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荒版画的套色

北大荒版画的套色

北大荒版画的套色

北大荒版画的套色

□刘德才

【摘 要】@@ 北大荒版画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在它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社会背景、艺术思潮不同,和版画家本人的自身经历、心理个性、关学修养差异,使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的风采格调也有所区别.但是我们只要静心深入欣赏每一幅作品,它们基本都一些相对稳定,贯穿始终的北大荒特有美术特征(如:比较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特征).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年(卷),期】2010(000)003

【总页数】1

北大荒版画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在它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社会背景、艺术思潮不同,和版画家本人的自身经历、心理个性、美学修养差异,使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的风采格调也有所区别。但是我们只要静心深入欣赏每一幅作品,它们基本都一些相对稳定,贯穿始终的北大荒特有美术特征(如:比较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特征)。正是这些共同的特征,才使北大荒版画,在当代中国的版画界显得别具一格,成为重要的画派之一。而这些特有的北大荒特征,我本人认为是建立在北大荒特有的套色基础上形成的。

一、北大荒油套版画的形成

1958年,十万专业军人来到冰天雪地、杳无人烟的北大荒,屯垦戍边、创建农场。一批专业军人,以晁楣、张祯麒、杜鸿年、张作良、张路等人为代表,在艰苦的劳动之余,尝试用套色木刻的方法和艺术语言来表达他们自身对土地、对劳动、对生活的炽热情怀。在当时,北大荒版画的老先生们创作过程并不理会当时版画界所再三强调的以“黑白为正宗”的主张,也没有理会学院派画家认为应在刀法上显示技巧与基本功的主张。北大荒版画家们开拓创新,努力向前走着。渐渐地终于获得了越来越多画家的认可,更是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北大荒版画使中国现代版画终于摆脱了必须以“黑白为正宗”的狭窄僵化正统之路,使中国版画进入了一个以黑白版画、套色版画并重的新的时代。

由于这些老先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同,感情也很相近,以及生活和艺术趣味的类似并在创作中互相影响,创作出了很多以多色套色为主的木刻作品。这些作品,构图开阔、意境深远、色彩浓重鲜明、刀法粗犷豪放。晁楣的《第一道脚印》这幅作品,色彩浓重、刀法豪放、构图宏阔,是北大荒版画早期形成这一美学的最初体现者。画家的独特的构思,描绘了转业军人到北大荒初探荒原的情景,在有限的画面中,表现了生活的广阔境界,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通过创业者在厚厚的雪地踏出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