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VWD)对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成分阿司匹林进行测定,对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精密度试验、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关系和线性范围考察、重复性试验、准确度试验(加样回收试验)进行验证,证实本方法确实可靠。
本方法可测定浓度在0.999862mg/mL-0.01999724 mg/mL间的阿司匹林,检测下限可达0.1ug/mL。
标签:阿司匹林;HPLC-VWD;方法验证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标准中,监测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阿司匹林含量是一项重要指标[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阿司匹林,分别对系统适用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精密度试验、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关系和线性范围考察、重复性试验、准确度试验(加样回收试验)进行验证[2]。
一、仪器与材料1.1 样品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市售样品。
1.2 仪器及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Thermo Fisher Ultimate 3000(VWD检测器)。
超声仪:上海科导SK7210LHC超声仪,35KHz。
色谱柱:Welch Xtimate C18(5um,150×4.6mm)。
0.45um有机性样品滤膜。
天平:赛多利斯电子天平(BSA224S-CW)(100g,0.01mg;220g,0.1g);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MX5)(3g,0.001mg)。
试剂:甲醇,色谱级,德国默克,I866432 601。
乙腈:色谱纯,德国默克,JA050820。
四氢呋喃,色谱纯,德国默克,I826801615。
冰醋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40326。
水,为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阿司匹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113-201405,纯度:99.8%。
水杨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106-201104,纯度:99.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
一、目的
1.熟悉HPLC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外标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
二、仪器与试药
1.仪器
美国PE型高效液相色谱仪Mettler AL204电子天平
容量瓶规格:50mL、100mL 刻度移液管规格:5mL
漏斗定量滤纸(直径10cm)
超声仪
2.试药
阿司匹林片规格:0.3g 阿司匹林对照品冰醋酸
氢氧化钾色谱甲醇超纯水
三、实验内容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冰醋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约1.0mL;检测波长280nm。
理论板数按阿莫西林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2.对照溶液配制: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后,加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0μg的溶液
3.样品测定: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细粉0.05g),置5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续滤液3mL,置50 mL量瓶中,加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续滤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司匹林对照溶液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样品中阿司匹林(C9H8O4)的含量。
本品含阿莫西林(C9H8O4)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四、注意事项:
1.高效液相色谱仪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
2.小心进样操作,以免进样失败或损坏进样器。
五、思考题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六、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285,化学工业出版社。
实验四阿司匹林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的要求]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条件;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作用;3、了解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水杨酸的方法。
[基本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急剧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
在经典的液体柱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
这种柱色谱技术称做高效液相色谱法。
它可用来作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即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应用非常广泛。
据估计,世界上几百万种化合物中除20%宜用气相色谱(GC) 分离分析外,其余80%的化合物,包括大(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都可以用不同模式的HPLC ( 正相HPLC、反相HPLC、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体积排除色谱、亲合色谱等等) 进行分离分析。
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分离效能高由于新型高效微粒固体相填料的使用,液相色谱填充柱的柱效可达5000~30000块/m理论塔板数,远远高于气相色谱填充柱的1000块/m 理论塔板数的柱效;(2)选择性高由于液相色谱具有高柱效,并且流动相可以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的选择性,因此高效液相色谱不仅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还可以分析在性质上极为相似的旋光异构体;(3)检测灵敏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的检测器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9g,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2g;(4)分析速度快由于高压泵的使用,相对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其分析时间大大缩短。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系统的主要部件: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和数据处理装置(色谱工作站):(1) 输液系统输液系统要为HPLC仪器提供流量恒定、准确、无脉冲的流动相,流量的精度和长期的重复性要好,同时还要提供精度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多元溶剂梯度。
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物,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炎等症状。
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对阿司匹林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其含量和纯度。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阿司匹林片研磨成细粉,并称取适量的样品。
2. 样品溶解:将样品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中,并用超声波浴进行溶解。
3. 色谱分析:将溶解后的样品过滤,并取得滤液。
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峰面积来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的含量和纯度。
根据测定结果,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为X mg/g,并且纯度达到了Y%。
这表明样品中的阿司匹林含量符合预期,并且样品的纯度较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对阿司匹林进行了药物分析,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这些结果对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结果来评估阿司匹林的质量,并确保其在临床上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药物分析。
然而,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药物分析技术,如质谱法或红外光谱法,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语: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其质量控制和分析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至关重要。
本实验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对阿司匹林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这些结果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阿司匹林的纯度检测及含量测定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用于缓解疼痛、退热,还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其纯度和含量的准确测定都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药物的疗效,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要了解阿司匹林的纯度检测及含量测定,首先得清楚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其分子结构包含一个乙酰基和一个水杨酸基团。
纯度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精确地分离和检测阿司匹林中的杂质。
在进行 HPLC 分析时,样品会被注入到色谱柱中,不同的成分会在流动相的带动下以不同的速度通过色谱柱,从而实现分离。
通过与标准品的对比,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杂质以及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另一种常用的纯度检测方法是红外光谱法。
阿司匹林具有特定的红外吸收峰,通过对样品红外光谱的分析,可以与标准图谱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其纯度。
如果样品的红外光谱与标准图谱存在差异,就可能表明存在杂质。
而对于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容量分析法是经典的方法之一。
比如酸碱滴定法,利用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
首先将阿司匹林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碱溶液进行滴定,通过消耗碱溶液的体积来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此外,还有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常用于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在特定波长下具有一定的吸光度,通过测量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就可以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在进行纯度检测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样品的处理,要确保样品充分溶解并且不发生分解或变质。
其次,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和仪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准和验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阿司匹林的纯度和含量测定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7,9mL分别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取20L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
以浓度C(mg#mL-1)对峰面积A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n=5)C=225436A-3930,r=0.9995。
结果表明唑来膦酸在流动相中浓度在0.2~1.8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我们拟定的进样浓度为1.0mg/mL。
4.2进样精密度试验取唑来膦酸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重复进样五次,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结果峰面积的RSD为0.3%,表明唑来膦酸进样精密度良好。
4.3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进行回收率的测定。
精密称取唑来膦酸20011021批样品(含量99.04%)适量,加入对照品同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取20L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计算回收率。
结果唑来膦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39%,RSD=0.6%(n=5) 4.4重现性试验精密称取唑来膦酸20010821批样品适量(40,50,60mg 各三份)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依法进样测定,结果RSD为0.5%。
5样品的测定结果采用上述色谱条件,对6批唑来膦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杂质自身对照法计算1H-咪唑-1-乙酸的含量,供试品中杂质和均小于1%,结果表明,唑来膦酸原料样品具有较高的化学纯度。
结果见表1。
表1样品测定结果(%,n=6)Tab1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amples批号含量有关物质2001102199.040.362001110399.650.422001110999.400.672002012299.460.392002020499.060.542002021099.800.626讨论6.1含量分析方法的选择根据唑来膦酸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我们进行了以下方法学研究用于测定本品的含量。
阿司匹林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是如何工作的阿司匹林栓-阿司匹林-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范围:本方法接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栓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阿司匹林栓。
方法原理:供试品在40~50℃水浴上微温熔融,在不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精密称取适量,置5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与乙醇适量,在40~50℃水浴中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用乙醇稀释至刻度,置冰浴中冷却1小时,取出快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用乙醇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别,用紫外吸取检测器,于波长280nm处检测阿司匹林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 乙醇2. 甲醇3. 0.1%二乙胺水溶液4. 冰醋酸仪器设备: 1. 仪器1.1 高效液相色谱仪1.2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1.3 紫外吸取检测器2. 色谱条件2.1 流动相:甲醇 0.1%二乙胺水溶液冰醋酸=40 60 4,用磷酸调整pH值至3.3~3.42.2 检测波长:280nm2.3 柱温:室温试样制备: 1. 内标溶液的制备取咖啡因,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即得内标溶液。
2. 对比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比品约0.15g,置5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5mL,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对比品溶液。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5粒,精密称定,置小烧杯中,在40~50℃水浴上微温熔融,在不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5g),置5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5mL与乙醇适量,在40~50℃水浴中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用乙醇稀释至刻度,置冰浴中冷却1小时,取出快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0mL 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精准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精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简述阿司匹林及其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说明方法原理及特点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抗血栓等。
为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阿司匹林及其片剂的含量进行测定。
下面将介绍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原理和特点。
一、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1. 紫外吸收法:利用阿司匹林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其含量。
该方法准确、简单,常用于药物质量控制。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阿司匹林与色谱柱中的固定相相互作用,通过测定药物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来确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高效,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3. 比色法:使用化学试剂与阿司匹林反应后产生色素,根据色素的吸光度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的快速检测。
二、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和特点:1. 紫外吸收法的原理和特点:阿司匹林在紫外光下有明显的吸收峰,在波长为280 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峰。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对杂质的吸收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去除杂质的干扰。
2. HPLC的原理和特点:HPLC利用阿司匹林与色谱柱中固定相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药物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来确定其含量。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同时测定多种成分等优点。
但也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知识,并且分析过程较为繁琐。
3. 比色法的原理和特点:比色法是将阿司匹林与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根据产物的吸光度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的快速检测。
但该方法对试剂和反应条件的选择较为敏感,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总而言之,阿司匹林及其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吸收法、HPLC 和比色法等。
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阿司匹林肠溶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可用于抗血栓,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列入的品种。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大连依利特P23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UV230+紫外可见检测器;手动进样器;超声仪(型号KQ5200E,功率200W,频率40KHz);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0.0001g)。
1.2 试药:阿司匹林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113);阿司匹林肠溶片(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1210;石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037;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306072),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柱(250mm4.6mm,5m);流动相:甲醇∶0.5%乙酸溶液(37∶63);流速:0.8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7nm;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计不得少于3000。
2.2 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一定量阿司匹林对照品,置100ml 量瓶中,加1%醋酸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100gml-1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石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037)约0.03g,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取辅料制成空白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2.3 专属性实验:在2.1色谱条件下,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各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目录
I.引言
II.测定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
2.双极性液相色谱法
3.稀释碱性重量法
4.控制pH的免疫酶标记法
5.强化荧光法
6.半定量放射免疫分析法
7.放射免疫分析法
8.免疫沉淀法
9.免疫流式细胞仪
10.电视质谱
III.防止误差
IV.结论
I.引言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凝血药物,它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有效治疗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等血栓相关疾病,是目前应用较为广
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极强的抗凝血功能。
合理的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有
效改善血栓的症状,但是过量使用阿司匹林也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精确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至关重要。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测定阿
司匹林含量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双极性液相色谱法、稀释碱性重量法、控制pH的免疫酶标记法、强化荧光法、半定量放
射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沉淀法、免疫流式细胞仪、电视质
谱等。
本文就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II.测定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是目
前用于测定阿司匹林含量较为常见的方法。
现行版《中国药典》中阿司匹林制剂含量测定方法《中国药典》中阿司匹林制剂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非溶剂萃取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下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溶剂萃取滴定法非溶剂萃取滴定法是根据阿司匹林和碘化钾在氯仿中反应生成碘仿和氯化铯的性质,通过滴定法分析阿司匹林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1g阿司匹林制剂,粉碎并称定准确质量。
将其置于锥形瓶中。
2.加入50mL氯仿,并摇匀,使阿司匹林溶解。
3.加入几滴硬脂酸二十酯溶液,防止氯仿挥发。
4. 加入一定量的0.1mol/L碘化钾溶液,并用碘酊滴定至淡黄色为止。
记下滴定所需的溶液体积V15.重复上述步骤,用纯化水代替阿司匹林制剂进行滴定,得到滴定所需的溶液体积V26. 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阿司匹林的含量(mg/g)=(V1-V2)×0.346二、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阿司匹林制剂中阿司匹林的保持时间进行测定,根据保持时间与标准品的对照关系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适宜的色谱柱和流动相。
2.首先对色谱柱进行平衡,保证色谱柱完全脱离有机溶剂并处于稳态。
3.准备阿司匹林制剂溶液,经过适当稀释后,用注射器将样品注入色谱柱,进行进样。
4.通过流动相和柱温的调节,使样品在色谱柱内迅速分离。
5.仪器记录阿司匹林的保持时间,并与标准阿司匹林品进行对照。
6.根据阿司匹林的保持时间与标准品的对照关系,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以上就是《中国药典》中阿司匹林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介绍。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阿司匹林制剂的含量,并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取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保证阿司匹林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原理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具有镇痛、退烧、抗炎等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药物的含量对于药效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药物中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及相关方法。
首先,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进行的。
常用的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阿司匹林溶解在酸性介质中,然后用碱溶液滴定至中和终点,通过滴定液的用量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光度法则是利用阿司匹林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定吸光度来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通过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其次,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
在酸碱滴定法中,阿司匹林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终点时滴定液的用量与阿司匹林的含量成正比。
而光度法则是利用阿司匹林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比较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来计算出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通过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其原理是利用不同成分在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来进行定量分析。
最后,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分析。
不同的测定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对于准确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法要求操作,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的定量分析,主要包括酸碱滴定法、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原理进行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对于准确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对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有所帮助。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的分析方法,包括鉴别和含量测定。
2. 熟悉阿司匹林原料药及肠溶片的质量分析原理与操作。
3. 了解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质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1. 阿司匹林原料药2. 阿司匹林肠溶片3. 甲醇、乙醇、盐酸、硫酸等试剂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 高效液相色谱仪6. 其他实验器材四、实验方法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原理:阿司匹林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 步骤:1. 配制阿司匹林标准溶液;2. 配制样品溶液;3. 在510nm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原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阿司匹林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 步骤:1. 配制阿司匹林标准溶液;2. 配制样品溶液;3. 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4. 根据峰面积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3. 阿司匹林原料药与肠溶片的质量分析- 鉴别: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鉴别。
- 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含量测定。
- 特殊杂质检查: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特殊杂质检查,如游离水杨酸、重金属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2.0mg/mL,相关系数为0.999。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与阿司匹林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相同色谱条件下,阿司匹林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方法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也称为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非处方药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正确的阿司匹林含量可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方法和原理。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方法1.紫外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最常用方法。
该方法在特定波长下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吸光度,并使用标准曲线来计算其含量。
标准曲线通常以已知浓度的阿司匹林溶液制备。
该方法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快速和准确。
但是,该方法对样品的制备要求高,且有一定的干扰影响。
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也称为HPLC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分离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测量阿司匹林成分的相对含量。
HPLC法具有高速、准确、精确和可重复性强的优点,但是需要专业实验技能和复杂的设备。
3.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基于颜色反应的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分解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梅威氏试剂反应,颜色会发生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微量和痕量阿司匹林含量,但是准确度和精度较低。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基于化学反应和物理原理。
1.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使用的原理是阿司匹林分子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通过比较标准和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来计算其含量。
阿司匹林在波长为240 nm处,有一个最大吸光度。
该波长下,阿司匹林的分子能够吸收波长为240 nm的紫外线,使分光光度计读数增加。
2.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利用分子分离原理,通过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测量阿司匹林成分的相对含量。
通过调整柱温、流速和移动相成分,从而实现对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3.比色法该方法利用阿司匹林与梅威氏试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明显的带紫色的复合物。
该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具有最大的吸光度,通过比较标准和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总结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是保证阿司匹林药效和安全性的必要步骤。
第1篇实验名称: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药物分析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基本操作。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的分子式为C9H8O4,结构中含有酯键,可被酸催化水解。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阿司匹林含量,以乙腈为流动相,通过检测其紫外吸收峰(λ=280nm)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1. 阿司匹林片剂(标示量:100mg/片)2. 乙腈(色谱纯)3.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4. 超纯水5. 高效液相色谱仪6. 色谱柱(C18,4.6×250mm,5μm)7. 电子天平8. 移液器9. 烧杯10. 容量瓶11. 试管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阿司匹林片剂约50mg,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磷酸二氢钾溶液,室温下搅拌使阿司匹林溶解。
- 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2. 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 检测波长:280nm- 柱温:室温- 流速:1.0ml/min3. 样品分析:- 吸取上述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 记录色谱图,根据阿司匹林峰面积计算其含量。
实验结果:1. 阿司匹林峰面积:5.21×10^42. 标准曲线:y=1.18×10^5x+1.25×10^4(R²=0.999)3. 阿司匹林含量:100.2mg/片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流动相的流速和柱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3.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确保阿司匹林完全溶解,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与标示量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掌握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
实验四阿司匹林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要求]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条件;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3、了解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水杨酸的方法。
[基本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急剧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
在经典的液体柱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
这种柱色谱技术称做高效液相色谱法。
它可用来作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即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应用非常广泛。
据估计,世界上几百万种化合物中除20%宜用气相色谱(GC) 分离分析外,其余80%的化合物,包括大(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都可以用不同模式的HPLC ( 正相HPLC、反相HPLC、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体积排除色谱、亲合色谱等等) 进行分离分析。
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分离效能高由于新型高效微粒固体相填料的使用,液相色谱填充柱的柱效可达5000~30000块/m理论塔板数,远远高于气相色谱填充柱的1000块/m 理论塔板数的柱效;
(2)选择性高由于液相色谱具有高柱效,并且流动相可以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的选择性,因此高效液相色谱不仅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还可以分析在性质上极为相似的旋光异构体;
(3)检测灵敏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的检测器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9g,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2g;
(4)分析速度快由于高压泵的使用,相对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其分析时间大大缩短。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系统的主要部件: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和数据处理装置(色谱工作站):
(1) 输液系统输液系统要为HPLC仪器提供流量恒定、准确、无脉冲的流动相,流量的精度和长期的重复性要好,同时还要提供精度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多元溶剂梯度。
流量的范围要宽,既能满足微柱(内径l~2mm)分析,也能满足常规柱(内径4mm)分析,甚至还可满足半制备柱(内径10mm) 的需求。
目前HPLC常用的是双泵头往复式柱塞泵,流速范围一般为0.001-10 ml/min 。
(2) 色谱柱色谱柱通常为不锈钢柱,内装各种填充剂。
常用的填料为硅胶,
可用于反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
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即ODS柱,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
(3) 检测器检测器用于连续检测色谱柱流出的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要求其灵敏度高、噪音小、基线稳定、响应值的线性范围宽等。
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技术,进一步扩大了HPLC的应用。
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 UVD )、示差折光检测器( RID)、电化学检测器( ECD)、荧光检测器等。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为常用的解热抗炎药,并被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
市售的阿司匹林泡腾片的成分主要为乙酰水杨酸,辅料有玉米淀粉、碳酸钙、胶体二氧化硅、糖精钠、香精等。
由于乙酰水杨酸很容易降解为水杨酸,药物中水杨酸含量测定常被用于阿司匹林药物的质量检测。
用液相色谱法可以很好地分离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含量可以用外标法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
[仪器与试剂]:
1.戴安高效液相色谱仪
固定相:C18键和多孔硅胶小球,自动进样器,津腾过滤装置,变色龙色谱工作站
2.试剂
双蒸水,甲醇(色谱纯),阿司匹林泡腾片(乙酰水杨酸,成品药),乙酰水杨酸(分析纯),冰醋酸
[操作步骤]
1、仪器的准备工作
A、泵①确保流动相的充足,一般应在所预计的消耗量之上加150ml,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②流动相要新鲜,一般情况下一次制得的纯水应在连续的24小时内用完,未用完应弃掉。
B、溶剂管道
仪器开机前,更换流动相后,管路中会有一些气体,而这些气体会对柱、泵及检测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求开机时每次都要对管路进行脱气。
C、自动进样器
当连续使用中需要更换样品类型或流动相粘度较大时,应每次进样完成后进行洗针。
D、柱温箱
柱温箱应在打开电源且柱连接好后,及时设置为方法要求的温度。
E、检测器
为减少灯能量浪费,检测器应在样品准备好完成后或基本完成时,且仪器系
统按要求流动相及流速平衡至少30分钟以上后再打开,在完成自检20分钟以后方可开始样品的分析。
2、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乙酰水杨酸标准品0.1g,精确称量,置于10mL量瓶中,加0.6%冰醋酸的甲醇水溶液强烈振摇使溶解,并用0.6%冰醋酸的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然后分别取30µL,50µL,100µL, 150µL, 200µL于5mL量瓶中,用0.6%冰醋酸的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有机相滤膜(孔径:0.45μm)滤过,将适量的滤液放入样品瓶中待测。
3、阿司匹林溶液的配制
取阿司匹林泡腾片10片,精密称定,充分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置10mL量瓶中,加0.6%冰醋酸的甲醇水溶液强烈振摇使溶解,并用0.6%冰醋酸的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有机相滤膜(孔径:0.45μm)滤过,将适量的滤液放入样品瓶中待测。
4、色谱条件的选择
固定相:硅胶-C18
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0/30/0.6,流量:0.5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
5、样品的测定
自动进样器会精密量取样品滤液1μl,注射到管路系统中,同时开始计时并记录色谱图,色谱工作站会保存并处理所得的色谱数据。
6、实验结束
按操作流程关闭仪器,整理打扫试验台。
[数据处理]
1、根据标准品色谱图的数据,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2、根据色谱图的数据,分析样品峰的归属并利用标准曲线法计算相应的百分含
量。
[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应按照戴安液相色谱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不同的色谱仪器在
操作指令上会有所不同;
2、试验所用到流动相必须用微孔滤膜进行过滤,样品进样前同样需要过滤;
3、试验结束后,要充分的冲洗色谱柱。
[思考题]
1、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组成有那几部分?
2、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