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蒙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精编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9.84 KB
- 文档页数:12
临床免疫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作为提供诊断,预防治疗疾病信息,为评估个体健康水平对源自人体物质进行免疫学,血液学,血清学或相关方面检查的机构,其质量保证应是其核心工作之一,临床免疫学实验室的质量保证,贯穿于临床免疫检验整个过程,涵盖实验室内外进行的涉及临床监测的所有活动,包括从开出化验单到发出检验结果的实验工作的所有步骤,大致分为检测前操作,检测中控制和检测后分析三个环节,检测前操作始于临床医生的要求,包括检查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样品在实验室内部或实验室之间的传送,检测中控制既传统的实验室内测定,指样品的接收,检测仪器与试剂的选择,实验环境,工作条件,质控方法,人员配制及项目测定;检测后分析是指分析后阶段,包括对结果的系统性审查,将其格式化,对结果的解释做出报告,以及对检测样品的储存.一:样本的接受、收集和处理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验前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样品的质量控制.用于免疫检验的临床标本最为常用的血清(血浆),使用其测定的标志物一般是有传染性病原体的抗原和抗体、肿瘤标志物、激素、特种蛋白、细胞因子和治疗药物等,有时由于特定的检测目的,也用唾液、脑脊液、尿液和粪便等标本.这些用于免疫检验的临床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最终测定质量,因此样品质量控制是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样品质控包括:1.病人准备根据医生的要求,病人是否为检验做好准备,例如禁食;是否摄取干扰检验的药物,如激素、某些蛋白制剂等.2:标本收集根据检测的项目,要注意标本搜集是否按规定时间,标签与标本是否相符,使用抗凝剂是否正确,分离血清时有无溶血及浑浊.在用于激素和治疗药物测定的标本的收集,收集时间甚至体位都有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用于传染性病原体的抗原和抗体、肿瘤标志物、特种蛋白等检测的血清标本的收集则没有时间和体位方面的影响.3.标本处理采集后的标本要及时运送、正确接收、分离和储存.由于标本中某些激素、药物稳定性差,在长时间搁置或长距离运送后降解,影响测定结果,因此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实验室人员收到标本时应注意核对标本标签与申请单标签是否一致,标本是否符合项目要求,量是否足够;最好进行唯一的编号,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用一个标本检测多个项目,最好离心后,重新分配样品,并做好标示,以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离心要充分,血清或血浆要清亮,注意避免严重溶血.二:临床免疫学检验室内质控的内容(一)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质量手册的编写及执行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质量手册是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质量保证的纲领性文件,是符合各自实验室要求的质量手册,包括质量方针、组织结构、人员培训制度、试剂采购制度、仪器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制度、实验室环境要求,还要建立必要的内外部的质量上审核制度.(二)实验室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临床实验室开展免疫学试验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区内无磁场、无噪音,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并具备应有的安全消毒及保护措施,应进行良好保养:(1)贵重仪器应有操作卡,使用登记.(2)做好仪器应有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查技术参数,定期进行校准.(3)免疫仪器使用时均应有质控物,以检查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4)免疫仪器严格执行预防系性维护制度,仪器超过允许误差范围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检修.(三)试剂的选择、接收、储存及校验(四)实验室操作的标准化及流程三:检测原理、方法与步骤酶联免役吸附剂测定(ELISA)是1971年有瑞典学者Engrll和Perlmann首先建立的一种运用酶标免役技术进行液体标本中微量的物质测定的试验方法,是医学免役检验中最常用的固相异相酶免役测定.该测定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酶标试剂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原理(1)将Ag或Ab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并保持其活性,形成固相Ag或固相Ab,(2)将Ag或AB与酶交联成酶标AG或酶标AB;(3)使受检标本,酶标AG或AB以不同步骤与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AG或AB起反应应,形成固相化的酶标AG或AB免役复合物,反应终止,经洗涤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酶标免役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固相化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量成一定比例,加入酶反应底物后被催化生成的有色物量与受检物质量直接相关,根据颜色深浅即可对样品中待测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方法与步骤(一)经典ELISA方法1:双抗体夹心法(旧称三明治法或直接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但仅适用于两价或两价以上抗原的检测,而不使用于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的测定. 其测定步骤是将已知特异性抗体包被与固相载体上,形成固相抗体,加入含待测相应抗原的样品,经温育使之与固相抗体结合,洗涤,除去无关物质;再加上酶标记的另一特异性抗体,使酶标抗体与结合在固相上的抗原结合,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酶标抗体;然后加入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反应颜色的深浅与标本中待测抗原的量成正比,通过目测定性或通过酶标仪测量光密度值进行绝对或相对定量.2:间接法主用于检测未知抗体(IgG)可用于多种抗体测定.3:双抗原夹心法主要用于检测未知抗体,但不局限于IgG型,可用于更广泛抗体的测定. 其步骤是用已知特异性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原,加入含待测相应抗体的样品,经温育使之与固相抗原结合,洗涤,除去无关物质;在加入酶标相应抗原,使酶标抗原与结合在固相上的待测抗体特异性结合,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酶标抗原;然后加入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反应颜色的深浅与标本中待测抗体的量成正比,避免了间接法易受标本中多种物质干扰而产生假阳性反应的缺点.4:竟争法5:反向间接法四:质控品的应用方法质控品是指含量已知的处于实际标本相同基质中的特性明确的物质,这种物质通常与其他杂质混在一起,一般分为质控血清盘,室内质控品,室间质评三类.(1)基质对测定结果应无明显反映.(2)室内质控品应保持稳定.(3)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对已知的HIV HCV HBV 等必须做灭活处理.(4)靶值或预期结果已经确定.(5)应有足够多的同一批号质控品,减少误差.五:仪器的使用与维修(1)贵重仪器应有操作卡,使用登记.(2)做好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查技术参数,定期进行校准.(3)免疫仪器使用时均有质控物,以检查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4)免疫仪器严格执行预防性维护制度,仪器超过允许误差范围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检修.六: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1)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2)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口罩,手套.(3)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免疫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总2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XXXXXX医院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 SOP)责任部门: 免疫室文件编号: XXXX-JYK-MY-XM版本/修订号: B/1 ,共 25 页编写者: XXX XXX XXX审核者: XXX批准者:批准日期: 2012年09月27日实施日期: 2012年10月01日科主任: XXX目录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诊断操作规程 (1)2.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2)3. 乙肝病毒e抗原诊断操作规程 (3)4. 乙肝病毒e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4)5.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5)6.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6)7.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7)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规程 (9)9. 抗双链DNA检测程序 (11)10.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12)四联检测规程 (13)12. EB病毒抗体检测程序 (14)13.可提取性核抗体原自身抗体操作规程 (15)14.抗精子抗体检测规程 (17)15.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规程 (18)抗体检测规程 (19)17.结核分支杆菌抗诊断试剂 (20)18.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22)19.流行性出血热IGM (24)20.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 (2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诊断操作规程一、操作步骤:1、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至室温中平衡30分钟后使用。
2、将标本对应微孔按顺序编号。
3、每孔加入待测标本50微升,设阴、阳性对照各两孔,每孔加入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各1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
4、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滴,(空白对照孔除外)充分混匀,封板,置37度孵育30分钟。
5、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秒,甩干,重复5次后拍干。
洗板机洗板:选择洗涤5次程序后拍干。
6、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1滴,充分混匀,封板,置37度孵育15分钟。
1、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缩写抗HEV-IgG)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肝炎标志物检查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也可采集血浆,用肝素、EDTA或枸橼酸盐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检测结果可能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置1-2h后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避免溶血。
离心必须达到4000rpm 15min,离心后的血清中不能含有颗粒物和微量纤维蛋白。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7d,在-20℃最多可保存4周。
避免反复冻融。
不可使用热灭活的标本。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d。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
3.方法原理本实验采用合成多肽抗原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测标本,当待测标本中有抗HEV-IgG抗体时,该抗体即与合成多肽结合,再加入抗人IgG-HRP与抗HEV-IgG结合,加入TMB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反之则无显色反应。
4.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试剂盒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96人份)。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标准操作程序1.检测信息2.检测原理如果标本阳性,在第一次温育时,已稀释血清中的特异性IgG、IgA和IgM抗体与固定在载片上生物薄片中的HEP-2细胞和灵长类肝脏反应;在第二步,这些抗体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反应,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特异性的荧光模型。
3.样本要求3.1病人准备事项3.2样本类型及处理方法4.试剂注意事项:开启所有试剂(包括校准品、标准品)需注明日期及签名。
每个试剂容器都需贴上写有以下内容的标签:启用日期、截至日期。
开启时应检查试剂是否变色,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细菌生长迹象、浊度、沉淀反应等,这些表示已经变质或超过保质期。
5.仪器设备备注:“溯源方式”栏填写送较、自校、送检、自检、比对等。
6.质量控制6.1 质控方法:阳性和阴性对照为实验可靠性的内部对照,每次实验都必须做。
6.2 质控周期:阳性、阴性对照为实验可靠性的内部对照,每次实验都必须做。
阳性对照荧光滴度允许上下波动一个级别,荧光滴度波动超过一个级别,则为失控。
6.3 变异系数:本专业组不涉及此内容。
6.4 分析方法:与标本同样检测。
6.5失控处理:6.5.1失控原因分析:失控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样本稀释比率错误,荧光素加错,受强光照射引起荧光粹灭等。
6.5.2 任何因素引起的失控都必须重新检测标本。
6.5.3 失控情况处理:操作者在测定质控时,如发现失控,上报专业组主管(组长),并协助专业组主管(组长)一同分析处理,记录失控及处理情况。
7.校准品/标准品本专业组不涉及此内容8.操作步骤8.1准备工作:为防止载片表面发生冷凝而破坏基质,只有当平衡至室温后,方可打开包装袋。
用记号笔作上标记,不要触及生物薄片。
打开保护袋后,载片须在15分钟内进行温育。
不要用外包装袋破损的载片。
8.2标本稀释:用PBS-吐温缓冲液1:100稀释,取10.1μL血清用1.0mLPBS-吐温缓冲液稀释混匀。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6期调查分析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6002作者简介:秦妍妍(1982-),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副主任检验师,博士。
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通讯作者:杨延敏,E -mail :yanminyang@.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等一些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自身抗体是AID 的重要标志,每种AID 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高效价自身抗体也是临床确诊该病的重要指标。
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AID 、判断疾病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
自身抗体先于临床症状出现前若干年就已经出现在患者血清中[3],这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提高预后及生存质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抗核抗体(ANA )作为自身抗体最主要的一个成员,是一个很好的筛查项目,在大多数确诊的AID 患者中都能检测到高滴度的ANA [4],因此ANA 在AID 检测中一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对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进行ANA 谱检测的10772例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了解ANA 谱筛查检测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和住院部进行ANA 谱检测的107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患者6041例,年龄10~104岁,中位数61(50,73)岁;男性患者4731例,年龄15~101岁,中位数63(54,74)岁。
排除重复送检的患者标本。
所有标本均为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并经过了离心、分离处理,得到血清。
1.2方法采用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试剂盒(欧蒙免疫印迹法)及欧蒙全自动免疫印迹仪EUROBlotOne 进行检测。
可检测抗nRNP/Sm 抗体、抗Sm 抗体、抗SSA 抗体、抗Ro-5210772例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秦妍妍,杨延敏*(北京丰台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0)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 )谱检测结果及筛查的意义。
抗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目的保证抗球蛋白试验符合要求。
2.检验方法本试验包括“直接抗球蛋白”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2.1直接抗球蛋白试验2.1.1 原理患者体内若有与红细胞抗原不相合的不完全抗体存在,可与红细胞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但因不完全抗体分子量小,不能有效地连接红细胞,仅使红细胞处于致敏状态。
加入抗球蛋白血清,与红细胞上吸附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在致敏红细胞之间搭桥,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这种直接检测体内被抗体或(和)补体致敏红细胞的试验称之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主要用于检查受检红细胞是否在体内已被抗体或者补体致敏,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药物诱导溶血性贫血等检查。
2.1.2.标本EDTA抗凝的静脉血2.0ml。
2.1.3.试剂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抗IgG、抗C3d;2.1.4.器材离心机、小试管、刻度吸管或加样器(50~200µl)、37℃水浴箱等。
2.1.5.操作步骤2.1.5.1.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抗IgG、抗C3d试剂各1滴,然后再加1滴受检者三洗后的2-3%红细胞悬液,混匀。
2.1.5.2. 各反应管以3000r/min离心10秒,持一定的角度轻轻地摇动试管直到松动所有细胞。
先用肉眼观察管底红细胞的凝集,再用低倍镜观察。
2.1.5.3.对照:用IgG致敏细胞(抗D血清加Rh阳性细胞,37℃水浴30分钟,洗3次配成3%红细胞盐水悬液)作为多抗及单抗IgG的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用正常人AB型血清与正常人“O”型红细胞反应。
2.1.6.结果判断先观察阴性和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无凝集,阳性对照管出现+++~++++凝集,说明检测管结果可信。
如被检测管凝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不凝集者为阴性。
如实验结果阴性要加试剂对照细胞检查,对照阴性实验结果可靠。
2.1.7.注意事项2.1.7.1.标本采取后应立即进行试验,延迟试验或中途停止可使抗体从细胞中丢失。
自身抗体临床应用手册-欧蒙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健康个体的正常免疫调节功能会将自身耐受和自身免疫协调在一个相辅相成的合理水平上。
当某种原因使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时,会导致相应的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这种病理状态就称为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
自身免疫病的特点1 患者血液中可以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免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2 患者组织器官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并且损伤的范围与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抗原分布相对应。
3 用相同抗原在某些实验动物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并能通过自身抗体或相应致敏淋巴细胞使疾病在同系动物间转移。
上述三个特点是自身免疫的三个基本特征,也是确定自身免疫病的三个基本条件。
除此以外,目前所认识的自身免疫病往往还具有以下特点:4 多数病因不明,常呈自发性或特发性,有些与病毒感染或服用某类药物有关。
5 病程一般较长,多呈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的过程,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自身免疫应答呈平行关系。
6 有遗传倾向,但多非单一基因作用的结果;HLA基因在某些自身免疫病中有肯定的作用。
7 发病的性别和年龄倾向为女性多于男性,老人多于青少年。
8 多数患者血清中可查到抗核抗体。
9 易伴发免疫缺陷病或恶性肿瘤。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目前自身免疫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按照不同方法来进行分类。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按发病部位的解剖系统进行分类,例如可分为结缔组织病、消化系统病和内分泌疾病等。
2按病变组织的涉及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两大类。
常见自身免疫病分类类别病名自身抗原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胞核成分(DNA,DNP,PNP,Sm)干燥综合症细胞核(SS-A,SS-B)唾液腺管胞浆线粒体,微粒体红细胞,血小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细胞核(RNP)器官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球蛋白、微粒体Graves病甲状腺细胞表面THS受体Addison病肾上腺皮质细胞幼年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萎缩性胃炎胃壁细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上皮细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小管细胞、线粒体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免疫病常见的检测项目附一、各种自身免疫病相关自身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靶抗原阳性率(%)dsDNA标志性抗体30-90 Sm标志性抗体5-30 核糖体P蛋白标志性抗体5-15 核小体标志性抗体50-95 PCNA 3 ssDNA 70-95 组蛋白40-80 U1-Nrnp 15-40 SS-A 20-60 SS-B 10-20 Ku 5-10 心磷脂、β2-GP1 20-40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靶抗原阳性率(%)组蛋白95 ssDNA 80 dsDNA 不清楚新生儿红斑狼疮靶抗原阳性率(%)SS-A 10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靶抗原阳性率(%)U1-nRNP 95-100 ssDNA 20-50弥散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靶抗原阳性率(%)ssDNA 30-60 原纤维蛋白(U3-nRNP)标志性抗体5-10 PM-Scl标志性抗体 3 Scl-70标志性抗体25-75 RNA多聚酶Ⅰ标志性抗体 4 7-2-RNP(To)标志性抗体少见核仁形成区(NOP-90)标志性抗体少见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靶抗原阳性率(%)着丝点80-95原发性干燥综合症(SS)靶抗原阳性率(%)SS-A(60kDa)40-95 SS-B 40-95 ssDNA 30-60 RANA 70 唾液腺排出道40-60 类风湿因子60-80多肌炎和皮肌炎靶抗原阳性率(%)PM-Scl 8 Jo-1标志性抗体25-35 Mi-2标志性抗体 5 Ku(重叠综合症)30-55 ssDNA 40-50 PL-7、PL-12标志性抗体3-4 SRP标志性抗体少见肺出血-肾炎综合症靶抗原阳性率(%)GBM标志性抗体60-80 MPO 30 ANA 不清楚天疱疮相关疾病靶抗原(%)寻常性天疱疮棘细胞桥粒(90)大疱性类天疱疮表皮基底膜(60-70)类风湿性关节炎靶抗原阳性率(%)组蛋白少见ssDNA 40-50类风湿因子65-90 丝集蛋白(角蛋白)标志性抗体50 环瓜氨酸肽(CCP)标志性抗体80 核周因子标志性抗体49-91 Sa 6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靶抗原阳性率(%)AMA M2标志性抗体85-95 AMA M4标志性抗体可达55 AMA M8 可达55 AMA M9标志性抗体35-85 核点30 板层素 2 gp210 30自身免疫性肝炎靶抗原阳性率(%)肌动蛋白40-90 ANA 30-40 LKM-1标志性抗体7 SLA/LP标志性抗体10-30 LC-1标志性抗体?肝细胞膜抗原(LMA)可达35 肝特异性蛋白(LPS)<10 AMA M2 5-20 AMA M9 10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80-90 pANCA 未知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靶抗原阳性率(%)pANCA(xANCA) 70-80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恶性贫血靶抗原阳性率(%)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壁细胞(PCA)60 90内因子(IF)标志性抗体50磷脂综合症靶抗原阳性率(%)磷脂(心磷脂等)标志性抗体86 β2糖蛋白1标志性抗体54 狼疮抗凝物(LA)标志性抗体75 磷脂酰丝氨酸38不孕不育靶抗原阳性率(%)卵巢抗原20-60 精子10 心磷脂20 睾丸间质细胞不清楚胎盘抗原不清楚透明带不清楚子宫内膜不清楚重症肌无力靶抗原阳性率(%)横纹肌50-60 乙酰胆碱受体50-60 ANA >50 甲状腺不详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靶抗原阳性率(%)谷氨酸脱羧酶(GAD)70-90 络氨酸磷酸酶(IA-2)60-70 胰岛素50 胰岛细胞(IC)74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靶抗原阳性率(%)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病甲状腺微粒体(TPO)90-100 50-60甲状腺球蛋白(TG)90-100 50-60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90-100麸质敏感性肠病靶抗原阳性率(%)肌内膜标志性抗体90-100 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t-TG)90-100 麦胶蛋白80-100慢性炎症性肠病(CIBD)靶抗原阳性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小肠杯状细胞28 0pANCA 76 7胰外分泌腺细胞及排出道 2 39酿酒酵母 4 70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疾病特异性靶抗原(%)多源性运动神经病变GM1(>50) Guillain-Barre综合症GM1、GD1a、GT1b(10-15)Miller-Fisher综合症GQ1b(90)副瘤性神经系统综合症靶抗原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肿瘤Hu 亚急性感觉神经病和脑脊髓炎SCLC、乳腺癌、卵巢癌、何杰金淋巴瘤等Ri 大脑和脑干病变乳腺癌、SCLC、膀胱癌Yo 小脑病变卵巢癌、乳腺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多腺体内分泌病相关疾病相关自身抗体恶性贫血抗胃壁细胞抗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抗甲状腺(TPO、TG)抗体Addison’s病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性腺发育不全抗睾丸间质细胞抗体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抗卵巢抗原抗体附二、常见英文缩略词英中对照。
欧蒙抗核抗体谱I g 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抗核抗体谱(IgG)检测,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检验科免疫组工作人员。
3.试剂规格名称与组成型号名称:ANA 谱 1靶抗原:nRNP/Sm,Sm,SS-A,Ro-52,SS-B,Scl-70,Jo-1,CENP B,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 P 蛋白类型:IgG基质:抗原包被的检测膜条规格:16×01(16)4.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 nRNP、Sm、SS-A(天然 SS-A 和 Ro-52)、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 蛋白和 AMA M2 共 14 种不同抗原 IgG 类抗体。
5.适应症:夏普综合征(MCT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 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6.临床意义:抗核抗体识别是各种细胞核组分(细胞核的生化成份)[1,2],包含核酸、细胞核蛋白及核糖蛋白。
可特征性地出现于许多疾病中,尤其是风湿性疾病[3,4,5]。
在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中,这些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在 20%到 100%之间,以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最低,在 20%至40%之间。
因此,ANA 鉴别诊断在对个别风湿疾病的确认十分必要,而且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一步诊断也很有价值。
[3,6,7,8,9,10,11]风湿疾病—夏普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硬皮病,SSc)[1, 23],—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CREST 综合征) [28]—多肌炎/皮肌炎[12,15]—类风湿性关节炎[5]7.主要组成成分:8.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C保存,不要冷冻。
未开封前,除非特别说明,试剂盒自生产日起可稳定 18 个月。
稀释后的酶结合物和清洗缓冲液需在一个工作日内用完。
9.样本要求样本:人血清或 EDTA 、肝素或柠檬酸盐抗凝的血浆。
稳定性:待检患者样本于 2-8°C 可稳定 14 天,稀释后的样本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检测。
样本稀释:患者样本用样本缓冲液 1:101 稀释,如可取 15ul 血清用 1.5ml 样本缓冲液稀释并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
不可用加样器混匀。
6. 底物液NBT/BCIP (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3-吲 哚-磷酸盐),直接使用1×30ml 4×30mlSUBSTRATE7. 温育盘2x8 槽 ---8. 产品说明书1 份1 份LOT 试剂批号 储存温度IVD 体外检测 未开封可稳定至10.检验方法10.1试剂的准备和稳定性注意:使用前所有试剂均必须于室温(18-25°C)平衡 30 分钟。
从第一次使用起,试剂盒如保存在 2-8°C,并且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可稳定至所标示的有效期。
- 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直接使用。
为防止膜条发生冷凝,只有当膜条平衡到室温后才可打开包装。
取出膜条后应立即密封好原包装并将其保存于 2-8°C。
- 阳性对照:100 倍浓缩。
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所需阳性对照,用样本缓冲液 1:101 稀释如:15ul 阳性对照用 1.5ml 样本缓冲液稀释并充分混匀。
已稀释的阳性对照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酶结合物:10 倍浓缩。
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所需酶结合物,并用样本缓冲液 1:10 稀释。
如需温育一条检测膜条,用 1.35 ml 样本缓冲液稀释 0.15 ml 酶结合物。
已稀释的酶结合物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样本缓冲液:直接使用。
- 清洗缓冲液:10 倍浓缩。
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需要量用蒸馏水 1:10 稀释。
如需温育一条膜条,用 9ml 蒸馏水稀释 1ml 浓缩缓冲液。
稀释后的缓冲液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底物液:直接使用,对光敏感,使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
10.2操作流程预处理:取出所需的膜条,将其放入温育槽内。
膜条上有编号的一面朝上。
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ml 样本缓冲液,于室温在摇摆摇床上温育 5 分钟后,吸去温育槽中的液体。
血清温育第一次: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 ml 已稀释的血清样本,在摇摆摇床上室温(18°C-25°C)温育 30 分钟。
清洗: 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 1.5ml 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 3 次,每次 5 分钟。
酶结合物温育第二次:在温育槽中加入 1.5ml 已稀释的酶结合物(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 IgG),于摇摆摇床上室温温育 30 分钟。
清洗: 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 1.5ml 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 3 次,每次 5 分钟。
底物温育第三次: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ml 底物液,于摇摆摇床上室温(18°C-25°C)温育 10分钟。
终止: 吸去槽内液体,用蒸馏水清洗膜条 3 次,每次 1 分钟。
结果判断: 将检测膜条放置在结果判定模板中,风干后判断结果。
在欧蒙印迹法自动操作仪(EUROBlotMaster)中使用该产品时,请选择方法列表中的Euro01AAb EL30。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实验操作11.参考范围:检测 50 例健康献血员血清的中 ANA 谱水平,结果显示:所有献血员均为阴性。
12:检测结果的解释方法:对已温育的检测膜条,我们推荐使用 EUROLineScan 软件评价结果。
采用去离子水或者蒸馏水终止反应后,用镊子将检测膜条放在绿色纸的粘性塑料膜上。
当膜条还是湿的时候,可以调整位置。
当把膜条置于结果判定模板中的塑料膜上,并与标志对齐,用力按压,膜条完全干后将粘附于塑料膜上。
干透后的检测膜条,可用台式扫描仪(EUROIMMUN AG) 扫描,并采用 EUROLineScan 软件评价结果。
关于 EUROLineScan 程序的相关信息,请参照 EUROLineScan 使用手册(EUROIMMUN AG)。
该检测膜条相应的Test 代码是 Ana3b。
如果您需要进行目测,可以从欧蒙公司订购结果判定模板(订货号:ZD 1590-0101-3G)。
检测膜条上有一条质控带,如果质控带出现强的颜色反应说明实验操作正确。
膜条包被抗原的位置上出现的白色条带应判为阴性。
抗原及其在检测膜条上的位置:DL 1590-3G 欧蒙印迹法检测膜条包被有如下抗原:根据抗原带着色的深浅,可将结果分为阴性、可疑和阳性。
果的可靠性,排除假阳性反应;另一方面,欧蒙 HEp-2 细胞,特别是 HEp-2 细胞与灵长类肝冰冻组织切片的生物薄片马赛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检测抗核抗体的范围非常广,而欧蒙印迹法检测膜条上的抗原种类非常有限,只能检测有限的抗体。
13.产品性能指标13.1定标:检测膜条上各种抗原的反应性已用疾病控制中心(美国亚特兰大)提供的人参考血清这些 CDC 血清的特异性已用免疫荧光模型(基质:HEp-2 细胞和灵长类肝脏)、双向免疫扩散或对流免疫电泳的结果进行验证,这些血清不是单一特异性的。
13.2检测范围:欧蒙印迹法为定性检测方法,没有检测范围,样本稀释度为 1:101。
13.3交叉反应:高质量抗原(抗原和抗原的来源)确保了检测系统的高特异性。
本欧蒙印迹法检测试剂可特异检测IgG 类抗nRNP/Sm 、Sm 、SS-A 、Ro-52 、SS-B 、PM-Scl 、Jo-1 、CENP B 、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AMA M2抗体,未发现与其它自身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
13.4干扰:血红蛋白浓度小于 5 mg/ml 的溶血、甘油三脂浓度小于 20mg/ml 的脂血和胆红素浓度小于0.4ml/ml 的黄疸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
13.5批内和批间差异:通过比较同一样本在相同时间内多次检测结果的差异来研究批内差异;批批差异为用不同批号产品对同一样本进行检测所得的差异。
每一次实验,抗原带着色的深浅都在额定范围内。
该欧蒙印迹法试剂具有很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
14.注意事项14.1警示:(1) 本检测试剂仅用于体外诊断。
(2) 质控血清的 HBsAg、抗 HCV、HIV-1 和 HIV-2 抗体均为阴性。
但是,试剂盒中所有组分都应视作潜在的传染源小心处理。
其中部分试剂(缓冲液、底物液)有毒性,应避免接触皮肤。
14.2废物处理:患者样本、质控血清和温育过的检测膜条应视作传染源处理,其它试剂如果没有特殊规定不需单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