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9.22 KB
- 文档页数:18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定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的理解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元件2.1 教学目标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2 教学内容液压泵的概念与分类液压缸的概念与分类液压控制阀的概念与分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液压系统组成部分的理解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系统基本元件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液压系统组成部分的认识第三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3.1 教学目标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学会液压系统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2 教学内容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液压系统的计算方法液压系统设计实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液压系统设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的应用能力第四章: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元件4.1 教学目标了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4.2 教学内容气压泵的概念与分类气压缸的概念与分类气压控制阀的概念与分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气压传动系统组成部分的理解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压传动系统基本元件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气压传动系统组成部分的认识第五章: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掌握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应用气压传动系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压传动系统应用领域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认识第六章: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6.1 教学目标学习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理解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掌握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6.2 教学内容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液压系统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理解故障诊断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第七章:气压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7.1 教学目标学习气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理解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7.2 教学内容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措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压传动系统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理解故障诊断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第八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案例分析8.1 教学目标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与局限性学会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8.2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与局限性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案例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设计与实施方法的理解第九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节能与环保9.1 教学目标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能量损失的原因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节能技术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要求9.2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能量损失的原因及减少能量损失的方法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节能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要求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能量损失的原因及节能技术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环保问题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室实践节能与环保的相关技术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节能与环保知识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应用能力第十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现代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创新应用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现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创新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关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应用领域。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设计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系统设计姓名:XXX学号:XXX班级:XXX指导教师:XXX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学校:XXX日期:2013年12月12 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1.国外研究成果 (2)2.国内研究成果 (2)第一章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系统主要功能结构 (3)1.1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系统主要功能 (3)1.2 汽车车门的主要分类 (3)1.2.1按照运动形式分类: (3)1.2.2按照结构分类: (4)1.2.3. 按照门叶的数目分类: (4)1.2.4. 按照有无窗框分类 (5)1.3 车门设计 (6)1.3.1车门设计要求 (6)1.3.2车门设计流程图 (6)第二章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7)2.1 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系统 (7)2.1.1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原理图 (7)2.1.2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8)2.1.3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组成及各元件作用 (11)2.2 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6)2.3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17)2.3.1气压传动的优点 (17)2.3.2气压传动的缺点 (17)2.4气压传动的注意事项 (17)第三章汽车车门气动安全操纵系统常见故障 (18)3.1 执行元件的故障 (18)3.1.1 气缸常见故障表现 (18)3.1.2 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 (18)3.1.2.1 内、外泄漏的产生原因 (18)3.1.3气缸故障的排除方法 (18)3.2 气源故障 (19)3.2.1气源常见故障表现 (19)3.2.2空压机故障排除方法 (19)3.2.3 减压阀的故障排除方法 (20)3.2.4 管路故障排除方法 (20)3.2.5压缩空气处理组件(三联体)的故障排除方法 (20)3.3换向阀常见故障 (21)3.3.1 换向阀常见故障现象 (21)3.3.2 换向阀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 (21)3.3.2.2气体泄漏的原因 (21)3.3.3 换向阀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22)3.4气动辅助元件常见故障 (22)3.4.1 气动辅助元件常见故障现象 (22)3.4.2 换向阀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 (23)3.4.3气动辅助元件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23)3.5机械故障 (23)第四章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4)4.1气动系统的安装 (24)4.1.1.管道的安装 (24)4.2.2.元件的安装 (24)4.2.3气动系统的调试 (24)第五章气动系统的日常性维护工作 (25)5.1冷凝水排放的管理 (25)5.2系统润滑的管理 (25)5.3空压机系统的日常管理 (25)5.4气压传动的点检内容 (26)致谢 (28)参考文献 (29)摘要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单元六汽车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课题一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基本参数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1.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2.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1)动力元件即液压泵。
它的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为流体的压力能,以驱动执行元件运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2)执行元件即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它的功能是将流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工作部件,也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3)控制元件即各种阀体。
它们的功能是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工作机构完成预定的运动。
(4)辅助元件有油箱、滤清器、蓄能器、油管和压力表等。
其功用是存储、输送、净化和密封工作液体,并有散热作用。
(5)工作介质即液压油。
液压油不仅能起到传递能量和运动的作用,而且对元件及装置也会起到润滑的作用。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图形符号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简图对于GB/T 786.1—2009中的规定做如下说明。
1)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只表示零件的职能、连接系统的通路,不表示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参数,不表示系统管理的具体位置及零件的安装位置。
2)符号均以元件的静止位置或零位置表示,当系统另有说明时,可做例外处理。
3)符号在系统图中的布置,除有方向性的元件符号(如油箱、仪表等)外,根据具体情况可水平或垂直绘制。
4)元件的名称、型号和参数,一般在系统图的零件表中说明,必要时可以标注在元件符号旁边。
四、液压传动的特点1. 液压传动的优点1)液压传动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最高可达1∶1000以上。
2)在相同功率情况下,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布局灵活。
3)液压传动工作平稳,冲击小,能高速起动、制动和换向。
4)液压系统便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可靠。
5)液压系统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
6)液压元件运转平稳可靠,能自行润滑,元件的使用寿命长。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课程设计课程背景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汽车工程中重要的子学科,用于实现变速、转向、制动等功能。
在汽车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深入学习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是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控制及故障检修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汽车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选择和配置液压和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部分,并能够熟练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课程大纲第一章:液压传动系统基础知识1.液压传动概述2.液压元件的分类及其基本结构3.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4.液压元件的安装要求及安装技术第二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与调节1.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及优缺点2.液压控制单元的概述3.液压传动系统的调节方法4.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第三章:车用液压制动系统1.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制动液的性能要求及其种类3.制动液压缸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4.制动系统的故障排查与维修第四章:车用气压制动系统1.气压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车辆气压系统的供气和控制3.制动气缸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4.气压制动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任务要求1.学生需要学习以上章节内容,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相关任务。
2.学生需要独立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系统配置和实际操作等工作。
3.学生需要准备课堂报告和实验报告。
4.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考核方式1.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70%。
2.课堂报告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分别占15%。
3.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10%。
教材1.《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周长方编,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汽车制动系统原理》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撰写,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实验设备清单•液压实验台•气压实验台•液压元件(如液压泵、液压缸等)•气压元件(如气压缸、气阀等)•手工工具箱(组件安装和拆卸工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专用钻床的液压分析专业班级: 12级交通运输3班学生:宋宇学号: 20121009指导教师:周源2014年5月10日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和原始数据11、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0.2s,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0.2,Fd=0.1(二)系统设计要求1.夹紧后在工作中如突然停电时,要保证安全可靠,当主油路压力瞬时下降时,夹紧缸保持夹紧力;2.快进转工进时要平稳可靠;3.钻削是速度平稳,不受外载干扰,孔钻透时不前冲。
(三)最后提交容(电子稿和打印稿各一份)1.设计说明书一份2.液压系统原理图(A3)3.液压缸结构图(A3)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及要求 (3)1.2设计目的 (3)1.3设计步骤和容 (3)二、工况分析2.1动作要求分析 (3)2.2负载分析 (4)2.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2.4液压缸主要参数确定 (5)三、液压系统方案设计3.1确定液压泵类型及调速方式 (8)3.2选用执行元件 (8)3.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 (8)3.4换向回路的选择 (8)3.5定位夹紧回路的选择 (8)3.6动作换接的控制方式选择 (8)3.7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 (9)3.8液压元件的选择 (11)四、验算性能完成设计 (12)五、小结 (16)参考书目 (18)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及要求: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 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0.2s,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0.2,Fd=0.11.2设计目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的基础知识,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容和方法。
第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和液力技术概述液压传动—利用液体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传动方式气压传动—利用气体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传动方式1-1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来说明。
通过对液压千斤顶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到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传递动力的工作介质。
压下杠杆时,小油缸2输出压力油,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压力油经过管道6及单向阀7,推动大活塞8举起重物,是将油液的压力能又转换成机械能。
大活塞8举升的速度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流入大油缸9中油容积的多少。
由此可见,液压传动是一个不同能量的转换过程。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千斤顶是一种简单的液压传动装置。
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液压泵由电动机驱动后,从油箱中吸油。
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液压泵,油液在泵腔中从入口低压到泵出口高压,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以下五个主要部分来组成:1.能源装置它是供给液压系统压力油,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
最常见的形式是液压泵。
2.执行装置它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
其形式有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有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它们又称为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
3.控制调节装置它是对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
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开停阀等。
4.辅助装置上述三部分之外的其他装置,例如油箱,滤油器,油管等。
它们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工作介质传递能量的流体,即液压油等。
三、示意举例图1-3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图1—工作台2—液压缸3—油塞4—换向阀5—节流阀6—开停阀7—溢流阀8—液压泵9—滤油器10—油箱四、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概述五、液力传动系统概述1-2 液压油的主要性能及选用一、液压油的物理性质1、液体的密度密度—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ρ=m/v kg/m3密度随着温度或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不大,通常忽略,一般取ρ=900kg/m 3的大小。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一、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传动方式,在机械、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和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个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案例。
二、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动力和控制信号的一种传动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密闭的管路中传递压力,通过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实现机械的运动。
液压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 承载能力强:液压传动可以通过增加液压元件的数量和尺寸来提高承载能力,适用于大功率和大负载的传动系统。
2. 动作平稳:液压传动通过液体的均匀流动实现动作平稳,减小了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音。
3. 可靠性高:液压传动系统的元件少、连接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可实现远距离传动:液压传动可以通过增加液压泵的压力来实现远距离的传动,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递动力的场合。
液压传动在机床、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液压机、液压切割机、液压挖掘机等。
三、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气压传动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和膨胀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气缸或气动执行元件实现机械的运动。
气压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 压力范围广:气压传动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压力,一般可达到10MPa以上,适用于需要较大工作压力的场合。
2. 反应速度快: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气体,其压缩和膨胀的速度比液体快,因此气压传动的反应速度更快。
3. 安全性高: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气体,不易泄漏,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 环保节能:气体是可再生资源,气压传动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环境污染。
气压传动在自动化生产线、工件夹持、物料搬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气动机械手、气动钳工装等。
四、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案例本文提出一个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1.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概念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定义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1.2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通过示意图展示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过程第二章:液压元件2.1 液压泵讲解液压泵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分析各种液压泵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2 液压缸介绍液压缸的分类和工作原理讲解液压缸的结构和性能要求第三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维护3.1 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讲解液压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2 液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介绍液压系统的维护内容和注意事项分析液压系统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第四章:气压传动基础4.1 气压传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气压传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通过示意图展示气压传动的工作过程4.2 气压元件介绍气压泵、气缸等气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各种气压元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五章:气压系统的应用实例5.1 气压控制系统讲解气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气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5.2 气压动力系统介绍气压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讲解气压动力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六章:液压系统的应用实例6.1 液压机械控制系统讲解液压机械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6.2 液压伺服系统介绍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讲解液压伺服系统的应用实例第七章: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维护7.1 气压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气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讲解气压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7.2 气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介绍气压系统的维护内容和注意事项分析气压系统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第八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节能与环保8.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节能技术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节能的技术和方法分析节能技术在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应用实例8.2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环保问题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对环境的影响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九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技术发展9.1 新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讲解新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分析新型技术在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应用实例9.2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技术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行业的影响第十章:实验与实训10.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安排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实验项目,如液压泵性能实验、液压缸动作实验等讲解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10.2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安排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实训项目,如液压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气压系统设计等讲解实训目的、实训设备和实训步骤第十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仿真与优化11.1 液压与气压传动仿真技术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仿真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11.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优化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优化的目的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优化技术第十二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2.1 液压与气压传动故障诊断技术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流程分析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2.2 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讲解维修保养的注意事项和常规操作第十三章:案例分析与讨论13.1 液压与气压传动案例分析提供液压与气压传动领域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与应用经验13.2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讨论组织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发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第十四章:课程设计与实践14.1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安排学生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课程设计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包括系统选型、参数计算、图纸绘制等14.2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项目安排学生参与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项目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5.2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展望展望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汽车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中的主要元件及其工作原理。
2.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相比传统机械传动系统的优势。
3.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与调试技术。
4.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汽车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液压传动系统1.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组成部分;2.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液压泵、阀、缸、管路等元件及其作用原理;4.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与调试技术;5.液压传动系统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2. 汽车气压传动系统1.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组成部分;2.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气压传动系统中的压缩机、阀门、缸、管路等元件及其作用原理;4.气压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与调试技术;5.气压传动系统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将课程内容逐一讲解给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实验法:采用虚拟实验或实际教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液压和气压传动元件。
3.讨论法:教师或学生就某个具体问题提出讨论,并根据实例进行分析。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程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课堂出勤率:对于每一节课,学生必须出席并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
2.实验考核:针对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实验,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估。
3.学术报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课题进行研究,并进行学术报告。
教师将根据报告的质量、深度、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参加期末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评分分级。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版),杜清洁主编,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2. 参考资料:1.《车用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第二版),林伟钦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主要元件及其功能。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2)具备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3)能够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主要元件及其功能。
4.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5.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实验法:安排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班级:10车辆工程2班姓名:刘瑞厚学号:201024151指导老师:周扬民目录一、设计基本要求 (4)1.1主要性能参数 (4)1.2基本结构与动作顺序 (4)二、负载分析 (4)三、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5)3.1确定液压泵类型及调速方式 (5)3.2选用执行元件 (5)3.3快速运动贿赂和速度换接回路 (5)3.4换向回路的选择 (5)3.5组成液压系统绘原理图 (5)四、液压系统的参数计算 (5)(一)液压缸参数计算 (5)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5)2.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5)3.计算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 (6)(二)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7)(三)电动机的选择 (7)1.差动选择 (8)2.工进 (8)3.快退 (8)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9)5.1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 (9)5.2油管的选择 (9)5.3油箱容积的确定 (9)六、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0)(一)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0)1.工进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0)2.快退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及大流量泵卸载压力的调整 (10)3.局部压力损失 (11)(二)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1)七、个人总结 (12)八、参考文献 (12)油压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一、设计基本要求(一)、基本结构与动作顺序卧式单面多轴组合机床主要由工作台、床身、单面动力滑台、定位夹紧机构等组成,加工对象为铸铁变速箱体,能实现自动定位夹紧、加工等功能。
工作循环如下:工件输送至工作台—自动定位—夹紧—动力滑台快进—工进—快退—夹紧松开—定位退回—工件送出。
(其中工作输送系统不考虑)(二)、主要性能参数1.轴向切削力F1=24000N;2.滑台移动部件质量m=510kg;3.加减速时间△t=0.2s;4.静摩擦系系数f s=0.2,动摩擦系数f d=0.1,采用平导轨;5.快进行程l1=200mm;工进行程l2=100mm,工进速度30~50mm/min6.工作台要求运动平稳,但可以随时停止运动,两运动滑台完成各自循环时互不干扰,夹紧可谓并能保证。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汽车制造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液压传动技术是应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液压油在密封容器内传递能量、力和运动,来实现各种运动部件间的能量、力和运动的转换的一种传动技术。
而气压传动技术也是一种传动技术,与液压传动类似,只是介质不同,其介质为气体。
本文将针对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液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汽车气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3.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4.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相关的管理、维护等知识。
教学内容汽车液压传动系统1.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液压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3.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4.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汽车气压传动系统1.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气压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3.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4.气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1.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2.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3.日常维护和管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如下:1.教师采用PPT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相关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
2.通过现场实操和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提高。
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掌握情况,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测试评估。
通过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相关的测试题目,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掌握情况。
2.实操操作评估。
通过对学生的实操操作进行评估来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能量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修和故障排除。
课程大纲第一讲: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传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与优势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第二讲: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回顾液压传动原理与基本方程气压传动原理与基本方程第三讲:液压传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元件的分类和特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原理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能量转换与控制第四讲:气压传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气压传动元件的分类和特点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原理分析气压传动系统的能量转换与控制第五讲: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方法选择传动元件与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系统性能评估与改进第六讲: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修与故障排除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诊断与系统优化实验实践本课程设计将配备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和综合实训。
以下是一些实验内容的建议:实验一:液压元件的性能与特点测试测试不同液压元件的压力、流量和效率等性能指标对比不同元件的性能差异与应用场景实验二: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评估测试不同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速度和力矩等性能指标分析系统的功率损失与效率,优化系统设计实验三:气压元件的性能与特点测试测试不同气压元件的压力、流量和效率等性能指标对比不同元件的性能差异与应用场景实验四:气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评估测试不同气压传动系统的压力、速度和力矩等性能指标分析系统的功率损失与效率,优化系统设计实验五: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排除模拟和分析常见故障情况,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使用故障排除工具和技术,提高维修能力教学评估与改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教学评估与改进工作:学生评估:开展教师评估与学生评估,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专用钻床的液压分析专业班级:12级交通运输3班学生姓名:宋宇学号:20121009指导教师:周秦源2014年5月10日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和原始数据11、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0.2s,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0.2,Fd=0.1 (二)系统设计要求1.夹紧后在工作中如突然停电时,要保证安全可靠,当主油路压力瞬时下降时,夹紧缸保持夹紧力;2.快进转工进时要平稳可靠;3.钻削是速度平稳,不受外载干扰,孔钻透时不前冲。
(三)最后提交内容(电子稿和打印稿各一份)1.设计说明书一份2.液压系统原理图(A3)3.液压缸结构图(A3)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及要求 (3)1.2设计目的 (3)1.3设计步骤和内容 (3)二、工况分析2.1动作要求分析 (3)2.2负载分析 (4)2.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2.4液压缸主要参数确定 (5)三、液压系统方案设计3.1确定液压泵类型及调速方式 (8)3.2选用执行元件 (8)3.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 (8)3.4换向回路的选择 (8)3.5定位夹紧回路的选择 (8)3.6动作换接的控制方式选择 (8)3.7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 (9)3.8液压元件的选择 (11)四、验算性能完成设计 (12)五、小结 (16)参考书目 (18)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及要求: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 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0.2s,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0.2,Fd=0.11.2设计目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的基础知识,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非常好)第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2 教学目标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3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定义、原理和特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与气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第二章:液压与气压元件2.1 课程介绍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及其功能。
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2 教学目标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及其功能。
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3 教学内容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阀等。
气压元件:气压泵、气压缸、气压马达、气压阀等。
液压与气压元件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5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操作、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第三章: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维护3.1 课程介绍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提高系统性能。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3.2 教学目标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提高系统性能。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3.3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分析、元件选型、管路设计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日常检查、故障排除、更换元件等。
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5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操作、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第四章: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4.1 课程介绍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姓名:杨俊男学号:1101050232班级:车辆11-2指导教师:吴博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日期:2013年12月12日摘要简述了AMT的传动机理,介绍了AMT液压控制系统的种类、组成、工作原理及维修检测自动变速器挡的改变及挂档信号、缓冲安全等内容目录奇瑞AMT系统组成 (3)奇瑞AMT工作原理 (5)液压系统 (5)系统原理图 (9)缓冲安全系统 (9)模式介绍 (14)维修诊断步骤 (14)奇瑞AMT系统组成1、控制部件:TCU;2、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离合器位置、选档位置传感器、档位位置传感器)、液压压力传感器、离合器转速传感器、油门踏板信号(通过CAN从ECU获得)、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通过CAN从ECU获得);3、开关:驾驶座门开关、AUTO开关、刹车开关、档位选择杆(组合开关信号)4、执行元件:离合器电磁阀(流量比例阀)、换挡电磁阀(压力比例阀)、选档电磁阀(开关阀)、油泵马达总成、油泵继电器、离合器执行器、液压换挡执行模块;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靠液压控制系统来完成的,液压控制系统由动力源、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三个部分组成。
动力源是由液力变矩器泵轮驱动的油泵,它除了向控制机构、执行机构供给压力油以实现换挡外,还给液力变矩器提供冷却补偿油,向行星齿轮变速器供给润滑油油泵是自动变速器最重要的总成之一。
常见的型式啮合齿轮泵摆线转子泵叶片泵因油泵由发动机直接驱动,故其理论泵油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液压油由油泵输出后进入主油路系统,从而使主油路系统压力发生变化。
发动机高速时,泵油量多,主油路压力高,引起换挡冲击及泵油消耗功率增大;发动机低速时,泵油量少,主油路压力低,引起制动器、离合器打滑。
为防止上述两种现象发生,油泵的泵油量应在发动机处于怠速时即可满足自动变速器各部分的所需,而在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利用主油路系统中的主油路调压阀来调节压力,让多余的液压油返回油底壳,使主油路系统的压力稳定一定的范围之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专用钻床的液压分析专业班级: 12级交通运输3班学生姓名:宋宇学号:指导教师:周秦源2014年5月10日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和原始数据11、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Fd=(二)系统设计要求1.夹紧后在工作中如突然停电时,要保证安全可靠,当主油路压力瞬时下降时,夹紧缸保持夹紧力;2.快进转工进时要平稳可靠;3.钻削是速度平稳,不受外载干扰,孔钻透时不前冲。
(三)最后提交内容(电子稿和打印稿各一份)1.设计说明书一份2.液压系统原理图(A3)3.液压缸结构图(A3)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及要求 (3)设计目的 (3)设计步骤和内容 (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 (8)换向回路的选择 (8)定位夹紧回路的选择 (8)动作换接的控制方式选择 (8)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 (9)液压元件的选择 (11)参考书目 (18)设计题目及要求: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Fd=设计目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的基础知识,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
通过学习,能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系统原理图,能进行重要的设计。
合理的选择和确定液压元件。
对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性能进行校验算。
为进一步进行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设计步骤和内容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绘制负载和速度循环图;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3.进行方案设计,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4.设计和选择液压元件;5.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6.液压缸的设计;7.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并提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书。
二、工况分析动作要求分析负载分析(1)工作负载:工作负载与设备的工作情况有关,在机床上,与运动件的方向同轴的切削力的分量是工作负载。
F=13412NL(2)摩擦负载:摩擦阻力是指运动部件与支撑面间的摩擦力,它与支承面的形状,放置情况,润滑条件以及运动状态有关。
fsG = *5390)=1078N静摩擦负载 Ffs=动摩擦负载 F=fdG = *5390)=539Nfd(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是,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加速 F= m*a1=(5390/*=a1= m*a2=(5390/*=减速 Fa2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根据负载计算结果和已知的各个阶段的速度,由于行程是400mm,设定快进时的行程L1=300mm,工进时的行程L2=100mm。
可绘出负载图(F-l)和速度图(v-l),见图1-2a、b。
横坐标以上为液压缸活塞前进时的曲线,以下为液压缸退回时的曲线。
液压缸主要参数确定(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按负载大小根据表2选择液压缸工作压力表2 按负载选择执行元件工作压力根据最大负载F=19412N,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3MPa(2)计算液压缸尺寸按最大负载Fmax计算缸筒面积A得计算缸筒内径D得按计算结果根据表3选择缸筒内径标准值。
表3 液压缸内径和活塞杆直径标准系列(GB/T2348—1993) mm按标准取D = 90mm(壁厚5mm,单重11.17kg/m)根据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在快进时采用差动连接。
设活塞杆直径为d,于是有D 2/(D 2-d 2) = d=43.23mm 按标准取 d = 45mm 则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为: 无杆腔的面积 A 1=1/4 *π*D 2 = 1/4*π*92=63.59cm 2有杆腔的面积 A 2=1/4 *π*(D 2-d 2) = 1/4*π* =47.69cm 2(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活塞杆的总行程为400 mm , 而活塞杆的直径为45mm , l/d =400/45=<10 ∴不用稳定性校核(4)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12.压力计算34min /4.21/m q min /1.3/q 605.4q 33L s L s ==MPa F MPa F MPaa A F 13.0Pa 1013.01069.4712.634A p 58.2Pa 1058.21059.6394.16412A p 4.0P 1040.0 10)69.4759.63(12.634A p 6426416421=⨯=⨯===⨯=⨯===⨯=⨯-=-=-----快退快退工进工进快进快进W W W 4.4660104.211013.0q p P 3.13360101.31058.2q p P 7.476010155.7104.0q p P 363636=⨯⨯⨯===⨯⨯⨯===⨯⨯⨯==---快退快退快退工进工进工进快进快进快进图3 液压缸的工况图 t(s) t(s) t(s)三、液压系统方案设计确定液压泵类型及调速方式参考同类组合机床,由于快进、快退和工进速度相差比较大,为了减少功率损耗,采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供油、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的开式回路,溢流阀作定压阀。
为防止钻=。
孔钻通时滑台突然失去负载向前冲,回油路上设置背压阀,初定背压值Pb 选用执行元件因系统动作循环要求正向快进和工作,反向快退,且快进、快退速度相等,因此选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快进时差动连接,无杆腔面积A1等于有杆腔面积A2的两倍。
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和为了有较大的有效工作面积,定位缸和夹紧缸也采用单杆活塞液压缸。
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根据运动方式和要求,采用差动连接快速运动回路来实现快速运动。
根据设计要求,速度换接要平稳可靠,另外是专业设备,所以可采用行程阀的速度换接回路。
若采用电磁阀的速度换接回路,调节行程比较方便,阀的安装也比较容易,但速度换接的平稳性较差。
换向回路的选择由速度图可知,快进时流量不大,运动部件的重量也较小,在换向方面无特殊要求,所以可选择电磁阀控制的换向回路。
为方便连接,选择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
定位夹紧回路的选择按先定位后夹紧的要求,可选择单向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
通常夹紧缸的工作压力低于进给缸的工作压力,并由同一液压泵供油,所以在夹紧回路中设减压阀减压,同时还需满足;夹紧时间可调,在进给回路压力下降时能保持夹紧力,所以要接入节流阀调速和单向阀保压。
换向阀可连接成断电夹击方式,也可以采用带定位的电磁换向阀,以免工作时突然断电松开。
动作换接的控制方式选择为了确保夹紧后才能进行切削,夹紧与进给的顺序动作应采用压力继电器控制。
当工作进给结束转为快退时,由于加工零件是通孔,位置精度不高,转换控制方式可采用行程开关控制。
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将已选择的液压回路,组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液压系统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此原理图除应用了回路原有的原件外,又增加了液控顺序阀6和单向阀等,其目的是防止回路间干扰及连锁反映。
从原理图中进行简要分析:(1)工件定位夹紧:1.先定位压力油→减压阀8→单向阀9→电磁换向阀10→定位缸18无杆腔定位缸18有杆腔→电磁换向阀10→油箱2.再夹紧工件定位后,压力油压力升高到单向顺序阀开启的压力,单向顺序阀开启。
压力油→单向顺序阀11→单向调速阀12→夹紧缸17无杆腔夹紧缸17有杆腔→电磁换向阀10→油箱(2)快进:2YA通电,电磁换向阀3左位工作,由于系统压力低,液控顺序阀6关闭,液压缸有杆腔的回油只能经换向阀3、单向阀5和泵流量合流经单向行程调速阀4中的行程阀进入无杆腔而实现差动快进,显然不增加阀6,那么液压缸回油通过阀7回油箱而不能实现差动。
叶片泵1→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3→单向行程调速阀4→主液压缸19(差动连接)(3)工进:4YA通电,切断差动油路。
快进行程到位,挡铁压下行程开关,切断快进油路,4YA通电,切断差动油路,快进转工进,系统压力升高,液控顺序阀6被打开,回油腔油液经液控顺序阀6和背压阀7流回油箱,此时,单向阀5关闭,将进、回油路隔开,使液压缸实现工进。
叶片泵1→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3→单向行程调速阀4→主液压缸19无杆腔主液压缸19有杆腔→电磁换向阀3→液控顺序阀6→背压阀7→油箱(4)快退:3YA通电,工进结束后,液压缸碰上死挡铁,压力升高到压力继电器调定压力,压力继电器发出信息,2YA断电,3YA、4YA通电。
叶片泵→单向阀4→电磁换向阀3→主液压缸有杆腔主液压缸无杆腔→单向行程阀4→电磁换向阀3→油箱主液压缸无杆腔快退到位碰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发信息,下步工件拔销松夹。
(5)拔销松夹:1YA通电液压油→减压阀8单向阀9→电磁阀10→定位缸18和夹紧缸17的有杆腔定位缸18无杆腔→电磁阀10→油箱夹紧缸16无杆腔→单向调速阀12的单向阀→单向顺序阀11的单向阀→电磁阀10→油箱工件松夹后发出信息,操作人员取出工件。
(6)系统组成后,应合理安排几个测压点,这些测压点通过压力表开关与压力表相接,可分别观察各点的压力,用于检查和调试液压系统。
系统原理图如下表2-1 电磁铁动作顺序表1Y 2Y 3Y 4Y 定位夹紧- - - -快进- + - -工进- + - +快退-- + +拔销松开+ - - -液压元件的选择(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1.计算液压泵压力估算压力损失经验数据:一般节流调速和管路简单的系统取∑△pl=~,有调速阀和管路较复杂的系统取∑△pl=~。
液压缸在整个工作循环中最大工作压力为,由于系统有调速阀,但管路简单,所以取压力损失∑△pl=,计算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pp=p+∑△pl=+=2.计算所需液压泵流量考虑泄漏的修正系数K:K=~。
液压缸在整个工作循环中最大流量为21.4L/min。
取回路泄漏修正系数K=,计算得所需两个液压泵的总流量为qp=×=23.54L/min由于溢流阀最小稳定流量为3L/min,工进时液压缸所需流量为0.4L/min,所以高压泵的流量不得少于3.4L/min。
3.选用液压泵单泵Single pump双泵:Double Pump由[3]第5卷P158选用YB1—10/16型的双联叶片泵。
液压泵额定压力为,排量分别为10mL/r和16mL/r,取容积效率ηpV=,总效率η=,额定转速分别为1450r/min和960r/min.4.选用电动机拟选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满载转速960r/min,按此计算液压泵实际输出流qp=(10+16)×10﹣3 ×960 ×=21.22L/min计算所需电动机功率为由[3]第4卷P569选用Y132S-6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