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起源
- 格式:docx
- 大小:12.59 KB
- 文档页数:3
古代舞蹈知识点总结一、舞蹈起源与发展1、舞蹈的起源舞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开始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这些舞蹈可能是为了祭祀、庆祝丰收、表达爱情等目的而产生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表达的形式,也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舞蹈。
2、舞蹈的发展古代舞蹈在不同文明和文化背景中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
在古希腊,舞蹈被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对表演艺术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舞蹈被用于祭祀、娱乐等场合,发展出了独特的民族舞蹈形式;在印度,舞蹈被视为一种精神和身体的训练方式,发展出了印度古典舞蹈。
二、主要古代舞蹈形式1、古希腊舞蹈古希腊的舞蹈源自于宗教仪式和战争庆典,最早的古希腊舞蹈被称作“神圣舞蹈”,流行于古希腊的各大城邦。
后来,古希腊舞蹈逐渐演变为音乐和戏剧的组成部分,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舞蹈形式,如“战神舞”、“悲剧舞”等。
2、古印度舞蹈古印度的舞蹈被称为“梵舞”,在印度教教义中,梵舞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舞蹈形式,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梵舞的特点是舞者需要通过特殊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精神境界,这种舞蹈形式对印度古典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古代舞蹈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之间产生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舞蹈形式。
最早的中国古代舞蹈包括祭祀舞和宫廷舞,后来随着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舞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如宫廷舞、民间舞、戏曲舞等。
三、舞蹈的艺术特点1、舞蹈的力度和节奏古代舞蹈以其独特的力度和节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舞者的微妙动作和灵活身姿来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使人们感受到舞者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2、舞蹈的情感表达古代舞蹈强调情感表达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舞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感体验,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舞者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3、舞蹈的民族特色古代舞蹈在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如古希腊的优雅、印度的神秘、中国的婀娜等,这些舞蹈形式的独特特色成为了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古代舞蹈古代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本文将从舞蹈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的古代舞蹈。
一、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原始社会。
当时的舞蹈主要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用于祭祀神灵或祈求丰收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的一种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舞蹈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化和演进。
早期的舞蹈更加原始简单,以舞动和节奏感为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走向成熟,并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古代舞蹈的分类与特点古代舞蹈可以根据地域、主题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其中,地域分类主要包括北方舞蹈、南方舞蹈以及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舞蹈。
这些不同地域的舞蹈在表现形式、舞蹈动作以及舞蹈风格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而在主题分类方面,古代舞蹈主要有宫廷舞蹈、民间舞蹈以及宗教舞蹈等。
其中,宫廷舞蹈以其庄重、优雅的形象而闻名,常常在皇宫中展示。
民间舞蹈则以其活泼、朴实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宗教舞蹈则是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用于表达信仰和敬神之情。
无论是哪种分类,古代舞蹈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古代舞蹈注重形象表达,舞者通过舞动的姿势和动作,传递情感和思想。
其次,古代舞蹈讲究舞蹈技巧,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魄和对舞蹈的专业掌握。
此外,古代舞蹈也注重舞台效果,以音乐、服装、道具等元素与舞蹈形成统一的艺术呈现。
三、古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古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人们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舞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古代舞蹈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舞蹈常常作为表演形式的一部分出现,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动态和美感。
名词解释舞蹈的起源是什么舞蹈的起源是什么?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和音乐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古代文明还是现代社会,舞蹈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究竟是什么促使人类创造出这种形式的艺术?舞蹈的起源一直是个深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舞蹈的起源,并尝试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要理解舞蹈的起源,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人类的进化历程。
早期的人类活动几乎都与生存和繁衍有关,包括狩猎、采集、探索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类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存在。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可以被视为一种超越物质需求的表达。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渴望,还帮助他们探索自身的身体与心灵。
在古代文明中,许多文化都有舞蹈的存在。
例如,古埃及人相信舞蹈是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舞蹈他们可以表达对神灵的祈祷和敬意。
另一个例子是古希腊人,他们把舞蹈看作是一种与神明互动的方式,也是一种塑造体魄的训练方法。
这些文化的存在说明了舞蹈对人类精神和社会的重要性。
除了文化的影响外,舞蹈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人类个体的自然本能。
在动物世界中,舞蹈被广泛用于求偶、互动和展示身体的美感。
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也具备这种求偶和表达的需求。
舞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表达性的语言,通过肢体的动作和姿态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当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时,舞蹈成为一种社交和文化现象,帮助人们交流和表达。
舞蹈的起源可能也与人类对节奏和音乐的共鸣有关。
音乐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感知。
早期的人类可能通过敲击木材或打击石头来制造声音,这种节奏感的体验逐渐演化成了一种舞蹈的驱动力。
舞蹈和音乐的结合为人类创造了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最后,舞蹈的起源也可能与人类对美的追求有关。
美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内心的概念,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动作和姿态展示人体的优雅和和谐。
当人类开始追求审美和艺术的时候,舞蹈自然成为一种特别有吸引力的艺术形式。
舞蹈的起源和种类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表现工具,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舞蹈起源于劳动。
古老的舞蹈是以模仿狩猎或欢庆丰收为主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走向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为主。
舞蹈总是鲜明而形象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理想和审美要求。
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舞蹈依其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依其风格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此外还有与其他艺术因素相结合而成的舞剧。
自娱性舞蹈一种不以剧场舞台为表现场所,不求供人欣赏,而以跳舞作为自我娱乐的舞蹈。
其动作不表明任何意义,比较简单,有一定的规律性。
队形变化简单,人数可以随时增减。
有的有乐器伴奏,有的则随着鼓的节奏或歌声起舞。
在一定的节奏和规律的限度内,舞者可以即兴发挥。
我国各民族也都有属于本民族的传统舞蹈形式,如汉族的大秧歌、藏族的弦子舞、蒙古族的安代舞、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踩堂鼓以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而常跳的交谊舞、青年集体舞。
表演性舞蹈一种以剧场、舞台为主要表现场所,专门供人观赏的舞蹈,具有认识、教育、美感和娱乐作用。
这种舞蹈由于是经过舞蹈家的艺术加工、整理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着鲜明的主题思想和典型化的形象,动作也较为复杂,具有规律性和规范性,舞者不能自由发挥。
表演过程须受一定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
同时有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艺术手段的配合。
古典舞从古代流传下来具有典范性和古典风格的传统舞蹈。
世界许多民族都有各具独特民族风格的古典舞蹈。
如爱尔兰气势磅礴的踢踏舞,中国的古典舞大多保留在戏曲艺术中,剧中人物演唱和说白时的一举一动是舞蹈化的,也有成套的舞蹈组合,在表演上,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是中国古典舞的传统特色。
世界各民族都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其中民间舞蹈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及流派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它以其优美的形体、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流派。
一、舞蹈的起源与演变1. 古代舞蹈的起源中国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早的形式是祭祀舞蹈,通过舞蹈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祥和。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舞蹈逐渐成为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并逐渐演变成戏曲舞蹈、宫廷舞蹈等各种形式。
2. 宫廷舞蹈的繁荣发展在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是一种高雅艺术形式,专门为皇宫的贵族和官员表演。
在唐、宋、明、清等朝代,宫廷舞蹈达到了巅峰时期,艺术家们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如《霓裳羽衣曲》、《长恨歌》等。
3. 现代古典舞的复兴中国古典舞在近代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舞蹈形式逐渐失传。
然而,在20世纪以后,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中国古典舞得到了复兴。
许多舞蹈团体和学校纷纷成立,致力于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
二、中国古典舞的流派1. 京剧舞蹈京剧舞蹈是中国戏曲舞蹈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表演技巧高超、姿势优美、动作繁复。
京剧舞蹈通常与唱腔、表演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著名的京剧舞蹈作品有《赵氏孤儿》、《红色娘子军》等。
2. 民族舞蹈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通过舞蹈来表达民族文化和情感。
著名的民族舞蹈有蒙古族的《舞龙》、藏族的《措美》等。
3. 花鼓舞花鼓舞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以其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而闻名。
花鼓舞通常由多人合作表演,形成一种独特的集体舞蹈风格。
著名的花鼓舞剧目有《苗族花鼓舞》、《傣族花鼓舞》等。
4. 彝族舞蹈彝族是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以其舞姿优美、动作独特而著名,常常表达着彝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神话传说。
著名的彝族舞蹈有《虹形舞》、《踢壶舞》等。
舞蹈的起源名词解释舞蹈的起源:源于日常生活的肢体表达舞蹈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的动态与节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舞蹈既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那么,舞蹈的起源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寻这个问题。
一种解释是,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生活需求。
在古代,人们面临着狩猎、战争、庆祝等各种场景,而舞蹈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狩猎时,人们可能会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奔跑的方式,来增强狩猎的成功率。
这样的舞蹈动作在逐渐的传承中,演变成了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如印第安人的“印地安舞”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在战争中,士兵们可能会以舞蹈的方式来表达对胜利的渴望或者恐惧的情感。
舞蹈可以让人们在某些状况下更加灵活、敏捷,并增加士气。
而在庆祝场合,人们则以舞蹈来表达对生活的喜悦,如中国的舞龙舞狮。
另一种解释是,舞蹈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观察。
人类在长期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的变化、动植物的形态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研究。
舞蹈往往就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元素,来表达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例如,在印度的传统舞蹈中,人们经常运用动物的姿势和动作,来展现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敬。
而在中国的古代舞蹈中,一些动作也来源于对自然花鸟的观察,例如“鹤舞”、“蝴蝶舞”等。
此外,舞蹈起源于人类情感的宣泄与传递。
我们人类是情感动物,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愤怒,我们都希望能够表达出来。
而舞蹈是一种非常适合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古代社会,人们经常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天灾人祸的悲痛与哀悼,也通过舞蹈来增强社群的凝聚力与团结感。
在现代社会中,舞蹈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通过舞蹈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情感,不需要言语的辅助。
舞蹈的起源有很多种解释,但无论如何,舞蹈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动态的肢体表达、独特的节奏与音乐,向世界传递着人们的情感、愿望和思想。
它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是一种超越语言和国界的交流方式。
舞蹈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和表达需求。
它通过身体的动态语言,传达情感、展示美感,以及表达人类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理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艺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舞种和风格。
本文将探讨舞蹈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一、舞蹈艺术起源舞蹈起源于古代人类的生活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原始部落的人们通过舞蹈来庆祝丰收、祈福或驱逐恶灵。
他们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传递族群间的信息,逐渐形成了舞蹈的雏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都留下了丰富的舞蹈遗迹和文献记录。
这些文化对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舞蹈艺术奠定了基础。
二、舞蹈艺术的发展1. 古典舞蹈的崛起与传承古典舞蹈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分支,它在古代帝国如中国、印度和波斯等地得到了发展。
这些古典舞蹈形式注重优雅的动作、精确的节奏和严格的编排,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并不断传承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以其优美华丽的姿态和独特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从古代的宫廷舞蹈到现代的芭蕾舞,中国古典舞蹈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印度古典舞蹈与宗教密切相关,培养了它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印度舞蹈以手势、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协同运用,展示出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宗教主题。
2. 各地民间舞蹈的繁荣与交流民间舞蹈是群众创造和发展的舞蹈形式,它体现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情和文化特色。
无论是非洲的部落舞蹈、印度尼西亚的巴莱舞,还是拉丁美洲的探戈舞,都展现了各地舞蹈文化的绚烂多彩。
民间舞蹈通过舞蹈动作、音乐和服饰的完美组合,传递出丰富多样的信息和情感。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地舞蹈文化之间也呈现出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交流。
例如,拉丁舞在全球范围内盛行,成为国际艺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舞蹈艺术的融合和创新。
舞蹈的起源
一、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把舞蹈解释为“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一般用音乐伴奏。
”《诗经·大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情动於中而形於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当人的内心产生感情时,就会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可是,当语言无法表达时,就会是感叹。
当感叹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情时,便会歌唱。
若当歌唱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时,便会不知不觉的手舞足蹈。
可见,舞蹈是表现人的情感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也是一种最能充分表现人情感的方式。
还记得上《舞蹈美学概论》课的第一节,井老师便让同学们们做各种动作,并让其他同学猜测这个动作的意义,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也充分理解了人的情感可以通过人的动作来表现。
所以,我认为广义的舞蹈可以定义为:通过动作、行为等表现人情感、生活和思想的方式。
二、舞蹈的起源
关于舞蹈的起源,真是众说纷纭,各执其词。
比较流行的说法有劳动说、图腾和巫术说、性爱说、模仿说等。
1、劳动说
劳动说认为,舞蹈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
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也是由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人的灵活自如的、健美的、有着丰富表情功能的身体。
而且,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劳动说是我国许多舞蹈史论工作者所赞同的理论。
从原始人的一些洞窟壁画中很多表现他们狩猎生活的舞蹈场面;从原始舞蹈的现代遗存中许多反映狩猎和种植生活内容的舞蹈中都可以使人们看到舞蹈起源于劳动。
如西班牙东海岸克鲁库地方的洞画,画了有女性参加的狩猎舞的画面。
画中的女猎人,腰部以上筋肉紧张,十分传神。
一九三二年,德国福罗贝纽斯教授在北非费耶赞地方发现的岩画,大约是纪元前三万年左右的遗迹。
这幅画表现了一群人扑击猎物的狩猎舞蹈,给人以更为深刻的印象。
另外,一些原始民族所跳的舞蹈也往往是他们狩猎生活的再现。
如西非赤道下的土人出猎大猩猩时,令一人装扮大猩猩,表演为猎者所杀死的情形。
北美洲达科太人出猎熊前,也行猎熊之舞。
即:一人披熊皮,戴熊头,化装为熊的形状,结果被猎人加以驯服。
西坷
人的狩猎跳舞则分全族人为两部分,一部分饰水牛,佩带水牛的皮角为标记,一部分饰为猎人,佯作将全群牛包围杀掉。
而在一些从事农业劳动的原始民族那里,他们所跳的舞蹈则与他们的劳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马里亚人有一种马铃薯舞。
初生的作物容易被东风损伤,所以女人们便到田地里去跳舞,她们把身体做出风雨吹打的情状,和马铃薯开花、生长的姿态;当她们跳舞的时候,她们唱歌,告诉她们的作物也学她们的样子。
我国一些原始舞蹈的现代遗存中也有许多狩猎和种植生活内容的舞蹈。
如鄂温克族的《跳虎》、鄂伦春族的《黑熊搏斗舞》都是人模拟虎、熊的舞蹈,是由他们狩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达斡尔族歌舞《达奥》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英武的猎手,骑上枣红色骏马,带着洁白的猎犬,飞似地追逐野兽,终于获得了猎物,欢欢喜喜回家的情景。
从以上的一些证据,可以充分证明舞蹈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我国舞蹈界大多数史论工作者普遍赞同这一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这也并不是舞蹈唯一的起源,因为确实有一些舞蹈和劳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如性爱舞蹈,如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的舞蹈,如具有一定游戏性质的娱乐舞蹈等等。
2、图腾和巫术说
图腾和巫术说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为不少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所赞同。
这种理论创始人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
不论是狞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
部落为了有个共同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
图腾不仅作为部落区别的标志,同时亦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
每逢祷告或庆贺,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叫图腾舞蹈。
图腾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样存在的。
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现并让他们狞猎: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蛇舞时,舞者纹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念。
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从此,图腾崇拜开始和巫术迷信相结合。
因而就产生了巫舞。
图腾崇拜和巫术虽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两者性质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
图腾是原始人类崇拜的偶像,而巫师则是作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图腾舞蹈是社会性的集体舞蹈,而巫舞则是巫师的表演。
在巫术中,歌和舞被利用为巫术的手段,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以保证巫术的成功。
从舞蹈发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图腾舞蹈前进了一大步,它从比较粗糙的集体舞蹈转向专业的、个人的舞蹈表演,而且还表现出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巫舞十分盛行,规模宏大,形式和内容都相当丰富。
3、模仿说
这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他们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所用的媒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
舞蹈者的模仿则只用节奏,他们借姿态的节奏来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
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4、游戏说
游戏说是十八世纪德国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席勒依据康德所说的,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
他认为在艺术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是,并非是艺术起源的真正起因,而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以假象为快乐的游戏冲动一发生,模仿的创作冲动就紧跟而来,这种冲动把假象当作某种独立自主的东西。
”他还认为,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在游戏中人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满足,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5、性爱说
舞蹈起源于性爱的理论,虽然没有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等艺术起源论那样历史久远,但是却受到愈来愈多的学者所重视。
达尔文就断言“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
”艾理斯也说:“舞蹈不仅与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它与爱情也有同样的紧密关系。
”在一些民族里,如奥玛哈斯族,舞蹈一词既是舞也指爱。
男性必须以他的美、精力和技巧去赢得女性。
在原始社会人们群居生活时。
为了生存的需要,把人的自身的生产,也就是繁衍下一代,看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活动,把性和人们的性行为看成是很神圣和很神秘的事情。
因此,在图腾崇拜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殖崇拜和性崇拜。
在很多原始民族的舞蹈中有大量这方面的遗存。
6、我的观点——生活实践论
以上各种关于舞蹈起源的理论虽然都十分有道理,但我认为这些观点都难免以偏概全,未能全面考虑舞蹈起源的根本。
我认为,舞蹈的起源绝不只是单一的取决于某一个因素。
一方面,舞蹈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舞蹈起源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同一类型的舞蹈其动作也千变万化,不同的动作其来源也可以各不相同。
所以,我主张一种比较有概括性的理论——生活实践论。
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猎、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无论劳动、图腾和巫术、模范、游戏,或者是性爱,其都是生产生活的一方面,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