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__人体的神经调节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39
专题12神经调节一、基础知识必备1.正确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图示兴奋传导结构特点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特殊结构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反射与反射弧的四个认识误区(1)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只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
如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
(2)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只有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下丘脑、脊髓等。
(3)误认为只要有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是反射。
(4)误认为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5)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4.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使K+外流;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DE段:静息电位。
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5.膜电位的测量和相关曲线:6.兴奋在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不同:(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篇一: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4、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能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123篇二:3.3(1) 神经调节(教学设计案教学设计案3.3(1) 神经调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4、了解反射与反射弧(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三)情感目标: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神经系统的结构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模型投影片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前面学了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是缓慢而持久的,而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且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
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是怎样呢?引出课题:第3节神经调节出示图片1、人的手碰到火,手会立即缩回去。
2、用树枝触乌龟头,头和四肢都缩进龟甲。
说明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是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自己;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应。
.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有反应?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板书:一、对刺激的反应【实验】P110-11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学生动手测你反应的快慢。
1、测试者松开直尺,被测试者将尺抓住(0刻度朝下)。
2、测试5次,记录直尺该度,求平均值。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2、能与同学共同完成测试“握手——握手”反射要多少时间的实验活动;3、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5、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考:本节课通过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启发学生建立反射的概念,探讨反射通过什么结构来完成以及完成反射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阅读学生活动,让学生尝试完成握手----握手反射时间的测定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2、能与同学共同完成测试“握手—-握手”反射时间的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引入课题(影片)、师生演示“膝跳反射”实验、学生尝试做“膝跳反射”实、学生提问、教师确定课堂探讨目标、完成目标、总结讨论、布置作业教学准备:1、分组:课前分3个小组,每组20人左右,小组成员有分工(组长,计时者,记录者,表达与交流者)。
2、培训:小组长、计时员和记录员。
3、活动器材:棒槌,秒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播放影片(生活中反射活动的影片),引出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题)。
二、师生演示或学生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1、实验准备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或棒槌)快速地敲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
三、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完成“膝跳反射”实验,请你们提出本节课想和老师探讨的问题:(学生:1、敲击膝盖下位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这种反应叫什么?学生:2、这一活动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学生:3、完成这一活动过程(反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学生:4、为什么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能完成伸小腿?学生:5、为什么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有时不能完成伸小腿这一动作?学生:6、……四、课堂探讨问题:教师:根据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选择下列3 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初二生物人体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答案】神经元反射【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否则不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概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反射的概念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调节人体跑步动作的系统是A.运动系统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D.内分泌系统【答案】C【解析】A.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B.呼吸系统,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主要器官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D.内分泌系统进行激素调节,故ABD都不符合题意;C.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由脑、脊髓、神经构成,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运动系统的活动,同时也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3.葡萄既可以房前屋后栽种,又可大田种植;生食可口开胃,营养丰富,又可深加工,深受人们喜爱。
幼苗可购买,也可选择性状优良的葡萄在枝条适当的位置作环剥处理,再用肥沃疏松土壤覆盖。
约一个月,环剥处开始生根,从母枝上剪断,移栽入含腐殖质较高,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中,就可以长成一棵新的植株。
请据此回答问题:(1)上述繁殖葡萄的方法是,与扦插相比它更易成活。
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
葡萄喜欢疏松的土壤,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根部对的需要。
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等的共同调节,特别是神经的调节。
依据本节内容特点,设计有游戏、自主学习、观察、讨论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活动,来理解神经的结构、原理、功能等知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本节具体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脊髓和脑,反射和反射的类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以及睡眠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预备两节课完成,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况,主要完成“脊髓和脑”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图、神经元模式图、脊髓横切面图、脑的纵剖面图、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域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中学到“人体的神经组织由许多神经细胞组成,具有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例如脑和脊髓的主要结构是神经组织”。
学生虽然对脑和脊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却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等知之甚少。
尤其是对构成脑和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的区别,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等名词概念,更是一头雾水,难以弄清。
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脑和脊髓的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游戏:看谁反应快(1)先出示游戏规则:同桌完成比赛游戏。
以身体各种动作为基础,当老师说出某一动作时,身体必须做出相反动作。
如“坐”--“站”,“左”--“右”,“上”--“下”等。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神经元B. 反射弧C. 神经纤维D. 神经中枢2.平时说的“醉酒”,就是酒精中毒,其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抑制人的()A. 中枢神经系统B. 循环系统C. 运动系统D. 呼吸系统3.关于反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 反射不一定受到大脑的控制C. 反射弧由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D.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4.如图是膝跳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神经冲动最后传到5,引起大腿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B. 若4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当1受到刺激时将既无感觉,小腿也不能突然弹起C.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3D. 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5受损了也能发生5.某人外伤,造成右下肢运动障碍,但仍有感觉,则其可能伤到了下图中的( )A. ①感受器B. ②传入神经C. ③神经中枢D. ④传出神经6.某人因车祸使脊髓从胸部横断,导致小便失禁,这是由于()A. 膀胱等泌尿器官与脊髓的排尿中枢失去了神经联系B. 脊髓里的排尿中枢失去了脑的控制C. 膀胱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受损D. 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失去了反射功能7.缩手反射的反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A.简单反射、大脑B.复杂反射、脊髓C.复杂反射、大脑D.简单反射、脊髓8.如图为某人摸到烫手的馒头产生的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B. 被烫的人会先感到疼,再缩手C. 该反射活动的完成体现了脊髓的反射功能D.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c→b→a→d→e9.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B. 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C.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D. 人的脑包括大脑、中脑和小脑三部分10.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B.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C. 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后进行的D. 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11.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
练习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梳理】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反射: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传导: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参与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形成举例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具有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发射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反射条件反射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获得的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眼与视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1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外膜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白眼珠)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黑眼珠)注:西方人的虹膜是天蓝色的。
中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晶状体曲度的规律:近大远小脉络膜:有血管、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兴奋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容物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2.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视觉↓↓(成像的地方,是视觉形成中的感受器)(视觉形成的地方)注意:如果一个人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可能病变的部位是视神经或者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3.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得了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巩固训练12.2人体的神经调节一、单选题1.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B. 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C. 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条件)反射D. 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2.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运动B. 反应C. 兴奋D. 反射3.近年来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攀升.驾驶员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导致()A. 慢性酒精中毒B. 肝脏负担加重C. 心脏血管受损D. 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4.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称为反射.下列哪些反射行为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①膝跳反射②触景生情③婴儿吮奶④谈虎色变⑤缩手反射.A. ②④B. ①②C. ③④D. ③⑤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 谈虎色变B. 看梅分泌唾液C. 鹦鹉学舌D. 草履虫逃离放有盐的水滴中6.如图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神经元包括[①]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C. ②的外表套上一层鞘就组成神经纤维D.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7.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该图描述正确的是A. ①是传出神经B. ②是脊髓白质C. ③是传入神经D. ④是效应器8.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处主要由神经细胞体构成B. 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C. ③是该神经结构的中枢D. 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②③④⑤9.小明第一次自己动手钉扣子,尽管小心翼翼,无意中手指还是被针刺了一下,他的正常反应是()A. 先感到疼痛,后缩手B. 只缩手C. 先缩手,后感到疼痛D. 缩手和感到疼痛是同时的10.在一个特制的鱼缸里,向金鱼投食时,用灯光和食物重复结合多次,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鱼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A. 非条件反射B. 免疫反应C. 鱼的本能D. 条件反射11.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A. 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B. 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C. 听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D. 听到课间操集合哨声后,同学们迅速到操场集合跑操12. 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B. 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C. 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D. 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13.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B. ③是神经中枢,能产生痛觉C. 该反射弧完成的是非条件反射D. 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二、填空题1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15.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纷纷向教室走去,准备上课,人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 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赤脚的人走路时误碰了一块石子,他的脚就会迅速提起,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 (填“条件”或“非条件”).16. 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膝跳反射是________ 反射.(填“非条件”或“条件”)(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 .(3)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是由神经元的________ 构成.(4)大脑皮层上存在着专门的功能区,人类特有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7.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右侧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___,它与人体别的细胞不同在于有________.(2)A具有________的功能.(3)D是由________、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4)图2所示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做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5)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1的表层中与________有关的神经中枢.(6)运动员能快速灵敏的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5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7)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只是扭伤了腰部,结果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扭伤了腰部的[________]________,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四、综合题18.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一)和(二)表示组成脊髓的两部分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图中的结构3表示的是________,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与箭头表示)(2)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类型为________反射.(3)图中的(二)是脊髓结构的一部分,它的名称是________.19.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分析回答:(1)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大量唾液,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 反射.(2)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________ 多次结合.(3)“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这一反射是在________ 的参与下形成的,属于________ 反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这种反射活动的意义是使机体更好地________ .(4)狗只能对铃声等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是能够对________ 的刺激建立反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A、图中,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灰质(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而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完成反射,感觉是形成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A 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中考专题复习—专项练习—人体的神经调节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D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皮层2.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D )A.膝跳反射 B.眨眼反射 C.缩手反射 D.谈虎色变3.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B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4.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C )A.小刚收到针刺后迅速缩手B.司机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C.病菌入侵人体后被噬细胞吞噬消灭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C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6.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B )A.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7.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其轴突或长的树突组成神经纤维C.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它在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8.我市的杂技艺术享誉中外,杂技演员们做出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令人叹为观止。
协调杂技演员的身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如图中的( B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9.右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用小锤敲击5所示的部位B.膝跳反射中,冲动传导的途径是5→4→3→2→1C.膝跳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膝跳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10.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C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11.下列活动与眨眼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D )A.老马识途 B.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 D.婴儿吸吮12.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D.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13.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B.“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C.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D.反射一定通过反射弧才能完成14.某人因外伤而成“植物人”,此人的神经系统中仍保持正常功能的结构是( C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15.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C.脑干具有调节心跳、呼吸等功能D.传出神经可以将冲动传到神经中枢16.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B )A.神经元、反射弧B.神经元、反射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D.神经、神经细胞17.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C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18.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个不同于其它三个( A )A.红灯停,绿灯行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缩手反射19.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B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20.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该神经结构被称为反射弧B.图中的③是神经中枢C.完成反射活动的路径是①→②→③→④→⑤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2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由于某种原因,部位4受损,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将会出现的现象为( A )A.有感觉,不能运动B.无感觉,能运动C.无感觉,不能运动D.有感觉,能运动22.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23.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第十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神经调节教学目标(一)知识: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和我一起做拍手的游戏,并提醒这位学生在互相拍手时尽量躲开。
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二)新课学习:1、脑和脊髓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