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3+X+1”模式,山东高考方案值得江苏借鉴
- 格式:doc
- 大小:1.28 KB
- 文档页数:1
【导语】新⾼考的优势是什么?新⾼考改⾰虽然是符合教育发展⽅向的⼀次重⼤变⾰,作为考⽣,我们要提前适应这种⾼考模式的变化,充分发挥出⾃⼰的优势,从⽽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由整理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家有所帮助!问:新⾼考的优势是什么?答: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理分科,增加了学⽣⾃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主选择科⽬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余种,表⾯上看,学⽣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 对于⼀些理科⽣⽽⾔,作为爸妈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次,也许我就是985毕业的了吧。
⾼考虽然是⼀项⽐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考定终⾝”的制度为很多⼈诟病。
在新⾼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
也就是说,作为⾼⼆的学⽣,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
⾃⼰可以选择⼀次成绩较⾼的那个作为⾃⼰的⾼考英语成绩。
⾼考现⾏⽅案 1.通⾏⽅案 “3+X” 应⽤地区:⼤部分省市区 “3”指“语⽂、数学、外语”,“X”指由学⽣根据⾃⼰的意愿,⾃主从⽂科综合(简称⽂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个作为考试科⽬。
该⽅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最⼴,最成熟的⾼考⽅案。
总分750分(语⽂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7⽇ 09:00—11:30 语⽂ 15:00—17:00 数学(⽂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8⽇ 09:00—11:30 综合(⽂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15:00—17:00 外语 2.“3+3”⽅案 应⽤地区:上海、浙江、北京、⼭东、天津、海南等6省市 改⾰时间: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学的⾼中⼀年级学⽣开始实施,北京、⼭东、天津、海南从2017年秋季⼊学的⾼中⼀年级学⽣开始实施。
20省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7选3”模式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这些年,高考改革在全国渐次推开。
包括2014年就公布试点方案的浙江与上海,截至目前,已有天津、北京、青海、江苏、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等在内的20个省份陆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集中于2014年到2019年。
归纳起来,这些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共同之处:在考试方面,不分文理,实行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的“3+3”模式;一年多考,外语和选考科目可报考两次;在招录方面,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成为大趋势;遵循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明年,浙江省将迎来试点改革后的第一次“新高考”。
高考改革的试点实践中有何收获和难题?高招录取又有哪些变化?本版推出“关注高考高招改革”系列报道,先来看看早走一步的浙江教与学的变化。
——编者跨过文理科的分界线从学校开完家长会回来,施妈妈松了口气:高考改革了,再也不用犯愁女儿施灵该选文科还是理科了。
高考分科的事儿,曾让她和大儿子施杰吵过很多回。
儿子在2009年参加高考,当时,他的物理和地理成绩都很出色,化学和政治成绩却很糟糕,妈妈想让他读理科,但最终,儿子还是固执地选择了文科。
“现在女儿在读高一,虽然也有些偏科,但她不用纠结,可以在7门课里任意选择3门参加考试。
”施妈妈家住浙江永康,在这个地处浙江中部的县级市,永康市第一中学是唯一一所浙江省一级的重点中学。
“两个孩子很争气,前后脚考进一中。
”施妈妈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曾被文理分科困扰的不只施妈妈这一个家庭。
高考改革后,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3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分。
现在读高二的学生,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据统计,在永康一中的640名高二学生中,目前有404名同学都跨文理科选择高考考试科目,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六成以上。
2023山东高考用什么卷_是全国几卷2023山东高考用什么卷2023年山东高考实行新高考“3+3”模式,启用新高考全国I卷。
2023年使用全国Ⅰ卷的省份:江苏、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浙江。
2023年山东省高考使用的是“新高考Ⅰ卷”。
其试卷的组成科目有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任选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山东省高考满分为750分,其中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其他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
2023年山东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考试两部分)3个科目用的是新高考全国卷Ⅰ,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其他6个科目为本省自命题,考生按规定选择3个科目参加考试。
2023山东高考难度如何根据往年经验,预计2023山东高考难度是噩梦模式。
山东考生主要还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不变应万变。
随着难度系数的上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势必会下降;相反,高考录取分数线必然会上升。
难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或降低,只能小幅波动,但相信会有结构上的一些调整和变化。
1、从试卷难度上看。
近几年,山东高考一直采用新高考卷,据考生说,新高考卷难度大、题型灵活多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采用新高考卷的省份都是高考竞争比较激烈的省份。
2、从报考人数上看。
2022年高考山东省报名考生共86.7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1万人,夏季高考65.7万人,但从报考人数上看,就知道山东的高考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
3、从高考录取率上看。
山东省本科录取率为35.7%,夏季本科录取率为36.9%,相比之前夏季本科录取率下降了超6%,和有些省市近50%的本科录取率比,山东的录取率还是非常低的。
山东2023高考考试科目及分值夏季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统一高考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为150分(外语笔试120分,听力考试30分),以原始分数计入总成绩;考生自主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分,各科等级分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3+1+2和3+3的区别目前实施新高考3+2+1的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采用3+3科目组合的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东。
新高考模式“3+3”与“3+1+2”相比,最大的优点之处就是满足学生更多的选择组合项目。
但是针对于选科组合项目来说,表面上能够使考生有更多的选择。
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配置完全跟不上现行新高考模式的选择组合。
而且较多的组合会导致选择科目混乱,考生没有办法进行完整的教学测评。
选择的余地多固然是比较好的想法,但是很多情况都是在理想状态之下,具体实施起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完善。
新高考模式的改革,给与考生更多的选择,实则是加重考生的负担,而不是减轻考生的压力。
面对于“3+3”与“3+1+2”两个组合来说,考生能够选择的余地越大,那么他们在高一高二就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习压力,因为只要没有确定选择的科目,那么每一个科目对于自己来说都是重点学科,都不能有松懈。
相比“3+1+2”来看,“3+3”模式的考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
采用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也都是高考教育大省,比如江苏省、湖南省、河北省等省份。
“3+1+2”相比于“3+3”属于跨度比较小的新高考改革,它们在考虑“3+1+2”模式之前应该是借鉴浙江的新高考模式。
浙江新高考模式推行的是“3+(七选3)”,在新高考实行的前几年出现较多的漏洞,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物理考生选择考试的人数持续下降。
而对于很多高校的理工科类专业来说,一般都要要求有物理背景。
所以采用“3+1+2”模式来说,还是以传统的文科理科为界限,让考生能够选择的组合相对较多,应该是一个相对突破又保守的方案,有利于稳步推进。
高考合并二三本的省份1高考二三本合并的利弊利处:1、以后三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以统称为本科毕业,不会再有观念上的歧视。
从而淡化模糊二三本的等级界限。
2、对三本高分段考生而言,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由于二、三本的合并,现在就有机会读公办的好一点的二本院校。
全国新高考都有哪些模式2023年全国新高考的三种模式一、3+3模式目前上海市和第二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4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是采用3+3高考模式,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
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3门选考科目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3+1+2模式目前采用3+1+2高考模式的8有个省市,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2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
该模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7选3模式目7选3模式仅在浙江省实行,指除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35种选科组合方式。
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7选3的3科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各省份新高考变化有哪些1.浙江英语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
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2.山东春季高考“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
自_年起,“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考试满分32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技能”考试满分430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
什么是新高考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
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
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2024)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启动新高考改革。
根据各地实际,目前,新高考有“3+3”和“3+1+2”两种选考模式,按照从起始年级开始的原则,各地新高考方案的启动都是从当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开始实施,三年后进行第一次新高考模式的考试和录取。
今年,共有14个省份采用新高考模式,分别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2024年,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将开始首届新高考3+1+2模式。
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将于2025年开始首届新高考。
高中3+1+2怎么选科1.选科物理化学政治:政治与物理和化学没有密切关系。
如果你对政治非常敏感,对科学有点偏爱,你可以选择这种选科组合。
2.选科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这是一门传统的科学学科,很难学,适合特别擅长科学的学生。
3.选科物理生物地理学:这种选科适用于物理学,尤其突出。
生物学和地理学是相对简单的学科。
4.选科物理化学地理:地理可以说是一门文科科学。
如果你生物学不好,就像地理一样,你可以选择这种选科组合。
3+1+2最吃香的选科组合是什么1、推荐物理+化学+政治选科:这样的选科组合相较于传统的文理分科,在赋分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由于加入了政治学科,大大扩宽了大学专业的选择面,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考研优势。
2、推荐历史+政治+生物选科:生物是传统理科组合中最简单的一科;政治是传统文科选科组合中最好拿分的一科,其次则是历史。
历政生的组合,可以说是高中所有选科组合中,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最简单的一个学科组合,对于学习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同学来说也最容易拿分。
3、推荐物理+化学+地理选科:这样的选科组合比较偏理科,学科关联性强,更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也不多,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也很有优势。
新高考选择什么科目比较好新高考科目比较好的组合是物化生和史政地,物化生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科特别强的考生会做此选择。
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23_新高考什么模式2023年高考改革方案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省份有哪些截至2022年,已有29省市分5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目前只有新疆、西藏暂未公布改革方案。
高中选科组合1、物理+化学+生物这是典型的纯理科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高达96.22%,可以报考的专业最多,几乎可以报考所有的工科专业及其他就业热门专业。
此外,这三个专业都是传统的理科,都需要理科思维,学科关联性较大。
当然,这个选科组合也有劣势。
首先,三门学科的学习难度都较大,特别是物理和化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也正因如此,这个组合被叫做“学霸组合”,被很多优等生选择,进而导致高分多、竞争大,中等成绩的考生很难获取高分,名次上也不占不到优势。
总之,这个组合比较适合学霸以及不执着于名校、更看重热门专业的中等水平考生。
2、物理+生物+政治这个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为87.66%,也可以报考大部分专业。
选择物理,保证了大部分工科专业的选择权;选择政治,考生也可以选择文科中比较热门的金融、法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也比较高,而且工作环境比很多工科专业要好;而选择生物,扩大了专业的选择范围,比如工科专业中的生物工程,还有一些对化学没有要求的医学专业,同时,由于生物既需要理科思维,又有一部分只是需要靠记忆背诵,因此和物理、政治都在学习方法上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各省高考改革方案简版第一批综合改革省市:上海、浙江启动时间:2014年,实施时间:2017年“3+3”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不分文理。
上海高考总成绩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选科每门70分);浙江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二批综合改革省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时间:2017年,实施时间:2020年“3+3”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三批综合改革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启动时间:2018年,实施时间:2021年“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四批综合改革省市: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启动时间:2021年,实施时间:2024年“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五批综合改革省市: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启动时间:2022年,实施时间:2025年“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没进入新高考的省市:新疆、西藏、台湾、香港、澳门2022各地高考使用试卷情况1、全国甲卷适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2、全国乙卷适用地区:陕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安徽、江西、山西、河南;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3、新高考I卷适用地区: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2023年新高考一卷的省份一览2023年新高考一卷的省份一览2023年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湖北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湖南福建浙江新高考一卷满分多少分?使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中,山东和浙江是“3+3模式”,其余为“3+1+2模式”,总分都为750分,具体如下:一、3+3新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二、3+1+2新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一卷难还是全国乙卷难?在高考试卷难度对比中,大家最容易把新高考一卷和全国乙卷拿来对比,那么,是新高考一卷难还是全国乙卷难呢?说起高考试卷难度,好像每个省的考生都觉得自己省份的试卷难度大,实际上,由于试卷难度无法进行量化,并没有可比性,如果非要说新高考一卷和全国乙卷哪个难?更多考生会选择新高考一卷。
主要原因是,使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大多是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而且考生数量较多,为了起到高考选拔的作用,难度上会有一定的调整。
全国乙卷固然很难,但是,采用高考全国乙卷的省份即有青海、新疆、宁夏,也有河南、安徽、陕西,为了公平选拔,乙卷难度在把控上还是有所保留。
因此,如果把新高考一卷和全国乙卷拿来对比,新高考一卷的难度会比全国乙卷难一些。
2023新高考一卷难度预测新高考一卷面对的大多是教育发达的省市,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这点尤其体现在理科上面,因为每年高考有《考试大纲》作为依据,因此,单纯从难度上讲,2023年新高考一卷地区高考试题的难度会保持相对稳定,大家要做的就是夯实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1、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考两次。
2、天津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3、河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山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5、内蒙古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6、黑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7、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8、辽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 . . ....2005年高考改革方向来源:[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短短几年时间,高考已经从全国各省市统一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试卷发展为2004 年的11个省市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也从全国各省市统一采用“3+2”的高考模式发展为“3+2 ”、“3+x”、“3+x+1”等多种模式并存。
为使考生复习时更有目标性,选择复习资料时更有针对性,尽可能大的提高高考成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一些提示。
一、高考模式及科目2002年上海、江苏、河南、广东采用“3+文理综合+1”,广西考“3+Xi”,其他省市采用“ 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其中,天津、山西、江西为新课程。
2003年辽宁、上海、河南、广东采用“3+文理综合+1”,广西考“3+Xi”,江苏考“3+2”,其他省市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其中,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青海为新课程。
2004年辽宁采用“3+文理综合”,上海、广东、广西采用“3+文理综合+1”、江苏采用“3+2”、其他省市均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其中,北京、内蒙古、广西、海南、西藏的所有考试科目都为旧课程;陕西理科综合中的生物为新课程,其他为旧课程;其余省市为新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采用新课程,高考模式除个别省市可能会作些微调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二、命题方式2002年除上海单独命题外,其他省市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2003年上海所有科目都自主命题,北京单独出语文、数学、英语的高考试题,其他省市及北京的另外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2004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高考所有科目都自主命题,辽宁、浙江、福建、湖北、湖南、重庆、广东除语文、数学、英语单独命题外,其他科目及其他省市所有科目都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大家要注意的是,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分别提供了3套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新课程考卷,使用情况是:河北、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省共用一套,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用一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用一套;从高考改革的总趋势看,今后高考自主组织命题的省市会逐步扩大。
2023年最新的高考试卷哪个省最难哪里的高考试卷最难1、江苏省高考难度:3+2变态考试模式此次减招调标一出来,江苏的家长如此不淡定,十分能理解,毕竟江苏自己也不容易啊。
虽然地理位置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江苏并不是想象中的高考学子的天堂。
从源头来说,江苏中考中招政策是普高与职校比例原则上为1:1。
也就是说,一半的学生读普通高中,另一半的学生就算你再努力也得去读中职和高职,于源头就堵住了一部分人上大学的通道。
其次,江苏的平均一本录取率只有9.66%,与亲邻居上海21%差了不只一倍。
最后,江苏的高考方案也非常有“个性”,而且以试卷难著称。
大部分地区高考采用的是:语数英(每科满分150分),文综或理综(合卷总分300分),整个考试总分“价值”750分。
2、山东省高考难度:一本率含金量低“山东自古出学霸”,古有孔仲尼、李清照,近现代有季羡林和莫言……额,说的有点远,就说现在吧,对大学班里的学霸,有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不是河南的就是山东的”。
所以山东在榜并不是一个惊喜。
山东考生多,位于榜单前三位,省内竞争压力大。
从一本录取排行来说,山东的排名并不低,位于这份榜单的第六名。
于是很多人以为自己一直误读山东了,妈的,明明很好考啊。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的一本率变动幅度很大,2023年骤降12%,2023年又回升至18%。
这个时候,让我们把211录取率拿出来看一看,会发现what!山东只有3.3%,倒数第二名。
也就是说山东一本的含金量和江苏刚好相反,很低。
3、河南省高考难度:僧多肉少,全省只有1所211河南高考大省的名号基本已经响彻全国了,这和它庞大的高考人数不无相关。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示的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多达77.2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考大省”。
然而高考人数比冰岛总人口两倍还多的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0所985,教育资源捉襟见肘。
与此同时河南这三年的平均一本率只有7.53%,位居第27名。
江苏高考总分高考改革一直都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那么2023年都有哪些高考改革政策呢,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023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全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2023年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方案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分值不变,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
【江苏高考新消息】新高考采取“3+3”模式3个选测科目计入高考总分省政协委员、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昨向媒体表示,我省高考新方案有望采用“3+3”模式。
“3+3”模式主要指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
“江苏现行高考方案总分按语数外三门计算,另外两门选测科目算等级,导致高考总分的分值不高,尤其和兄弟省份相比,分差太大。
”邹正表示,总分过低造成考生之间难以拉开差距,因此他建议,增加高考总分,具体为把3门选测科目以分数的形式计入总成绩。
此前已有消息称,“3+3”方案初步考虑语文、数学为180分,外语是150分或140分,3门选考科目采用90分或100分。
如此一来,江苏新高考的总分至少达到770分,比现在增加一倍。
目前,由于新方案尚未露面,这一切都还是猜测。
建议取消“小高考”加分现行高考弱化理科,未来要提升此前本报曾报道“小高考”加分未来将取消的消息,而“小高考”加分也成为许多师生和家长共同的呼吁。
“为了加1分或5分,太耗费精力了。
”邹正也认为,“小高考加分”政策应取消。
他表示,学业水平考试属于“过关性”考试,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
“希望能把过关性的学业水平考试交给学校,让学校按照课程安排组织考试。
”另外,多年来,我省高考“主试科目算分、选测科目设等”的规则也一直被部分业内人士诟病,主要是因为语文和英语两科都偏文科,从而弱化了理科在高考中的价值。
对此邹正认为,应适当增加选测科目的分值,如选测科目每门分值以80分计入总分中。
从“3+X”高考看高中化学教学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张衍军2002年,山东第一年实行‚3+X‛高考,分析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三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依据2001《考试说明》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从以几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加强双基教学,夯实基础,优化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突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把强化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
2001年的《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测试目标中指出: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
同时提出:考查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
在关于考试范围的说明中明确指出:理科综合测试与单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具有一致性,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专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不同的是……因此试题的呈现形式以学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比例较小。
同时理、化、生的考试内容与单科《说明》相同。
这就明确了高中化学的教学和高三的复习,还应以抓住本学科的双基为重点;同时重视学科内部的知识联系的教学;充分利用好教材和‚两纲‛(大纲、考纲),看好自己的门户;教学中努力贯彻:把学生原有知识区转化为现有知识发展区的方法。
就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三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以下简称试题)中对化学的考查来看,100余分的试题内容,与化学相关的设问共有16个,即5、6、7、8、9、10、11、12、13、14、23(1)(3)26、27(1)(2)28。
总的来说:难度小、分值大、学科间综合少。
只有第8题结合生物知识、28题结合物理的气态方程来解决,共计23分,并且属于较简单的题目。
另外如试题中第11、12题,分别看似有生物、物理的知识问题,但学生凭借生活知识与经验,会很快转化为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解决。
由于分值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特别是对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全面分析的良好习惯,当然要做到分析全面也就离不开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
日前,我国首批高中课改试点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出台了《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方案明确高考拟采用“3+X+1”模式。
作为高中新课改后第一个高考方案,南京一些校长认为,这一方案值得借鉴。
据悉,该指导方案规定,2007年高考将由山东省自主命题,在科目设置上,拟采用“3+X+1”模式。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必考科目。
“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南京一中校长吴晓茅认为,从这个方案看,课改后学生学习的主课程、基本能力、选修课程等都涉及到了。
吴校长表示,高考一直都是“指挥棒”,如果课改后高考所考非所学,选修课程不涉及,那么很可能造成部分学校放弃选修课程,改上高考主要科目课程,所以山东高考方案中设置考查基本能力的部分以及设置选做题是十分明智的。
中华中学副校长钱进认为,由于山东一直以来实行的是“3+X”的高考模式,此次改革后拟用“3+X+1”的模式,与他原本的高考方式有所衔接,又和新课改有联系,方案很适合山东。
但由于目前我省实行的是“3+1+1”的高考模式,所以该高考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我省,但是对于改革后山东模式中的“1”部分,以及采用选做必做的方式,钱进也表示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方案可以借鉴,有利于新课改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