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通用名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曾用名

英文名AMPICILLIN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LNJECTION

拼音名ZHUSHEYONG ANBIANXILINNA SHUBATANNA

药品类别青霉素类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氨苄西林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舒巴坦钠为半合成(内酰胺酶抑制药,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其他细菌的作用均甚差,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数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后,不仅保护氨苄西林免受酶的水解破坏,而且还扩大其抗菌谱,对葡萄球菌产酶株、不动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等细菌也具良好的抗菌活性。本品对包括产酶菌株在内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淋病奈瑟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及包括脆弱拟杆菌在内的拟杆菌属均具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氨苄西林2g和舒巴坦1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09~150mg/L和44~88mg/L。肌内注射氨苄西林1g和舒巴坦0.5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8~37mg/L和6~24mg/L。两药的血消除半衰期(t1/2()均为1小时左右。给药后8小时两者约75%~85%以原形经尿排出。氨苄西林蛋白结合率为28%,舒巴坦为38%。两者在组织体液中分布良好,均可通过有炎症的脑脊髓膜。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产(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肝胆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对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尤为适用。对于氨苄西林敏感菌所致的上述感染也同样有效。本品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普罗威登菌、肠杆菌属、莫根菌属和沙雷菌属所致的感染。

用法用量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将每次药量溶于50~100ml的适当稀释液中于15~30分钟内静脉滴注。成人一次1.5~3g(包括氨苄西林和舒巴坦),每6小时1次。肌内注射一日剂量不超过6 g,静脉用药一日剂量不超过12 g(舒巴坦一日剂量最高不超过4 g)。儿童按体重一日100~200mg/kg,分次给药。

不良反应据美国和欧洲11764例资料,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到10%,其中仅0.7%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注射部位疼痛约3.6%,腹泻、恶心等反应偶有发生,皮疹发生率1%~6%。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增高。极个别病例发生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

禁忌症1.对青霉素类

抗生素过敏者禁用。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故不宜应用。

注意事项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过敏。3.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4.肾功能减退者,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血浆肌酐清除率(ml/min) 半衰期(小时) 给药间期(小时) ≥30 1 6~8 15~29 5 12 5~14 9 24 5.氨苄西林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其稳定性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溶液放置后致敏物质可增加,故本品配成溶液后须及时使用,不宜久置。6.对诊断的干扰:(1)用药期间,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用葡萄糖酶法者则不受影响;(2)大剂量注射给药可出现高钠血症;

(3)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7.应用大剂量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钠。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母乳中亦含有本品。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虽尚无发生严重问题的报告,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仍须权衡利弊,因其应用后可使婴儿致敏和引起腹泻、皮疹、念球菌属感染等。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须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1.与氯霉素合用时,在体外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作用影响不一,氯霉素在高浓度(5~10mg/L)时对本品无拮抗作用,在低浓度(1~2mg/L)时可使氨苄西林的杀菌作用减弱。氨苄西林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可为林可霉素所抑制。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体外抗菌作用可为卡那霉素所加强。庆大霉素可加速氨苄西林对B组链球菌的体外杀菌作用。2.本品与下列药品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链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盐酸林可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多粘菌素B、琥珀氯霉素、琥乙红霉素和乳糖酸红霉素盐、四环素类注射剂、新生霉素、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阿托品、盐酸肼酞嗪、水解蛋白、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族、维生素C、含有氨基酸的营养注射剂、多糖(如右旋糖酐40)和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这些药物可使氨苄西林的活性降低。3.本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坏其氧化噻唑环。由锌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响其活力。也可为氧化剂、还原剂或羟基化合物灭活。4.本品在弱酸性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较快,宜

用中性液体作溶剂。5.本品可加强华法林的作用。6.别嘌醇与本品合用时,皮疹发生率显著增高,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故应避免与别嘌醇合用。7.氯霉素与本品合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时,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两者单用时为高。8.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本品自肾脏排泄,因此与本品合用时使其血药浓度增高,排泄时间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9.本品与双硫仑(乙醛脱氢酶抑制药)也不宜合用。10.本品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药物过量过量的处理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血液透析可加速药物排泄。

贮藏遮光,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

主要成分

通用名氨苄西林钠

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 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拼音名ANBIANXILINGNA

英文名AMPICILLIN SODIUM

CAS No.

结构式

分子式C16H18N3NaO4S

分子量371.39

规格(氨苄西林)0.5g 1.0g

通用名舒巴坦钠

化学名(2S,5R)-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钠-4,4二氧化物

拼音名SHUBATANNA

英文名SULBACTAM SODIUM

CAS No. 69388-84-7

结构式

分子式C8H10NNaO5S

分子量255.23

规格(舒巴坦)0.25g 0.50g

维生素B片说明书

维生素B1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维生素B1片 英文名:Vitamin B1 Tablets 汉语拼音:Weishengsu B1 Pian 本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B1。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维生素B1结合三磷酸腺苷形成维生素B1焦磷酸盐(二磷酸硫胺,辅羧酶),是碳水化合物代谢时所必需的辅酶;维生素B1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缺乏时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乙酰胆碱水解加速,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影响胃肠、心肌功能。 【药代动力学】胃肠道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或饮酒过多能阻止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半衰期为0.35小时。肝内代谢,经肾排泄,正常人每日可吸收维生素B1 5~15mg。 【适应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 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 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 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 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 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 (1)预防用量:推荐膳食中每日摄入维生素B1量,男性青年及成人1.2~1.5mg, 女性青年及成人1~1.1mg,孕妇1.5mg,乳母1.6mg。正常膳食均可达上述需要量。 (2)治疗用量: ①成人脚气病(轻型或重型维持量),一次5~10mg,一日3次;维生素B1缺乏 症,一次5~10mg,一日3次,至症状改善; ②妊娠期由于维生素B1缺乏而致神经炎:一日5~10mg。 ③嗜酒而致维生素B1缺乏:一日40mg。 2.儿童: (1)预防用量:推荐膳食中每日摄入维生素B1量,出生至3岁婴儿0.3~0.7mg, 4~6岁小儿0.9mg,7~10岁小儿1mg。正常膳食均可达上述需要量。 (2)治疗用量: ①小儿脚气病(轻型):一日10mg。 ②维生素B1缺乏症:一日10~50mg,分次服。 【不良反应】维生素B1对正常肾功能者几乎无毒性。 【禁忌症】 【注意事项】 1.大剂量应用时,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可受到干扰,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 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2.治疗Wernicke脑病注射葡萄糖前,应先应用维生素B1。 3.维生素B1一般可由正常食物中摄取,较少发生单一维生素B1缺乏。如有缺 乏症状表现,使用复合维生素B制剂较宜。

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发表时间:2012-10-25T11:23:12.4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林英 [导读] 从住院临床用药病例档案中搜集原始病例资料,将重复病例筛选剔除,选择符合严重不良反应定义的病例 林英 (贵州贵阳中医二附院 550001) 【摘要】从住院临床用药病例档案中搜集原始病例资料,将重复病例筛选剔除,选择符合严重不良反应定义的病例。通过对美洛西林临床应用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详细的探讨了美洛西林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为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关键词】美洛西林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054-02 美洛西林是第三代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其具有较好的抗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同时对阳性球菌也有非常好的抗菌活性。随着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增多,因此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加,笔者基于多年的用药经验,详细的介绍了美洛西林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在24例住院病历中,其中女性10例,男性14例,年龄范围为2-60岁,所有病历都详细统计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给药名称、用法用量、剂量、用药时间等相关资料。通过对原始病例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根据严重不良反应定义选择病例,筛选删除重复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针对导致不良反应的机制进行讨论,提出预防和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的方法和建议。 2 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2.1 过敏性休克 选取美洛西林引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例18例,年龄是2-56岁,女性7例,男性11例。针对病例进行分析,发现过敏性休克具有以下五种特点:一是发生休克的时间均在用药后30分钟内,属于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二是均是经脉滴注给药;三是具有不可预见性;四是临床表现症状为血压下降、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出汗、皮疹等,具有多样性;五是经积极抢救,多数患者预后良好[1]。 2.2 急性肾功能衰竭 选取的资料中,美洛西林舒巴坦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有4例,均为儿童,女童1例,男童3例,年龄在5-12岁之间。经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因泌尿道感染而使用美洛西林进行治疗,治疗前肾功能为正常,治疗后发现胃肠症状和少尿,经查肌酐已经达到了肾功能衰竭的水平,肾小管功能蛋白已经升高,肾活检结果确诊为美洛西林舒巴坦钠所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2.3 心律失常 1例40岁的女性患者,由于呼吸道感染,将2.5g美洛西林融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采用静脉滴注,当滴入11ml时,患者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血压70/40mm Hg,心率50次/min,对其进行皮下注射1mg肾上腺素后,逐渐恢复神智,但是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心电监护表明先后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胺碘酮和甲强龙后恢复窦性心律。 2.4 出血性膀胱炎 1例年龄为8岁女童患者由于急性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将2.5g美洛西林融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采用静脉滴注,每天2次。在用药之后的第二天,皮肤局部出现瘙痒,其中腰部和左大腿出现风团,采取抗过敏处理措施后,瘙痒减轻,风团消失。但是在用药的第3天,出现尿痛症状,第4天出现尿痛加剧现象,并且伴随阵发性持股后疼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等现象,症状表现为尿中见白色絮状物,暗红色血块,膀胱区无隆起,但是深压有同感,B超显示膀胱壁粗糙、增厚,无结石影;尿常规显示红细胞3个/HP,尿隐血(+++),上皮细胞(+++)。因此考虑是美洛西林导致出血性膀胱炎,停用美洛西林,同时给予解痉药物和大量的补液、碱化尿液,改用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上述症状出现好转,半月后血尿等症状消失。 3 美洛西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机制 经过临床实践以及药理分析,美洛西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美洛西林归属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因此其过敏反应包括迟发型和速发型,美洛西林导致过敏性休克在用药30min以内,因此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二是美洛西林舒巴坦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与免疫机制之间存在关系,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均可能参与其中;三是用药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出血性膀胱炎。更多的美洛西林引起的不良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4 讨论 4.1 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在美洛西林用药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一)要熟练掌握美洛西林的相关适应症、禁忌症和其他用药注意事项,保证合理用药。对于具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美洛西林,用药之前采用严格的青霉素皮试,对于皮试阴性的患者还要采取同批号的美洛西林进行皮试,部分患者虽然青霉素皮试阴性,但是仍然会发生过敏反应,导致休克。同时还要警惕皮试期间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即使皮试阴性也要在多观察半个小时。另外,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低钾麻痹患者慎用美洛西林。 (二)在围手术期间,病患不易使用美洛西林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美洛西林可以延长维库溴铵注射液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此导致呼吸被抑制,同时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能会掩盖美洛西林所导致的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表现,另外,手术期间也很难观察患者的皮肤过敏反应等症状。 (三)合理选择溶剂。在美洛西林用药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溶剂,可以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喜事美洛西林钠,严格控制稀释时间,在稀释后2小时内应1次使用完毕,以便尽可能的保证美洛西林药效,避免降解和过敏反应发生。 (四)在美洛西林用药过程中,护士应该加强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如果发现异常症状出现,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在注射室内或者病房内,准备必要的抢救器械和药品,以便不时之需。 4.2 严重不良反应的治疗 在美洛西林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科学的认识其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针。一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首先必须

-100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用途

100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用途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26、过氧化氢溶液:消毒防腐药。 27、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用以满足成人每日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1的生理需要。 28、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又叫喘定):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29、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阻滞。

碳酸氢钠注射液资料8

资料项目8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和文献资料一、完整处方: 处方:2ml:0.1g 碳酸氢钠100g EDTA-2Na 0.4g 乳酸4g 注射用水2000ml 制成1000支 二、制剂工艺: 1. 制备方法 按处方量称取碳酸氢钠、EDTA-2Na和乳酸加入约1/2量注射用水,热搅拌使完全溶解,然后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取溶液测定pH值约7.5~8.5。加入0.1%活性炭搅拌均匀,搅拌约20分钟,过滤,除去活性炭,取滤后溶液测定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调整分装机至规定装量,将滤液分装于安瓿瓶中,封口。于100℃灭菌30分钟。

2. 工艺流程图 图一: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图:

三、处方工艺选择依据 1. 规格的确定 已上市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主要规格为:10ml:0.5g 、100ml:5g 和250ml:12.5g。因此我公司在不改变原有浓度的情况下特申报2ml:0.1g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以方便临床使用。 2. 溶解性能 根据碳酸氢钠原料药标准项下性状描述,碳酸氢钠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3.处方筛选: 3.1 碳酸氢钠注射液:样品溶液经灭菌后有小白点的异样物,PH 值增加。此处方需要调整。 3.2 碳酸氢钠-EDTA-2Na:样品溶液经灭菌后虽没有小白点的异样物产生,但PH值仍增加。此处方仍需要调整。 3.3 碳酸氢钠-EDTA-2Na-乳酸:样品溶液经灭菌后即没有小白点的异样物产生,并且PH值也基本无变化。因此可以确定处方中的辅料为EDTA-2Na和乳酸。 4. 活性炭用量的确定 按照确定的处方制备碳酸氢钠溶液,取适量分成4份,分别按重量体积比(w/v)0%、0.1%、0.2%、0.3%加入针用炭,70℃搅拌吸附约20分钟,过滤去炭,取续滤液测定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活性炭用量对药物吸附作用的影响

舒氨新(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舒氨新(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舒氨新 通用名称: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英文名称:Ampicillin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肝胆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对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尤为适用。对于氨苄西林敏感菌所致的上述感染也同样有效。本品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普罗威登菌、肠杆菌属、莫根菌属和沙雷菌属所致的感染。 【用法用量】 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将每次药量溶于50~100ml的生理盐水、林格乳酸钠溶液等稀释液中于15~ 30分钟内静滴。 稀释液为灭菌注射用水或其它适当的溶液(如生理盐水、林格乳酸钠溶液等。本品在弱酸性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较快,宜用中性液体作溶剂。

成人一次1.5~3g(包括氨苄西林和舒巴坦,每6小时1次。肌内注射一日剂量不超过6g,静脉用药一日剂量不超过12g(舒巴坦一日剂量最高不超过4g。 儿童按体重一日100~200mg/kg,分次给药。 【不良反应】 据美国和欧洲11764例资料,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到10%,其中仅0.7%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注射部位疼痛约3.6%,腹泻、恶心等反应偶有发生,皮疹发生率1%~6%。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增高。极个别病例发生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另外,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亦偶有发生。 【禁忌】 1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故不宜应用。 【注意事项】 1 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2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过敏。 3 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4 肾功能减退者,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 5 氨苄西林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其稳定性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溶液放置后致敏物质可增加,故本品配成溶液后须及时使用,不宜久置。 6 对诊

诊所常用药

诊所常用药物种类 一、抗微生物药 阿莫西林(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阿奇霉素(针剂、片剂)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片剂、针剂、滴眼液)氨苄西林钠(针剂) 哌拉西林钠(针剂)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剂) 呋喃唑酮(痢特灵)(片剂) 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片剂、胶囊剂)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剂) 红霉素(片剂、胶囊剂、眼膏、针剂) 盐酸小檗碱(黄连素)(片剂)、琥乙红霉素(片剂) 环丙沙星(针剂、片剂) 甲硝唑(灭滴灵)(片剂、注射剂)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针剂)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片剂、注射剂、滴眼剂) 盐酸林可霉素(针剂) 硫酸庆大霉素(针剂、片剂、) 利福平(片剂,胶囊剂) 氯霉素(滴眼剂) 罗红霉素(颗粒剂、片剂) 乙酰螺旋霉素(片剂) 诺氟沙星(胶囊剂) 青霉素钠(针剂) 头孢氨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头孢拉定(胶囊剂、注射剂)头孢曲松钠(针剂) 头孢噻肟钠(针剂) 头孢唑啉钠(针剂) 土霉素(片剂) 乙胺丁醇(片剂) 异烟肼(片剂) 氧氟沙星(针剂、片剂、滴眼剂) 鱼腥草(针剂) 制霉素(片剂) 左氧氟沙星(片剂、针剂) 头孢克洛(胶囊剂) 二、局部麻醉药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剂、喷雾剂)三、镇痛、解热、抗炎、抗痛风药 阿司匹林(片剂) 安乃近(针剂:仅供滴鼻用) 白加黑(片剂) 百服宁(片剂、溶液剂) 布洛芬(片剂) 芬必得(胶囊剂)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剂、颗粒剂) 感康(胶囊剂、片剂) 感冒通(片剂) 康泰克(胶囊剂) 克感敏(片剂、颗粒剂) 清开灵(针剂) 去痛片(片剂) 伤风胶囊(胶囊剂)

伤湿膏(膏剂) 麝香壮骨膏(膏剂) 双氯酚酸钠(片剂、缓释片) 小儿速效感冒冲剂(颗粒剂) 小儿速效感冒片(片剂) 一清胶囊(胶囊剂) 秋水仙碱(片剂) 引哚美辛(片剂、胶囊) 复方氯唑沙宗(片剂) 五、循环系统用药 尼莫地平(片剂)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剂) 吡拉西坦(片剂,胶囊剂) 北京降压0号(片剂) 地高辛(片剂) 复方降压片(片剂) 利血平(注射剂) 罗布麻片(片剂) 脉络宁(针剂) 尼群地平(片剂)、) 肾上腺素(注射剂) 曲克芦丁(片剂、针剂) 维拉帕米(片剂) 硝酸甘油(片剂,针剂) 硝苯地平(片剂) 硝酸异山梨酮(片剂、缓释片) 卡托普利片、 六、呼吸系统用药 氨茶碱(注射剂、片剂) 百喘朋片(片剂) 华素片(片剂) 肌苷(针剂) 六神丸(丸剂) 蜜炼枇杷膏(膏剂) 糜蛋白酶(注射剂) 清音片(片剂) 蛇胆川贝液(口服液) 速效伤风胶囊(胶囊剂) 西瓜霜(含片、喷雾剂) 溴已新(片剂) 小儿化痰止咳冲剂(颗粒剂) 小儿止咳化痰颗粒(颗粒剂) 增效气管炎(片剂) 盐酸氨溴孛(片剂) 七、消化系统用药 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针剂) 硫酸阿托品(注射剂、片剂) 溴米因(爱茂尔针)(针剂) 多酶片、谷氨酸钠(注射剂) 干酵母片(片剂) 酵母片(片剂) 开塞露、硫酸镁(溶液剂) 雷尼替丁(胶囊剂、片剂) 丽珠得乐(片剂、颗粒剂) 多潘立酮(吗叮林)(片剂) 乳酸菌素片(片剂) 思密达(粉剂) 斯达舒(片剂) 碳酸氢钠(注射剂、片剂) 胃必治(片剂)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说明书邦达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英文名:Tazobactam?Sodium?and?Piperacillin?Sodium?for?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Pailaxilinna Tazuobatanna 商品名:邦达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 ;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0.5625g每支分别含哌拉西林0.5g,他唑巴坦;1.125g每支分别含哌拉西林1.0g,他唑巴坦0.125g。 【结构式及分子式、分子量】 结构式名:哌拉西林钠 分子式:C23H26N5NaO7S 分子量: Cas No: 结构式名:他唑巴坦钠

分子式:C10H11N4NaO5S 分子量: Cas No: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无臭,味苦,极具引湿性。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中、重度下述感染: 1.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所致的阑尾炎(伴发穿孔或脓肿)和腹膜炎。 2.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织炎、皮肤脓肿、缺血性或糖尿病性足部感染。 3.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所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性疾病。4.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仅限中度)。5.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中、重度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肺炎)。 【规格】 1.125g(含哌拉西林1.0g,他唑巴坦0.125g); 【用法用量】 将适量本品用20毫升稀释液(%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毫升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分钟,疗程为7-10天。医院获得性肺炎疗程为7-14天。并可根据病情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调整。对于正常肾功能(肌酐清除率≥90毫升/分)患者,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3.375g(含哌拉西林钠3g和他唑巴坦钠0.37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治疗医院内肺炎时,起始量为每次3.375g,每4小时1次,同时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果未分离出绿脓假单胞菌可根据感染程度及病情考虑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推荐的用量见下表:

药品名称大全

药品名称大全中包含的词条 阿魏阿魏八味丸阿魏化痞膏阿魏麝香化积膏 阿魏酸阿魏酸钠阿魏酸钠氯化钠注 射液 阿魏酸钠片 阿魏酸钠葡萄糖注 射液 阿魏酸钠散阿魏酸钠注射液阿魏酸哌嗪 阿魏酸哌嗪分散片阿魏酸哌嗪片阿西美辛阿西美辛缓释胶囊阿西美辛胶囊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分散片阿昔洛韦缓释片阿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咀嚼片阿昔洛韦颗粒 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阿昔洛韦凝胶阿昔洛韦片 阿昔洛韦葡萄糖注 射液 阿昔洛韦乳膏阿昔洛韦软膏阿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注射液阿昔莫司阿昔莫司胶囊阿珍养血口服液阿佐塞米 阿佐塞米片嗄日迪五味丸埃索美拉唑镁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 癌复康片矮地茶矮紫堇艾迪注射液 艾地苯醌艾地苯醌片艾附暖宫丸艾恒 艾司洛尔艾司洛尔注射液艾司唑仑艾司唑仑片 艾司唑仑注射液艾条艾叶艾叶油胶囊 艾叶油软胶囊艾愈胶囊爱可得液爱克兰片 爱普列特爱普列特片爱维心口服液暧胃舒乐颗粒安吖啶安吖啶注射液安贝氯氨安贝氯铵 安贝氯铵片安喘片安达美注射液阿巴卡韦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干糖浆阿苯达唑胶囊阿苯达唑咀嚼片阿苯达唑颗粒阿苯达唑口服乳剂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糖丸阿苯片阿苯糖丸阿达帕林阿达帕林凝胶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片阿伐斯汀阿法迪三软胶囊阿法骨化醇阿法骨化醇胶囊阿法骨化醇胶丸阿法骨化醇片阿法罗定注射液阿酚咖敏片阿酚咖片阿呋唑嗪 阿呋唑嗪片阿归养血颗粒阿归养血口服液阿归养血糖浆阿加曲班阿加曲班注射液阿胶阿胶补血膏 阿胶补血颗粒阿胶补血口服液阿胶参芪酒阿胶当归口服液阿胶黄芪口服液阿胶胶囊阿胶颗粒阿胶口服液 阿胶牡蛎口服液阿胶泡腾颗粒阿胶片阿胶强骨口服液阿胶三宝膏阿胶生化膏阿胶养血膏阿胶养血颗粒阿胶液体阿胶益寿晶阿胶益寿口服液阿胶远志膏 阿胶珍珠膏阿桔片阿咖酚胶囊阿咖酚散

临床配液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 (医学精英网)来源:执业医师考试的日志 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则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好,糖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 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效能比酸性条件下可增强10多倍(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故建议选盐做溶媒,或在溶媒中加入碳酸氢钠提高PH值。 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霉素,我在儿科临床中就有看到溶于500ml糖溶液,输了2个多小时,前面的药物都代谢了,还没输完,根本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抗生素,或许是治疗习惯,这样效率比较高。 .为什么抗生素不静推而要静点?第一是因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因(房室模型,表观分布等有关),二是因为油溶液及水(油)混悬液禁用于静注(抗生素多为水混悬液),因为可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险.这在11版新编药物学上有明确指出. 2.用盐水还是糖水配伍抗生素的问题:其实这是和药物自身理化性质有关了,通常头孢类,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盐水的PH值中比较稳定,在外界配好后12小时内静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这类大分子物质中,抗生素会络合,稳定性下降. 而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解释可以请教药学板块的战友. 3.关于溶媒量的问题为什么用100,不用250?其实这个就是习惯问题了,没有绝对要求的,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限制水输入量的患者(肝硬化腹水,心衰),以及需要迅速把药输完提高血药浓度的,应该用100ml液体配伍. 4:主张使用生理盐水,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以青霉素类为例,它们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原则按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配液要求的配制,一般进口药物说明书比较详细,战友可以搜索一些!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氨苄西林要用生理盐水不能用葡萄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英文名称:Ampicillin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肝胆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对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尤为适用。对于氨苄西林敏感菌所致的上述感染也同样有效。本品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普罗威登菌、肠杆菌属、莫根菌属和沙雷菌属所致的感染。 【用法用量】 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将每次药量溶于50~100ml的生理盐水、林格乳酸钠溶液等稀释液中于15~30分钟内静滴。 稀释液为灭菌注射用水或其它适当的溶液(如生理盐水、林格乳酸钠溶液等)。本品在弱酸性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较快,宜用中性液体作溶剂。 成人一次1.5~3g(包括氨苄西林和舒巴坦),每6小时1次。肌内注射一日剂量不超过6g,静脉用药一日剂量不超过12g(舒巴坦一日剂量最高不超过4g)。 儿童按体重一日100~200mg/kg,分次给药。 【不良反应】

据美国和欧洲11764例资料,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到10%,其中仅0.7%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注射部位疼痛约3.6%,腹泻、恶心等反应偶有发生,皮疹发生率1%~6%。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增高。极个别病例发生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另外,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亦偶有发生。 【禁忌】 1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故不宜应用。 【注意事项】 1 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2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过敏。 3 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4 肾功能减退者,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 5 氨苄西林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其稳定性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溶液放置后致敏物质可增加,故本品配成溶液后须及时使用,不宜久置。 6 对诊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氯霉素合用时,在体外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作用影响不一,氯霉素在高浓度(5~10mg/L)时对本品无拮抗作用,在低浓度(1~2mg/L)时可使氨苄西林的杀菌作用减弱。氨苄西林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可为林可霉素所抑制。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体外抗菌作用可为卡那霉素所加强。庆大霉素可加速氨苄西林对B组链球菌的体外杀菌作用。

三线抗生素使用

一线抗生素指对某种病治疗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稍差的就是二线,然后三线。 附一二三线抗生素分类: 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 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 氯霉素类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 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 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 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 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管理措施:有药敏结果证实;若无, 应由高级职称医师查房签名, 无高级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查 房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 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 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氯霉素类甲砜霉素

奥美拉唑碳酸氢钠FDA说明书

Zegerid (omeprazole) Powder for Oral Suspension DESCRIPTION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 Zegerid (omeprazole) powder for oral suspension, is a 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 5-methoxy-2-[[(4-methoxy-3, 5-dimethyl-2-pyridinyl) methyl]sulfinyl]-1H-benzimidazole, a racemic mixture of two enantiomers that inhibits gastric acid secretion. Its empirical formula is C17H19N3O3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345.42. The structural formula is: Omeprazole is a white to off-white crystalline powder which melts with decomposition at about 155°C. It is a weak base, freely soluble in ethanol and methanol, and slightly soluble in acetone and isopropanol and very slightly soluble in water. The stability of omeprazole is a function of pH; it is rapidly degraded in acid media, but has acceptable stability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Zegerid Powder for Oral Suspension is supplied in unit dose packets as an immediate release formulation to be constituted with water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Each packet contains 20 mg of omeprazole and the following excipients: sodium bicarbonate, sucrose, sucralose, xanthan gum, xylitol, and flavorings. CLINICAL PHARMACOLOGY Omeprazole is acid labile and thus rapidly degraded by gastric acid. Zegerid Powder for Oral Suspension is an immediate-release formulation that contains sodium bicarbonate to protect omeprazole from acid degradation. Pharmacokinetics: Absorption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说明书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英文名:Mezlo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Meiluoxilinna 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R)-2[3-(甲磺酰)-2-氧代-1-咪唑烷甲酰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CAS No. 51481-65-3 分子式C21H24N5NaO8S2 分子量561.56 【成份】美洛西林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或疏松块状物。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大剂量有杀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肺炎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以及不动杆菌属等的抗菌活性强于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强于羧苄西林和磺苄西林;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羧苄西林相似,而对粪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比羧苄西林、磺苄西林优越。对脆弱拟杆菌等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本品体外试验表明其对细菌所产生的(内酰胺酶不稳定。本品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有显著协同作用。 【药代动力学】成人静脉注射本品1g、2g后15分钟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53.4(g/ml、152(g/ml,1小时后分别为12.8(g/ml、47.8(g/ml,6小时后已无法测得血药浓度,血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9分钟、45分钟,6小时后给药量的42.5%、57.9%由尿中排泄。1小时内静脉滴注2g,滴注结束时血药浓度为86.5(g/ml,1小时后为28.3(g/ml,血消除半衰期(t1/2()为40分钟。本品在胆汁中浓度极高,1小时内滴注2g,最高可达248~1070(g/ml,6小时后仍保持63.5~300(g/ml,胆汁排泄率为1.65%~7.0%。本品到达脑脊液的渗透率为17%~25%,蛋白结合率为42%,尿排泄率为50%~55%,胆汁消除率变化较大,从0.05%~25%(与患者肝功能有关)。其生物半衰期约为1小时,肌注约为1.5小时,小于7天的新生儿约为4.3小时。在新生儿静滴100mg/kg后,血药浓度的降低较缓慢,5小时后尚可检出。在小儿脑膜炎病例中,脑脊液内药物浓度最高可达23(g/ml。小儿脓胸,在静脉滴注100mg/kg后,胸水中最高浓度达到 6.3(g/ml,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妊娠妇女静脉滴注1~2g,1~2小时后27%~34%转移至脐带血中,羊水中药物浓度约为10(g/ml。 【适应症】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碳酸氢钠注射液说明书

碳酸氢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碳酸氢钠,化学名称:碳酸氢钠。辅料为:依地酸二钠、注射用水。 适应症: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 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 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 等中毒。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用法用量: 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

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 CP-实际测得的CO2 CP(mmol)×0.25×体重(kg)。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 ②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 ③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 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碱化尿液,成人: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脉滴注,2~5 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小儿:口服,每日按体重1~10mmol/kg。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下列情况慎用: (1) 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 (2) 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3) 原发性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说明书 通用名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曾用名 英文名AMPICILLIN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LNJECTION 拼音名ZHUSHEYONG ANBIANXILINNA SHUBATANNA 药品类别青霉素类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氨苄西林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舒巴坦钠为半合成(内酰胺酶抑制药,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其他细菌的作用均甚差,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数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后,不仅保护氨苄西林免受酶的水解破坏,而且还扩大其抗菌谱,对葡萄球菌产酶株、不动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等细菌也具良好的抗菌活性。本品对包括产酶菌株在内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淋病奈瑟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及包括脆弱拟杆菌在内的拟杆菌属均具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氨苄西林2g和舒巴坦1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09~150mg/L和44~88mg/L。肌内注射氨苄西林1g和舒巴坦0.5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8~37mg/L和6~24mg/L。两药的血消除半衰期(t1/2()均为1小时左右。给药后8小时两者约75%~85%以原形经尿排出。氨苄西林蛋白结合率为28%,舒巴坦为38%。两者在组织体液中分布良好,均可通过有炎症的脑脊髓膜。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产(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肝胆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对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尤为适用。对于氨苄西林敏感菌所致的上述感染也同样有效。本品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普罗威登菌、肠杆菌属、莫根菌属和沙雷菌属所致的感染。 用法用量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将每次药量溶于50~100ml的适当稀释液中于15~30分钟内静脉滴注。成人一次1.5~3g(包括氨苄西林和舒巴坦),每6小时1次。肌内注射一日剂量不超过6 g,静脉用药一日剂量不超过12 g(舒巴坦一日剂量最高不超过4 g)。儿童按体重一日100~200mg/kg,分次给药。 不良反应据美国和欧洲11764例资料,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到10%,其中仅0.7%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注射部位疼痛约3.6%,腹泻、恶心等反应偶有发生,皮疹发生率1%~6%。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增高。极个别病例发生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 禁忌症1.对青霉素类 抗生素过敏者禁用。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故不宜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