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页精品)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表格) (2)
- 格式:docx
- 大小:53.44 KB
- 文档页数:3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年9月修订)第一单元:音乐的魅力课时一:认识音符和节拍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音符和节拍,培养其对音乐的基本认知。
教学目标- 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和名称;- 认识常见的节拍符号;- 能够区分不同音符和节拍符号。
教学内容1. 音符的基本形状和名称:圆形、方形、黑色音符、白色音符等;2. 常见的节拍符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3. 音符和节拍符号的区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 教学音符的基本形状和名称,并通过图片展示和示范演奏进行讲解;3. 教学常见的节拍符号,让学生观察和模仿;4. 练: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用音符和节拍符号标记出来;5. 总结:复音符和节拍符号的基本知识。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制作简单的节拍器,用手拍打不同的节拍;2. 鼓励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节拍曲目。
课时二:音乐的情感表达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的不同情感,并培养其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可以表达的不同情感;- 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可以表达的不同情感:欢乐、悲伤、紧张等;2. 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2. 介绍音乐可以表达的不同情感,并通过示范演奏给学生展示;3. 让学生选取一种情感,用音乐表达出来;4. 学生互相交流表达的情感,一起欣赏和分析音乐。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由创作简短的音乐段落,表达不同的情感;2.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乐器的世界课时一:认识常见乐器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常见乐器的外观和发声方式,培养其对乐器的基本认知。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乐器的外观特征;- 认识常见乐器的发声方式;- 能够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教学内容1. 常见乐器的外观特征:钢琴、小提琴、吉他等;2. 常见乐器的发声方式:弹拨、吹、敲击等;3. 乐器声音的区分。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节奏,并能够唱出简单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奏、音高。
2. 学习简单的歌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唱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分组学习、集体唱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音准、节奏、发音。
第二章:音符和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音符和节奏。
2. 能够读谱并演唱简单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 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 节奏:强弱拍、切分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音符和节奏。
2. 通过分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符和节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对音符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2. 歌曲演唱: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歌曲的节奏和音符。
第三章:学习简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谱的基本结构,能够识谱。
2. 通过学习简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简谱的构成: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五线谱、音符、节奏。
2. 学习简单的简谱歌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简谱。
2. 通过分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简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对简谱的掌握程度。
2. 歌曲演唱: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歌曲的简谱。
第四章:学习乐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能够演奏简单的乐器。
2. 通过学习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打击乐器:木鱼、铃鼓、沙锤等。
2. 旋律乐器:口琴、笛子、小提琴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学习、实践演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乐器的演奏。
2.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如音准、节奏、唱功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第1-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第二单元:学唱歌曲(第3-4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唱功和音乐节奏感。
3.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第5-6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国内外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第四单元:器乐学习(第7-8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如口琴、打击乐器等。
5. 第五单元:音乐游戏(第9-10课时)教学内容: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进步程度。
2. 组织阶段性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设备等。
3. 教学素材:各类音乐作品、教学视频、图片等。
六、第六单元:音乐创作(第11-1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如节奏创作、旋律创作等。
学生尝试独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组织音乐创作工作坊,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关注其创意和技巧的运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
七、第七单元:音乐与舞蹈(第13-14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感受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验音乐的美感;(2)学会演唱歌曲,培养音乐表现力;(3)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4)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5)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本学期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首歌曲、一首乐曲和相应的音乐活动。
歌曲和乐曲的选择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2 教学安排每周一节音乐课,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课程安排如下:(1)第1-2周:第1单元《小星星》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2)第3-4周:第2单元《小燕子》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3)第5-6周:第3单元《两只老虎》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4)第7-8周:第4单元《数鸭子》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5)第9-10周:第5单元《捉泥鳅》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环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4.2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音乐教材、课件、音响资料等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5.2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会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第六章:第一单元《小星星》歌曲教学及音乐活动6.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星星》歌曲,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全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共50页)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课时安排:3课时教材简析: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能感受歌曲不同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
3、乐于评价自己与他人演唱优缺点。
讲授重点:能演唱好变拍子歌曲,能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
讲授难点:能体会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规律。
教学方法:聆听、演唱、律动讲授器具: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研究要求复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灌音,感触感染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在说。
4、联系拍手、跺脚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歌曲欣赏与表现•音乐游戏与活动设计•乐器演奏初步探索•音乐创作启蒙•课程总结与展望CONTENTSCHAPTER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通过音乐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的目的与意义教材分析与内容概述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材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线,通过歌曲、欣赏、器乐、律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内容概述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包括“快乐的do re mi”、“在祖国怀抱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健康歌”。
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时,通过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能够演唱简单的歌曲和表演简单的舞蹈或器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音乐,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和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同时,通过音乐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CHAPTER02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符和节拍通过歌曲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音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和节拍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简单乐谱。
了解音乐术语介绍常用的音乐术语,如速度、力度、表情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
初步认识乐器介绍常见的乐器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位置,提高声音质量。
发声练习歌曲演唱合唱排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进行演唱技巧训练,包括咬字、吐字、气息控制等。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妈妈老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音的高低听一听,学一学(音乐律动)、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拍手————跺脚雨声————雷声猫叫————虎叫马蹄声———象的脚步声高跟鞋声——平底鞋声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二、创编小故事(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音的高低)、让学生观察图画,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分组展示三、我编你唱、师生同读童谣2、让学生自己读3、找出规律4、全班读。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师生问好二、播放《鲜花爱雨露》音乐,师生律动。
三、尊师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师情绪。
、师讲故事2、小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略)3、老师还有个好主意,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吗?四、初步感受歌曲《鲜花爱雨露》、初听,感受歌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