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80.98 KB
- 文档页数:38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全册教案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概念。
3. 研究并演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4. 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分类-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声音的特点和分类:高音、低音、长音、短音等2. 节奏和音高概念- 节奏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音高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节奏与音高的综合运用3. 儿歌和歌曲学唱- 研究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并进行合唱练。
4. 音乐表达和音乐欣赏- 通过肢体动作、声音模仿等方式进行音乐表达训练。
- 听取和欣赏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节奏和音高的教学。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研究效果。
3. 游戏教学法:结合音乐游戏,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积极性。
4. 听觉教学法:通过听取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1. 了解音乐基本概念和分类- 导入: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 音乐分类:讲解声音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实际演示。
2. 研究节奏和音高概念- 节奏教学:通过游戏和节奏乐器的演示,让学生理解节奏的意义。
- 音高教学:教授不同音高的概念,利用声音模仿进行练。
3. 学唱儿歌和歌曲- 研究儿歌:教授一些简单的儿歌,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和合唱练。
- 学唱歌曲:选取一些适合年龄的歌曲,进行学唱和合唱练。
4. 音乐表达和音乐欣赏- 音乐表达:通过肢体动作和声音模仿的方式,让学生表达音乐的感受。
- 音乐欣赏:听取和欣赏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研究成果: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如演唱儿歌的准确度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
版教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1. 记忆并演唱本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2. 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能够用简单的乐器伴奏歌曲。
二、教学内容
1. 歌曲研究
在本册音乐教材中,共包含以下歌曲:
1. 《小小音乐家》
2. 《快乐的小鸟》
3. 《彩虹》
4. 《春天的小雨滴》
2. 节奏和旋律研究
通过教材中的练和活动,学生将研究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击打乐器作为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乐器伴奏
学生将研究使用简单的乐器进行歌曲伴奏,如手鼓、木琴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演奏歌曲。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歌曲《小小音乐家》,让学生听歌曲并跟随唱;
2. 进行歌曲的分解教学,教授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击打乐器进行伴奏练;
4. 介绍其他歌曲,依次进行相同的教学过程;
5.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乐器伴奏歌曲;
6. 进行歌曲的巩固和复。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对歌曲的研究和演唱情况;
2. 评估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乐器伴奏方面的表现,包括合作和技巧等。
五、教学资源
1.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简单的击打乐器,如手鼓、木琴等;
3. 音乐播放器。
以上就是本教案的详细内容,请按照教学过程进行逐步实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音乐能力。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节奏,并能够唱出简单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奏、音高。
2. 学习简单的歌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唱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分组学习、集体唱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音准、节奏、发音。
第二章:音符和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音符和节奏。
2. 能够读谱并演唱简单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 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 节奏:强弱拍、切分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音符和节奏。
2. 通过分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符和节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对音符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2. 歌曲演唱: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歌曲的节奏和音符。
第三章:学习简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谱的基本结构,能够识谱。
2. 通过学习简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简谱的构成: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五线谱、音符、节奏。
2. 学习简单的简谱歌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简谱。
2. 通过分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简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对简谱的掌握程度。
2. 歌曲演唱: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歌曲的简谱。
第四章:学习乐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能够演奏简单的乐器。
2. 通过学习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打击乐器:木鱼、铃鼓、沙锤等。
2. 旋律乐器:口琴、笛子、小提琴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学习、实践演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乐器的演奏。
2.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如音准、节奏、唱功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第1-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第二单元:学唱歌曲(第3-4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唱功和音乐节奏感。
3.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第5-6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国内外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第四单元:器乐学习(第7-8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如口琴、打击乐器等。
5. 第五单元:音乐游戏(第9-10课时)教学内容: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进步程度。
2. 组织阶段性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设备等。
3. 教学素材:各类音乐作品、教学视频、图片等。
六、第六单元:音乐创作(第11-1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如节奏创作、旋律创作等。
学生尝试独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组织音乐创作工作坊,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关注其创意和技巧的运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
七、第七单元:音乐与舞蹈(第13-14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感受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音乐课程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题: 聆听《问声好》课时:1——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律动。
2新学期小结。
3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森林水车》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早上好》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表演《小麻雀》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验音乐的美感;(2)学会演唱歌曲,培养音乐表现力;(3)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4)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5)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本学期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首歌曲、一首乐曲和相应的音乐活动。
歌曲和乐曲的选择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2 教学安排每周一节音乐课,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课程安排如下:(1)第1-2周:第1单元《小星星》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2)第3-4周:第2单元《小燕子》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3)第5-6周:第3单元《两只老虎》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4)第7-8周:第4单元《数鸭子》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5)第9-10周:第5单元《捉泥鳅》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环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4.2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音乐教材、课件、音响资料等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5.2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会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第六章:第一单元《小星星》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6.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星星》歌曲,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全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共50页)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课时安排:3课时教材简析: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能感受歌曲不同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
3、乐于评价自己与他人演唱优缺点。
讲授重点:能演唱好变拍子歌曲,能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
讲授难点:能体会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规律。
教学方法:聆听、演唱、律动讲授器具: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研究要求复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灌音,感触感染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在说。
4、联系拍手、跺脚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歌曲欣赏与表现•音乐游戏与活动设计•乐器演奏初步探索•音乐创作启蒙•课程总结与展望CONTENTSCHAPTER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通过音乐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的目的与意义教材分析与内容概述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材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线,通过歌曲、欣赏、器乐、律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内容概述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包括“快乐的do re mi”、“在祖国怀抱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健康歌”。
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时,通过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能够演唱简单的歌曲和表演简单的舞蹈或器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音乐,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和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同时,通过音乐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CHAPTER02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符和节拍通过歌曲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音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和节拍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简单乐谱。
了解音乐术语介绍常用的音乐术语,如速度、力度、表情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
初步认识乐器介绍常见的乐器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位置,提高声音质量。
发声练习歌曲演唱合唱排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进行演唱技巧训练,包括咬字、吐字、气息控制等。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2. 熟悉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
2.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3. 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唱歌、跳舞等。
2. 利用乐器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第二章:唱歌教学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3. 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3. 学习唱歌时的表情和手势运用。
教学方法:1. 讲解和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采用集体唱、分组唱、个人唱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3. 引导学生注意唱歌时的表情和手势运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第三章:节奏教学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和读法。
2. 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节奏符号和读法。
2. 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3. 学习简单的节奏练习曲。
教学方法:1. 讲解和示范基本的节奏符号和读法。
2. 利用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如拍手、踏脚等。
3. 采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第四章:乐理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音高、音长等。
2. 学会识谱和演奏简单的乐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音高、音长等。
2. 学习识谱和演奏简单的乐谱。
3. 学习简单的和弦和节奏组合。
教学方法:1. 讲解和示范基本的乐理知识。
2. 采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认识调式
教学目标:
1. 认识延音、半音、全音的区别
2. 研究和唱唐、宋、民三种调式的简单歌曲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分清延音、半音、全音的概念和区别
2. 学会唐、宋、民三种调式的歌曲
教学难点:
学生区分半音和全音的声音区别
第二课时:初学唱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 学唱《我和我的祖国》和《东方红》两首歌曲,初步练协同唱歌
教学重点:
1. 阐述歌曲的含义
2. 练唱歌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和音高
第三课时:吉他弹唱初步
教学目标:
1. 研究吉他乐器,掌握手指放置方法
2. 学唱《茉莉花》和《走在大路上》两首歌,初步尝试伴奏弹唱
教学重点:
1. 介绍吉他乐器的构造和型号
2. 练手指放置并尝试伴奏弹唱
教学难点:
学生进行吉他伴奏时的节奏和和弦变化
第四课时:打击乐初步
教学目标:
1. 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
2. 学唱《茶山情歌》和《我的好朋友》两首歌,初步练打击乐的演奏
教学重点:
1. 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
2. 练乐器演奏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掌握
第五课时:音乐鉴赏
教学目标:
1. 介绍中外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
2. 学唱《桥下流水》和《大海啊,故乡》两首歌,尝试分析并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
1. 分析和掌握音乐的情感表达
2. 介绍中外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
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节拍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歌曲:本册共收录了10首歌曲,包括儿歌、民歌、爱国歌曲等,歌曲内容丰富,旋律优美,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音乐知识:本册介绍了音高、节奏、节拍等音乐基础知识,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3.音乐欣赏:本册收录了10首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4.音乐实践活动:本册设计了10个音乐实践活动,包括歌唱、演奏、舞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2.教学难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音乐欣赏的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方法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导入、游戏互动、情境创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
4.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册共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一周:认识音乐(1课时),学习歌曲《小星星》(2课时)。
2.第二周:学习歌曲《两只老虎》(2课时),音乐实践活动(1课时)。
3.第三周:学习歌曲《茉莉花》(2课时),音乐知识(1课时)。
4.第四周:学习歌曲《共产儿童团歌》(2课时),音乐欣赏(1课时)。
5.第五周: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2课时),音乐实践活动(1课时)。
6.第六周:学习歌曲《小燕子》(2课时),音乐知识(1课时)。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3. 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音阶、节奏、音符等。
2.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
3. 音乐创作:创作简单的歌曲或乐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游戏等。
2. 结合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实践活动。
3. 分组讨论、合作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掌握音阶的构成,了解各个音符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简单的节奏图形,能读谱演唱简单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 音阶:学习大调和小调音阶。
2. 节奏:学习简单的节奏图形,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 歌曲演唱:学会演唱简单的歌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动画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音阶和节奏。
2. 结合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实践活动。
3.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阶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欣赏。
2. 不同音乐风格的认识,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3. 音乐家及其作品的介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音乐作品。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等特点。
3.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欣赏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2. 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热爱音乐、表现音乐的情感。
1.2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音色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教授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使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乐谱。
(4) 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1)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音高、音色。
(2) 体验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旋律、节奏、和声。
(3) 学习简单的音乐术语。
2.2 第二单元:学习乐谱(1) 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2) 学习简单的音符、休止符、附点、连音等记谱法。
(3) 通过实例教授简单的乐谱阅读技巧。
2.3 第三单元:体验音乐(1) 学习简单的合唱、合奏形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进行音乐鉴赏。
(3) 进行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音乐。
3.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4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4.2 音乐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力。
4.3 音乐考试评价:定期进行音乐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课时:2课时内容: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体验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节奏、音高、简单乐理等。
4.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音高、音色、速度、力度等。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
2. 第二单元:唱歌与表演学习歌曲《小星星》、《小燕子》等,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通过歌曲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第三单元:欣赏与分析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如儿童歌曲、民谣、古典音乐等。
学习简单的音乐分析方法,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4. 第四单元:集体舞学习简单的集体舞动作,如《小星星》、《小燕子》等。
通过集体舞,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5. 第五单元:音乐游戏设计各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道具、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采用分组合作、互动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4.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歌唱能力、音乐知识掌握等。
2. 定期进行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集体舞表演等展示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和活动,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2. 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舞蹈道具等。
3. 互联网资源:音乐视频、音频、教学课件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册教案共安排40课时,每周2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每个单元安排4课时。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音乐课程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题:聆听《问声好》课时:1——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森林水车》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早上好》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表演《小麻雀》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课时:2——1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早上好》。
二、基本部分:1、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早上好》及教材主题《问声好》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
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节奏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课时;2——2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1、导入。
2、聆听《在钟表店里》:(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1)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2)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课时:3——1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言:2、表演《在钟表店里》(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4、表演《时间像小马车》(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这是什么》课时:3——2教学目标: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入。
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这是什么》(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听唱法学习歌曲。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钟表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钟表的声音。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创造出钟表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童话故事》课时:4——1教学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入。
2、表演《小红帽》(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小红帽》(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童话故事课时:4——2教学目的: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表演《小红帽》(1)结合歌曲《小红帽》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小红帽》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聆听《小天鹅舞曲》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什么?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聆听《糖果仙人舞曲》课时:5——1教学目的:1、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感受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够运用有正确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糖果仙人舞曲》(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静静的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提示;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1)结合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有一个人在林中》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课时:5——2教学目的:1、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4、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5)结合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6)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7)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