四名同学最后被得救了。
儿子又让同学们先出来,自己后出来,因为他说他已经不怕了父亲时刻和他在一齐。
地震中的父与子,病魔中的母爱子,地震中的师爱生人间有多少这样的故事数也数不清。
爱儿子的母亲在身上有重病时还在无微不至地关照着生病的儿子,她要推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想让他像菊花一样坚强,有着菊花一样坚强的毅力。
而她临终前还在想着双腿瘫痪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她自己都快离开人世了,还想着孩子,那就应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母亲的爱呢!就像那次汶川地震,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孩子,谭老师并不是学生们的父母,可他却能在最危急的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当然,谁都明白,他这么挖下去,很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泥石流等危险。
但他还是遵守自己许下的诺言,他要与儿子共存亡,因为他爱儿子。
人间有多少伟大的人谁也说不清。
爱憎分明有了新的好处和升华,爱有着无穷的力量!母亲无微不至地关照儿子,爱的荣耀;父亲无论如何与孩子共存亡,爱的分享;父亲苦苦挖了三十八个小时最后用他勤劳的双手把孩子救了出来,爱的力量;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师生五人无法逃脱,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个学生,爱的承担!。
又是一个秋天,我看着窗外的橘子树,和树上那又大又圆的橘子,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那也是一个秋天,奶奶打电话来叫爸爸带我去乐平的老家玩。
我其实是不愿意去的,可是,我既不忍心拒绝我的奶奶,也不敢不听爸爸的话。
刚到乐平,一幅美丽的枫叶图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烦闷的心情就在这一刹那间烟消云散了。
枫树上满披着金灿灿的树叶,有一些叶子承受不住风婆婆的吹袭,飘在空中,像一只正在翩翩起舞的枯叶蝶,那么优美的舞姿实在是我震撼。
原来乡下也能这么美丽!
越往村里走越美丽。
有火红的柿子,饱满的石榴,艳红的苹果。
我知道了,这是一幅果实丰收图。
一会儿,我到了奶奶家。
放下行李,奶奶就带我去摘橘子了,那么多又大又圆的橘子挂在树上,就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娃娃,那清香又带些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开来。
我点起脚,伸出手,跳起来想要摘到橘子,可是我就是差那么一点,愣是够不着。
我生气了,一脚踹向橘子树。
结果此时,一个“超大”橘子掉了下来,差点就砸到了我,我被吓的胆战心惊,拍了拍胸口,心里想着:“幸好,幸好”。
奶奶可被我这幅样子给逗笑了,她说:“孙女,你小心点,你摘不到,奶奶来帮你摘,啊。
”我心里在叫嚣着:“谁说我摘不到的?我一定要摘到给你看”。
接着我就在橘子树下面跳来跳去,可是个小的我最后只能求助与奶奶。
我手中抱着满满的一筐橘子,回到了老家。
吃完饭之后,我坐在车上准备回家了。
临走前,奶奶还对我说:“孙女,有空要来看看奶奶啊!奶奶在家里等你!”车开走了,我的回忆也开始了。
又是一个秋天了,奶奶,您过的好吗?有空我会去看您的。
那一抹不灭的温暖
时光如水,岁月静好。
在记忆的长河中,有那么一道身影,如同朱自清笔下的父亲背影,史铁生心中秋天的怀念,温暖而坚定,永远烙印在我的心底。
那是一次冬日的傍晚,落日余晖洒满小径,我和父亲并肩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寒风凛冽,我裹紧了大衣,却依然感受到冷意侵袭。
父亲似乎察觉到我的颤栗,轻轻脱下他那件磨白的老棉袄,披在我的肩上。
那一刻,他略显佝偻的背影映入眼帘,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温暖与坚韧。
我们走过那条熟悉的街道,街灯昏黄地照亮着前行的路。
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回声里,父亲的脚步声稳重而有力,给我无尽的安全感。
他没有多言,只是偶尔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语气中透出淡淡的关切。
到家后,父亲为我倒了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微笑着嘱咐我早点休息。
我端着牛奶,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那些平凡而细微的举动,是父爱如山般深沉的体现,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
岁月流转,我已长大成人,但那个冬日傍晚的场景,始终如一幅温馨的画卷,悬挂在我心灵的墙上。
每当我感到迷茫与疲惫时,就会想起父亲的背影,想起那抹不灭的温暖。
它告诉我,无论前路如何坎坷,都有那么一个背影,永远支持着我,陪伴着我。
如今,当我再次走在归家的路上,我会想象着有一天,也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给予孩子同样的力量与温度。
那一抹不灭的温暖,将
是我生命中永远的导航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温暖我所有的冬天。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题的含义。
2.感受母亲形象体会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之情。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用秋思诗引出:我们学过不少秋思的诗,看来秋天是个容易引起我们无限遐思的季节,著名作家史铁生也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2.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
3.分析题目:题目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还想知道哪些信息?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你以为要关注的字(书写,读音)和词(意义,运用)推荐给同学。
2.你觉得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坚韧、宽容、伟大、无私、博大、宽厚、深沉……)3.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读完全文,你理解的题目《秋天的怀念》是什么含义?
(参考: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秋天里看菊花引发对母亲的思念……)
读完课文你的心情如何?至少用两个词来形容你感受了“我”怎样的情感?(参考:感伤;作者的情感:淡淡的叙述中有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忏悔、内疚等)三、品读思辨
1.课文是《秋天的怀念》,请把文中和秋天有关的词句找出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引出对作者的介绍)
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③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2.同学们看到这些句子你能发现作者的用心吗?
参考:
我发现:“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我发现:母亲爱花(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但儿子的脚却残废了,她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侍弄花。
我发现:花是全文的线索,为从侧面烘托出母爱,也是为了不忘母爱。
我发现:妈妈想要瘸腿的儿子去看一看花缓解心中的压力和不满,母亲永远都替儿子着想,自己生病了也瞒着。
我发现:母亲像菊花一般坚韧,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我发现: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
3.小结: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以此为题,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思考,读懂母爱。
1.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5)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2.学生品味
参考:“悄悄地”——无声的离开,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怕自己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
对儿子的理解、体贴
“偷偷地”——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
2.小结: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坚韧、宽容、伟大、无私的母亲。
二、研读思考,读懂“我”的忏悔
1.母亲对“我”的爱是深沉伟大的,那么“我”呢?找出描写“我”的词句来。
①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②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④“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⑤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用PPT补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2.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
小结:作者曾经沉浸在自己命运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甚至差点失去生活的勇气。
他爱母亲,却忘却了如何去爱。
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
而亲不在”。
后悔的他惟有完成母亲希望他“好好儿活”的遗愿,才是对母亲的报答。
三、作业:阅读史铁生的几段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D、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