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85
第一篇:成都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都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高效处臵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建立、完善地铁运营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臵机制,快速、高效、有序开展各类运营突发事故的预防、响应和处臵工作,提高地铁运营系统的应急处臵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秩序,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臵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成都市处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编制。
第三条根据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较大及以上(Ⅰ级)、一般A类(Ⅱ级)、一般B类(Ⅲ级)和一般C类(Ⅳ级)四个级别。
(一)较大及以上运营突发事件(Ⅰ级)- 14.造成需要紧急转移安臵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5.造成地铁运营线路一条或多条线路运营中断30分钟以上1小时以下;6.载客列车脱轨;7.载客列车冲突;8.列车爆炸。
(四)一般C类运营突发事件(Ⅳ级)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1.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危及1至3人生命安全;2.造成被困人数100人以下;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4.造成需要紧急转移安臵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5.火灾事故;6.运营列车分离;7.正线工程车脱轨;8.非运营列车脱轨、冲突;9.运营中轨道贯穿断裂;10.运营中车站照明全部熄灭。
第四条本预案适用于地铁运营中,因设施设备故障、恶劣天气、地震、大面积停电等情况引起突发事件时的预防、处臵和善后工作。
适用于地铁运营过程中遭受火灾、爆炸、恐怖袭击或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等突发事件时的先期处臵和恢复重建工作。
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优秀案例一、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出行需求。
在日常运营中,由于各种因素,如天气、设备故障、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城轨运营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和城市的安全。
二、案例分析1. 强化预警机制某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各类突发事件信息。
一旦发生可能影响乘客安全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效遏制事故扩大,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制定科学应急预案该城轨运营单位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不仅包括日常应急处理流程,还包括了多种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
3. 加强人员培训城轨运营单位注重员工应急管理意识培训,通过不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应急管理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4. 完善设备监控系统该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设备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完善的设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准备,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乘客的安全。
5. 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该城轨运营单位充分发挥其在城市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加强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总结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绩。
其强化预警机制、科学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设备监控系统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为其他城轨运营单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希望通过这些优秀案例的共享,能够推动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为乘客和城市的安全保驾护航。
四、引入智能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发展的热点。
某城轨运营单位积极引入智能技术,将其应用于应急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一)咱就说坐地铁的时候吧,那可真是人挤人。
有一回我正被人群裹挟着往车厢里走,突然听到“嘎吱” 一声,那声音就像老木门被狠狠关上时发出的抗议。
紧接着,车厢里的灯开始忽闪忽闪的,就跟恐怖片里的场景似的,大家都懵了。
这时候,就体现出应急处置的重要性啦。
首先,工作人员得赶紧通过广播安抚大家的情绪,得用那种特别镇定、让人安心的语气说:“各位乘客,不要惊慌,我们正在排查问题,请大家保持冷静,在原地等待。
” 可不能声音发抖,不然乘客更慌了。
然后呢,维修人员得麻溜地去查看是电路出了问题,还是其他啥故障。
我就记得有个维修小哥,背着个大大的工具包,像个超级英雄冲向战场一样,在狭窄的设备通道里快速穿梭。
他先是检查了配电箱,发现有个保险丝有点烧焦的迹象,这就好比是家里的电闸跳闸了,但在地铁里可没那么简单处理。
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把旧保险丝取出来,那动作轻得就像在给小婴儿换尿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引发更大的问题。
接着换上新的保险丝,再仔细检查周围的线路有没有破损或者短路的地方。
在这期间,安保人员也不能闲着,得在车厢里来回走动,看看有没有乘客因为恐慌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要是有个大妈突然喊着心口疼,那安保就得赶紧联系车站里的医疗急救人员,同时疏散周围的乘客,给大妈腾出点空间来。
等维修小哥把电路问题解决了,灯重新亮起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像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曙光。
这一套应急处置流程下来,每个环节都得紧紧相扣,就像一条铁链,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二)我有次在地铁站等车,正低头玩手机呢,就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
抬头一看,原来是站台边缘的屏蔽门出故障了,有一扇门歪歪斜斜地卡在那里,关也关不上,开也开不全。
这可把大家都急坏了,尤其是那些着急上班或者赶火车的人,一个个都在那跺脚叹气。
这时候,站台的工作人员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他们手里拿着对讲机,一边和控制中心汇报情况,一边指挥乘客远离故障门。
北京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总结: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定义北京市轨道交通突发事应急处置办法总结20XX年11月6日19时许,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女孩在乘车过程中卡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站台,车站工作人员立即采取列车紧急停车和线路停电措施,迅速将受伤乘客抬上站台,由120急救车送往中日友好医院。
该乘客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
惠新西街南口,是北京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也因为单双号限行加上第二天北京就要放假,造成客流增高。
据目击者说当时站台上多位乘客发现此情况后都在拍打屏蔽门。
短短两三秒时间,没有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意外情况,也没有车内乘客或站台乘客按下紧急制动装置,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列车开动了。
女孩坠落;按操作规范应该是先关闭车门,缓冲数秒后再关闭屏蔽门,“如果有乘客没挤上车,或者上去了又被挤下来了,就可以退回到站台上,防止被夹在中间。
”先关车门为什么没能避免事故?据5号线乘客表示,大多印象里车门和屏蔽门是同时关的;按照北京地铁的站台标准化作业流程,地铁在站台设有站务人员,站务人员须确认车门、屏蔽门状态,确认安全后,会打出允许列车出站的手势,而车头的驾驶员会在门口以手势回应,确认安全再返回驾驶室启动列车。
未确认安全,车辆为何启动了?是不是因为客流量太大还是因为没有完成安全确认程序,站务员认为安全,放行了车辆…经过讨论我班组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没能及时发现意外,没能按照流程进行作业;(2)乘客对于站台上的紧急制动按钮、车厢内的紧急通话器和紧急把手不了解;为防止类似惨剧的发生,我班认为应该对乘客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要按照作业流程进行工作;不能大意,出现想当然的情况;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经过对5号线事故及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突发事应急处置办法的讨论和学习。
认为应吸取教训,结合自身实际,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我后勤班主要从事天车等工作,而天车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如:大车撞车、起重伤害事故、电气线路漏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掉物伤人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