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ett交会图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延川南致密砂岩气层王安龙【摘要】研究提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有效评价致密砂岩气储层的解释思路及解释方法.在解释思路上,采用传统定量解释与特殊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思路;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在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分构造、分沉积建立岩电评价参数;分物性建立可变岩电参数;在分析储层岩性、物性背景及敏感曲线特征基础上采用三孔隙度含气指示法有效判别气层属性.通过与实验数据及大量测试结果对比,气层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期刊名称】《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年(卷),期】2019(009)002【总页数】6页(P75-79,82)【关键词】致密气储层;测井解释;可变岩电参数;含气指示法【作者】王安龙【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在测井评价领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经典的识别油、气、水、干层的方法不再那么适用,例如在定性识别油气层上,同一口井、同一岩性条件下,有些高阻层未必是油层,而低阻层未必是水层;在识别气层方法上的“声波跳跃”现象在有些致密气层上没有出现;在定量解释储层饱和度时,利用岩电实验获得岩电参数N=3.17这样超出一般认识的结果。
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以往测井方法不正确,而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主体悄然发生变化。
反观近些年来我国主要油气田勘探及开发对象可以发现,研究对象正从传统的中、细砂岩储层转变为致密砂岩、灰岩、火成岩等非传统储层;物性由中、高孔渗到低孔、特低渗;油藏类型由构造油气藏到岩性油气藏。
正是这些特殊油层评价的增多,造成我们以往定性判别这些储层的曲线特征,定量计算储层的阿尔奇公式一再出现“意外”[1-4]。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储层分析为例,总结出符合延川南区块地质特点的致密砂岩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
1 解释模型研究1.1 细分构造及沉积建立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石盒子组、山西组致密砂岩气为例,延川南区块分为A 和B构造带,两个构造带致密气储层埋深及水型差异较大,A构造带气储层埋深主要在500~1 000 m,水型以NaHCO3为主,B构造带气储层埋深主要在1 000~1 500 m,水型以CaCL2为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沉积条件也同,山西组为三角洲沉积,石盒子组为河流相沉积。
MATH微信:beijingdaxue777QQ:1456770148中考必会几何模型目录专题一角平分线相关问题模型 (3)模型1角平分线相关模型 (3)专题二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 (6)模型1:角的8字模型 (6)模型2:角的飞镖模型 (8)模型3边的“8”字模型 (10)模型4边的飞镖模型 (11)专题三半角模型 (15)专题四将军饮马模型 (23)模型1:直线与两定点 (23)模型2角与定点 (28)模型3两定点一定长 (31)专题五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34)模型1角平分线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34)模型2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35)模型3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37)模型4角平分线+平行线 (39)专题六截长补短辅助线模型 (42)模型1截长补短 (42)专题七蚂蚁行程 (48)模型1立体图形展开的最短路径 (48)专题八三垂直全等模型 (55)模型1三垂直全等模型 (55)专题九手拉手模型 (62)模型1手拉手 (62)专题十相似模型 (68)模型1A、8模型 (68)模型2共边共角型 (72)模型3一线三等角型 (75)模型4倒数型 (79)模型5与圆有关的简单相似 (82)模型6相似和旋转 (85)专题十一圆中的辅助线 (89)模型1连半径构造等腰三角形 (89)模型2构造直角三角形 (90)模型3与圆的切线有关的辅助线 (94)专题十二中点四大模型 (97)模型1倍长中线或类中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97)模型2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点连接用“三线合一”. (99)模型3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可考虑中位线定理 (102)模型4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 (107)专题一角平分线相关问题模型模型1角平分线相关模型(1)如图1,若点P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2)如图2,若点P是外角∠CBF和∠B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3)如图3,若点P是∠ABC和外角∠A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A.图1图2图3针对训练1.(2016•枣庄)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A.15°B.17.5°C.20°D.22.5°【小结】本题若不套用模型,则需要通过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明得到∠A、∠D的数量关系.2.(2018•巴中)如图,在△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若∠BOC=110°,则∠A=.【分析】由解题模型一中的(1)可知,∠BOC=90°+∠A,把∠BOC=110°代入计算可得到∠A的度数.【详解】∵∠BOC=90°+∠A,∠BOC=110°,∴90°+∠A=110°.∴∠A=40°.【小结】本题若不套用模型,需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O C、∠A的数量关系.3.(2018•济南历城区模拟)如图,BA1和CA1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A2是∠A1BD的角平分线,CA2是∠A1CD的角平分线,BA3是∠A2BD的角平分线,CA3是∠A2CD的角平分线,若∠A1=α,则∠A2018=.【详解】∵A1B是∠ABC的平分线,A1C是∠ACD的平分线,∴∠A1BC=∠ABC,∠A1CD=∠ACD,又∵∠ACD=∠A+∠ABC,∠A1CD=∠A1BC+∠A1,【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然后推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加菲尔德构图及其应用
费尔德构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复杂地理空间关系的图形化技术。
该技术由美国地理学家艾伦·J·费尔德(Allen J.Friedman)发明,它是基于地理坐标系统的地理投影技术,用
于在二维平面上清楚地表示地理空间关系。
费尔德构图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农业学、社会统计学等领域,可以用于分析地理空间结构中的各种模式和关系。
费尔德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将三维的地理空间投影到二维的平面上,从而使地理空间关系更
加清晰地表现出来。
费尔德构图使用一种称为“经纬度”的投影方式,把地球表面的表象
拉伸到一个新的单位,以显示其地理空间关系。
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把地球表面的尺寸和形
状精确地显示出来,并清楚、准确地表示出地理空间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结构。
费尔德构图在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分析
地理空间结构中的空间模式和地理关系,如城市结构、人口密度、交通网络、资源分布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结构。
此外,费尔德构图也可以用于社会统计学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区的社
会经济状况,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农业学,用于分析农业地域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田的分布特征。
总之,费尔德构图是一种以二维投影的方式将复杂的地理空间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的图形
化技术,它是一种有效地分析和理解地理空间结构的工具,经过广泛的应用,它为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概率图模型中的数据采样技巧分享概率图模型是一种描述随机变量之间相关性的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
在概率图模型中,数据采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了如何从已知的概率分布中生成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概率图模型中常用的数据采样技巧,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有所帮助。
1.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采样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样方法,它通过构建一个马尔可夫链,利用该链的平稳分布来生成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
在概率图模型中,MCMC采样经常用于从后验分布中抽取样本,以便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推断。
常见的MCMC采样算法包括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和Gibbs采样算法等。
2. 变分推断采样变分推断是一种用于近似推断的方法,它通过最大化一个变分下界来逼近真实的后验分布。
在概率图模型中,变分推断经常用于近似推断和参数学习。
在变分推断中,数据采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常用的数据采样方法包括重参数化技巧和蒙特卡洛采样等。
3. 重采样技术重采样是一种用于从已知分布中生成样本的方法,它常用于粒子滤波和贝叶斯推断等场景。
在概率图模型中,重采样技术可以用于从后验分布中抽取样本,以实现参数估计和模型推断。
常见的重采样方法包括Metropolis-Hastings重采样和系统重采样等。
4. 随机变量采样技巧在概率图模型中,随机变量的采样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它用于生成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
常用的随机变量采样技巧包括拒绝采样、反变换采样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采样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从已知的概率分布中生成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
5. 数据采样的应用数据采样技巧在概率图模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常用于参数估计、模型推断和预测等任务。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数据采样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总结概率图模型中的数据采样技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概率论、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交会图法的概念
交会图法是一种用于计算物体位置的方法,通常用于海洋和航空领域。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被观察物体的位置和距离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绘制三角形,并通过三角形解决被观察物体的位置问题。
在交会图法中,我们需要使用至少两个观察站或设备来查找被观察物体的位置。
每个观察站需要测量被观察物体到该站之间的距离,以及被观察物体与两个观察站之间的角度。
这些数据然后被用于绘制两个交叉的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和长度,我们可以确定被观察物体的位置。
交会图法可以用于解决三种不同的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确定一个已知点的位置。
第二类问题是确定两个已知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第三类问题是确定三个或更多已知点之间的位置。
交会图法的主要优点是其简单性和可靠性。
它不需要非常高级的技术或设备,因此可以在几乎任何地方使用。
在海洋和航空领域,它经常被用于定位航行器和船只,以及查找搜救对象。
交会图法的主要缺点是它需要至少两个观察站,以确定被观察物体的位置。
这通常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资源,以确定被观察物体的位置。
此外,交会图法也可能会受到一些误差的影响,例如观察站的不准确位置或观察数据的不准确性。
在总体上,交会图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测量物体位置。
它在海洋和航空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其他行业中也是有用的。
虽然交会图法可能会受到一些误差的影响,但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准确和可靠的方法。
目录概述 (1)第一部分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 (4)第一章准备数据和建立本地工区 (4)1.1 建立数据服务连接 (4)1.2 准备数据 (7)1.3 本地工区 (10)1.3.1 创建本地工区 (10)1.3.2 打开本地工区 (13)1.3.3 关闭本地工区 (14)第二部分单井综合分析 (16)第二章转换卡奔单井图 (16)第三章单井综合柱状图 (19)3.1 单井图的解释模式与绘图模式 (19)3.2 新建文档 (19)3.3 增加图道 (21)3.3.1 新建单个图道 (21)3.3.2 新建多个图道 (24)3.4 图道移动 (25)3.5 组合图道 (26)3.6 图面设置 (26)3.6.1 图框设置 (27)3.6.2 设置图面比例和图段 (27)3.6.3 道头高度调整 (27)3.6.4 单道列宽调整 (28)3.6.5 同时调整多道列宽 (28)3.6.6 调整图框外空白区域 (28)3.7 使用数据库导入与导出图道数据 (29)3.7.1 从数据库中提取或更新道数据 (29)3.7.2 道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 (30)3.8 模版 (32)3.8.1 建立模板 (32)3.8.2 应用模板 (33)3.9 在绘图模式下修饰单井图 (34)3.9.1 绘图模式与解释模式的切换 (34)3.9.2 插入自选图形 (34)3.10 将单井图复制为图片 (35)3.11 添加已有文档 (37)3.12 文档版本管理 (37)3.12.1 另存为新版本 (38)3.12.2 打开指定版本文档 (38)第四章各数据道属性设置与操作 (40)4.1 图道属性设置与操作 (40)I按钮,点击后,打开图1-7图1-8编辑井位坐标,内容包括井名、井别、完钻井深、纵坐标、横坐标、补心海拔等六项图1-161.3.3 关闭本地工区直接点击任务窗格中的“关闭工区”,弹出“关闭工区”对话框,选择“是”即可,如图1-17图2-3现在,你再看任务窗格的“单井分析图”下,整个目录中的所有老单井文档,已经全部转换成了ResForm的《地质研究工作室》新文档,如图2-4所示。
discovery软件各模块介绍依据功能和license管理,Discovery可分为五大部分,一是工区、数据管理系统,二是地质分析系统,三是地震迭后处理和地震解释系统,四是单井多井评价系统,五是储层属性管理与预测。
另外,正演建模GMAplus已经集成Discovery平台上,与Discovery共享一个数据库。
每一部分都由很多模块组成,下面简单介绍。
(一)工区、数据管理系统1.ProjectExplorer 项目管理模块GESXPlorer在系统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 以目标工区为单位建立项目,并将与该项目有关的数据文件集中在同一项目下管理。
可对目标工区进行备份、删除、重命名、恢复等操作。
2.Coordinate Manager System 大地坐标系统管理模块大地坐标系统管理模块中包含了世界各地80多个不同的地理坐标系数。
用户可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地理坐标系统,可定义的坐标系统或建立跨带工区。
同时,可进行大地坐标与经纬度的转换。
3 WellBase 井数据库管理模块井数据库管理模块是井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并为其它解释模块提供井数据支持。
在井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包含17个数据库表格,170多个数据项,包括井基本信息、井位信息、分层数据、试油数据、DST、产量、取芯、井斜、测井曲线等信息。
可以对井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统计、索引,对产能资料进行图形化分析,并进行斜井轨迹计算与图形再现,以及井符号的编辑和井位图的生成。
4 LogDataManager测井曲线管理模块测井曲线管理模块是测井曲线的输入、输出与管理系统,并为其它解释模块提供测井曲线及保存测井解释结果。
可以对测井曲线进行查询、索引。
测井曲线的输入可以接受LAS、LBS、ASCII、LIS/TIF格式的数据文件;成果输出单井为Las/LBS格式、多井为Las/LBS、ASCII等数据格式.5 QueryBuilder 数据统计、索引查询模块QueryBuilder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查询、索引和复合条件下的数据调用。
测井解释计较经常使用公式目录之五兆芳芳创作测井解释计较经常使用公式1. 地层泥质含量(Vsh)计较公式)测井资料..(1)式中,SH-自然伽马相对值;GR-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GRmin-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2)式中,Vsh-泥质含量,小数;GCUR-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3)式中,ρb、ρsh-辨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Bo-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GR-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GRmax-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4)式中,SI-泥质的粉砂指数;SI=(ΦNclay-ΦNsh)/ΦNclay (5)(ΦNclay、ΦNsh辨别为ΦN-ΦD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A、B、C-经验系数. (6)式中,SP-目的层自然电位测井值,mV;SPmin-纯地层自然电位值,mV;SPmax-泥岩层自然电位值,mV.α-自然电位减小系数,α=PSP/SSP.PSP为目的层自然电位异常幅度,SSP为目的层段纯岩性地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静自然电位). (7)式中,Rlim-目的层井段纯地层最大电阻率值,Ω·m;Rsh-泥岩电阻率,Ω·m;Rt -目的层电阻率,Ω·m;b (8)式中,Tma、Tf-辨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ΦNma、ΦNsh-辨别为岩石骨架中子值、泥岩中子值,小数;Δt-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ΦN-目的层中子测井值,小数.………………………………………..………………..(9)式中,ρma、ρf-辨别为岩石骨架密度值、地层流体密度值,g/cm3;ΦNma、Φsh-辨别为岩石骨架中子值、泥岩中子值,小数;ρsh-泥岩密度值,g/cm3;ρb、ΦN-目的层密度测井值,g/cm3、中子测井值,小数.………………………………………..………………..(10)1.7.1 钍曲线(TH)如果有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则优先选用能谱测井资料计较泥质含量...………(11 )12)式中,TH-目的层钍曲线测井值;THmin-目的层段纯地层钍曲线值;THmax-目的层段泥岩钍曲线值;SH-目的层钍曲线相对值;GCUR-新、老地层校正系数,新地层为3.7,老地层为2.0.K ) (13) (14)式中,K -目的层钾曲线测井值;Kmin -目的层段纯地层钾曲线值;Kmax-目的层段泥岩钾曲线值;GCUR -新、老地层校正系数,新地层为3.7,老地层为2.0.).(15)16)式中,KTH -目的层无铀曲线测井值;KTHmin -目的层段纯地层无铀曲线值;KTHmax -目的层段泥岩无铀曲线值;GCUR -新、老地层校正系数,新地层为3.7,老地层为2.0.1.8 利用中子测井资料N =0,且对中子孔隙度作了岩性校正. ..(17)式中,ΦN -目的层中子孔隙度;ΦNsh -目的层段泥岩中子孔隙度.注:孔隙性地层计较的Vsh 偏高.18)2 . 地层孔隙度(φ)计较公式2.1 利用声波时差测井资料.(19)式中,Φs -声波计较的孔隙度,小数;Tma 、Tf -辨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Vsh -地层泥质含量,小数;CP -声波压实校正系数,可利用岩心阐发孔隙度与声波计较孔隙度统计求出,也可利用密度孔隙度与声波孔隙度统计求出.DT -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 (20)式中,x -经常取值为砂岩1.6,石灰岩1.76,白云岩2.0,x 大致与储层的胶结指数(m)值有关..(21) 式中,v 、v ma 、v f -辨别为地层、岩石骨架、孔隙流体的声速. (22)式中,ΦD -密度孔隙度,小数;D ma 、D f -辨别为岩石骨架密度值、地层流体密度值,g/cm 3;DEN -目的层密度测井值,g/cm 3;Dsh-泥岩密度值,g/cm 3;Vsh -储层泥质含量,小数..(23) 式中,ΦN-中子孔隙度,小数;CN -目的层抵偿中子测井值,%;LCOR -岩石骨架中子值,%;Vsh -目的层泥质含量,小数;Nsh -泥岩中子值,%...(24)-辨别为密度、中子孔隙度,小数. (25)式中,Φ-中子伽马计较的孔隙度;NG -目的层中子伽马测井值;A 、K -辨别为地区性常数、斜率.说明:在工区内选择两个孔隙度不同较大的地层,辨别求出其孔隙度和所对应的中子伽马读数,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纵坐标为孔隙度,横坐标为中子伽马值,将其作为两个鸿沟点,便可求出A 、K 两个经验系数.2.5.2相对值法(古林图版法))1(lg NGo NG K A -⋅+=Φ (26)式中,NG -储层中子伽马测井值;NGo -尺度层的中子伽马读数.说明:尺度层选择为硬石膏(Φ=1%),其中子伽马值为NGo ,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纵坐标设(1-NG/NGo ),横坐标为lg Φ,如果井剖面上有硬石膏层,则读出其NG 值(NGo )和目的层的NG 值,并知道中子伽马仪器的源距,就可在上述图版上读出其孔隙度.如果井剖面上没有硬石膏层,则选择距目的层较近的井眼大于40cm 的泥岩层作尺度层,其中子伽马读数认为是Φ=100%的中子伽马读数NG 1,再将其按井径转换图版转换为NGo 便可.转换办法如下:转换图版纵坐标为井径校正系数Kd ,Kd =NGo/NG 1,横坐标为井径值.知道目的层的井径值,由图版查得Kd 值,则NGo =Kd ·NG 1,便可求出(1-NG/NGo ),查古林图版便可求出Φ.3. 地层含水饱和度(Sw )计较3.1粒状砂岩或少量含泥质砂岩层饱和度公式(Archie ):n m t R w R b a w S /1)(Φ⋅⋅⋅= (27)式中,Sw -目的层含水饱和度,小数; Rt -目的层深电阻率测井值,Ω·m ;Φ-目的层孔隙度,小数;Rw -地层水电阻率,Ω·m ;a -岩性附加导电性校正系数,其值与目的层泥质成分、含量及其散布形式密切相关;b -岩性润湿性附加饱和度散布不均匀系数.对于亲水岩石,b<1(在油驱水进程中将有残存水存在,形成连续的导电通道,致使Rt/Ro < 1/Sw n );对于亲油岩石,b>1(油驱水进程将是“活塞式”,而没有残存水存在,Rt/Ro >1/Sw n ).m -孔隙度指数(胶结指数),是岩石骨架与孔隙网混引起的孔隙曲折性的度量.孔隙曲折度愈高,m 值愈大.n -饱和度指数,是对饱和度微不雅散布不均匀的校正.由于孔隙的曲折性,在驱水进程中烃与水在孔隙中的散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随Sw 变更,进一步增大了电流在岩石孔隙中流动的曲折性,使Rt 的增大速率比Sw 下降的速率大,因此需要利用饱和度指数n 进行校正.注:m 和a 是相互制约的,a 大,m 就小,a 小,m 就大.按照实际井的实验资料,图2 井径校正图版 图1 古林图标辨别对砂岩和碳酸盐岩研究了m 和a 之间的定量关系:地层水含盐量 8500~300000g/L , 孔隙度4~>30%,渗透率1mD 以上时,a 值在0.3~1.0,砂岩m 值在0.5~2.6,碳酸盐岩m 值在1.0~2.6.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经验关系式:砂岩: m =1.8-1.29 lga碳酸盐岩:m =2.03-0.911 lgam 值与Φ的经验关系:砂岩(Φ为20~32%) Φ8~18%) Φ..(28)Vcl -粘土含量;Rcl -粘土电阻率,Rcl =Rsh(1-SI)2,SI 为泥质的粉砂指数; Φe -目的层有效孔隙度;Rw -地层水电阻率;a - 岩性附加导电性校正系数;Rt -目的层电阻率;Sw -目的层含水饱和度.注:(27)式适用于地层水矿化度较低(< 3×104mg/L )的地区...(29).(30)d =1.上式可得: (31) (32).(33)式中,a =1~2 (34)式中,Rt -目的层电阻率;Rsh -目的层段泥岩层电阻率;Rw-地层水电阻率;Vsh -目的层泥质含量,小数;Φe -目的层有效孔隙度,小数;m -目的层孔隙度指数(胶结指数);a -岩性附加导电性校正系数;Φe -目的层有效孔隙度........................................)36)..(37) (38)式中,Sw -目的层含水饱和度,小数;Rt -目的层电阻率,Ω·m ;Rw -地层水电阻率,Ω·m ;Φt -目的层(泥质砂岩)的总孔隙度,小数;F *-孔隙度与泥质砂岩总孔隙度(Φt )相等的纯砂岩的地层因素,即地层水电导率Cw 足够高时,泥质砂岩的地层因素;m*-地层水电导率Cw 足够高时确定的泥质砂岩的胶结指数,也可看成为经粘土校正后的纯砂岩的胶结指数;n*-相当于该岩石不含粘土的饱和度指数,常取n*=2.0;Q v -岩石的阳离子互换容量,mmol/cm 3;CEC -岩石的阳离子互换能力,mmol/g 干岩样;B -互换阳离子的当量电导率,S ·cm3/(mmol ·m);ρG -岩石的平均颗粒密度,g/cm 3;表1 粘土矿物CEC 值一览表粘土矿物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CEC 值(mmol/g )≈0 CEC 平均值 0 3.7 归一化的W -S 方程*/1*][n m t t wewt R R S φ=.........................................................(39) wsh vn wt w vn w wsh wt we R Q S R Q R R S R )(-+⋅⋅=. (40)t tsh sh vsh v vn V Q Q Q φφ⋅== (41)sh ttsh V φφ=……………………………………………………………..(42) )/(***wt v w n wt t m t wa S BQ C S C C F C +=⋅=⋅=-φ……..………….(43) vsh w sh m tsh wash BQ C C C +=⋅=-*φ…………………………………….(44) 式中,Swt -泥质砂岩总含水饱和度,小数;Rt -泥质砂岩电阻率,Ω·m ;Vsh 、Φt -泥质砂岩的泥质(或粘土)含量,小数;Φt -泥质砂岩总孔隙度,小数,可用密度测井来计较;(因为泥质砂岩中的干粘土密度ρcld 一般近似于纯砂岩骨架的密度ρ3,故实际上可认为密度测井不受地层粘土含量的影响.)Φtsh -泥岩的总孔隙度,小数,可用密度测井来计较ΦDsh ;Rw -泥质砂岩自由水电阻率,Ω·m ;Rwsh -泥质砂岩中粘土水电阻率,Ω·m ;Qvn -归一化的泥质砂岩阳离子互换容量,小数,取值规模0~1.0;Qvsh -与砂岩邻近的泥岩的Qv 值,mmol/cm 3;Qv -泥质砂岩的阳离子互换容量,mmol/cm 3;m*-地层水电导率Cw 足够高时确定的泥质砂岩的胶结指数,也可看成为经粘土校正后的纯砂岩的胶结指数;n*-相当于该岩石不含粘土的饱和度指数,常取n*=2.0; B -互换阳离子的当量电导率,S ·cm3/(mmol ·m).说明:参数m*、Rw 、Rwsh 的最佳选取办法是用lgRt -lg Φt 与Cwa -Qvn交会图.用GR-Z 或Vsh 交会图来辨别纯砂岩和泥岩点.在交会图(图3)上通过含水纯砂岩点(S )并与水层点群相切的直线,可认为是代表纯砂岩线,其斜率应为m*,在Φ处的截距应为Rw.同时,与纯砂岩线平行,并过泥岩点(Sh )的直线在Φ 距应为Rwsh.按照图3(a )的m*作出的Cw -Qvn 交会图(图3-(b ))同样可确定Rw 和Rwsh值,并且还可用于判断解释层段中粘土矿物的成分是否稳定.如在C wa =Φt-m*/R t 的值从 Cw 到Cwash 规模内,通过水层和泥岩的点子根本在一条直线上,则标明粘土矿物成分根本稳定.反之,如果Cwa -Qvn 交会图上点子很分离,趋势线弯曲,则可能是粘土矿物成分产生变更,或m*、Rw 产生变更,说明砂岩和泥岩的参数是不合的.此时,只有用岩心资料才干找出真正的原因.对于明显偏离趋势线的高Qvn 层,必须采取不合组的参数.参数n*应由岩心丈量得出,一般情况下,对于砂岩可取n*=m*,或n*=m*+0.1;在碳酸盐岩中,可取n*=2.0.3.7 双水模型-分离粘土(Clavier et )图4中,Φf -自由水孔隙度(自由水占地层体积的百分数); Φb -束缚水孔隙度;Φh -油气孔隙度;Φt -总孔隙度.Swf -自由水饱和度;Swf =Φf/ΦtSwb -束缚水饱和度;Swb =Φb/ΦtSwt -总含水饱和度;Swt =(Φf +Φb )/Φt 或 Swt =Swf +Swb双水模型的束缚水已包含湿粘土的水分,同时,地层孔隙中存在自由水和束缚水两 种导电路径相同的溶液.除了地层水的导电性按其矿化度预计的值不合以外,含泥质地层与同样孔隙度、孔道曲折度及含水饱和度的纯地层具有同样的导电特性,而地层水的导电性是自由水与束缚水并联所决定的.因此,可采取Archie 公式来研究含泥质地层的导电性.双水模型认为束缚水对含泥质地层导电性有重要影响,并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导电溶液来考虑(这是与W -S 模型的主要区别).12])1([--+=wb wb wb wb t wbwf o R S R S R R R φ (45)to w R R S /= (46)式中,Sw -泥质砂岩含水(自由水)饱和度;Rt 、Ct -辨别为泥质砂岩电阻率、电导率;Ro -泥质砂岩100%含水时的电阻率; 图4 含泥质地层的双水模型Φt-泥质砂岩总孔隙度,小数;Swb-泥质砂岩束缚水饱和度,小数;Rwf、Cwf-自由水(远离粘土概略未被泥质束缚的全部水-远水)电阻率、电导率;Rwb、Cwb-束缚水(粘土邻近缺乏盐分的水)电阻率、电导率.可选择100%纯泥岩处的Rwa作为Rwb,即R wb=R shΦtsh2..注:在实际处理时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a、m值.4. 钻井液电阻率的计较公式 (48)式中,Rm1-T1温度下的钻井液电阻率,Ω·m;Rm2-T2研究的盐水溶液电阻率与其温度间的关系49) (50)式中,R(1)-起始温度为T(1)(°F)时丈量的盐水溶液电阻率,Ω·m;R(T)-温度为T(°F)时丈量的盐水溶液电阻率,Ω·m.51)式中,Rm-钻井液电阻率,Ω·m;C-与钻井液密度有关的系数,可由表2确定表2C值与钻井液密度的对应关系表钻井液密度(g/cm3)C..(52)式中,Rmc-泥饼电阻率,Ω·m;Rmf-钻井液滤液电阻率,Ω·m.NaCl钻井液,有如下近似公式:53)4.5 钻井液滤液矿化度计较公式4.5.1 当已知钻井液滤液电阻率Rmf和所对应的温度T,则可用图6所示的图版确定钻井液滤液矿化度Pmf.4.5.2 当已知24℃或75°F 时的钻井液滤液电阻率R mfN 时,可用(53)式计较其矿化度.955.0/)]0123.0lg(562.3[--=mfN R x ………………………….(54a )4.5.3 钻井液密度P w 73.01+=ρ(24℃/75°F ,101.325kPa ) …………….…..(54b ) 5. 地层水电阻率计较办法5.1 利用水阐发资料计较地层水电阻率 5.1.1 计较地层水等效NaCl 总矿化度Pwe表3 地层水离子的等效系数(Ki )表离子名称 Na +1 K+1 Ca +2 Mg +2 Cl -1 SO 4-2 CO 3-2 HCO 3-1 Ki∑⨯=ii we P K P (55)式中,Pwe -等效NaCl 溶液矿化度,ppm ; Ki -第i 种离子的等效系数; Pi -第i 种离子的矿化度,ppm.各类离子的等效系数可按图5所示图版来确定.图板横坐标为混杂液总矿化度,纵坐标为等效系数(Ki )5.1.2 按照求出的Pwe 值,按NaCl 溶液电阻率与矿化度及温度的关系图版(图6),可查出地层水电阻率.5.1.2 按照等效NaCl 溶液矿化度,查图板(图6)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由(55)式可导出计较24℃或75°F 时地层水电阻率R wN 的近似式: 5.1.3 近似计较办法995.0/54.36470123.0wN wN P R +≈ (56)式中,P wN -24℃或75°F 时地层水总矿化度,(NaCl ,mg/L );R wN -24℃或75°F 时地层水电阻率,Ω·m.计较出RwN 后,再利用(57z )或(57b )式计较任意温度(T )下的地层水电阻率Rw.即]5.21)(5.45[+=C T R R wN w…………………….…………………(57a )或]77.6)(77.81[+=F T R R wN w……………………….……………….(57b)5.2 利用自然电位计较RwSSP为 (58)式中,K.(59a)或…………………………………….(59b) Rwe-地层水等效电阻率,Ω·m;Rmfe-钻井液滤液等效电阻率,Ω·m.5.2.2 按测井图头标出的T1温度下的钻井液电阻率Rm T1计较24℃时的钻井液电阻率.. (60))计较24℃时的钻井液滤液电阻率R mfN.60)式中,C-按照钻井液密度,按表2查出.5.2.4计较24当R mfN>0.1 Ω·m时,.(61)当R mfN≤0.1 Ω·m时,..….(62)R weN...(63)5.2.6 计较24℃时地层水电阻率R当R wN>0.12 Ω·m时 (64)当R wN≤0.12 Ω·m(65)..(66a)或..(66b)注意:用自然电位计较Rw的办法,适用于地层水主要含NaCl和从SP曲线能得到好的静自然电位SSP 值的情况.如果不克不及满足上述条件,则需对SP曲线运用专门的图版进行(地层厚度、井径、侵入带及电阻率比值(Ri/Rm )等校正,从而得到SSP.如果钻井液与地层间压差过大,SP 中明显存在过滤电位成分,则用SP 计算的Rw 可能偏低.5.3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aR F R R m t t wa φ⋅==/ (67)式中,Rwa -视地层水电阻率,Ω·m ;Rt -深探测电阻率,Ω·m ;(Rt 应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纯岩性水层的Ro)Φ-地层孔隙度,小数; m -胶结指数;a -岩性附加电阻率校正系数.说明:在具有较厚的纯水层井段和Rw 根本稳定或Rw 逐突变更的层段,选择纯水层的Rwa 作为Rw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5.4 用Rt 和Rxo 确定Rw具有均匀粒间孔隙的纯地层,由Archie 公式可辨别导出Sw 和Sxo 关系式,将两式 归并可得:mft w xo n xo w R R R R S S ⋅⋅=)( (68)在有钻井液侵入的含水纯砂岩处,Sw =Sxo =1,故 Rw/Rmf =Rt/Rxo ,因此有xomf t w R R R R /⋅= (69)5.5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 5.5.1 Hingle 交会图法对于均匀粒间孔隙的纯地层,由Archie 公式可得φmw n w ntabR S R /1)(1= (70)对于给定地区和岩性,系数a 、b 和指数m 、n 是已知的.在岩性和Rw 根本保持根本不变的解释井段内,对给定的含水饱和度Sw ,令图8 Pickett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A abR S m wn w =/1)(, (A用按n t R 1刻度的坐标轴作n t R y 1=轴,用线性刻度轴作x =φ轴,则在nt R 1-φ交会图上,方程(70)就成为直线方程y =Ax ,并且该直线过原点,即骨架点(φ=0,Rt =∞),取不合的Sw 值,就得到不合的直线,从而得到用Sw 刻度的Rt -Φ交会图(如图7所示).可按地区经验选取a 、b 、m 、n 值.一般取n =2,b =1.对砂岩取a =0.62,m =2.15;对碳酸盐岩取a =1, m =2.在交会图上,对于100%含水层,Sw =1,Rt =Ro ,如令a=1,m =2, 则有φwtR R 11=…………………………………….(在Hingle 交会图上100%含水层就是左上方的一条直线,其斜率为w R /1.由此可得出确定Rw 的办法.即在解释井段上绘制Hjngle 交会图或频率交会图及GR-Z 图,找出岩性纯,足够厚,无油气显示的纯水层,这些纯水层同2/φo o w R F R R ==.说明:Hingle 交会图的横轴可以选用孔隙度、声波时差、密度或中子测井值,且为线性刻度.这些交会图的原点均为骨架点(Φ=0,Rt =∞).因此,按照100%含水线与Rt =∞线的交点就可以求得骨架矿物的参数(Δt ma 、ρma 、ΦNma ).知道了Δt ma 、ρma 、ΦNma 就可以按φ或F 的单位,对Δt 、ρb 、ΦN 的刻度重新刻度.用已确定的F (=a/Φm)刻度,可以计较Rw ,并且按类似的办法画出Sw 为常数的直线.应用这些Rt -Φ交会图确定Rw 、Sw 和判断油水层的关头是要正确确定水线位置.因此,此法要求在解释层段上,要有若干个纯含水层,地层水电阻率稳定,岩性不变和侵入不深,要求孔隙度变更规模相当大,并且所测参数(Δt 、ρb 、ΦN )与Φ呈线性关系,所用的a 、b 、m 、n 等参数适合本区地质条件.5.5.2 Pickett 交会图法在Archie 公式中,令b =1,则有 对该式两边取对数得: (72)在水层处,Sw =100%,(72)式可简化为: (73)令y=lgRt,x=lgΦ,c=lg(aRw),则在双对数坐标中,(73)式即为一条直线,斜率为m.这种在双对数坐标中绘制的Rt-Φ交会图即为Pickett交会图,如图8所示.100%含水线在Φ=100%的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为aRw,设a=1,则可求出Rw.这种交会图的优点是不需要知道m值,并且由水线的斜率可确定m 值.同样在此交会图上可画出不合Sw值的直线,它们均平行于水线.该交会图的孔隙度轴(横轴)也可采取Δt、ρb、ΦN.5.6 利用泥岩层近似估量地层水电阻率在储集层与其邻近泥岩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层水的地区,可用泥岩层估量地层水电阻率...(74)式中,Rsh-泥岩电阻率;Φsh-泥岩孔隙度,用声波测井资料计较.Pickett认为是Rw的函数;75)Schlumberger公司的Tixier对泥岩电阻率Rsh和声波时差Δtsh(μs/ft)进行统计,得出.(75)Rw.(76)式中,D-地层深度,m;C、A-与地区有关的经验系数...(77)式中,C we-泥质砂岩等效地层水电导率;mmol/cm3;..(78)CEC-泥质砂岩阳离子互换能力,mmol/g 干岩样;Φt-泥质砂岩总孔隙度,小数;ρG-岩石平均颗粒密度,g/cm3;图9 F -Φ关系图a -Na +离子扩散层的扩散因子;1 当Pw >Pwo a =…………………….(79) Pw Pwo / 当Pw ≤PwoPw -地层水矿化度;Pwo -x d =x H 3;X d -Na +离子扩散层厚度,10-8cm ;V Q (=γx d )-Q v =1mmol/cm 3时粘土水占据的孔隙度; )](019.0853.2/[1C T V Q += (80)β-粘土水中抵偿离子Na +的等效电导率,(S/m)(mmol/L)143.0)(0857.0-=C T β (81)Cwf -自由水电导率.注:选取地层水的原则是:若本井或邻井有可靠的水阐发资料,则应首先采取水阐发资料计较Rw ;如有分区分层位的准确所Rw 资料,而本井的电阻率和SP又无异常显示,则可采取分区分层位选用的Rw 数据;不然,应采取多种办法计较,选择其中适合的值(一般是最小的)作为Rw ,使最终计较的Sw 和Sh 适合地质情况及测井显示. 6.确定a 、b 、m 、n 参数6.1 实验室丈量依据Archie 公式:m w o a R R F φ== (82)n h n w w t S b S b FR R I )1/(//-===………….(83)在当地区选择同类岩性的若干块尺度岩样,在101.325KPa 压力下,辨别丈量在100%饱和盐水时的电阻率Ro 与在不合含水饱和度Sw 时的Rt 及相应的Φ值,在双对数坐 标上辨别绘出F -Φ和I -Sw 关系线,如图9和图10所示.由式(82)、(83)可知:..……….(84a).………...(84b)在双对数坐标上,F-Φ关系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m,截距为a.同样,I-Sw关系也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n,截距为b.据统计资料,a值规模为0.5~1.5,m值规模为1.5~3.0,b值接近1,n值规模为1.15~2.2.表4 勘探初期,无实验条件时参考值岩性砂岩碳酸盐岩公式Humblr Tixier 一般Φ>10%低孔隙度(Shell)a 1 1 1 1m 2 2 2 φ,m>4,取m=4b 1n 2(85)式中,m f-裂缝孔隙结构指数,一般为1.1~1.3;m b-粒间孔隙结构指数,一般取2;γ=φf/φt-裂缝孔隙φf占总孔隙度φt的百分数.6.2 按照纯水层测井资料确定a和m6.2.1 lgF-lgΦ交会图法选择完全含水、岩性较纯的地层,作F-Φ交会图,如图11所示.由式(84a)可知,图上代表纯水层直线的斜率等于m,该直线在Φ=100%的纵坐标应为a.6.2.2 Pickett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如图8所示,对纯水层作Rt-Φ交会图,由式(73)可知,该图上代表Sw=100%纯水线的斜率为m,当Φ=100%时,Ro=aRw,已知Rw,便可求a.,如已知Rw、Ro、Φ时,令a=1,则.(86)注:此法计较的m值,对一个地区的同一岩性,在Φ变更规模不大时,是可行的.6.2.4 m与a的经验关系(墨西哥资料)地层水含盐量8500~300000mg/L,Φ:4%~>30%,K:1×10-2μm22砂岩:碳酸盐岩:.………..(87b)。
1、必选作业3:从课程思考题中自由选择3-5%的题目并独立完成(不少于3个A4篇幅)。
期末考试时提交手写体必选作业。
附2、《测井储层评价》课程思考题与作业题一、论述题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2.从采集技术进步、岩石物理理论不断深化及生产需求等几个角度,分析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3.假设面对一位非石油行业的专业人士,你如何回答“什么是测井(技术)”这个问题?4.面对一位地质家或石油工程师,你会考虑从什么角度、如何阐述测井技术的作用,从而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测井资料为什么需要“解释”?6.有人说,测井解释是一种思维过程,即根据各种测井响应,同时在相关地质或工程背景信息或知识的基础上,从所有可能的结果中寻求最可能结论的思维过程。
你同意吗?如果认可,请举例给予阐释。
如:一段地层电阻率特别高,请首先例举其种种可能性(即可能导致地层电阻率高的可能性);如何根据其它测井响应或背景知识对这些可能性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种最可能的解释结论。
7.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8.如何评价测井技术的“一孔之见”?9.概述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作用与特色。
10.如何理解“四性”、“六性”关系研究?11.论述测井储层及油气评价的基本思路。
12.常规9条曲线指哪些测井方法?它们分别用于解决储层评价中的什么问题?13.概述常规九种测井方法的物理基础。
14.常规9种测井仪器的测量结果是什么?用列表方式总结其测量物理量、分辨率、探测深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15.阐述SP产生的电化学机制。
16.根据影响程度大小,阐述对SP资料进行解释时应该考虑的相关因素。
17.砂泥岩剖面中,SP异常幅度和砂岩层渗透率存在必然的联系吗?存在几种可能性?如何从其它测井曲线上上寻找论据?18.概述自然界伽马射线的来源及其能谱特征。
19.常见岩性地层正常情况下的伽马辐射强度排序。
异常GR辐射强度的可能原因。
图论中的割集算法设计与分析在图论中,割集(Cut Set)是指将图的顶点集合分成两个不相交的子集,使得其中一个子集与剩余部分构成一个切割。
割集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割集的方法,它在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割集算法的设计与分析进行探讨。
一、割集算法的概述割集算法的目标是寻找图中的最小割集,即将图划分成两个子图,并且割集中的边数最少。
最常用的割集算法是基于图的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Ford-Fulkerson算法。
该算法通过不断增加流量来找到切割,直到无法再增加为止。
然而,该算法在实践中的效率并不高,因此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割集算法。
二、割集算法的设计1. Stoer-Wagner算法Stoer-Wagner算法是一种启发式算法,它通过迭代地计算图的最小割来找到割集。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图中的所有顶点分为两个集合,然后计算两个集合之间的最小割。
重复此过程,每次都将最小割的集合合并,直到只剩下一个顶点为止。
最后得到的割集即为图的最小割集。
2. Kernighan-Lin算法Kernighan-Lin算法是一种以贪心策略为基础的割集算法。
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不断地交换顶点,使得交换后的两个子图之间的割集权重最小。
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时,将图的顶点随机分为两个子集。
(2)计算两个子集之间的割集权重。
(3)选择两个子集中的一个顶点v,将其从一个子集中移动到另一个子集中,并计算割集权重的变化量。
(4)重复步骤(3),直到无法得到更优的割集权重为止。
三、割集算法的分析1. 时间复杂度割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的设计有关。
对于Ford-Fulkerson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E * F),其中E是图中的边数,F是最大流的值。
而对于启发式算法如Stoer-Wagner算法和Kernighan-Lin算法,其时间复杂度通常为O(V^3)或O(V^4),其中V是图中的顶点数。
2. 空间复杂度割集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主要取决于图的表示方法。
油气层的平均渗透率标定
Roll.,JB;刘顺生
【期刊名称】《油气田开发工程译丛》
【年(卷),期】1992(000)002
【总页数】6页(P2-6,7)
【作者】Roll.,JB;刘顺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12
【相关文献】
1.基于PICKETT交会图油气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研究 [J], 李文湘;王培春;吕洪志;崔云江;张琳琳;陈红兵
2.改变低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润湿性对其相渗透率的影响 [J], 任晓娟;刘宁;曲志浩;张宁生
3.油气层渗透率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J], 杨满平;李治平;王正茂
4.保护油气层技术讲座第四讲油气层渗透率损害机理(Ⅲ) [J], 樊世忠
5.低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润湿性改变对其相渗透率的影响分析 [J], 朱明新;陈玉龙;余存;张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