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工程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26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1. 技术内容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先进施工工艺或采用隔声屏、隔声罩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噪声的控制技术。
(1)隔声屏是通过遮挡和吸声减少噪声的排放。
隔声屏主要由基础、立柱和隔音屏板几部分组成。
基础可以单独设计也可在道路设计时一并设计在道路附属设施上;立柱可以通过预埋螺栓、植筋与焊接等方法,将立柱上的底法兰与基础连接牢靠,声屏障立板可以通过专用高强度弹簧与螺栓及角钢等方法将其固定于立柱槽口内,形成声屏障。
隔声屏可模块化生产,装配式施工,选择多种色彩和造型进行组合、搭配与周围环境协调。
(2)隔声罩是把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封闭起来,有效地阻隔噪声的外传。
隔声罩外壳由一层不透气的具有一定重量和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一般用2 mm~3mm厚的钢板,铺上一层阻尼层,阻尼层常用沥青阻尼胶浸透的纤维织物或纤维材料,外壳也可以用木板或塑料板制作,轻型隔声结构可用铝板制作。
要求高的隔声罩可做成双层壳, 内层较外层薄一些;两层的间距一般是6mm~10mm,填以多孔吸声材料。
罩的内侧附加吸声材料,以吸收声音并减弱空腔内的噪声。
要减少罩内混响声和防止固体声的传递;尽可能减少在罩壁上开孔,对于必需的开孔的,开口面积应尽量小;在罩壁的构件相接处的缝隙,要采取密封措施,以减少漏声;由于罩内声源机器设备的散热,可能导致罩内温度升高,对此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散热措施。
要考虑声源机器设备操作、维修方便的要求。
(3)应设置封闭的木工用房,以有效降低电锯加工时噪音对施工现场的影响。
(4)施工现场应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优先选用能够减少或避免噪音的先进施工工艺。
2. 技术指标施工现场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的规定,昼间≤70dB (A),夜间≤55 dB(A)。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
4. 工程案例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港汇广场站、人民路越江隧道工程、闸北区312街坊33丘地块商办项目、泛海国际工程、北京地铁14号线08标段等工程。
奇妙的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是干扰和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声音,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从各方面控制和消除噪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降低噪声,是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国外在噪声治理方面进展较快,提出了一系列奇妙的噪声控制技术,有些早已付诸实施,效果甚佳。
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专家提出的“反噪声”技术就是十分新颖的。
美国希格比教授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地处理了大柴油机的低频噪声振动。
即用一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柴油机噪声信号输入计算机,然后,计算机对这种声音进行分析并把“反噪声”信号通过一组密布在发动机表面的喇叭发送出来,这样柴油机就完全“沉寂”了。
国外一些电气公司最近还研制了一种特制耳机,这种耳机由一个微型的拾音器和一个通话器组成。
进入耳机的声音由拾音器送入一个小小的电气箱里接受分析,并测出了它的噪音成份类型。
这时便产生一个“反噪声”信号,这个信号与噪声的频率一致,但声波相位恰恰相反。
两者由于干涉而相互抵消。
使用这种特制的耳机,可将噪声降低到50分贝左右。
这种耳机在美国和欧洲至少有6家公司正在销售,已广泛用于航空上。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厂家已生产出一种可放在空气管道中,以减轻工业电风扇和加热器叶片及空调系统噪声的反噪声装置。
纽约的反噪声专家前不久宣称,他们为汽车制造的电子消声器,能在不减弱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率的情况下抑制发动机的隆隆声。
加州一研究小组研制了一种电子计算机操作的消声器,能够消除电话机上的噪声。
日本最近研制的一套“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可从汽车座位下的扬声器中发出一种人耳难以感觉的声波,将发动机的噪声抵消。
即当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噪声会随道路条件和汽车速度而发生变化,所以这一系统中的电脑将及时计算消除发动机噪声所需要的声波频率。
火车在铁轨上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频率也是较高的。
英国为了消除这种噪声,目前研究了两种方法:一是改用“安全铁轨”,二是阻尼铁路振动。
研究的“安静铁轨”高度只有110毫米,比一般的铁轨低50毫米,并适当减少铁轨的横截面。
奇妙的噪声控制技术范本引言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噪声问题成为了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机动车、施工工地、工厂生产和家庭活动等都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形式的噪音。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包括心理不适、听力损伤、集中力下降、睡眠障碍等。
为了改善噪声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发展噪声控制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奇妙的噪声控制技术范本,包括主动噪声控制技术、被动噪声控制技术和混合噪声控制技术。
一、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声学原理和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主动地产生与原始噪声相反的声波,以实现噪音的消除或降低。
1. 噪声源识别技术噪声源识别技术是主动噪声控制的基础,它通过分析噪音特征和传播路径,确定噪音源的位置和频谱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声音传感器网络和算法进行噪声源识别。
2.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利用反相波的原理,通过发射与噪音相反的声波,使两个声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从而抵消噪音。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有自适应控制和全局控制两种方式。
(1)自适应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噪声信号和反相波的效果,并不断调整反相波的相位和幅度,以提供最佳的噪声控制效果。
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自动适应噪声的变化。
(2)全局控制技术全局控制技术使用多个传感器对噪声进行监测,并通过多点发射反相波的方式实现噪声的控制。
全局控制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降低噪声,但对系统的要求更高。
3. 智能噪声控制系统智能噪声控制系统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它可以根据环境噪音的变化和用户需求,实时调整噪声控制参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
智能噪声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噪声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器组成。
二、被动噪声控制技术被动噪声控制技术依靠物理材料和结构来实现噪音的减少或隔离,主要通过吸声、隔声和抗噪声三种方式来控制噪音。
1. 吸声材料吸声材料是被动噪声控制的关键,它可以吸收噪音的能量,减少其传播和反射。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讲教师:高永华二一年十月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 ·s/m, 见p23)= 8.67×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 ·s/m, c=340 m/s, 见p23)= 2.55×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75 dB和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10×lg (107 +107.5 +106.5)= 10×lg [106.5×(3.16+10+1)]= 65 + 11.5= 76.5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5 dB。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教程教案第一部分:引言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实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技能,并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2. 理解环境噪声的特点和影响;3. 掌握环境噪声测量和评估的方法;4. 学习环境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5. 实践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实际操作。
第三部分:课程安排1. 第一课: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导论-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环境噪声对人类的影响- 环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第二课:环境噪声测量和评估- 测量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准- 噪声评估标准和规范3. 第三课:环境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源控制原理和方法- 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的设计和应用- 消音器和减振装置的使用4. 第四课: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环境噪声问题- 设计和实施环境噪声控制方案- 评估和改进噪声控制效果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验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将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最终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
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部分: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导论》- 作者:XXX2. 参考资料-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导论》- 作者:XXX-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 作者:XXX- 相关学术期刊和国际标准第六部分: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资深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师和学术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
他们将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第七部分: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深入了解环境噪声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奇妙的噪声控制技术范本引言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噪声问题成为了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机动车、施工工地、工厂生产和家庭活动等都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形式的噪音。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包括心理不适、听力损伤、集中力下降、睡眠障碍等。
为了改善噪声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发展噪声控制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奇妙的噪声控制技术范本,包括主动噪声控制技术、被动噪声控制技术和混合噪声控制技术。
一、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声学原理和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主动地产生与原始噪声相反的声波,以实现噪音的消除或降低。
1. 噪声源识别技术噪声源识别技术是主动噪声控制的基础,它通过分析噪音特征和传播路径,确定噪音源的位置和频谱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声音传感器网络和算法进行噪声源识别。
2.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利用反相波的原理,通过发射与噪音相反的声波,使两个声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从而抵消噪音。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有自适应控制和全局控制两种方式。
(1)自适应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噪声信号和反相波的效果,并不断调整反相波的相位和幅度,以提供最佳的噪声控制效果。
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自动适应噪声的变化。
(2)全局控制技术全局控制技术使用多个传感器对噪声进行监测,并通过多点发射反相波的方式实现噪声的控制。
全局控制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降低噪声,但对系统的要求更高。
3. 智能噪声控制系统智能噪声控制系统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它可以根据环境噪音的变化和用户需求,实时调整噪声控制参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
智能噪声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噪声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器组成。
二、被动噪声控制技术被动噪声控制技术依靠物理材料和结构来实现噪音的减少或隔离,主要通过吸声、隔声和抗噪声三种方式来控制噪音。
1. 吸声材料吸声材料是被动噪声控制的关键,它可以吸收噪音的能量,减少其传播和反射。
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噪声污染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和施工工艺等因素都会产生噪音,对周边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减噪:采用了先进的隔音和噪音吸收材料,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2. 环保节能:施工工法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均符合环保标准,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 安全可靠:施工工法强调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减少由于噪音引起的意外事故。
4. 经济效益:噪声减控施工工法的采用,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责任事故和返工,从而节省施工成本。
三、适应范围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施工项目,特别是那些对噪声敏感的区域,如住宅区、学校、医院等。
同时,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低层、中层和高层建筑。
四、工艺原理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基于减少施工噪音的原则,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1. 隔音材料:选用高效的隔音材料,如隔音玻璃、隔音板等,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将噪音从源头上进行隔离和吸收。
2. 声屏障:在施工现场设置声屏障,用以阻挡施工噪音的传播,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3. 减振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减振处理,降低振动噪音的产生。
4. 控制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在住宅区或敏感区域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活动,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五、施工工艺星级绿色建筑噪声减控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噪声测量:在施工前进行噪声测量,确定施工噪音的水平和范围。
2. 准备工作:安排施工规划,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噪音减控工艺方案的设计。
3. 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隔音和声屏障的设置,准备减振装置和噪音吸收材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6.=2.55×10-6J/m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2=50.3m2,则声源的声功率为:W=IS(p14,式2-19)=8.67×10-4W/m2×50.3m2=4.36×10-2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dB和65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10×lg(100.1Lp1+100.1Lp2+100.1Lp3)=10×lg(100.1×70+100.1×75+100.1×65)=10×lg(107+107.5+106.5)=10×lg[106.5×(3.16+10+1)]=65+11.5=76.5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5dB。
12.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在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7dB,该机器停止运转时的背景噪声为79dB,求被测机器的噪声级。
解:已知:总声压级Lp T=87dB,背景声压级为Lp B=79dB,由级的相减计算公式,被测机器的声压13.在()=71dB由此可见,在自由声场中,声音随距离的衰减是很明显的。
第三章习题2.某发电机房工人一个工作日暴露于A声级92dB噪声中4h,98dB噪声中24min,其余时间均暴露在75dB的环境中。
计算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
解:各噪声级暴露段的累计时间为(75dB可不予考虑,即使考虑进去也没影响):98dB0.4h24min92dB4h240min75dB3.6h216min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为48010lg 108021∑⋅+=-n nn eq T L (dB )L eq =80+10=90dB(刚好未超标)若用噪声暴露率D 评价量: 396)的共1224次。
2.某发电机房工人一个工作日暴露于A 声级92dB 噪声中4h ,98dB 噪声中24min ,其余时间均暴露在75dB 的环境中。
计算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连续A 声级。
解:各噪声级暴露段的累计时间为(75dB 可不予考虑,即使考虑进去也没影响):98dB 0.4h 24min 92dB 4h 240min 75dB 3.6h 216min 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为48010lg108021∑⋅+=-nnn eq T L (dB )()()[]480240102410lg10802/132/15⨯+⨯+=--eqL48024002400lg1080++=eq LL eq =80+10=90 dB (刚好未超标)若用噪声暴露率D 评价量:4.14414.0=+==∑ii i T C D >1,超标。
3.为考核某车间内8h 的等效A 声级,8h 中按等时间间隔测量车间内噪声的A 计权声级,共测得96个数据。
经统计,A 声级在85dB 段(包括83-87dB )的共12次,在90dB 段(包括88-92dB )的共12次,在95dB 段(包括93-97dB )的共48次,在100dB 段(包括98-102dB )的共24次。
求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
解:由题知,每个数据的测定时间间隔为(8×60)/96=5min 。
测得各噪声级段的累计时间为:85dB 12次 60min 1h 90dB 12次 60min 1h 95dB 48次 240min 4h 100dB 24次 120min 2h 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为48010lg108021∑⋅+=-nnn eq T L (dB )()()()()[]480120102401060106010lg10802/152/142/132/12⨯+⨯+⨯+⨯+=----eqL480120007590600190lg 1080++++=eq LL eq =80+16.3=96.3 dB (超标)若用噪声暴露率D 评价量:25.412248181=+++==∑ii i T C D >1,也超标。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一.噪声1 噪声概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例如,人的讲话声来自声带的振动、各种机器运转中发出的噪声来源于机械结构之间的撞击和摩擦。
我们把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流体,流噪声主要是由于流体本身的剧烈运动引起的。
例如,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流噪声就是典型的流体发声。
声源发出的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按照固体、空气、水等传播介质的不同,声音可划分为结构声、空气声、水声等类型。
在噪声控制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是空气声和水声,其中工业噪声控制中空气声是最主要的。
所谓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噪声有的是自然现象引起的,而有的则是人为活动造成的。
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噪声源越来越多,所发出的噪声也越来越强,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严重地受到噪声的污染。
噪声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适当的声学环境,把噪声污染限制在可容许的范围内。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声波形式和典型声源及其声辐射特性,它是噪声控制的重要基础。
2 噪声控制的一般步骤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性污染,它的特点是局部性的和无后效应的。
声源停止辐射,噪声污染就消失了。
在任何噪声环境中,声源发出噪声并向外界辐射的过程可以用示意图简单描述。
噪声传播示意图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3个环节是噪声控制中必须考虑的,相应的措施包括: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保护接收者3个方面。
声源控制是噪声控制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近年来最受重视的问题。
研究各种声源的发生机理、控制和降低噪声的发生是根本性措施。
目前在声源的控制上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改进设备结构,提高加工和装配质量,以降低声源的辐射声功率;二是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控制声源的声辐射。
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可以收到不同的降噪效果,通常可以降低噪声。
传播途径中的控制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当机器或工程已经完成后,再从声源上来控制就受到限制了,但从声的传播途径上控制却是大有可为、效果明显。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实验一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一、实验目的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
二、测量仪器采用积分声级计和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
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
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 ,小于100m 。
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 )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和步骤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测点每隔5s 读取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和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ni i L L n 1211σ(dB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 ,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七、测试报告的容和要求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 ,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是否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