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汇总,务必掌握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知识点引言简述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掌握能量守恒对于理解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一、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1.1 能量的定义描述能量的不同形式:机械能、内能、电能等解释能量的转换和传递1.2 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提供能量守恒定律的标准表述讨论能量守恒在封闭系统中的适用性二、能量守恒在不同系统中的运用2.1 孤立系统解释孤立系统的特征通过实例展示能量守恒在孤立系统中的应用2.2 封闭系统对比封闭系统与孤立系统分析封闭系统中能量守恒的特殊情况2.3 开放系统描述开放系统的能量交换讨论能量守恒在开放系统中的表现形式三、能量守恒与物理定律的关系3.1 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关联讨论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的关系通过实例展示两者在物理问题中的综合运用3.2 与热力学定律的联系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的关系讨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对能量转换方向的限制四、能量守恒在物理习题中的应用4.1 基础习题提供基础的能量守恒问题详细分析解题步骤和思路4.2 进阶习题介绍更复杂的能量守恒问题讨论解题策略和技巧4.3 实验案例描述能量守恒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分析实验数据,验证能量守恒定律五、能量守恒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5.1 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讨论能量守恒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5.2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讨论能量守恒在环境影响评估中的作用分析可再生能源开发中能量守恒的应用5.3 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简述能量守恒在宇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宇宙尺度下能量守恒的特殊性结语总结能量守恒定律的核心知识点强调能量守恒在物理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4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知识点、功能关系1. 功能关系(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2. 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⑵表达式:△ E 减=△ E增。
考点一对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力学中的功与对应的能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考点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1. 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了解对应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2. 分析有哪些力做功,相应的有多少形式的能参与了转化,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
3. 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 E减和增加的能量△ E增的表达式。
4. 列出能量转化守恒关系式:△丘减=4 E增,求解未知量,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例2】(多选)如图5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5A. m= MB. m= 2M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根据功能关系知,木箱在下滑和上滑时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等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内能。
木箱下滑时Q i = W fi= K M + m)glcos 30°①木箱上滑时Q2 = W f2=卩MgCos 30°②木箱从开始下滑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设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ax,则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得(M + m)glsi n 30°= Q i + E pamx ③卸下货物后,木箱被弹回到轨道顶端的过程中,同理有E pmax= Mgls in 30°+ Q2 ④联立①②③④并将尸石代入得m= 2M,A错误,B正确;同时,从③式可以看出,木箱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下滑时(M + m)gsin 30°—K M + m)gcos 30°= (M + m)a i上滑时Mgsin 30°+ 卩Mgos 30°= Ma?解得a i = g, a2 = 3g,故C正确。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第4节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 功能关系1.内容(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2.做功对应变化的能量形式(1)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变化.(2)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3)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4)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知识点2 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适用范围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应的一条规律.3.表达式(1)E初=E末,初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等于末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2)ΔE增=ΔE减,增加的那些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减少的那些能量的减少量.1.正误判断(1)做功的过程一定会有能量转化.(√)(2)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就有多少能.(×)(3)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总能量一定增加.(×)(4)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5)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在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6)滑动摩擦力做功时,一定会引起能量的转化.(√)2.[功能关系的理解]自然现象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541所示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势能( )图541A.增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A[人缓慢推水袋,对水袋做正功,由功能关系可知,水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A正确.]3.[摩擦生热的理解]如图542所示,木块A放在木板B的左端上方,用水平恒力F将A拉到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W1,生热Q1;第二次让B在光滑水平面可自由滑动,F做功W2,生热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92492233】图542A. W1<W2,Q1=Q2B.W1=W2,Q1=Q2C.W1<W2,Q1<Q2D.W1=W2,Q1<Q2A[设木板B长s,木块A从木板B左端滑到右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f s,因为木板B不固定时木块A的位移要比木板B固定时长,所以W1<W2;摩擦产生的热量Q=F f l相对,两次都从木块B左端滑到右端,相对位移相等,所以Q1=Q2,故选A.]4.[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应用](多选)悬崖跳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需要运动员具有非凡的胆量和过硬的技术.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质量为m的运动员刚入水时的速度为v,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mg)h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12mv2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mghAC[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合力做的功为(F-mg)h,A正确;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故重力势能减小了mgh,B错误;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故机械能减少了Fh,C正确,D错误.]对功能关系的理解及应用1(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在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量上相等.2.几种常见功能关系的对比各种力做功对应能的变化定量关系合力的功动能变化合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W合=E k2-E k1重力的功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且W G=-ΔE p=E p1-E p2弹簧弹力的功弹性势能变化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1.(多选)(2017·枣庄模拟)如图543所示,取一块长为L的表面粗糙的木板,第一次将其左端垫高,让一小物块从板左端的A点以初速度v0沿板下滑,滑到板右端的B点时速度为v1;第二次保持板右端位置不变,将板放置水平,让同样的小物块从A点正下方的C点也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43A.v1一定大于v0B.v1一定大于v2C.第一次的加速度可能比第二次的加速度小D.两个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相同BCD[物块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若重力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则物块做加速运动,若重力向下的分力小于摩擦力,则物块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斜面的倾角为θ时,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f1=μmg cos θ,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W1=f1L=μmg cos θ·L.板水平时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W2=μmg·L cos θ=W1.两次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所以两个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相同;第一次有重力做正功.所以由动能定理可知第一次的动能一定比第二次的动能大,v1一定大于v2,故B、D正确.物块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若重力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则:a1=mg sin θ-fm,板水平时运动的过程中a2=fm,所以第一次的加速度可能比第二次的加速度小,故C正确.]2.(多选)(2017·青岛模拟)如图544所示,一根原长为L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弹簧的正上方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由静止下落压缩弹簧.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小球下落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F f,则小球从开始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 )【:92492234】图544A.小球动能的增量为零B.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为mg(H+x-L)C.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为(mg-F f)(H+x-L)D.系统机械能减小F f HAC[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中,开始时速度为零,结束时速度也为零,所以小球动能的增量为0,故A正确;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W G=mgh=mg(H+x-L),根据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W G=-ΔE p得: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为-mg(H+x-L),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W G+W f+W弹=0-0=0,所以W弹=-(mg-F f)(H+x-L),根据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W弹=-ΔE p得: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为(mg-F f)(H+x-L),故C正确;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的功,所以小球从开始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为:F f(H+x-L),所以系统机械能减小为:F f(H+x-L),故D 错误.]功能关系的应用技巧1.在应用功能关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若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动能定理分析,W总=ΔE k.2.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即W G =-ΔE p.3.只涉及机械能变化用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即W其他=ΔE.4.只涉及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即W电=-ΔE p.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能量转化问题的解题思路(1)当涉及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时,一般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解题时,首先确定初末状态,然后分析状态变化过程中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求出减少的能量总和ΔE减和增加的能量总和ΔE 增,最后由ΔE减=ΔE增列式求解.[多维探究]●考向1 涉及弹簧的能量守恒定律问题1.如图545所示,两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相连,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时A和B均静止.现同时对A、B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使两物块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在两物块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45A.由于F1、F2等大反向,系统机械能守恒B.当弹簧弹力与F1、F2大小相等时,A、B两物块的动能最大C.当弹簧伸长量达到最大后,A、B两物块将保持静止状态D.在整个过程中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B[在弹簧一直拉伸的时间内,由于F1与A的速度方向均向左而做正功,F2与B的速度方向均向右而做正功,即F1、F2做的总功大于零,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当弹簧对A的弹力与F1平衡时A的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对B的弹力也与F2平衡,B的动能也最大,选项B正确;弹簧伸长量达到最大时,两物块速度为零,弹簧弹力大于F1、F2,之后两物块将反向运动而不会保持静止状态,F1、F2对系统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减少,选项C、D均错误.]2.如图546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和B,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为2m,B的质量为m,初始时物体A到C点的距离为L.现给A、B一初速度v0>gL,使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图546(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92492235】【解析】(1)A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μmg cos θ,物体从A向下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2mgL sin θ+12·3mv20=12·3mv2+mgL+fL解得v=v20-gL.(2)从物体A接触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回到C点,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f·2x=0-12×3mv2解得x=v202g-L2.(3)弹簧从压缩到最短到恰好能弹到C点的过程中,对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E p+mgx=2mgx sin θ+fx所以E p=fx=3mv204-3mgL4.【答案】(1)v20-gL(2)v202g-L2(3)3mv204-3mgL4●考向2 能量守恒定律与图象的综合应用3.将小球以10 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E k 、重力势能E p 与上升高度h 间的关系分别如图547中两直线所示.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47A .小球的质量为0.2 kgB .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20 NC .小球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的高度为2013 mD .小球上升到2 m 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0.5 JD [在最高点,E p =mgh 得m =0.1 kg ,A 项错误;由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E 其=ΔE 可知:-fh =E 高-E 低,E 为机械能,解得f =0.25 N ,B 项错误;设小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的高度为H ,此时有mgH =12mv 2,由动能定理得:-fH -mgH =12mv 2-12mv 20,解得H =209 m ,故C 项错;当上升h ′=2 m 时,由动能定理得:-fh ′-mgh ′=E k2-12mv 20,解得E k2=2.5 J ,E p2=mgh ′=2 J ,所以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0.5 J ,故D 项正确.]摩擦力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1.(1)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2)从能量的角度看,是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2.两种摩擦力做功情况比较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同点能量的转化方面只有能量的转移,而没有能量的转化既有能量的转移,又有能量的转化一对摩擦力的总功方面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零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总功W =-F f ·l相对,产生的内能Q =F f ·l 相对相同点正功、负功、不做功方面两种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 0=2 m/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 =10 kg 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过时间1.9 s ,工件被传送到h =1.5 m 的高处,g 取10 m/s 2,求:图 5-4-8(1)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自主思考】(1)1.9 s 内工件是否一直加速?应如何判断?提示:若工件一直匀加速,由v m 2×t =hsin θ可得:工件的最大速度v m =61.9m/s>v 0,故工件在1.9 s 内应先匀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2)工件在上升过程中其所受的摩擦力是否变化? 提示:变化,先是滑动摩擦力,后是静摩擦力.(3)电动机传送工件的过程中多消耗的电能转化成了哪几种能量? 提示:工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因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三部分. 【解析】 (1)由题图可知,皮带长x =hsin θ=3 m .工件速度达v 0前,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 1=v t 1=v 02t 1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 -x 1=v 0(t -t 1) 解得加速运动的时间t 1=0.8 s 加速运动的位移x 1=0.8 m所以加速度a =v 0t 1=2.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 θ-mg sin θ=ma解得:μ=32.(2)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显然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用于增加工件的动能、势能以及克服传送带与工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在时间t 1内,皮带运动的位移x 皮=v 0t 1=1.6 m在时间t 1内,工件相对皮带的位移x 相=x 皮-x 1=0.8 m在时间t 1内,摩擦生热Q =μmg cos θ·x 相=60 J工件获得的动能E k =12mv 20=20 J工件增加的势能E p =mgh =150 J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 =Q +E k +E p =230 J.【答案】 (1)32 (2)230 J[母题迁移]●迁移1 水平传送带问题1.如图549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2492236】 图549A .电动机做的功为12mv 2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v 2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v 2D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D [由能量守恒可知,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和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选项A 错误;对物体受力分析知,仅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由动能定理知,其大小应为12mv 2,选项B 错误;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摩擦力与传送带对地位移的乘积,可知这个位移是物体对地位移的两倍,即W =mv 2,选项C 错误;由功率公式知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选项D 正确.]●迁移2 倾斜传送带 逆时针转动 2.(多选)(2017·太原模拟)如图5410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2 m/s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将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静置在传送带上的A 处,经过1.2 s 到达传送带的B 处.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其他摩擦不计,物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下列对物块从传送带A 处运动到B 处过程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92492237】图5410A .物块动能增加2 JB .物块机械能减少11.2 JC .物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 JD .物块对传送带做的功为-12.8 JBC [由题意可知μ<tan 37°,因而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仍然要加速运动.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前,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cos θ)=ma 1,v =a 1t 1,x 1=12a 1t 21, 解得a 1=10 m/s 2,t 1=0.2 s ,x 1=0.2 m ,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cos θ)=ma 2,v ′=v +a 2t 2,x 2=vt 2+12a 2t 22,而t 1+t 2=1.2 s ,解得a 2=2 m/s 2,v ′=4 m/s ,x 2=3 m ,物块到达B 处时的动能为E k =12mv ′2=8 J ,选项A 错误;由于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做功,物块机械能变化,摩擦力做功为W f =μmgx 1cos θ-μmgx 2cos θ=-11.2 J ,故机械能减少11.2 J ,选项B 正确;物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vt 1-x 1+x 2-vt 2)cos θ=4.8 J ,选项C 正确;物块对传送带做的功为W =-μmgvt 1cos θ+μmgvt 2cos θ=6.4 J ,选项D 错误.]1.水平传送带:共速后不受摩擦力,不再有能量转化.倾斜传送带:共速后仍有静摩擦力,仍有能量转移.2.滑动摩擦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静摩擦力做功,不产生内能.3.公式Q=F f·l相对中l相对为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位移,若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往复运动时,则l相对为总的相对路程.。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知识点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体或系统所具有的做功或产生热的能力,是物体或系统的物理属性。
2. 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在时间上保持不变。
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失,只会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
3. 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即K = 1/2mv^2。
4. 功与功率:功是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功,即W = F·s,其中F为施加力的大小,s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P = W/t。
5. 功与能量的转化:力所做的功等于力所应用的物体的能量的变化,即W = ΔE,其中W为力所做的功,ΔE为物体的能量变化量。
6. 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其中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7. 能量转化的例子:例如,物体从较高的位置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弹簧振动中,弹性势能与动能互相转化。
以上是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第4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整合教材·夯实必备知识一、功能关系(必修二第八章第4节)1.(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在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值上相等。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2)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是负值,差值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部分,也就是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
二、能量守恒定律(必修三第十二章第4节)【质疑辨析】角度1功能关系(1)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就具有多少能。
()(2)滑动摩擦力做功时,一定会引起机械能的转化。
( ) 角度2 能量守恒定律(3)既然能量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故没有必要节约能源。
( ) (4)一个物体的能量增加,必定有别的物体的能量减少。
( ) 提示:(1)× (2)√ (3)× (4)√精研考点·提升关键能力考点一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核心共研)【核心要点】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典例剖析】角度1 由能量变化分析力做功[典例1](2023·新课标全国卷)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
一质量为m 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 下落高度h 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 ) A .0 B .mgh C .12mv 2-mgh D .12mv 2+mgh【解析】选B 。
在地面附近雨滴做匀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W 克=0,故雨滴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mgh 。
故选B 。
角度2 由力做功分析能量变化[典例2](多选)(2023·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
高考物理能量守恒知识点总结在高考物理中,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它对于解决各类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接下来,咱们就系统地梳理一下这部分内容。
一、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物理过程,总能量始终是恒定的。
二、常见的能量形式1、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公式为$E_k =\frac{1}{2}mv^2$ ,其中$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表达式为$E_p = mgh$ ,其中$h$ 是物体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
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公式为$E_{p弹} =\frac{1}{2}kx^2$ ,$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 是弹簧的形变量。
2、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3、电能电能与电流、电压和时间有关,公式为$W = UIt$ ,其中$U$ 是电压,$I$ 是电流,$t$ 是时间。
4、化学能化学能存在于化学反应中,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5、光能光具有能量,例如太阳能就是一种常见的光能。
三、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但机械能总量不变。
2、功能关系(1)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_G =\DeltaE_p$ 。
(2)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即$W_{弹} =\DeltaE_{p弹}$。
(3)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即$W_{合} =\Delta E_k$ 。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点一、功能关系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二、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考点一功能关系的应用1.若涉及总功(合外力的功),用动能定理分析.2.若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3.若涉及弹性势能的变化,用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4.若涉及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5.若涉及机械能变化,用其他力(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6.若涉及摩擦生热,用滑动摩擦力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分析.考点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考点三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列能量守恒定律方程的两条基本思路: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3.能量转化问题的解题思路(1)当涉及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时,一般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解题时,首先确定初末状态,然后分析状态变化过程中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求出减少的能量总和高中物理知识点有哪些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第六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课时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并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一对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会应用能量守恒观点解决综合问题。
考点01 常见的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一、对功能关系的理解(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在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值上相等。
二、常见的功能关系能量功能关系表达式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势能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减少量W=E p1-E p2=-ΔE p动能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量W=E k2-E k1=1 2 mv2-12m v02机械能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变化量W其他=E2-E1=ΔE摩擦产生的内能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的绝对值等于产生的内能Q=F f·x相对电能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能增加量W克安=E2-E1=ΔE电[典例1·对常见的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多选)(2023·四川广安市二模)滑沙运动是继滑冰、滑水、滑雪和滑草之后又一新兴运动,它使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运动的同时又能领略到沙漠的绮丽风光。
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匀加速下滑,经过10 s到达坡底,速度大小为20 m/s。
已知沙坡的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的重力势能减少5.0×104 JB .人的动能增加1.0×104 JC .人的机械能减少1.5×104 JD .人克服阻力做功4.0×104 J 答案 BC解析 人沿沙坡下滑的距离l =12v t =100 m ,重力势能减少ΔE p =mgl sin 30°=2.5×104 J ,故A错误;人的动能增加ΔE k =12m v 2=1.0×104 J ,故B 正确;人的机械能减少ΔE =ΔE p -ΔE k =1.5×104 J ,故C 正确;人克服阻力做功W 克f =ΔE =1.5×104 J ,故D 错误。
功能关系1.功和能(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功能关系(1)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改变,即W G=E p1-E p2=-ΔE p(2)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改变,即W F=E p1-E p2=-ΔE p(3)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改变,即W其他力=E2-E1=ΔE。
(功能原理)(1)动能的改变量、机械能的改变量分别与对应的功相等。
(2)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的改变量与对应的力做的功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3)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类别比较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同点能量的转化方面只有能量的转移,而没有能量的转化既有能量的转移,又有能量的转化一对摩擦力的总功方面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总和等于零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总功W=-F f·l相对,即摩擦时产生的热量相同点正功、负功、不做功方面两种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1.自然现象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5-4-1所示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势能()图5-4-1A.增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解析:选A人推袋壁使它变形,对它做了功,由功能关系可得,水的重力势能增加,A正确。
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ΔE减=ΔE增。
1.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分清有多少形式的能(动能、势能、内能等)发生变化。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汇总,务必掌握!
知识网络图
一、功能关系
1.功和能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有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力学中常用的四种功能对应关系
(1)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即W(合)=Ek2-Ek1=ΔEk。
(动能定理)
(2)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
即W(G)=Ep1-Ep2=-ΔEp。
(3)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
即W(弹)=Ep1-Ep2=-ΔEp。
(4)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改变,即W(其他力)=E2-E1=ΔE。
(功能原理)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ΔE减=ΔE增。
三、功能关系的应用
1.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到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量上相等。
2.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的改变
四、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对定律的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另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别的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应用定律的一般步骤
(1)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列恒等式:ΔE减=ΔE增。
五、相对滑动物体的能量分析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