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109.35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水环境保护发展情况水环境保护是指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以及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的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积极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本文将从水环境保护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水环境保护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了对水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水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
各种水环境治理工程也在不断推进,包括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二、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水环境保护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严重,特别是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造成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也给水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干旱和洪灾等,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水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和技术经济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在中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70%的水体严重污染,约400个城市面临着饮用水安全问题。
中国的水资源也非常紧张,全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但人均却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水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性迫使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有效解决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水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为了有效应对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水环境保护的效果和成效。
应该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投入,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一些关键领域的水环境治理工程。
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浅析**水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库自20XX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以来,发挥了巨大的农灌效益、城市供水效益、防洪发电效益和生态气候调节效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水库水资源是昭鲁坝区农业发展的乳汁,是##城区人民的生命之水,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从目前情况看,水源地污染不容乐观,能利用的自身水资源量有缺口,给三年两旱的昭鲁灌区抗旱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不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水库的水资源,十年以后的##城区将出现水荒。
一、水资源现状及利用现状水资源现状。
1、**水库水资源数量主要分布在水库坝址以上709平方公里径流面积,以鲁甸县境内的龙树河为主要水源,河长72公里,河道坡度‰。
其主要支流有鲁甸县境内的铁厂小河、木瓜冲河、石龙河、塘房小河、新街河及昭阳区境内的叉河沟、桂花小河、瓜寨小河、新合小河等。
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 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5-10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5%以上。
经水文站积累40余年水文资料看,径流库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m3。
丰枯相差较大,最丰年为亿m3,最枯年为亿m3。
水库坝址上游鲁甸县铁厂、水磨一带的森林覆盖率可达30%,但在龙树、新街一带的森林覆盖率仅达15%,昭阳区苏甲乡森林覆盖率可达30%,库区上段森林覆盖率好,但中下段的森林覆盖率小。
据水文资料显示,每年有108万吨泥沙淤积在水库内,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自产水资源不能长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需考虑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水库自1997年下闸蓄水以来,库区水资源质量比未修水库以前的天然河道水质有所下降。
据初步调查,**水库水质从蓄水初期的Ι类,经过近8年的运行,到目前大部分时间已成Ⅱ类到Ⅲ类之间,许多指标严重超标,如富营养在40-45左右,中营养酸超标倍,总氮超标为Ⅲ类。
如任其发展下去,久而久之难保**水库会公益水库变为“公害”水库。
3、客水资源在**水库径流区外有冷水河流域,据初步调查,在冷水河岔河以上的来水为可能引入**水库的水量,高程在20XXm多一点,集水面积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969万m3,p=8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77万m3,p=85%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730万m3。
浅析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摘要:水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基础性的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生活环境获得维持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水。
如果没有了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关键词:水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科技投入我国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200m3,是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在地区上呈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就同一地区而言,降水量和径流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而且有连续枯水年和连续丰水年的特点。
这给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能够自然应用和通过相对简单的工程措施就能应用的水资源总量大打折扣。
近几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农业生产日新月异。
伴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就是水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用水总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加剧,河水干涸、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另一方面废弃物和污水总量急剧增加。
由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地面沉降、酸雨的降临。
目前,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用水总量在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增长。
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水环境。
只有良好的水环境,才能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充足优质的水资源。
保护好水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级政府的工作,而是全民族、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全民意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保护水环境,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存环境。
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子孙万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大家都讲究吃绿色食品、喝矿泉水、纯净水、住环境优美。
这一方面说明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了相应地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浅析玉溪市红塔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摘要: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由于降雨的时空及区域分部不均,造成了红塔区北片雨量丰沛,而南片干旱少雨的局面。
由此造成了南片区需寻求区外补给及修建大量引提水工程,以满足该片区生产、生活的需要。
对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现有供水设施、饮水安全及供用水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以水资源综合配置为目标,提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建设项目及内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玉溪红塔区红塔区是玉溪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内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而红塔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总体来说是水质性缺水,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加强节约,是红塔区对自身山水环境完善、发展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强化水资源的综合配置,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红塔区今后发展的根本目标。
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众所周知,水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生命的活动和人类社会的文明,更不可能有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世界。
水是动植物和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赖以发展的工业、农业及其他产业同样离不开水。
水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脉”、“农业的命脉”,可见水在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重已从80年代初的80%降到目前的70%左右。
各行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东北和北面接昆明市,东南和南面与红河州相邻,西南和西面连思茅市,西北靠楚雄州,全市国土总面积15025 km2,是云南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浅析澄城县水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紧缺的资源。
水资源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澄城县作为陕西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也面临着水资源管理的问题。
本文将就澄城县水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水资源短缺严重澄城县地处陕北半干旱带,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仅为500毫米左右。
加之人口增加和工业用水的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供水不足已经成为了县城居民和农村的一个普遍问题。
2.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导致农田径流污染增加。
工业污水排放的不规范也加剧了水质污染问题。
县内的一些河流水质严重污染,难以满足居民和农田的用水需求。
3.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在澄城县,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不强,农田灌溉浪费严重,部分工业企业的用水管理不善,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一些居民家庭使用水的方式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三个问题直接影响了澄城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制约了澄城县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澄城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对策1.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澄城县政府应该加大对水源保护的力度,增加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投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氛围。
2.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对存在水质污染的河流进行整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出台相关法规,加大对工业和农业污水处理的力度,纠正不规范的排放行为,保障水质安全。
3.推行科学的用水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农田灌溉的监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
对于工业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加强用水监测,推行循环利用,减少用水量。
4.拓展水资源渠道澄城县政府可以通过引水工程、水源调剂等措施,拓展水资源渠道,增加县内的水资源供应。
浅析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当人们为获取的成就庆祝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水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从人们身边流走,资源匮乏严重,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要想避免资源匮乏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积极开展资源管理工作。
作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分析了当前时期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面对的不利现象以及应对策略。
标签:水资源管理;问题;策略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很难想象假如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脱离了水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当前的水资源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要想避免负面现象就要积极开展资源管理和运用工作。
具体来讲,在开展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要认真分析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各种不利现象以及此类现象的形成原因,切实依据自然规律行事,不干扰生态发展,积极总结管理过程中获取的经验,正确使用管理系统,强化资源管理力度,确保资源的存在意义能够真正的被发挥出来,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证。
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具体来讲指的是借助行政以及法律和技术等措施,由相关机构组织各种力量开展资源开发以及问题防治工作,以此来协调资源开发以及经济发展间的联系,以此来应对地区与部门用水矛盾,监督资源开发行为,进而制定综合的资源调度方案,确保资源能够被合理的使用。
1 资源管理过程中面对的不利现象1.1 管理系统存在问题。
進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之后,不论是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亦或是普通大众都意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不过因为在此之前的总体状况不是很好,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资源管理系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每个区域的管理工作都是单独开展的,这就导致管理工作无法统一,缺少标准,进而导致管理工作非常无序,最终影响到管理系统的发展,导致我们无法综合控制资源。
各个区域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很大差别,导致水价也不同,长此以往对于经济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严重的话还会作用于社会发展。
因此,要想带动经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资源管控系统。
天水市甘谷县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和保护浅析第一章概况甘谷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
县境内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陇中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六盘山山地及山间河谷盆地交汇并存,渭河水系流经整个辖区。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 该县是甘肃省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甘谷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区面积迅速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日需生活用水量迅速增多。
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己成为制约甘谷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地理位置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
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东邻天水市秦安县、麦积区,南接天水市秦州区、陇南市礼县,西与天水市武山县接壤,北与定西市通渭县相连。
二、地形地貌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
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西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
三、气候甘谷县位于大陆腹地,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1.6℃,其中最热(7月)月均气温22.4℃,最冷(1月)月均气温-3.2℃,极端高温37.3℃,极端低温-19.2℃。
受秦岭及六盘山分支陇山的影响,降水偏低,山区水资源较丰富,但在北部黄土分布区,则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
正常年份降水量474毫米左右,蒸发量1466.8毫米,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一般3至6月雨量偏少,7月9月雨水较多。
浅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当前面临水危机的原因,同时探讨了解决水危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abstract 】the water resources is the ke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of human resources, now,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serious damage,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become the most atten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face the reason behind the water crisis, and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solve water crisis.【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Use; protection一、我国水资源特点水资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占94%,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约占全球总量的 5.8%,居世界第六位。
平均径流深为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七位,可见,我国的水资源量还是丰富的。
然而,我国人口众多,按12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的河川径流量是226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分别是美国人均只有量的1/6,前苏联的1/8,巴西的1/19,和加拿大的1/58,我国地域辽阔,平均每公顷的耕地的河川径流占有量约2832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值的80%,所以,我国水资源量与需要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
浅析古浪县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摘要:本文通过对县城水资源现状特征及并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配置和合理开发。
高度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生存、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业和城市的血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支脉乌鞘岭北麓。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上游。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将水利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大好机遇,理清思路,找准问题,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力实施兴水战略,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1古浪县水资源现状1.1自然概况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延支脉毛毛山、乌鞘岭北麓。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上游,东连景泰县,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和西北与凉州区毗邻,北和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
自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水源涵养林区、中部绿洲灌溉区和北部风沙区。
流域分属内陆河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国土面积5 103 km2,其中石羊河流域土地面积4 574 km2,占总面积的90 %,涉及18个乡镇,黄河流域土地面积529 km2,占总面积的10 %,风沙线长132 km。
县域内地势南高北低,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过渡带。
海拔在1 550~3 469 m之间,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蒸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