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71 KB
- 文档页数:3
《岳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自读自译,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学习岳飞的高贵品质、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自读自译,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难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赏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满江红》,七年级下自读课本P250页岳飞的《满江红》,酝酿感情,赏乐激情。
2. 初读课文
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同学、老师,自译全文。
3. 精读课文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大意。
4. 赏析课文
把握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学习岳飞的高贵品质、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5. 分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 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 我们能从岳飞身上学到什么?
6. 课堂总结
总结课文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强调岳飞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7. 布置作业
- 背诵全文。
- 搜集岳飞的其他诗歌,进行阅读和赏析。
《岳飞》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2)能够分析并评价岳飞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3)能够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对岳飞的事迹进行适当的阐述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岳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2)通过对比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探讨岳飞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3)通过演讲、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毅勇敢的人格品质;(3)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2)岳飞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3)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1)岳飞历史地位和影响的深入理解;(2)岳飞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探讨;(3)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岳飞的兴趣;(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岳飞的基本情况。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岳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探讨岳飞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岳飞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3)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岳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演讲,表达对岳飞的敬仰之情;(2)学生进行写作,阐述对岳飞事迹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岳飞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岳飞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的理解程度;3. 学生历史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岳飞》相关内容;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3. 视频资料:关于岳飞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4.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论文。
《岳飞》教案教案名称:《岳飞》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将领岳飞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提升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岳飞的画像、军事指挥图等资料,引起学生对岳飞的兴趣,并与学生交流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2. 讲解生平:向学生讲解岳飞的出生、成长背景,以及他在南宋抵抗金国入侵中的英勇事迹。
- 在白马山保卫黄河,击退金军。
- 自创节制军纪,强化队伍战斗力。
- “精忠报国”为国捐躯。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事件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组报告,包括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报告形式,如PPT、海报、书面报告等。
4. 展示和讲解: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报告,并进行相互评论和讨论。
5. 提问和总结:通过提问学生,对岳飞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6. 书写作业:学生根据对岳飞的了解,写一篇关于岳飞的作文,要求表达个人对岳飞的敬佩之情和相关感悟。
7.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写的作文,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集体分享。
教学评估:1. 小组报告评估:根据小组报告的内容和展示情况,评估小组的研究深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作文评估:评估学生对岳飞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关注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岳飞有关的历史文献和纪实文学,拓宽视野。
2. 岳飞电影赏析:组织学生观看与岳飞相关的电影,如《岳飞传》等,加深学生对岳飞的了解。
教学资源:1. 岳飞的生平资料和画像。
2. 关于岳飞的历史文献和纪实文学作品。
3. 多媒体设备和展示工具。
本教案共计1026字。
《岳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使学生掌握岳飞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岳飞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对岳飞的讨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岳飞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的战争历史,引出岳飞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岳飞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岳飞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以及岳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岳飞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
《岳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理解他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崇高品质。
2. 通过学习《岳飞》这首诗,体会作者对岳飞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2. 诗歌《岳飞》的内容和意义。
3.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2. 诗歌《岳飞》的理解和欣赏。
3.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岳飞的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诗歌《岳飞》的内容和意义。
2.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体会岳飞的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
3.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欣赏和分析《岳飞》这首诗。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岳飞》诗歌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岳飞的的历史资料、图片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教学卡片等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理解他的忠诚和勇敢。
3. 欣赏:让学生朗读《岳飞》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解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5.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岳飞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6. 练习:让学生运用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分析其他类似诗歌。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飞的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
八、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讲解,简述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2. 分析《岳飞》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诗歌的意义。
3.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岳飞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九、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岳飞家族的历史。
2. 背诵《岳飞》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写一篇关于岳飞精神的小论文,培养写作能力。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岳飞》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满江红》。
(2)了解岳飞生平事迹及历史背景,认识岳飞这一历史人物。
(3)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掌握岳飞的爱国精神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2)运用多媒体手段,了解岳飞的生活年代及其主要事迹。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岳飞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岳飞的生平事迹及历史背景。
2. 《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3. 岳飞的爱国精神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满江红》的诗词意境及作者情感。
2. 岳飞精神的传承与现实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历史资料、诗词解析、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满江红》全文背诵、相关资料的预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岳飞的生平事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岳飞的爱国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岳飞及其代的人物。
(2)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现岳飞的生活年代及其事迹。
5. 辩论赛(1)正反双方辩论:岳飞是中国古代英雄还是民族英雄?(2)教师点评,总结岳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6.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学习岳飞的忠诚、勇敢、正直品质。
(2)讨论如何将岳飞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8. 课后作业(1)背诵《满江红》。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岳飞》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岳飞的人物形象和主要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岳飞的忠诚、勇敢、正义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岳飞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2.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岳飞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岳飞的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岳飞的形象。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岳飞的人物特点,总结岳飞的忠诚、勇敢、正义品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飞的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2. 深入探讨:学生进一步分析课文中岳飞的形象,讨论岳飞的爱国情怀。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岳飞的相关故事,体会岳飞的品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飞的精神品质。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岳飞形象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岳飞的人物评论。
3. 搜集关于岳飞的其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岳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传承和弘扬岳飞的爱国精神。
2. 通过学习《满江红》,感受岳飞的忠诚、勇敢和坚定信念。
3. 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岳飞》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岳飞生平事迹的探讨。
4. 《满江红》的诗词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难点:岳飞精神的内涵,诗词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岳飞的爱国情怀。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岳飞精神的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岳飞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岳飞故事。
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 阅读课文,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岳飞的忠诚和勇敢。
4. 分组讨论:岳飞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5. 欣赏《满江红》,引导学生感受岳飞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
六、教学评估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答环节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3. 生字词测试:通过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岳飞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岳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识。
2. 参观岳飞纪念馆或相关历史遗址,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岳飞的精神风貌,增强爱国情感。
八、教学资源1. 岳飞生平事迹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用于教学参考和拓展学生视野。
2. 《满江红》诗词资料:包括注释、译文、背景介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
3. 生字词学习资料:包括字典、词汇卡片等,辅助学生学习生字词。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在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岳飞》教学教案第一章:岳飞生平简介1.1 岳飞的出生背景1.2 岳飞的家庭教育1.3 岳飞的成年经历1.4 岳飞的成长轨迹第二章:岳飞的主要事迹2.1 岳飞抗金的事迹2.2 岳飞忠诚为国的事迹2.3 岳飞军事才能的事迹2.4 岳飞的人格魅力事迹第三章:岳飞的精神品质3.1 忠诚:岳飞忠诚为国的精神品质3.2 敬业:岳飞对待军事工作的敬业精神3.3 正义:岳飞公正无私的人格特质3.4 勇敢:岳飞勇敢面对困难挑战的品质第四章:岳飞的诗作与书法4.1 岳飞的诗作风格与特点4.2 岳飞的书法艺术成就4.3 岳飞诗作与书法的价值意义4.4 岳飞的诗作与书法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岳飞的文化传承5.1 岳飞精神的传承与弘扬5.2 岳飞文化在民间的传播5.3 岳飞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5.4 岳飞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第六章:岳飞历史评价6.1 岳飞的历史地位6.2 历代对岳飞的评价6.3 岳飞评价的争议6.4 岳飞评价的意义第七章:岳飞相关历史遗迹7.1 岳飞墓7.2 岳飞庙7.3 岳飞纪念馆7.4 岳飞故里的保护与开发第八章:岳飞题材文艺作品8.1 岳飞题材的电影、电视剧8.2 岳飞题材的文学作品8.3 岳飞题材的音乐作品8.4 岳飞题材的书画作品第九章:岳飞教育意义与现代价值9.1 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9.2 岳飞在校园教育中的应用9.3 岳飞题材的活动设计与实践9.4 岳飞教育意义的探讨与实践第十章:教学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10.1 岳飞生平介绍课堂活动10.2 岳飞事迹讨论与分析10.3 岳飞诗作鉴赏与创作10.4 岳飞精神主题班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岳飞生平简介解析:岳飞的家庭教育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了解其家庭教育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岳飞的品质和价值观。
二、岳飞的主要事迹解析:岳飞抗金的事迹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部分,理解其抗金事迹对于把握岳飞的历史地位至关重要。
三、岳飞的精神品质解析:忠诚是岳飞精神的核心,理解其忠诚精神对于领会岳飞的爱国情怀有着重要意义。
《岳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了解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岳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英雄事迹的敬佩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1.通过岳飞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2.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相关资料和图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岳飞的画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岳飞,是否知道他的事迹。
2.学习岳飞的生平(15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岳飞的介绍视频,向学生介绍岳飞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事迹。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岳飞的事迹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结束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4.集体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展开集体讨论,重点关注岳飞的影响和作用。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5.展示相关资料(10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或展示板,展示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岳飞的事迹和历史背景。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岳飞的作用和影响,并提醒学生要学习和传承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
七、课堂延伸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研究岳飞的事迹,写一篇关于岳飞的小论文,并思考他的事迹对当代年轻人的启示和影响。
2.组织岳飞相关的观影活动或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岳飞的了解和认识。
八、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自主参与讨论和思考。
通过观看相关资料和图片,学生对岳飞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并能够通过他的事迹激发起对英雄和祖国的敬佩之情。
《岳飞》教案一、导入:【导入】由听《满江红》朗诵导入新课。
岳飞是我国宋代的一位爱国将领。
它既可以伏案作词,又可以马上打天下。
他被当时的人们尊为"中兴四将”之首。
像这样一位名将是怎样练成的呢?大家一定很想解开这个谜底,那就得从岳飞的少年时期说起。
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岳飞的少年时代。
(板书课题《岳飞》)【识岳飞】二、读课文:(一)读对音,读对句读。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2.找学生读课文。
老师及时评价,纠正读音,断句。
如"少"、"传〃、"寐"、"冠"、"矢"、"的"、臂"。
3.老师范读。
(二)读流畅,读出感情。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流畅,读出感情。
(三)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读了这么多遍课文,我想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读的这篇课文,与平常读的课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不同。
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文言文、文言文,古人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写成的文章。
与我们现代人的说话习惯不相符合。
学习这种文章,可以通过多读,来疏通文意,也就是把文章的句子翻译成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的句子,但有时还得结合课后注释,来疏通文意。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来疏通文意。
1.同学们分小组,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老师巡回指导。
2.老师强调重点词语,句子。
如:词语:好、再、以、益。
句子:①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②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3.找同学通译课文。
老师及时评价。
【评岳飞】四、再读课文,探讨"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10)明白了文章的大意,就到我们解开岳飞能成为一代名将这个谜底的时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以下三个问题:1."名将"可以不学习吗?引导学生理解"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学射于周同二2."名将"可以不刻苦吗?引导学生理解"诵习达旦,不寐";"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地方课程-传统文化-8.岳飞(教案)课程名称: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材版本:通用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感受岳飞忠诚、勇敢、坚定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岳飞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1. 岳飞的历史背景2. 岳飞的生平事迹3. 岳飞的精神品质4. 岳飞的影响和意义教学重点:岳飞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教学难点:岳飞的影响和意义教学准备:教材、PPT、视频、图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岳飞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位是谁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岳飞,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岳飞的忠诚、勇敢、坚定。
2. 分析岳飞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岳飞的高尚品质。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岳飞的影响和意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岳飞的精神品质。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岳飞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岳飞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岳飞的精神品质。
2. 分析岳飞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岳飞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岳飞为主题,进行创意展示。
2.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岳飞的精神品质。
《岳飞》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2. 通过学习岳飞的诗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岳飞生平简介:出生、成长、抗金事迹、忠诚爱国等。
2. 岳飞诗作欣赏:《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3. 岳飞精神:精忠报国、忠诚担当、坚韧不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岳飞生平事迹、诗作欣赏、岳飞精神。
2. 教学难点:岳飞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岳飞生平事迹、诗作欣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岳飞精神的现实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岳飞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岳飞生平事迹:出生、成长、抗金事迹、忠诚爱国等。
3. 诗作欣赏:《满江红》、《怒发冲冠》等,引导学生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怀。
4. 分析岳飞精神:精忠报国、忠诚担当、坚韧不拔等。
5. 讨论岳飞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岳飞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6. 总结:强调岳飞精神的宝贵价值,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传承和发扬岳飞精神。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岳飞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评价学生对岳飞精神的认识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岳飞传》、《岳飞诗选》等。
2. 参考资料:关于岳飞的历史文献、论文、研究报告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岳飞的图片、视频、歌曲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岳飞生平事迹。
2. 第二课时:欣赏岳飞诗作。
3. 第三课时:分析岳飞精神。
4. 第四课时:讨论岳飞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岳飞》教案教案:《岳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课《岳飞》。
本课主要介绍了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一生,重点学习了岳飞的忠诚、勇敢、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3. 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资料查阅工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讲述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出本课的主人公——岳飞。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岳飞的一生。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4.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岳飞的事迹,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岳飞忠诚勇敢正直坚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概括岳飞的一生。
答案: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抗金英雄,他忠诚于国家,勇敢地抵抗金兵,正直无私,坚韧不拔。
他领导的岳家军多次取得抗金的胜利,但最终被秦桧所害。
2. 作业题目:请谈谈你对岳飞精神的理解。
答案:岳飞精神是指忠诚、勇敢、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岳飞精神,为国家、为人民、为正义而奋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岳飞》,使学生了解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深入了解了岳飞的一生,感受到了岳飞的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讲解和随堂练习,对岳飞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拓展延伸: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岳飞》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掌握《满江红》、《岳飞传》等作品的基本内容。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多渠道获取信息。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岳飞忠诚、勇敢、正义的品质。
(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内容:(1)岳飞的生平事迹。
(2)《满江红》词牌的基本特点和岳飞的作品风格。
(3)《岳飞传》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
2. 相关知识:(1)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
(2)岳飞抗金战争的相关战役和战略。
(3)岳飞文化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岳飞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
(2)岳飞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3)岳飞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2. 教学难点:(1)岳飞抗金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战术。
(2)如何深入解读岳飞的文学作品,把握其风格特点。
(3)将岳飞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1)播放岳飞抗金战争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岳飞形象。
(2)教师简要介绍岳飞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满江红》,了解词牌特点和岳飞的作品风格。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岳飞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抗金战争的历史背景。
(2)分析岳飞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和英勇表现。
(3)阐述岳飞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4. 案例分析:(1)分析《岳飞传》中的经典故事,如“岳母刺字”、“草船借箭”等。
(2)讨论岳飞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学习岳飞的忠诚、勇敢、正义品质。
《岳飞》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岳飞的生活背景和历史地位。
(2)掌握岳飞的主要事迹和贡献,如抗金斗争、精忠报国等。
(3)学会欣赏和评价岳飞的诗歌和书法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英勇表现。
(3)运用比较法,探讨岳飞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岳飞的生活背景和历史地位。
(2)岳飞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3)岳飞的诗歌和书法作品欣赏。
2. 教学难点:(1)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运用。
(2)岳飞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岳飞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分析岳飞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运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岳飞的经典战役,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岳飞的指挥艺术。
5. 诗歌欣赏:让学生欣赏岳飞的诗歌和书法作品,体会岳飞的情感世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让学生课后阅读关于岳飞的书籍或文章,加深对岳飞的了解。
3. 书法练习:让学生临摹岳飞的书法作品,体会岳飞的书法风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岳飞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岳飞事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岳飞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书法练习:评估学生在临摹岳飞书法作品中的技巧和艺术感受。
《岳飞》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掌握岳飞的主要作品和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岳飞生平简介:出生、成长、抗金救国、被冤杀等。
2. 岳飞主要作品:《满江红》、《岳飞传》、《岳飞遗墨》等。
3. 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忠诚、勇敢、正义、坚贞等。
三、教学重点1. 岳飞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
2. 岳飞作品的文学特点和价值。
3. 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四、教学难点1. 分析岳飞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从岳飞的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培养爱国情怀。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岳飞生平事迹、作品特点和英雄气概。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岳飞作品,总结作品特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岳飞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5.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岳飞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岳飞生平事迹:详细讲解岳飞的出生、成长、抗金救国、被冤杀等过程。
3. 分析岳飞作品:让学生阅读岳飞的作品,总结作品特点和艺术价值。
4. 探讨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引导学生从岳飞的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培养爱国情怀。
5. 情感教育:讲述岳飞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岳飞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岳飞作品的文学特点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岳飞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的认同程度。
4. 学生对课堂讨论和分享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岳飞传》、《岳飞诗文选》等。
28、岳飞
教材分析:
《岳飞》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文章通过记叙岳飞的事迹,表现他至忠至孝、治军有方以及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尚品质。
其核心内容在于完成语文学科工具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学生既能形成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问你的能力,又能掌握岳飞的生平事迹及品行等,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
本册第二单元学生已学过现代文传记,因此,可引导学生把自己掌握的有关阅读传记的知识、技能做适当迁移,应用到文言文传记的阅读上。
并且,本课属自读课,相比于第二单元的传记,在写法分析方面难度相对较小,反而是因岳飞所处的时代距今较远,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因此,对岳飞行为的理解及其爱国之情不能深刻地体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自读自译,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正侧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疑难点分组讨论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岳飞的高贵品质、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2、难点:学习贲文明详略得当、正侧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放映照片(秦桧跪在岳飞墓前的照片),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这是什么图片,然后再来对这幅图片进行讲解。
并由此引出岳飞,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情况和故事。
二、新知探究
1、简介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2、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清代毕沅编纂的《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一样,是编年体史书。
毕沅(1730~1797),清代史学家。
字秋帆,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
3、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毕沅yuán 遗之wâi 宵旰gàn 掳掠lǔ束刍chú重铠kǎi
远戍shù颁犒kào 蹙额cù恂恂xún 阙一不可quē
三、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解弄懂文句意思,组内分工,轮流通译文句并讨论纠正。
2、一起解决重点难点语句的意思
①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宵旰,即宵衣旰食,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
②饰名姝遗之。
(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遗:赠送。
)
③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④秋毫无犯。
(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形容军队纪律严明。
秋毫,鸟兽秋天长出的细毛,比喻细微的事物。
)
四、综合运用
请同学们总结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情况。
1、一词多义
①调:亲为调药(调制)
每调军食(调集)
②之:饰名姝遗之(之,代岳飞)
皆重铠以习之(之,表示对动作的强调,不译)
飞何功之有(之,反问句,提前宾语的标志,不译)
尝问用兵之术(之:助词“的”)
③以:善以少击众(以:介词。
);立斩以徇(以:连词,表顺承关系。
)。
五、整合提升
整理课文结构(让学生提高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能力)
课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天下太平矣”,写岳飞对亲(父母)上(皇帝)至孝至忠。
第二层:从“师每休舍”到“阙一不可”后,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
第三层:从“每调军食”到结束,写岳飞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
六、检测巩固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知探究
思考:
(1)说说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
明确:一、写岳飞对亲上至孝至忠。
二、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
三、岳飞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
(2)第二层从“严”、“仁”、“信”、“勇”、“智”五个方面细述。
细读文章第二部分,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与“仁”字对应的原句。
(2)找出与“信”字对应的原句
(3)找出与“智”有关的原句。
(4)找出与“勇”对应的原句。
(5)找出与“严”对应的原句。
三、交流展示
岳飞“治军有方”一共包括五个方面,这五方面在文中都有体现:
(1)“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逐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仁)
(2)“有颁犒,均给军史,秋毫无犯”。
(信)
(3)“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智)
(4)猝遇敌不动。
(勇)
(5)“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折屋,饿死不掠夺。
(严)
四、综合运用
1、根据对课文的学习,分析文章哪些哪容属于详写,哪些内容属于略写: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属于略写,第二部分属于详写。
因为岳飞首先是个抗金将领,所以,应详细写他治军有方,略写其它。
2、以小组形式复述第二层,鼓励发现复述技巧。
五、整合提升
《王冕传》和《岳飞传》比较阅读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
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从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见。
’
(1)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从这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同学们已学习了三篇古文传记,应引导学生就总结传记的写法,再者,应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阅读诸如《苏武传》等传记。
了解《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为学生日后的学习铺路垫石。
六、检测巩固
1、《岳飞》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朝代)史学家,岳飞,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翻译下列句子。
(1)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2)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3)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3、你读过《岳飞传》吗?请查阅有关资料,以标题形式写几个关于岳飞的故事。
4、将《岳飞》一文与前两篇传记作比,叙述事迹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