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眼眶骨折病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74 MB
- 文档页数:24
[轻松学习]“眼眶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眼眶骨折临床资料例1(图1A、B),男,45岁,左侧眼部拳击伤1周,左眼球活动轻度障碍。
例2(图2A-D),男,25岁,斗殴时左侧眼部棍棒击伤1d。
图1A图1B图2A图2B图2C图2D影像学报告描述例1:CT平扫(图1A、B)见左侧眶后下壁骨质缺损(白箭),眶内软组织向下疝入上颌窦内,呈“泪滴征”,下直肌增粗、下移并部分嵌顿(白箭头)。
例2:CT平扫(图2A-C)见左侧眼眶内壁凹陷性骨折(白箭),内直肌肿胀(白箭头),同时左侧眼眶外壁及邻近蝶骨大翼多发线状骨折(黑箭)。
VR图像(图2D)直观显示左侧眼眶整体骨折情况以及上壁骨折(白箭)。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例1:均为左侧眼眶后下壁爆裂骨折伴下直肌部分嵌顿。
例2:均为左侧眼眶复合型骨折。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眼眶骨折在眼眶外伤中常见。
根据外力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眼眶爆裂骨折(blow-out fracture of the orbit)、眼眶直接骨折(direct fracture of the orbit)和眼眶复合型骨折(combined fracture of the orbit)。
①眼眶爆裂骨折指外力作用于眼部使眼眶内压力骤然增高导致眶壁薄弱部发生骨折而眶缘无骨折,即骨折不是外力直接作用而是外力经过眼眶内容物的传导间接作用于眶壁所致,常发生于眶内壁及下壁;②眼眶直接骨折指外力直接作用而发生的骨折,多见于眶缘,亦可见于眶壁,发生于内、下壁者必须兼有眼眶前缘的骨折;③眼眶复合型骨折指上述两种骨折同时存在。
眼眶骨折发生时常伴有邻近眼外肌的损伤和不同程度眶内容物脱出。
引起骨折的原因多而复杂,有些骨折如车祸、砸伤、撞伤及刀砍伤等,临床容易及时诊治;而另外一些外伤,如拳击伤、踢伤及某些体育活动等,临床上常忽视存在骨折的可能性,严重者可导致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因此,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法和预后很重要,对法医学鉴定也有重要意义。
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眼眶内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工伤类型。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小明是一名从事建筑工程的工人,在施工现场负责一项高空作业任务。
某天,在进行高空搬运工作时,不慎将一块重物掉落,砸到了他的脸部。
小明当即感到剧痛,并迅速被同事送到附近的医院急诊科就诊。
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小明被确诊为眼眶内壁骨折。
医生告诉他,眼眶是眼球和周围组织的保护性外壳,骨折会使眼球受到更大的压力和冲击,造成视力受损、眼球移位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进一步损害,医生建议小明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随后,小明进入手术室,由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手术。
手术中,医生使用镇痛剂和局部麻醉剂,先将受伤区域清洁消毒,再进行精细的骨折复位和固定。
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小明虽然麻药让他没有感受到疼痛,但整个过程仍然十分辛苦和煎熬。
手术结束后,小明成功完成了术后恢复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呵护。
经过数周的休息和康复,他的眼睛开始康复,疼痛逐渐减轻,恢复了正常的工作能力。
然而,小明因为工伤住院时间较长,工资减少而造成了经济上的困难。
他决定向工地上的责任方索要医药费、住院费和误工费。
他请来了一位律师,准备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受理了小明的案件,并向工地方发出了传票。
庭审上,小明的律师详细陈述了小明的受伤经过和损失情况,同时提供了医疗记录、诊断证明以及住院和药物费用的收据等相关证据。
工地方辩称,小明的受伤是他自身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事件。
然而,律师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证实了重物是由高处坠落而砸中小明的,证明了工地方对工人安全的疏忽。
最终,法院判决工地方赔偿小明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及误工费用等经济损失,并给予小明一定的精神赔偿。
以上就是一个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
通过诉讼,小明获得了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得到了相应的经济赔偿,帮助他度过了困难的时期。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了施工方要加强对工人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以避免类似的工伤事故再次发生。
左侧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眼眶,其实就是咱眼睛的“家”,它得好好地保护住眼球,防止它受伤。
咱们的眼眶可不止是一个单纯的骨架,它的构造非常复杂,一点点地方有个裂缝,都能让眼睛受不住。
特别是眼眶内壁和下壁,一旦骨折,问题就来了。
你说这眼睛,正常情况下,它就像是那颗精致的小宝石,放在眼眶里,安安稳稳的。
可是,谁也没想到,一场小小的意外,就能让这颗宝石晃动得厉害。
打个比方,想象你不小心撞到门框,眼眶的下壁和内壁就像是薄纸一样,承受不住撞击,裂了,疼得你都想哭。
那说到这,骨折的表现咋样呢?简单来说,就是痛。
对,就是这么直接。
眼睛周围立马肿了,整张脸看起来好像被挤了一下,眉毛那儿、眼睛下方肿起来,红红的,好像被大锤敲了一下。
你轻轻碰一下,还能感觉到那种“骨头疼”的感觉。
还有可能会觉得眼睛有异物感,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眼里一样,眨眼的时候特别难受。
这时候啊,光是忍耐痛还不够,最麻烦的就是可能看东西都模糊了,瞳孔的位置可能会有变化,视力也可能受影响。
这种眼眶的骨折,一般都不是简单的碰撞能得来的。
很多时候,它是和剧烈的外力有关系的,比如车祸、摔倒、或者那些打架时的拳脚无情。
你想,头一撞,眼眶这块薄弱的区域,咔嚓一下,裂开了,眼睛就“崩”了。
到时候,眼睛就像是“犯了错误”,周围的组织可能被挤压、挤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视力。
你看,这伤可不轻,不是一个冰敷就能解决的。
那问题来了,咋办呢?首先啊,眼眶骨折的治疗可不能马虎。
得赶紧去医院找专业的大夫,别以为这事能自愈。
医生一般会通过X光、CT这些检查,看看你的骨头到底裂得多严重。
别小看这一步,很多人觉得眼睛好像没什么大问题,结果检查一出来,发现骨折已经影响到了眼球的位置,甚至有可能让眼睛变形,这可就得赶紧修复了。
医生会建议通过手术来处理骨折。
这手术可不是简单的“开开刀”,而是要通过精细的操作,把眼眶的骨头修复到原本的形状,甚至要用一些小小的金属板、螺丝来固定。
这些修复的手法,要求医生技艺要精湛,要保证你眼睛的位置不受影响,避免后期出现什么更严重的问题。
34例眼眶骨折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目的:总结34例眼眶骨折的CT表现,旨在加强对本病的再认识。
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34例眼眶骨折,就其CT表现及受伤原因、临床症状、检查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爆裂性骨折24眼(70.6%),是最常见的眼眶骨折;保守治疗32例,行眼眶整复手术2例,经治疗后视力提高,复视消失。
结论:熟悉眼眶骨折的CT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标签:眼眶骨折;CT;诊断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眼眶骨折是常见的伴发症。
眼眶骨折后病情复杂多样,涉及眶壁及其邻近结构、眶内软组织及眼球的运动功能,CT使眶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诊断及正确分型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对本病的再认识,笔者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34例眼眶骨折,就其CT表现及受伤原因、临床症状、检查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4例(34眼)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右眼15例,左眼19例;年龄12~68岁,平均34.1岁。
1.2 临床症状本组32例有明确外伤史,其中,车祸伤16例,拳脚伤12例,棍棒伤4例;2例用力擤鼻后眼睑及眶区肿胀。
主诉:患眼肿胀疼痛,视力下降,复视,表现为眶区肿胀,其中,眶区皮下瘀血32眼,伴鼻出血20眼,皮下气肿18眼,眶区感觉障碍14眼,复视8眼,眼球运动障碍2眼。
视力光感~1.0。
眼部并发症:球结膜下出血15眼,眼睑裂伤12眼,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9眼,球结膜裂伤4眼,角膜挫伤4眼,前房积血3眼,视网膜震荡5眼。
1.3 CT检查34例患者中,32例采用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2例自发性者行水平位扫描。
1.4 治疗方法眼睑裂伤予以清创缝合,所有患者行早期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维生素、止血药等,短期应用强的松每天30 mg,连服3 d,减轻炎症水肿。
有合并症者给予相应治疗。
CT检出有明显软组织嵌顿者行主动转动眼球训练,每天2次,每次15~30 min。
眼眶内侧壁骨折法医鉴定结果一、背景介绍眼眶内侧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眼眶骨折,它是指发生在眼眶内侧壁骨骨折的情况。
由于眼眶是一个容纳眼球的腔体,内侧壁骨折可能导致眼球和关联结构的损伤,对受伤者的视力和外貌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法医鉴定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结果对于破案和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医鉴定方法2.1 X射线检查X射线是目前最常用的眼眶内侧壁骨折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拍摄患者眼眶的X射线照片,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骨折的位置、程度和类型。
在X射线片上,内侧壁骨折通常表现为骨折线和骨块的移位,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2.2 CT扫描除了X射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眼眶内侧壁骨折鉴定方法。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信息。
通过CT扫描旋转拍摄,医生可以获得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更精确地评估骨折的形态、位置和受累范围。
2.3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眼底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眼底的血管和组织状态,判断眼眶内侧壁骨折是否对视神经或眼球造成了伤害。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骨折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三、法医鉴定结果3.1 X射线鉴定结果根据患者眼眶的X射线照片,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 - 内侧壁骨折线清晰可见;- 骨折线与正常骨壁明显不连续; - 部分骨块有不同程度移位。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确认患者存在眼眶内侧壁骨折。
3.2 CT扫描鉴定结果通过患者眼眶的CT扫描,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 - 内侧壁骨折呈横行或松散骨折线; - 部分骨折线与正常骨壁显著不一致; - 部分骨块有明显移位。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确认患者存在眼眶内侧壁骨折,并进一步了解了骨折的详细情况。
3.3 眼底检查鉴定结果通过对患者眼底的检查,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 - 视神经无明显损伤; - 眼底血管和组织状态正常。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排除眼眶内侧壁骨折对视神经和眼球造成的严重损伤。
四、鉴定意义与建议通过法医鉴定,我们得出了患者存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结论,并对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左眼眶内壁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左眼眶内壁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颅面部损伤,需要通过法医学鉴定来确认损伤的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在进行法医学鉴定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1. 临床表现,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受伤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受伤时的情况、症状表现、医疗记录等。
左眼眶内壁骨折可能会导致眼球突出、视力障碍、眼部疼痛等症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左眼眶内壁骨折的具体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确认骨折的情况。
3. 外伤原因,法医学鉴定还需要考虑可能的外伤原因,比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打斗等。
通过了解受伤者的日常活动和受伤前的情况,可以对外伤原因进行推断和分析。
4. 遗留后遗症,左眼眶内壁骨折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障碍或者其他后遗症,法医学鉴定也需要考虑这些遗留后遗症对受伤者的影响。
5. 法医学证据,除了以上方面,还需要考虑其他可能的法医学
证据,比如受伤现场的痕迹、受伤者的供词、医疗记录等。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可以进行全面的法医学鉴定,确认
左眼眶内壁骨折的情况,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这样
的鉴定结果对于司法裁决和医疗赔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眼眶骨折9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眼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对95例眼眶骨折的致病原因、就诊时间、治疗方法、骨折类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对于72例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牵拉眼外肌,眼球功能训练、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治疗。
保守治疗后68例症状消失,4例为眼眶下壁陈旧性骨折,受伤时间较长,患者无眼球内陷,但伴有轻微水平复视,患者放弃治疗。
对23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7例复视时间平均在2个月内消失,其中5例复视存在但较术前症状明显减轻,分析可能与伤后就诊时间较长,不规律治疗有关,1例放弃治疗。
结论:眼眶骨折常见部位是眶内壁、眶下壁,可以是单一的或复合存在,眶上壁和眶外壁少见。
由此得到启示,对于轻度眼球运动障碍,无明显肌肉嵌顿,可考虑适当抗生素、激素、止血等消炎治疗,配合眼球功能训练,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且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眼眶骨折复视功能训练在眼科临床中,眼外伤极为常见,单眼盲中眼外伤居致盲原因的首位。
而眼眶居于眼球前端,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于眼球时眼眶骨较易受外力损伤。
资料与方法2004~2008年收治眼眶骨折患者95例,男70例,女25例。
年龄8~70岁。
左眼58例,右眼32例,双眼5例。
致伤原因分别为:拳击伤、钝器伤、车祸及爆炸伤。
临床检查:6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复视,24例没有复视,3例视力丧失。
眼球突出度测量,双眼相差3mm 42例,相差3mm 34例,11例没有眼球凹陷,8例较健眼突出1mm。
62例存在眼球运动障,33例眼球运动障碍。
眼部水平及冠状ct检查单纯一壁骨折85例,其中眶内壁骨折45例,眶下壁骨折26例,眶外壁骨折9例,眶上壁骨折6例,二壁骨折8例,三壁骨折2例。
影像学检查:均行ct检查,采用美国ge螺旋ct机。
扫描方向分别为横轴和冠状。
层厚2.5mm连续扫描。
观察软组织窗300hu,窗位+40hu;骨窗选择窗宽200hu,窗位+200hu。
眼外伤致眶壁骨折74例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眼外伤致眶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眼外伤致眶壁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给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均未出现视力丧失及视力下降的现象,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结论眼外伤致眶壁骨折需依据CT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利于患者眼球运动、眼球内陷及眼位的恢复。
标签:眼外伤;眶壁骨折;临床分析眼眶左右对称,为四边菱锥形骨腔,开口向前外;成人眼眶深约4.5mm,容积约为26ml。
眼外伤眶壁骨折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眼眶框内压力急剧上升,导致眶缘后眶壁向外爆裂。
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1]。
为探讨眼外伤致眶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对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眼外伤致眶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眼外伤致眶壁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患者均经咽部CT检查显示有眶壁骨折;神志清醒;无其他眼部疾病;复合型眼眶骨折;视力超过0.3[2]。
其中男性38例,女性36例;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为(38.5±2.3)岁。
左眼34例,右眼35例,双眼5例;打伤15例,摔伤22例,车祸伤37例。
21例合并软组织嵌顿,33例合并复视,8例合并眼球内陷,12例合并眼外肌嵌顿。
1.2方法对患者眼球运动、复视、眼球凹陷程度进行常规眼部CT检查及冠状位扫描,在必要情况下需做三维重建。
对于眼睑、眼眶软组织肿胀明显的早期眼外伤患者需使用激素、抗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及肌苷治疗。
眼部CT检查显示眶壁骨折缺损面积不超过2cm2,视力下降不明显且眼部肌肉未出现嵌顿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并采用被动牵拉及主动转动的物理疗法,对于其他眼部合并症需做对症治疗[3]。
眼眶骨折8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了80例眼眶骨折的患者,分类统计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结果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内陷发生率分别为71.25%、50%和56.25%:视神经损伤、泪道损伤和眼球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22.5%、21.25%和17.5%。
术前平均视力0.321±0.082,术后平均视力0.654±0.0740,术前和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有复视者40例,经治疗治愈22例(54%);好转12例(30%),总有效率84%。
视力下降38眼,占47.5%,视力无改变42眼,占52.5%。
眼球内陷术前平均为(2.624±0.281)mm;术后平均为(2.713±0.374)mm。
术后眼球内陷度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内陷是眼眶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骨折治疗效果与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和手术方法密切相关。
【关键词】眼眶骨折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眼眶位于颅面中部且向前突起,容易遭到外力打击,发生骨折,眼眶骨折系临床常见急症,涉及多学科,早期处理不当可造成眼部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1]。
现将我院自2005年6至2008年8月收治80例眼眶骨折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6至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诊断为眼眶骨折或眶区骨折的患者80例(均为单侧),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1~74岁,中位年龄36.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4例,工伤12例,斗殴致伤9例,体育运动意外3例,其他2例。
1.2分类与临床表现将患者按以下分类计数:单纯性眼眶骨折和非单纯性眼眶骨折。
单纯性眼眶骨折分为单纯眶下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单纯眶顶骨折和多眶壁骨折:非单纯性眼眶骨折分为颧眶(上颌骨)骨折、鼻眶筛骨折、额眶骨折和复合型眼眶骨折(2种或2种以上非单纯眼眶骨折)。
将各分类的主要临床表现计数。
眼眶爆裂性骨折17例临床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眼外伤时发生的常见病[1],多发生在眶下壁和眶内侧壁[2]。
对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为探讨其临床效果,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17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5~71岁,平均37.5岁。
17例患者均经CT断层扫描确诊为眼眶爆裂性骨折,其中下壁骨折5例,内壁骨折8例,两处及以上骨折4例。
骨折原因:砖石击伤7例,拳击伤2例,摔伤1例,车祸伤7例。
就诊时临床表现:眶周皮下瘀血15例,复视、眼球运动障碍14例,眼球内陷5例,眶下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8例,眶周及球后积气13例。
治疗方法:①保守治疗的方法:根据外伤程度给予强的松1mg/(kg·日),7天后减量[3]。
对于有轻度复视及软组织嵌顿,除药物治疗外,还采用被动牵拉和主动转动治疗[4]。
被动牵拉是在表面麻醉下用有齿镊抓住角膜缘处球结膜和浅层巩膜组织向受累肌作用的反方向牵拉,用力要均匀,反复进行几次。
主动转动是让患者眼球尽量向各方向极度转动,尤其是复视像分离最大的方向。
被动牵拉1次/日,主动转动2次/日,每次约10分钟。
眼部其他合并症均做相应对症处理。
②手术治疗的方法:多选择在局部麻醉下手术,以保证术中可以观察视力、眼球运动、眼位、复视矫正、眼球突度等情况。
眶下壁骨折采用下睑睫毛下缘切口,内侧壁骨折采用内眦部皮肤切口[5],眶内侧壁合并下壁骨折采用下睑睫毛下缘切口潜行分离至内侧壁,切开眶下缘或眶内侧缘骨膜,分离暴露骨折裂口[6],充分分离骨折后缘,将嵌顿和疝入软组织、眼外肌复位。
结果经过治疗,17例患者有14例未出现复视及明显的眼球内陷,其中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有5例未出现复视及明显的眼球内陷,2例出现复视加重,1例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复视及明显的眼球内陷,但是有1例眶下神经损伤,1例泪囊损伤。
工伤眼眶轻微骨折
工伤眼眶轻微骨折
我的同事小李曾经遇到一次工伤事故,导致眼眶轻微骨折。
请允许我为你讲述他的故事。
那天,小李正忙着工作,没注意到前方有个悬挂物品,不小心撞上了它。
原本看似无害的事情,却给小李带来了严重后果。
小李感到剧痛,而且眼睛逐渐肿胀。
他赶紧寻求帮助,同事们立刻把他送到工厂的急救室。
工厂医生经过检查后确认小李是眼眶轻微骨折,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生先给小李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检查,确保眼睛没有其他更严重的伤害。
然后,医生为他进行了眼眶的复位,并给予他合理的饮食与药物治疗。
医生提醒小李要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用力揉搓眼睛,同时还给他嘱咐在一段时间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小李在休息的几天里,虽然不得不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但他没有埋怨,反而更加珍惜幸运能够脱离更大的危险。
他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安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小李的眼睛逐渐恢复了健康。
他的同事们也从这次事故中汲取教训,更加重视安全工作,避免类似的意外再次发生。
小李的工伤眼眶轻微骨折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教训。
在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珍惜眼睛这一宝贵的感官器官,避免用力揉搓和过度使用眼睛。
如果不幸遇到工伤事故,我们更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休息。
工伤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让我们铭记这次工伤事故,并且每个人都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95例分析一、前言眼眶骨折是常见的颌面部创伤之一,其发生率在颌面部骨折中占有较大比例。
眼眶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 X 线片、CT 和 MRI 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本文通过对我院 95 例眼眶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眼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95 例眼眶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67 例,女性 28 例,年龄 18~75 岁,平均年龄(38.5±12.6)岁。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颌面部创伤史,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眼眶骨折。
2. 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 X 线片、CT 和 MRI 检查。
X线片包括眼眶正位、侧位及斜位片;CT 检查采用螺旋 CT 扫描,层厚 2mm,层间距2mm,骨窗和软组织窗分别进行图像重建;MRI 检查采用常规序列T1WI、T2WI 和脂肪抑制序列。
3. 影像学分析方法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共同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眼眶骨折的部位、形态、范围、是否合并其他颌面部骨折以及眶内容物损伤情况。
三、结果1. 眼眶骨折的部位及形态95 例眼眶骨折患者中,单侧眼眶骨折 72 例,双侧眼眶骨折 23 例。
骨折部位以眶底骨折最多见,共 58 例,占 61.1%;其次为眶内侧壁骨折,共 32 例,占 33.7%;眶外侧壁骨折 22 例,占 23.2%;眶顶骨折 15 例,占 15.8%。
骨折形态以线形骨折为主,共 68 例,占71.6%;粉碎性骨折 27 例,占 28.4%。
2. 眼眶骨折合并其他颌面部骨折情况95 例眼眶骨折患者中,合并其他颌面部骨折 62 例,占 65.3%。
其中合并鼻骨骨折 28 例,颧骨骨折 22 例,上颌骨骨折 16 例,颞骨骨折 9 例,下颌骨骨折 7 例。
3. 眶内容物损伤情况95 例眼眶骨折患者中,眶内容物损伤 38 例,占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