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素描的画法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2
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头像结构是素描中常见的一项题材,头像结构画法还是颇具难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吧!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头像结构素描技巧一、一至十二点构图找型(1)一至二构图:即四开纸素描头像的构图规律为:A、居中偏上B、模特头部正面朝向的方向空白多一些C、头部最高点距离画面的最上缘1�D2个手指宽D、头像大小,下颚超过四开纸纵向中点向下1――2个手指宽(2)找型十二点:即找型要以4点、6横1竖1斜、 6点,12点、16点为根据(素描要严谨,找型很关键,而比例透视为找型的关键和很本):A、起稿找型的首先是确定整个头部的上下左右4点,其次用长线直线画整体外轮廓线,再接下来外轮廓线与内轮廓线同时画,头颈肩同时画,并注意头颈肩三者的穿插关系。
B、画内轮廓线和结构线时要找好。
6横1竖1斜,[6横:发际线、左右眼眉线、左右眼角线、左右鼻角线、左右嘴角线、下颚角线(谨记:侧面六横透视角度不宜过大);1竖:中轴线;1斜:脸部正面与侧面的分界线 (颧肌到上唇方肌到口轮匝肌到下颌肌)]C、五官找型时注意 6点 8点 12点[6点:眼睛鼻子嘴关系比较和确定上下6点(两个内眼角、两个鼻翼外端、两个嘴角);8点:6点加上2个外眼角;12个结构点8点后,找好两个耳朵上下四个点,这样就是12点,加上左右眼眉4个点,找型要关注16点(初学者眼睛和眼眉的距离切记不要画得过近)]D、找型顺序:先根据脸的高和宽定鼻子的.左右两点,然后根据鼻子的结构点定内外眼角,再定嘴角。
最后通过眼角和嘴角横向比较定耳朵)。
相关透视规律:3/4面近处脸部宽度大于比远处脸部,视平线以上角度近处眼睛比远处眼睛高而且大一些(近高远低,近大远小)。
二、黑白灰固有色九级色差(1)明度尺九级色差:根据孟塞尔色立体理论,固有色明度由最深到最浅分成九个色阶,1―3为低明度;4―6为中明度;7-9为高明度色阶。
(2)注重固有色A、从五官着手,注意五官固有色的把握,固有色要拉开阶次,不同部位明暗关系明度处理也要拉开阶次头发明度最暗,五官的暗部(眼窝鼻底口缝等)次重,明暗交界线往下:往外(脸部的侧面下颚及脖子)再次。
素描长方体的结构画法和明暗画法步骤长方体的结构画法1.首先确定好构图,长方体的构图首先看长方体的摆放方式,如果是横放,那么构图一般采取横构图,而竖放一般就采用竖构图,单个立方体在画面中的构图居中偏上即可。
2.充分确定好物体与画面的大小关系,目测量出它的长宽比例,注意:在平视的角度下在勾勒正面侧面的时候无需多考虑,直接勾勒垂直线条即可(有些同学目测会认为有一定的透视角度),在带一点俯视角度的时候,注意长方体上宽下窄的透视变化,如下图;3.通过透视变化的角度,勾勒出物体的内结构线,如下图:4.强调刻画外结构线,找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位置,着重刻画明暗交界线和暗部,铺上一遍暗调子后,将投影的位置也铺上一遍调子,同时,加深物体暗部和投影交接出的整体调子,注意,投影位置越往外走,暗色的调子应该越浅,呈渐变的效果。
在暗部的刻画中,注意接近于桌面的暗面应该有一些反光。
长方体的明暗画法1.按照结构画法部分起形,不需要画内结构线,找出投影位置和投影的形状。
2.用笔的侧锋画长线条将暗面与投影一起铺一遍调子,然后再分别加重投影与暗面。
注意投影的颜色要暗面的颜色重,暗面中左上角是最重的部分,它的对角线的位置是反光,也是暗面中最亮的部分。
3.用擦笔或者纸巾将上了调子的部分轻轻的擦一遍,不要太过用力,避免将铅粉揉进纸里,造成画面反光,不能深入。
4.用长线条铺出画面中的背景和台面,同样不要一步到位,不要一次性画的太重,第一遍要用侧锋,确定大的黑白关系:背景暗,台面亮。
5.对画面进行全面深入。
最重要的部分是正对我们的这条棱,也是长方体的明暗交界线,它是画面中最实,明暗对比最强烈的部分,它的对角线的位置则是最虚,明暗对比最弱的部分。
对于画面中最重的部分,我们再上调子时一定要分几次画,而不是一遍画到最重,每画一遍都要整体比较一遍,其他部分的调子要跟上,以保持画面黑白灰关系的正确与准确。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课程内容通常分为:少儿素描培训班、少儿国画培训班、少儿油画培训班、少儿水粉培训班、少儿漫画培训班、少儿创意美术培训班。
结构素描知识:几何体结构素描画法有哪些?分步骤图解教你画在绘制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时,应主要以物体的线条结构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绘制结构素描时应准确表现出物体的透视结构,但不注重明暗和体积感的塑造,结构素描是一种突出结构的表现形式。
1.切面圆柱体、四棱锥与正方体的结构素描切面圆柱体是圆柱体被斜切以后的剩余的形体状态,是上下由椭圆平面和圆形平面组成的几何形体。
四棱锥是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为四个全等三角形组成的形体。
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是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绘制目的】组合体的绘制要注意物体的组合关系。
起稿时要注意物体间的透视关系。
如果物体之间有遮掩部分,前后的透视关系要准确。
【绘制解析】【绘制步骤】步骤一:确定出所有物体的宽度与高度,画出各个物体的基本轮廓,注意物体的摆放位置及前后的遮挡关系。
步骤二:按照物体前后的透视关系,对靠近前方的部分色调加深绘制,增强物体之间的透视效果。
步骤三:使用较长的直线对物体的轮廓进行勾画,注意正方体顶点的位置,正确把握透视关系。
画出切面圆柱体与正方体的结构形体线。
步骤四:随后依据光源的照射方向,画出各个物体投影面的基本轮廓线,注意投影形状的把握。
同时画出背景与平面的分界线。
步骤五:对物体进行整体的亮暗区分,确定各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对暗部进行整体的排线。
同时画出投影面的整体排线,注意投影面色调的深浅变化,线条在绘制时要有虚实的变化。
步骤六:加强物体投影面的整体色调,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使用较短的直线画出物体背景衬布的纹理色调。
注意色调的深浅变化与排线的方向变化。
2.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案例介绍】圆柱体,是长方形水平旋转的形态,其顶面和底面的圆平面的圆心连线是圆柱体的中轴位置,形成了其宽度为圆面直径的圆柱形态,外观轮廓为方形。
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几何体,由球面围成。
正方体,是各个面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圆锥体,类似平面中的扇形,是由扇形和底部的圆形组成的几何形体。
结构素描教案、(5篇)第一篇:结构素描教案、结构素描几何石膏结构素描的画法一、教材分析所有的素描都离不开结构。
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
学习结构素描对于初学者来说,关键在于理解对象的结构,画准对象的造型。
二、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认知结构素描,以及其表现特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理论知识画出石膏几何体的结构素描。
情感目标:认识到所有事物的外部形象决定于内部结构,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内容构架1、什么是结构素描,它起源于哪里。
2、结构素描的特点、学习结构素描的作用。
3、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
4、几何结构素描的画法。
四、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构素描的特征、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画结构素描时候观察方法以及画法。
一、内容、资料课堂教学设计1、兴趣引发: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里已经了解了素描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结构素描、明暗素描、表现性素描。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就是结构素描。
那首先让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
舒伯特(鳟鱼变奏曲)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大家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在听的过程里用线条来表现我们听到的音乐节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远祖在烧制彩陶的时候就用绘画来进行装饰了。
使用的语言就是线条,在已出土的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中,往往有花纹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置,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
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后者具有浓厚的绘画意趣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我们在听完乐曲以后呢,大家来看我们所画的线条的变化,其实它就是我们听到这首乐曲的最真实的写照。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
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几何结构素描——正方体画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正方体的基本构造;2.学生能够掌握透视原理;3.学生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画出正方体的三个面;4.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素描技巧。
教学重点1.正方体的构造;2.透视原理;3.正方体的三个面。
教学难点1.运用透视原理画出正方体的三个面;2.提高素描技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个实物正方体;2.教师准备板书工具,例如黑板、白板等;3.教师准备学生用品,例如纸、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实物正方体,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的基本形状;2.教师通过板书工具画出正方体的形状,引导学生理解正方体的构造。
第二步:讲解透视原理1.教师通过板书工具画出透视原理示意图,讲解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2.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透视原理。
第三步:演示正方体画法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正方体的三个面的画法,引导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画法;2.教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正方体的形状。
第四步:学生练习1.学生在纸上画出正方体的三个面,进行练习;2.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正方体的构造和透视原理。
第五步: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2.教师指导学生检查自己的作品,发现并改正错误。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尝试画出正方体的其他角度;2.学生可以画出多个正方体组成的三维场景。
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2.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程度不够,可以引入更多的例子进行讲解;2.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够,可以在课后或课间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