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小动物回家》教案新人教版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材分析歌曲《小动物回家》由四个4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一、二、四乐句节奏基本相同,第三乐句节奏稍有变化。
整首歌曲旋律流畅,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歌词模仿了小动物走路时候的特点,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二、教学目标1. 能用清晰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歌声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2. 能乐于参与歌曲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1. 清晰准确以及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小动物回家》。
2. 设计不用的速度、力度,用歌声表现四种动物形象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有几只小动物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正赶上我们的音乐课,它们想向同学们寻求帮助。
(二)新授歌曲1. 初听歌曲教师:让我们先来从歌曲中找到他们都是谁?学生活动:聆听歌曲并回答教师总结2. 感受歌曲内容教师:这四只小动物怎么回家的呢?让我们再聆听一边歌曲,从中找找答案吧。
同学们可以一边聆听一边用动作表现四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学生活动:聆听歌曲并回答教师范唱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3. 歌词节奏(1)读歌词教师:老师发现已经有小朋友小声的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小动物回家》吧!教师导读,学生跟读。
(2)纠正难点。
教师导语:教师:四只小动物说同学们在叫他们的时候读的不太准,注意看看歌词中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这四个地方的节奏。
听老师读一遍,我们一起再试试。
(3)学生完整度歌词4. 歌曲学唱(1)教师分句教唱。
教师:小动物们说他们回家的路线就藏在歌曲的旋律中,我们快点学会,帮助小动物们尽快回家吧。
(2)把握难点。
教师导语:小乌龟悄悄的告诉老师,它回家的路线出的点问题,同学们赶紧看看,哦,原来是这里,小乌龟走路虽然慢,但是回家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回家的这两字要接的紧一些,你们听(老师范唱)。
同学们试试。
2/4(3)完整演唱。
(三)歌曲表现1. 力度、速度设计教师:同同学们,我们怎么能用自己的歌声通过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这四种小动物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有的同学们说小乌龟走路慢所以唱到小乌龟的时候速度可以慢一点,有的同学们说小花猫走路轻轻的,所以长到小花猫的时候声音可以弱一点,你们说的可真不错。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学设计青白江区外国语小学代丽教材分析:歌曲《小动物回家》是一首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儿童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里描写的小动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运用力度、速度这两个音乐要素是教学的重难点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活泼好动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本课仍要本着〃玩中学〃的教学原则,以〃师生互动〃、〃即兴创作〃、〃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教案,培养学生不仅学会唱歌,同时学会灵活运用音乐要素处理和表现歌曲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引领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不同的小动物形象,跟随音乐有表情地律动。
2、在对比、模仿、交流中激发学生创作热商并逐步完成歌曲的表演及创新。
3、体验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模仿各种小动物,引导学生尝试将音乐要素运用到歌词编创中,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重点难点:用亲切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对不同动物用不同力度、速度来处理。
根据普力、速度的变化创价液的数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发声练习1 2 3 4| 5(师)小猫唱歌(小青蛙)……55| 5(生)□苗□苗□苗(呱)……拍手节奏2/4拍强弱1%点手心点肩膀二、小游戏:1、说名字(结合着2拍子拍手说名字)师:你的名字是什么?两个字名字听老师怎么说你的名字:XX.三个字名字听老师怎么说你的名字:XXX师:小朋友们都到过动物园吗?都有些什么动物呢?生答师板书学生说到的小动物名称。
(两个字、三个字名字分开)2、按老师刚才教的两个字三个字节奏说一说小动物的名字XXX I小鹿XXX I小鸭子3、小动物回家,分句有节奏读一读初听歌曲,听听是哪几种小动物要回家?师:到了傍晚,小动物们,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地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了。
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都是怎么回家的?(出示PPT)3 513^ 5 51 6 5 6 4 1 5,卜鹿回家的乜品密的&,2 42| 24| 5 432| 1-小鸭子回家摇摇摇,三、学唱歌曲1、复听,小动物是怎么回家的?走的?跑的?请生用动作来表现。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动物回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小动物回家》。
2. 了解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学生乐器(如小鼓、铃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讲述小动物们回家的小故事。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歌曲中的小动物。
二、新歌学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小动物回家》,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3.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三、歌曲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练习,注意纠正学生唱错的音准和节奏。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体表演(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要求学生按节奏敲击乐器。
2. 学生自主选择小动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其他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歌曲学习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分句教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在集体表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拓展环节,鼓励学生观察其他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歌曲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播放《小动物回家》歌曲,让学生聆听。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教师讲解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
2. 了解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部分音符和节奏的掌握。
2.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音色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动物头饰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以及歌曲中会出现的小动物。
二、新歌教学(10分钟)1. 教师播放《小动物回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符和节奏。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符、节奏等,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
三、歌曲欣赏(5分钟)1. 教师播放《小动物回家》歌曲,让学生欣赏。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如兔子跳、小鸟飞等。
四、角色扮演(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如兔子、小鸟等。
2. 学生佩戴相应的动物头饰或展示动物图片,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动物回家的场景。
3.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音色和动作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韵律和节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歌曲《小动物回家》的歌词和小动物的特点。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醒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小动物回家》,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动物回家》,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 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小动物回家》。
2.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小动物回家》。
2. 教学磁带或音响设备。
3. 小动物道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引起学生兴趣。
2. 新歌教学:1. 教师播放歌曲《小动物回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3.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三拍子强弱规律,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4.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
3. 歌曲展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道具。
2. 每组学生按照歌曲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表演歌曲。
3. 教师评价,鼓励学生。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对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关于小动物回家的故事,并用歌曲《小动物回家》的旋律演唱。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动物接力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小动物回家》,并教家人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学习歌曲《小动物回家》过程中的进步。
2. 学生之间的互评,鼓励彼此进步。
十、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课时完成,每个课时40分钟。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小动物回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动物回家》。
2.能够通过歌曲理解小动物们回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3.能够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动物回家》。
难点: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动物回家》,引导学生听歌曲,提问:歌曲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2.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用拍手的方式练习节奏。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涵。
3.歌曲演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和音准问题。
学生全体演唱歌曲,教师伴奏。
4.歌曲创编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动作。
学生分组讨论,创编动作。
学生展示创编的动作,全体同学一起演唱歌曲。
5.歌曲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小动物回家》,引导学生欣赏并对比。
学生发表自己对不同版本歌曲的看法。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并演唱给家长听。
2.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小动物回家》的学习,学生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创编动作环节,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的音准和节奏还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教学拓展1.开展音乐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2.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欣赏现场演出,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3.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动物回家》。
《小动物回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节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学习小动物们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二、重难点正确地理解切分节奏,并准确地演唱。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森林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参加,它们玩的开心极了,我们来看一看。
(节奏律动视频)(带头饰)TA TA TA TA 四分音符TI TI TI TI TI TI TI TI 八分音符TI TA TI TI TA TI 切分音符(二)学习歌曲1、师:(PPT)夜晚来临,小动物们相互告别,准备回家了,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要回家呢?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吧!(聆听全曲)师:哦!回家的小动物有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
它们在回家的路上还在认真的复习今天的动作呢!小鹿:我们玩了四分音符,它的时值是完整的一拍。
(出示击拍图示)小鸭子:今天还玩了八分音符,它的时值是半拍,只有四分音符的一半。
(出示击拍图示)小乌龟:今天还玩了切分节奏.......小鹿、小鸭子:切分节奏好难啊!(解决切分难点)师:切分节奏并不难。
切分节奏有很多种,今天玩的是时值为两拍的切分节奏。
它的中间是一个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两边是时值为半拍的八分音符。
我们可以理解为,中间的四分音符,是由两个八分音符加起来的。
现在,我们来学学切分节奏怎么打拍子,小手拿出来,准备:TI TA TI 再来一次,TI TA TI师:切分节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强拍放在中间的长音上,也就是说,在唱中间的长音时,声音要大一点,我们再来唱一唱TI TA TI。
再来一次,TI TA TI2、(练习难点)师:刚才我们细致的讲解了切分节奏,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吧1、老师先来示范一下,123开始2、你们跟着我一起来,123开始3、出示《小动物回家》节奏谱师:(聆听全曲)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小耳朵了,你能听出这段旋律有多少个切分节奏?仔细聆听吧!(播放音乐)你们的耳朵真灵敏,这段旋律一共有四个切分节奏,分别在每一乐句的第一小节。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动物回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征,增长学生的动植物知识。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动物回家》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中涉及的小动物:兔子、小鸟、小鱼、小虾、小青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小动物回家》,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演唱。
难点:理解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特征,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小动物回家》及相关图片。
2. 教学乐器:电子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学生分组:按照小动物特征分组,每组代表一个动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动物回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新课教学:a. 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描述的小动物特征。
b.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c. 学生分组演唱,每组代表一个动物,展示团队协作能力。
3. 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小动物回家”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歌曲和动物特征。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小动物回家》中的动物特征。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歌曲,家长协助孩子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
2. 歌曲演唱评价:检查学生对歌曲《小动物回家》的熟练程度,包括节奏、旋律、音准等方面。
3. 游戏环节评价:评估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关注他们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歌曲中的小动物,增强他们对歌曲情节的理解。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演唱歌曲,增进家校沟通与合作。
3.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和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难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理解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的乐谱和录音。
2. 准备小动物的图片或道具,用于模仿和表演。
3. 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或音乐教室,以便学生进行表演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小动物回家》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小动物回家》,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
3. 模仿小动物:教师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道具,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4. 团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模仿其叫声和动作,进行团队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表现出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能准确地模仿出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表现出较高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观看学生的表演,让家长了解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学习成果,增进家校合作。
2. 组织校园音乐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八、教学拓展:1. 学习其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如《小燕子》、《小鸭子》等,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课例教学设计《小动物回家》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内容:《小动物回家》教材分析:歌曲《小动物回家》是一首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儿童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里描写的小动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运用力度、速度这两个音乐要素是教学的重难点。
歌曲是D大调,四二拍,规整的四句式,一段体结构。
唱起来朗朗上口,活泼动听。
歌曲从第一句就以活泼的小动物形象用切分节奏让学生在唱的同时,轻松地认识了解切分节奏。
引领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尝试用不用的速度和力度表现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跟随音乐有表情的律动。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等特点,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动物回家》短小精致,是一首适合低年级儿童学习的歌曲表现了小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歌曲活泼的音调,生动的刻画了出每一只小动物的形象,适合低年级学生参与学习。
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我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利用相关图片音频、乐器、道具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运用游戏、演唱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潜能。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通过用手势和打击乐器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3、通过乐器伴奏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动物回家》,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口风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首先请同学们随着一段欢快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一下吧!2、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阶练习今天呀,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动物音乐会,音乐会精彩纷呈,音乐会结束以后天也渐渐地黑了。
《小动物回家》教课方案教课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动物回家》。
学情剖析:本节课施教对象是华民乡二年级的学生,固然还不认识这群可爱的小伙伴,但我感觉他们必定是一群开朗可爱的孩子,喜爱唱歌,喜爱音乐课。
经过一年的音乐课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必定的认识和自己的看法。
这对此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开朗好动,擅长模拟 , 身心可塑性强。
可是他们存心注意的时间较短,因此教课方法我多采纳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建。
我相信他们可以自信、有感情地演唱,并乐于与伙伴们进行合作。
教材剖析:《小动物回家》是一首合适低年级小孩学习的歌曲,歌曲平常精练、富于小孩情味, D 大调,四二拍,规整的四句式,一段体构造。
歌曲以明快开朗的旋律,描绘了四种小动物回家的情形。
歌词浅易易懂,旋律清楚流利,合适低年级学生参加表现。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能以快乐开朗的情绪、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动物回家》并为歌曲设计不一样的力度、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经过倾听和表演,感觉不一样动物的音乐形象并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唱歌曲培育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表演过程中感觉小动物的音乐形象。
教课重难点:1、学唱歌曲,领会歌曲快乐的情绪,感觉不一样小动物的音乐形象。
2、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附点节奏。
3、利用速度、力度表现不一样小动物的形象。
教课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课前活动:1、师生介绍:同学们好,看到我你们好奇吗,有问题要提问吗?今日的讲堂与过去有什么不一样?(自我介绍)二、组织教课导入新课师:还有几位好朋友也到达今日的音乐讲堂,猜猜是谁?生:师:我们到歌曲中去找寻答案吧!三、新课学习(一)倾听音乐,整体感觉1、首次倾听歌曲范唱,教师发问:(1)、哪几种动物到达音乐讲堂?它们要去哪里?生:认真倾听回答2、再次倾听歌曲,感觉歌曲,教师发问:(1)、这几种动物分别是如何回家的?生:听后回答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特别好听的小孩歌曲《小动物回家》,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年级音乐《小动物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音符,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小动物及其特征,丰富他们的知识。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符。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唱出歌曲中的高音和低音,以及做到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小动物回家》的乐谱和歌词。
2.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歌曲乐谱。
3. 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卡片,用于教学辅助。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和主题,引发他们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一边教唱,一边用手势或乐器展示音乐的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歌曲练习(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练习演唱歌曲。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唱音和节奏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 歌曲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上台演唱歌曲,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掌声和鼓励。
5. 小结与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小组演唱和个体演唱,评估他们的唱音准确性和节奏感。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延伸活动(10分钟)1. 动物模仿游戏: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模仿歌曲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征和叫声,其他学生猜猜是哪种小动物。
小动物回家
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对学生进行节拍的训练。
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进度演唱,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够用正确速度,力度演唱歌曲,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的切分音节奏。
教学准备:卡片,电子琴,dvd。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呼吸训练
2、口腔练习,
3、发声练习,ma---mo---mao
Yi----ya----yao
发声练习曲,送别
三、新授:
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现小动物的歌曲吗?
当时,老师领着你们去森林游玩,看见了许多小动物,今天又来个新朋友,同学们想知道都是谁吗?
小鹿,小乌龟他们玩了一天想回家了,那么,他们怎么回家的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小动物回家》
我们来学习歌曲。
戴头饰读歌词,教师讲评。
师:我们来看歌曲的旋律,歌曲的旋律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是切分音,教师教唱。
2、学习歌曲旋律
3、学习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听琴唱歌曲,教师纠正,听录音唱。
4、处理歌曲:a、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
b、用什么情绪。
5、巩固练习、a、用速度,力度表现歌曲。
b、用歌曲进行舞蹈表演。
四、教师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