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漂白恢复技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8
ZHONGGUO YIXUEZHUANGBEI于 淼① 高 建①[文章编号] 1672-8270(2009)06-0008-02 [中图分类号] R 197 [文献标识码] B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on FRAP , FRET and FCS/Yu Miao , Gao Jian//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09,6(6):8-9.[Abstract] 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are thre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analysi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to study molecular interac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and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RAP , FRET and FCS.[Key words] FRAP; FRET; FCS; Fluorescence Analysis[First-author's address] Laboratory Center,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荧光漂白恢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荧光相关光谱检测的技术特点[摘要] 荧光漂白恢复(FRA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荧光相关光谱(FCS)是三种以荧光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常用来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将绿色荧光蛋白共价结合在膜蛋白上,细胞膜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区域绿色荧光,被照射部分荧光蛋白将不会再发出荧光;检测淬灭部位激光照射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答案:B分析:分析图甲,膜上的蛋白质被绿色荧光染料染色后,激光会使膜部分淬灭,过段时间后,淬灭部位再次出现绿色荧光。
分析图乙,再次出现的荧光强度F2略低于F1。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A、淬灭部位荧光能够再现,正是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才使得其他部位有荧光的蛋白质移动到淬灭部位,A正确;B、淬灭部位荧光再现,是膜蛋白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应用该技术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 错误;C、降低实验温度,膜的流动速度减慢,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C正确;D、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该部分荧光不可恢复,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时间后,其荧光强度F2小于漂白前的荧光强度F1,D正确。
故选B。
2、高尔基体是由数个扁平囊泡构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量丰富。
分布于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来的一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凹进去的一面对着细胞膜称为成熟面,形成面和成熟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运输囊泡。
下图为某细胞完成生理活动示意图,甲、乙表示高尔基体囊腔,①②表示运输囊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B.①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面形成C.②囊泡可由高尔基体成熟面形成D.抗体在甲腔合成,在乙腔加工成熟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
文章编号:2095-6835(2022)05-0133-05基于全内反射显微镜的荧光漂白后恢复实验方法建立*曹慧珍,王瑾瑜,王文娟(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尼康生物影像中心,北京100084)摘要:发展了基于全内反射显微镜的荧光漂白后恢复(TIR/FRAP)的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全内反射显微镜(TIRF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联合使用,将全内反射荧光成像和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相结合,可广泛用于研究质膜附近分子动力学特征。
LSCM对任意感兴趣区域(ROI)执行光漂白,TIRFM特异性采集漂白前后细胞质膜附近的荧光信号,通过NIS-Elements软件程序实现显微镜模式间的自动快速切换。
相比目前通用的基于全内反射的光漂白方法,这种方法具备灵活可变漂白区域的优势,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基于全内反射的光漂白后恢复实验需求。
同时,这种技术方法也为开发TIRFM或LSCM与其他设备的联用方法奠定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全内反射显微镜;荧光漂白后恢复;自动切换;感兴趣区域中图分类号:Q336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2.05.041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TIRFM)特异性地照亮盖玻片/样品界面附近的荧光团,抑制来自细胞更深层的背景[1-2],广泛应用于质膜附近的生物过程研究中,例如细胞粘附位点、囊泡胞吐和内吞作用或内质网/质膜接触位点等[3-4]。
荧光漂白后恢复(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是研究分子迁移特性的技术。
基于全内反射显微镜的荧光漂白后恢复实验(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IR/FRAP)将TIRFM和FRAP技术相结合,测量盖玻片/样品界面分子的动力学数据,是研究质膜附近分子动力学的有力工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