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型望诊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医绝活——手诊辨病症,从手掌看全身,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手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是在中医望诊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患者手部形态、色泽的变化,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
五脏六腑,在手部均有反射区手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通过观察患者手部形态、色泽的变化,探查脏腑病变,诊察病情。
五脏六腑在手部均有反射区。
笔者发现,大鱼际为心脏反射区,小鱼际为大肠反射区,手指对应头面部,手掌部则以手掌中线为轴,将手掌自手指到掌根方向等比例3分,分别对应上中下三焦。
下1/3对应上焦脏腑,包括心、肺两脏;中1/3对应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上1/3对应下焦,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大鱼际凹陷多提示宗气不足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如果大鱼际处出现一条线形的凹陷,病人往往存在心肺功能不足的症状,即宗气亏虚。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脾主运化,主肌肉。
脾肺气不足,则宗气亦不足,因手太阴肺经在大鱼际处经鱼际穴止于拇指甲旁的少商穴,故宗气不足在手部表现可为鱼际欠丰满,严重者可出现凹陷。
宗气不足则其“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的功能失司,易引起血行瘀滞,临床表现多为心肺功能不足。
患者往往会有胸闷、气短、心慌、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等症状。
一旦大鱼际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虽然一般的心肺功能不足症状较轻,但是拖延日久,可影响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并极易造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发生。
手掌扁平多提示脾气不足无论是肾气虚还是脾气虚,都能在手上有所体现。
正常的手掌应该是有一定曲线,大小鱼际肌肉丰满,明显高于掌心的部位,如果整个手掌变平,肌肉变薄,多为脾气不足。
《素问·痿论篇》:“脾主身之肌肉。
”中医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
如脾气虚弱,则可见手掌部肌肉不足。
临床还可见腹胀、便溏、疲乏等症状。
小指弯曲多提示肾气不足在手指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肾气虚的人小指会出现变形,呈自然弯曲状,一般是弯向掌心。
第三章手诊手诊就是医生通过望、问、切等手段,检查患者手部皮肤色泽、形态、脉络、纹理、及询问病人感觉变化等,从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又叫“手诊”。
在祖国医学中,关于手诊的内容非常丰富,《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实的记载,后来,看手纹、看指纹等归于“相学”。
一、望虎口脉络:虎口脉络即小儿食指络脉,在古书里此脉络称之为指纹,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第一节指纹以上为风关、第二指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诊察时,医生用右手拇指从下向上推小儿食指,观察脉络主病:浮沉主表里,浓淡主深浅。
色泽紫红为内热,鲜红多表症,色青主惊风或痛,淡红多虚寒。
经络在风关为病轻浅,在气关为病重,在命关为病危重。
二、察爪甲:指甲为筋之余,肝主筋,望爪甲不仅可以测知肝胆病,还可以反应全身的其他情况。
正常指甲色泽淡红,平滑光亮,以手压之,放松后血色旋即恢复,表明气血充足,经脉流畅。
爪甲色泽变化主病:(1)白色:爪甲苍白无华、为肝血不足,脾肾阳虚。
(2)黑色:爪甲鸟黑者主瘀血而痛,若黑而枯槁者多为凶候。
(3)红色:爪甲红赤多主热,红而紫主热毒炽盛,或风湿比热,痹阻经脉。
红紫且暗或绛色为热病伤阴,多发生在热病后期。
(4)黄色:爪甲黄色,多为湿热熏蒸之故,见于黄疸,其色泽鲜明为顺,黯滞者多为久病阴黄。
(5)青色:青色多主寒症,瘀血亦可见之,若病久而见爪青。
预后不良。
三、诊鱼际络脉:鱼际为手掌大指本节后肌肉之丰满处,手太阴肺经循行于此,为寸口脉的延续,足阳明胃经气血亦随肺经而至于此。
故望鱼际络脉与诊寸口脉有相似之处。
鱼际部的望诊主要观察其颜色。
青黑多寒凝,多疼痛;黄赤多热;淡白无华多血虚。
四、诊五指形态、色泽:健康人五指丰满、圆润、有力,长短搭配比例适当。
拇指应圆长,强壮,食指圆秀强壮外形直。
中指圆长健壮,指节等长。
无名指圆秀挺直。
小指细长明直。
如指端呈鼓槌型,提示患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
指端呈汤匙型多提示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
五、切合谷,阳溪动脉:合谷,阳溪穴归属于阳明大肠经。
中医手部望诊(上)手部望诊(一)手与脏腑手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望手诊病法1、平手望诊可见手掌变平坦,类似猿手,掌心无凹陷,拇指伸直后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临床意义多见于正中神经麻痹(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久之手掌变平坦,常伴手胀、麻木、手指颜色略有瘀色,常与外伤有关治法理气活血。
方选复元活血汤加桂枝(2)痰湿阻滞痰湿流窜经络,阻滞气血,可致平手,手指麻木,沉胀无力,舌苔厚。
治法化痰湿,活血络。
方选指迷茯苓丸合阳和汤2、爪形手望诊可见患者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屈曲呈爪状,手指不能并拢临床意义多见于R神经受损,(1)寒湿瘀阻寒湿侵袭,气血瘀阻,可致爪形手,并伴有手指麻木、手冷、遇冷尤重、纳呆便溏、舌淡苔白。
治法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方选桂枝附子汤合活络效灵丹(2)湿热浸淫湿热浸淫,伤筋损脉,筋脉受损,可见爪形手,并伴有麻木、沉重、小便黄赤、苔黄腻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选三妙散加灵仙、桑枝、钩藤(3)气血亏虚气血亏虚,手失所养,可见爪形手,麻木无力,头晕心悸、气短、舌淡苔白。
治法益气养血。
可选黄芪桂枝五物汤3、撒手可见患者两手撒开,不握不动,神昏不识人临床意义多见于脱证(1)阳脱多见神昏,鼻鼾手撒,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目合口开,二便自遗治法回阳救逆。
方选四逆汤合参附汤(2)亡阴可见神昏,身热汗出如洗,喘促难续,面红如状,唇暗红,肢冷手撒治法救阴敛阳。
方选大剂生脉散加山庾肉、龙骨、牡蛎4、握固望诊可见患者两手紧握成拳,手指不能伸屈临床意义有神昏面握固者,多为闭证;无神昏而握固者,多为中风后遗症,(1)肝阳暴亢肝阳暴亢,痰火上扰心窍,可致神昏面赤,口服莴斜,两手握固、喉中痰鸣,二便闭塞等症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方选安宫牛黄丸(2)痰湿闭窍痰湿内闭心窍,神失主宰,可致神昏,口噤,两手握固,痰声漉漉、四肢不温,面晦滞暗,苔白腻治法辛温开窍,除痰熄风。
方选苏合香丸(3)气厥肝气上逆,气机逆乱,蒙闭清窍,可致气厥,症见、忿怒之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两手握固,四肢厥冷,呼吸气粗,舌苔薄白,脉伏治法理气降逆,方选调气汤(4)血厥血随气逆,上敝明,可致血厥。
中医手诊法详解,一上手就知道是什么病!附九宫手诊图,非常有用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也。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中医诊病有望、闻、问、切,望排第一位;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
九宫手诊脏腑手诊九区之乾位【定位】在兑位的下方,小鱼际的根部。
【属性】五行属阴金【脏腑】内分泌、呼吸系统、生殖系统。
中医上代表肺肾功能。
【常态】乾位应该与兑位、艮位等高,色红润,无杂纹,光滑丰满。
【诊断意义】1、智慧线过长,而深入乾位出现皱褶,提示神经衰弱。
从小鱼际的外缘向生命线生长的横线(乾生线),2-3条同时生成。
提示在隔代或直系亲属中必有糖尿病人,即使小孩也应注意。
2、在乾位有岛纹或+、×、※等纹理时,提示肺的功能低下,易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
下方出现菱形且两端有横线是肺功能弱,反复性发作的病象。
放射状斑纹、星纹、米纹、十纹,是不同程度的炎症,与肺、气管连属3、乾位塌陷或萎缩,提示肺肾功能不足,可有性功能低下,生殖能力减退,和全身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手诊九区之坎位【定位】在掌根部,腕横纹中点向中指中线上约1.5寸处,(相当与自身的食指和中指的宽度),大、小鱼际的分界部。
【属性】五行属阴水。
【脏腑】肾、泌尿生殖系统。
中医的心肾功能。
【常态】坎位正常隆起而柔软,色泽光润,稍凹陷。
【诊断意义】1、坎位上有“米”字状纹,离位上和智慧线末端同时有*纹。
提示要防止心绞痛,猝死。
2、单独的*状纹,提示生殖系统炎症或功能不足。
3、坎位上的大岛形纹与人生线衔接,提示腹部胀气。
肾虚腰痛等。
4、坎位上的小岛形纹,提示生殖系统肿瘤。
女性可有子宫肌瘤、输卵管炎症、卵巢囊肿;男性可有前列腺肥大、增生、肿瘤。
手诊九区之艮位【定位】在大拇指丘的下半部,生命线下半部的范围内【属性】五行属阴土。
【脏腑】中医的脾胃,西医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常态】艮位正常隆起、肉软、色润、少杂文,艮位在手诊九区中位置最高。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看手帮你辨疾病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大的财富,不过每个人的医生不可能一次病也不生,只是分大病小病而已,那么对于有些疾病,我们想要辨别,那么可以通过观察手来了解,当然这只能是辅助诊断,不能单独说明问题,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手来辨别疾病。
望手诊病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一个方面,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现。
当人体患有或将患有某些疾病时,往往在病人手上的特定部位会出现不同的反映。
不过,虽然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体现,也存在着个体差异,部分西医检查已有明确诊断的人,在手上的相关区域却无任何体现。
所以,观察手的形态只能帮助你了解身体状况,不可指望它来断病。
1、高血压患者:中指近掌处易出现红色暗斑,严重者会出现红色串珠样暗斑;血压低的患者,中指近掌处易出现青色或白色暗斑。
2、患有心脏病的人:很多人在大鱼际处(大拇指下,肌肉隆起处)有一条或几条很深的竖纹;若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则整个大鱼际色态发青,甚至暗紫。
3、患有肺炎或肺结核的病人:在无名指或小指下(掌指关节处)经常出现井形纹,并且分散出现白色和红白相间的斑点。
4、血脂、血糖、血黏度高的人:整个手掌颜色很红。
小指下方手掌肚儿的下三分之一是糖尿区,如果很红,要注意血糖了。
如果有青紫潮红分不清的区域,要注意有癌细胞了。
5、女性在经期前后,小鱼际(小指下近掌根部)经常出现潮红,经期结束后,红色会隐退,若在非经期出现明显色态改变,往往是内分泌紊乱的标志。
6、女性的子宫肌瘤,体现在右手手掌正下方,有白色或黄色突起斑点。
尤其要对黄色斑点注意,癌变可能性很大。
7、腰腿痛和下肢风湿关节痛,在大鱼际下端腕横纹上有青筋。
简单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各种疾病可以从手来了解,不过在这里也许提醒大家,不能偏听偏信,应用手诊应该与其他诊断方法结合起来,万万不可以一诊代替四诊合参。
握手知健康——中医传统望诊中医传统望诊介绍—手诊“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主要的诊断方法,其中望诊就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福建南少林武医师林宏的“目诊”,通过对眼球黑白斑点的分布判断瘀伤所在;石家庄空间医学创始人郭志辰的“舌诊”非常独到;广州经络医师蔡洪光的“腹诊”别具特色;广东南少林武医师温国声的“手诊、面诊”堪称一绝。
现就“手诊”做简单的介绍,与大家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生活的现象、身体的变化,大多数人都无意去留心,错过了治疗机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所以说“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内部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必然有某些征象表现于外,全身的变化可以反映在某一局部,局部的病变也会引起全身的反应。
传统中医的望诊就是根据人体内外相应的原理,通过观察机体外在的变化,推断内在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手诊”就是通过对手的观察,包括手的形状、指甲、半月痕、青筋、黑白血斑、掌纹、手掌气血等,可以判断出身体疾病,了解健康状况,这是古老医术手诊的的奥妙。
了解自己,把握健康,也是我们趋吉避凶,保健养生的关键。
一、握手观健康(一)伸手看对方:1、拇食指低于30度角的。
不很舍得给你握手,这种人比较胆小、怕事、保守。
不喜欢改变自己。
身体素质比较差一点的。
2、拇食指角度在45度。
这种人比较灵活,爱好自由,比较独立。
这种人灵活适应能力强,爱好自由自在,独立能力强,一般身体比较健康。
3、拇食指角度在90度。
这种人比较大方,开朗,仗义,独立性很强,很喜欢自己做事,不容易受外界干扰。
容易自我主义,往往大意、浪费。
这种人肝火比较旺盛。
中医望诊与看手指纹(儿童)中医望诊与看手指纹(儿童)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建中医诊病依靠望、闻、问、切四大方法,收集病家的信息,然后四诊合参,断出病家为何病何证。
望诊中主要有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望头、发、眼、鼻、耳、口唇、齿、龈、咽喉等苗窍,还要望皮肤、望排出物等,其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方法,就是看“指纹”。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的手段之一,很少用于成年人。
其实,成年人手的指纹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也是有所帮助的。
手的皮肤颜色、枯荣,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
儿童的手娇嫩、光滑、润泽、纹路清晰润活,说明儿童脏腑气血充盈旺盛;老人的手皱皱褶、暗晦、枯槁、青筋暴露、纹路刻板,说明老人脏腑气血已经衰落,尤其是手的肌肉萎缩,更是标志着此人脾胃功能的衰弱已十分明显。
当然,判断一个人的脏腑气血的盛衰,绝不能只看手的变化,还要结合看全身的皮肤肌肉的颜色、枯荣,加以判断。
成人特殊的病态手的变化是肝掌。
肝掌反映一个人的肝脏已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应及时就医,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看小儿“指纹”,主要是看三岁以内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
古人将指纹称作“虎口三关”。
所谓三关是指风、气、命三关。
即可将食指上的指纹分为三部分,命名为风气命。
靠近拇指一方为风关,靠近食指尖一方叫命关,风关与命关之间叫气关。
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
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古人将小儿指纹的这种变化概括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疾病在表,则小儿的指纹浮浅于表面,显露在皮肤之上,比如感冒之初;疾病在里,则小儿的指纹沉于内,深伏于肌肤之内,比如小儿食滞内伤。
病属寒,则指纹呈红色,如外感风寒,指纹应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
病属热,指纹应见紫色,如外感风热指纹紫而表浅;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手纹诊病专家教你从手纹判断疾病的窍门一、9种手纹与疾病的判断方法1、有肝病者手相:手掌面血色较淡,有暗红或紫斑。
三才纹(天、地、人纹)多呈黄色或褐色。
身体状态随徵状出现而渐感不佳。
金星丘、月丘见斑点,多是肝病并发黄疸现象。
2、糖尿病手相:因糖尿病而节制热量不适当时,引起进食性贫血,会出现匙形指甲。
月丘上有横线和半月形短线,多为糖尿病。
长期患糖尿病的,生命线不圆曲或直线向下,或呈凹曲状。
3、胆石症手相:金星丘、月丘绷胀隆起,肌肉丰满,肉厚而实。
指甲有光泽,圆而厚。
手掌整体带黄色。
三才纹(天、地、人纹)比掌色浓而呈暗褐或灰色,颜色沉于线底,压之不退。
4、风湿病手相:掌肌滑溜溜的,多有风湿病。
手指关节肿而痛。
感情线起点处成双,多有痛风。
金星丘、月丘的隆起肌肉很瘦薄,筋力不足。
生命线末端分叉成两股,末端扩散,表示风湿晚期行走有问题。
尾指、无名指不能自由屈伸,老是弯曲,是风湿性神经麻痹。
手腕周围到月丘下,出现暗紫黑斑,通常是风湿症腰部障碍,脚踝内侧也会呈现类似色调。
5、脑神经受损手相:脑震荡或严重颈椎异常,手弯曲如猿手或鹰爪。
智慧线断口多,主头痛症,也往往表示记忆力衰退。
智慧线上多岛,主脑部疾患。
6、长期神痛经手相:生命线始端显示患过扁桃腺炎。
生命线呈链状,是神经痛宿疾,直到六十岁,体魄都不佳。
智慧线的岛,暗示三十五岁左右受爱情问题困扰,或受病患之苦生命线分两股,表示到十岁左右身体虚弱,常休学。
7、妇科疾病手相:金星丘肉薄而白,易犯癔病。
妊娠三个月(没有病),手腕线下一厘米,离外侧一厘米处,有搏动感月丘松垂,血色不润而浊,是性生殖功能低下之兆。
生命线有岛,月丘多横线,主子宫弱。
尾指弯曲,卵巢功能不全,不易得子。
8、小儿麻痹手相:生命线始端分岔,常见于孩童时代脑疾患。
有副生命线,这因身体麻痹,多用手动作而起的。
中风及脑肿瘤的人也常见。
月丘靠手腕处肌肉绷紧隆起,是用手而肌肉发达现象。
掌中央十字,表示依托宗教信仰来解病困。
几乎要失传的手诊图解大全(一定要收藏)手诊七触:抚、摸、按、软、硬、热、凉触诊是采用手诊特有的抚、摸、按方法,分别用不同的力度与方式对手部皮肤、肌肉、关节等的温度、弹性的感知,以及被检查者触觉、痛觉的反应,提高手诊的精确性,弥补望诊的不足。
手诊手道养生师在检查手部温度时,是以食指指端触摸手部各个部位的寒热温凉及其程度,因为此部位是人体最灵敏的部位之一,故对温度、力度、感知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我们区分不同臓象部位之间的微小差别。
触诊一种感觉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自我揣摩。
手诊触诊应该在手诊望诊彻底诊断结束之后,再用触诊的方法。
手指触诊顺序,先上后下,先桡侧后尺侧;手掌触诊顺序,先周围后中央,先手掌后手背;区线,首先触诊臓象区,最后触诊臓象段;双手之间触诊顺序,应先左手后右手1、抚——春风拂面之感用指腹接触手掌皮肤表面,轻轻移动,重点感知皮肤温度、凹凸、干湿度、以及光滑度。
如果皮肤粗糙干涩,多属于病程时间长,虚实夹杂。
如果皮肤软嫩,多为虚证。
2、摸——拨弦抚琴之势指腹用不轻不重的力度,类似轻揉的方法,在手掌肌肉层仔细寻找各种感觉,重点探查硬软、有无硬结。
采用摸的触诊方法,通常手部某区温度升高,表明该部位配属器官有感染或处于病理活动高峰期;反之温度较低,则提示可能是寒邪直中脏腑或本脏阳气虚衰。
手掌的温度如果周围较低,中央尚温,说明元气未衰,即使有病也易康复;如果掌心发凉、颜色苍白、伴有冷汗者,则属气机衰微,多出现晕厥、泄泻、阳萎等症状。
3、按——潜水摸鱼之谓指腹用适当的力度,压紧骨膜层,感知硬结的程度与活动度,询问是否有不适感觉。
如困重,说明某处劳损;如疼痛表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如果发麻表示气不足;如果发木,表示神经感觉迟钝,气血严重瘀滞,经络严重不通现象。
以拇指指腹(或拇指指端桡侧缘)采用触诊按的方法,按压病人手指、手掌等各部位,以发现隐色、凹凸、硬节或病人告知有酸麻胀痛异常感觉来诊察疾病。
人体全息图——手诊面诊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已的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
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一)望精神包括精神意识活动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神志状况、面目表情、语言气息等观察病人精神状况,意识是否清楚,反应是否灵敏、动作是否协调等,以判断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
1.病人神志不乱,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楚,声音宏亮,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疾病轻浅,预后好,多属实证、热证、阳证。
2.病人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无力,声音低微,表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多属虚证、寒证、阴证。
见于重病及慢性病。
3.神志昏迷、谵语、手足躁动,虽表现为阳证、热证、实证,但正气已伤,邪气过盛,病邪深入,预后不良。
(二)望气色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光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
颜色的变化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证和疾病的不同性质;光泽的变化即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注于面",面部气血充盛,且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于显露,故望气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
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1.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2.面色红:为热证。
血液充盈皮肤脉络则显红色。
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红色。
如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若两颧绯红,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
3.面色白:为虚寒证或失血。
血脉空虚,则面色多白。
寒则凝,寒凝经脉,气血不荣或失则脉空虚。
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4.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之充养。
若面目鲜黄为阳黄,多属湿热;面目暗黄为阴黄,多属寒湿;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面色黄胖多为气血虚而内有湿。
5.面色黑:多属寒证;虚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虚。
中医诊断丨手诊之法《灵枢·经脉》记载:“胃中寒, 手鱼之络青矣; 胃中有热, 鱼际络赤; 其暴黑者, 留久痹也......。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询手与疾病的联系,到底能从手上看出什么病呢?据观察, 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现。
当人体患有或将患有某些疾病时, 往往在病人手上的特定部位,出现不同特征的纹路、色态。
现简介几种常见病的手诊特点:手掌的厚度手掌适当丰厚者, 多精力充沛 , 充满朝气; 手掌肌肤柔软细薄者, 每每精力欠佳, 虚弱多病;手掌虽厚却绵软无力, 或色泽黄腻者, 亦属精力不足的范畴。
手掌肌肉板僵厚硬, 缺乏弹性, 则不易适应周围环境。
如大小鱼际太过臃厚, 色呈透明黄腻, 双掌面有数朵脂肪丘, 提示高血脂。
肌肉软硬适度, 具有弹性的手掌, 常常是体质强健、精力旺盛的表现。
双掌瘦, 少肉, 干巴露骨, 提示脾胃病, 消化系统不健康。
小鱼际丘和小指边缘肌肉下陷, 皮肤无光泽, 多因体液不足, 每见于慢性腹泻或慢性下痢。
手掌色泽诊病法掌色对临床望诊, 辅助诊断, 充实临床客观资料, 预测病情, 判断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一个人颜面色泽可根据情绪紧张而变化, 但掌色一般不受干扰, 掌色在一定意义上比面色更为客观而真实。
有很多病例外观气色变化先呈现于掌上, 且掌较面少受风吹雨打, 说明掌色的望诊是早期而有意义的。
掌色有晦暗、黄腻、苍白、青紫、红斑、灰黑等不同颜色, 包含着不同的临床意义。
望察掌色时必须排除外感发热、季节气候、职业特点、抓物重压以及饮酒、情绪变化等因素。
正常人掌色呈粉红色、光润、活跃有神。
如果是体力劳动者, 掌上肌肤浑厚结实而粗糙, 透过掌肤可以看出真皮层的真实颜色。
中医认为:神能御精, 精能生神, 精足则形健, 形健则神明。
手掌上的气色也是五脏所生之外荣。
所谓代心行使君令的特殊器官"手心主"者, 所有受心主宰的脏腑变化每多呈现在手心上的色泽是可信的。
望手诊病-观手掌的色泽望手诊病-观手掌的色泽八、观手掌的色泽:(一)指掌对比:1、全手掌色对比手腕后的色,不要跟别人比,只跟自己的手腕色泽比较,掌色越红则血粘稠度越大,甚至血脂偏高。
有钱人很多是朱砂掌,因为吃的好了,天天有大鱼大肉吃,实际上是血粘稠度高。
手掌越红说明这个人越容易疲倦,所以说太红的人不是很好。
2、手指头对比手掌,手指头颜色越偏红,则越是疲劳乏力。
代表上热下寒,上面火气比较大,下面就腰酸湿软。
这种人阴阳失调,更加容易疲倦。
3、手指头对比手指节,指节间颜色偏暗,青筋则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多是积滞。
观掌色关键和局部,全掌往往代表整体状况,局部异常往往是代表全息位置所对应的内脏的疾病。
(二)手掌色泽:1、望色:1)白色:全掌色白多表示寒症,虚症,局部白色异常多表示对应脏腑炎症。
2)黄色:表示湿症,慢性炎症。
3)红色:全掌偏红,表示气血循环瘀滞。
局部鲜红点,表示脏器正在出血。
4)棕色:表示止血或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5)青色:全掌表示气血凝滞,局部表示表示痛症。
6)黑色:没有光泽,这种黑不是黑人的黑,黑人的皮肤是黑的发亮。
黑牡丹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发亮,但是烧焦的碳就不发亮。
黑色表示一个曾经患过重病或长期服药的等,老人黑斑表示生理性的衰老。
指头黑就是大病将至,要多提防!当全掌晦暗没有光泽的时候,手掌全息定位上发现黑色,凸起,边缘不清楚的斑点时,就要考虑癌症的病变。
很多化疗、放疗的病人,手掌一定是暗淡无光泽的。
如果整个手暗淡无光,再看局部,发现有凸起的、边缘模糊不清的黑色斑点时,在哪个地方就表明是那个部位引起的癌症。
如果手掌红,局部有模糊不清的黑斑,赶快抢救还有治好的可能。
2、望气:观气色犹如观玉石一样,好的玉石通透和润泽,皮肤明亮有光泽,有通透感,红润称之为有“气”。
果晦暗枯槁者称之为无“气”,气色鲜明、光润,病轻,易治,身体容易康复,反之晦暗则疾病缠身,久病难愈。
3、色泽的变化:色泽黑暗犹如乌云密布,一定要观察有无斑点,最好到医院检查。
中医手诊自诊大全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中医手诊大全21世纪是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不断追求健康(de)新时代.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锤,不亦晚乎”二千多年前(de)古老思想与当今(de)健康潮流不谋而合,这就是:疾病预防(de)意义与疾病(de)治疗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手诊这种简单有效(de)预防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de)重视.但究竟手诊是什么是看手相吗看手真(de)能知道有什么病吗手诊是指通过观察掌纹、掌色、掌形(de)变化诊断疾病(de)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de)一部分,主要包括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它和看手相有着本质(de)不同.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de)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de).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往在人体(de)其他位置有所反应.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手诊在我国有着悠久(de)历史.在商朝甲骨文就有掌纹辨病(de)记载.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有辨证统一(de)地方.灵枢也有诊鱼际纹路之法及爪甲诊病法.唐代王超水镜图诀就介绍过小儿指纹诊病方法.清代小儿推拿广义中更是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断、治疗疾病(de)方法.在民间,也一直有“十指连心”、“从外知内”、“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 (de)认知.根据生物全息理论,生物体(de)任何一部分,都记载了生物整体(de)信息,手是人体中重要(de)器官之一,自然包含着人体全部(de)生物信息.人体(de)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de)部位.脏腑组织器官(de)任何病理变化,在对应(de)部位也会发生相应(de)改变.过去(de)病变会留下痕迹,现在(de)病变会有明显(de)反应,潜伏(de)病变也会有须兆出现.以中医理论分析研究手指掌各部位(de)信息特征,可以查过去、诊现在、知未来.人体手部皮肤(de)结构特点为含有丰富(de)血管和神经末梢,手掌表皮厚而致密,因缺少色素,有较好(de)透明性,且无汗毛干扰,可以观察到皮下气血(de)盈虚盛衰、异常形色(de)疏密浮沉.掌握了各种病变在手部反映(de)气色形态规律,就可以判断人体组织器官(de)健康状况.手指是人体上肢(de)末端,气血流注到此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初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始于小指少泽穴.通过络脉(de)阴阳表里连接作用,手部可以反应全身五脏六腑(de)健康状况.现代解剖学也认为手掌是末梢神经(de)集中区;手(de)神经反应直接传到大脑,大脑(de)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de)传达到手上.手与脑之间有精密(de)协调功能,手(de)活动直接调动着脑(de)思维反应.手掌皮肤(de)敏感度较高,它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de)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这种丰富(de)末梢神经活动对掌纹(de)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de)作用.如果微循环畅通,皮肤得到充分(de)濡养,掌纹就会显示出协调均匀(de)色泽.如果微循环受阻局部濡养失调,掌面就会萎缩,局部就会塌陷.当细胞分解和代谢受到影响,手部就会出现局部(de)隆起和塌陷,掌纹就会生长和消退.当微循环中二氧化碳过高时,多余(de)脂肪颗粒就会被送到手掌上堆积成丘,而这时人们往往也没感觉到血脂高(de)症状.因此手部掌色、掌丘、掌纹(de)变化是与神经传导功能,血液循环情况,人体微循环情况有着密切(de)关系.人手上共有374个穴位,其中经穴64个,手穴感应点74个,新针手穴42个,经外奇穴194个,手部集中着大量(de)人体信息,是我们由表识里判断健康(de)重要窗口.手诊(de)方法众多,其中有张颖清教授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位群诊病法;张延生、刘剑锋先生(de)手部全息定位气色形态诊病法;吕季儒教授和中、日众多学者根据中医经络脏腑理论总结(de)望手指诊病法,以及中医传统(de)望小儿三关指纹诊病等.在此,我简单介绍一种经络手诊法,以窥见手诊之奥妙.拇指——反映呼吸系统(de)疾病拇指为肺经循环部位,拇指第一节(即未端)肥大,根部缩小即可判断有肺经病变,因肺气可呼吸上通于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拇指变形为肺气不足,有肺经缺氧现象,易患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患有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内,皮肤干燥等症;食指——反映消化系统(de)疾病食指为大肠经循行部位,大肠接小肠,下通肛门,有吸收水份,排泄粪便(de)功能.食指弯曲变形为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多有便秘,腹胀,易疲劳感冒(肺和大肠相表里);如食指有青色静脉为大肠有宿便,经常便秘.食指变形大肠经缺氧不但易患大肠疾病,还易患颈椎病;(大肠经循行颈部)拇指变形说明肺经缺氧,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缺氧,必然影响大肠经(de)气血运行.此外,拇指下方(de)大鱼际反映消化机能(de)盛衰中指——反映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de)疾病中指为厥阴经循行部位,仅映心包经和肝经(de)病变.心包为心脏(de)包膜,主血脉神志.中指第一节弯曲,可有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气短等症状.多患有心律不齐,血压不正常,便秘(心和小肠相表里)等症;中指也反映肝经(de)病变,肝主全身气机畅达,食物消化,呼吸及情感(de)调畅,开窍于目.中指根部变细,可有视力减退,情感抑郁或烦燥易怒,腹胀,胸闷,疲劳.肝主疏泄,和月经正常来潮有关,故中指根部变形多有妇科病变.无名指——反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de)疾病无名指为少阳经循行部位,反映三焦经胆经(de)病变,三焦经主全身元气机和水液代谢胆有助消化和主决断(de)功能.三焦和胆(de)功能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de)功能相似,故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患者,无名指多变形,第一节变为正焦病变反映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同时可影响皮肤(de)调节功能,易出现不耐寒热.无名指根部变形,除有消化功能减退,易患胆囊疾病外,多有神经衰弱和内分泌絮乱,可见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口苦等症状.小指——反映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de)疾病,小指下方(de)小鱼际反映肾气(de)盛衰小指为太阳经和少阳经循行部位,可以反映心和小肠,肾和膀胱(de)病变,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骨(主髓)藏精.小指第一节变形反映心经(de)病变,常见心悸,呼吸困难,头晕,血压不正常,判断血压高低,必须参考手指掌(de)颜色,手指掌颜色偏红常为高血压,手指掌颜色偏白常为低血压.判断心脏和血压(de)病变应同时观察中指第一节(de)形态,如二者均变形则进一步说明判断(de)准确性.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小指第一节变形,还可有小肠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易腹泻.若小指有青色静脉,多为便秘,女性肠道有宿便者易患子宫肌瘤,乳腺增生.若手指无明显青色静脉而呈现暗青色,多为脾胃虚寒可有溏便.小指第二,三节变形常表现第二,三节向后弯,多反映肾经和膀胱(de)病变,提示有肾气不足,腰酸痛,精力减退,易疲劳,重者头晕,目眩,生殖功能减退.另外,大鱼际为太阴经循行部位,脾为足太阴经,脾主运化,大鱼际饱满,说明消化系统机能旺盛,反之则说明消化机能减弱,小鱼际为少商经循行部位,肾为足少阴经循行部位,肾为足少阴经,小鱼际饱满说明肾气充足,反之则说明肾气不足.总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de)科学.但手诊不是万能(de),同其他中西医诊断和仪器诊断一样,同样有它(de)局限性,作为一门新兴而古老(de)方法,更需要同其它诊断方法综合应用分析,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手诊一线与呼吸、消化系统(de)关系二线与心、脑、神经系统(de)关系三线与生命力(de)关系(免疫线)★一线(感情线)长度反应消化功能状况,喜怒忧思悲恐惊(情感有关).也与荷尔蒙(de)分泌有关系,耳朵——听,出现心跳加快.男人靠眼睛,女人管生育,肾开窍于耳,保护我们(de)肾(肾管生育).呼吸、心跳功能,结肠是心情(de)镜子.1线长走到食指边上:植物神经紊乱,多愁善感.林黛玉.1线有分支:脾胃虚寒(幼年),保暖,消化不良.1线杂乱:呼吸系统.1线过长——胃肠功能紊乱或在中指下突然入中指缝,胃病.1线始端——听神经1线在无名指下小岛纹——眼睛1线在尾端乱或有大量6线切过——支气管炎、呼吸系统1线在无名指出现方格纹1线始端呈锁链状——咽喉,鼻炎1线断开——肝损害★二线(智慧线、脑线、人线)起点高:走到无名指(de)1/2处,稍圆弧点.起点低:易患胆囊炎反应心理活动(心藏神,主思)(换心后,和供心者接近).2线过于平直——头疼(老了会脑萎缩)过线(de)二线——男性肾虚,女性内分泌紊乱2线分支——幼年时期语迟;头疼、神经性头疼(补充卵磷脂、蛋白质、鸡蛋等动物脂肪).2线断裂——头痛、注意心脑血管检查2线、3线并联过长,且呈现锁链——吸收、消化功能差,对脾胃调理保养2线中不有大岛纹——眩晕症,美尼尔综合症2线中断或手心部分开2、3支者——心脏异常2线过于平直——易患头痛、固执、急躁2线劳宫穴出现小方格纹——有脑震荡、手术全麻、腰椎骨折2线无名指下出现大方格纹——腹部外伤标志2线上有明显十字纹——心率不齐、防冠心病2线明显米字纹——血管性头痛、心绞痛2线断开——头痛、注意心脑血管检查2线锁链状——自由胃肠功能差、营养不良、记忆力减退2线尾部出现星状纹——易患中风★三线——有个弧形标准,刚好和这一直线吻合起点高——冠心病(心理放松)起点低——低血压、怯懦、感冒等免疫力低,工作压力、消化吸收不良3线断裂、边上有辅助线——得到心肺功能(de)支持,这样问题不大.3线偏低——精力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差3线偏高——易患胆囊炎3线始端裂开——提示幼年有严重(de)疾病危及生命3线肝区位出现大岛纹——提示肝大3线内有护线生——肠道功能失调,便秘、腹泻,多为便秘3线尾端出现羽毛状——提示腰腿痛情况.3线包围面过大——提示高血压,反低血压,消化不良.3线尾端出现岛纹——女性子宫肌瘤,男性前列腺.3线短——免疫功能,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3线尾端出现“米”——易患心绞痛3线肾区出现“米”——提示肾结石★四线4线太深——肝脏排毒能力、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出现倒八字——必须戒酒,肝出现异常,大便异样,消化系统有异常.4线上出现岛纹——肝状况欠佳4线和大鱼际出现倒八字——内出血现象4线切1线——疾患偏重于呼吸系统4线切3线——免疫系统★五线玉柱线——与呼吸系统(de)肺活量有关,做扩胸运动.在深山里,负氧离子多(de)地方呼吸,提倡做深呼吸运动,提高你(de)心肺功能.缺锌,吃生蚝.5线成为3线(de)辅线——疾病得到心肺功能(de)支持.5线伸长到中指下——心肺功能减退,中晚年易患心血管疾病5线始部出现岛纹——消化功能、腹部胀气5线始部出现小岛形时——痔疮5线尾端有6线切过——胸闷气短★六线免疫功能下降,浅断(de),密深(de),易疲劳.6线配合7线时——称为血压线.2线上(de)6线——心律不齐.11线有6线——前列腺.6线有切线——长肾结石(de)一条线.6线伸长切过3线——提示相应年龄会有大重病出现2—3厘米长线切1、2、3条主线——0疾侵身体多条6线切1线——呼吸系统大量6线切1、2、3线——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补肾方一:芝麻油 250g核桃 250g冰糖 250g 分三次给孩子吃,一周吃完★七线(贵人线、血压线)7线太短——低血压7线旁出现米字纹——高血压、伴心肌供血不足7线切1线变扩大——提示高血压、反之低血压有明显7线,旁有隆起——高血压,伴有血脂高★八线(云游线)——与糖尿病有关,有一条或几条,丑陋(de)八线,不规律,大爷抽烟喝酒、药物依赖,食物,调内分泌(de)胰岛素,补肾(六味地黄丸).8线——易患糖尿病8线切过肾区时——影响肾代谢(糖尿病)8线弯曲——生活不规律★九线(过敏线)吃紫色葡萄,带皮吃.★10线近视眼遗传(肝气不舒,视力下降,吃B族维生素,燕麦、黑麦)10线伴无名之下有岛纹——视力★11线长度不应超过小指,无11线肯定生殖系统有问题,两条、一条、三条.11线过短——子宫发育不良,泌尿系统感染.11线过长——肾虚、补肾,吃生蚝、受精鸡蛋.★12线——肝损害(表示你(de)肝累了),得过肝炎(甲乙丙丁戊).大量长期服用有损肝脏(de)药物(掺水),或酒精中毒,应补充维生素和水果.★13线——二线过分延长到小指边缘(悉尼线).智力低下,遗传性疾病,肿瘤遗传,牛皮癣,红斑狼疮.★14线——通贯手掌,没有一线(de)14线,有极强家族遗传病.八种异常纹:十字纹:炎症.正“十”字,纹浅于线;“十”胆囊炎,中指下部;急性咽喉炎,一线尾部.井字纹:慢性炎症米字纹:硬性包块方格纹:外伤导致,治好后存在(de)特殊纹.三角纹:只和米字纹发生关系岛形纹:独立(de),不和炎症有关(de),独立(de)病与免疫有关.星状纹:中风、年轻人,50岁以前中风,恢复较快.一、拇指:(脾、胃),五行属土扁小:脾胃不和.粗大:脾胃病伤及肝脏,造成肝阳上亢,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扁小不易弯曲:脾胃虚弱(de)表现,人易中风.指腹干瘪凹陷:脾气不足,功能虚弱、失调,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腹胀等症状.指腹凸出:脾脏功能亢进,致使脾生血不足,易出现流鼻血、便秘、月经不调等.近节指骨段掌面纹理凌乱,皮肤粗糙:胃消化系统失调,出现头痛失眠,多梦现象,称之为食滞胃脘之失眠,治疗:在此处按揉痛点.双手拇指指尖纹理都散乱:整个头都痛;若出现在左手,偏左侧头疼;若出现在右手,偏右侧头疼;左侧是胃体、胃底(de)病,右侧是幽门、十二指肠(de)病.二、食指:(肝、胆),五行属木指腹凹陷:肝脏藏血不足,肝气不足.指腹凸起:肝阳上亢,易患高血压.此类人易怒、易激动、多疑.食指向桡侧弯曲:肝气不足,肝疏泄功能失调.根部尺侧弯曲:胆汁返逆流性胃炎,不能生气,不能受凉.食指近节指骨段宽:胆囊肥厚,与中指有间隙,胆囊炎症.中节指骨段掌侧纹理散乱弯曲:肝胆同时有病.指根掌侧纹理散乱:易头痛、失眠、多梦,称之为“胆郁痰扰”之失眠.前额痛(肝胆为魂魄)调治可按揉肝胆,治胆热症如炎症、结石.三、中指:(心、小肠),五行属火指腹凹:心气不足,心肌缺血,造成脑缺氧,供血不足,易昏倒.指腹凸:特别高,捏有木罗纹,心率不齐,心动过速.向桡侧弯曲:心动过缓,心阳虚所致,头顶痛.治疗:按压心脏反射区3-5分钟,每分钟60次,中指桡侧向下推(手腕).食指弯向中指:肝藏血不足,引起心脏供血不良.中指指尖弯向桡侧:心脏病,房室传导阻滞、早搏.向尺侧弯曲:心动过速、心率不齐、偏头疼,心阴虚.左手出现左侧偏头痛,右手出现则为右侧偏头痛.中指指尖弯向尺侧:房颤、心肌炎.中指与无名指相对弯曲,有间隙:肺心病.中指两侧凸起:心脏肥大,靠近桡侧中节指骨段凸起,心室肥大;靠近尺侧凸起,心房肥大.中节掌侧纹理散乱:在下二分之一,是心火攻击心脏,在上二分之一为小肠温热,上移心脏致心烦躁,口舌生疮.根部弯曲:小肠有炎症.根部掌侧纹理散乱:吸收功能差,消化不良.四、无名指:(肺、大肠),五行属金指腹凹陷:肺(de)水液代谢差,功能下降,易盗汗,尤其背部.易打鼾,搓无名指.指腹凸起:肺宣肃功能失调.无名指向桡侧弯曲:呼吸系统有问题.远节指骨段向桡侧弯曲:肺炎,支气管炎.中指尺侧弯曲,无名指桡侧弯曲:肺炎,肺心病.中节指骨段出现纹理散乱:易便秘,治疗向心方向推.近节指骨段桡侧弯曲:结肠炎,易患便秘和腹泻.无名指指根弯曲:胰腺有问题,易出现腹胀、腹泻.指根掌侧纹理散乱:升结肠、降结肠疾病,皮肤粗糙,大肠实热.五、小指:(肾、膀胱),五行属水远节指骨段桡侧弯曲:肾阴虚(手、脚心热).远节指骨段尺侧弯曲:肾阳虚(手、脚凉).指腹凹陷:生殖系统疾病.远节指骨段弯向桡侧:生殖系统问题.与其它几指不能合拢:肾脏问题.指根部桡侧弯曲:膀胱炎症(小肠剩余水渗入膀胱).指根部掌侧纹理散乱:泌尿系统疾病.指背部有弯曲:易患泌尿系统疾病,五行简表手掌穴位按摩方法--治疗全身疾病通过按摩手上(de)穴位,自己给自己治一些常见病,是一件方便、经济而又无副作用(de)事,在阅读文字介绍及穴位图(穴位图在文字介绍之后)后,就可以实施了.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de)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de)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de)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de)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de)作用.一.循环系统二.消化系统三.呼吸系统四.内分泌,代谢系统五.神经系统六.运动系统七.生殖系统八.五官手穴治疗老年性便秘手穴点穴治疗耳鸣假性近视(de)手疗法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 尤其突出(de)是舒张压持续升高(de)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de)牙签强刺, 会获得更高(de)疗效. 良好(de)心脏功能, 是保证血脉通畅(de)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de)心包区, 手背(de)腕骨穴(de)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 如果医生说你(de)血压高, 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 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 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 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de)穴位: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 便为低血压, 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 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de)每个角落, 以心脏为主(de)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de)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de)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de)三焦经上(de)穴位. 取手腕掌侧(de)神门、太陵穴,手背(de)阳池、中渚穴, 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de)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de)心包区和手背(de)血压反应区, 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de)穴位: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二.消化系统便秘便秘是食物滞留肠中,其中(de)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引起(de).如果排泄不畅, 废物滞于肠中并被吸收进入血液, 一定会引起各种内脏功能失调.具体治疗方法:请伸开您(de)五指试试, 用力撑五指,也许会感到中指和食指间胀痛吧,胀痛部位是第二二间穴, 该穴利于通便,伸五指这里出现胀痛, 就是反映便秘(de)症状.按压第二二间穴.能促进通便, 在按压揉搓该穴(de)同时, 加揉食指(de)大肠穴和手碗(de)神门穴.只要揉到好处, 即使是顽固(de)便秘,也能很快治愈.按摩(de)穴位:第二二间神门大肠腹泻通常腹泻是因为胃肠消化功能不良,吃下(de)食物在肠内发酵所致, 因此,欲止住腹泻,必须很好地提高肠胃(de)消化吸收功能.具体治疗方法:下痢穴是特效穴中(de)特效穴, 用手指用力按压此穴, 便意会立即消失.出现严重腹泻时,刺激此穴, 症状也会减轻.此外,食指(de)大肠穴, 小指(de)肾穴,手背(de)外劳宫穴,手掌(de)(de)健理三针区等对治疗腹泻也很有效.按摩(de)穴位:外劳宫、下痢点、大肠、健理三针区、肾穴消化不良胃具有消化食物(de)功能, 是人体(de)能量之源、精力(de)基础. 即使平时很健康(de)人.因莫种原因得了胃病,身体很快会变瘦,声音也往往变小, 为了应付繁忙(de)工作和充实地度日, 保护好自己(de)胃, 使胃处于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de).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消化不良(de)区带是手心稍下(de)健理三针区, 因为该区是提高以胃肠为主(de)各种内脏功能(de)特效区带, 如给予充分(de)刺激, 一定会提高胃肠消化能力和整个内脏(de)功能, 再加刺食指根部附近(de)三间穴、食指第一关节掌侧(de)大肠穴和合谷穴, 胃(de)消化功能就会不断提高, 温暖这些穴位, 香烟灸最好.睡前身体松弛时, 用香烟灸 8-10 次. 不知不觉便会忘记胃(de)位置, 同时会感到精力充沛、活力洋溢.按摩(de)穴位:三间、健理三针区、合谷、大肠胃痛和胃溃疡吃了太凉、腐败和不好消化(de)食物,或过饱,过饮时, 第二天肚子发胀,恶心,同时出现胃痛. 胃痛得严重时, 甚至发生休克, 这就是胃痉挛. 当突发胃痛或胃痉挛时, 为了止痛, 最好采用穴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治胃痛最好(de)穴位是胃肠穴点, 手心稍下方(de)胃肠穴,它与胃和肠有密切(de)关系.如按压刺激此穴, 可以抑制胃肠功能.具有止痛(de)效果.,同时按压手背拇指根部稍靠下(de)落零五穴, 也很有效.治疗胃溃疡(de)穴位:胃肠穴, 手背(de)胸腹区,食指上(de)前头穴, 中指(de)中魁穴, 每天用香烟灸这些穴位 7- 14 次, 能抑制胃酸分泌. 所以胃(de)情况会渐渐变好.按摩(de)穴位:胃肠穴、落零五、胸腹区、中魁、前头点.痔疮俗话说"三个大人, 一人痔" 患痔疮(de)人之多, 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 有人说是饮食习惯所致, 也有人说是生活习惯引起等等.一般(de)情况下, 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 可以防止血液返流. 不知为何, 只有肛门静脉没有瓣, 造成血液返流,淤滞. 血液长时期淤滞, 这一部分便因淤血而鼓起. 甚至破例出血, 所以治疗痔疮(de)要点, 应放在提高肛门括约肌(de)收缩能力上. 以促进血运, 防止静脉血液滞流.具体治疗方法:用香烟灸会阴穴, 由于使肛门括约肌受到锻炼, 提高了肌力, 所以能很好地止住出血. 每天早晚灸 15 --30 次, 一定要耐心仔细地灸, 才能收效, 除会阴穴外, 手背上(de)合谷穴和手掌侧食指第一关节(de)大肠穴也是治疗痔疮(de)好穴位. 用手指按压这两个穴, 也会很快收效(de).按摩(de)穴位:大肠、会阴点烧心。
中医绝招:有一种手诊法,一上手就知道是什么病!此篇文章来源于吕丽【中医望诊】手诊方法非常简单、易学,就连完全不懂医疗知识的人,也可以按照其中所说的方法去诊断疾病,准确率很高。
如果你懂得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的话,那么看完本文之后,很快你就会在慢性病的诊断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立刻超凡入圣进入高手行列。
手诊的流派很多,版本也很多。
手诊怎么望诊?当一个人伸出双手到你跟前,首先就是望诊。
健康人的手掌应该是白里透着粉红、润泽、有弹性的。
当你看到一个毫无光泽的手掌,颜色偏黄或偏白时,就是气血两亏、营养不良的人。
掌肉的质感很差,干巴巴的手掌,消化系统肯定好不了。
脾主肌肉嘛,所以特别是脾胃的问题最大。
如果手掌的颜色明显偏红,说明这是一个阴虚火旺、内热重的人,肝火盛也比较容易发火。
如果红得像朱砂掌,那就更加严重,但是你一定要问问这是不是偶尔发红,是不是最近多喝酒或者补品吃得多之类造成的。
如果手伸出来,过一会儿手指头的颜色变得比手掌的颜色深,发紫、发暗时,说明这人身体内寒重,血液运行已变得缓慢,血液的粘稠度高。
望诊的重点在青筋,就是人体皮下可以看见的静脉血管。
青筋的存在说明人的身体内的一种瘀血、瘀湿、热毒、积滞等生理废物不能排泄出体外,这是人体内废物积滞的表现。
手掌上都能见到数条青筋,说明长期排便不畅。
青筋越粗,代表问题越重。
青筋凸起就更加严重了。
如果一天拉几次的话,青筋就会凹下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青筋就会消失。
大拇指外侧或指关节缝有青筋,代表头部供氧供血不足,经常头痛、头晕。
理由很简单,这个位置代表颈脑结合部,是颈动脉与头部供血的反应区,所以这里出现青筋,主要表现在头部问题。
其中大拇指外侧的青筋比较对应供氧不足,指关节缝的青筋比较对应供血不足。
如果大拇指根部有青筋,代表心脏动脉硬化。
这里是心脏反应区。
青筋越粗,代表问题越重。
青筋细浅,代表患病时间短。
这时病人的心脏不会有明显不适,只是在劳累和心情不好时会有些胸闷或心痛,休息过后就会好转。
中医为什么要手诊找中医看病,非得让医生诊诊脉,否则就觉得这不是地道的中医。
其实,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诊才是最重要的。
手诊,就是医生运用自己的视觉而不借助其他辅助器械,对患者一侧或双侧手的征象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对方健康状况的特殊诊疗方法。
如对手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等的望诊都属于手诊的范畴。
舌诊、面诊实际上手比舌头的信息量要大,用手一摸就知道是铁的盒子,手是除了大脑外最敏感的器官,而且它也不像脸被太阳晒的机会那么多,相对来说也能保证最自然的颜色。
三岁以下的幼儿诊病主要靠指纹由于小儿不会言语,切脉又易受干扰,因而古人创立了望切相结合的指纹诊法,凭借辨认食指指纹的形与色来诊断疾病。
直到现在,指纹诊断仍然是三岁以下幼儿中医临床辅助诊断的重要部分。
诊察时,把小儿抱到光亮处,医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患儿的食指端,用右手拇指桡侧缘轻轻地从小儿食指指尖推向指根,使指纹易于显露,轻轻推几次,观察推移前后指纹脉络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正常应呈淡紫色,而指纹深沉者多为里证;紫色多为热证,青紫者为寒证,青色主惊风或疼痛,紫黑者是血络闭郁,病情危重;色浅淡而白者为虚证,色浓滞者为实证。
等小儿超三岁,皮肤表层开始增厚,就得改用脉诊了。
指甲呈红、黑、枯白都是不健康的信号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癌症病人早期一般没有症状,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也往往显示正常,但一经发现,就已经中晚期了。
气色形态手诊疗法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也有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那么,如何用气色形态手诊法收集手掌的信息呢?一般通过两方面,一个是“位”,一个是“相”,“位”就是位置,内脏在手上的反射区,找清位置以后,再看“相”,“相”就是位置上的颜色变化。
一般中医会将手掌分为心、脑、胃、睡四部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就是定好各区位置后看它们的颜色变化,例如有没有白点、红点或突起。
心脏的手诊部位在手掌大鱼际处,以大拇指平分线顺直沿线为界,左侧代表左心,右侧代表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